黄芩泻白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泻黄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泻黄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功能主治泻黄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多种功能主治,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相关疾病。
以下是泻黄散的主要功能主治:1.清热泻火:泻黄散中的黄芩、黄连等成分具有清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火热症状,如高热、口渴、咽喉肿痛等。
2.利湿退黄:泻黄散可以通过利尿效果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用于治疗黄疸、黄脓性肿痛等病症。
3.解毒消肿:泻黄散中的黄芩、黄连等成分具有解毒的效果,可用于治疗中毒引起的炎症和肿痛等症状。
4.消炎止痛:泻黄散中的黄芩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炎症引起的疼痛、发热等症状。
5.收敛止泻:泻黄散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功能收敛肠道,用于治疗腹泻、痢疾等症状。
用量泻黄散的用量根据病情和年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用量为每次15克,每日3次。
儿童和老年人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泻黄散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泻黄散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因此在使用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2.服药时遵医嘱:使用泻黄散时,应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用药,避免过量或频繁用药。
3.遵守禁忌:泻黄散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禁忌,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脾胃虚寒者、阴液内伤者等禁止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注意副作用:在使用泻黄散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综上所述,泻黄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泻火、利湿退黄、解毒消肿、消炎止痛、收敛止泻的功能主治。
使用时需注意用量和禁忌,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白术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白术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在中国的许多药学着作中,白术黄芩汤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
在中国的许多药学着作中,白术黄芩汤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一些相关信息。
【别名】白术黄芩散
【处方】白术1两,黄芩7钱,甘草3钱。
【功能主治】去湿热,和中活血。
主服芍药汤痢疾除后,更宜此方调和;疹后痢疾。
【用法用量】白术黄芩散(《医方类聚》卷一四一)。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六
使用白术黄芩汤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
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生活常识分享。
泻白散的功能主治

泻白散的功能主治1. 简介泻白散是一种传统中药配方,由多种中药组成。
它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本文将介绍泻白散的具体功能和主要应用领域。
2. 功能主治泻白散具有以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白散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对于因热毒引起的各种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利湿利尿:泻白散中的一些中药成分具有利湿利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消炎止痛:泻白散中含有一些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的中药成分,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
•改善血液循环:泻白散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有助于改善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功能。
3. 主要应用领域泻白散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3.1 感冒、发热•症状:发热、咳嗽、喉咙痛等。
•应用方式:口服或煎剂。
3.2 水肿•症状:浮肿、全身水肿等。
•应用方式:口服或煎剂。
3.3 结石病•症状:肾结石、胆结石等。
•应用方式:口服或煎剂。
3.4 尿路感染•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
•应用方式:口服或煎剂。
3.5 皮肤疾病•症状:湿疹、疮疖、痤疮等。
•应用方式:外用药膏。
4. 注意事项•使用泻白散时,应根据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和剂量。
•孕妇禁用泻白散。
•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泻白散。
