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报高考平行志愿

合集下载

2023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_填报技巧方法是什么

2023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_填报技巧方法是什么

2023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_填报技巧方法是什么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有哪些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简单来说,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再一个是在一个投档时间段内投档。

平行的5个志愿都为第一志愿,但是根据考生填报的A、B、C、D、E五个平行志愿院校,计算机从A志愿院校开始依次检索,首先投给A院校,如成绩不够或者没有缺额,则投给B院校,以此类推,一旦遇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就投档给该院校;当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生源不足是调取第二志愿。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是高考志愿的一种新方式,2008年教育部在安徽省、湖南省、江苏省、辽宁省、上海市与浙江省6个省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

一年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第一步,初次筛选。

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

“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

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

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

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

高考志愿填报的步骤一、登录网站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一览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一览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一览一、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平行志愿是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实施的一种特殊招生方式,它与普通志愿的不同之处在于,平行志愿录取是可以在多个批次中进行的。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每个批次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分数在不同的批次中,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各不相同,因此同一招生计划在不同批次的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

2. 学科在平行志愿的每个批次中,学校招生的学科专业也不相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志愿,调整填报的学科专业。

3. 录取时间不同批次的录取时间也不同,第一批次的录取时间大都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而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则会在9月份左右进行。

二、填报技巧1. 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填报平行志愿时,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

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选择、个人实力等综合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自己所志愿报考的专业和学校。

2. 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选择。

例如,考生可以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科研水平、毕业生就业率等综合因素进行选校。

3. 量力而行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应该量力而行,不可贪心。

评估自己的综合实力,并且准确了解自己所报考的专业,以及该专业的录取难度和就业前景,做好理性选择。

4. 把握时间节奏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考生应该注意时间节奏。

根据往年招生数据,一般来说,第一轮平行志愿录取的时间在7月底至8月初,第二轮平行志愿通常在8月下旬至9月初,第三轮平行志愿在9月中旬至9月底。

因此,只有在把握好时间节奏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填报志愿,提高录取成功率。

总之,平行志愿是高校招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该合理规划,踏实选择,以期望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如愿考入心仪的大学。

2023新高考填报平行志愿的技巧

2023新高考填报平行志愿的技巧

2023新高考填报平行志愿的技巧新高考填报平行志愿的技巧1、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在同一批次的一组平行志愿中,院校的搭配非常重要,既不要全部填报“热门”院校,也不要全部填报“冷门”院校。

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在全省的位次、身体条件等,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中填报2~3个比较“热门”的院校,填报2~3个比较“冷门”的院校(以填报5所院校的批次为例),一旦“热门”投不出去,还有“冷门”的院校保底。

2、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学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最前面尽管是平行志愿,但还是有先后顺序的,排序上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

在一组平行志愿中,最好是将你最想就读的院校填在前面的位置,如果你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三所院校满足投档条件,那么你的电子档案就会投到三所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

3、最好把院校志愿填满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填报的院校志愿越多,被投档的机会就越大。

不过要提醒考生注意,不要仅仅为填满而填满,所填报的院校一定是你被录取也不会后悔的喔。

新高考志愿录取规则所谓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录取批次设置的专业+院校志愿均为并列的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就是:按分排序,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即将考生按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序并逐个检索,再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A、B、C、D、E、F…等专业+院校志愿,只要被检索的96个志愿中已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

如果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则不能投档。

解释:1、按分排序:实际上是把考生总分结合各科分数按考生科类进行的一个排名。

位次排在前面的考生优先投档。

2、遵循志愿:检索同一个考生的志愿时,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检索,一旦有符合条件的专业+院校志愿,该考生档案就由省招生考试院投入该高校。

3、一轮投档:每个考生最多只有一次进档的机会。

当一个考生档案一旦进入一个高校,后面的志愿即使符合条件,也不再进行检索。

新高考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地区,不管是采用院校专业组还是专业+学校的模式,在志愿数量上都要比往年多很多。

2023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2023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2023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1、合理组合院校志愿。

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

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志愿;稳一稳: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B志愿;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C志愿。

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当然某些省份志愿有几十个上百个,少数几个乱冲也无妨。

同时各志愿间要拉开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报过高(比如多个平行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2、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

因此,考生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时填报的专业志愿不要过少。

如果考生只报考某些院校的一两个专业,当考生档案被投档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总分或相关科目成绩偏低、不服从院校专业调剂、身体条件受限等原因,面临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3、要积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中,如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

因此,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院校录取的机率,但也有可能会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

考生要根据自身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我们建议专业“服从调剂”,目前普遍来说毕业后学校比专业更重要些,而且冲一冲的好学校基本上也很难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如果不服从调剂,退档后,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了,那就是一本分上二本学校,上不了一批还是可以被二批院校录取的。

