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气机构

合集下载

第三章 配气机构

第三章 配气机构

第三章配气机构3.1 概述 (2)3.2 配气相位 (5)3.3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8)3.4 可变进气系统 (21)学习目标:1.掌握配气机构的组成及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2.掌握配气相位、气门间隙;3.掌握凸轮轴的结构特点;4.掌握可变进气系统的结构类型特点。

学习方法:介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结构及组成,通过实物教学和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相结合,并和汽车拆装与调整实践教学相辅相承,使学生掌握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安装要求。

学习内容:§3.1 概述§3.2 配气相位§3.3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3.4 用配气相位图分析可调间隙的气门§3.5 可变进气系统学习重点:1.配气相位;2.气门间隙;3.凸轮轴的结构特点;4.可变进气系统的结构类型。

作业习题:1.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配气机构的功用是什么?3.如何从一根凸轮轴上找出各缸的进排气凸轮和该发动机的发火顺序?4.气门弹簧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在装配气门弹簧时要预先压缩?5.挺柱的类型主要有哪些,液压挺柱有哪些优点?6.可变进气系统主要有哪几种型式?3.1 概述配气机构的功用就是根据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点火顺序的要求,定时打开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新气及时进入气缸和废气及时排出气缸,使换气过程最佳。

好的配气机构应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工作时获得最佳的进气量,以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工作时发出最好的性能。

发动机在全负荷下工作时,需获得最大功率和扭矩,这就要求在此工况下,配气机构应保证获得最大进气充量。

吸入的进气越多,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和扭矩越大。

进气充满气缸的程度,常用充气效率 ( 也称充气系数 ) η v 表示。

即:ηv =M/Mo式中M -进气过程中,实际充入气缸的进气量;Mo -在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进气量。

一般情况下发动机充气效率η v 总是小于 l 的。

η v 的大致范围是:四冲程汽油机 0.7 ~ 0.85 ;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 0.75 ~ 0.90 ;四冲程增压柴油机 0.90 ~ 1.05 。

第三章配气机构

第三章配气机构
气门热量从气门座处散失)和避免受热变形。
• 有些发动机为了制造和维修方便,二者都用450。
42
锥面研磨
• 为保证良好密合,装配前应将气门头与气门座二者的 密封锥面互相研磨,研磨好的零件不能互换。
43
③气门直径
• 气门头部直径越大,气门口通道截面就越大,进、排 气阻力就越小。
44
45
(2)气门杆部
1-气门杆;2-气门弹簧; 3-弹簧座;4-锁片;5-卡环
4
一、气门的布置形式:
1.顶置式—位于缸盖顶上
气门行程大,充气好,燃烧室紧 凑,有利于燃烧及散热,有 利于提高压缩比和改善发动 机动力性(结构复杂,零件多)
5
2.侧置式—位于缸体一侧已趋于淘汰
a. 结构简单,高度低 b. 燃烧室结构不紧凑,散热大 c. 拐弯多,阻力大,进气不充分,排气不彻

6
二、 凸轮轴的布置位置
(4)优点:正时精度高,传动阻力小,无需张紧机构。
12
(5)正时记号(装配时必须对齐):保证配气正时。
A—B;
1—1为配气正时记号; 2—2为喷油正时记号;
13
2、链条传动(凸轮轴上置或中置用)
(1)特点:噪声小,可靠性、 耐久性不如齿轮传动,传 动性取决于链条的制造质 量。
(2)防止链条抖振,设有导 链板和张紧装置。
37
一、气门
• 作用:
• 燃烧室的组成部分; • 根据工作需要,实现燃烧室的开启与密封。
• 工作条件:
• 承受热负荷:进气门600~700K,排气门800~1100K; • 承受机械载荷:气体压力、气门弹簧力、落座惯性力等; • 作高速往复直线运动;冷却和润滑条件差; • 易被腐蚀(高温燃气中有腐蚀性的气体)。

第三章配气机构

第三章配气机构

*二、挺柱
作用: 将凸轮的推力(运动)传给推杆或气门,并承受凸轮轴旋转时所施加的侧向力,并将其传给 机体或者气缸盖。
1、 工作条件 由于挺柱底面与凸轮接触面积小,同时与凸轮间高速运动,导致接触压力很大,造成磨损严重,
因此要求挺柱必须耐磨。一般用镍铬合金铸铁制造。结构形式上包括机械挺柱和液力挺柱。
2、 机械挺柱 机械挺柱会存在偏磨损。
为提高散热性能: ① 气门头与气门座密封良好; ② 气门头与气门杆过渡部分应圆滑; ③ 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隙尽可能小。
充钠冷却
**5、 每缸气门数
(1) 一般发动机为一进一排两气门,且进气门比 排气门大15%~30%。两气门发动机多采用 半球形燃烧室.
(2) 现代汽车普遍采用每缸三、四、五个气门。 其中四气门的应用最为广泛。四气门发动机 每缸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四气门发动机 多采用蓬形燃烧室.
气门间隙一般由发动机制造厂根据试验确定。
第三节 气门组
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及气门弹簧等。 气门组应保证气门能够实现气缸的密封。
**一、气门 *1、 工作条件、要求、材料及组成
(1)工作条件 热负荷大:气门直接与高温燃气接触,受热严重,散热难(接触面积小),因此,气门的温度很高。 排气门由于废气的加热作用温度高,为600~800°;进气门由于受到新气的冷却作用,温度稍低, 约为300~400°。 受力情况:气门承受气缸内气体压力和气门弹簧力的作用,以及由于配气机构运动件的惯性力使 气门落座时受到冲击。 腐蚀情况:与腐蚀性气体接触而受到腐蚀。
整个机构刚性差。
2 、凸轮轴中置式(通常位于机体的上部) 优点:传动机构刚度有所增加; 缺点:凸轮轴驱动变复杂。
** 3 、凸轮轴上置式 优点:运动件少,气门传动链短,机构刚度最好; 缺点:凸轮轴驱动复杂。

