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蚕丝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蛋白质纤维

第四章 蛋白质纤维

第四章蛋白质纤维§4.1蛋白质纤维的一般知识蛋白质纤维:指基本组成物质为蛋白质的一类纤维。

毛:羊毛、驼毛、兔毛、马毛天然蛋白质纤维蚕丝:桑蚕丝,柞蚕丝蛋白质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大豆纤维,牛奶纤维一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十分复杂,蛋白质又称朊,是构成生命最原始最基础的物质,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角朊(角质),丝的主要成分是丝朊(丝素)。

1 元素组成主要元素:碳、氢、氧、氮,还有少量硫磷、铁2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为氨基酸,主要为α-氨基酸,结构通式:H2N—CH2—COOHR3 分子结构蛋白质分子是氨基酸彼此通过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以酰胺键(即肽键-CO-NH-)联接而成的大分子。

酰胺键又称为肽键,由肽键相连接的缩氨酸叫做肽。

R 蛋白质大分子链为多肽链,又称为多缩氨酸链,是由基团—NH—CH—CO—重复连接而成。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氢键、盐式键、二硫键二蛋白质的两性性质蛋白质分子中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因而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是典型的两性高分子电解质。

等电点:调节溶液中的pH值,当蛋白质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时,此时的pH值即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羊毛等电点:4.2~4.8 蚕丝等电点:3.5~5.2在等电点时,具有特别重要的性质:蛋白质不发生电泳现象,溶解度、膨化度、粘度、渗透压、导电率等均显示最低值。

§4.2羊毛羊毛主要指:绵羊身上剪下的毛。

羊毛的特性:弹性好,手感丰满、吸湿能力强、保暖性好,不易沾污,光泽柔和、染色性能优良,具有独特的缩绒性。

一羊毛的形态结构原毛:从羊身上剪下来的羊毛羊毛杂质:羊毛脂、羊汗、沙土、水分、草屑、草籽或其他植物性杂质。

羊毛脂: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组成的复杂的有机混合物羊汗:有机酸盐和无机酸盐组成羊毛可分为三个部分:毛尖、毛根、毛干。

外观:羊毛纤维具有天然卷曲、纵向呈鳞片覆盖的圆柱体,从内至外分为三层:鳞片层(表皮层)、皮质层、髓质层鳞片层(表皮层):逆鳞片方向的摩擦系数大于顺鳞片方向的摩擦系数,称为定向摩擦系数,这使羊毛具有缩绒性和毡缩性。

第4章 蚕丝解读

第4章 蚕丝解读

二、双宫丝 一条蚕结一颗茧,这是正常茧,有时两条蚕结成一颗茧,这就是双宫茧 ,用双宫茧缫的丝就叫双宫丝。双宫茧的单根丝比正常茧的单根丝要粗 ,所生产的双宫丝也比正常蚕茧的丝要粗。
三、生丝性能改良
(一)生丝的复合 目的:提高服用性能,如丝/锦纶、丝/氨纶、丝/棉、丝/麻 工艺:缫丝——复合一步法
复合生丝的特点:
二、茧丝的形态结构
描述茧丝的截面形状 • 扁平度 即茧丝截面的短径与长径比 • 充实度
茧丝截面的实际截面积与以长径为直径所作外接圆面积之比的百分数
三、生丝的缫制(茧的加工)
(1)剥茧:剥去茧衣,约占2% 。 (2)选茧:选除下脚茧,并分类。 (3)煮茧:在加热的溶剂中使丝胶部分溶解,便于单丝从茧层上依次退下。
第四章 蚕丝
• 天然丝:有蚕分泌的粘液所形成的纤维物质 • 蚕丝——高级的纺织原料 纤维中的“皇后” 纤维细而软 平滑、外观轻盈 富有弹性
光泽好
吸湿好
第一节 蚕丝的种类
定义:蚕丝是天然蛋白质类纤维,是自然界可供纺织用的天然长丝 。分为家蚕丝与野蚕丝两大类 分类: (1)家蚕丝:桑蚕。富有弹性,光泽、吸湿好。 (2)野蚕丝:种类很多,常见有柞蚕丝,蓖麻蚕丝,天蚕丝,樟蚕丝,柳 蚕丝等。其中以柞蚕丝为主要产品。它的强伸度要比桑蚕丝好,耐腐蚀性,耐 光性,吸湿性等方面也比桑蚕丝好,适合作中厚丝织物。
蚕吐出的丝结成茧,茧由外到里分三层: • 茧衣(外层):茧的蓬松外廓。(丝缕细,强度) • 茧层(中层):茧衣里面,结构紧密,排列规则。 (丝较粗,强力好) • 蛹衬(内层):吐丝将近结束时叠合成的疏松层。 (丝最细、发脆)
蚕丝细度分布不匀 =1.1:1.5:0.8
外层:中层:内层
(三)茧丝的形态结构

