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PIR被动红外
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原理

1.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原理详解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器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μ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人体发射的10μm 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
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
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μm 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涅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
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涅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优缺点: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
价格低廉。
缺点:◆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抗干扰性能:1.防小动物干扰探测器安装在推荐地使用高度,对探测范围内地面上地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
2.抗电磁干扰探测器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符合GB10408中4.6.1要求,一般手机电磁干扰不会引起误报。
pir人体红外传感器原理

pir人体红外传感器原理人体红外传感器(PIR)是一种利用人体红外辐射原理进行感应的电子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安防系统、自动照明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PIR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一、PIR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原理PIR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人体红外辐射。
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主要是热能,其波长范围为8-14微米。
PIR传感器通过感知这种红外辐射来检测人体的存在。
PIR传感器内部包含两个重要的组件:红外辐射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
红外辐射传感器由一对相互对射的红外探测器组成,通常是一对焦平面阵列(FPA)。
当有人体进入传感器的监测范围时,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将被红外探测器所感知。
二、PIR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工作方式PIR传感器工作时,首先要对环境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中,传感器会记录周围环境的红外辐射水平,并将其作为基准。
校准完成后,传感器将根据基准值来判断是否有人体进入。
在校准完成后,传感器会进入检测状态。
当有人体进入传感器的监测范围时,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将引起传感器的变化。
传感器会将这种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并送入信号处理器进行分析。
信号处理器会对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一定的算法来判断人体是否存在。
如果信号处理器判断有人体存在,则会触发相应的应用,如开启安防系统、自动照明等。
三、PIR人体红外传感器的特点1. 高灵敏度:PIR传感器能够感知到人体发出的微弱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2. 快速响应:PIR传感器能够在人体进入监测范围后迅速响应,减少延迟时间。
3. 抗干扰能力强:PIR传感器能够通过校准环境的红外辐射水平,减少外界干扰对传感器的影响。
4. 低功耗:PIR传感器工作时功耗较低,适合长时间运行。
5. 可靠性高:PIR传感器采用固态器件,无机械部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PIR人体红外传感器的应用领域1. 安防系统:PIR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安防系统,如入侵报警、监控等。
当有人体进入监测区域时,传感器会触发报警或启动监控摄像头。
pir传感器工作原理讲解

pir传感器工作原理讲解一、引言PIR传感器(Passive Infrared Sensor),即被动式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的传感器。
它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辐射来检测人体的存在,从而实现自动感应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PIR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二、红外辐射与热能人体作为一个温暖的物体,会发出红外线辐射。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在0.75至1000微米之间,是可见光的一种延伸。
人眼无法直接感知红外线,但PIR传感器可以接收并处理这种辐射。
三、传感器结构PIR传感器通常由两个探测区域组成,每个探测区域都覆盖一个锥形视野。
传感器的外壳上还有一个镜片,用来聚焦红外辐射。
镜片的材质和形状能够影响传感器的探测距离和角度。
四、红外辐射的感知当有人或其他物体进入传感器的监测范围内时,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会通过镜片聚焦到传感器的探测区域上。
传感器内部的红外感测元件会接收到这些红外辐射。
五、红外感测元件传感器内部的红外感测元件通常采用双热电偶,也叫做焦耳效应传感器。
双热电偶由两个热电偶电极组成,它们被放置在一个特殊的材料中。
当热电偶感受到红外辐射时,两个电极之间会产生微小的电压差。
六、信号放大与处理传感器会将双热电偶产生的微小电压差信号放大,并进行处理。
通过对信号的放大和滤波处理,可以有效地区分人体的红外辐射信号和其他干扰信号。
七、感知区域划分传感器内部的电路会将探测区域划分成多个像素。
每个像素都可以独立感知红外辐射的变化。
通过对不同像素的信号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确定人体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八、灵敏度与延迟设置PIR传感器通常具有灵敏度和延迟时间的设置。
灵敏度调节可以控制传感器对红外辐射的感知范围,高灵敏度可感知较小的红外辐射变化。
延迟时间设置则可以调整传感器在感知到红外辐射后的响应时间。
九、应用领域PIR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如室内外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
它还可以用于节能控制领域,如智能照明系统、自动门控制系统等。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应用原理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应用原理1. 引言被动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简称PIR)是一种常见的入侵检测器,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
本文将介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及其在安防系统中的应用。
2.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原理被动红外探测器通过感知红外辐射来检测物体的存在。
它基于物体与环境的温度差异产生的红外辐射信号。
- 被动红外探测器使用一种特殊的材料,称为热释电材料,能够感知物体的红外辐射。
- 当物体通过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监测范围时,物体的热辐射会产生电荷变化,这个变化被被动红外探测器感知到。
- 被动红外探测器将这个电荷变化转换为可测量的电压信号,然后通过电路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
3.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应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在安防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室内安防:被动红外探测器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安防系统中,用来检测入侵者的存在。
- 被动红外探测器可以探测到人体的红外辐射,可以精确地感知到有人进入室内。
- 室内安防系统通常会将被动红外探测器与其他传感器结合使用,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公共场所安防:被动红外探测器也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的安防系统中,如银行、商场等。
- 被动红外探测器可以快速感知到有人进入公共场所,并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安保人员或系统操作员。
- 公共场所安防系统通常会集成视频监控系统,被动红外探测器可以与视频监控相结合,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护。
3. 照明控制:被动红外探测器还可以应用于照明控制系统中,实现智能化的照明管理。
- 被动红外探测器可以感知到人的存在,根据人体活动来自动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
- 这种照明控制方式不仅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提供更加舒适和智能化的照明环境。
4.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特点被动红外探测器具有一些特点,使其在安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高灵敏度:被动红外探测器能够感知微小的红外辐射变化,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原理解析

