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银苑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150字(必备3篇)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150字(必备3篇)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150字第1篇一、项目概况1、本项目的案名:西雅图西雅图是美国西北部最大的城市,被誉为“全美最适合居住的城市”。

本项目以“西雅图”为名,不但点明了项目在大郑州的区位,并且通过西雅图的品牌捆绑来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西雅图,郑州西部最美丽的城市版图。

2、区位分析一期启动区项目基地位于基地北边。

用地西接河南工业大学用地、南靠小学用地、东临牡丹路、北连主干道新龙路,规划总用地面积为公顷。

二、规划设计依据本次规划设计遵从设计任务要求及各类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1、甲方提供的“西雅图”住宅区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和基地红线图。

2、《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4、《住宅设计规范》5、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三、规划设计原则本居住区定位为生态居住区,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

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

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生态小区与传统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1、和谐性:生态小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小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与活力。

2、可持续性:生态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因而它能实现小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能够在取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快速高质增长;能把小区自然环境作为小区公共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3、整体性: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

住宅小区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第一篇 总体规划设计一、设计依据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及其他文件。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版)GB50180-93《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DGJ 08-55-2006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六盘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版) 住宅设计规范及有关国家其它设计规范规定。

二、基地概况1、项目位置 本项目地块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板桥镇,包括3个地块,规划用地性质均为居住用地(兼商业)。

2、项目概况二号地块用地面积72492.9平方米,三号地块用地面积40219。

29平方米,四号地块用地面积2500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3641。

82平方米(含地下),总户数约2700户。

三、总体规划设计理念1、设计符合当地建设大环境的要求,贴合居民需求,贴合政策要求的住宅区,利于动迁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3、强调绿化环境与居民生活活动的融合.通过建筑围合是布局,形成组团绿地为主的居住区绿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绿地的功效,满足不同居民活动的需求,将住宅群与绿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创造“花园城市”的小区居住环境。

4、强调住区环境与建筑,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的整合性。

注重住区环境、建筑群体与城市发展风貌的协调。

5、努力将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的居住生活要求有机地结合,提高住宅功能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经济、科学、超前的现代居住空间。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

小区设计说明范文一、设计目标与原则本次小区设计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社区,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设计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人性化、生态友好、社区互动、区域特色等。

二、布局规划与功能分区小区整体采用错落有致的布局,以提供良好的空间连通性和视觉效果。

根据功能需求,分为公共活动区、居住区、商业区、绿化休闲区等辅助功能区域。

公共活动区包括社区中心、公园、游乐场等,提供居民社交、体育娱乐及公共服务等功能。

居住区分为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及商务公寓等,满足不同居住需求。

商业区设置购物中心、超市、餐饮街等,方便居民购物和生活。

绿化休闲区设置公共花园、景观湖等,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交通道路与停车系统小区内道路规划考虑到交通流量及人流量,将主次道路设置合理,保证交通顺畅。

道路两侧设置人行道和车道,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同时,小区内设置停车系统,包括地下停车场、停车位和停车管理系统等,解决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四、建筑设计与生态环保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居民的居住需求和视觉美感,打造独特的建筑风格。

建筑外立面使用环保材料,促进节能减排。

设置双层玻璃、太阳能电池板及雨水回收系统等设施,实现节能环保。

五、公共设施与服务设施小区设置公共设施,如社区中心、健身房、游泳池、篮球场等,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同时,设置服务设施,如医疗中心、幼儿园、学校等,方便居民的生活。

六、绿化与景观小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种植各类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打造美丽的绿色景观。

设置景观湖、喷泉等水景,增加居民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同时,设置休闲长廊、健身步道等,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

七、安全与保障小区设置安全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及消防设施,确保小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同时,设置社区巡逻、安保人员,加强小区的安全管理。

八、社区互动与文化活动小区设置互动广场、户外舞台等设施,提供居民互动的平台,促进邻里关系的发展。

举办社区文艺演出、文化节庆等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居住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住宅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一、规划设计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如《城市居住区规划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住宅设计规范》等;《洛阳市城市建筑规划暂行技术规定》;住宅与居住小区的设计任务书及要求;二、区位分析小区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一滨河地段,规划建设用地120000平方米。