2021年高中化学选修三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知识点(答案解析)

2021年高中化学选修三第四章《生物大分子》知识点(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不同性质B.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D.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答案:B解析:A.“血液透析”利用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性质,“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粒子带电的性质,故A正确;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错误;C.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硅胶具有吸水性,可在食品袋中作干燥剂,防止食物受潮,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甘氨酸和丙氨酸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4种链状二肽B.相等质量的脂肪、葡萄糖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脂肪最多C.所有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均会产生黄色固态物质D.蔗糖、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都是C12H22O11答案:C解析:A.甘氨酸和丙氨酸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4种链状二肽,分别是甘氨酸和甘氨酸形成链状二肽,丙氨酸和丙氨酸形成链状二肽,甘氨酸的羧基和丙氨酸的氨基形成链状二肽,甘氨酸的氨基和丙氨酸的羧基形成链状二肽,共4种链状二肽,故A正确;B.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约放出18kJ的能量,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约放出15.6kJ的能量,每克脂肪完全氧化约放出39.3kJ的能量,因此相等质量的脂肪、葡萄糖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热量脂肪最多,故B正确。

C.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均会产生黄色固态物质,故C错误;D.蔗糖、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都是C12H22O11,纤维二糖不能被人体吸收,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羽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纯棉织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人造纤维织品的成分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二者灼烧没有烧焦羽毛气味,不能用灼烧方法来鉴别纯棉织品和人造纤维织品,故A错误;B.用银镜反应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应在碱性条件下,先将淀粉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加碱中和酸形成碱性溶液,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故B错误;C.常温下,溴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溴与NaOH溶液反应后,与溴苯分层,然后分液可除去溴苯中混有的少量单质溴,故C正确;D.氯仿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氯离子,与硝酸银不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C。

第四章动物纤维

第四章动物纤维
伸直长度:把天然卷曲拉直,用尺测出的长度。 生产中,用于评价羊毛的品质。
细羊毛:6~12cm;半细毛:7~18cm;长毛 种羊毛:15~30cm。
26
2.细度 截面近似圆形,一般用直径来表示。
(1)平均直径:d (μm)
d di n
羊毛的平均直径11~70μm,平均直径越粗,
粗细越不匀,可用均方差和变异系数表示羊毛的 粗细不匀,变异系数一般在20%~30%。
2
第一节 毛纤维
毛,动物(禽兽)身上长出的细长覆盖物, 可用于纺织的我们叫它毛纤维,有发毛和绒毛两 种。发毛:粗、硬、长;绒毛:细而柔很适合衣 用。其中用量最大的毛纤维是羊毛——在纺织上 狭义常专指绵羊毛。其它的动物毛则统称为特种 动物毛,如山羊毛(绒)、骆驼毛(绒)、兔毛 (绒)、驼羊毛等。…
3
均有髓质,且呈颗粒状分布,此特征可用于鉴别兔 毛。
24
兔毛
五、羊毛的品质特征
(一)物理特征 长度、长度 密度、卷曲 吸湿性 强伸性、摩擦性等
(二)化学性质 酸、碱等的作用
25
(一)物理特征
1、长度 自然长度(毛丛长度):纤维束在自然卷曲下, 两端间的直线距离。羊毛收购和选毛后搭配时使 用(商业习惯叫羊毛高度)。
绵羊皮肤上的导向毛和毛丛 17
(二)毛纤维的形态 1.纵向形态 具有天然卷曲,且表面有方向性排列的鳞片。
羊毛纵向形态
18
2.横向形态 圆形或椭圆形(细羊毛 横向形态
19
(三)毛纤维的截面结构 从外向里:鳞片层、皮质层、髓质层(仅
粗羊毛中有)。
细羊毛结构图
20
1.鳞片层
α-氨基酸(羊毛有20多种)形成的多缩氨酸
链。组成元素C、H、O、N、S 。

