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史(唐代至清朝)复习资料.doc
中美史复习总提要

中国美术史复习总提要
一、原始部分
彩陶文化的主要类型及代表性作品黑陶
原始建筑方式
二、先秦及秦汉部分
青铜器(用途、几种主要代表器型、时代的变化)
青铜器的主要制作方法及装饰方法
汉代画像石(山东嘉祥)、青铜器、霍去病墓、楚墓帛画、龙门二十
品
三、魏晋六朝
顾恺之(代表作品、论画文章)、陆探微(秀骨清像、代表作品)、宗
炳、戴逵、莫高窟、;谢赫“六法”、
四、隋唐部分
重点艺术家及代表作:展子虔、张萱、韩滉、吴道子、周昉、大小李将军[
主要问题:唐代美术的基本格局、张彦远与《历代名画记》
五、五代宋
重点艺术家及作品:范宽、郭熙、李成、南宋四家、赵昌、赵佶、徐黄体异、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张择端
主要问题:宋代美术的主要成就文人画理论发展概况
六、元
重点艺术家及作品:赵孟頫、元四家、
问题:元代文人画发展的情况、评价赵孟頫
七、明
重点艺术家及作品:戴进、吴伟、边景昭、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董其昌、陈洪绶、徐渭
问题:董其昌及其南北宗论影响
院体
吴门四家明代绘画中心的成因
八、清
明清时期木版年画
四王、(艺术家、代表作品、主要观点)、清六家、四僧、海派、岭南画派
问题:石涛(代表作、艺术风格、“一画论)
四王的影响
题型|:
论述题(20 分)
作图题(此题20 分)分析鉴赏题,请对下面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鉴赏,要求思路清晰,知识正确,见解独特。
(2 题,30分)
名词解释(1题,10 分)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中美史复习[试题].docx
![中美史复习[试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49e6f47f78a6529647d53b4.png)
2006年中国美术史共同课基础知识人文学院一、史前-秦汉美术史1、IH石器时代丁村人的三棱大尖状器和许家密人的石球体现出一定的造型规律。
2、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马家窜文化彩陶T•艺的成就最突出。
3、鱼纹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最鲜明的装饰纹样。
4、花瓣纹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中最流行的装饰纹样。
5、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附图彩陶缸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一件代表作。
6、1982年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廂”出土一件泥塑女神头像。
7、良渚文化屮最具特色的玉器是琮。
8、山东龙山文化中黑陶工艺成就最为突出。
9、冃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漆器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
10、兽面纹(饕餐纹)是商代青铜器上授常见的纹样。
11、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了人批商代晚期的青铜雕鴉。
12、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代后期青铜器的典范作品。
13、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14、青铜器铸造中的失蜡法出现于春秋中期。
15、湖南长沙埜墓曾出土两幅帛画,即《人物龙风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
16、散氏盘铭、毛公鼎铭是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I淞史价值。
17、秦始皇陵兵马俑群位于陕西临潼,其艺术特点可概押;为大、真、多。
18、西汉雀去病墓石雕运用了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
19、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年代当属东汉晩期。
20、马王堆1号汉墓T形帛画的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21、河南永城汉梁王慕是西汉前期的一•座壁画慕。
22、位于河南洛阳的卜千秋墓是西汉后期一座代表性壁画墓。
23、东汉后期代表性壁画墓有河北望都1号汉墓、河南密县打虎亭2号汉墓、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等。
24、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画像貝•有东汉早期精练、质朴的风格特点。
25、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主要采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技法雕刻而成。
26、汉価像砖以河南、四川两省出土最为丰富。
27、现存秦代小篆作品以《泰山刻石》和《琅珈台刻石》最具代表性。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知识点整理)以下内容根据《中国美术简史》整理,个人主观摘取,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部分1.唐三彩:是在白色的粘土胎的外表,按设计需要,施以含铜铁锰等油料着色剂,加入铅作助溶剂,经低温烧制后,釉色成光鲜富丽的绿蓝赭三色。