1. 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原理详解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器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μ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
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
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μ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涅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
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涅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优缺点: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
价格低廉。
缺点:◆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抗干扰性能:1.防小动物干扰探测器安装在推荐地使用高度,对探测范围内地面上地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
2.抗电磁干扰探测器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符合GB10408中4.6.1要求,一般手机电磁干扰不会引起误报。
红外探头类探测器《产品推广》

被动红外探测器信号
探测器报警输出信号可分为: 有线 无线 1. 常闭触点信号输出 1. 无线信号输出 2. 常闭/常开触点可选
有线:是指探测器和报警主机之间采用的是有线连接传输的方式。 无线:是指探测器和报警主机之间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将电信号连通,即借助空间电磁波来传输电信号。 在常态(非报警状态下/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处于闭合状态的触点叫常闭触点。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
选择合适的型号 被动红外探测器具 有多种型号,从室内到 室外,从有线到无线, 从单红外到三红外,从 壁挂式到吸顶式的都有 , 那么所要安装的探测器 必须要考虑防范空间的 大小,周边的环境,出 入口 的特性等 实际状 况 。
安装后的测试 打 开红外 探测 器 , 在探测器范围内走动, 观察状态指示灯,当探 测到人体移动时状态指 示灯会闪烁
在常态(非报警状态下/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处于断开状态的触点叫常开触点。
常开——NO(normal open) 常闭——NC(normal close)
被动红外探测器有线连接
接 主 机 防 区
电阻
接 主 机 防 区
电阻常闭探测器源自常开探测器常闭信号探头接线方法
常开信号探头接线方式
红外探测器应用
广角探头应用
幕帘探头应用
谢谢观赏
更多产品请关注广州市艾礼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双鉴探测器 : 为了克服单一技术探测器的缺陷,通常将2种不同技术原理的探测器整合在一起,只有当2种探测技
术的传感器都探测到人体移动时才报警的探测器称为双鉴探测器。市面上常见的双鉴探测器以微波 +被动红外 居多。
三鉴探测器 : 微波与被动红外复合探测,并经模糊逻辑数码分析,只对真实人体移动做出报警。
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原理

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原理详解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器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μ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
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
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μm 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涅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
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涅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优缺点: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
价格低廉。
缺点:◆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抗干扰性能:1.防小动物干扰探测器安装在推荐地使用高度,对探测范围内地面上地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
2.抗电磁干扰探测器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符合GB10408中4.6.1要求,一般手机电磁干扰不会引起误报。
红外感应电路 低功耗

