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_70_80后的记忆
60后70后80后90后 一部儿童零食进化史

60后、70后、80后、90后一部儿童零食进化史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如果食物是天,那么零食就好比天上的星星。
没有零食,天塌不下来,但生活一定会变得像白开水般寡淡乏味。
正是因此,无论是在饥馑的60年代还是日益丰盈的70、80年代,都充斥着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各种零食。
它们或者取材自然,或者精雕细琢,又或者充满了工业气息……每种零食都无一例外能够勾起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正是出于这份情感,在这里搜罗了各个年代的经典零食们,不求全,只求精,更求独特。
这些零食们,有的已经找不到了,有的还焕发着勃勃生机。
不过我可没有给它们打广告的意思呢。
欢迎补充。
60后·零食是个稀罕物60年代物资匮乏,大多数人还都在为温饱而奔忙,零食对他们来说,更大程度上是奢侈品,是辛苦劳作之余为数不多的甜头,是生活美好的希冀。
因此,与后来者相比,60年代的零食虽在形象品质上相形见绌,却享受着最尊崇的待遇。
古巴糖△图片来自《60年代小学生的零食》1960年11月17日,格瓦拉率领古巴经济代表团访问中国,为了“有力支援古巴的经济建设”,中国从那个时候开始进口古巴糖,从此古巴糖走进了亿万中国人的生活,与中国人的生活有了密切的联系。
其实“古巴糖”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糖类,就是糖从甘蔗中提取出后,经过粗加工而成的产品,俗称“红糖”。
在计划经济物资匮乏的60年代,只有少部分糖会进一步精细加工成为白糖,而还有一部分就直接包装成块状硬糖,成为了当时小孩子们在苦涩生活之余为数不多的一抹甜味。
但是,昔日的“古巴糖”并非今日的“红糖”,事实远没有那么美好……至今,中国仍然在从古巴进口蔗糖,只是进口来的糖纷纷经过多样而精细的加工改头换面,“古巴糖”的称谓已经不复存在,而那滋味如同那个苦涩年代一样的糖块,也早已在时代的洪流中销声匿迹了。
果味饼干△时间太久远,只能找到包装纸了,上面依稀可见当年饼干的样子在60年代,糖果和饼干算是孩子们对味蕾的为数不多的甜蜜刺激。
“60后”、“70后”、“80后”的性启蒙日记

“60后”、“70后”、“80后”的性启蒙日记作者:何智来源:《婚育与健康》2012年第07期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性启蒙在新婚之夜欣然,50岁,牙科医师,现居上海性启蒙途径:新婚之夜的经验上世纪70年代,是一个“谈性色变”的年代。
10多岁的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议论,如:“今天我看见谁和谁在一起走,还手拉着手呢!他们一看见我就立即分开了,一个走在路这边,一个走到路那边去了,装出没事的样子,其实全让我看见了。
他们肯定是在谈对象……”那个时候,男女之间在公共场合是绝对不敢有任何亲昵举止的。
电影上的男女主人公谈恋爱时总好像防着对方,似乎一旦肌肤相亲就会生出孩子来似的。
因此,我们当时也都认为男女之间任何的亲热关系,都是不正常的、下流的行为,要加以痛斥。
上初中的时候,我们班的女团支部书记居然和一个表现极差的男生谈起了恋爱,同学们私下议论纷纷。
我是全班最害羞最老实的一个,也弄不明白,那个男生除了个子高一点儿,不知是什么地方把团支部书记吸引了去。
大家一致认为,如果让老师知道了,团支部书记的位置一定会保不住,幸亏大家很快就初中毕业了。
高中时,有一次期末考试,为了保证考试的质量,各个班级的学生都重新编排座次,我恰巧和全校有名的女阿飞相隔一个座位。
第一场考试结束后,好几个同学在窗外伸头伸脑地往里看她。
她就用口水吐他们,很泼,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看着眼前这一切,我很吃惊。
听说这个女阿飞的爸妈都死了,她是在亲戚家长大的。
后来她表哥把她给那个了,听说她还做过一次人流,所以现在脸皮磨得特别厚。
我心里挺替她难受,觉得男人怪可怕的。
对于我来说,真正认识“性”是在新婚之夜,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我没有过度的紧张和顾虑,好像总算了悟、完成了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从此以后踏上了真正成熟的大路。
那个神秘的疑点,在这一夜迎刃而解。
上帝创造出男人和女人,让他们结合,就像螺钉配螺母一样,如此简单,而又不可思议一样。
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从朋友的经验中了解了性WlNG,35岁,电视编剧,现居北京性启蒙途径:闺中密友的性经验我打小就喜欢看爱情电影,真的。
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顺口溜

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顺口溜在我国,顺口溜是一种常见的民间文学形式,它有着朗朗上口的特点,易于传颂和流传。
顺口溜可以用来表达人们对生活、时事和文化的思考,也可以用来娱乐和调侃。
