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10章-课后习题答案P219-P221.pdf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3.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专业化与贸易经济学是研究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如何进行生产和分配的科学。
在全球经济下,人们可以选择自给自足,也可以选择专业化生产,相互之间进行贸易,并导致经济相互依存。
国家和个人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解决由于稀缺性引起的问题,并从中获得好处。
每个人都消费本国和世界各国许多其他人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
相互依存和贸易之所以合意,是因为它可以使每个人享用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与劳务。
2.比较优势原理有两种方法比较两个人在生产一种物品时的能力。
如果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绝对优势;如果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基于比较优势。
(1)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的。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绝对有利的地位。
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绝对优势比较的是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生产一种物品需要资源少(比如说劳动时间少)的生产者称为在生产那种物品时具有绝对优势。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版)第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预算约束线( )(西北大学研)答:预算约束线又称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指对消费者可以承受(在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希望购买的物品价格既定时)的消费组合的限制。
预算约束线表示消费者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
假定以I 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1P 和2P 分别表示商品和商品的价格,以1X 和2X 分别表示商品和商品的数量,那么,相应的预算等式为:1122P X P X I +=。
上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等于他购买商品和商品的总支出。
而且,可以用1I P 和2I P 来分别表示全部收入仅购买商品或商品的数量,它们分别表示预算约束线的横截距和纵截距。
此外,上式还可以改写成如下形式:12122P I X X P P =-+。
式中的预算约束线方程表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12P P -,纵截距为2I P 。
.无差异曲线( )(西北大学研;北京科技大学研)答:无差异曲线指带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一条曲线。
它表示消费者在一定偏好、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组合商品的满足程度是没有区别的。
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12U f X X =,。
其中,1X 、2X 分别为商品和商品的消费数量;U 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由于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序数效用,所以,这里的U 只需表示某一个效用水平,而不在乎其具体数值的大小。
无差异曲线如图所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0章--外部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0章--外部性)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0章外部性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
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均衡并没有实现整个社会总利益的最大化。
1.福利经济学:回顾图10-1表示铝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也就是购买最后一单位铝对消费者的价值。
供给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也就是出售最后一单位铝对生产者的成本。
在没有政府干预时,铝的价格会自发调整,所示的市使铝的供求达到平衡。
如图10-1的Q市场场均衡时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在使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化的意义上说是有效率的。
图10-1 铝市场2.负的外部性假设铝工厂排放污染物,产生负的外部性,使得生产铝的社会成本大于铝的私人成本。
因此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之上。
一个仁慈的社会计划者会力图使该市场产生的总剩余——铝对消费者的价值减去生产铝的社会成本——最大化。
决定了社会的最适量(即Q最适),如果不考虑对除生产者之外的其他人的影响,则均衡数量为Q市场。
此时铝的均衡数量(即Q市场)大于社会的最适量(即Q最适)。
出现这种无效率是因为市场均衡仅仅反映了生产的私人成本。
在市场均衡时,边际消费者对铝的评价小于生产它的社会成本。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6.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价格控制(1)价格上限和价格下限价格上限是某种物品与劳务价格法定的最高限,比如租金控制;价格下限是某种物品或劳务价格法定的最低限,比如最低工资。
(2)用供求工具分析价格控制的影响①价格上限对市场结果的两种可能影响当价格上限高于均衡价格时,市场力量使经济向均衡变动,价格上限对价格或销售量没有影响;当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时,价格上限使得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最终价格等于价格上限规定的水平,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引起短缺。
图6-1表示有价格上限的冰淇淋市场。
图6-1 有价格上限的冰淇淋市场②价格下限对市场结果的两种可能影响当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时,市场力量使经济向均衡变动,价格下限对价格或销售量没有影响;当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时,价格下限使得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最终价格等于价格下限规定的水平,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引起过剩。
图6-2表示有价格下限的冰淇淋市场。
图6-2 有价格下限的冰淇淋市场2.税收的影响政府无论是对生产者征税还是对消费者征税都会达到相同的均衡结果,税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
税收使得物品的均衡数量减少,买者为该物品支付的价格升高,而卖者从该物品得到的价格降低,政府获得了税收收入。
一般情况下,税收是由卖者和买者共同分担,但对二者的影响程度不同,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2章微观经济学前沿22.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不对称信息(1)不对称信息指在生活中,一些人往往拥有比另一些人更多的信息,而且,这种信息的差别会影响他们做出的决策以及他们如何相互交易。