•对泻白散过敏者禁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5. 总结泻白散作为一种传统中药配方,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感冒、水肿、结石病、尿路感染和皮肤疾病等领域。
然而,使用泻白散时需要注意合适的用药方式和剂量,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如有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泻白散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还需遵医嘱。
泻白散(古代经典名方1040)

泻白散(古代经典名方1040)泻白散出自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泻白散是五脏泻法的代表方。
明代医家李时珍谓此方为“泻肺诸方之准绳”。
《小儿药证直诀》中关于泻白散的原文有两条。
①实证:肺盛者, 咳而后喘, 面肿欲饮水, 有不饮者, 其身即热, 以泻白散泻之;②虚证:唇深红色, 治之散肺虚热, 少服泻白散。
咳喘面肿,因肺气闭塞,气壅不降使然,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肺盛以泻白散泻肺之壅塞之气。
泻白散方中桑白皮为君药,清肺热实火,泻肺气而平喘咳,肺中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可用桑白皮渗之散之,以利肺气。
桑白皮入肺甘寒质润,泻肺而不伤肺,除热而保元气。
地骨皮甘寒归肺肾经,入阴退热,助君药泻肺中伏火,降气平喘,解除肺部气机闭郁状态,且有养阴之功。
《本草备要》记载地骨皮能退内潮,人所知也,能退外潮,人实不知,病或风寒散而未尽,作潮往来,非柴葛所能治,而地骨皮走表又走里之药,消其浮游之邪,服之未有不愈者。
炙甘草粳米存津液,养胃和中以培土生金,扶正祛邪,且借其甘缓之性,使君臣清热之力留于上,又可使泻肺之力缓行于下,用为佐使,四药合用,共奏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
泻白散以甘甜药物为主,完全照顾小儿特点。
事实上,以甘甜为主的用药特点,是《小儿药证直诀》方药体系显著特点。
泻白散是针对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弱的体质特点而设的方药,用于肺热不盛,阴伤亦轻,中间状态病证,如《医宗金鉴·删补名方论卷四》记载”夫火热伤气,救肺之治有三,实热伤肺,用白虎汤以治其标,虚火刑金,用生脉散以治其本,若夫正气不伤,郁火又盛,则泻白散标本兼治,又补二方之不及也”。
泻白散之妙在于,其中和不伤元气,避免了芩、连等苦燥伤阴,又有粳米甘草补土生金,使金清气肃,有标本兼治之功。
泻白散辨证要点是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
咳嗽仅有点气急,以咳为主,没有痰或少痰,皮肤蒸热但并不严重,日中加重,舌红苔黄,脉细数。
皮肤蒸热是热自骨内向外透发,有一浪一浪的感觉,经常在午后发热。
黄芩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黄芩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
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黄芩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黄芩1两半(锉),黄耆1两半(锉),木通1两半(锉),前胡1两半(去芦头),川升麻1两半,栝楼根2两,赤芍药1两,赤茯苓1两,甘草1两(生,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大热发痈在背,或于阴股间。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竹叶2-7片,小麦100粒,生地黄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黄芩1两,知母1两,葛根1两(锉),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朝暮发寒热,或如疟状。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以衣覆之。
汗出为效。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黄芩1两,栀子仁1两,前胡2两(去芦头),赤芍药1生活常识分享。
白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白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白散,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
白散,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三物白散(《类证活人书》卷十五)、桔梗白散(《外台秘要》卷十)
【处方】桔梗22.5克巴豆7.5克(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22.5克
【功能主治】寒实结胸。
【用法用量】上三味为散,纳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
强人海服1.5克,羸者减之。
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
若不利,进热粥200毫升;利过不止,进冷粥200毫升。
【摘录】《伤寒论》
通过本文对于白散的一些介绍,我们知道随着现在时代的不断进步,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要选择对适合自己的,因为不一样的养生方剂是有针对性的。
生活常识分享。
治疗肺炎、支气管炎等千古名方,只用三味药泻白散!

治疗肺炎、支气管炎等千古名方,只用三味药泻白散!肺属于金五行,相应的颜色是白色的,在宋代医学家钱毅的小儿证直接方中记载了一种名为泻白散的方剂,从药方的名称可以看出该方的作用,用清泻法治疗肺热证,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让我们来看看。
泻白散是治疗肺热性哮喘咳嗽综合征的主要药物,其主要表现为哮喘咳嗽、皮肤蒸热,尤其是太阳/Asr、舌红苔黄、脉象计数。
这种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肺部有火和热。
我们知道主肺的呼吸应该保持净化和下降。
当腹部有消火时,会干扰肺气,肺气不会下降而变成咳嗽和哮喘。
肺与皮毛相适应,肺向外蒸发到皮肤上,因此皮肤会冒出热气。
这五排肺属于黄金,一天之内(下午5:00起)就繁荣起来了。
M.到晚上7点。