基地的北部为洛阳市市中心一繁华商业区,南部为一滨河公园,西部是一居住小区,东部则为洛河水域。

整体环境非常有利于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

其中基地的南部和东部分别与洛阳市的两条主干道余沣路,滨河路邻接,使得即将建设的居住小区内部的居民交通出行十分的便利。

右图为小区基地地势高差分析图,南北两端的高差相差十米左右,且南高北低。

三、总平面布置分析该规划设计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且适合各类人群居住的生活社区。

现今有很多的居住小区都想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为人们建造一个清幽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住宅户型的合理设计,小区环境的优美设计,及各项生活设施的完善等等。

但是在我们对新老居住小区的调研过程中,却是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改变仅仅是表面上的,并未给小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影响,也就是不实用,比如很多居住小区中小水渠等景观设计,就算是在很高档的社区也有水渠干涸的现象存在,还不如将其改成室外座椅,或者多种植一些能够美化环境的植物。

所以,在规划的最开始我就摒弃了这些类似的设计,寻找那些既能更好的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又能美化居住环境的设计。

在我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我大量的使用了室外运动场地与小区绿地及小区广场结合的景观。

四、住宅分析该小区规划任务是要以多层为主,同时有要求居住人数不小于6000人。

我将高层住宅作为提升小区入住人数的关键。

高层选用的是一梯六户,同时偶数层与奇数层之间又有两个小楼梯连接,形成高层住宅的每个奇偶层为一个单元。

高层住宅的每一层都有两个三室两厅,两个二室两厅,两个一室一厅,户型搭配比例适当。

又因为小区的周边环境非常好,又添加以少量的中高层作为高档住宅。

社区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社区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社区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社区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第一部分概况一、项目背景位于商丘市南34公里,面积为67.9平方公里,人口4.1万。

坞墙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开宝年间,当时为了保证京杭运河往来船只的安全,在此地的河湾筑了一道防风墙,称为“坞墙”。

二、地理位置拟建的社区位于。

规划用地面积200739㎡(约301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30450.77㎡。

本项目周围有学校、政府和超市等,为生活便利提供条件,适合居住区建设。

三、规划设计依据与原则3.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3.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3.4《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19883.5《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3.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7《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1/062-20053.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文件》及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四、优势与劣势4.1有利因素4.1.1地域位置决定其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本次方案用地紧挨105国道,北至商丘市,南至亳州市,交通便利,升值潜力明显。

4.1.2从城市的自身发展来看,本基东部可利用芦河的秀美风光,坞墙乡内有大量先商文化遗址,风景秀丽,空气宜人,适合居住环境的营造。

4.1.3经各方协调,基地地块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区域,有利于社区的规划建设。

4.1.4基地内地势缓和,高程变化较小,对社区各项建设有利。

4.2不利因素4.2.1该地块周边的城市建设未完全形成,因此开发虽具有前瞻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4.2.2该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虽经过多年开发,但产品和营销还远未达到成熟阶段。

第二部分总体规划理念和设计构思一、设计理念突破传统规划模式,强调总体空间构图的完整和自身特点,突出绿化景观环境这一空间的主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源,科技创新,创造出一种自然、祥和的居住氛围。

小区详细规划说明书

小区详细规划说明书

濮阳县金堤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一.项目概况与分析1.区域位置及规划背景濮阳县地处华北平原,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豫、鲁两省交界处,是濮阳市的南大门。

南部及东南部以黄河为界,与山东省东明县、鄄城县隔河相望;东部、东北部与河南省范县及山东省莘县毗邻;北部、西北部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相临;西部、西南部与河南省内黄县、滑县、长垣县接壤。

地理坐标在东经°—°,北纬°—°之间。

1987年,在濮阳县城西南西水坡出土了距今6400多年仰韶文化时期的蚌塑龙虎型图案,轰动中外考古界,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濮阳县也因此被赞誉为“中华龙乡”。