红外感应电路低功耗红外感应电路低功耗一、引言红外感应电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路,它可以用来检测物体的存在或者移动。
在很多场合,比如说安防领域、自动化控制领域以及智能家居领域等等,都需要使用到红外感应电路。
而在这些场合中,低功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让设备长时间运行或者使用电池供电,所以需要一个低功耗的红外感应电路。
二、红外传感器简介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物体是否存在或者移动的传感器。
它通过检测物体反射或者发射的红外光来实现这个功能。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红外传感器有两种:被动式红外传感器(PIR)和主动式红外传感器(AIR)。
1. 被动式红外传感器(PIR)被动式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热量变化原理的传感器。
它通过检测周围环境中的温度变化来判断是否有物体存在或者移动。
当有物体进入其监测范围时,物体会发射出红外光,这些红外光会被传感器所检测到,并且引起传感器内部的温度变化。
通过检测这种温度变化,被动式红外传感器就能够判断出是否有物体存在或者移动。
2. 主动式红外传感器(AIR)主动式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反射原理的传感器。
它通过发射红外光来探测物体是否存在或者移动。
当有物体进入其监测范围时,物体会反射出一部分红外光,这些红外光会被主动式红外传感器所接收到,并且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判断是否有物体存在或者移动。
三、低功耗设计在很多场合下,我们需要使用低功耗的红外感应电路。
因为在这些场合中,设备需要长时间运行或者使用电池供电,所以需要一个低功耗的设计方案。
1. 选择低功耗的芯片在设计低功耗的红外感应电路时,首先需要选择一款低功耗的芯片。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低功耗的芯片可供选择,比如说ST公司生产的STM32L系列芯片、TI公司生产的MSP430系列芯片等等。
这些芯片都有着低功耗、高性能、易于开发等优点,可以满足低功耗红外感应电路的设计需求。
2. 选择低功耗的红外传感器在选择红外传感器时,也需要考虑其功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PIR(被动红外探测器)
PIR是Passive InfraRed的缩写,就是被动红外技术,PIR探测器的全称就是Passive Infrared Detection(被动红外探测,有时候被称为Passive Infrared Sensor,在安防行业探测器多被称为Detection)。
定义一:
凡是温度超过绝对0℃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红外光谱),而温度低于1725°C的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光谱集中在红外光区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热,不同温度的物体,其释放的红外能量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因此红外波长与温度的高低是相关的。
而任何物体由于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本身温度不同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波长和距离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三个波段。
•近红外:波长范围0.75~3μm
•中红外:波长范围3~25μm
•远红外:波长范围25~1000μm
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长在9.5μm。
在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两个关键性的元件,一个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它能将波长为8-12um之间的红外信号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能对自然界中的白光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警戒区内,当无人体移动时,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只是背景温度,当人体进人警戒区,通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是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信号,因此,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探测的基本概念就是感应移动物体与背景物体的温度的差异。
另外一个器件就是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有两种形式,即折射式和反射式。
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即将热释的红外信号折射(反射)在PIR上,第二个作用是将警戒区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警戒区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这样PIR就能产生变化的电信号。
定义二:
在室温条件下,任何物品均有辐射。
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
人是恒温动物,红外辐射也最为稳定。
我们之所以称为被动红外,即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
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
