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调节
人体血糖调节实验报告

人体血糖调节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人体血糖调节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人体对血糖水平的调节机制,了解胰岛素和葡萄糖的作用以及血糖调节的机理。
二、实验原理血糖水平的调节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葡萄糖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同时抑制肝脏中的葡萄糖产生;当血糖降低时,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中葡萄糖的产生,并抑制葡萄糖在组织中的利用。
通过这样的调节机制,维持人体内血糖的相对恒定。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清晨空腹来到实验室,测量空腹血糖水平,并记录。
(2)注射葡萄糖溶液:给予参与实验的被试一个已知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记录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时间。
(3)测量葡萄糖水平:在注射葡萄糖溶液后的一段时间内,定时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并记录。
2. 实验操作:(1)测量空腹血糖水平:使用专业的血糖仪,按照说明书的方法进行操作,测出空腹血糖水平。
(2)注射葡萄糖溶液:根据实验需求和被试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葡萄糖溶液剂量进行注射,通常在静脉注射后记录注射时间。
(3)测量葡萄糖水平:利用血糖仪,按照实验计划设定的时间间隔,测量一定时间内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可以用来分析血糖调节机制。
首先,比较空腹血糖水平与注射葡萄糖溶液后血糖水平的变化,以了解血糖的调节机制。
其次,观察葡萄糖水平的变化趋势,分析血糖的上升和下降速度,以及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
最后,根据实验所得数据,绘制相应的曲线图,以清晰展示血糖的变化过程。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人体通过胰岛素和葡萄糖的相互作用,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
2. 血糖升高时,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葡萄糖的产生。
3. 血糖降低时,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葡萄糖的产生,抑制葡萄糖的利用。
4. 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葡萄糖的变化速度与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
高二生物血糖调节的知识点

高二生物血糖调节的知识点血糖调节是人体内部维持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机制,对于我们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在高二生物学中,我们需要掌握血糖调节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肝糖原这三个方面来介绍高二生物血糖调节的知识点。
一、胰岛素的作用及调节机制胰岛素是由胰岛内的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对于降低血糖浓度起着关键的作用。
胰岛素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调节血糖浓度:1.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抑制肝糖原合成和糖异生:肝脏是能够合成和储存糖原的器官,在血糖过高的情况下,胰岛素可以抑制肝脏的糖异生和糖原合成,减少血糖的产生和释放。
3.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胰岛素还可以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提供额外的能量来源,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血糖浓度、胃肠激素和神经调节等。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β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分泌的胰岛素也会随之减少。
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及调节机制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内的α细胞分泌的激素,与胰岛素相反,它能够升高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胰高血糖素能够刺激肝脏分解糖原并将其释放到血液中,增加血糖浓度。
同时,它还可以促进肝脏进行糖异生,将其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促进脂肪酸的释放:胰高血糖素能够刺激脂肪组织分解脂肪酸并将其释放到血液中,提供额外的能量来源,从而升高血糖。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低血糖、饥饿、交感神经的兴奋等。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α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来增加血糖。
三、肝糖原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肝糖原是储存在肝脏中的一种糖原,它在血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人体需要能量时,肝糖原可以迅速分解为葡萄糖,提供给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使用,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
血糖浓度过低时,肝脏的α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来刺激肝糖原的分解,将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如何调节血糖

如何调节血糖血糖调节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
不论是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还是想要预防糖尿病的人群,都需要关注血糖的调节。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您调节血糖,保持身体健康。
一、饮食习惯1.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糖食物,如糖果、甜点、饼干等。
多选择全谷类、蔬菜和水果等低糖食物,以稳定血糖水平。
2.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可以延缓糖的吸收速度,保持血糖相对稳定。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也有助于控制血糖。
3. 多食用鱼类: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和血糖水平,对于调节血糖非常有帮助。
4. 控制饮酒:酒精会干扰血糖的调节机制,因此,饮酒量应受到限制。
如果您已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控制饮酒。
二、运动锻炼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刺激肌肉对血糖的吸收和利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强度有氧运动。
2. 肌力训练:增强肌肉的力量,可以提高身体对糖的利用能力。
肌力训练可以包括举重、俯卧撑等。
至少每周进行2次肌力训练。
3. 活动量增加:多走楼梯、步行代替乘车等简单的方法,都可以增加日常的活动量,有助于调节血糖。
三、控制体重1. 合理控制饮食:注意饮食的品质和量,避免摄入过多的能量。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 规律就餐:不要过量或者暴饮暴食,保持每日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
3. 运动减重:通过运动减少体重,有助于改善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提高血糖水平的控制能力。
四、压力管理1. 学会放松: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可以减轻压力的影响,有助于调节血糖。
2. 睡眠充足:合理安排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缺乏睡眠会导致身体激素水平紊乱,影响血糖的控制。
3. 寻求支持:与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建议。
五、定期检测1. 测量血糖:根据医生的建议,掌握自己的血糖水平。
血糖调节的生理学机制