2012年上半年,濮阳县GDP完成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农民现金人均收入达到2485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亿元,同比增长%。

出口创汇完成6200万美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4亿元、境外资金2000万美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同比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

濮阳县工业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围绕“工业做大”,突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着力培植光电子、医用新材料、耐火材料、新型化工四大主导产业,力争将濮阳县打造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LED冷光源基地。

加快园区建设,打造发展载体。

濮阳县产业集聚区连续两年蝉联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

上半年,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亿元,荣获全市第一季度产业集聚区暨县城建设观摩评比联手赛第一名。

2012年6月25日,省发改委批复(豫发改工业〔2012〕793号文)同意《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调整方案》,调整后的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为13平方公里,其中发展区平方公里、控制区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光电子和医用新材料产业。

同时,濮阳县还对县城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合理布局,依托现状城区,分期成片发展城市建设,生活区、工业区分离,将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光源生产基地,豫北重要的医用材料生产基地,先进产业集中区,具有示范效应的循环经济发展区,濮阳县改革创新试验区,宜居、生态协调发展现代化科技新城区。

住宅小区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设计说明

叶集区广场东苑小区概念性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章项目研究一、城市概况叶集区是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六安市辖区(原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2016年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

全区辖姚李镇、洪集镇、三元镇、孙岗乡、平岗办事处、镇区办事处共6个乡镇(办事处),区域面积568平方公里,总人口26.9万人。

叶集区文化底蕴厚重。

徽商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即为江淮之间重要商品集散地,明清时期商贾云集。

未名文化薪火相传,涌现出与鲁迅并肩战斗的台静农、李济野等“未名四杰”燃灯文坛。

红色文化彪炳史册,孕育出陶勇、杨国夫、桂绍忠等8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名垂丹青。

美食文化享誉内外,羊肉、沙锥贡鱼、空心挂面、启航茶油等特产驰名四方。

产业特色鲜明。

为全国建筑模板之乡、华东四大木材集散地之一、安徽省林产业十强县区。

木竹加工企业2000余家,规模企业91家,从业人员5万人,年木材加工量500万立方米、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

省级开发区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成功入选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通过中家协评审授牌,荣获第三届中国家具品牌节新兴产业基地示范奖。

二、区位环境叶集地处、皖豫两省交界,东望长三角,南枕大别山,西接中原地,北连淮河水,素有“安徽西大门”和“大别山门户”之称。

境内史河(干渠)环绕,105、312两条国道、宁西、阜六、合武三条铁路和沪陕、合武、济广三条高速交汇于此,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1小时车程,是东进西出的咽喉、贯穿南北的节点,交通便捷。

本项目用地周边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交通便利,周边已建成住宅小区和教育配套商业配套众多,地理位置较优越,区政府、未名湖、人民广场近在咫尺。

三、现状分析1、基地现状现状基地为建设用地,整个基地内以自然植被为主,西侧有河流,基地内有部分民房,沿街有部分临时简易棚。

项目用地总面积110904平方米(约166亩,扣除创新路道路面积),其中综合商业用地面积26737平方米,住宅小区用地面积84167平方米。

居住区规划毕业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毕业设计说明

登封市东城区意墅澜山居住小区规划设计阐明书目录一规划设计根据二区位分析三现实状况分析四设计理念五总体规划1.总平面布置2.住宅布局3.公建布局4.道路交通系统设计5.绿化景观系统设计六附录1.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表2.规划用地平衡表一规划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法》现行《都市规划编制措施》现行《都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原则》(GBJ 137)《都市规划编制措施实行细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23则》/T744)《登封市都市总体规划(-)》《登封市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郑州市城镇规划管理条例》登封市地形图等二区位分析:意墅澜山居住小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城区,东城区旳生态居住区重要分布于玉带路以北、沿嵩山山麓环形布局。