山东96个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

山东96个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

山东96个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一、山东省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1.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学生可以选择填报1至6个平行志愿院校及专业,填报方式采用派位制,即按照考生填报志愿的顺序,按照考生的总分,按照专业招生计划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进行派位。

2.按总分录取山东省高考平行志愿录取采用总分录取方式,即根据考生的总分进行录取,总分高者优先录取,总分相同时按照考生所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进行录取。

3.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每个院校及专业都会有一个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只有分数达到或超过该线的考生才有机会被录取。

4.清考生录取方式清考生的录取先行于省内文化课考生录取,对于清考生,只要满足院校及专业的录取条件,即可被录取。

5.同等条件下录取顺序当考生的总分相同时,按照文科成绩和外语成绩进行排序,文科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若还无法确定,则按照考生高考报名号的先后顺序进行录取。

二、填报技巧1.合理规划专业选择2.多渠道搜集信息不仅要了解学科录取分数线,还要多了解一些排名、学科实力方面的信息,尽量全面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情况,以确保填报的志愿更加科学合理。

3.保底志愿填报技巧填报志愿时,除了填报心仪的热门学校和专业外,也要合理安排保底志愿。

保底志愿一定要选取一些相对容易录取并且自己比较满意的学校和专业,以防止最后没有上大学的情况。

4.注意分类填报平行志愿填报时,要按照类别进行填报。

比如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师范类等,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填报,以增加录取机会。

5.细致认真填写在填报志愿时,要认真填写各个志愿的院校、专业、代码等信息,以免填错或填漏信息,影响录取。

6.多递交志愿根据规定,可以递交1至6个平行志愿。

如果有多个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可以多递交几个志愿,增加录取机会,但要确保填报的志愿是真实的、可靠的,避免填报无意义的志愿。

总之,在填报山东省高考平行志愿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选择,多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情况,认真填写志愿,灵活运用多个填报志愿的机会,提高录取机会。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技巧
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1. 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和体育成绩,学校将录取不同类别考生;
2. 实行主副志愿分类,主志愿为最重要志愿,定向计划就读区域为副志愿;
3. 大多数学校实行“先本科生再本科联办”原则,即先招收本系给予本科生录取指标,无法招收到满足指标的本科生以及原本满足指标的本科生但体育成绩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招收本科联办的考生;
4. 部分学校采取“面向本科联办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政策,即部分学校可以允许硕士研究生填报本科联办专业,实行“本科
联办+硕士”招生模式,但这个项目只限比较优秀的考生申请;
5. 有些学校实行“三志”分类,其中两个是主志愿,一个是副志愿,对考生有较大的灵活性。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1. 根据自己的成绩水平及研究方向,选择报考学校;
2. 充分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和招生规模,明确自己的报考目标;
3. 特别注意所报考学校的专业设置,保证专业报考和自己的目标一致;
4. 制定报考计划,把最有可能录取的学校放在最前面,并依次填报自己最有可能考上的学校;
5. 理性填报志愿,不要只看学校知名度,更要关注学校招生规模和专业选择;
6. 及时更新信息,加强志愿填报过程中的注意力,以免填写出错。

2023年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及填报技巧(5篇)

2023年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及填报技巧(5篇)

2023年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及填报技巧(5篇)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及填报技巧篇1平行志愿,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

平行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

平行志愿指的是在每个录取批次中,考生可以报考多个志愿,这些报考的志愿之间是平行的关系,以分数优先的原则由计算机对考生的志愿依次检索。

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

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及填报技巧篇2平行志愿可以填6个学校。

一般平行志愿可填报6所院校,其中每所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

1、本科第一批:平行志愿设置A、B、C、D、E、F六所院校,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2、本科第二批:平行志愿设置A、B、C、D、E、F、G、H、I、J十所院校,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3、本科提前批:平行志愿设置A、B、C、D、E、F六所院校平行志愿及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4、高职(专科)志愿:平行志愿包含A、B、C、D、E、F六所院校,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5、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和降分征集志愿均包含A、B、C、D、E、F、G、H 八所院校志愿(其中高职批设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及填报技巧篇31、专业优先:这一原则最适合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当然也适合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

对前者考生可以列出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结合分数在可能达到的区间内选择。

对分数较低的考生,学校选择性不多,专业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建议选择技能性较强的专业。

2、学校优先:一是考生还没有明确的职业选择,各门成绩又比较均衡,就比较适合优先选择学校。

二是踩线的考生,考虑到“掉档”可能性较大,首先选择学校以保证就读学校的层次。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规则与技巧有哪些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规则与技巧有哪些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规则与技巧有哪些高考平行志愿填报规则与技巧有哪些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是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环节。

为了让广大考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高考平行志愿填报规则和技巧,本文将结合官方规定和实际经验,详细介绍相关知识,以供参考。

