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流派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现象、文学团体与文学流派

外国文学现象、文学团体与文学流派

外国文学现象、文学团体与文学流派1.象征主义(初中)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

出现于1886 年。

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

这份宣言标志着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只有隐匿在背后的内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暗示和象征来隐喻表现内心世界。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是象征主义的先驱。

2.唯美主义(初中)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

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

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

他们如痴如醉地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

代表作家为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王尔德。

3.现实主义(初中)现实主义是19 世纪30 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成为19 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

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把广阔真实地反映时代的风俗史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与外倾性两种倾向。

以法国的巴尔扎克、司汤达,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为代表。

4.表现主义(初中)20世纪初至30 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

其诗歌的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是对“普遍的人性”的宣扬。

它的特点是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

代表作家为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和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

5.超现实主义(初中)于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视觉艺术影响深远。

于1920 年至1930 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

完整word版,19世纪外国文学各流派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19世纪外国文学各流派总结,推荐文档
第三,浪漫主义作家反对古典主义只注重描写历史题材和宫廷生活,她们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主张和泛神论思想,着力于表现自然景物和乡间的淳朴生活,歌颂和赞美大自然。
第四,浪漫主义善于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第五,浪漫主义重视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
德国
奥·施莱格尔
弗·施莱格尔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理论倡导者与奠基人;创立了“耶那派”诗论
意大利
亚历山大·曼佐尼
《约婚夫妇》
表现了民族复兴的思想
贾科莫·莱奥帕尔迪
意大利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致意大利》、《金雀花》
美国(美国文学史上,真正作为本民族文学的第一次繁荣,就是浪漫主义文学)
华盛顿·欧文
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
《见闻札记》
开创了美国短片小说创作的传统
詹姆斯·费尼莫·库柏
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美国的司各特”;他为美国长篇小说的创作开了先河
瓦尔特·司各特
英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创作了“司各特式的小说”
《艾梵赫》
法国(法国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夏多布里昂
法国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家
《基督教真谛》
其发表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的开始
史达尔夫人
提出了社会环境制约文、社会造就文学的唯物主义文艺思想
《论文学》、《论文学与社会建制的关系》
论证了浪漫主义文学存在的合理性,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
开浪漫派诗歌之新风
《沉思集》
注重抒发内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受,诗风飘逸
阿尔弗雷·维尼
《命运集》
维克多·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欧那尼》
《悲惨世界》
前者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后者,贯穿人道主义,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艺术珍品

外国文学之文学体裁及各流派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之文学体裁及各流派名词解释

目录古希腊神话 (4)史诗 (4)古希腊悲剧/山羊之歌 (4)英雄史诗 (4)谣曲 (5)市民戏剧 (5)骑士文学 (5)城市文学/市民文学 (5)流浪汉小说 (6)散文滑稽史诗 (6)市民悲剧 (6)哲理小说 (6)悲喜剧 (7)哥特式小说 (7)复调小说 (7)问题戏剧 (7)长河小说 (8)卡夫卡式小说 (8)活页小说 (8)意识流小说 (8)境遇剧 (8)灵感说 (9)模仿说 (9)温柔的新体诗派 (9)七星诗社 (9)大学才子派 (10)三一律 (10)贡戈拉主义 (10)席勒式 (10)感伤主义文学 (10)狂飙突进运动 (11)世界文学 (11)洛可可 (11)德国浪漫派 (11)拜伦式英雄 (12)世俗拯救意识 (12)巴那斯派 (12)湖畔派诗人 (12)耶拿派 (12)海德堡浪漫派 (13)世纪病 (13)浪漫主义嘲讽 (13)多余人 (13)宪章派诗歌 (14)欧亨利笔法 (14)贝尔主义 (14)镜子说 (14)包法利主义 (14)内外对照法 (14)圆形人物 (15)托尔斯泰主义 (15)心灵辩证法 (15)易卜生主义 (15)通感论 (15)波德莱尔艺术观 (16)文学爆炸 (16)愤怒的青年 (16)反英雄人物 (16)反小说 (17)迷惘的一代 (17)灾祸派 (17)历时式 (17)蒙太奇 (17)重估一切价值 (18)超人哲学 (18)陌生化 (18)非亚里士多德戏剧主张 (18)历史化 (19)表现主义戏剧 (19)意识流手法 (19)阿克梅派 (19)新宗教意识 (20)解冻文学 (20)奥维奇金派 (20)战壕真实派 (21)另一种文学 (21)元叙事 (21)有意味的形式 (21)达达主义 (21)客观对应物理论 (22)反文化 (22)反美学 (22)解构主义 (22)后结构主义 (23)零度写作 (23)存在主义 (23)文学介入论 (24)接受美学 (24)古希腊神话1.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产生在原始氏族社会,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希腊人的世界观和原始氏族社会的生活状况。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外国文学流派”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外国文学流派”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外国文学流派1.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