第四章_动物纤维

第四章_动物纤维
8
9
4. 按纤维类型分 (1)同质毛 毛被中只含有一种粗细类型的毛 (2)异质毛 毛被中含有不同粗细类型的毛 (死毛、粗毛、绒毛) 5. 按剪毛季节分 (1)春毛 品质最好 (2)秋毛 短、绒少,品质较差 (3)伏毛 品质最差 6. 按加工程度分 (1)污毛 原毛或原绒 (2)洗净毛 洗净后的毛
14
(三)超分子结构

分子间力:范德华力、盐式键、氢键、二硫键
结晶、取向:羊毛侧基R大、复杂,稳定的分子 链为螺旋链(α 型),因此分子不易排列整齐, 故比蚕丝的取向度、结晶度低。

15
羊毛纤维大分子结构图
16
四、毛纤维的形态结构
(一)毛被的形态 毛丛:多根羊毛呈簇状密集在一起(包括导向 毛和簇生毛)。毛丛,有平顶毛丛和尖顶毛丛,前 者品质好。各毛丛之间互相粘连在一起成为毛被。
皮质细胞组成:正皮质、偏皮质、间皮质细胞。 皮质细胞由单分子、基原纤、微原纤、原纤、巨 原纤各层次结构堆砌而成。 偏皮质细胞由湿到干收缩率大于正皮质细胞。 当正、偏皮质分居于纤维的两侧,并在长度方 向上不断转换位置,由于两种皮质层的物理性质 不同引起的不平衡,形成了羊毛的卷曲。
皮质层的比例越大,羊毛的性能越好。
a.缩绒的原因 内因: 缩绒是各项性能的综合反映。定向摩擦效应、 高度的恢复弹性和天然卷曲是缩绒的内在原因。 外因: 温湿度、化学试剂和外力作用是促进羊毛缩 绒的外因。
34
b.利与弊 弊--使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变差(洗涤后易 收缩、变形);影响穿着的舒适性与美观 (起毛起球)。
利--可制织丰厚柔软、保暖性好、风格独
24
兔毛
五、羊毛的品质特征
(一)物理特征 长度、长度 密度、卷曲 吸湿性 强伸性、摩擦性等 (二)化学性质 酸、碱等的作用

4第四章_纤维的吸湿性和拉伸指标

4第四章_纤维的吸湿性和拉伸指标

的结构和质量受到影响;吸湿性对纤维变形的影响, 反映在加工成品如纱线和织物的长度或尺寸上的不稳 定。
五、对热学性质的影响

纤维吸湿放热


1.原因:空气中水分子的动能转换为热能。
2.指标:
a.吸湿微分热:纤维在给定回潮率时吸着1克水放出的
热量。单位为J/g(水)。
b.吸湿积分热:在一定的温度下,1g干燥纤维从某一
——水分与纤维的作用及其附着与脱离过程。

(一)水分子在纤维内部存在形式 1.直接水:纺织材料内部的极性基团吸水。
极性基团有: 羊毛、蚕丝: ---COOH, ---NH2 ,---OH 棉:每个环上含有三个---OH 粘胶:--OH; 维纶:--OH 腈纶:--CN 强极性;锦纶:--CONH---

七、对光学性质的影响

当纤维的回潮率升高时,纤维的光折射率、透射 率和光泽会下降,光的吸收会增加,颜色变深, 光降解和老化会加剧等。是由于水分子进人纤维 后,引起纤维结构改变造成的。
棉的结晶度:70%左右,聚合度:10000左右,回潮率:8.5%; 粘胶结晶度:30%左右,聚合度:500左右,回潮率:13% 。 粘胶吸湿性好于棉 。





(三) 表面吸附
材料表面的分子比内部分子有多余的能量,具有 吸附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子。 毛细水和表面吸附水属于物理吸着,是范德华力, 没有明显的热反应, 吸附也比较快。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越高,空气中水 蒸气的压力越大,也即是单位体积空气内的水分 子数目越多,水分子到达纤维表面的机会越多, 纤维的吸湿也就较多。