一、平行志愿填报规则1. 确定填报院校和专业在填报志愿前,要先仔细权衡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前景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同时,还要了解学校的录取政策和专业分数线等信息,以充分掌握填报预期排名的情况。

2. 确定自主招生志愿对于具有自主招生计划的院校和专业,考生可以在平行志愿中选择自主招生志愿,具体操作如下:(1)在填报普通志愿后,可选择自主招生志愿;(2)选择该志愿后,要填写对应的自荐材料和考核方式等信息,以便学校进行综合评估;(3)经过学校的审核和面试等环节后,若录取成功,则志愿自动脱离该招生计划,转入普通类招生录取流程。

3. 志愿填报原则(1)平行志愿填报时,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和成绩,依次填报不超过6个志愿;(2)填报时要结合自己的分数和志愿预报排名,合理平衡“保底、冲刺、稳妥”等考虑因素;(3)无需保留往年填报的志愿,可根据当年考试成绩进行重新选择。

4. 计算填报顺序根据高考成绩和志愿预报排名,设置志愿填报顺序,以便系统在录取时按照顺序进行匹配。

志愿填报顺序计算公式如下:每个学校的填报顺序= (学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的总分)* 1.2 + 对该院校的兴趣程度。

其中,考生的总分是指高考总分加上各科目加分项的总和,对于考分相同的情况,可参考兴趣程度等其他因素作为判断标准。

5. 确定最终录取结果平行志愿填报后,学校会按照填报顺序进行录取,如没有匹配到志愿,则根据填报的第一志愿自动调剂到其他学校。

学校规定,若录取到多个志愿,则按照学生自愿确定最终结果。

二、平行志愿填报技巧1. “目标分数线法”平行志愿填报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确定填报顺序,这时候可借助目标分数线法,来规划自己的志愿填报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填报高考平行志愿
摘要:对很多参加高考的学子而言,高考结束后就一下子放松了,大部分考生可能觉得只要有一个好分数就代表能上一个好学校,却忽略了填报高考志愿。

其实高考志愿是高考环节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因为同一所高校的报考人数、招生录取的录取线,任何人都无法预先知道,所以大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对考后填报平行志愿的方法做整理,希望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志愿填报平行志愿相对分排名分梯度
有一种说法“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将高考的博弈和风险一览无遗。

高考志愿的选择决定了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接下来大学四年的学习内容、未来的就业方向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科学地填报高考平行志愿呢?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科学地对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和过程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收集报考志愿所需信息
考生尽可能获取大量与高考报考相关的招生信息,主要是关于解读招生政策、查询招生计划、筛选目标学校、了解专业信息和找准自己定位等方面的内容。

简言之,考生可以借助网络、报刊、杂志、书籍、电话等搜集到关于志愿填报的资料,建议考生一定要选择比较权威的资料。

1.招生政策
招生部门一般都会按照教育部最新出台的招生工作政策、规定出版适合本省的志愿指南和招生简讯,考生查询当年各大院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和历年院校录取情况。

2.专业信息
了解近几年来高校招生专业的冷热程度,正确处理好“热门”和“冷门”的关系,了解相关感兴趣专业的就业方向。

不要自始至终选择一类学校、一个专业,这样填报的志愿很容易落空。

3.查找相关院校并进行分析
了解感兴趣院校的概况、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学术成就、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核心专业和办学情况,还要了解该院校当年的招生政策和近两三年的录取情况。

二、合理定位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会被同一个问题困扰:优先院校还是优先专业?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知名院校的“品牌”诱惑对于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

重视院校品牌,因此把院校(主要是知名院校)选择放在首位;重视专业学习内容,强调个人兴趣爱好,因此把专业选择放在首位;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可以将某类院校和专业视为选择重点。

三、科学填报高考志愿
我们重点讲解怎样填报平行志愿,首先明确平行志愿的概念和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参考各个省份在本省的招生简章及招生政
策。

其次通过几个步骤对志愿进行具体分析和定位。

1.分析——首先进行分数转换
很多考生在得知自己高考成绩的第一步就是将自己的成绩转换成历年的成绩,然后参考历年的招生简章资料对自己的志愿信息进行分析。

考生可以采用以下两个方法进行转换,这样可以提高志愿填报的命中率。

(1)可以将成绩转换成相对分
大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可能会参考相对分进行平行志愿的填报,这一填报方式的前提是做比较的两年成绩分布比较相近,成绩也比较相近。

所谓“相对分”,即高校录取分或考生分数高出“省控线”的分数,故又叫“分差”。

如2011年宁夏一本省控线为486分,某考生成绩550分,高校录取分575分,高校录取“相对分”为:575-490=85,考生成绩“相对分”为:550-86=64。