血糖调节的生理学机制血糖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它在身体各个系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血糖的过高或过低对人体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如高血糖可引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低血糖则会导致头晕、心慌、晕厥等症状。
在身体内维持血糖平稳的过程中,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肝脏等器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神经系统对血糖的影响神经系统对血糖的调节主要通过自主神经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来完成。
自主神经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来调节血糖水平。
交感神经是一种兴奋性神经,能够刺激肝糖原分解和血糖升高,从而提供能量。
副交感神经则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而降低血糖水平。
HPA轴则通过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类固醇等激素来调节血糖水平。
当身体处于压力状态时,HPA轴会被激活,释放出大量肾上腺素和皮质类固醇,从而刺激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2. 内分泌系统对血糖的影响内分泌系统中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两种对血糖有直接作用的荷尔蒙。
胰岛素主要由胰腺中的β细胞分泌,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降低血糖水平,同时也可以刺激肝脏、脂肪细胞和肌肉细胞等存储葡萄糖和脂肪的组织活动,从而促进能量的储存。
而胰高血糖素则是胰岛素的对立面,由α细胞分泌,能够刺激肝糖原分解和葡萄糖的合成,从而提高血糖水平。
3. 肝脏对血糖的影响肝脏是人体内唯一可合成葡萄糖的组织,同时也是储存和释放葡萄糖的重要器官。
当血糖水平偏低时,肝脏会释放储存的糖原来维持血糖水平,当血糖水平偏高时,肝脏则会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糖原储存起来。
此外,肝脏还能够合成和分泌胆固醇、三酰甘油等物质,从而参与到血脂代谢过程中。
总体来说,血糖调节的生理学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个器官和系统共同协作来达到平稳的血糖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维持血糖的稳定,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血糖调节和胰岛素的作用

血糖调节和胰岛素的作用血糖调节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它对于维持身体能量平衡和正常的代谢功能至关重要。
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糖调节的过程以及胰岛素在其中的作用。
一、血糖调节的过程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葡萄糖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对于人体内各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血糖浓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血糖需要得到严格调节,以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血糖调节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葡萄糖素这两种主要激素来实现。
具体而言,当血糖浓度升高时,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以及抑制葡萄糖的产生,将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水平。
相反,当血糖浓度降低时,α细胞分泌葡萄糖素,它提高血糖浓度,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二、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由胰岛的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在血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胰岛素能够增加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体的数量,从而增加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
(2) 促进糖原的合成:胰岛素能够刺激肝脏和肌肉细胞内的糖原合成,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以备能量需求。
(3) 抑制葡萄糖的产生:胰岛素能够抑制肝脏中的糖异生,减少葡萄糖的产生,降低血糖浓度。
2. 促进脂肪的合成和抑制脂解除了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外,胰岛素还可以促进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脂解),以维持脂质代谢的平衡。
胰岛素能够刺激脂肪细胞内脂肪酸的合成,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并储存起来。
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脂肪细胞脂解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避免自由脂肪酸的过多释放。
3. 抑制蛋白质的分解胰岛素还能够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胰岛素能够抑制肌肉中的蛋白质分解酶活性,保护肌肉组织,防止蛋白质的破坏。
同时,胰岛素还能够刺激肝脏中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氮平衡。
《血糖调节教案》