在温度和湿度这两个因素:
对亲水性纤维来说,相对湿度对回潮率的影响

纺织材料学 (于伟东-中国纺织出版社) 第4章

纺织材料学 (于伟东-中国纺织出版社) 第4章
吸湿放湿速度 如图
二、纤维的吸湿机理
吸湿过程
纤维吸湿时,水分子先吸附至纤维表面,然后水蒸气向 纤维内部扩散,与纤维内大分子上的亲水性基团结合,随 后水分子进入纤维的缝隙孔洞,形成毛细水。
吸湿机理 ❖ 纤维表面的吸附作用 ❖ 极性极团的亲水作用 ❖ 毛隙效应
吸着水分的种类 1、吸收水
——纤维中极性基团的极化作用而吸着的水。
2、标准回潮率
定义:纺织材料放在一个统一的标准大气条件下,回潮率达
到一个稳定值(吸湿平衡),这时的回潮率称为标准回潮率。
国际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为: 温度(T)为20℃(热带为27℃), 相对湿度(RH)为65%, 大气压力为86~106kPa,视各国地理环境而定。 我国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为:大气压力为1个标准大气压,即101.3kPa (760mmHg柱),并规定了温、湿度的波动范围: 一级标准:T 20±2℃,RH 65±2%; 二级标准:T 20±2℃,RH 65±3%; 三级标准:T 20±2℃,RH 65±5%;
外因 1.温度的影响
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空气和纤维材料温度的提高 ,纤维的平衡回潮率将会下降。 2.相对湿度的影响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越高,空气中水蒸气
的压力越大,也即是单位体积空气内的水分子数目越多 ,水分子到达纤维表面的机会越多,纤维的吸湿也就较 多。 在温度和湿度这两个因素:
对亲水性纤维来说,相对湿度对回潮率的影响是主 要的,
国家标准规定供给烘箱的大气应为标准大气, 如为非标准大气,则测得的烘干质量应修正到标准 大气条件下的干重。
(2)影响烘干效果的因素: a.温度和时间 温度:棉—105°C;丝—110°C;其它纤维— 105~110°C。 时间:烘燥90分钟左右,第一次称重,10min后第 二次称重,两次重量之差与后一次重量之比 <0.05%,后一次重量为干燥重量。