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年代的人们所创作的顺口溜也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年代的文化和生活状态。
以下是我为您撰写的关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顺口溜的文章:一、60后顺口溜1.1 父母恩情你不懂,60后的天真无邪。
1.2 学习千万别偷懒,功课落下知多少。
1.3 喜迎改革开放新风,梦想成真是我们的追求。
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60后的人们成长在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
他们的童年充满了天真和快乐,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经典的60后顺口溜。
这些顺口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成为了60后们的共同记忆和文化符号。
二、70后顺口溜2.1 科技发展改变了人生,70后的价值观在不断更新。
2.2 改革春风吹满地,奋斗拼搏郎当在。
2.3 时代在变梦在远,共筑我国梦是我们的使命。
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70后的人们经历了我国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
他们的顺口溜中充满了对时代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反映了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70后顺口溜中经常出现的关键词如改革开放、奋斗拼搏等,正是他们追求进步和梦想的写照。
三、80后顺口溜3.1 互联网改变了一切,80后在数字世界自由飞翔。
3.2 知识改变命运,努力学习是我们的座右铭。
3.3 奋斗不息梦想逐梦,共圆我国梦是我们的使命。
80后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一代,他们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数字世界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80后的顺口溜中常常出现与网络、科技和知识有关的内容,反映了他们对知识和自由的追求。
在80后的顺口溜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对祖国和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
四、90后顺口溜4.1 人生处处是风景,90后的热情不可挡。
4.2 个性张扬唯我独尊,勇敢追梦是我们的态度。
70后80后的回忆语句

70后80后的回忆语句
回忆语句一:小时候,我们家附近有一家小卖部,里面摆满了各种零食和玩具,每次经过都忍不住要进去逛一圈。
回忆语句二:我记得小时候的夏天,天气炎热,我们都会去公园里的游泳池游泳,一边畅快地游泳,一边尽情享受夏日的凉爽。
回忆语句三: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就是积木,我可以花上几个小时搭建各种形状的建筑物,那种成就感真是无法言表。
回忆语句四:每个周末,我和朋友们都会去电影院看最新上映的电影,那种坐在黑暗中,享受电影带来的魔力的感觉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回忆语句五:80后的我们经常会在下雨天去踢足球,那种在泥泞中奔跑的感觉,简直就是一种解放。
回忆语句六:小时候,我们家里没有电视,每天晚上,我都会坐在床边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故事节目入睡。
回忆语句七: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脑和手机,我们只能通过写信来与远方的亲戚和朋友联系,那种期待和兴奋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回忆语句八:80后的我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就是弹弓,我们会找到各种形状的弹珠,然后在街上找目标练习射击技巧,那种成就感真是难以忘怀。
回忆语句九:小时候,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西游记》,每天晚上都会坐在电视机前追着看,每个角色都让我陶醉其中。
回忆语句十:80后的我们经常会去旧书店翻阅各种经典的漫画,每
一页都让我沉浸在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
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顺口溜

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顺口溜《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顺口溜》一、介绍顺口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民间口头艺术形式,通常由四个字或七个字组成,采用平仄相间的韵脚,韵律优美,内容热烈活泼,表达简洁明了。
