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有关武则天的作文(精选6篇).docx

有关武则天的作文(精选6篇).docx

有关武则天的作文(精选6篇)(1435 字)一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一-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轄当初是山西木材商人,为了理想去从军,结识李渊(唐高祖),武德三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

母亲杨氏,也饱读诗书,所以武则天受父母的影响,很有才气。

贞观^一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 唐太宗赐名“武媚娘”,12年后,出家感业寺为尼。

后复回宫,永徽六年登上皇后的宝座,载初元年登上皇位,史称“武周”,神龙元年退位。

这就是武则天的一生。

一口气看完蒙曼的百家讲坛之武则天,已是凌晨两点T°合上书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是什么,能够让一介女流之辈能够突破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观念,在权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登上盛唐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是什么,能够让她在充满坎坷变数的政治道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呼风唤雨,成为母仪天下继而又母权天下的龙上之凤;是什么,能够让一个女人在爱情和亲情面前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丈夫和儿女的利益,来达到她渴望已久的权利欲望;又是什么,能够让她在耄耋之年突然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大周王朝, 重新又让李唐后人来替代武家王朝?纵贯她叱诧风云、波诡云请的一生,是那么得富有戏剧性,又是那么得惊心动魄,令人回味良久。

历史从来都是一张张的智力拼图,后人只有永无休止地考证、拼凑、续接,才有可能一点点地接近她的真实面目;然而历史又是血肉鲜明的,一切历史的传承,无不在文字的渗透和纪录中容颜妩媚。

喜欢蒙曼的讲解,是因为她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脉络中可以轻松自如地为读者和观众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间坐标,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她确实可以成功地让历史缩影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作。

我也曾有幸,在龙门石窟观摩过貌似武则天的卢舍那大佛,有幸在乾陵无字碑前伫立思索;只是我有心无力, 我的学识和阅历还无法去打开那扇雄奇与苍凉的历史大门。

所幸我们这个时代有人歹单精竭虑、化繁为简,让我们在时隔一千多年之后,能够轻松而愉快地了解武则天的平生。

高考语文人物篇:武则天作文精品素材

高考语文人物篇:武则天作文精品素材

高考语文人物篇:武则天作文精品素材高考语文人物篇:武则天作文精品素材武则天:魅力突越千年西安旅游,秦俑博物馆和乾陵是两个值得去的地方.秦俑博物馆,可以见识到一个男人的雄才和霸气。

乾陵,则可以领略一个女人独特魅力的张扬。

乾陵位于西安市西北80公里的乾县城北6公里处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陵。

李治于公元684年葬于乾陵。

武则天,公元655年被李治立为皇后,参与朝政,号“天后〞。

她在先后废掉亲生儿子中宗、睿宗后,于公元690年,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公元705年,病死。

第二年5月,与李治合葬于乾陵。

一个高高的土丘,合葬着一对夫妻,同时又是历史上两个有名皇帝.千百年来,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无声地述说着一段空前绝后的传奇.乾陵名称的由来,据说因其位于长安的西北,居八卦中的乾位,故称乾陵。

导游向我们介绍。

乾在八卦中象征阳,代表“天〞,代表国君、尊贵和权力,是至高无上的。

难道仅仅是因处乾位而得名吗?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当年的则天皇帝才能说清楚了。

天,上无尽头,无拘无束;一撇一捺,肆意纵横。

取其名,颇有点符合武则天的性格。

快看,前面那三座山峰,最高的山峰就是乾陵.顺着导游指的方向,透过车窗,远远地看见前方有三座山峰.与其说是峰,不如说是山丘,三座山峰都不高耸。

北面的那座比南面的两座要高一点.特别是南面的两座,东西对峙,恰似一个美人胸部丰满隆起的乳房。

想法一出,但没有出口。

旅游回来后,我查了一下资料,那两个山峰当地百姓确称之为“奶头山〞.我们沿一条依山势向上的平坦宽阔的道路由南向北行进,这条路叫“司马道〞,往北一直通到“唐高宗陵墓〞碑。

道路的两边立着华表、翼马、驼鸟、石马、翁仲像等碑石。

虽然历经多年风雨冲刷和人为破坏,但这些碑石依然保留着艺术的神韵和气势,让后人还能依稀找到大唐时的影子,依然能感受到大唐的风韵扑面而来.陵前有墓碑,当然是两块。

一块是为李治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碑》。

武则天的作文实用10篇

武则天的作文实用10篇

武则天的作文实用10篇武则天的作文 1翻开历史的画卷,一个个历史人物如滚滚长江向我涌来,__这样一个似传奇非传奇的人物。

她掌权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她,就是我国空前绝后的女__,也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武则天。

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__,后世对他的评价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为唐朝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由于高宗的昏庸__,渐渐掌握了实权,晚年__。