种类有俑和生活器具、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三彩中的精品。
绚丽夺目、鲜艳多彩。
三才的塑造以丰富多彩的变化,生动感人的形象,成为唐代雕塑和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类别。
2.画品:南齐的谢赫著作《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其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同时也对曹不兴以来的27位画家品第高下,提出的绘画功能继承了曹植的理论思想,明确的概括出绘画创作与政教密切相关的主张。
3.吴门画派:明代中期活动于苏州,继承和发展了元代人文化的传统,重视诗书画三者的融汇,崇尚高洁而优雅的艺术风格,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操,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
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4.青山绿水:以石青和石绿色为主要色相描绘的青山绿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其表现手法是先施以笔墨勾画出景物的轮廓,然后在添染浓重之青绿色,其显著特征是色彩覆盖性强,色相鲜丽光彩,具有粉饰意味。
5.院体画:又称院体院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丹青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同时也专指南宋画院的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家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的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6.彩陶:新石器时代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胚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出现赭红,黑,白诸种色彩的艳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同一。
达到粉饰美化的效果,这样的陶器称为彩陶。
中外美术史 重要知识点 考试复习整理

中美史重要知识点中西绘画比较中国古典绘画为代表。
它的艺术特点说明了中国艺术首先是重表现性的。
比较西欧美术的再现性倾向,它更重精神意念的表述,从而改变着客观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因素。
①中国美术重线条造型以及线在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情感。
②重诗书画的联系,诗情画意和音乐效果③重象外之意,基于文学理念之联想。
④主张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要求以形传神,主张似与不似,轻象重意⑤侧重文人意识的发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偏向小农意识心态⑥与儒、佛、道哲学观念相联系与西方美术重体面,重视客观现象本身美的表达,中国美术是艺术处理与认识的升华,是独具特色的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民族审美心理与文化现象的一认闪光的东方金字塔。
汉代美术总结:1、表现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直接描写生活的各个方面。
2、风格写实,简练而概括。
3、描写平民及动物方面的题材,刻画生动,具体,现实,富于活力,描写贵族方面的刻画较呆板。
4、绘画以勾线为主要表现手法,主题明确。
5、雕刻完整统一,简括有气度,大块大面,表现了事物内在的精神。
南北朝石窟、雕塑特点总论:1、早期,域外影响严重。
造像浑圆,不够精确,大体大面的效果。
统一完整,薄衣贴身,衣纹阴线。
中期穿插有汉式长袍衣样,厚重感强。
晚期秀骨清像,长脸,细颈,方肩,衣纹繁复。
秀骨清像,中呈圆润,柔和。
衣褶自然写实,造型细致准确,身体光洁优美,装饰性强。
2、制作规模宏大。
宗教服务于统治阶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愿望的要求。
有宗教来世思想,有现实生活写照。
唐代山水画:①在表现形式上,以李思训为代表,工细巧整,青绿重彩,这种风格,在唐影响较大,画风普遍,不少创作,向这一派发展或靠近这一派。
②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注重线描,不以设色绚烂为要求的,既体又一派。
中唐以且有所发展。
③以张躁为主的呈派,以重视墨法巧变、笔色清润为主要手法。
这种画法在唐代虽影响小,但它在唐以且影响逐渐扩大唐代雕塑艺术特点:①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深刻的反映了时代精神及社会政治风貌,具有现实主义手法。
中国美术史资料全国考研必备.doc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前言一、什么是美术?美术有哪些种类?(一)什么是美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艺术”这个专门名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s”,由此演变成现代英语中的“art”,原意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及文学、戏剧、音乐等,广义的还包括拳术、魔术、制衣、栽培、医术等。