在中国历史上,顺口溜一直是人们喜爱的口头表达方式,富有幽默和诙谐的元素。
今天,我们将通过顺口溜的方式,来回顾中国几代人的成长和变迁。
二、60后顺口溜60后,背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他们的顺口溜充满了对社会进步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六零六零真英勇,饭碗攥紧干一阵;五七七一,劳动竞赛力争先。
60后那个年代,中国正处在的风暴中,人们在艰难中求生存,幸存的人们心中也埋下了对改革开放的憧憬与渴望。
三、70后顺口溜70后,是改革开放时期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他们见证了中国的巨变,他们的顺口溜中充满了对改革开放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七零七零我勤劳,改革开放我见证;三个代表跨世纪,我心中充满希望。
70后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代人,他们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变革,见证了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伟大转折。
四、80后顺口溜80后,是信息时代的先驱者,他们的顺口溜展现了新时代的活力和创造力:八零八零上网忙,信息时代我追求;奥运盛会国威扬,我为祖国加油!80后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先驱者,他们的成长经历充满了科技的变革和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五、90后顺口溜90后,是多元化时代的探索者,他们的顺口溜充满了对多样化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展望:九零九零追星族,自由多元让我欢乐;大千世界我探索,梦想家园在远方。
90后生长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对自由、梦想和未来充满了向往,是开放自由时代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六、00后顺口溜00后,是数字时代的新生力量,他们的顺口溜展示了对科技的热爱和对创新的渴望:零零后生长在数字世界,科技创新我探索;未来世界在我手中,创造未来我义不容辞!00后是数字时代的新生代,他们的成长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对未来充满了创新和探索的精神,是数字时代的新生力量。
60、70、80、90后

• 9. 60后:他们觉得不是每个日本人、美国人、 台湾人都想攻打中国。 • 70后觉得每个日本人、美国人、台湾人都 想攻打中国。 80后喜欢日本的连续剧、台湾的综艺节目、 美国的大片。 90后:我要去日本..因为我是日系MM…
• 10. 60后:他们希望中国用核弹把上面三个国 家(地区)都灭了。但知道灭不了。 • 70后希望中国用核弹把上面三个国家(地 区)都灭了。 80后希望和平。 90后:和我无关!打仗衣服会降价吗?那 就打呗~~
60、70、80、90后
史保峰
• 1. 60后:他们要么狂工作,要么不工作,狂工 作的是为了尽早不工作。 • 工作狂基本上都是70后的。 80后,拒绝加班! 90后:拒绝上班!
• 2. 60后:他们买衣服要么去香港时代广场, 要么去批发市场。 • 70后喜欢穿七匹狼或者猛龙牌子的衣服。 80后喜欢G-Star之类的。 90后:乞丐服,越花越好,越破越好..一个洞 时尚,两个洞潮流,三个洞个性…
• 17. • 60后:他们的家进门要脱鞋,进卧室连拖 鞋都不穿。 • 70后的家进门要脱鞋。 80后家进门不用脱鞋。 90后:我们上床睡觉都不脱鞋!
• 18. 60后:他们中有人一年到头都在旅游,也有人一 年到头都不旅游。 • 70后五一、国庆去旅游,然后会在各个景点门口 拍下很多V字手势的照片。 80后五一、国庆在家睡觉,或者约朋友去唱k,去 旅游,我们只会拍景色。 90后:我们天天是五一,国庆….取消五一,么关 系…
• 3. • 60后:他们一般只喝不K,即使K,也是喝 了酒之后,大体是“一无所有”、“北方 的狼” 70后唱k的时候只会? ─例如2002年的第一 场雪,然后就拼命拉着你喝酒,不让你唱。 Mic霸一般是80后。 90后:我们不止会唱,还会跳!
三代人的童年:每个年代都有专属的童年记忆ppt课件

树林里,快乐地唱歌。她们唱的儿歌叫《楠溪江的小姑 娘》,由声乐教...致我们不曾逝去的童年编者按 童年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珍贵的,而每个年
代的童年回忆却不尽相同。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童年的七 位朋友,按出生年代分别属于50后、60后、70后、80后、 90后、00后,甚至还有一