第四章 纤维的物理性能

第四章  纤维的物理性能

纤维的热塑性和热定型P80
• 热塑性——将合成纤维或制品加热到Tg以上温度,并加 一定外力强迫其变形,然后冷却并去除外力,这种变形 就可固定下来,以后遇到T<Tg时,则纤维或制品的形状 就不会有大的变化。这种特性称之为热塑性。 热定型——就是利用合纤的热塑性,将织物在一定张力 下加热处理,使之固定于新的状态的工艺过程。 (如: 蒸纱、熨烫)
对含有水份的纤维、比热值会有很大变化,纺织加工是一个水加工 工艺,干燥含水的纤维是常规的工艺过程,所以,含湿纤维的比热 比干纤维的更重要。这时温度变化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除 纤维外,还应有纤维中的水份。P73 图4-1 羊毛的比热容、温度和回潮率的关系p74
• 二、纤维的导热性p74 • 纤维内部及其集合体纤维间孔隙内充满空气,在有温差的 情况下,热量总是从高温向低温传递——导热性,抵抗这 种传递的能力则称为保暖性。 • 导热性用导热系数λ表示,单位是kJ/(m· k· h)。是指当 纤维材料的厚度为1m且两侧表面之间的温度差为1℃时, 1h内从1平米的纤维面积中通过的热量(KJ)。λ值越小, 表示该纤维的导热性越低,其绝热性或保暖性越高。
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玻璃态 黏流态
M较小
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M很大
玻璃态 高弹态 黏流态
注意:由于高弹态对成型加工不利,因此,一般情况下,对结晶态高聚物而言要严格 控制相对分子质量,防止很大造成的不良影响。
高聚物的各种特征温度与测定
●常见的高聚物特征温度
Tg-玻璃化温度(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 Tm-熔点(melting point) Tf-黏流温度(viscous flow temperature) 高聚物特征温度 Ts-软化温度(softening temperature) Td-热分解温度(thermal destruction temperature) Tb-脆化温度(brittlenss temperatu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匀度检验是把生丝按规定排在周长 1米的黑板上,在稳定的灯
光照射下用肉眼观察丝的纤度波动的程度。
• 纤度粗细不同在检验的黑板上显现出不同的丝色,纤度细时丝
色发暗,粗时较白,这种变化叫做匀度的变化。匀度变化程度分
为V0、V1、V2、V3四类。对照变化标准照片进行评分。超过 V0不到V1的叫作均匀1度变化,顺次称均匀2度、均匀3度变
一、绢丝
绢丝是绢纺工程的产品。绢纺是把养蚕、制丝、丝织中产生的疵茧、废 丝加工成纱线的纺纱工艺过程。
绢丝纺工艺依顺序分为精练、制绵和纺纱三阶段。
绢纺工程的产品。支数高,光泽润美,手感柔和,适于制造轻软的高级 织物,或加工成缝纫丝、制绣丝等。
真丝与绢丝的区别
真丝纤维细而柔软,平滑,富有弹性,光泽好,吸湿性好,光泽柔和。 绢丝光泽度比棉线好,比真丝差,细度均匀,保暖吸湿性好。绢丝属于 纱线类,故与棉纱线一样,按支数分等级,支数越高纱线质地越好。绢 丝厚实硬挺,外表象棉布,一般都要经过水洗处理后才能做衣服
蚕吐出的丝结成茧,茧由外到里分三层: • 茧衣(外层):茧的蓬松外廓。(丝缕细,强度) • 茧层(中层):茧衣里面,结构紧密,排列规则。 (丝较粗,强力好) • 蛹衬(内层):吐丝将近结束时叠合成的疏松层。 (丝最细、发脆)
蚕丝细度分布不匀 =1.1:1.5:0.8
外层:中层:内层
(三)茧丝的形态结构
1. 分子结构
(1)单基 R侧基比羊毛的少,简单,约18种氨基酸。
(2)分子链的空间形态
蚕丝的稳定结构是β 型(折叠链)。
(3)结晶度、取向度 蚕丝的结晶度、取向度比羊毛的高。
单根茧丝横截面
2. 形态结构
纵向 表面光滑,粗细均匀,少数地方有粗细变化。 光泽强而不刺眼 横向
单根茧丝:不规则的椭圆形,两根丝素外包丝胶