《血糖调节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糖的概念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 掌握血糖调节的生理机制,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
3. 了解糖尿病的成因、类型和治疗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血糖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 血糖在人体中的作用:提供能量、维持大脑功能、保持正常血压等。
3. 血糖调节机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4. 糖尿病的成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抵抗。
5. 糖尿病的类型:1型、2型及其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血糖的概念、作用、调节机制及糖尿病的成因和类型。
2. 教学难点:血糖调节机制中激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直观展示血糖调节的过程。
2. 案例分析:介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血糖调节机制及糖尿病的成因,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血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血糖的作用:阐述血糖在人体中的功能,如提供能量、维持大脑功能等。
3. 讲解血糖调节机制:介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4. 讲解糖尿病的成因和类型:分析胰岛素分泌不足和细胞对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的特点。
5. 案例分析:介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血糖调节机制及糖尿病的成因,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血糖概念、作用和调节机制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糖尿病成因和类型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血糖调节知识点的掌握。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糖尿病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
如何调节血糖

如何调节血糖血糖调节是一项重要的健康管理任务,尤其对于患有糖尿病或糖代谢紊乱等疾病的人群来说更为关键。
合理的血糖调节可以预防并控制这些疾病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你调节血糖水平,并保持身体健康。
一、合理饮食饮食对于血糖调节至关重要。
以下几点是血糖调节的关键:1.膳食纤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以帮助延缓血糖的上升速度,预防血糖剧烈波动。
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以及豆类都是良好的膳食纤维来源。
2.低糖食物: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食物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例如,选择全脂奶代替含糖饮料,选择天然水果代替糖果等。
3.饮食搭配: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助于血糖的稳定。
平衡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摄入量和比例。
二、健康体重管理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血糖调节非常重要。
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并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难控制。
下面是一些体重管理的建议:1.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适当的总热量摄入可以帮助控制体重。
适当减少高热量食物和饮料的摄入,注意饮食卫生。
2.均衡饮食:遵循上文提及的合理饮食原则,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避免单一摄入过多。
3.规律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并定期进行。
三、控制饮酒和烟草消费饮酒和吸烟对于血糖调节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酒精和尼古丁的摄入会显著影响血糖水平。
以下是建议:1.限制饮酒:酒精会导致血糖波动,增加低血糖和高血糖的风险。
如果你饮酒,应适量控制,尽量选择低度或无度的酒精饮品。
2.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还会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更加困难。
戒烟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控制。
四、规律作息和压力管理规律的作息和压力管理对于血糖调节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良好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作息规律,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建议每天保持稳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并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2.压力管理:长期的压力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一、【自主学习】(一)血糖平衡及意义:1、2、意义: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进而保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1)血糖含量过低时,会引起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血糖含量过高时,会,同样影响健康。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1、激素调节(直接调节):血糖含量升高会迅速使细胞活动增强并分泌,它是惟一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它一方面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或;另一方面。
总的结果是既又,从而使血糖含量。
当血糖含量降低时,就使细胞活动增强并分泌,它主要作用于,能强烈地促进和促进,从而使血糖含量。
2、神经调节(间接调节):血糖降低时,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分别分泌和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此两种激素属作用。
血糖含量升高时,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分泌,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3、肾脏对血糖的调节:正常情况下,能将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回血液,所以正常人的尿中(含、不含)葡萄糖,肾脏所能保持的最高血糖含量为叫。
只有时,才会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
(三)糖尿病及其防治:1、概念:临床上把时,血糖含量高于叫高血糖。
血糖含量高于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叫做糖尿,可用试剂检验,起初均呈色,经加热后盛糖尿的试管产生,而正常尿液的试管颜色仍为。
2、病因:病人的细胞受损,导致,这样就使和发生障碍。
而此时和则增多因而出现高血糖,由于细胞内特别是脑神经细胞不足,患者总感到饥饿而,糖尿病人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于是会出现及现象,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和分解加强,导致等。
3、防治:目前(“有”没有”)根治办法,可根据糖尿病患者具体情况,采用方法进行治疗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主要应注意三点:一是不吃;二是少吃;三是少吃的食物。
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要按医生要求进行治疗。
