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贾府概况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合集下载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同步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同步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同步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的悲剧意识载体是传统文化。

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

而曹雪芹却相异于横向意义上西方的悲剧意识载体,着力从纵向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不同于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和”为文艺思想的喜剧结局规律及表现方式,在沉沉的哭泣中控诉男尊女卑文化的种种罪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尊女卑意识和男权至上原则禁锢的恰恰是女性的自由,而用来禁锢女性自由的正是在落后传统文化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封建制度。

在这些“吃人的制度”中,男权主义制度是“吃人的制度”的主体。

这样一来,男权主义制度和专制主义制度就是导致女性悲剧命运的最强幕后黑手。

当男尊女卑的文化基因和男权至上的制度形式契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古代中国独有的制度文化。

在《红楼梦》中,无论是性格孤傲的林黛玉,或者八面玲珑的薛宝钗,都没有逃脱悲剧的命运,都属于“薄命司”之列,这就从根本上相异西方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论。

”不仅贵族小姐不是因为性格而“香消玉殒”,就连女奴丫鬟们也不是因为性格才导致“红颜薄命”。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至奥尼尔的当代悲剧,再到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易卜生的社会悲剧,基本上表现了西方悲剧意识载体的演进路径及核心内容B.至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易卜生的社会悲剧,再到奥尼尔的当代悲剧,基本上表现了西方悲剧意识载体的演进路径及核心内容C.至奥尼尔的当代悲剧,再到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易卜生的社会悲剧,基本上表现了西方悲剧意识载体的核心内容及演进路径D.至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易卜生的社会悲剧,再到奥尼尔的当代悲剧,基本上表现了西方悲剧意识载体的核心内容及演进路径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B.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C.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同步练习9 新人教版必修3 试题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同步练习9 新人教版必修3 试题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敕.造(chì)不治之症.(zhēnɡ)孽.根(liē)懵.懂(měnɡ)B.逞.辩(chěnɡ)面面相觑.(qù)勾.当(ɡòu)絮聒.(ɡuō)C.偏裨.(pí)便.宜行事(pián)寨栅.(zhà)长.史(zhǎnɡ)D.在庠.(xiánɡ)胁肩谄.笑(chǎn)惬.意(qià)垓.心(ɡāi)解析:A.症—zhènɡ,孽—niè;C.便—biàn;D.惬—qiè。

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拖沓贸然行事寒暄金碧辉煌B.援例相辅相承惫懒睚眦必报C.戏谑计日成功端倪残羹冷灸D.亵赎瓦釜雷鸣赏赉萍水相逢解析:B项承—成;C项成—程,灸—炙;D项赎—渎。

答案:A3.选出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A.阜.盛(盛、多)放诞.(欺诈)不经.之谈(常理)B.忖度..(揣度、思量)恍.若(忽然)宸.翰(北极星,代指皇帝)C.乖张..(偏执、不驯顺)韶.光(美)玷.辱(白玉上的污点)D.敕.造(帝王的命令)轩昂.(高)东施效颦.(皱眉头,代指黛玉)解析:A.诞—狂妄;B.恍—仿佛;D.颦—皱眉头。

答案:C4.下面语句中画横线的部分,应填的最妥当的一项是()临日,贾母带着贾蓉媳妇乘下一乘驮轿,王夫人在后,亦坐一乘驮轿;贾珍骑马,率领众家丁围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放些随换的衣包等件。

A.婆子丫环等坐几辆车B.又有几辆大车,与婆子丫环等坐C.又有几辆大车,婆子丫环等坐D.几辆大车,又与婆子丫环等坐解析:扣住两个词,一是“与”,“给”的意思;二是“并”。