M.)。
在这个时候,古人称它为日本式的Asr。
这时,肺逐渐伤阴,所以每当白天热得更重时,它的特点是轻轻地按压皮肤,长期感到发烧和压迫。
随着阳明热证蒸热,越多地根据热的情况不同,需要仔细识别。
舌为红苔黄,脉数为热血阴逐渐损伤的表现。
本方记载于古儿科书中,根据儿童创立的童阳不补,少年阴不长的生理特点,肺不耐寒、热的生理特点,为肺火,不选用剧烈苦寒凉抑药,而是使用舒缓药。
泻白散的组成很简单,只有三种药,分别是磨骨皮、桑树白皮、烤甘草,在汤中强调需要加粳米捏。
在方剂中,桑白皮味甜寒,专归肺经,具有清肺平喘作用,擅长清热解毒,清肺清肺,平喘止咳,为方药之君。
磨骨皮,味甜寒,回归肺经,具有清肺减火、凉血解热的功效,可协助君药桑叶白皮清肺火,作为本品的一种药物。
在君臣的配合下,清肺通热,使肺清气通便。
甘草、粳稻能滋养胃中,使脾胃功能得以恢复,栽培土壤(脾)产生金(肺),支持肺气,还能调和药物,作为配伍药物。
几种药物均能达到清肺、止咳、平喘的作用。
本方的成分中,以甜寒为主,清运有补,通过养脾土间接培育肺金,既不单纯通过肺实热治疗症状,也不单独滋阴润肺治根,但标本兼顾,祛邪不损右气,符合肺的生理特点。
目前临床应用已大大扩大,不仅用于儿科药物治疗,还可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等属于肺火郁热证的疾病。
泻白散方歌,泻白散方证特点,临床运用解析与医案

泻白散方歌,泻白散方证特点,临床运用解析与医案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所载方剂泻白散为后世医家广为传用,具有“清泻肺热”的功效。
临床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等肺系疾患。
现代研究者更将本方扩展应用于皮肤科、眼科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开展的临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本方的疗效但谈及临床应用时,研究者多注重分析病机,于辨证要点及运用指征等方面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但从病机角度谈方剂运用,有助于把握总体方向,却不易细化。
【泻白散方歌】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喘嗽此方施。
能够治疗“肺热”的方剂很多,《证治准绳》《沈氏尊生书》中亦载有以“泻白散”命名的方剂,虽然组方不尽相同,却均具有“清泻肺热”的功效,若临床仅依靠“肺热”这一病机要点,便不易选择同时因为泻白散方名“泻白”,使初学者一见“肺热”便首先想到此方,因而常有误用本方的情况发生,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史欣德教授长期从事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注重“方证相应”,尊仲景“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临证不论运用经方、时方,除切合病机外,更要抓住其“方证”特点。
从方证特点及运用指征的角度研究方剂,有利于临床精确辨证,合理处方,极具临床实用价值。
本文拟从文献入手,结合临床病例,介绍史教授在“方证相应”思想指导下,运用泻白散的思路与经验关于泻白散的文献探析泻白散的来源及原书关于泻白散的论述泻白散是宋代钱乙所创,其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记载:“泻白散(又名泻肺散)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
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钱)、甘草(炙,一钱)。
上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在《肝热》《肺盛复有风冷》《肺虚热》《肺病胜肝》等篇章中均有相关论述,“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主之。
壮热饮水,喘闷,泻白散主之。
”“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
散肺,泻白散、大青膏主之。
肺只伤寒,则不胸满。
”“唇深红色,治之散肺虚热,少服泻白散。
”“肺病春见(一作早晨),肺胜肝,当补肾肝治肺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黄芩泻白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对于人类来说,养生是很重要的,毕竟身体会健康,而且气色也会改善不少,这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过,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朋友不知道用
对于人类来说,养生是很重要的,毕竟身体会健康,而且气色也会改善不少,这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过,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种好,对此,下面就为朋友们说一说中药方剂黄芩泻白散,它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养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养生秘诀。
【处方】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功能主治】泻肺热,利小便。
治肺经有热,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泻白散加黄芩。
【功能主治】房劳不谨,水中之火刑金而致内伤腋痛;肺经有热而致热结小便不利。
肺中伏火之胁痛,肺火嗽。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上面介绍了黄芩泻白散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饮用黄芩泻白散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方面的问题。
但是想要体会到方剂带来的好处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们才知道哦。
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呢。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