汽车构造(上册)第3章 配气机构_OK

汽车构造(上册)第3章  配气机构_OK

气门旋转机构:当气门工作时,如能产生缓慢的旋转
运动,可使气门头部周向温度分布比较均匀,从而
减少
44
小气门头部的热变形。同时,气门旋转时,在密封 锥面上产生轻微的摩擦力,能够清除锥面上的沉积
等螺距弹簧
非等螺距弹簧
变螺距弹簧
采用等螺距的单弹 簧,在其内圈加一 个过盈配合的阻尼45 摩擦片来消除共振
46
锥角作用: A、获得较大的气门座合压力,提高密封性和导热性
。 B、气门落座时有较好的对中、定位作用。 C、避免气流拐弯过边缘大应保而持降一定低的流厚 速。
度,1~3mm。
39
2.气门座 气门座概念:
气缸盖的进、排气道与气门锥面相结合的部位。 作用:
靠其内锥面与气门锥面的紧密贴合密封气缸。接受 气门传来的热量。
热作用。 工作条件: 工作温度较高,约500K。润滑困难,易磨
损。 材料: 用含石墨较多的铸铁,能提高自润滑作用。 装配: 气门与气门导管间隙0.05~0.12mm,确保气门
能在导管中自由运动。同时为防止过多润滑油进入 燃烧室,通常会在气门导管上安装橡胶油封。
42
气门导管
卡环:防止气门导 管在使用中脱落。
摇臂轴支座
摇臂称套
调整螺钉
定位弹簧
35
❖3.4 气门组
❖ 气门组件主要由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 簧、气门锁夹零件组成。
要求: ①气门头部与气门座贴合严密; ②气门导管与气门杆上下运动有良好的导向; ③气门弹簧的两端面与气门杆的中心线相垂直; ④气门弹簧的弹力足以克服气门及其传动件的运动
惯性。
轮轴配气机构、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
11
(3)按曲轴和配气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分 按曲轴和配气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可分为齿轮传动、 链传动和齿带传动。

第四章 配气机构

第四章  配气机构

2.气门组
气门构造
2.气门组
气门头部的结构形式
平顶式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吸热面积小,质量也较小,进、 排气门都可采用。
适用于排气门,因为其强度高,排气阻力小,废气的清
凸顶式 除效果好,但球形的受势面积大,质量和惯性力大加工 (球面顶)较复杂。
凹顶式
凹顶头部与杆部的过渡部分具有一定的流线形,可以减 少进气阻力,但其顶部受热面积大,故适用于进气门,
2.气门组
四气门发动机每缸两个
进气门,两个排气门。其 突出的优点是气门通过断 面积大,进、排气充分, 进气量增加,发动机的转 矩和功率提高。其次是每 缸四个气门,每个气门的 头部直径较小,每个气门 的质量减轻,运动惯性力 减小,有利于提高发动机 转速。最后,四气门发动 机多采用篷形燃烧室,火 花塞布置在燃烧室中央, 有利于燃烧。
(喇叭顶)而不宜用于排气门。
2.气门组 3.气门构造 气门锥角:气门锥面与顶平面的夹角称气门锥角。 气门与气门座或气门座圈之间靠锥面密封。进、排气门的气门 锥角一般均为45°,只有少数发动机的进气门锥角为30°。
α
2.气门组
★气门锥角的作用:
A能获得较大的气门座合压力,以提高密封性和导热性; B气门落座时有自动定位作用; C避免气流拐弯过大而降低流速; D气门落座时能挤掉接触面的沉积物,即有自洁作用。
第三章 配气机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概述 气门组 气门传动组 配气位
第三章
★内容提要:
目前,四冲程汽车发动机都采 用气门式配气机构。其功用是 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 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 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新气进 入气缸,废气从气缸排出。 进入气缸内的新气数量或称进 气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很大。 进气量越多,发动机的有效功 率和转矩越大。因此,配气机 构首先要保证进气充分,进气 量尽可能的多;同时,废气要 排除干净,因为气缸内残留的 废气越多,进气量将会越 少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王昊 制作 email:hedywanghao@
一、气门的布置形式
2.气门侧置式 特点: 进排气门都布置在气缸 的一侧,结构简单、零 件数目少。 气门布置在同一侧导致 燃烧室结构不紧凑、热 量损失大、进气道曲折、 进气阻力大,使发动机 性能下降,已趋于淘汰。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王昊 制作 email:hedywanghao@
凸轮轴
活塞
二、凸轮轴的布置形式
3、凸轮轴上置式
例:捷达轿车双凸轮轴上置式发动机
三、凸轮轴的传动方式
齿轮传动:
一般从曲轴到凸轮 轴只需一对正时齿 轮传动,若齿轮直 径过大,可增加一 个中间齿轮。为了 啮合平稳,减小噪 声,正时齿轮多用 斜齿 配气正时:安装时 正时记号对齐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王昊 制作 email:hedywanghao@
齿轮传动特点 多采用圆柱斜 齿轮,减少噪 声、啮合平稳 必要时加装惰 轮 齿轮正时记号 装配时对齐
凸轮轴 正时齿轮
喷油泵 正时齿 轮 曲轴正 时齿轮
机油泵 正时齿 轮
(2)凸轮轴链传动
链传动特点 噪声小 有张紧机构和 链条导板 免维护 工作可靠性和 耐久性取决于 链条质量
张紧轮
凸轮轴 正时链轮
中间 链轮 导链 板 曲轴正 时链轮
充量系数
作用:衡量发动机换气质量的参数。充气效率越 高,发动机的功率越大。 决定因素:进气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 压力:压力越高 , φc越高 温度:温度越低, φc越高 φc值:0.80-0.90 提高φc的方法:要求配气机构有利于减小进气和 排气的阻力,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持续开启 的时间适当,使吸气充分、排气彻底
曲轴正时齿 形带轮

