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红外

合集下载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工作原理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工作原理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工作原理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是一种常见的安防设备,它能够通过感应人体红外辐射来进行报警。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人体红外辐射的特性,当有人或动物经过时,被动式红外报警器会感应到其所释放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内部的电路处理后进行报警。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内部的电路包含了一个红外传感器和一个信号处理器。

红外传感器能够感应到人体所产生的红外辐射,而信号处理器则会对传感器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判断是否有人或动物经过,如果有,则会发出报警信号,触发报警器进行报警。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的工作距离和角度都是可以调节的,一般来说,其工作距离可以达到数米,而工作角度则可以达到一定的范围。

这使得它能够适应不同的安防场景,如室内、室外等。

被动式红外报警器在安防领域中应用广泛,它能够对于入侵和盗窃等情况进行及时的报警,提高了安全性和防范效果。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被动式红外报警器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

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的区别

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的区别

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的区别●主动红外技术一般使用在周界红外对射系统中,有多种距离规格的。

而被动红外探测器,又可分双鉴、三鉴等等!多使用在室内报警系统中。

红外对射系统是由发射和接收设备构成,发射端主动发射红外波,在接收端接收!被动红外是被动感应人体所发出的红外波!也就是说:能发射红外信号的称为主动红外,本身不发射红外信号而是探测人体或物体的红外波成为被动红外。

从施工来说,应该要求是一致的,主动红外尽量避开阻挡物,避免强光直射等!被动红外也应避免强光、不要被气流直吹、和温度变化比较大的地方等等!主动红外多用于室外周界报警系统中(如多光束红外对射、红外对射栅栏等)!被动红外多使用于室内家居报警系统(如红外探测器、幕帘探测器等)。

●被动红外探测器按探测范围分以下几类:广角式(空间式)、幕帘式、方向式外观都差不多家庭用还行●装一套红外线防盗报警器要多少钱,如果多加一个感应头呢?又是多少钱?答:红外是一种感应探头,一般的一套普通的家用商用主机里面配套的是一套主机,一个门磁,一个红外,两个遥控器,加上电源(一般都是可充电源,断电以后24小时还可以正常工作),市场价格一般在200到400之间,当然地区不同,价格也不同。

我在个说的是大概的。

加一个红外感应探头一般在50块左右。

2、多少米范围内有效果,这个红外线是走直线还是有折射的功能,比如小偷躲在角落里还有效吗?答:红外分广角的和幕帘的。

广角一般是装在墙上的,探测角度是水平120度,厚度为30厘米。

幕帘的看名字就知道是防窗户的,角度是和广角相反的。

探测范围应该是个扇形的形状。

探测这个范围的温度,如果冒个物体破坏范围内的问题,大幅度提高或降低,探头就会触警报警。

因为是扇形,所以有一定的死角。

幕帘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主动的,自己发射红外信号,对扇型空间扫描,接收端一般不加菲涅尔透镜。

只要有物体进入扫面范围,就有红外反射,接收到后就报警。

被动的一般按有菲涅尔透镜,同时菲涅尔透镜在制作上限制了红外的透射角度,达到幕帘的效果。

什么是PIR被动红外

什么是PIR被动红外

什么是PIR(被动红外探测器)PIR是Passive InfraRed的缩写,就是被动红外技术,PIR探测器的全称就是Passive Infrared Detection(被动红外探测,有时候被称为Passive Infrared Sensor,在安防行业探测器多被称为Detection)。

定义一:凡是温度超过绝对0℃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红外光谱),而温度低于1725°C的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光谱集中在红外光区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热,不同温度的物体,其释放的红外能量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因此红外波长与温度的高低是相关的。

而任何物体由于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本身温度不同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波长和距离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三个波段。

•近红外:波长范围0.75~3μm•中红外:波长范围3~25μm•远红外:波长范围25~1000μm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长在9.5μm。

在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两个关键性的元件,一个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它能将波长为8-12um之间的红外信号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能对自然界中的白光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警戒区内,当无人体移动时,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只是背景温度,当人体进人警戒区,通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是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信号,因此,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探测的基本概念就是感应移动物体与背景物体的温度的差异。