知道了相对分,考生可以将历年的成绩转换成“相对分”进行参考。

(2)可以将成绩按照排名进行转换
一般来说,考生的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是差不多的,所以不管成绩怎么变,排名都是可以参考的。

加上各省实行自主命题,试卷的难易分布存在不一致性等原因,每个省在高考分数的把握上并不具备科学性和一致性。

以宁夏为例,2011年宁夏高考报名人数60166人,2012年60470
人,而理工科计划人数二本以上(包含二本)2011年11334人,2012年11796人,报名人数和招生计划数基本上是保持稳定的。

分数线是按照计划数进行画线的,而比较这两年的成绩,成绩变化比较大,2012年理工科一本线486分,二本线444分,2012年理工科一本线444分,二本线401分。

分数线变化比较大,以“相对分”的成绩进行志愿填报的风险就比较大,这时考生可以以“按照排名对分数进行换算”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

以考生理工科王某为例:她在2012年考了487分,可以按照排名情况在对应的年份将成绩进行换算,换算成2011年的526~527分,可以参考招生简章中2011年录取结果中平均分为510~540的学校进行参考。

2.定位——选择相应满足自己成绩的相应院校和专业
考生根据自己的定位,可以选择“相对分”或“排名分”上下20~30分(相应层次可能之间的距离设定不一样,考生可以在这个具体分值上进行斟酌)的学校进行研究。

对这些学校和专业进行了解,对其招生计划中的人数进行分析。

比如:考生李某在2012年高考中考了487分,在按照排名划算后将自己的成绩划算成2011年的526分,参考2011年的院校成绩分布情况,满足他分数的院校一共有十几所,按照自己兴趣、院校所在地域、专业内容,他最终选择了以下四所院校,如下表所示:注:上表中的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来自于2011
年已录数据信息。

3.填报——合理设计相邻志愿梯度
平行志愿中各个志愿的排列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志愿之间也是有顺序的,“平行志愿”填报,要避免“盲目崇高,没有梯度”。

通常状况下,如果可以填报三个院校的平行志愿,就可以采用“a冲—b稳—c保”的模式,如果可以填报四个院校的志愿,最好选择“a冲—bc稳—d保”的模式。

所谓“冲”:估计是“跳一下”能“够得着”的院校,可作为a志愿;所谓“稳”:与自己的实力比较“匹配”的院校,可作为b志愿;所谓“保”比较有把握的院校,可作为d志愿。

需要说明的是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冲”并不代表可以大胆地乱冲,冲也要冲得稳妥、有目的性,不要浪费志愿。

不管怎么填报,在考生的填报志愿中,都一定要有能“稳”和能“保”的学校,避免滑档。

假定2012年宁夏某理工科考生总分487分,那么他2012年的相对分就是487-444=43分,如果换算成按照排名的成绩就是2011年的526分,2011年相对分是526-487=39分,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相对分和2012年相对分是差不多的。

按照2011年的招生简章和录取分布情况,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定位方式参考以下图表进行平行志愿填报。

如上图所示,考生如果首选院校,只要能录取就读,就可以“院
校最低录取分”为参照分;如首选专业,最好以拟报专业的“专业最低录取分”为参照分;即要院校差不多,专业也差不多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是一般情况,建议以“院校平均录取分”为参照分。

考后出分平行志愿为考生增加了两次机会,只要考生适当考虑所报考高校的录取梯度,落榜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4.保证——认真选择“服从”或“不服从”
“考后出分平行志愿”的特点是在平行志愿填报中,高校进档考生的成绩相差不大,呈现“扁平状”,这样,有的专业,特别是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就可能出现“拥堵”。

因此,平行志愿填报要求考生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和郑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在专业的选择上一定要留有余地。

对于在专业志愿中提出“不服从调剂”的学生来讲,被退档后其风险高于传统填报方式,即只能进入征集志愿的行列,而根据这几年宁夏高考平行志愿的录取情况,有些院校的某些专业一旦被征集,录取分数就比第一次批量投档时还要高。

四、补漏——适时关注填报征集志愿信息
“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会有部分院校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同时,“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通过争取一些区外院校的机动计划,也有可能投放到我区。

对这些计划,如果正常批次还没有录取的考生,就要注意不要错失机会,尤其不要放弃志愿补报,这些志愿补报对考生来说是踏入该批次院校录取的最后机会,之后就是下
一批次(分数线低一档)院校的录取了。

参考文献:
[1]李凤,甘犁,杨小玲.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录取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0.10.
[2]郑方贤.完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的探讨[j].探索与创新,2010.10.
[3]郝欣.浅谈高考平行志愿[j].吉林:吉林教育综合,2010.04.
[4]赵小明,王晓峰.平行志愿填报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沈阳: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2.10.
[5]郭小川.读志愿敲定制胜秘籍(之一)—精华篇图解高考志愿[j].高校招生,200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