他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的重视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__,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她的`同质被人们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我喜欢武则天,喜欢她的知人善用。

他在位时曾多次举行科举考试,找到了许多人才;她准许管官吏和百姓自己推荐自己,避免荐举有所遗漏,也为*民百姓提供了*等的做官机会。

著名文学家骆宾王参加了反对武则天的叛军,并并撰写文章声讨她。

武则天见文章写得很有文采,对臣下说:“有如此才不用,__之过也。

”她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人,如后来成为一代名臣的姚崇等,都是她提拔起来的。

他对人才的渴求及宽容,为培养自己的__力量,扩大其__奠定了社会基础。

我喜欢武则天,喜欢她出色的__才能。

他在男性__社会中可以掌权50年之久,这与他出色的__才能有着重要的联系,并且他有过人的勇气,这使她敢于从__走到__顶峰的最__。

这也正是她最值得我欣赏的地方,我本来是一个特别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小女生,但当我了解了许多关于武则天的事迹后,我变得非常有自信,课上也积极发言,使各科老师都对我刮目相看,而且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与武则天有着很大的关系,武则天你真是我的好老师!武则天对历史的发展有这么大的贡献,但是,她死后,碑上却一字未留,这体现了她的谦虚,功大不留名。

武则天,你是封建社会妇女的骄傲,也是我们__民族的骄傲,我喜欢你,我佩服你,你是我的偶像,我要以你为榜样,不拘一格。

古人不远,你在我身边,永远激励着我!武则天的作文 2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武则天。

武则天 作文素材

武则天 作文素材

宽容
《唐语林》卷一中有一则武则天和骆宾王的小故事。骆宾王在 他刚成年时,正好遇到徐敬业在徐州造反,于是便作了著名的 《讨武曌檄》,臭骂武则天,后兵败被杀。武则天看到“蛾眉 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意指武则天用花言巧语诱惑了皇 上),一笑了之,及至读到“一抔之土末干,六尺之孤安在?” 川意指高宗刚死,坟土末干,武则天就篡夺了王位,如今太子 又在什么地方呢?),她很不高兴,对左右埋怨说:“宰相安 得失此人!”(宰相怎么没注意到这样的人才!)
பைடு நூலகம்
抓住机遇,充实自己 入宫之后,武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 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 。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她学识尚好,且懂礼仪, 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 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 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 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2.罪孽深重: ,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 是不写碑文为好。
3.聪明之举: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 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谢 谢 观 看
骆宾王死后,武则天找人寻访他的作品,找到了十卷,“盛传 于世”。
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入狱,写了《在狱咏蝉》,说:“无人信高 洁,谁为表予心?”他死后,决没想到“表”他“心”的竟是 他的头号敌人!武则天的肚量,由此可见!(《笔伐》节选)
志存高远
当武则天还在幼年襁褓中时,袁天罡(gāng)一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便 吃惊地说:“夫人法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 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说可以官至三品,只不过是能保家 的主儿,还不算大贵。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 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 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 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子,若是女子,当为天下主!” 在武则天14岁那年朝廷派宦官在各地选嫔妃很多家庭听到选妃,很是恐慌, 家里有年轻 貌美的姑娘就匆匆择个人家嫁掉。杨氏也不例外,她看着自己 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只好忍痛择个女婿下嫁。 但是媚娘不愿意就这样下 嫁,她要完成他的夙愿,仿佛父亲临死前的脸正对着她说 “媚娘,一定要 献给皇上 。 父亲临死时把8岁的媚娘叫到身边,反复说着袁天纲对她的预言,直到武媚 娘会背诵为止,她并且答应父亲,绝不把这个预言说出去,自己要努力促 成这件事,一 定不能告诉母亲。

中考作文人物素材武则天

中考作文人物素材武则天

中考作文人物素材武则天【篇一: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武则天】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武则天专辑(一)人物事略武皇家世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

祖籍初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

她诞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卒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

生母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入宫见闻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

入宫之后,武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

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她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

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皇后武则天公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六天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对王皇后、萧淑妃也没有放过,将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死了。

平定徐敬业武则天为以后做女皇做的准备活动,被一些大臣识破,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

公元684年的九月,被武则天贬出京城的徐敬业开始起兵反抗。

武则天连忙调动了三十万兵马迎战,让李孝逸领兵平叛。

只用了四十天的时间,徐敬业的叛乱便被平定了。

实现女皇梦公元690年的重阳节,即九月九日,年近古稀的武则天改元“天授”,正式建立了大周王朝,自称“圣神皇帝”。

同时,将睿宗李旦降为皇嗣,皇太子李成器也降为皇太孙。

武则天尊周文王姬发为始祖文皇帝,尊父亲为孝明高皇帝,侄子武承嗣等人也有封赏。

广揽人才武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贮才能,共成羽翼“。

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

完善科举武则天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武则天作文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武则天作文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武则天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武则天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武则天作文篇1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武则天一阵冗长的钟声打破沉寂,朱红的大门被打开。