另外一个器件就是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有两种形式,即折射式和反射式。

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即将热释的红外信号折射(反射)在PIR上,第二个作用是将警戒区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警戒区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这样PIR就能产生变化的电信号。

定义二:在室温条件下,任何物品均有辐射。

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分类与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分类与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分类与安装使用注意事项核心提示: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分类与安装使用注意事项:随着国内安防意识得增强,各种防盗报警设备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安防项目中,并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使得防盗报警系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但由于人们对防盗报警知识不够了解而出现了很多的误解和产品的误操作。

本文介绍了防盗系统中嘴唇那个用的探测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常称:红外探头的的组成,类型及工作原理等,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红外探头|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防盗报警设备|报警器材|防盗报警器材|入侵探测器|防盗探测器。

红外探头|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防盗报警设备|报警器材|防盗报警器材|入侵探测器|防盗探测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分类与安装使用注意事项随着国内安防意识得增强,各种防盗报警设备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安防项目中,并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使得防盗报警系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但由于人们对防盗报警知识不够了解而出现了很多的误解和产品的误操作。

本文介绍了防盗系统中嘴唇那个用的探测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常称:红外探头的的组成,类型及工作原理等,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防盗报警系统的前端探测部分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探测器,其中最主要的是入侵探测器。

入侵探测器通常由传感器(Sensor)、信号处理器和输出接口组成,入侵探测器主要包括有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微波入侵探测器、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超声波入侵探测器、振动入侵探测器、音响入侵探测器、磁开关入侵探测器、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被动红外探测器。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组成:被动红外探测器主要是探测接收外界的红外辐射,探测器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对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波段敏感。

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是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长在9.5μm,所以被动红外探测器主要是接收波长8~14μm的红外辐射。

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

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

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两种常见的红外热成像技术。

它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指通过主动辐射红外光源,利用物体对红外辐射的反射或散射来获取热图像。

这种技术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工作,并且对于远距离目标的探测具有较好的效果。

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安防、消防等领域。

例如,在军事领域,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探测敌方目标,提供战场情报,指导作战决策。

在安防领域,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夜间监控,提高安全性。

在消防领域,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探测火灾,帮助消防人员快速定位火源,提高灭火效率。

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是指利用物体自身的红外辐射来获取热图像。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能量越强,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红外辐射来获取其温度分布。

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建筑等领域。

例如,在医学领域,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人体的体温分布,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在工业领域,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设备的热量分布,及时发现故障,提高生产效率。

在建筑领域,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建筑物的热漏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各有其优势和适用场景。

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主动辐射红外光源,适用于远距离目标的探测;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则可以利用物体自身的红外辐射,适用于近距离目标的探测。

此外,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环境光的依赖较小,适用于黑暗环境;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环境光的依赖较大,适用于光照充足的环境。

总之,主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获取物体的红外辐射来获取热图像,帮助人们了解物体的温度分布,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两种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应用原理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应用原理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应用原理1. 引言被动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简称PIR)是一种常见的入侵检测器,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

本文将介绍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原理及其在安防系统中的应用。

2.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原理被动红外探测器通过感知红外辐射来检测物体的存在。

它基于物体与环境的温度差异产生的红外辐射信号。

- 被动红外探测器使用一种特殊的材料,称为热释电材料,能够感知物体的红外辐射。

- 当物体通过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监测范围时,物体的热辐射会产生电荷变化,这个变化被被动红外探测器感知到。

- 被动红外探测器将这个电荷变化转换为可测量的电压信号,然后通过电路进行信号处理和分析。

3.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应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在安防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室内安防:被动红外探测器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安防系统中,用来检测入侵者的存在。

- 被动红外探测器可以探测到人体的红外辐射,可以精确地感知到有人进入室内。

- 室内安防系统通常会将被动红外探测器与其他传感器结合使用,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公共场所安防:被动红外探测器也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的安防系统中,如银行、商场等。

- 被动红外探测器可以快速感知到有人进入公共场所,并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安保人员或系统操作员。

- 公共场所安防系统通常会集成视频监控系统,被动红外探测器可以与视频监控相结合,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护。

3. 照明控制:被动红外探测器还可以应用于照明控制系统中,实现智能化的照明管理。

- 被动红外探测器可以感知到人的存在,根据人体活动来自动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