(2)不对称信息的影响①道德风险a.道德风险指在代理人代表委托人完成一些工作时出现的问题。
如果委托人不能完全监督代理人的行为,代理人就倾向于不会像委托人期望的那样努力。
雇佣关系是道德风险的经典的例子。
b.减少道德风险的机制:更好的监督、高工资、延期支付。
②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指在卖者对要出售的物品的特征了解得比买者多的市场上产生的问题。
结果,买者要承担物品质量低的风险,这就是说,从无信息买者的角度看,所出售物品的“选择”可能是“逆向的”。
逆向选择在二手车市场、劳动市场和保险市场上经常发生。
(3)不对称信息的私人解决①发信号a.发信号是指有信息的一方向无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时所采取的行动。
b.有效信号的条件:第一,信号必须是有成本的。
如果信号是免费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它也就不能传递有效信息。
第二,信号对发送者来说其成本有差别,信号必须是低成本的或者是对有高质量产品的人更有利。
②筛选筛选指当无信息的一方引起有信息的一方披露私人信息时所采取的行动。
(4)不对称信息与公共政策不对称信息可以在一些情况下要求政府有所作为,但三个事实使这个问题复杂化了。
①私人市场有时可以用发信号和筛选的结合,从而依靠自己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
②政府也并不比私人各方有更多信息。
即使市场的资源配置不是最优的,也是次优的。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21.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预算约束线:消费者的购买力预算约束线指对消费者可以承受(在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希望购买的物品价格既定时)的消费组合的限制。
以I 表示消费的收入,1P 、2P 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1X 、2X 分别为两商品的数量,则预算线方程为:1122I P X P X =+,它表示消费的全部收入I 等于消费购买商品1和购买商品2的支出之和。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衡量的是消费者用一种物品换到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2.偏好:消费者的购买欲望(1)用无差异曲线代表偏好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的偏好。
如果两种商品组合完全同样适合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在它们之间就是无差异的。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表示使消费者同样满足的消费组合。
(2)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以MRS 代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X ∆和2X ∆分别是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为:2121X MRS X ∆=-∆ 当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则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公式为:12212011d lim d X X X MRS X X ∆→∆=-=-∆ 根据这个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可以知道: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由于无差异曲线并不是一条直线,所以在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边际替代率并不相同。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外部性【圣才出品】

第10章外部性一、概念题1.外部性(externality)答:外部性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支付相应的成本和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外部性。
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
外部性理论可以为经济政策提供某些建议,它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依据,政府可以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利用相应的经济手段,以消除外部性对成本和收益差别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2.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答:外部性内在化指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当某种物品或劳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被调整到足以使得个人或厂商的决策考虑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时,就实现了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为此,政府通常采取两类措施:矫正性的税收和矫正性的财政补贴。
前者意在对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通过对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将其私人边际成本提高至同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以此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后者意在对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通过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消费者发放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效益大小的财政补贴,将其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以此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十章外部性
复习题 1.举出一个负外部性的例子和一个正外部性的例子。 答:负外部性的例子:化工厂排放的化学废气,污染了环境,但 它却不必承担污染的全部成本。 正外部性的例子: 在临街的自家 院子里种花, 既美化了自己家的环境, 又使邻居和路人可以欣赏 到美丽的花,具有正外部性。 2.用供求图解释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负外部性的影响。
问题与应用 1.有两种方法保护你的汽车不被偷窃:防盗杠杆使偷汽车者难 以偷走你的汽车; 报警器使得在你的车被偷以后, 警察可以轻而 易举地抓得小偷。 以上哪一种类型的保护会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 部性?哪一种带来正外部性?你认为你的分析有什么政策含义 吗? 答:( 1)防盗杠杆的保护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因为防盗 杠杆的使用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我的汽车, 但偷车者会把注意力 转向其他汽车,多偷那些没有安装防盗杠杆的汽车。 ( 2)报警器给其他车主带来正外部性,因为偷汽车者并不知道 哪些汽车装了报警器, 为避免被抓, 他们会减少偷任何一辆车的 概率。 ( 3)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对使用防盗杠杆的汽车所 有者征税,对装报警器的汽车所有者给予补贴。 2.你同意下列说法吗 ?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 ?
