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时候玩的游戏
105种80年代生人儿时的游戏

105种80年代生人儿时的游戏(周永刚邮箱:zhouyg1985@)说明:花了很长时间才整理出来的儿时的105种游戏,古老的游戏可以培养人们很多的能力,希望他们不要失传,罕达罕乡三合村的人应该都知道。
其它地方的人有些游戏就不知道了,有些游戏用语言很难表述清楚,如有不清楚可联系作者,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原作者1.打瓦:白菜片,一公斤,二公斤,三脚尖,立瓦,五哑巴,六蹄跟,七猪嘎,老八撅尾巴,老九蹲监狱,老十点灯亮了,十一拧,十二跳,十三前罗锅,十四后罗锅…2.捏耳:3.放猪(赶猪):0).每个人,找一个木棒1).挖一个坑,做为猪圈2).找一个轻一些的物体做为猪3).大家石头剪刀布,谁输了谁首先去赶猪进圈,找一个人用木棍放在猪后面,然后用脚踢出去4).其余人在猪圈旁边挖小坑,做为自己的家,用棍子占住自己的家,赶猪的人用棍子去把猪赶进猪圈,其余人用木棒把猪往出赶,同时,又不能丢了自己的家,否则自己找不家,就变成赶猪的人了,如果猪被赶进圈,赶猪的人就把猪踢出去,找其余人去赶猪4.打口袋(打沙包):(打皮球,不用站两边通过只要传球可以任意传递,与打沙包类似)分为两伙,一伙撇口袋一伙躲,击中减一条命,接住的话加一条命。
拿口袋击中对方所有人之后,改为对方扔己方躲。
这游戏一玩就是一身汗,小编最爱当“三伙儿”,因为可以一直玩不用撇口袋5.跳皮筋: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赶快跳山墙,山墙没有用,赶快钻地洞,地洞有炸子,炸死小日本!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 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 三五七越往后跳皮筋儿的位置越高,有时候能从脚脖子一直跳到脑瓜顶儿。
6.老鹰捉小鸡:一个人扮演老鹰,一个人扮演母鸡,其他人扮演小鸡躲在母鸡后面,老鹰要想法设法抓到小鸡。
这游戏的运动量不比打口袋差。
7.过家家:过家家堪称东北版的角色扮演或cosplay,小孩们互相扮演各种角色,有扮演父母的,有充当孩子的,还有假装警察抓小偷的。
80后小时候农村游戏

80后小时候农村游戏
80后小孩生活在农村,农村地区的游戏种类可谓是丰富多彩,令孩子们欢乐满足,受到很多小朋友的喜爱。
农村游戏中一款最受欢迎的游戏是跳多米诺,即用小石子或者马克笔分成两个队伍,每次由一方先把红色石子跳到另一方的地上,当另一方的红色石子被跳走后,该小组输掉这局,每次跳可以把越多石子都收入囊中则越胜利。
农村游戏里另一个很受欢迎的游戏是“钓鱼缸”,是一种以小竹竿、钩、鱼饵和瓶装的水作为道具的游戏。
玩这个游戏的都是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把手里的小竹竿钓在缸里的小鱼的时候,他们都非常兴奋,有时候还会突然叫出“鱼上钩了”让周围的人都雀跃不已。
农村游戏中最受欢迎的无疑是捉迷藏,即其中一个人躲起来,被另一方去找,当找到藏起来的人后叫出“给”,而被找到的人可以再藏起来继续被找,一直玩到一方累
了才让另一方胜利。
80后小孩这时非常幸运,他们能任其自由、偷懒,大自然野趣尽收眼底,大把的时间,可以沉浸在各种游戏的乐趣里,挥洒着青春的汗水,浪漫迷人的童年随着岁月的脚步流逝。
而我们把这些游戏注入心底,让她们长久留存,于我们而言,是最深刻的记忆。
童年游戏走心文案搞笑

正文:嘿,亲爱的朋友们,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在阳光下奔跑,在风中嬉戏的童年时光?那时候,我们没有复杂的电子设备,没有绚丽的网络游戏,只有那些简单又充满乐趣的童年游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味那些搞笑又走心的童年游戏,笑出腹肌,重温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一、跳皮筋跳皮筋,这是我们小时候最爱的游戏之一。
