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规划设计在居住小区的分析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优秀居住区案例分析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优秀居住区案例分析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布局•居住小区道路交通•居住小区绿地及景观带•居住小区形态构成•居住小区经济指标居住小区分析案例一:案例一: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二:案例二: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三:案例三: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四:案例四: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五:案例五: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六:案例六:基地概况:基地占地12.12公顷,现状为农田,地势平坦。
基地东北为小学、幼儿园预留地,北侧为商业用地,东南两侧均为住宅用地,西侧为政府用地及市民广场。
•居住小区分析规划理念•从城市空间和住区空间内部空间出发,寻求小区中不同类型住宅的合理分区和布局,使城市界面具有良好的尺度和丰富的轮廓,同时使居住小区内部形成与环境相结合的空间形态。
主讲教师: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规划特点•规划注重空间协调,小区形态为城市提供了适宜的尺度和丰富的城市轮廓线。
规划方案通过多、低层住宅建筑的相互穿插布置,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了空间上的互补。
•主讲教师: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规划设计在打破单一的行列布局、寻求居住小区中不同类型住宅建筑合理分区,和有序布局上有一定创意,营造了较为丰富的、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
主讲教师: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在居住小区中央,通过东侧住宅建筑的扭转布局形成了由北向南逐渐开放的纵向居住小区集中绿化。
同事采用多层建筑围合方式以及小高层建筑加大间距的手法形成了住宅建筑的半公共绿化空间绿化布局合理。
主讲教师: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道路系统合理,出入口设置得当,并按规定配设了地面停车泊位。
街坊东北部按规划设置了一所小学和幼儿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建筑风格
本案住宅主要是多层洋房,共十栋单体拼合体。 公建有临街商铺和独立商业。建筑风格为泛地中 海,公建以南加州圣·芭芭拉风格为原型,并融入 地中海托斯卡纳风格的某些元素,住宅以托斯卡纳 风格为蓝本。红瓦、白墙、木构架、毛石墙面等 元素体现出朴实、自然的山野气息。
全区规划平面
LANDSCAPE MASTERPLAN
景观结构分析
主要景观轴是是个入口串上两个主要景观中心,次要景观轴主要是向各个宅间的次要景观节点延 伸。
功能分区分析
项目的活动场地均匀地分布在小区各处,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分别在AB区域设置了老年和儿童的活 动区域,而且组团庭院休闲空间也是各有各的特色。
空间类型分析
半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
通过是个入口串联起来的公共空间将AB两块地联系起来,也把宅间的半公共活动空间联系起来。 整个体系看起来特别清晰。
成都温江万春英郦庄园设计
项目概况与区域定位
项目名称:成都温江万春英郦庄园 占地面积:53336 平米 建筑面积:88331 平米 规划户数:487 户
楼 层 数:5+1、6+1、7+1、8+1板式一梯两户电梯花园洋房
车 位 数:584 位 容 积 率:1.8% 绿 化 率:30%
本案位于温江区万春镇温郫公路旁(江安河北侧),净用地规模约56.66 亩,地块西至东南面江安河畔置信香颐丽都三期地块;西南:临规划道 路,对面为万春镇镇政府,目前在建;地块整体呈现不规则U字形。西面 毗邻温郫路、北接万民路。东面、南面皆为市政规划道路。
社区内庭 / The Courtyards
野餐 /PICNIC GROUNDS - 花园 ‘Jardinia’ 烧烤 /B.B.Q. AREA - 山谷 ‘Valle’ 健身太极 /EXCERCISE/FITNESS AREA (TAICHI, ETC.) - 山岳 ‘Montana’ 慢跑散步道 /STROLLING & JOGGING PATH - 潺水 ‘Agua’ 休憩区 /SITTING AREA - 靜思 /CONTEMPLATION AREA / SPANISH FEELING 儿童游戏 /CHILDREN’S PLAY AREA - 砌茶 /TEA DRINKING - 闲聊 /SITTING AREA - 社区友谊 /COMMUNITY POCKET SPACES 社区广场 / The Terraza 社区广场 / The Terraza 观赏平台 /VIEWING DECK 艺术展示 /ART EXHIBITION AREA 模型展示 /MODEL HOUSE DISPLAY AREA 闲适砌茶 /SITTING AND LOUNGING AREAS 露天用餐 /OUTDOOR DINING AREA 休闲等待 /SITTING/WAITING AREA 户外商店 /OUTDOOR SHOPPING AREA 悠哉亭 /REFRESHMENT KIOSKS