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要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
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们甚至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绘画。
而他们的“the fine arts”(我们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的。
当时蔡元培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还包括了诗歌和音乐。
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分离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人文学科,它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等,也包括服饰、园林等很大的范围。
“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部分。
一种精神产品,“美术”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意义、语言艺术的文学,具有造型性(形象)、可视性(视觉)、静态性(瞬间)、物质性(材料)的一种空间(二或三维)艺术。
名词概念:1.美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反映。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中美史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已整理.doc

三•青铜文化
1)概论
(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二者的集中体现就是青铜器,所以三代之时,集绘画、雕刻、金属冶炼为一体的青铜艺术 成为美术最辉煌的代表。
(2)分类。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实用器四大类。礼器是代表社会等级的器物。"藏礼于器"
(3 )制作工艺。模铸法,失蜡浇铸法,错金银工艺。
(2)艺术特点(造型手法):严谨写实,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细节的处理五官面形 发髻 胡须 带钩靴等都是非常 丰富多彩的。)
⑶总体布局:采取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排山倒海的气势,敬畏。
2)百戏俑:反映秦代宫廷娱乐竞技,真人大小。
3)大型器作4)高立国大型水鸟
汉(深沉雄大)
六•西汉石刻
1)霍去病墓石刻(汉代最为大气的艺术典范之一)
2)图案纹饰:生活气息浓郁如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战、台榭
3)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
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盘,大型铜编钟
秦汉
四.汉代书法
隶书(程邈)代表人物:曹全,张迁,乙瑛
五.秦汉雕塑
秦
1)陶塑兵马俑
(1)规模大。布局严谨、精密,反映出秦高超的战争组织能力。排列面向东方、气势磅踽,再现了秦吞并六国的恢宏气派。
1)特点:(1)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型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达到鼎盛。
(2 )铭文简短,多系几个字的族徽图案。
(3)流行饕餐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 通常在云雷纹地纹上再加浮雕式的主题纹样。
2)举例: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及人面纹方鼎等
中国美术史
原始时期
一•新石器时代玉文化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三国两晋南北朝填空1.曹不兴是(吴)国画家,画屏风有(点墨成蝇)之说,善画(佛像),画大象有(心敏手运,须臾立成)之说。
2.西晋卫协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求。
3.陆探微的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形象,他是(五)世纪后最有影响的画家,善画(宗教画)(名士肖像画)(风俗故事画),系(刘宋)时期的画家。
4.张僧繇yáo绘画用笔风格是(疏体线描),“笔才一二,象以应焉”,创佛教艺术中的(张家样),吸收外来画法(南京一乘寺的凹凸花),活跃于(萧梁)时期。
5.曹仲达来自中亚曹国,是(北齐)时期的画家,善画梵像,宗教艺术中创(曹家样),“其体稠叠而衣纹紧窄”被称为(曹衣出水)。
6.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著有(画品录),谢赫提出绘画的作用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
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7.戴逵是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画家赫雕塑家,他是首创(中国是佛像)的雕塑家。
8.戴逵把(脱胎漆器)的工艺技术运用于雕塑方面,创造了(夹纻zhù)形象,克服了造型尺寸增大而重量加重的矛盾。
9.(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诗篇。