研究,科技发明的正外部性内在化。 4.什么是矫正税?为什么就保护环境免受污染的方法而言,经 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好大于管制? 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 这种税也被称为庇 古税。作为解决污染的方法, 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爱通常大于 管制,因为税收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减少污染。 首先是因为税 收减少污染更有效率。 矫正税实际上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 并把 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 无论环境保护机构 选择的污染水平是多少, 它都可以通过税收以最低的总成本达到 这个目标。其次,矫正税对环境更有利。在管制政策下,企业被 动地减少污染, 一旦达到了管制的要求, 它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排 污。税收激励工厂主动减少污染, 以尽力减少不得不为此支付的 税收量。 5.列出不用政府干预时也可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的一些方 法。 答:私人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的方法有: (1) 用道德规范和 社会约束来解决; (2) 慈善行为; (3) 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 解决外部性问题; (4) 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6.设想你与一个吸烟者同住一间房,但你不吸烟。根据科斯定 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室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 ?这个结果有效 率吗 ?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 ? 答:根据科斯定理, 如果我被迫吸烟所承受的成本大于我的室友
D.如果每个灭火器的外在收益是 10美元,说明能引起有效率结
果的政府政策。
答:政策应该对每消费一个灭火器,向消费者补贴 10美元。
4.旧金山的一家本地戏剧公司提出建立一家邻近的新剧院。在
得到批准之前,市政规划者全面研究了该剧拥堵,这对社区有不利影响。
图10- 2 灭火器市场图
答:如图 10-2 所示,市场均衡的产量水平是 Q1,有效率的产量
水平是 Q2。需求曲线并不反映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 由于社会价
值大于私人价值, 因此社会价值曲线在需求曲线之上。 社会价值
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的产量是社会有效率的产量; 需求曲线与供
给曲线交点的产量是均衡水平的产量。因此,两个产量不同。
市政规划者估算,额外交通拥堵给社区带来的成本是每张票
5美
元。这是哪一种外部性?为什么? / 14
答:属于负外部性,因为额外交通拥堵对社区有不利影响。 B.画出剧院门票市场的图形,标明需求曲线、社会价值曲线、 供给曲线、社会成本曲线、市场均衡产出水平,以及有效率的产 出水平。再说明每单位的外部性数量。
/ 14
A.“必须根据矫正税引起的无谓损失来评价庇古税作为减少污 染方法的收益。” 答:不同意。矫正税与其他大多数税不同,它是存在负外部性时 的正确激励, 从而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 矫正税既增加了 政府收入,又增加了社会福利。 B.“当决定是否向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征收矫正税时,政府应该 把税加载引起外部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答:不同意。无论向谁征税,税收的影响是相同的。因此无论外 部性是由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造成的, 向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征税会 导致同样的数量下降以及消费者支付和生产者收入的价格变动。 3.考虑灭火器市场。 A.为什么灭火器在消费中表现出正外部性 ? 答:即使人们是出于自身利益而购买灭火器, 以减少自己的损失, 人们也可以阻止火势蔓延以减少其他人的生命、 财产损失, 所以 灭火器表现出正外部性。 B.画出灭火器市场图,标出需求曲线、社会价值曲线、供给曲 线和社会成本曲线。 答:灭火器的使用有正的外部性, 它的社会价值曲线高于它的需 求曲线。 C.指出市场均衡产量水平和有效率的产量水平。直观地解释为 什么这两种量不同。
吸烟所获得的收益, 我的室友就不应该在房间里吸烟。 如果我的 成本小于室友的收益, 她就可以在房间里吸烟。 只要交易成本不 阻止协议的达成, 结果就是有效的。 我和室友协商达成解决办法: 我们中的一个补偿另一个吸烟或者不吸烟的损失。 如我给室友买 一些糖果以缓解她不能吸烟的痛苦, 来与她达成协议——她以后 不在房间里吸烟。
答:图中显示了剧院门票市场。 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曲线间的垂 直距离是外部成本。 C.通过进一步研究,市政规划者发现了第二种外部性。排练话 剧往往持续到深夜, 演员、舞台工作人员和其他剧院成员不时来 来往往。 规划者发现, 步行人数的增加改善了周围街道的安全状 况,据估算,给社区带来的利益是每张票 2美元。这是哪一种外 部性?为什么? 答:这属于正外部性, 因为这给那些居住在剧院附近的带来利益。 D.在一个新图形上,说明在存在这两种外部性情况下的剧院门 票市场。再标明需求曲线、社会价值曲线、供给曲线、社会成本 曲线、市场均衡的产出水平、有效率的产出水平,以及每单位这 两种外部性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