居住小区平面规划设计分析

居住小区平面规划设计分析关键词:住宅小区;总平面规划设计;小区绿化系统设计在当前社会,如何在兼顾开发商利益、环境效益、业主需求三者关系的基础上为人们创造出“以人为本”的、体现住区人性化与人文文化和谐统一宜居家园,是小区规划设计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人们在选择住宅时,不再单纯地追求居住面积和适用的功能,而更多地考虑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区域位置、物业管理、物资采购、交通等诸多因素,因此对小区总平面规划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以某小区工程为例,简要概述了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法。
1目前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过分追求形式美,注重观赏性,缺乏安全性、实用性和参与性。
表现在注重视觉效果,而未重视真实空间的环境营造,理应表现其人文关怀的“内容美”未得到充分体现。
如小区内的大广场,表面上很气派,但因其空间尺度过大,容易形成缺乏人性的、旷散的消极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业主生活私密性和安全感的缺乏;花坛和水池锐利的边角周围没有护栏的水池成了威胁小区居民安全的潜在因素。
(2)是可预见性差、前瞻性不足,与小区未来发展不相适应。
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规划设计上只限于满足当前需要,而不考虑是否为来来发展留有足够空问,致小区未来改造时遇到众多问题。
如未考虑停车位规划或规划不足给业主生活造成的不便。
管线预留不到位导致未来改造中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智能化设计考虑不足导致小区包括安全防范、通讯网络和物业管理等智能化系统建设落后于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等。
(3)小区模式千篇一律,缺乏特色。
主要是模仿现象较普遍,缺乏创意和创新,不能紧扣时代脉搏,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小区特征不明显,特色不突出,表现在建筑外型单一或外立面装饰华而不实、空间布局形式缺少变化、组团特征可识别性不强、内部空间单调、外部轮廓缺乏韵味等。
(4)为强调小区亮点和卖点,片面追求设计的“新、奇、特”,造成小区风格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割裂。
如为了能在众多小区中“独树一帜”,在设计上追求建筑形体的标新立异和布局结构的变化多端,结果造成小区风格和周围环境不协调,没有融入到周围整体环境当中,也与城市整体形象格格不入。
居住区绿地规划案例分析

9
道路绿化分析
案例分析
10
道路绿化分析
案例分析
11
停车与景观结合
案例分析
12
滨水景观分析
案例分析
13
滨水景观分析
案例分析
14
儿童游乐场设计分析
案Hale Waihona Puke 分析15儿童游乐场设计分析
案例分析
16
屋顶绿化
优势与劣势
(1)屋顶接受太阳辐射强,光照时 间长,对植物生长有利。
(2)温差变化大,夏季白天温度 比地面高3-5℃,夜间又比地面低23℃;冬季屋面温度比地面高,有利 植物生长。
案例分析
6
空间景观分析
案例分析
7
空间景观分析
从空间角度来看,整个小区规划拟在营造高效而多元的商业居住空 间,因此方案尝试从空间角度对基地做出解析。
——外向开放空间:基地西面与张謇大道相接,其相前街的带状空 间必然对二者有较强的引力,从而被赋予一定区域范围外向外开放 的要求,适用于特色主题商业街综合体和沿街商业的开发。
案例分析
1
概述
该项目位于海门城市发展轴 的“白钻级”区位,设计规 划为国际化,高品位,复合 型居住区。
居住区内功能多样化, 并与景观设计结合, 分别沿商业街和小区 内水系打造出商业街 景观带和滨水景观带。
案例分析
2
居住区绿地规划总图
案例分析
3
道路分析
案例分析
4
道路分析
本次规划的道路交通组织以街坊式的人车分流为基本模式, 力求在创造与城市紧密结合的半开放式社区的同时,营造出 良好的道路景观与街道景观。
案例分析
5
道路分析
整个小区内的人行系统 可以演绎为一趟“回家” 的历程。人行系统的设 置原则为良好的通达性 及完善的景观依托。从 开放的社区入口广场开 始,人行经历了开放的 配套商业街空间到半开 放的社区绿地空间再到 独立私密的组团庭院空 间,整体人行系统呈现 鱼骨状的空间造型,较 大程度上地避开了外环 是的车行系统。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2024/1/21
2
2024/1/21
2.居住区规模分级构成
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 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 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 地。
3
2024/1/21
3.居住区用地项目构成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两类: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
居住区用地
是可规划可操作用地,是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 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它们即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结.