二、【合作探究】1、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其氧化分解的场所在哪?2、肝糖元在什么条件下与葡萄糖相互转化?主要场所在哪?3、胰岛素通过哪些途径降低血糖?其主要作用的器官是什么?胰高血糖素通过哪些途径升高血糖?其主要作用的器官是什么?4、对血糖调节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什么?对血糖调节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什么?5、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一区域的神经作用在哪些内分泌腺上?这个反射中的神经中枢是什么?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某一区域的神经作用在什么内分泌腺上?6、当血糖浓度过低时会引发什么病?症状是什么?如何缓解?7、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此时会形成糖尿吗?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mg/dL时,会引发什么疾病?此时会形成尿糖吗?8、糖尿病人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吗?你如果是一名医生,如何诊断糖尿病?9、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三、【精彩回放】1、(08全国I)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2、(07山东理综)4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血糖含量过低:头晕、心慌、四肢无力, 严重时导致死亡。
血糖含量过高: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从 肾脏排出,形成糖尿,营养流失。
• 1、病因:胰岛B细胞的破坏或功能衰竭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2、病症(“三多一少”): •(1)多尿: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含量过高,糖尿病病人原尿中葡萄糖 浓度过高,葡萄糖随尿液流失,同时带走过多的水分,因而尿量增加, 形成多尿。
•4、治疗:临床上采用注射胰岛素治疗。 •5、饮食注意:不吃或少吃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
反馈练习
1.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α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1)两人血糖浓度变化如图,其中表 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___B___。
(2)下列甲~丁四种曲线图中能正确 反映两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 是___丙___。
(3)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时往往 _不___足__,而血糖浓度__持__久___不___降___。
(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A__C___。 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C.促进糖元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5)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 胰__高_血__糖__素_的使血糖浓度升高。
图所示的变化?
0 0
50
100
150
200
时间(min)
血糖
80—120mg/dl
氧化分解 合成 转变
CO2+H2O+能量 肝糖元、肌糖元
其他糖、脂肪、非必须氨基酸等
血糖的去向(正常情况下)
血糖的调节
一、血糖平衡——来源和利用(去路)
食物中 的糖类
肝糖元
脂肪等 非糖物质
消化,吸收 分解
血糖
氧化分解 合成
第二节 血糖的调节
北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
实例一:
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尽管血糖在不 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90 mg/dL 左右。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
食物中的糖类 肝糖元
消化、吸收 分解
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
脂肪等非糖物质
转化
80—120mg/dL
血糖的来源(正常情况下)
1、食物中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必须有哪两种酶参与?
血糖平衡的调节的产生 和利用受胰岛素和胰高 血糖素等激素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降 低 血
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 血糖的氧化分解并促使血糖 转变成脂肪等非糖物质。
糖 ②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
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岛的结构和内分泌细胞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元的分解成葡 作用 萄糖进入血液,促进脂
肪酸和氨基酸等非糖物 质的转化为葡萄糖。
升高血糖
胰腺结构
外分泌部:分泌消化液(胰液)
内分泌部:胰岛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B细胞 ---胰岛素
• 血糖含量的体液调节模式图
1.调节血糖的激素主要有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甲状腺激素
升高血糖
归纳 归总纳结 总结
生长激素
胰岛素 -- -- --降低血糖 2.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2)多饮:由于血糖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造成口渴多饮。 •(3)多食:患者由于对血糖的利用发生障碍,能量供应不足,总感觉饥 饿而多食。
•(4)体重减轻: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及蛋白质分解 加速,使人体消瘦、体重减轻。
•3、临床表现:病人常感饥饿,出现恶心、无力、紧张、心悸、出冷汗等 症状。严重时,出现精神恍惚、嗜睡、抽搐,甚至昏迷。
80—120mg/dl
转化
转变
CO2+H2O +能量
肝糖元 肌糖元
其他糖、脂肪、 某些氨基酸等
二、血糖的体液调节
•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激素、二 氧化碳等)通过体液途径(血浆、淋巴、 组织液)到达全身或局部的器官组织,从 而引起这些器官组织产生相应的反应。
•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是体内最重要的体液 调节物质。
淀粉酶(唾液、肠液、胰液)、麦芽糖酶(肠液、胰液)
2、葡萄糖吸收的主要场所 ? 小肠 葡萄糖吸收的主要方式? 主动运输
4、葡萄糖可以转变为哪类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12种人体内自身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餐后血糖的变化
实例二:
1.4
血糖含量(g/L)
1.2
为什么餐后血
1 0.8
0.6
糖含量会有如右
0.4 0.2
3.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哪些器官起到了重要作用?
胰岛、肝脏、肾上腺
三、血糖的神经调节
血糖含量升高
下丘脑的相关区域兴奋
血糖含量 降低
释放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副交感神经
血糖含量降低
下丘脑的另一相关区域兴奋
血糖含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交感神经
四、血糖平衡的意义
2、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D)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3.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 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 人每1 kg体重1 g计算。随后每隔一 段时间,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和血 液中的胰岛素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