一个柔弱的女子款款而出,顺着那长长的台阶,走出深庵,步入纷乱的红尘。

在那个与世无争的佛门净地,人们看到的是其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中的情意缠绵柔情若水,又能有谁看出她细碎步履中日渐成熟的霸气?自古深宫中的红颜扮演的总是祸水这个角色,自古宫廷里的女子饮泣的总是无可奈何的悲剧。

而她,以不一样的姿态立于不属于红颜的朝堂之上,在龙位上书写妩媚的一笔,成为历史中独特的一道风景。

武则天三个大字高悬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之上,有谁敢说她的能力不及男子?天字一号才子狄仁杰与姚崇伏拜于她的脚下,宫殿之下更有多少能人贤士对她俯首称臣。

一袭皇袍穿越历史的朝堂,她是五千年里绝无仅有的至尊女皇。

残酷的现实磨练了她惊人的毅力,在无数帝王将相面前,她以柔中带刚的姿态毫无惧色地站在历史之巅。

她以铁腕征服了天下,以霸气驾驭了属于自己的盛世王朝。

八十二个坎坷的春秋,她导演了一出令人叹服的霸王之戏。

十四岁入宫她还只是个柔弱的“媚娘”,年轻的她或许不懂深宫里的血雨腥风。

时间带着俗世的残忍,在她身上烙印下一道道悲伤的轮回。

可冰冷的深庵并没有锁锈她的报负,她坎坷地走过岁月,另类的诠释了“红颜”这个词,它与似水的性情无关,它是勇于挑战的一种成熟与霸气。

看惯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不堪回首;听腻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无可奈何。

女子其实并不是曹雪芹笔下的“水作的”人儿。

武则天拥有盛世凌人的霸气,她是独立于帝王间的至尊红颜。

她敢于直面所有的指责与批评,一尊无字碑横亘过历史至今,似乎早就为后来曹雪芹的论断拟好了反驳。

武则天作文素材

武则天作文素材
——欲安其家,必 先安于国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 (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 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 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 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 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 临朝称制,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 在位),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恢复以神都为东都。神龙元年农历 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 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话题2:无字碑
无字,方能不朽:无言,方能万言。 此处无字胜万言!无字碑,书写着武 则天人生最后的精彩,千百年来,栉风沐 雨,历久弥坚。这,就是武则天的不凡。
话题3:相信自己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生前事”是最重要的,它意味着 使命感和责任感;至于“身后评”,那是后人的事,褒贬“于我何有 哉”?武则天和曹操都是这样的历史人物。如果他们在“担当生前事” 的时候就想到后人会对自己如何评价,思前想后,诸多顾忌,就可能 会束缚他们的手脚,使其不敢大刀阔斧地行事。而这也正是他们最大 的悲哀。
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她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历史功绩,昭昭于是。

话题1: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材料加工:人是感情的动物,然而感情并不是 放在天平上的,它有倾斜,有侧重,在这种不 客观因素指导下认识事物,势必也有倾斜。中 国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当政,在中国两千年 的封建长河中,被一-些卫道士们认为违反天理,违反人理纲常,然而, 这些评价公正吗?显然不。 武则天当政期间,知人善任,提倡有识之士自荐,并广开言路,重视发 展经济。在她统治下,唐朝经济继续朝前发展,之后便出现了“开元盛 世”,难道这些违反天理了吗? 然而,面对古人,封建卫道士在感情上亲近封建伦理,尊崇封建道德, 所以否定她;而我们站在历史长河上,用理性的思维去认识这件事,所 以能给予正确评价。这便是根据感情亲疏判断事物的片面性,不准确性

有关武则天的作文(精选6篇)

有关武则天的作文(精选6篇)

有关武则天的作文(精选6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有关武则天的作文一:《武则天》观后感(1435字)一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当初是山西木材商人,为了理想去从军,结识李渊(唐高祖),武德三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

母亲杨氏,也饱读诗书,所以武则天受父母的影响,很有才气。

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名“武媚娘”,12年后,出家感业寺为尼。

后复回宫,永徽六年登上皇后的宝座,载初元年登上皇位,史称“武周”,神龙元年退位。

这就是武则天的一生。

一口气看完蒙曼的百家讲坛之武则天,已是凌晨两点了。

合上书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是什么,能够让一介女流之辈能够突破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观念,在权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登上盛唐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是什么,能够让她在充满坎坷变数的政治道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呼风唤雨,成为母仪天下继而又母权天下的龙上之凤;是什么,能够让一个女人在爱情和亲情面前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丈夫和儿女的利益,来达到她渴望已久的权利欲望;又是什么,能够让她在耄耋之年突然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大周王朝,重新又让李唐后人来替代武家王朝?纵贯她叱诧风云、波诡云谲的一生,是那么得富有戏剧性,又是那么得惊心动魄,令人回味良久。