那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围成一圈,用一根橡皮筋绷紧,一人当“筋头”,其他人依次跳过,越跳越高,越跳越快。
每当有人跳不过去,就会引来一阵哈哈大笑。
有时候,为了逗大家开心,故意跳得很烂,结果被大家笑得前俯后仰。
现在想想,那笑声真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旋律!二、捉迷藏捉迷藏,一个简单又好玩的经典游戏。
大家找一个角落躲起来,其他人轮流去找。
被找到的人要当下一轮的“鬼”。
那时候,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躲起来,有时候藏在衣柜里,有时候躲在床底下,有时候甚至躲在窗帘后面。
而被找到的人,也会假装生气地追着大家跑,场面搞笑至极。
三、丢手绢丢手绢,这个游戏可是我们小时候的最爱。
大家围成一圈,一个人拿着手绢在圈外走,其他人要跟着他走。
当“丢手绢人”走到圈里时,把手绢丢在地上,其他人就开始捡手绢。
捡到的人要接着丢手绢,游戏继续。
有时候,手绢丢得又快又准,让人防不胜防。
每当有人捡到手绢,大家就会欢呼雀跃,场面热闹非凡。
四、弹珠弹珠,一个充满童年回忆的游戏。
那时候,我们总是成群结队地去找弹珠,然后在地上划一个圈,开始比赛。
谁先把弹珠打进圈里,谁就是赢家。
有时候,为了争一口气,大家会玩得特别认真,结果弹珠满天飞,场面一片混乱。
笑过之后,我们又继续投入到这场欢乐的游戏中。
五、老鹰捉小鸡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可是我们小时候的噩梦。
每当放学后,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
一个小朋友当“老鹰”,其他人当“小鸡”。
老鹰的目标是捉到所有的小鸡,而小鸡们则要互相掩护,尽量避免被老鹰抓住。
每当“老鹰”捉到一只“小鸡”,就会引来大家的哄笑。
而那些被抓到的小鸡,则会痛哭流涕,让人忍俊不禁。
80后童年十大游戏回忆

80后童年⼗⼤游戏回忆80后童年⼗⼤游戏回忆字数:2278 字号:⼤中⼩ 新中国成⽴了60年,中国也⼀步⼀步的迈进了世界⼤国的⾏列,在国庆60周年来临之际,让我们这些80后重温⼀下我们童年时期所玩的⼗⼤游戏: 1.跳绳 这可不是说现在的跳绳,现在的跳绳绳⼦都先进不少,童年时候我们⽤的绳⼦是⼀根⼤⿇绳。
玩家分为两种,有两个⼈抓住绳⼦的两端,⽤⼒旋转绳⼦,使绳⼦旋转起来,其他⼈按先后顺序进⼊绳⼦中间,随着绳⼦的跳动,⾃⼰也跳起来。
如果被绳⼦碰到就为失败者,就会成为旋转绳⼦当中的⼀个。
另⼀种玩法是可以同时有⼏个⼈进⼊绳⼦中间。
这种游戏可以说是⼀种⾮常好的有氧游戏。
2.拍纸牌 拍纸牌也是当年我们这些80后课余的经典游戏。
在我们河南开封,也称为“摔洋牌”(⽅⾔)。
⼤家将⼀些不⽤的纸叠成三⾓形或者四⾓形,然后⽤⼒在平地上互相击打,被打翻的⼀⽅判负将输掉⼀张纸牌。
这种游戏⼀⽅⾯需要很⼤的臂⼒,同时也需要⼀定的聪明智慧,⽅能获胜。
3.捉迷藏 捉迷藏可以说是我们这些80后晚上最喜欢玩的游戏了,不论男⼥,⼤家都可以享受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现在很难再玩到这种游戏了,当时我们玩捉迷藏的主要原因是电视机还不是很普遍,晚上⼜玩不了其他的游戏,只有捉迷藏刚好⾮常适合。
玩法⼀般为两种,⼀种是⼤家都藏起来,当然是有⼀定的范围,然后⼀个⼈开始寻找⼤家,⾸先找到的判为失败者,也就是下⼀轮要找⼤家;另⼀种玩法是将其中⼀个⼈⽤布蒙住他(她)的眼睛,然后让他(她)在⼀定的范围内(当然很⼩的范围)开始寻找其他⼈,⾸先抓到的判为失败者。
4.跳房⼦ 跳房⼦,在我的童年记忆中,也称为“跳⽅块”。
这是⼀项⾮常简单的游戏,只需要⼀⽀粉笔和⼀块⽯头,⼤家就可以享受游戏所带来的快乐了。
⾸先要在地上画出⼀些格⼦,然后游戏者⼀边前进格⼦⼀边要把⽯块踢到正确的格⼦⾥,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将会判为失败。
5.丢沙包 丢沙包⼀般为⼥孩⼦所玩的游戏,沙包通常是⾃⼰在家⾥制作的,⽤废旧⾐服缝合成球状,⾥⾯再装⼀些沙⼦或者⽟⽶等⾕物。
80后才懂的童年回忆你还记得多少

80后才懂的童年回忆你还记得多少童年,是每个人生命中最美好、最珍贵的时光。