探测器安装后数秒种已适应环境,在无人或动物进入探测区域时,现场的红外辐射稳定不变,一旦有人体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形成的警戒线一般可以达到数十米。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传感器(或称为红外传感器)及报警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其核心是不见是红外探测器件,通过关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以探测到某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
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范围是8~14μm,人体辐射的红外峰值波长约为10μm,正好在范围以内。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PIR)根据其结构不同、警戒范围及探测距离也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单波束型和多波束型两种。
单波束PIR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
这种方式的探测器境界视场角较窄,一般在5°以下,但作用距离较远,可长达百米。
因此又称为直线远距离控制型被动红探测器,适合保护狭长的走廊、通道以及封锁门窗和围墙。
多波束型采用透镜聚焦式光学系统,目前大都采用红外塑料透镜——多层光束结构的菲涅尔透镜。
这种透镜是用特殊塑料一次成型,若干个小透镜排列在一个弧面上。
警戒范围在不同方向呈多个单波束状态,组成立体扇形感热区域,构成立体警戒。
菲涅尔透镜自上而下分为几排,上面透镜较多,下边较少。
因为人脸部、膝部、手臂红外辐射较强,正好对着上边的透镜。
下边透镜较少,一是因为人体下部红外辐射较弱,二是为防止地面小动物红外辐射干扰。
多波束型PI R的警戒视场角比单波束型大得多,水平可以大于90°,垂直视场角最大也可以达到90°,但作用距离较近。
所有透镜都向内部设置的热释电器件聚焦,因此灵敏度较高,只要有人在透镜视场内走动就会报警。
红外光穿透力差,在防范区内不应有高大物体,否则阴影部分有人走动将不能报警,不要正对热源和强光源,特别是空调和暖气。
否则不断变化的热气流将引起误报警。
为了解决物品遮挡问题,又发明了吸顶式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安装在顶棚上向下360°范围内进行警戒,只要在防护范围内,无论从哪个方向入侵都会触发报警,在银行营业大厅,商场的公共活动区等空间较大的地方得到广泛使用。
被动式报警探测器由于探测性能好、易于布防、价格便宜而被广泛应用。
其缺点是相对于主动式探测误报率较高。
故现在多选用双鉴探测器或者多鉴探测器,增加了微波探测等技术,可有效降低误报率。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注意事项
由于被动红外探测器是属于一种微弱信号检测设备,在安装对必须注意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如高度,灵敏度等。
正确安装一个被动红外探测器,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首先是对探测器的性能特点必须了解,其次要合理确定安装的位置,最后必须要仔细调试。
不能说探测器能报警就说明安装好了,那么如何确定一个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呢?
•根据说明书确定正常的安装角度:安装高度不是随意的,会影响探测器的灵敏度和防小宠物的效果。
试想一下,一个探测器装在2M高度的位置和2.5高
度的位置,那么移动物体从地面移动时,切割明区和暗区的频率是不一样的。
•不宜面对玻璃门窗:被动红外探测器正对玻璃门窗,会有两个问题:一是白光干扰,显然PIR对白光具有很强的抑制功能,但毕竟不是100%的抑制。
因此避免正对玻璃门窗,可以避免强光的干扰。
二是避免门窗外复杂的环境
干扰,比如人群流动、车辆等。
•不宜正对冷热通风口或冷热源:被动红外探测器感应作用是与温度的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
冷热通风口和冷热源均有可能引起探测器的误报,对有些低性
能的探测器,有时通过门窗的空气对流也会造成误报。
•不宜正对易摆动的物体:易摆动的物体将会使微波探测器起作用,因此同样可能造成误报。
故注意非法入侵路线安装探测器的目的是防止犯罪分子的非法
入侵,在确定安装位置之前,必须要考虑建筑物主要出入口。
实际上我们防
止了出入口,截断非法入侵线路,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合理的选型:被动红外探测器具有多种型号。
比如美安科技生产的DFM-23 5R、DT-55R、DT-7380R等等,从单红外到三技术,从壁挂式到吸顶式
的都有,那么所要安装的探测器必须要考虑防范空间的大小,周边的环境,
出入口的特性等实际状况。
有时要考虑更换菲涅尔透镜来满足要求。
调试
将探测器安装完中后,调试探测器是最后所要做的工作。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调试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步测,就是调试人员在警戒区内走s型的线路来感知警戒范围的长度等宽放,从图中可以理解这一点。
微波灵敏度和红外灵敏度通过步测的方法要分别调整,过高或过低的灵敏度都将影响防范效果。
有时由于季节变换,冬季和夏季要对灵敏度分别调整。
微波灵敏度一定不能过大,因为微波只有穿透性,在调试的时候要注意。
第二种方法是仪表测量,有的探测器有背景噪声电压输出接口,用万用表的电压来测试,当探测器在警戒状态下,它的静态背景噪声的输出电压的大小,表示干扰源的干扰程度,以此判断这一位置是否合适安装这类的探测器。
以上部分只是作者对于被动红外探测器的使用及安装方法的基本共性作一点分析,各种品牌在红外处理方面具有其独特的方法,因此我们在使用安装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对探测器的特性一定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发挥被动红外探测器在安防工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