位10后的小朋友。他们的“六一”是怎...最萌小道士玩 翻手绳跳皮筋 阿姨的心都被萌化了 近日,一组“最萌 小道士”照片在网上走红,引发
THANK YOU
2019/5/6
SUCCESS
众多网友围观。图片中,三个小道士与师父学琴逗趣十 足,抚琴模样萌态十足,可爱值爆表。网友直呼:看着 他们,心都要萌到化了。 三个“小道士
”玩起的石头剪刀...夫妇带女儿深山 春停止了生意,带着当时3
岁的女儿和几位朋友的孩子一起进山,创办了一间私塾, 初衷是想给女儿一个快乐的童年。经过5年多的实践,白 梓霖说已经发现女儿和儿子间的差异
里长大,有各种新奇的玩具,从小就能接触到网络,也 能收到各种电子科技产品礼物。他们的父母受教育的水 平相对较高,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注重
亲子,与孩子度过更多童年时光,留下更多童年的回忆。 00后的孩子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的思想,良好的物质 条件和教育理念都是他们的生活优越
性,他们手里拿着iphone、ipad等等诸多新产品已经不 足为其。但更先进的信息化时代却使他们更为孤僻。 “80后”的童年被喻为“幸福
0后一代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更好了。他们的童年不愁吃穿、 无忧无虑,好像每天都是儿童节,但是,迫于升学的压 力,背着大大的书包、戴着厚厚的眼
镜,周末还要上兴趣班,连玩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玩 伴了。有些童年已经过去,有些童年还在继续。不管80 后还是90后甚至是00后,不论经历
年代的气息感概

年代的气息感概岁月如梭,身为80后的我们,已经三四十岁了。
然而童年仿佛在昨日,我依然记得童年时见过的那些老物件。
我将它珍藏在我心里充满“阳光”的一角。
你还记得那些透着年代气息的老物件吗?1、煤油灯煤油灯是陪伴60后,70后长大的日常,对我们80后来说,可能只是我们在童年里常见的物品。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用的是煤油灯,还没通电灯。
只记得母亲拿着一根火柴棒一划,微弱的光,微微颤颤地点燃煤油灯的灯芯。
一家人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着各自的事情。
我做作业,妈妈做家务,缝补衣服。
小时候的记忆朴素中溢满爱。
后来,没多久,家家户户通了电,煤油灯呆在角落里,很少再用到。
2、柴火灶台你还记得柴火灶台烧出来的“妈妈牌”饭菜的味道吗?我记得在柴火灶台的中间有个像花瓶形状的,下面大,口子小的烧水容器。
妈妈在煮饭、煮菜的同时,将烧水容器填满水,烧菜的过程中,水也烧开了。
小时候“烂嘴角”,妈妈总说:“用烧水容器的蒸汽,或柴火灶蒸饭汽水涂抹就好了。
”现在,想起小时候的这个法子,我会用电饭煲的蒸汽水涂抹“烂嘴角”。
我也不知道,是因为涂抹才好了,还是,他自己慢慢就好了。
3、黑白电视机其实,在我很小的时候,黑白电视机还不常见。
邻里间只有少数的几家拥有黑白电视机。
那个时候拥有一台电视机,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走路的时候,腰杆更直了。
邻里老老小小,大脑袋小脑袋凑在一起看电视,是童年抹不去的美好回忆。
再后来,小黑白电视机换成了大彩电。
但是,关于“小黑白”的记忆却深刻在我心上。
4、煤球炉子小时候因为用煤球炉子,定期要去买煤球,一买就买很多。
我会和妈妈一起,把一个个煤球垒在一起往家里搬。
搬完后,我的双手通常就是一双小黑手了。
虽然有点脏,却很开心。
小时候,觉得生煤球炉子很好玩,我会缠着妈妈教我,先用一些纸点燃了,放进炉膛,然后放上一些又小又薄的木头,再压上煤球。
然后,会拿着扇子,慢慢地对着进风口扇风。
那个时候,我也是按妈妈的方法做的,可还是常常会把炉子弄熄了,或者说,压根就没点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个年代我们玩的游戏和玩具
回忆过去,会使我们在观照历史的同时,寻找出更符合于我们时代特征的 精神和境界,使我们更加为生于六十年代骄傲和自豪
60 后的生活潜规则 :周一盼周五,上班盼歇班。 出门前三回头:拿起钥匙再摸摸口袋,走进厨房再看看燃气。走出家门再回头望 望。 花钱精打细算, 永远不知道钱花哪了,不愿意想起自己的年龄。 对什么都少了兴趣 。丢失了激情,多了沉默。 学会了包容,感恩。 永远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健康就好。 我们曾经追求过、挣扎过、彷徨过,受伤过, 但都挺过来了。 我们明白:平安就是福。 我们有梦不敢追,因为已经过了追梦的年龄。 曾经的梦收藏在心中静静的一角。 闲暇时悄悄的翻晒。 人前我们装做成熟, 有泪不敢流出来。 烦恼时也曾无数次的问自己,人生为谁? 平静一下心情:依然俯首甘为孺子牛。 不管是班上还是家里。 我们心里很少装着自己。 这就是在别人眼中傻傻的60后。
那 时 的 你 , 是 不 是 也 想 有 那 么 一 个 口 袋 呢 。
仔细的想一下,认真的回忆一下。
三个和尚没水吃。
好难忘呀,小龙人。
似乎是最早接触一点爱情的东西。睡觉的时候还在想自己从葫芦里蹦出来。
西 游 记 。
经典的神话剧,只有写完作业才可以看,所以赶紧划一划。