2.工业领域 加工成微粒的丝粉,除用于化妆品或保健食品的添加剂外,还可制 成含丝粉的绢纸或食品保鲜用的包装材料和具有抗菌性的丝质材料。 丝素膜除用于加工隐形眼镜片外,还可将细至0.3μ m的丝粉与树脂 混合,开发出被称为¨丝皮革"的新产品。
将丝粉调入某些涂料中制成的高级涂料,用来喷涂家具用品,能增 加器物的外观高雅与触感良好的效果,广泛用于各种室内装璜。
• 将树脂和整理剂结合使用
常用的抗皱整理剂:多羧酸化合物中的1,2,3,4-丁四羧酸
四、生丝开发
1.医疗领域 作为构成绢丝成分的丝素和丝胶,通过浓硫酸处理,能获得与肝磷脂 相同的物质,具有抗凝血活性、延缓血液凝固时间的作用,可开发血液检 查用器材或抗血栓性材料。 用同样方法改变若干加工条件,可将富于吸水与保水性能的绢丝,加 工成高级水性材料或其他生理保健用品。 此外,将绢丝通过高分子化学合成处理,使钙或磷与绢丝凝聚,可开 发出骨科治疗上的"接骨材料"。同样通过化学处理之后,也可开发人工肌 健或人工韧带。 以绢丝为原料的丝素膜,还可制成治疗烧伤或其他皮伤的创面保护膜。
切断检验
抽取一定数量的样丝,在标准状态和规定的卷取张力、速度和时间下, 用络丝机(见络纱)检验丝的切断次数(断头数)。
纤维检验
• 检验生丝纤度和纤度变化的程度。 • 检验内容有:平均纤度、公量平均纤度、纤度偏差、纤度最大偏差 等四项。
• 生丝纤度单位是旦尼尔,简称旦(见支数)。
• 纤度检验是用纤度丝进行的。纤度丝的长度以"回"为单位,每回为 1.125米。
• 面料更具有蓬松、抗皱性 • 透视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悬垂性好,外观挺括 • 可开发中厚或厚型面料
(二)生丝的抗皱整理
原因:传统真丝服装抗皱性差,不耐洗涤
加工方法: • 用高分子树脂整理剂嵌入蚕丝纤维内部的间隙,加以填充,赋予纤维 弹力和蓬松性 • 用化学整理剂使纤维分子间交联结合,形成网状的化学构造,阻止纤 维分子链的滑动
柞蚕
第二节 蚕丝的形成、形态结构
1、蚕的生长和茧的形成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生长:卵、幼虫(蚕)、蛹、成虫(蛾)
(2)茧丝的形成 蚕丝是由蚕体内两个绢丝腺分泌出的丝液凝固而成的。一根蚕丝 由两根平行的单丝(丝素),外包丝胶而构成。 蚕体分泌的丝液有两种:
丝素:位于蚕丝的中间部分,也称丝朊
丝胶:包覆在丝素外面 一根蚕丝由两根丝素和包覆在外的丝胶组成
检验项目包括重量和品质两大类
品质检验又分为外观检验和器械检验。器械检验包括切断、匀度、纤 度、清洁、洁净、强伸力和抱合等检验项目。
重量检验
生丝以公量为计价标准。公量是指生丝在公定回潮率11%时的重量。
外观检验
用肉眼观察和手的感觉来检验整批丝的颜色、光泽和手感的一致程度以 及整理状况,如检查丝绞、丝色是否符合标准,复摇、打包、成件中有无病 疵存在。
抱合检验
• 检验生丝或柞蚕丝的茧丝胶着程度。
• 常用的仪器是杜普兰式抱合机。抱合机装有丝钩和摩擦板。检 验时将丝条依次顺绕在丝钩上,夹在往复运动的磨擦板之间。 观察丝条上被摩擦部分的状态,按规定记录丝条发毛或开裂时 的摩擦次数。
除胶检验
• 测定生丝经过精练除去的丝胶量,计算生丝的含胶率。
第六节 蚕丝开发利用
1.丝胶的层状结构 可分为4层ǀ、ǁ、Ⅲ、Ⅳ(层状结构) 由外向内,较活泼的极性氨基酸含量递减,结晶度增加 丝胶的溶解性依次减弱 2.丝胶的分子形态 β 型(60-70%) 无规线团型(35-25%)
3.丝胶变性
多肽长链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第四节 蚕茧的性状
第五节 蚕丝的性能与检验
1.长度
品种 桑蚕丝 长度(m) 1200~1500 直径(μ m ) 13~18
1.排列形式
• S形和8字形
• 茧层外层主要是S形;趋于中内层,S形减少,8字形增多;接近蛹衬 ,几乎全为8字形。
• 8字形,易于成茧的胶着效果;S形易于缫丝时的离解效果
2.排布规律 • 振幅:吐丝时蚕头部左右摇摆的幅度为振幅,丝环的短径称为纵幅 • 开角:表征振幅和纵幅间的关系,说明丝环的特点
蚕丝的形成
绢纺原料