对于80后来说,童年是在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网络游戏的年代里度过的,是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充实自己的时光。
回忆起那段美好的时光,或许你也会怀念起那些曾经的小伙伴、那些小时候的游戏、那些鲜活的记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回顾80后才懂的童年回忆,看看你还记得多少。
一、“踢毽子”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80后的童年时光里,“踢毽子”简直是每天少不了的游戏。
无论是在小区的篮球场还是街角的空地,只要有几个小伙伴一起,就能组织一场热闹的毽子比赛。
我们踢得不尽兴,就来一场“夺毽子”,看看谁的毽子技术更加娴熟。
二、跳皮筋是女孩们的最爱80后的女孩们喜欢在学校的操场上、家门口的小巷里跳皮筋。
双脚踩得轻盈,小伙伴们齐心协力,一招一式地跳着各种皮筋游戏。
有时候还会在皮筋的基础上加上跳格子、跳房子等元素,让整个游戏更加有趣。
三、陀螺,我们的“玩具大师”80后的童年里,陀螺是我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
在广场上、在家里、在学校操场上,总能看到小伙伴们手里握着陀螺,熟练地转动、旋转。
有些小伙伴还能玩出花样,让陀螺在手指尖上跳跃、飞旋,让人目不转睛。
四、小飞机竞赛,释放我们的“飞行梦”小时候,我们常常拿着小飞机在空地上比赛。
小小的飞机在空中飞翔,每个小伙伴都希望自己的飞机能飞得更高、更远。
有时还会在飞机上面绑上祝福的纸条,让飞机带着我们的心愿飞向天空。
五、童年的味道,记忆犹新80后的童年里,充满了各种美味的小吃,如糖葫芦、冰棒、盐水鸭蛋等。
每当放学或者周末,我们都会去街边的小摊上买上几元钱的小吃,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一起回味着那段甜蜜的时光。
六、玩泥巴,泥巴王国里的探险在80后的童年里,泥巴是我们最好的玩伴。
我们用泥巴捏成各种形状,如小动物、小花朵等,仿佛在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泥巴王国。
有时候还会在泥巴里面加上一些小石子、小叶子,让整个作品更加生动逼真。
七、丢沙包,锻炼我们的力量和团队合作80后的童年里,丢沙包是一个让小伙伴们团结一心、互相搀扶的游戏。
80后游戏集锦

80后小时候玩的游戏,大家都来看看。
还有其它没写上的都在后面,大家也可以继续补上1跳皮筋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怀旧玩法:那时候翻看女孩子的书包,总能从里面拎出由无数根橡皮筋结成的一根长长的皮筋来,而跳皮筋的花样也是一套套的,一般还都配着童谣,比如“小皮球,小小来,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女孩们三五成群地蹦着跳着,在一根充满韧性和弹性的绳子上变换着无穷的花样。
这种游戏的运动量较大,跳、蹦的动作很多,双臂也要顺势摆动,还要保持身体平衡。
2跳房子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怀旧玩法:地上画着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后用算盘珠儿串成一圈,算是跳房子的用具。
将算盘珠儿扔在“房子”里,单脚站立,站进房子,单脚将算盘珠按顺序踢进指定格子。
3丢沙包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怀旧玩法:找几块小碎布,缝成小口袋,中间装上细沙再封口,就是沙包了。
玩的时候人越多越好,分成两组,一组站中间,一组分成两队分别站两边,朝中间这组人身上扔沙包。
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中算“死”,直到同伴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一个沙包换一条“人命”,下场者才能够“起死回生”。