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代表人物:高乃依《熙德》拉辛《安德洛玛克》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拉封丹《寓言诗》弗朗索瓦2.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湖畔派诗人拜伦《唐璜》雪莱《致云雀》《西风颂》济慈《夜莺颂》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法国: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大仲马《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乔治桑《魔沼》东欧:裴多菲《自由与爱情》美国:霍桑《红字》梅尔维尔《白鲸》惠特曼《草叶集》3.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矛盾激化,私有制弊端日益显露。

人们不得不冷静观察现实,客观剖析社会。

同时,科技的发展,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两大思潮的形成,增强了人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的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产生了,并很快发展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

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渐渐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

那时,古典主义几乎绝迹,浪漫主义退居次要地位。

现代主义文学按事实描写生活,它因对现存秩序的强烈批判,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梅里美《卡门》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莫泊桑《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英国:狄更斯《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萨克雷《名利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俄国: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死魂灵》《钦差大臣》契诃夫《变色龙》《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美国:马克吐温《百万英镑》《竞选州长》亨利詹姆斯《贵妇人的画像》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东欧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4.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

20世纪外国文学国别流派梳理

20世纪外国文学国别流派梳理

外国文学史(下)三大板块,众多流派20世纪上半叶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20世纪下半叶进入后现代主义时代。

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现实主义(Realism)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20世纪现实主义主要流派:长河小说——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心理小说——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虹》。

2、现代主义文学modernism是20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美文坛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也是当代西方世界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和艺术危机在文艺领域的反映。

一般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的酝酿期;1910年至1930年:现代主义的高峰期;1930-1950年:现代主义的衰落期;(1)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现代主义文学关注人性和人的生存状况,尖锐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的荒谬性及其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物质、人与自我的对立。

),着重表现人的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

现代主义文学实现了写作主题从世界向人、从客观向主观、从外向内的转变,人、主体、自我、内心成了现代文学的中心。

(2)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A.象征性。

借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探求人物的内心真实,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

B.荒诞性。

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

荒诞形象具有一种特殊的概括力。

C.意识流。

大量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挖掘人的潜意识,表现人物意识“自然”流动状态,力求开掘人物心理的复杂性。

(3)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意象主义——庞德《在地铁车站》后期象征主义——艾略特《荒原》;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奥尼尔《毛猿》;意识流小说——乔伊斯《尤利西斯》、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3、后现代主义文学Post—modernism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19世纪后期外国文学的主要文学流派

19世纪后期外国文学的主要文学流派

一、19世纪后欧洲文学十九世纪最后30年,是欧美文学史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原因:主潮式的文学发展模式受到冲击,多元格局初步形成,是这时期文坛的显著特点。

作为19世纪中期主潮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并拥有一批重要的动摇。

在各种政治、社会、思想力量的影响下,无产阶级文学、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带着各自的风采汇入历史的长河,它们或相互补充、交融渗透,或相互排斥、竞争发展,与批判现实主义分庭抗礼,构成多足鼎力之势。

(一)巴黎公社文学巴黎公社文学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产物,也是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及其独立斗争的展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西欧的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相继出现了萌芽状态的无产阶级文学,如法国的工人诗歌、英国的宪章派文学和德国的革命诗歌等。

巴黎公社文学主要包括公社斗争前后约二十年间公社战士们的大量文学创作,其基本题材多取自巴黎公社革命事业,真实地纪录了巴黎人民英勇的事迹和反对派血腥镇压的滔天罪行;表现了被压迫阶级为争取做人的权利而斗争的主题;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诗歌形式,诗歌是公社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欧仁·鲍狄埃、让·巴蒂斯特·克莱芒和路易丝·米歇尔是公社诗人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家及其作品:米雪尔(著名巴黎公社诗人):《和平示威》狄盖特:《红色圣女》鲍狄埃:《国际歌》。