在贾母看来,这是一种恩赐。

答案:B5.下面是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的几段评语,与原文搭配一致的一项是()①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好看煞。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2019.10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①如或知尔( ) ②比及三年( ) ③如五六十( ) ④夫子哂之( )2.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摄乎大国之间③且知方也④方六七十A.①②不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同,③④也同3.对文中加点的四个“以”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则何以哉④加之以师旅A.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B.①②③④全相同C.①③同,②④不同 D.①②同,③④不同4.翻译文中划线语句(注意添加必要的关联词以疏通语气)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③非曰能之,愿学焉:。

5.这段文字中,孔子表现出什么样的形象?他为何“哂”子路?。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①鼓瑟希 ( ) ②舍瑟而作 ( ) ③为国以礼 ( )④其言不让( ) ⑤唯求则非邦也与 ( ) ⑥安见方六七十… ( )2.翻译文中划线语句(注意添加必要的关联词以疏通语气)①异乎三子者之撰:。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3160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3160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2019.10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陈景润是著名数学家,可他在给中学生上课时,却常常显得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

B.NBA常规赛,将过半程,虽然姚明正处在身体的极点上,但他有足够的理由、足够的经验,度过这个极点。

这个中国中国男孩最懂得韬光养晦,然后等待再次爆发的机会。

C.他不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与辨别,不管与观点是否相符,信手拈来,随意贴上,常常张冠李戴,论证不一。

D.这两位艺术家相交几十年,情谊深厚,有如高山流水,成为艺术界广为传诵的佳话。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于是我们开始看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两页,长此以往,我们的成绩都开始退步。

B.张老师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C.姚明施展百步穿杨的绝技,将队友传来的高抛球反手扣入篮筐,进一步巩固了休斯顿火箭队的优势。

D.假装买主,拨打墙上涂写的电话号码,公安人员按图索骥,几经周折,终于破获了一个大的贩假、造假团伙。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领导规定,所有工作人员,对待每一位宾客都要相敬如宾,实行微笑服务。

B.人才交流市场上,那些口才好、成绩好的大学生在自我推销时能够侃侃而谈,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C.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D.电视剧创作有一种倾向,《北京人在纽约》一炮打响,不久就有《上海人在东京》。

《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却每每给观众以狗尾续貂之感。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B.小明喝了一口中药,对妈妈说:“妈妈,这药好苦啊!你干嘛给我吃那么苦的药?我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C.老将军回想起年轻的时候自己被地主老财逼得走投无路,参加了红军,拿起武器跟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高中语文 专题四 林黛玉进贾府同步测试 苏教必修2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四 林黛玉进贾府同步测试 苏教必修2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四林黛玉进贾府同步测试苏教必修2苏教1 林黛玉进贾府一、语言文字运用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读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敕.(chì)造 阜.(fù)盛 茗.(mínɡ)茶 懵.(měnɡ)懂 B .两靥.(yè) 盥.(ɡuàn)洗 忖.(cǔn)度 纨.(wán)绔 C .錾.(qiàn)银 宫绦.(tāo) 惫.(bèi)懒 安箸.(zhù) D .嫡.(dí)亲 嗔.(chēn)视 宸.(chén)翰 小幺.(yāo) 解析 “錾〞读 zàn。

答案 C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放诞无理 乖张 敛声屏气 膏粱B .顾盼神飞 偏僻 腮凝新荔 疯癫C .蘖根祸胎 打量 盛妆丽服 小厮D .轩昂壮丽 潦倒 矫生惯养 憨顽解析 A .理—礼;C.蘖—孽;D.矫—娇。

答案 B3.以下各组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B.⎩⎪⎨⎪⎧ 可怜..辜负好韶光可怜..一世英名,毁于一旦C.⎩⎪⎨⎪⎧ 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形容..词可用副词修饰D.⎩⎪⎨⎪⎧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文学史上有“风骚..〞并称之说解析 B .“可怜〞均是“可惜〞的意思;A.第一个“风流〞是指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第二个“风流〞是指风韵;C.第一个“形容〞是指形体和容貌,第二个“形容〞是指对事物的性质或状态加以描述;D.第一个“风骚〞是指姿容俏丽,第二个“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答案 B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红蜻蜓模特队中一群青春张扬的青年,步履曼妙,顾盼神飞....,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读读《红楼梦》,走进荣国府,你才能理解什么叫侯门似海....。