历史从来都是一张张的智力拼图,后人只有永无休止地考证、拼凑、续接,才有可能一点点地接近她的真实面目;然而历史又是血肉鲜明的,一切历史的传承,无不在文字的渗透和纪录中容颜妩媚。

喜欢蒙曼的讲解,是因为她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脉络中可以轻松自如地为读者和观众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间坐标,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她确实可以成功地让历史缩影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作。

我也曾有幸,在龙门石窟观摩过貌似武则天的卢舍那大佛,有幸在乾陵无字碑前伫立思索;只是我有心无力,我的学识和阅历还无法去打开那扇雄奇与苍凉的历史大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则天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

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

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历史评价整体评价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

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

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

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

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

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

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

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

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

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

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

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

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

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

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

”“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

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

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

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

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

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

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

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

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

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史书评价《旧唐书》评价: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

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

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

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

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

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

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

有旨哉,有旨哉!赞曰:龙漦易貌,丙殿昌储。

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

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新唐书》评价:昔都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于杀君篡国之主,皆不黜绝之,岂以其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恶而不隐欤?自司马迁、班固皆作《高后纪》,吕氏虽非篡汉,而盗执其国政,遂不敢没其实,岂其得圣人之意欤?抑亦偶合于《春秋》之法也。

唐之旧史因之,列武后于本纪,盖其所从来远矣。

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

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福,而为恶未必祸也。

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

至中宗韦氏,则祸不旋踵矣。

然其亲遭母后之难,而躬自蹈之,所谓下愚之不移者欤!名人评价毛泽东的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

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郭沫若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庆龄的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

如何评价武则天好的一面:修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从传统上和舆论上打击和削弱士族官僚集团,扶植和依靠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

这样使士族官僚不再有人仕做官的优越条件,也不能因出身高贵而为所欲为。

而对庶族出身的官员,也不再因门第贫贱而受耻受辱于人。

修成的《姓氏录》再也看不到士族贵族的特权,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

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

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

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

对于农业生产,则天也非常重视。

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

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

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人口不断增加。

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国户数为38O万户,到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渐增为6i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

仅此一点即可看出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上疏建言12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的主张,高宗皆略施行之。

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

武周政权建立后,她感到整个西域过于阔远,不易管辖,遂于长安二年(702)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

安西四镇(即碎叶、龟兹、于阗、疏勒)自垂拱二年(686)起为吐蕃所占。

武则天不甘心失土,乃于长寿元年(692)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复了四镇。

武则天还非常重视著述,召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政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寮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

她另有《垂拱集》、《金轮集》等著述。

在抗击外来人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的关系方面,则天施政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

对吐蕃贵族的入侵和骚扰,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

长寿二年(692年)她派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之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

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

天授年间,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10 16:13 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五年,“军粮可支数十年”。

武氏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

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坏的一面:武则天掌权近半个世纪的较长时期内,也有很多过失。

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酷逼供,奖励告密,虽然消灭了一些政敌,但也滥杀无辜。

使不少污吏横行一时。

他们刑讯逼供,滥杀无辜,诬陷于人,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

到武周政权正式建立以后,斗争趋向缓和,此风才有所收敛。

虽然对武周政权的巩固起过一些作用,但是,搞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响国家的治理和生产的发展。

她放手选官,使官僚集团急剧增大,官僚机构膨胀,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负担。

她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

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

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698)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

武氏晚年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诛杀二张,逼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

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帝,后人因称她为“武则天”。

同年十一月去世。

不过,这些错误和过失,毕竟是武则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

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历史功绩相比,难以同日而语。

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的历史功过,恰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只能由历史去作出评论和判断。

"无字碑上的智慧公元705年底,一代女皇武则天走完了她功过参半、荣辱参半、是非参半、褒贬参半、毁誉参半的一生。

她的一切,无不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永远的传奇。

各种版本的正史野史层出不穷,各个时期各个影视剧种的常演不衰,各大明星名角儿的争相垂青,无不阐释着她的传奇,她的不凡,她的史学价值、文学魅力、艺术生命。

溺女,浸透着多少他人无法体会的辛酸与无奈?灭子,隐含着多少世人无法体谅的悲凉与痛楚?摄夫,郁结着多少常人无法体悟的失望与恨铁不成钢?宠张,苍凉着多少后人无法体味的孤寂与失落?垂帘,昭示着她足以令朝臣汗颜的谋略与胆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