10.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顾恺之)。
11.西晋有最高水平的画家是(卫协)。
12.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画家是(陆探微)。
13.被称为“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画家是(张僧繇)。
14.佛教画创“曹衣出水”的画家是(曹仲达)。
15. “六法”出于(谢赫)。
16.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七贤图)画像砖,刻画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17.江苏丹阳南朝墓出土的(羽人戏龙)等画像砖。
18.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中的(孝子列女)在题材上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相似。
19.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大石窟。
20.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东之四十里(鸣沙山)的断崖上,自符秦建元二年,公元(336)年,沙门(乐僔)开窟后,前后经历1000余年。
中国美术史 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美术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记录了中国千年来的艺术发展历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中国美术史的主要时期和代表性作品,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古代中国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岩画和陶器。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开始使用陶器来表达他们的生活和信仰。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青铜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风格成为古代中国艺术的代表。
2. 唐宋时期的绘画艺术唐宋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绘画艺术经历了繁荣和创新。
著名的画家如王维、李唐、苏轼等人在绘画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们的作品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注重表达自然和人文之美。
3. 元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元明清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元代的绘画风格受到了蒙古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写意”风格。
明代的绘画艺术则注重表现现实生活和社会风貌。
清代的绘画艺术则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文人画”的风格。
4. 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创新。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国艺术家开始接触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形成了“现代派”和“写实主义”等不同的艺术流派。
随着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开放政策的推动,中国艺术家开始与国际艺术界接轨,不断探索和创新。
5. 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当代中国美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和风格。
一方面,一些艺术家继续传承和发展传统的绘画技法和题材,致力于表达中国的独特文化和精神。
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家则更加关注当代社会问题和个人情感,通过各种媒介和形式进行艺术实践。
综上所述,中国美术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通过了解和研究中国美术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艺术灵感和创作动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理解中国美术史这门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蓝瑛,明代,字CD叔,',;蝶叟,晚号石头陀。代表作一一《红树廿山图》
6顾阂中,江南人,中主时任翰林待诏,《韩熙载夜宴图》也以屏风画来分制画而,记录了当时•政治斗争中 的一个精彩片断。以夜宴为上题,的动地描绘出断熙以和周围人所亨受的物质和精神牛活。围绕着夜享的
主题,表现了奏乐、舞蹈、男女应酬等多种活动。画血上工笔了彩人物的技巧,达到•个空前的水准。
8崔白,字子西,濠梁人,宋神宗翰林图画院的花鸟风格创新标志是崔白的水墨风格受到肯定。除了道释
12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兀初画家。代表作:《云横秀岭图》