《红楼梦》同步练习(附参考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红楼梦》同步练习(附参考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同步练习(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熙凤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因而成了荣国府的管家媳妇。

“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当时宁国府要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事务繁杂,府中竟无人能操办,于是不得不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

她果然不负众望,事无巨细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

B.“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是甄士隐抄给贾雨村的“护官符”,提及的四大家族分别是贾政、贾宝玉所在的贾家,史湘云所在的史家,王夫人、王熙凤的娘家王家,贾母和薛宝钗的本家薛家。

C.妙玉爱“洁”。

贾母带着刘姥姥等人在栊翠庵喝茶,妙玉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刘姥姥用过的)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D.“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曲子提示了《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今生。

2.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总纲。

“木石前盟”隐括宝黛爱情悲剧,冷子兴演说、林黛玉进府先后展示贾府,“葫芦僧判案”揭示四大家族荣损与共,太虚幻境暗示主要人物的归宿。

B.《红楼梦》运用多重视角来表现人物。

读者对“贾宝玉”的了解来自冷子兴、贾敏、林黛玉、王夫人、警幻仙姑等人口中、心中、眼中,这种技巧使人物立体丰富,文章灵活多变。

C.曹雪芹擅用“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创作手法。

如第三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伏笔林黛玉最终泪尽早亡。

D.贾雨村有才能干,知恩图报,淡泊名利。

他曾得到甄士隐的帮助,作官后回报甄家娘子;被诬告免职,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得到贾政的举荐,就在判案时照顾贾府姻亲薛家。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同步检测++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同步检测++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同步检测(含答案)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曹雪芹一时女眷散后,王夫人因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凤姐道:“太太只管请回去。

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

”王夫人听说,便先同邢夫人等回去,不在话下。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

话说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闻得里面委请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

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面丢了。

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众人都道有理。

又有一个笑道:“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

”正说着,只见来旺媳妇拿了对牌来领取呈文京榜纸扎,票上批着数目。

众人连忙让坐倒茶,一面命人按数取纸来抱着,同来旺媳妇一路来至仪门口,方交与来旺媳妇自己抱进去了。

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

即时传来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来查看,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来听差等语。

大概点了一点数目单册,问了来升媳妇几句话,便坐车回家。

一宿无话。

至次日卯正二刻便过来了。

那宁国府中婆娘媳妇闻得到齐,只见凤姐正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不敢擅入,只在窗外听觑。

只听凤姐与来升媳妇道:“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

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

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

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说着,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

一时看完,便又吩咐道:“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3180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3180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2019.10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一项是()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C.这件事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智慧和勇气。

D.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种明目张胆的侵略行为,对于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B.由于采用自动流水线生产,该厂的轴承产量由月产三万只上升到月产六万只,足足增加了一倍。

C.下午放学后,几个班上的干部留在教室里研究文艺会演的事。

D.“雪莲”牌衬衫,无论是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一流。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动物园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

B.现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政策所引起的深刻变化。

C.我国运动健儿凯旋归来,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D.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扶贫工作组的同志经常下到农村了解情况,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

B.他们被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C.善不善于选择最恰当的完全可靠的材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关系。

D.一位老工人向国家文物局部门捐献了一枚祖传的硕大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部全国性的《职业病防治法》将提交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审议,有望使劳动者保护自身健康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武器。