深深植根于革命斗争现实的巴黎公社文学,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丰富的思想内涵、昂扬的格调和理想的光彩,谱写了无产阶级文学光辉的第一章。

(二)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

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和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自然主义文学思潮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主张“客观”、“冷漠”的福楼拜的创作,可谓自然主义先声。

19世纪60年代初,龚古尔兄弟登上文坛,它们相继发表理论和作品,标志自然主义的诞生。

欧洲文学史上,各大流派(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之间的关系

欧洲文学史上,各大流派(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之间的关系
欧洲文学史拥有像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这样伟大的作家。他们的艺术以激动人心的力量,反映了他们时代的精神,表达了他们时代人民的情感和愿望,通过影响读者群众的思想感情,起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他们的宏伟瑰丽的创作,在欧洲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掀起了壮阔的波澜,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力。
2.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主要精神是突出人的地位,反对宗教迷信神学教条和权威主义对人的精神的愚弄,主张自由、平等、博爱,提倡个性解放。崇尚个人的价值观在欧洲文化中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德谟克利就提出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万物的生灭,都是原子结合或分离的结果,其实,他所强调的只有个别才是真实的存在,是崇尚个人的价值观的最早理论基础。亚里斯多德则十分强调道德行为的基础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亚里斯多德则十分强调道德行为的基础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人必须对自己的自由选择独立负责,即使在抹杀人性的中世纪,个人容于集体,但在经济哲学内部,依然存在着到底个别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一般是真实存在的争论。14实际到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揭开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篇章。这时的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的至上性。表现出个人主义的倾向,个人主义有两个层次的表现,第一层次指培养、实现个性,即以后所谓的自由主义,强调个人主义的物质需要和生物性需要,反对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17世纪以后,个人主义被进一步理论话和系统化,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说,“崇尚自我”渗透在西方文化的每个角落。
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各发达国家急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落后国家的封建统治更趋反动。批判现实主义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得到发展,它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揭露现实的丑恶和黑暗,对资本主义秩序起了一定的破坏作用,艺术技巧也取得巨大成就,达到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顶峰。但是贯穿其中的个人主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在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也暴露出它的消极和保守的一面。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1、黑色幽默──当代美国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因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辑印小说片断集《黑色幽默》而得名,又云黑色喜剧、•病态幽默0 。

此派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往往通过冷嘲热讽、•玩世不恭的态度,通过残酷而荒诞的寓言式艺术形象来鞭挞社会,•把滑稽幽默与崇高严肃、喜剧与悲剧、顺序与错乱交错迭印,组成一体,•从强烈对比中揭露现实。

主要作家有海勒、品钦、巴思和巴塞尔姆。

2、魔幻现实主义──本世纪50、60•年代出现在拉美文坛上的一个小说流派。

早在20年代,艺术批评家弗朗茨.罗在研究后期欧洲表现派绘画时就使用了这一术语。

此派吸收古印地安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借鉴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创作经验,大量运用内心独白、意识流、象征、•比喻手法,变现实为神话,变现实为梦幻,变现实为荒诞,用神秘、•离奇、魔幻色彩表现出了拉美的神奇现实。

主要作家有马尔克斯、•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卢尔福等。

3、摹仿说──古希腊传统的文艺学说。

•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当时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诗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仿,强调了文艺与现实不可分离的关系,在西方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现实主义创作奠定了基础。

4、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在“神人同形同性”的基础上,•塑造了高大完美的、充满着理性光辉的众神形象,并曲曲折折地折射出古代社会进化的遗迹和古代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这种正常的思维有别于早熟的儿童和粗野的儿童,因而得名。

5、第十位文艺女神──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萨福曾开办学校,•教少女学习音乐和诗歌。

她写诗9卷,其独唱琴歌歌唱爱情和美德,•感情真挚,意境清新,有很强的感染力。

柏拉图因之将她称之为神话中九位缪斯女神之外的“第十位文艺女神”。

6、木马计──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

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

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

当夜,希腊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