前两天,有人问路,称呼是阿姨, 回到家后有些感慨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大都记得难忘的1976年。三颗巨星陨落,一年之中我们同全 中国亿万人民一样,经历了三位领袖逝世带来的无限悲痛,经历了唐山大地震 带来的灾难和金色十月的无比喜悦。我们搭起防震棚,在低矮的窝棚里写作业; 我们为毛主席戴黑纱,哭得声嘶力竭;我们举起标语小红旗,上街游行,欢呼 打倒王张江姚…… 天亮了,十年浩劫终于结束了。那时候,李光曦演唱的一首 《祝酒歌》最能表达这种喜悦的感情。 【祝酒歌-李光羲】
六十年代的人从小就懂得爱憎分明。
在“五七”指示的光辉照耀下,我们背诵着毛主席的教导“学生也是这样,以学 为主,兼学别样,既不当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 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电影《半夜鸡叫》周扒皮
我们从小就熟知自己的家史,与刘文彩之类的大恶霸不共戴天。我们心灵深处 充满着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对旧社会的无比痛恨。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李谷一】 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勾起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年发福的老一辈; 20多年前我们曾怀想: 20年后,我们的生活不知有多么的美好; 曾经的美妙梦想,如今早已烟消云散, 又有多少惆怅在心头?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们,现在大的有四十九,小的有四十。 上学都在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 当时我们的主课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比起现在孩子的重磅“zhayao包” 来,轻松多了。 我们学的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第二课是“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 课是“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主人”......
那时候学习的榜样是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和欧 阳海,是刘文学、戴碧蓉、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的 一些英雄人物。
【卖花姑娘-刘紫玲】 那时候的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电影只能看到朝鲜和阿尔巴尼亚的。记得当 时的《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使得多少善良的中国人流下了同 情的泪水,没有理由不使我们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而感到自豪,同时也为全 世界那三分之二依然饱受苦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无产者而感到难过和不 安。
是最后一批看了山口百慧的《血疑》,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 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
是最后一批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人; 是最后一批相信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人;
生于60年代,我们感受了70年代的那种英雄理想主义色彩, 但不再盲目; 生于60年代,我们包容了70年代的个性追求,却并不喧哗; 生于60年代,我们全程经历了始于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 是理想兼顾现实的一代,也将会是是痛并快乐着的一代; 生于60年代,我们见证了许多:
那时的文坛出现了一种“伤痕文学”,主要是讨伐“十年动乱”对 人性的扭曲。文化艺术又一次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国产的《敌营十八年》、日本的《血疑》、《命运》、《排球女 将》、英国的《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视 连续剧热。美国的《加里森敢死队》第一次颠覆了我们对英雄人物 的理解。 电影《少林寺》产生的轰动效应,使街上一下子出现了无数个光头 觉远。
小虎队,小浣熊,小当家。吃到反胃,就为了这种东西。
很小的时候,我也有过一套。
当年因为一个四角儿,都可以跟小朋友打架。
好像用石灰做的,以前有个存钱罐。
80后,我们上学时最流行,最想要的!
经常见女生文具盒里装个这。
以前的课本,乱涂乱画。
还知道是什么不?
这个呢?
游戏机
开炉子的时候,你是否把耳朵捂起来。
你喜欢哪种口味的?
跳跳糖。那时候,不仅好吃,更多的是神奇。
还有这种包装的山楂片吗?