B.不论是远古时代为治水三过家而不入的大禹,还是当今为改变阿里地区穷困面貌三次进藏的孔繁森,莫不例外地受到人民的怀念。

C.菲律宾航空部门官员2月28日称,该国一小型飞机上的飞机驾驶员因心脏病发作猝死后,依靠无线电指挥成功地将飞机进行了迫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选修《《红楼梦》选读》贾府概况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文学作品中,能多角度、全方位刻画人物的体裁是:A.散文 B.诗歌 C.小说 D.戏剧2,《黛玉葬花》选自.A.《聊斋志异》 B.《儒林外史》 C.《西游记》 D.《红楼梦》3,“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句诗出自所唱的。

4,(1)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

"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 "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

"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2)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像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3)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甲),(乙)。

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着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

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4)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察、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

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5)荒诞、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

《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 "经历过一番梦幻", "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 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

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6)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

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写小说要把小说当小说写。

《红楼梦》摆在案头,你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摘自王蒙《红楼启示录》)1.第一段中的"写实"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答案不超过30个字。

)2.第三段画了横线的甲、乙两处,依次应填入的语句是( )(1)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巧 (2)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3)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 (4)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拙A.(1)(3) B.(1)(4) C.(2)(3) D.(2)(4)3.第四段说,荒诞化、幻化是一种"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这里的"大地"指什么?(答案不得超过6个字。

)4.第五段说:"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

"请指出这种间离手段的作用。

分条标序号写,每条不得超过15个字。

①②5.下面的说法不符合本文意思的是哪几项( )A.《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了不可当真",这体现了曹雪芹的创作思想。

B.作者不同意用小说的创作去反映、干预现实生活。

C.作者认为一味地写实,或者完全地梦幻化,都不是真小说家的境界。

D.作者提醒人们,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人,一种舆论,容易提倡异端,容易犯上作乱。

E.作者提出,只有穿插装点一些荒诞的幻化的内容,才能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

6.这段文字选自《红楼启示录》。

从节选文字看,作者从《红楼梦》的创作中受到的启示是什么?(答案不得超过30个字)5,《红楼梦》是一部一百二十万言的宏伟巨著,被誉为的长篇小说。

6,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为、、、。

其为其首。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金科玉律)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弹冠相庆)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

(捉襟见肘)8, 雪墙魏永贵99号楼的供暖锅炉在天空第一次飘雪花的时候轰隆启动了。

于是便从早晨四点半到晚上九点半一直发出呼呼啦啦的吼声。

隔一两天还有一辆卡车碾过楼侧的地面,轰隆隆向锅炉房倾倒黑煤,于是粗大的烟囱冒出的黑烟和着呼啦啦的吼声,随着西北风劈头盖脸向99号楼压来。

供暖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的二十几家屋门被人一一敲响了。

从防盗门中间的猫眼向外看去,这是一个戴着眼镜露着七分微笑三分乞求的人。

他自称是新搬来的101,有事要商量。

人们莫名其妙地打开门,得到的是同一个请求:在一张状纸上签名。

101起草了一份状子,向法院起诉供热公司这家供暖锅炉房噪音过大,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要求赔偿损失并改造锅炉减少噪音。

大家犹豫了,觉得这个已届中年的101是小题大做。

大家都说忍一忍吧,你是初来乍到,习惯就好了。

101耐心地听了人们的劝说并不服气。

101说我测试过这锅炉声,分贝太高,属于噪音,我们已经受到侵害。

我几次打电话到供热公司,他们置之不理态度蛮横,让我到法院告去。

我们当然应该维护合法权益。

面对101的理论,99号楼的主人们在哈欠声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好吧好吧你就作为咱们99号楼的代表告吧告吧。