- 这种照明控制方式不仅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提供更加舒适和智能化的照明环境。

4.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特点被动红外探测器具有一些特点,使其在安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高灵敏度:被动红外探测器能够感知微小的红外辐射变化,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什么是PIR被动红外

什么是PIR被动红外

什么是PIR(被动红外探测器)PIR是Passive InfraRed的缩写,就是被动红外技术,PIR探测器的全称就是Passive Infrared Detection(被动红外探测,有时候被称为Passive Infrared Sensor,在安防行业探测器多被称为Detection)。

定义一:凡是温度超过绝对0℃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红外光谱),而温度低于1725°C的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光谱集中在红外光区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热,不同温度的物体,其释放的红外能量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因此红外波长与温度的高低是相关的。

而任何物体由于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本身温度不同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波长和距离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三个波段。

•近红外:波长范围0.75~3μm•中红外:波长范围3~25μm•远红外:波长范围25~1000μm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长在9.5μm。

在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两个关键性的元件,一个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它能将波长为8-12um之间的红外信号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能对自然界中的白光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警戒区内,当无人体移动时,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只是背景温度,当人体进人警戒区,通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是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信号,因此,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探测的基本概念就是感应移动物体与背景物体的温度的差异。

另外一个器件就是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有两种形式,即折射式和反射式。

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即将热释的红外信号折射(反射)在PIR上,第二个作用是将警戒区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警戒区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这样PIR就能产生变化的电信号。

定义二:在室温条件下,任何物品均有辐射。

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

简单分析主动红外线探测器和被动红外线探测器的区别

简单分析主动红外线探测器和被动红外线探测器的区别

简单分析主动红外线探测器和被动红外线探测器的区别
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主动红外探测器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组成。

红外发射器发射一束或多数经过调制过的红外光线投向红外接收器,再辅以光学系统,防范一个平面。

它最明显的特征是由发射端主动发射红外线,由接收端接收红外线,形成红外线的网状。

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没有遮挡物时,探测器不会报警。

有物体遮挡时,接收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探测器报警。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依靠被动的吸收热能动物活动时身体散发出的红外热能进行报警的,也称热释红外探头,其探测器本身是不会发射红外线的。

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2个关键性元件,一个是菲涅尔透镜,另一个是热释电传感器。

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温度(-273℃)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辐射,不同温度的物体释放的红外能量波长也不同。

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差别。

当人体移动时,这种差别的变化通过菲涅尔透镜被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到,从而输出报警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探测器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在安防工程中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探测器。

但要其正常使用,既要防止漏报,又要减少误报,特别是如何将误报现象降到最低的限度是一个摆在广大工程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了解被动红外探测器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技术特点,这样才能根据这些基本的技术特点,从安装、调试、使用等各个环节,按照探测器的基本技术特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探测器的最大功效。

1、被动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的基本概念
在警戒范围内,为什么人在移动时被动红外探测器能够发生报警信号呢?
在自然界,任何高于绝对温度(-273度)时物体都将产生红外光谱,不同温度的物体,其释放的红外能量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因此红外波长与温度的高低是相关的。

在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两个关键性的元件,一个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它能将波长为8一12um之间的红外信号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能对自然界中
的白光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警戒区内,当无人体移动时,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只是背景温度,当人体进人警戒区,通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是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信号,因此,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探测的基本概念就是感应移动物体与背景物体的温度的差异。

另外一个器件就是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有两种形式,即折射式和反射式。

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一是聚焦作用,即将热释的红外信号折射(反射)在PIR 上,第二个作用是将警戒区内分为若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警戒区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这样PIR就能产生变化的电信号。

2、动红外探测器的警戒区域感应模型分析
任何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在其出厂说明书上都有感应视区的模型图。