13林良,字以善,南海人,明代c他长于水,累写意,尤善画鹰,构图气魄.宏大,形象气宇轩昂,措境气氛 浓烈,用笔刚健奔放,亦能工笔重彩。其写意作品,有《雄鹰八哥图》与《双鹰》等。前者描写威猛雄鹰 自空而下,翻身扑向狼狈而逃的八哥,表现了紧张而激动人心的气氛;工笔作品有《山茶■羽图》等,画 风:简淡灵动
五代
人物——周文矩、顾阂中
山水——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花鸟——薛稷、黄筌
宋代
人物——李公麟、梁楷、(张择端)
山水——李成、范宽、郭熙(王希溢)
花鸟——崔白
宋徽宗赵佶
宋四家一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
遗民画家——钱选
人物——
山水高克恭
花鸟——
赵孟猴i
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明代
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4巨然,董源弟了,江宁人。发明了一种近乎后来法国映像派的风格画法,'矶头'皴法,表现林麓间山 光岚气的浮动感。代表作《落照图》有一种视错觉效果,需要退远看,才能在近看一片模糊的景象中分辨出高低远近的层次来。传世有《萧翼赚兰亭》、《秋山问道》、《层岩丛树》等。
5周文矩(生卒不详),建康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南唐中主、后主时为画院待诏,擅长肖像和仕女也, 代表作《重屏会棋图》,他在人物性格的塑造方面很川心,还采用一些特殊的布景道具,使人在画中观画, 引起丰富的视觉联想。所谓重屏,正好反映出屏风在五代的流行特点。
鬼神之类的宗教所,彳也神之R于花竹翎毛的七生,在描绘秋景方面也是特别擅长的,代表作《双喜图》《寒雀坐_集中体现他的艺术新风貌。《双喜图》传达出•派不安的气氛,显示出残缺的美感。
9李公麟,北宋自称“龙眠居士”,其研究古代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并把古质线条吸收到他的白描画法中。在他笔下,单凭线条表现对象,就能产生朴素动人,优关典雅的视觉效果。代表作《临韦假牧放图》、 《五马图》、《山庄图》。
10梁楷,南宋,开创了可以视为水蜷写意的简笔人物画11钱选,南宋遗民断家,温和派。字舜举,号玉潭。人物断传世的有《柴桑翁像》及《蹴鞠图》、《西湖吟 趣图》⑧等。所画人物用“游丝描”并沿衣褶烘染淡色,可明显看出学顾恺之《女史箴图》、《列女图》画 法的倾向,风格古朴淡雅,极力摆脱南宋院体画精能艳丽的影响。
19郑燮,字克柔,板桥,江苏兴化人。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他书法别开生面,自 创一体,自称“六分半”书。同时又将画兰竹之法用于作书。运笔不拘一格,自由挥洒,极富变化。他擅 画竹石兰蕙,画兰多以焦墨写叶,以来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绣劲绝伦。是 书画相通的表现。代表作——《兰竹图》:笔势纵横,竹、兰、石布说严谨,恣意苍劲的用笔,气势冲霄 的布局,清高拔俗的意境,充分体现了画家倔强傲岸的豪气和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
人物——
山水—蓝瑛
花鸟——林良、吕纪
清代
乾隆皇帝
四王—王时敏、王鉴、王辇、王原祁
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弘仁
扬州八怪——金农、郑燮、黄慎、李解、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边寿民
人物——
山水——
花鸟——
一般掌握:
1荆浩,字浩然,河南人。他所画的山水多是北方的灿2宓,构图都取全景式,气势宏阔。提出了“六要”,把谢赫的“六法”中的“骨法”从“用笔” 一端发展为“笔”和“墨”两个内容,这是中国画艺术 的重要成就,因此成为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把“笔”、"墨”作为-•对概念范畴提出来。表作《匡庐图》以巨幅立轴表现庐山身影,山峰高耸,层林密布,具有全景山水的气势。
他游历大江南北,最后寓居扬州以卖字画为生。创“漆书体”。他的总体风格是“以拙为妍,以重为巧”。 金农画工人物、佛像、山水、梅竹等,造型奇古,笔墨简淡,布局构图均别出心裁,人物肖像画法独创一 格,笔墨线条笨拙占朴,极不求形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金农之梅,也独创新法,故有“密梅”之称。 他博学多才,乂巧于应酬,他在书画上更能够按照自己的性格和喜好,把独特的个性表现出来。代表作一 一《东蚪吐华图》
2关仝,荆浩的弟了,有出蓝之誉。荆浩的弟了,白创“关家山水”。代表作《关山行旅图》是绢木墨笔作地 危峰巨石,高耸入云;秋山寒林,气氛逼真;皴法谨严,顿挫有力;楼阁洞府,深幽遂远;野店村居, 意境超然。
3董源,字叔达,江南钟陵人。像上维•样兼长设色和水,墨两种风格的山水,尤以后者著称,表达的景致平淡闲远,非常符合文人雅上的思想情趣。画面抒情白然。他创 造了用披麻皴与密密麻麻的点K皴,来 表现江南山水的独特手法。成功地表现出江南山水的远近层次与湿润的特质,成为江南山水也派的开山祖。 代表作:《潇湘图卷》、《夏山图卷》、《夏景山口待渡》。
16样寿平,清代,初名格,字寿平,匕;南田,江苏武进人。作品有《灵岩山图》、《落花游鱼图》、《花卉册》 等。追随者称“常州派”。
17吴历,字渔山,号墨井道人°作品有《横山晴霭图》卷与《湖天春色图》。
18金农,清代,被称为“八怪”之首,字寿门,号冬心等,浙江仁和人,久居扬州,被博学鸿词,既伤 “寄人篱下”,怀才不遇,乂 “以布衣雄世”。
出生于杭州,终生为职业画师,故画史称其为“浙派殿军”,实际其画风与“浙派”无太多关联。蓝瑛的 风格更接近黄公望。他的传统功力在浙派画家中式很突出的。以没骨法作青绿山水,设色浓艳,亦作浅绛 山水,笔法细柔。他的山水初年秀润,中年后自立门户,笔势纵横奇古、气象雄奇、骨力强健,以苍劲的 风格成为浙派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