1.住宅用地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 间小路等)的总称。一般占45%以上,是比重最大的用地 2.公建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 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 车场等。 3.道路用地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 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4.公共绿地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 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 块状带状绿地等。
221
14
2024/1/21
五.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 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 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 内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 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 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这种 布局形式节地节能,适合在有 限的空间里满足现代居民的 各种要求.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是为了实现人们的居住需要和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如空间布局、交通设计、建筑风格、社区设施等。
本文将以小区规划设计案例为例分析,探讨其中的设计特点和优缺点。
该小区位于城市郊区,总占地面积较大,设计分为几个功能区域,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园和社区设施。
首先是住宅区的规划设计,整个住宅区采用了错层布局,以增加建筑的可视性和通风性。
同时,高层建筑与独立别墅错开布置,形成多层次的景观效果,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美感。
此外,住宅区内还设置了公共绿地和花园,增加了居民的活动空间和生活品质。
这种错层布局和绿地设计的方式,充分考虑了居住区的宜居性和美观性。
在交通设计方面,该小区采用了环形道路和交通小区设计,以减少交通流量和优化交通组织。
在小区内部,设置了多条交通主干道,方便居民出行和车辆通行。
此外,为了安全起见,小区内还设置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并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设施。
这种交通设计体现了对居民出行需求的考虑,提高了小区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在建筑风格上,该小区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设计,注重建筑的外观美感和内部功能布局。
建筑外部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增加了建筑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同时还能为居民提供美丽的景观视野。
在内部功能布局上,注重了住宅的实用性和舒适度,每个住宅单元都有独立的阳台和公共空间,提供了更多的居住空间选择。
整体建筑风格简约大方,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给人以舒适宜人的感觉。
此外,该小区还注重社区设施的设置,包括幼儿园、学校、医院、商业设施等。
这些社区设施的设置可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提高了小区居住的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尽管该小区的规划设计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住宅区的建筑密度较高,楼间的间距较小,可能会导致居住区域的通风性和采光效果较差。
其次,小区内交通组织相对复杂,可能会导致交通拥堵和较高的车辆流量。
再次,虽然社区设施设置了多个方面,但在一些设施的数量和布局上还有待改进,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居住区设计案例分析

经济指标的利用
排布:兵营式排布、无公共景观组团 联排方式:四连排、六联排为主 户型:短开间、大进深 动线:人车分流,地下车库设置
产品组合 万科选择纯别联排墅物业形态,主体结构为四连排,六联排 为主 主力户型为180-190平米联排,辅以20套355平米联排
产品整体容积率尚可,但整体规划较为紧凑, 亦不知容积率如何分配
h
22
入口处摆放25只石狮来迎接主人回 家,强烈的中国印记使的一进入社 区便感受一股中式气息
h
五、中式风格体现
中
式
独 特 的风 格来自精表神现堡垒
23
人行地面大面瓷砖 过道部分采用青砖或仿青砖设计
建筑外立面整体为青色,且棱角分明,整体铺设面砖 车行地面采用块状石块,模仿古代马路
大中 量式
使风
用 砖 瓦
h
27
样板房色调设置相对较为丰富,但整体色调依然较为朴素 灰——地面 白——墙壁 棕——各类木制家具摆设
h
28
虚实关系
墙 -外实内虚 -外俭内繁
外实:外部树立围墙,保证住宅的私密性,但为便于采光,局部镂空设计 外简:立面采用青砖或仿青砖,线条简洁
h
29
墙 -外实内虚 -外俭内繁
内虚:通透大玻璃 内繁:内部不同涂料材质使用