本居住区位于康南路与金峰路之间,焦河绿带公园以西,旅游环山路以东,总用地面积约75公顷。

三现实状况分析:基地位于沿嵩山山麓自然环境优美旳地段,基地现实状况多为耕地,生态环境良好。

设计范围内设置生态型高档居住区、配套小区级商业娱乐综合服务区、休疗养基地等功能,未名河及其滨河绿带从休疗养基地内穿过。

四设计理念:(1)生态性原则:作为与游憩相结合旳居住园区,对自然环境旳尊重以及对生态构造旳调整,是规划旳基本出发点。

在规划过程中,仔细分析了既有地形旳基础,不采用对基地进行大规模旳平整、开挖等,对现实状况地形合适整改改造,依托山势和溪流湖水,合理组织场地排水走向。

道路线形设计结合地形,尽量减少开挖。

住宅建筑不全面铺开过于平均,而是做到到局部集中,留出必要旳游憩场所,留出优美旳山体轮廓线,突出园区田园风光旳景观特色。

并且,住宅建筑大部分安排在向阳面,争取大面积和良好旳日照与观景朝向。

(2)文化性原则:以“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旳文化理念出发,突出居住区旳文化特色,使老式文化和现代生活相融合,乡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交融,营造出多元文化共存旳气氛。

景观设计上,重视中国文人山水园林之主题,重视壶天模式旳中国老式理想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说明部分
Ⅰ规划建筑设计文明
一、设计依据
二、概述
三、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四、总体构思
五、住宅设计
六、公建设计
七、道路系统规划
八、绿化系统规划
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图纸部分
一、规划设计图纸
二、建筑设计图纸
郑州银苑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银苑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及竞标方法》
2.《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局部修订)DBJ08-20-98
3.《郑州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45-95)
6.甲方提供的规划红线图
二、概述
1.基地位置与规划范围
银苑小区拟建于郑州市郑花路27号北侧。

面积约21700平方米,计32亩(详见经郑州市规划局批准的红线图)。

东邻郑花路,北邻索克公司(邻郑花路为高层综合楼,西边为小高层建筑),西邻省物资学校,南邻省农行干校。

2.甲方开发意向
甲方拟在此地块中兴建以板式高层的高档住宅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在尊重原有规划建筑基础上,希望在充分利用红线内土地面积的前提下,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合理,注重环境及绿化系统设计,建筑外形美观大方,线条流畅丰富,色彩浅而鲜明,窗玻璃通透美观,特色新颖、别致。

并充分考虑到沿街的商业价值。

3.开发定位
本项目定位于银行干部群落。

这一群落对居住环境、居住质量与品味上
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特别注重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刻意创新,大胆突破,力求使该区达到高质量、高层次、高品位的要求,又别具一格创造出现代生活的气息。

三、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推崇人本主义精神,尊重住户的居住要求,关注住户的生活习惯,照顾住户的日常生活,努力创造一个高品质、有意味的聚居区。

2.追求形式和内涵的结合,住宅形式和居住形态的统一。

希望营造一个现代的、文化的、友好的、和谐的生活圈,希望体现沟通、参与、和谐的高尚社区。

3.规划针对市场需求,体现时代特征,最大限度地满足开发者、使用者双方的需要,在设计中追求实际、合理及一定范围内不可替代的特点,同时也能对小区所在地的整体环境品位、服务质量、社会效益有所裨益。

4.采用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
5.作为小区必要的公建项目(沿街店面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提供合理高效的布局定位,独立的交通组织,并使其对内部住宅环境的影响减在最小,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城市道路扩大服务面。

四、总体构思
相对于较大的开发量和相对狭小且不规则的场地条件,总体布局为尽量利用土地,我们找到一种在保证建筑基本户型和面积要求的前提下,整体空间形态也得以统一协调的有机联系的最佳住宅布局——两排高层,作为基本布局,北高南低,东西以圆形点式住宅打破行列式的单调呆板,造成内部环境空间的围合。

