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环境描写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火”与“雪”环境描写赏析

主题教学:环境描写教材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第十回,这一回的回目叫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施耐庵落笔中处处不忘记“火”和“雪”。
精心描写“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
而对“火”和“雪”的具体描写,不但简洁、新颖,不落俗套,而且跟矛盾冲突的进展步步紧扣,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火烧草料场的前前后后写了许多火。
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作者偏偏在最怕火的地方不厌其烦地写火。
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军在“向火”。
这个老军向林冲进行移交时,特地将“火盆”借给林冲;林冲在床上放下包裹被卧,就坐下来生起“焰火”来了。
火渐写渐大,作者故意布下一串疑影,使人担心烧掉草料场的火,可能是由火盆里引起的。
但接着写林冲为了御寒要去买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
一路写火而来,到这里轻轻一盖,火在人们面前溘然消逝了。
等到林冲买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品,而是担心“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短短的一句话中,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但都完全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
这一笔交代尤为重要,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决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
等到林冲在山神庙里倚壁喝酒,忽然听到外面必必剥剥的爆响,从壁缝里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内烈火冲天。
这才是作者要写的火。
正当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等三人在庙门外吐露了他们的全部阴谋,一股无名的怒火顿时从林冲心头熊熊燃起。
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天空中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草料场中是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腾腾。
他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痛快淋漓地斗杀三个泼贼;北风、飞雪、大火,有力地烘托了林冲胸中的愤怒;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

学习小结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小说《祝福》中也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其中就有对“雪”的描写。 例如: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 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请你再找出一 两处,依照今天学习的经验,分析关于“雪”的环境描写在本篇小说 中的作用。
学生活动:请你尝试对上述“火焰”进行分类概括。
次数
相关描写
第一次
林教头第一次进草料场时,原来的老看守正在屋里“烤火”,在老看守向林教头进行移 交时特地强调将“火盆”借给林教头使用,林教头在交接完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生起 “焰火”取暖。
第二次
林教头买酒回来之后看见茅草屋被风雪压倒之后,首先做的就是检查火盆内的炭火,担 心炭火蔓延引起草料场的大火,好在火盆内的火种被雪水浸湿熄灭了。
作用
正面作用,是给人温暖和御寒 所用。
恶火
陆虞候、富安等人恶意纵火,火烧草料 场想将林冲置于死地;
1.是极具破坏力的,可以直接给林冲带来 灭顶之灾,展示出了高太尉、陆虞候之流 的丑恶本性; 2 .“ 大 火 “ 点 起 了 林 冲 心 中 复 仇 的 怒 火 , 将林冲从过往软弱可欺,变为坚决反抗, 敢于和命运作斗争。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果不是这场持续时间长又越下
02
越大的风雪压垮了草料场的草屋导致林教头夜宿山神 庙,八十万禁军教头几乎就要死于陆虞候、富安、管 营和差拨这些小人的阴谋之中。
学习活动:请你依据之前学习有关“风雪”的描写,从 故事情节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究“风雪”的隐喻性。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林教头买酒回来之后看见茅草屋被风雪压倒之后,首先做的就是检查火盆内的炭火,担心炭火蔓延 引起草料场的大火,好在火盆内的火种被雪水浸湿熄灭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