“波罗的海明珠”选址于圣彼得堡市沿波罗的海芬兰湾天然形成的“月牙状”海 岸线,冬宫、夏宫屹立两端。项目的设计规划、开发建设中将充分利用这一自 然联成的滨海发展带,联成一条集旅游、购物、休闲、餐饮、工业博览为一体 的城市经济带。通过象征俄罗斯文化、文明和历史的海岸线将其与城市连为一 体。预期该项目建成后,宛如芬兰湾畔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起一条具有无比 魅力的珍珠项链,成为圣彼得堡市崭新的标志性建筑群,在圣彼得堡这样一个 充满文化的优雅城市树立起一座极具代表性的“滨海之城”,因此称之为“波 罗的海明珠”。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图文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图文居住小区规划案例分析案例一: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山东胜利油田孤岛新镇由8个居住社区成双组成四对,每对社区采用相同的规划结构。
第一期建成的振兴村采用环状道路系统,以居委会管辖户数作为基本的组成单位,每个社区由4-5个这样的单位组成,住宅层数2-4层,采用南北入口。
住宅群体采用环形里弄的组合方式,既有利于交通组织,又有利于形成较安静、安全和便于居民交往的居住环境。
该设计方案获1986年度建设部全国优秀规划金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
案例二:香港戚富花园占地11.6hm2,居住区依山面海布置,规划布置有20幢高层住宅和7幢5层住宅,1个大型商业中心,3所学校和其他娱乐设施。
20幢28层塔式住宅楼和道路选线都结合地形布置,形成一条自由变化的曲线。
在居住区得南端布置7幢5层住宅楼,排列成新月形,视野开阔。
在住宅楼的中央部位,布置商店、餐馆、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包括室内游泳池和保龄球场,构成一个内容丰富、设施齐全,满足居民多方面需求,具有吸引力的中心。
案例三: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上海三林苑居住小区是建设部全国第三批城市住宅小区试点之一,小区总用地11.92hm2,小区由6个大小不等的住宅组团组成,采用院落式的住宅群体组合和人车部分分行的道路系统。
根据建设部对试点小区的要求进行了许多实验和探索,如首次在上海的多层住宅中进行底层全面架空、及小区内动静态交通的组织等。
案例四:北京恩济里小区北京恩济里小区位于北京市西郊,小区总用地9.98hm2,规划布局吸收了北京胡同和上海里弄的特点,顺应窄长地块以南北走向的蛇形干道将小区划分为四个半公共组团空间,树枝状、尽端式组团道路可达每个单元入口,既杜绝外部车辆穿行,又防止闲人闯入。
公共设施布置遵循居民行为轨迹,商店、农贸市场等布置在南北两出入口处,车库分别置于各组团出入口,存取方便,小区管理处、活动站靠近南入口,便于使用,托幼处于背静位置,小学设于东侧,兼顾东边小区学生上学,主要路旁适中位置布置中心绿地和林荫带,对景位置有休息亭、石雕等小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地规划设计在居住小区的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的最基础的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百姓的经济收入明显提升,基本上所有的居民已经能够实现温饱的条件,低层次生理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追求。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居住和日常生活的区域,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居住区的规划是指对居住的布局结构、住宅群体布置、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化活动用地及公共市政设施等各个系统进行结合具体的安排。
居住小区更加人性化、完善化、以及多功能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和文化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签:场地规划设计;居住小区
引言
居住小区作为人们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环境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的身心。
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可以适应与满足人们对于住宅的需求,其主要目的就是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各种活动的场所,最终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居住环境。
1、进行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
进行小区规划设计就是更加理想地将消费者的具体理念体现出来,迎合市场的需求。
前期策划工作基本上可以直接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营销定位、价格定位、目标消费群定位、项目定位等重要的理念都包含在前期策划中,最终都将体现在其规划设计方案中,同样在规划设计方案中,也会凝聚着策划公司的心血以及开发商的投资。
因此,在进行小区规划设计时,首先需要迎合市场需求,做到精益求精。
作为城市构架中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的居住小区,其规划设计伴随着人民
物质水平与经济快速发展,正向着市场导向性规划以及科学需求进行转变。
因此,进行小区规划设计,不仅可以满足广大居民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一种较高品质的居住生活环境;而且还可以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2、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2.1社区发展原则
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最关键的就是需要考虑到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其规划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小区人文环境和建筑质量的提升。