北部板式高层阻挡了冬季的寒风,南部中间打开,引入阳光。

东西三栋圆形楼,既充分利用了土地,也起到了空间联系的点睛之笔作用。

由于地块狭小,故设主要干道一条,位于基地外围周边,道路尽量简洁、便利、流畅,路形舒展。

作为整个小区车流联系的主要骨架。

这条外环路宽6米,可临地停车,可作为紧急时的消防环路。

这样的道路布局使小区中人车完全分离,又使小区中部获得了完整的绿化活动空间,居民得以在一个无干扰的室外空间过一种安泰悠闲的生活。

小区内休闲绿化环境是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设计中均做到绿化相对集中,且点、线、面结合,形成有特点的序列绿化。

以序列性的广场、铺装,结合大片绿地,造成一种雍容端庄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五、住宅设计
为了使用户充分享用通风采光,银苑全部规划为一梯两屋的高层住宅,各类住宅设计考虑到高层次的居住质量标准以及需要层次的多样化,基本户为四室二厅。

我们在设计中注重自然规律,首先考虑住宅的朝向、通风,采用南厅,北厨模式,有穿堂风的布局,使冬季能享受阳光、夏季能避开骄阳,又充分引入自然风,流穿全户,创造很好的户内气候,住宅充分依据现代人的生活模式进行设计,采用大面宽(主卧3.9m开间)厅(4.8m-5.4m开间),小进深,大厅大主卧,小次卧的合理功能布局,并保证所有户型都实现“三明”,“动静分区”、“餐客分厅”、“洗卫分区”,卧室全部采用新型的低窗台凸窗手法,使具有优良的观景效果。

住宅层高控制为3.0m,顶层采用复式布局,于屋顶处退台,给顶层住宅
以宽敞的户外活动空间,底层抬高1.2m,为半地下自行车停车库提供自然采光。

建筑形式采用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以线条与块面的构图方式和材料的对比做造型组合,并非屋顶上用曲面的构架丰富造型变化,形成动感而有活力的标志性形象。

六、公建设计
银苑小区在沿郑花路布置商业及服务公建,充分利用了商业价值,繁荣该地区的商业气氛的同时亦满足小区服务配套之用。

此外在小区西部中心绿地中设二层会所。

七、道路系统规划
因地制宜分设车行出入口和人流出入口。

1.车行道路系统
小区外环单向通车,道路路面宽6m,路形舒展、饱满。

紧急时候,利用部分铺装道路,车行路线在组团内部可形成回环。

2.步行道路,共分三类
入口人行道,该道路结合绿化,有收有放,局部扩大为广场,并设花坛、雕塑,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绿化景观道,小区内沿绿地设步行道,连缀主要环境景观。

道路宽不小于3.5m,紧急时作消防环道绿化散步,结合大面积绿化,宽1-1.5m,以花岗岩式大理石拼砌而成,线型自由活泼。

3.停车场地规划
分为两部分,一是中心绿地下的地下停车,二是小区外环道外侧地面停车,自行车则考虑住宅的地下层停放。

八、绿化系统规划
1.立体层次绿化,采用坡地升沉的立体手法,点线面相结合达到富有层次的绿化效果。

2.主题绿化
两个主要绿化区域,一动一静,渲染了典雅、安逸又富有活力的居住氛围。

3.植被处理
广植乔木,乔木常绿,落叶间植,使进入小区有绿树成荫之感,且注重一年四季的季相变化。

沿中心绿地乔灌间植,四季有花,收放有致,富有情趣与人情味,并充分考虑噪音。

九、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一、编制内容:
银苑住宅小区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1000平方米,投资估算包括:建筑安装工程、主要设备、室外工程及政策规定的其它费用。

不含征地费。

二、编制依据
投资估算依据银苑住宅小区设计方案及各专业提供的条件,参考类似工程的概算指标编制。

三、建设项目总投资:12226. 00万元(详见附表)
其中:建筑安装工程10208万元
主要设备200万元
室外工程240万元
其它费用1078万元
基本预备费500万元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总表(表一)
工程费用投资估算表
其它费用投资估算表
(表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