大大泡泡糖。
一毛钱一包的酸梅粉,一种奇怪的白色粉末。
人间大炮一级准备…嘟…嘟… 人间大炮二级准备…嘟…嘟… 人间大炮…发射… 那时候最流行的台词。
能看到这个动画片,说明你的小时候有闭路电视。
小时候想,她们好漂亮。可是生活如果出现身体这种比例的5个人…
高考制度的恢复和科学大会的召开,使成千上万的知 识分子欢欣鼓舞。
郭老那句“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在无数人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华罗庚、 陈景润的事迹激励着数以万计的学子们发愤读书,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世 纪末把祖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刻苦攻关。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为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叶帅的一首诗和 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期望,成为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也有幸成了最后一批能够全部看完历届“春节文艺晚会” 的人。也正是从那时起,“春晚”便替代新衣、鞭炮,成了我们每年除夕的热 盼。
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奚秀兰的《阿里山的姑娘》、费翔的《冬天 里的一把火》等等,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 【我的中国心-张明敏】
董文华的一曲《十五的月亮》,唱响了讴歌最可爱的人,这一新时期最响亮的主旋 律,对越反击战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 【十五的月亮-董文华】 《牡丹之歌》蒋大为 生于六十年代的人们,如今大都已经步入中年之旅,成了单位和社会的中坚。 往事如过眼烟云,不同的经历造就了我们同前人、后人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和世原则。 回忆过去,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
国产电影自然是以八大样板戏为主,那精妙的配乐、经典的道白和夸张的舞美,使 人至今仍然难以释怀。 后来有了《决裂》、《春苗》、《战洪图》、《红雨》等一批带有强烈左的色彩 的政治电影。国家大事主要是通过有线广播和极少数的收音机进行传播,另外,就是 《新闻简报》。
每当看到已显虚弱、苍老的毛主席无声地出现在银幕上会见外宾的时候,我们都情 不自禁地拍着巴掌,为自己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默默祝福。
没有人不相信我们的国家会在短短的二十年里,赶超英美等发达国家而跻身 世界强国之列 【春天的故事-董文华】
在中国当代历史中,1977年绝对应该被浓浓的写上一笔。那一年,邓小平第三次 出山,被历史地推上了政治舞台。他的复出,昭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诞生。 一时 间,八块样板戏不演了,铿锵有力的革命歌曲听不见了。一批反映文革期间受害, 生离死别和描写美好爱情的电影诞生了。《海外赤子》、《归心似箭》、《爱情 啊你姓什么》、《瞧这一家子》、《甜蜜的事业》、 《小花》、《戴手铐的旅 客》、《等到满山红叶时》、《第二次握手》、《红牡丹》、《庐山恋》等等等 等。
玉米面做的,甜甜的。
香草味的,你怀念吗?
戴在手指上吃。
虽然不干净,但是这是小时候出门的精神支柱。
酒心巧克力, 一毛钱一个。 只是现在买不到 那时候的味道 了。
大包的可是2毛钱呢。
叫什么什么精的,小时候好多这个。本来是泡着吃的,结果抓一把过来就塞嘴里。
小时候,认为这是最好喝的。
那时候,想的只是两个雪糕,一个人吃。
-----当我们回首往事。 -----也许是花相似,但人不同了。 -----转眼间,我们真的已经长大。 八十年代的人,也许你上了新颖的大学,也许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工作, 或许, 你已经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 甚至,你已经结婚生子了。 但是, 我们有一个同样纯真难忘的童年。
谨此,献给八十年代出生的人。
有电影,就必然有插曲。那时候的电影插曲实在是美,每每想起或唱起, 就心潮起伏,情绪激荡,李谷一也成了我们梦中的歌神…… 【妹妹找哥泪花流-李谷一】 那时候高跟鞋、“飞机头”、喇叭裤、摇摆舞被普遍视为叛逆和异端。
邓丽君等港台歌手的所谓靡靡之音还被斥之以黄色歌曲。 哈哈,想起小时候特逗,中午放学就往家跑,为的听小螺号,程琳的,很好 听!别看那时我们什么都没有,但有的是快乐,一点点小事就能让我 们很知足。【小螺号-程琳】
【何日君再来-邓丽君】 台湾校园歌曲来了: 邓丽君\小虎队\王杰\郑智化, 一首首优美的歌曲耳熟能详;
香港电影来了:四大天王\成龙\周润发,一个个血胆英雄成为偶像; 霹雳舞来了\喇叭裤来了; 世界改变着我们,把我们从少年少女变成了人父人母;
生于60年代,我们经历了许多:
经历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离去;
经历了四人帮垮台;
经历了女排三连冠;
经历了富人越来越多,梦想越来越远; 于是,60年代的人有了很多无奈: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经济正在原始阶段; 当我们需要读书的时候,赶上了始无前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当我们需要生育的时候,国家只让生一个;
பைடு நூலகம்
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 当我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当我们教育子女的时候, 碰上了会说“外星文”的90后; 当我们需要人照顾的时候, 碰上了只会让人照顾的90后。 我说:我想买房。结果房价涨了。 我说:我想买车。结果油价涨了。 我说:我想买点肉吃。结果猪价涨了。 于是我说:那我吃方便面总可以了吧?!结果方便面也涨价了; 那我只好成佛,佛祖说:你终于得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