养蚕业、缫丝业和丝织业的副产品。 1.绢纺 。 把养蚕、制丝、丝织中产生的疵茧、废丝加工成纱线的纺纱工艺过程
2.绢丝生产的原料 桑蚕原料:绢纺厂用得最多,可分为茧类、丝吐类、滞头和茧衣等几 类。 柞蚕绢纺原料:主要来源于缫丝厂的下脚茧和副产品,其次是复摇与 绸厂的少量废丝。
绢丝保暖性好,吸湿性也好,适宜制作针织衫等。
(4)缫丝:将几根茧丝合并成一束,借丝胶粘着,构成生丝(一束单丝)。
(5)复整:将制成的生丝制成一定规格的丝绞。
生丝:缫丝得到的丝束。手感硬、光泽差。 熟丝:精炼脱胶后的丝束。柔软、光泽好。
第三节 蚕丝的组成与聚集态结构
一、蚕丝的组成 性能差异 丝素:70-80%,纤维状,不溶于水 少量色素、灰分、蜡质、碳水化合物等 丝胶:20-30%,呈球状,能溶于水 丝素+丝胶 蛋白质
5.试比较羊毛和蚕丝的内部结构对纤维弹性、强度、吸湿性的影响。
选题
1.tactel纤维 2.PTT、PET、PRT纤维 3.PLA聚乳酸纤维 4.导湿快干纤维 9.蜘蛛丝 10.蛹蛋白 11.牛奶纤维 12.改性合纤 13.复合纤维 17.纳米、珍珠纤维 18.智能材料 19.阻燃防火材料 20.大麻纤维
7.光学性质
颜色:桑丝主要是白色,柞丝是天然淡黄色;
光泽 :光泽柔和(丝胶的层状结构以及三角形的截面)。 耐光性 :耐光性较差,光照使丝发黄,强度下降(酪氨酸、色氨酸氧化裂解 )。光照16周后棉和蚕丝的性质变化: 纤维种类 强度变化
棉 蚕丝 下降18% 下降82%
8. 化学稳定性 即呈酸性也成碱性,但偏酸性。弱的有机酸可增加织物光泽,改善 手感。 强碱中受破坏 柞蚕丝抗酸碱能力比家蚕大 蚕丝的耐盐性也比较差,衣服应常洗常换。 9.耐热性
• 平均纤度等于各绞样丝纤度之和除以被检验的绞数。
• 纤度偏差指标有纤度平均差和纤度均方差。中国采用平均差,等于 受检验各绞丝的纤度与平均纤度差值之和除以绞数。
• 纤度最大偏差指被检验的纤度丝中最粗或最细的纤度偏离平均纤度 的最大值。
匀度检验
• 检验丝的纤度粗细变化程度。
• 纤度偏差是绞丝纤度的波动程度,检验的单位长度为450米。
4. 吸湿性
蚕丝吸湿性好的原因: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 丝胶的吸湿性高于丝素: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团以及非晶区
柞蚕丝吸湿性高于桑蚕丝
蚕丝在水中:重量增加30-35%,体积膨胀度增加30-40%
比毛、麻低,比棉高。一般大气条件下的回潮率11%(桑蚕丝), 柞蚕
丝吸湿性好于家蚕丝。毛〉麻〉丝〉棉
5.抱合性 生丝的抱合性是指丝胶把若干根茧丝粘在一起而不脱散 的性能。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纤维间的抱合力这一概念不同。 6.强伸性 强力:麻〉丝〉毛〉棉;强度:麻〉丝〉棉〉毛; 伸长:毛〉丝〉棉〉麻
第四章 蚕丝
• 天然丝:有蚕分泌的粘液所形成的纤维物质 • 蚕丝——高级的纺织原料 纤维中的“皇后” 纤维细而软 平滑、外观轻盈 富有弹性
光泽好
吸湿好
第一节 蚕丝的种类
定义:蚕丝是天然蛋白质类纤维,是自然界可供纺织用的天然长丝 。分为家蚕丝与野蚕丝两大类 分类: (1)家蚕丝:桑蚕。富有弹性,光泽、吸湿好。 (2)野蚕丝:种类很多,常见有柞蚕丝,蓖麻蚕丝,天蚕丝,樟蚕丝,柳 蚕丝等。其中以柞蚕丝为主要产品。它的强伸度要比桑蚕丝好,耐腐蚀性,耐 光性,吸湿性等方面也比桑蚕丝好,适合作中厚丝织物。
化。
清洁检验
• 蚕因品种不同和缫丝操作不当,丝条上时常出现糙疵,称为颣节, 分为大、中、小三种(见生丝疵点)。
• 柞蚕丝的匀度、清洁和洁净检验方法与生丝相同,仅取样数和评 分标准不同。
强伸力检验
• 检验丝条受到外力拉伸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和丝条伸 长的程度。
• 强力常用相对强度表示,即丝条断裂时每旦尼尔纤度所能承受的 克力数。 • 伸长度指丝条断裂时伸长的部分为原长的百分数。检验仪器采 用复丝拉力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