在考虑居住小区舒适、便捷、安全以及卫生的同时,还需要重视相
关的文化和环境配套设施建设,这是丰富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发展,提高人们归属感的重要手段,也能够更好的营造出充满活力、文明社会风尚、邻里文化融洽、生活气息祥和的社区氛围。
2.2生态优化原则
根据可持续发展需求,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高新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并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应用节能技术,这样不仅仅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的节约,同时也能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进而减少使用机械照明和通风。
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居住小区周边交通状况的综合分析,对供水供暖系统和停车位进行合理的规划,做好能源节约工作。
2.3社区资源共享原则
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小区人群的实际需求,保证各项软硬件基础设施都能够得到共享,其中主要包括社区服务、景象资源以及建筑设施,同时还需要注重公众参与,通过遵循社区资源共享原则,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对小区内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评估,保证各项目设施的平民化和大众化,并且在设施布局方面还需要做到选择性和均衡布局性兼具,保证整体的效益。
3、居住小区的场地规划设计分析
3.1居住區空间布局合理化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
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
在公共空问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
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
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
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
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
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组团内的景观,又使居民有安全感。
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3.2居住小区场地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居住小区中存在着人流和车流,因而还需要考虑小区的道路交通规划,在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小区内部交通的便捷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小区综合
管线布置要求,进而规划出科学的的交通组织形式,保证人流和车流的分离,减少彼此的干扰,道路的规划设计需要依托建筑物的位置、小区广场、小区停车场、主要出入口等综合因素进行确定。
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1)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2)使居住区内外联系通而不畅、安全,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3)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4)小区内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
当公共交通线路引入居住区级道路时,应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3.3居住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设计美感与适用性,也要做好环境规划。
景观设计也是小区场地规划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具体规划设计中需要综合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周边道路等多种因素进行确定,景观设计同样的应充分的利用现有场地条件进行设计,比如:场地中标高较高的位置,可设置凉亭休息室或者是多层观景台;对于地势较低的区域可设置为喷泉广场或者是小区内的水景。
小区规划设计应立足于使用功能,在总体环境设计、建筑群体、绿化种植相融合,进而防止装饰过于夸张以及小区杂物堆积占用空间面积。
小区是为人们生活、活动的,其规划设计过程中也要根据小区人们年龄阶段以及活动特点进行设计。
例如:儿童活动区域就要突出趣味性;老人活动区域应简单、宽阔。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区规划设计时,其相关的设计工作者定善于思考,努力运用一些创新、新颖的设计方法,不拘泥于教条,认真、谨慎地进行相关的规划设计工作,设计出更加新颖,富有特点的居住环境,使其可以更好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创造出一个独特个性而又温馨舒适的小区。
参考文献:
[1]石金铃.现代化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分析[J].河南建材,2015(01).
[2]王张伟,王琛.现代化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
[3]孙莉娟,孙洪庆.居住小区规划设计问题探讨[J].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