那么
就此我们可以了解哪些信息呢?
(1)探测器应该安装的高度
(2)探测器下视区的角度应是多少
(3)最远的警戒范围
(4)最宽的警戒作用距离
(5)警戒角度
(6)可视感应带的方向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对被动红外探测器有一个基
本的了解,对正确使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将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3、关于被动红外探测器的防宠物功能
被动红外探测器发展到今天,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防小宠物是被动红外探测器的一种重要的功能,每个生产厂家对抗小宠物干扰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但不外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方式,即通过菲涅尔透镜的分
割方式的改变来降低由于小宠物引起误报的概率,这种方式是表面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第二种方式是采用对探测信号处理分析方式,主要是对探测的信号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分析其中的信号周期,幅度,极性。

这些因素具体反应出移动物体的速度、热释红外能量的大小,以及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探测器中的微处理器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由此判断移动物体可能是人还是小动物。

由此看来,我们要注意的是被动红外探测器的防小宠物的功能是相对的。

这种相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防宠物是相对的,相对于没有防宠物功能的探测器其误报率是大大降低了,它对小宠物的数量和大小有一定限度的。

第二方面是安装位置是要有一定要求的,并不是随意的安装就可以达到防小宠物功能,在安装时,必须要仔细理解探测器的说明书中的具体要求。

4、三技术被动红外探测器中的微波探测器原理
物理学中的多普勒原理告诉我们,在微波段,当以一种频率发送时,在微波能虽覆盖的范围内,当有移动物体时,将以另一种频率反射,这样发射频率和反射频率有一个频率差异。

这种频率差异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包括
移动物体的速度,与探测器的径向角度等。

微波探测原理在理论上是比较复杂的。

但在三技术红外探测器中,除了我们应该了解微波探测的基本概念之外,还需要了解微波的传播具有对建筑物的穿透性,所以如果在室内安装了三技术的微波探测器,如果灵敏度调整不当,就有可能辐射到室外,这样就可能引起误报。

5、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注意事项
由于被动红外探测器是属于一种微弱信号检测设备,在安装对必须注意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如高度,灵敏度等。

正确安装一个被动红外探测器,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首先是对探测器的性能特点必须了解,其次要合理确定安装的位置,最后必须要仔细调试。

不能说探测器能报警就说明安装好了,那么如何确定一个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呢?
根据说明书确定正常的安装角度
安装高度不是随意的,会影响探测器的灵敏度和防小宠物的效果。

试想一下,一个探测器装在2M高度的位置和2.5高度的位置,那么移动物体从地面移动时,切割明区和暗区的频率是不一样的。

不宜面对玻璃门窗
被动红外探测器正对玻璃门窗,会有两个问题:一是白光干扰,显然PIR 对白光具有很强的抑制功能,但毕竟不是100%的抑制。

因此避免正对玻璃门窗,可以避免强光的干扰。

二是避免门窗外复杂的环境干扰,比如人群流动、车辆等。

不宜正对冷热通风口或冷热源
被动红外探测器感应作用是与温度的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

冷热通风口和冷热源均有可能引起探测器的误报,对有些低性能的探测器,有时通过门窗的空气对流也会造成误报。

不宜正对易摆动的物体
易摆动的物体将会使微波探测器起作用,因此同样可能造成误报。

古注意非法入侵路线安装探测器的目的足防止犯罪分子的非法入侵,在确定安装位置之前,必须要考虑建筑物主要出人口。

实际上我们防止了出入口,截断非法入侵线路,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合理的选型
被动红外探测器具有多种型号。

从6米到60米,从单红外到三红外,从壁挂式到吸顶式的都有,那么所要安装的探测器必须要考虑防范空间的大小,周边的环境,出入口的特性等实际状况。

有时要考虑更换菲涅尔透镜来满足要求。

6、调试
将探测器安装完中后,调试探测器是最后所要做的工作。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调试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步测,就是调试人员在警戒区内走s型的线路来感知警戒范围的长度等宽放,从图中可以理解这一点。

微波灵敏度和红外灵敏度通过步测的方法要分别调整,过高或过低的灵敏度都将影响防范效果。

有时由于季节变换,冬季和夏季要对灵敏度分别调整。

微波灵敏度一定不能过大,因为微波只有穿透性,在调试的时候要注意。

第二种方法是仪表测量,有的探测器有背景噪声电压输出接口,用万用表的电压来测试,当探测器在警戒状态下,它的静态背景噪声的输出电压的大小,表示干扰源的干扰程度,以此判断这一位置是否合适安装这类的探测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