(2)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①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
处,早来到草料场外。
②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 “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 沽些酒来吃?”
③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 也似奔到草场门口……
④……(林冲)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 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
⑤……(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 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
【思考】正面描写的风雪有什么 特点?环境描写在文中又起什 么作用呢?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 却
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一路写雪,妙绝。”(金圣叹)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写雪妙绝。”(金圣叹)见 庙草 厅庙 中
靠 门
偷 听
【思考】一般来说,风雪属于自然环境。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它们是 纯天然,纯自然的吗?是偶然的,还 是必然的呢?有没有社会性呢?
思考角度:
1、环境描写本身写出了什么内容?
(什么时令、什么地点、什么气氛)
2、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 作用?(环境氛围是否使人物的某种特点
③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 晚越下得紧了。
④再说林冲踏着瑞雪,迎着北风……
二、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1)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①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
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②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 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③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 水浸灭了。
④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 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托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 6 象征,暗示、深化主题
【必做】将本课所学环境描写相 关知识整理到学习笔记上;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 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雪正大,预示气氛趋于紧张)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四下里崩坏了, 又被朔风吹撼, 摇振得动。”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写的是草屋, 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 雪很大。 “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向了一回火, 觉得身上寒冷” “先取下毡签子, 把身上的雪抖了, 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
分湿了”。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作品中多次提到风雪,是怎样推动故 事情节发展的?
(1)林冲到草料场时正是风雪交加, 想喝酒驱寒才 会“投东”而去, 到市井沽酒, 也因此得遇山神庙。
(2) 因为下雪, 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 这使林冲 想起离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 可以安身。
(3)正由于风大雪紧, 为了挡风雪, 林冲才用大石 头靠住门, 致使陆虞候三人没能直闯进山神庙来。
(4)正因为风大雪紧, 陆虞候一伙人放完火, 就直 奔山神庙来避风雪。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风 雪
身 寒 沽 酒
途 中 见 庙
压 倒 草 厅
投 宿
大 石
隔 门
庙 中
倚 门
偷 听
风雪描写的作用?
渲染紧张的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作用的答题指导
答此类题我们要从 环境本身的特点、 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 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综合考虑。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自然环境描写:1表现了……地域风格
2交代了……时间、季节
3渲染营造了……氛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

陆虞候的阴险形象衬托出山神庙的神秘和恐怖。
环境描写与故事情节的相互影响
风雪与林教头的困境
风雪的严寒与林教头的困境相互呼应,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
山神庙的封闭与故事的结局
山神庙的封闭空间为林教头得知陆虞候阴谋提供了场所,同时也预示着林教头命运的转 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山神庙位于风雪山脚下,靠近一 条小溪,周围被茂密的树林环绕,
环境幽静。
山神庙所在的地理位置偏僻,远 离人烟,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通
向外界。
山神庙所在的山峰地势较高,气 候寒冷,经常有风雪交加的情况。
山神庙的外观
山神庙的建筑风格古老,采用石块和木材建造, 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
山神庙的墙壁上雕刻着一些神秘的图案,给人一 种庄重神秘的感觉。
风雪对环境的影响
风雪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文中描述了风雪使山林变得白茫茫一 片,树木被积雪覆盖,道路变得崎岖 难行,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和无情 。
风雪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风雪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变得艰 难,客栈和旅店生意兴隆,人们不得 不寻找避寒的地方,展现了社会环境 的艰难和困苦。
02
山神庙的描写
山神庙的位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 )
目录
• 风雪的描写 • 山神庙的描写 • 林教头的心理描写 • 故事情节与环境描写的结合
01
风雪的描写
风雪的强度
风雪的强度
文中通过描述狂风怒吼、大雪纷 飞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风雪的 强烈程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 听觉冲击。
风雪的持续时间
文中提到风雪已经持续了数日, 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危险 性,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了紧 张的氛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赏析