有点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智斗勇。
4挑棍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怀旧玩法:收集一大把冰棒棍,洗干净。
玩的时候要席地而坐,把手中的冰棒棍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后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时候只能拿一根,碰到别的棍儿算输,轮到对方抽。
抽出的归自己,最后看谁的棍多谁就赢。
5老鹰捉小鸡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怀旧玩法:一个游离的人当“老鹰”,其他人排成一列,队首当“母鸡”,后面的人抓住前人的衣角,就是“小鸡”了。
“老鹰”的目标是抓“小鸡”,“母鸡”要展开与“老鹰”斗智斗勇的搏斗,以保护身后的“小鸡”。
80后玩的游戏

一、过家家:自己当家做主人,学着大人买这买那,自己设计各种场景,自言自语、自娱自乐,经常把家里弄得翻了天,但却是童年中最浪漫的事儿。
二、跳橡皮筋:通常是女孩子放学后、晚饭前最快乐的运动,一边哼唱着歌一边“上蹿下跳”,有时男孩子也玩。
至于跳皮筋时配跳的歌谣,至今在脑海里还有印象,像什么“毛主席的光辉,嘎拉亚阿西诺诺,照到了雪山上,依拉强巴诺诺,啊…啊…啊…”“刘胡兰真伟大……”等等。
三、丢沙包:一般这种游戏对于动作灵活得像猴子般的男生来说,基本上每次都能跺闪开,反倒是女孩子经常被砸得直哭。
四、跳房子
五、弹玻璃球(过黄河当皇帝):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许多年,才知道这些用于弹的玻璃球居然来自于纺织工厂!
六、踢鸡毛毽(毽底部的大钱竟然是“乾隆通宝”)或是男孩子自己做的“塑料毛毛毽”(用于踢出许多花样)
七、滚铁圈(是个技术活儿,有的孩童家里没有前端带弯钩的铁丝,居然把家里的炉钩都派上用场了,哈哈……你说多有趣)
八、丢手娟
九、老鹰抓小鸡。
80年代儿时娱乐游戏全集

80年代儿时娱乐游戏全集1、收集烟纸盒:通常收集折成三角形,将对方的撩翻,对方的就归自己所有了2、踩炮:收集放完鞭炮后没有炸的炮竹,拆开将中间的火药,放在量块花岗石等中间, 用脚使劲蹬下去,就会发生爆炸声。
3、斗鸡:抱着一直腿进行战斗,多人一般是分组战斗,谁那边人战斗到最后就属于胜利者4、枪:儿时玩的枪都不是从商场购买,都是自制,分为很多种:1)、木枪一一一般是父辈帮忙制作;2)、竹片制作的枪一一用几块竹片夹好,做了一个扣动扳手,在枪头夹上一根橡皮筋,此枪可以打玉米籽等。
3)、竹筒制作的枪——用一个竹筒,前后削两个孔,上面孔大于下面孔,在用以竹条蹦起,在上面放入小石子,从下面将竹条推上去,石子便可以射出。
4)、芭茅编制的枪一般在农村都能找到芭茅,从中间划开,自行编制手枪、机枪等,还能编制貌似紫荆锤的锤子。
5)、最猛的枪一一是用自行车链条做的,用火药做火柴做弹药,这个枪有一定威力。
5、弹弓、弓箭:通常用山上的树枝制作,弹弓是用树丫+橡皮筋;弓箭是用韧性很好的树条,在用石棉线绷好,箭柄是用干的芭茅杆做的,用竹子结将前端削尖做箭头,这样将箭头套在芭茅杆上,就成了弓箭的箭,这种箭下轻,头重,射程远,在箭头搞一个擦炮,在拉弓射出去 ....6扔沙包:2个人在两端扔,方法一:砸中间的人,砸中的就下场;方法二:两端两个人互扔,若被中间的人捡到或接住,就可替换扔出被人接住的那个人。
7、高温火焰:、用已经写完的圆珠笔笔芯,笔芯管子是不锈钢的最好,将笔尖上的小钢珠取掉,对着火焰吹,就会吹出高温火焰,可将桌子、门等吹出一个洞。
8、玻璃弹珠:应该大家都玩过吧....9、纸飞机:10、飞火箭:用纸折成尖尖的像火箭一样的东西,在中间位置弄一个小缺口,用橡橡皮筋将其射出。
11、方宝:将纸折成方形,拿起来拍地上的,地上的被拍翻火来的就算赢了一个。
12、抽陀螺:13、跳马:14、拉马:谁被拉下谁输15、踢毽子:一般是用鸡的羽毛绑在一起,下面用布包裹好就行了16、跳皮筋:17、跳绳:在我们那里绳子都是自制的,用稻草进行编制18、抓石子:19、滚铁环:20、跳房子:地上画上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会用算盘珠子串成一圈,算是跳房子的工具,将算盘珠子扔到房子里,单脚站立,将算盘珠子按顺序踢进指定格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后小时候玩的游戏,大家都来看看。