"两天后正赶上一场大雪,天寒地冻,99号楼的暖气打摆子一样忽冷忽热起来,随后的一个星期天,暖气片干脆生冷冰凉的。

99号楼有人打电话到供热公司询问究竟,电话那边说去问你们同楼的101吧。

99号楼的居民听懂了供热公司的弦外之音,于是纷纷去敲101的门。

101听罢歉意地笑笑说对不起诸位,但是错的不是我们。

101说供热公司竟然用这种方式报复真是岂有此理,咱们更不能让步,这场官司非打不可。

第二天暖气还是不热,101室的天花板便丁丁冬冬一直响个不停。

101敲开了201的门。

201赔着笑脸说不好意思,屋子太冷只好跺脚取暖,注意点儿就是。

等101走回自己的屋子,天花板上的跺脚声更是一阵紧过一阵。

晚上101匆匆出门了,半夜回来的时候踩在门前的啤酒瓶子上重重地摔了一跤。

天一亮,99号楼的居民看见101抱着一摞纸一瘸一拐地走了。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的居民们忽然感觉久违的暖气又回来了,而且似乎比先前还热。

锅炉的声音比以前小了一半。

更让99号楼居民吃惊的是,当天晚上从本市电视台"热点透视"栏目里看见了101的形象。

101理直气壮地站在法庭原告席上慷慨陈词,历数供热公司对99号楼居民的噪音污染、对居民合法权益的侵害。

99号楼的居民们在暖暖的屋子里收看电视节目,兴奋难抑,纷纷拿出酒来庆贺。

当夜,家家户户的防盗门又被101一一敲开。

101这次是来分送供热公司的赔偿费,每户50元。

101瘸着腿退出了一个又一个屋门,最后来到了201户。

201的主人红着脸说,兄弟,对不起,实在对不起。

101说,没什么,跺跺脚其实没什么,那几天冷得实在受不了,我也是直跺脚。

201说,我知道是谁在你家门前放啤酒瓶倒臭垃圾,实在是太缺德了。

101说,没什么,都过去了,你就别说了。

几天后刮了一场大风,之后又下了一场大雪。

电视上说这是本市50年来的第一次。

天亮的时候那雪把一号楼道快封住了。

人们很奇怪,要在以往这雪早被101铲走了。

被雪堵在楼道的人们便想起101,只有101有工具。

于是前去敲门。

敲了许久没有动静。

眼尖的在门上看见一张纸条:我搬家了。

落款的时间已是两天前。

人们都愣了。

面对眼前这堵半人高的雪墙,大家一时束手无策。

(选自《小小说选刊》)1.对"面对这堵半人高的雪墙,大家一时束手无策"中的"一时"该如何理解?2.请根据文意概括"101"的形象。

(80字以内)3."雪墙"作为小说的标题,分明有一种喻义,这喻义是什么?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小说主要讲述了"101"为维护99号楼住户的合法权益而状告供热公司的故事,选材典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

B.小说开头一段的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交待故事的起因。

C.同样是受到了噪声的污染,99号楼的人们,习惯了逆来顺受,"101"却奋起抗争,对比手法的运用,使"101"的形象突出、鲜明。

D.小说中两次出现"101"瘸着腿的细节,让人感到他的孤单、可怜,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E.主人公"101"是生活中许多人的代表,为突出小说的生活真实,不应只给他一个代号,而应给他一个生活化的姓名。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终于看到了那些旧日的同学们都是小学、中学同窗十二年,一起摸爬滚打,感情非比一般。

B.难道我们因为仰慕前人创作的文学作品而终日沉浸在欣赏却不创新的蹉跎中吗?C.中外文学大师的杰出创造无不以其对传统的广博和深刻的把握为基础的。

D.寓言的写作与阅读似乎都需要一点智慧和雅兴,现代人不乏智慧,但忙碌的心态又使人难得有一点雅兴。

10,判断恰当的一项是()A.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

B.铁路是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大动脉企业。

C.端午节,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节日。

D.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

11, ①《红楼梦》以前,中国没有自叙传性质的小说,这话,前面已经说过了。

《水浒》,自然也是一部伟大的杰作,但是《水浒》这书,是同一题材下的许多民间故事,经过了一二百年的长时间的发展,然后"形成"了的。

《水浒》,严格说来,不是"个人的著作"。

《红楼梦》是不同的。

它是"个人著作",是作者的生活经验,是一位作家有意地应用了写实主义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