《林教头风雪xx》描写赏析一、景物描写我国古典小说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而较少使用其它手法,特别是单纯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
如果有的作品使用了景物描写,也是运用白描手法,以极为简洁的笔墨来达到特定的目的。
《西游记》是如此,《水浒》也是如此。
在这篇作品中,景物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写得恰到好处,并且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描写。
(读有关描写)板书设计正面描写渲染浓重气氛风雪推动情节发展侧面衬托烘托人物形象1.找出所有景物描写。
2.多角度的景物描写:(1)直接描写风雪:1共有三处请指出来。
2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并且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什么作用呢?我们一会儿再说。
(2)侧面衬托风雪:1指出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风雪。
2在这些语句中能够表现风大雪猛的词语有哪些?——“摇振”“压倒”“向火”“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而行”“迎风”。
3.这里的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请大家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1、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
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
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里的那些个景物描写。
记得有一回,我和几个好友凑一块读这故事。
当读到那风狂雪猛的描写时,真就感觉自己也被卷进了那股子寒冷里头。
就说那雪吧,“那雪正下得紧”,简简单单几个字,却把那雪的气势给写活了。
那雪不是轻飘飘慢悠悠地下,而是一股脑儿地、急切地、拼命地往下砸。
就好像老天爷跟人间有仇似的,非得把这雪一股脑全倒下来。
有一次,我在冬天回老家。
那天也是大雪纷飞,风呼呼地吹,吹得我脸都快没知觉了。
我裹着厚厚的棉袄,缩着脖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走。
那雪都快没过我的小腿肚子了,每走一步都特别费劲。
我心里就想,这跟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的景儿多像啊!
再说那风,“大风吹得那屋上的茅草乱飞”,这风得有多大劲儿啊,能把茅草都给掀起来。
我记得有一回刮大风,我家院子里的晾衣绳都被吹断了,衣服满院子飞,我和我爸妈手忙脚乱地追着衣服跑,那场面真是又好笑又无奈。
这景物描写的作用可大了去了。
它就像是给整个故事铺上了一层冰冷的底色,让林教头的遭遇显得更加凄惨。
你想想,在这么恶劣的天气里,林教头一个人在那破庙里,得多无助啊。
这景儿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要是没这大风大雪,后面的事儿还不一定能发展成那样呢。
总之啊,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的景物描写,真是绝了!让咱读着读着就好像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林教头的苦和难。
咋样,朋友,我讲得还算清楚不?。
高中语文教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作用一、概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小说,作者是梁羽生。
在这个作品中,环境描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环境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物心境的抒发、情节的铺陈和氛围的营造。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环境描写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
二、自然景物的描绘在小说中,作者对风雪山神庙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如“山峰巍峨,峡谷险峻”,“密林茂密,松柏参天”,“雪山之巅层峦叠嶂,峰回路转”。
这些描写让读者对风雪山神庙的环境有了清晰的印象,也为后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心境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三、人物心境的抒发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抒发了人物的心境。
比如在故事中,主人公林教头在风雪山神庙内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中,表现出对险峻峡谷的豪情壮志、对雪山巍峨的敬仰之情、对松柏参天的刚毅坚强。
这些环境描写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林教头的性格和内心的世界。
四、情节铺陈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还扮演着情节铺陈的作用。
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整个故事的氛围和气氛。
比如在风雪对比鲜明的山神庙内,发生了一系列波澜壮阔、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雪山充满了神秘和惊险,这样的环境描写为故事的情节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氛围的营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整个故事中,雪山、密林、峡谷等自然景物无不给人一种神秘隐秘的感觉。
这种神秘氛围让故事更具吸引力和魅力,另也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真切的置身雪山之巅的视觉效果。
六、结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环境描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更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物的心境,并且为整个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氛围的营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读者对这部作品的环境描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更深层次的品味和思考。
七、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对比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者巧妙地将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进行了对比,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正面描写的风雪有什么 特点?环境描写在文中又起什 么作用呢?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一路写雪,妙绝。”(金圣叹)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写雪妙绝。”(金圣叹)
③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 下得紧了。 “写雪妙绝。”(金圣叹) ④再说林冲踏着瑞雪,迎着北风…… ——渲染出凄冷悲壮的氛围,烘托林冲孤 独悲壮的英雄形象
(什么时令、什么地点、什么气氛)
2、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 作用?(环境氛围是否使人物的某种特点
更加突出)
3、环境描写对情节有什么作用?(环
境变化是否改变了人物既定的活动轨迹)
4、环境描写对小说主题有什么作用?
( 环境的特点是否暗示或烘托了主题)
二、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1)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①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 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②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 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③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 雪水浸灭了。 ④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 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2)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1.明确作者怎样写风雪这一典 型环境。 2.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 和作用。
【思考】作者分别从什么角度去描写 风雪?
(1)直接从正面描写风雪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直接描写风雪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 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 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 晚越下得紧了。 ④再说林冲踏着瑞雪,迎着北风……
①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 处,早来到草料场外。 ②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 “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 沽些酒来吃?” ③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 也似奔到草场门口……
④……(林冲)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 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
⑤……(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 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
——处处埋伏笔,思维缜密,逻辑严谨。
合理地推动情节的发展
风 雪
身 寒 沽 酒
途 中 见 庙
压 倒 草 厅
投 宿 庙 中
大 石 靠 门
隔 门 偷 听
【思考】一般来说,风雪属于自然环境。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它们是 纯天然,纯自然的吗?是偶然的,还 是必然的呢?有没有社会性呢?
思考角度: 1、环境描写本身写出了什么内容?
【探究】以下描写风雪的句子散落在文 本中并不显眼,那么这些句子能不能 去掉?为什么?
①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 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②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③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 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④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 水浸灭了。
⑤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 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