还有其它没写上的都在后面,大家也可以继续补上
1跳皮筋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那时候翻看女孩子的书包,总能从里面拎出由无数根橡皮筋结成的一根长长的皮筋来,而跳皮筋的花样也是一套套的,一般还都配着童谣,比如“小皮球,小小来,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女孩们三五成群地蹦着跳着,在一根充满韧性和弹性的绳子上变换着无穷的花样。
这种游戏的运动量较大,跳、蹦的动作很多,双臂也要顺势摆动,还要保持身体平衡。
2跳房子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地上画着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后用算盘珠儿串成一圈,算是跳房子的用具。
将算盘珠儿扔在“房子”里,单脚站立,站进房子,单脚将算盘珠按顺序踢进指定格子。
3丢沙包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找几块小碎布,缝成小口袋,中间装上细沙再封口,就是沙包了。
玩的时候人越多越好,分成两组,一组站中间,一组分成两队分别站两边,朝中间这组人身上扔沙包。
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中算“死”,直到同伴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一个沙包换一条“人命”,下场者才能够“起死回生”。
有点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智斗勇。
4挑棍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收集一大把冰棒棍,洗干净。
玩的时候要席地而坐,把手中的冰棒棍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后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时候只能拿一根,碰到别的棍儿算输,轮到对方抽。
抽出的归自己,最后看谁的棍多谁就赢。
5老鹰捉小鸡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一个游离的人当“老鹰”,其他人排成一列,队首当“母鸡”,后面的人抓住前人的衣角,就是“小鸡”了。
“老鹰”的目标是抓“小鸡”,“母鸡”要展开与“老鹰”斗智斗勇的搏斗,以保护身后的“小鸡”。
捉住的“小鸡”就“死”了,要等下次游戏开始,才能再上场。
这是一项奔跑强度较大的游戏,各种角色都要拼命跑,特别是“小鸡”要保持不“掉链子”,否则就处于完全无保护状态。
一场游戏下来,尖叫不断,笑得脸上肌肉疼,跑得筋疲力尽,摔倒爬起来喘口气还接着玩。
6打弹珠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玩者多为男孩。
在地上摁1—5个小洞,然后从起点将玻璃球滚向指定洞内,以最先完成规定洞数者赢。
弹球有不同材质,最高档的是玻璃的,中间有彩色图案,低档的是铁的,最低档的是泥巴搓的,玩法基本雷同。
高手玩家的准头很好,能手拿玻璃球几米之外击中地下的另一只玻璃球,甚至可以十米外一球进洞。
7抓石子儿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到河边挑选指头大小的石子儿(白色晶莹剔透的那种最好),一共5粒(也可做成小的沙包)大小相当,谁有这么一副石子儿,够叫小伙伴们羡慕的。
如果没有的话,就用瓦片蘸水来磨。
那时候真有闲功夫啊,居然能把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碎瓦片儿磨成齐齐整整的圆形。
两人席地而坐,玩时抛起一个石子,按规定抓取地上剩下的,先一次一个,再一次两个.....
8拍画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有些地方称“拍纸包”、“拍元宝”、“拍三角”等等,但玩法是一样的,就是用纸折成厚薄不同的正方形或三角形纸包,扔一个在地上,另一个人也拿出自己的一个用力拍下去,靠产生的风或适当的角度把地上的铲翻个面,对方的这张就归你了,否则你的就归对方了。
这个游戏当年时常会在课间休息和中午的课桌上、地上演绎得人仰马翻,狼烟四起。
9攻城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需要一块较大的场地,一种玩伴需6人以上,另一种仅限8人玩。
把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在地上划好“城”,一方攻,一方守。
守城方只能在划好的通道里行动,进攻方必须一层层通过这些“要塞”,防守方可以用手、身体去接触进攻方,只要摸到身体,对方就“死”了出局,防守方踩线也要出局。
最终只要有人胜利到达终点,游戏就结束。
10摸瞎子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如教室、家里或地上画个圈,用红领巾把一个人双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当“瞎子”。
当“瞎子”的人,还要充分用耳朵来判断,练习听力以及在黑暗中的行动能力。
11跳山羊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在奥运会体操项目里那叫“跳马”,孩子们叫“跳山羊”,当年普及率极高,几乎全中国的孩子都是高手。
一个人当“山羊”,其他人助跑一段后,撑住“山羊”的背或双肩,双腿分开从“山羊”头上越过。
“山羊”会越长越高,先是手撑脚背或小腿,然后手撑膝盖,再站直。
12木头人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限制在一个空间内,比画个大圆圈,或在教室里,一个人追,其他人跑,就在快被追到的紧急关头,马上喊出“木头”,然后就变成了“木头人”静止不动,必须有其他被追者摸一下,“木头人”才被解救恢复自由。
如果被人追到,来不及喊“木头”,那就换你追其他人了。
13斗鸡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不需要任何运动器具,把一条腿抬起来,放到另一条大腿上,用手抱着抬起的脚,单腿在地上蹦。
玩的时候大家都用抬起的那条腿膝盖来攻击别人,可以进行单挑独斗,也可以进行集体项目,以脚落地为输。
14吹泡泡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把妈妈洗衣用的肥皂头用水化开,浓浓的,用小瓶装着,用细铁丝做个小圈,或用细竹杆或芦苇杆蘸着肥皂水吹泡泡,最喜欢站在楼上或高高的地方吹,比着看谁吹得大,肥皂泡在太阳下反射出童年的颜色,五光十色。
15滚铁环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
铁钩子也可以换成一根竹棍或别的,只要能推着铁圈滚就行。
大家排在操场上,看谁滚得快滚得远。
16抽陀螺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选一根粗细适中的木棍,把木棍截成8~10厘米长,用刀把木棍一段削成锥形,整个锥体要对称、光滑,陀螺就做成了。
再用布绳做一条鞭子,用布绳缠绕陀螺,突然拉动,陀螺就在地上飞速转动,为了保持陀螺继续转动,要不断用鞭子抽打。
大伙一起玩时,各自把自己的陀螺拿出来,两人一组用自己的陀螺碰撞对方的陀螺,撞倒为失败。
17弹弓
怀旧指数:★★★★生命力:★运动指数:★★★★
怀旧玩法:对男孩子来说,弹弓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就好比布娃娃属于女孩子一样。
无论农村还是城里,只要是男孩子,大概没有没玩过弹弓的。
弹弓这种东西应该算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并非因为玩坏了,而是因为被没收了。
家长没收过、教师没收过、街道大妈组成的侦缉队也没收过,还被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抢走过。
可以说,每把弹弓都有挨批、挨揍的血泪
史,也有打碎过人家玻璃、打死人家鸽子、老母鸡等“犯罪史”。
每次疼痛好了后,总能迅速自制一把新的,继续玩。
------------------------------------------------------------------------------------------------------------------------------------------------------------------
以上的画面,对于我来说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让人怀念。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故事也都留于心中,不曾忘记。
我想,这也应该是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所有同龄人共同珍藏的美好回忆吧!
补:
1)捏黄泥巴
2)折纸飞机
3)捉虫
4)放风筝
5)打群仗
6)画丁老头
7)吃野果
8)手指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