第三章-配气机构概述PPT课件

第三章-配气机构概述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2
2020年9月28日
13
4.组成 包括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
2020年9月28日
14
第二节 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
1.气门组 构成:气门、气门座、
气门导管、气门 弹簧、锁片等。
2020年9月28日
15
气门组实物图
2020年9月28日
16
(1)气门 功用:控制进、排气管的开闭 工作条件: 承受高温、高压、冲击、
2020年9月28日
3
2.充气效率
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愈多,则发动机可能 发出的功率愈大。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 用充气效率表示。越高,表明进入气缸的新气越多,可燃混 合气燃烧时可能放出的热量也就越大,发动机的功率越大。
2020年9月28日
4
3. 型式 (1) 气门布置方式
与气门座配对研磨。
2020年9月28日
18
气门头顶部形状有平顶,球面顶和喇叭形顶等。
2020年9月28日
19
➢ 平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吸热面积小,质量小、进、 排气门均可采用。
➢ 球面顶:适用于排气门,强度高,排气阻力小,废气的 清除效果好,但受热面积大,质量和惯性力大,加工较复 杂。
➢ 喇叭形顶:适用于进气门,进气阻力小,但受热面积大。 ➢ 有的发动机进气门头部直径比排气门大,两气门一样大时,
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气门侧置式配气机构
2020年9月28日
5
气门位于气缸盖上称为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由凸轮、挺柱、
推杆、摇臂、气门和气门弹簧等组成。其特点,进气阻力小, 燃烧室结构紧凑,气流搅动大,能达到较高的压缩比,目前国 产的汽车发动机都采用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

第六章 配气机构

第六章 配气机构

1.气阀布置形式 顶置式气阀 优点:燃烧室结构紧凑,可减 小进,排气系统的阻力. 缺点:传动链的零件多,质量 大因而惯性载荷较大. 2.凸轮轴布置形式 1)下置式凸轮轴 优点:凸轮轴与曲轴距离近, 传动方便. 缺点:传动距离远,传动组件 多,惯性大,加剧了零件 的震动和磨损.
2)上置式凸轮轴 优点:凸轮直接作用 于摇臂,省去了挺柱 和顶杆 缺点:曲轴到凸轮轴 传动机构复杂.
侧置气门式气门机构
1,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气门布置在气缸体一侧,气门头部朝上, 气门布置在气缸体一侧,气门头部朝上,没 有摇臂,推杆,下置式凸轮轴,齿轮传动. 有摇臂,推杆,下置式凸轮轴,齿轮传动.... 2,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正时齿轮副带动凸轮轴转动, 正时齿轮副带动凸轮轴转动,转到凸轮 桃尖顶起气门挺杆, 桃尖顶起气门挺杆,推动气门克服弹簧预 紧力开启. 紧力开启. 凸轮基圆与气门挺杆接触时, 凸轮基圆与气门挺杆接触时,气门在气门 弹簧预紧力的作用下关闭. 弹簧预紧力的作用下关闭.... 3,优缺点:曲轴到气门距离近,方 ,优缺点:曲轴到气门距离近, 便齿轮传动,气门间隙调整方便, 便齿轮传动,气门间隙调整方便,但 气道拐弯多,流动阻力大, 气道拐弯多,流动阻力大,充气效率 燃烧室扁平,结构不紧凑, 低,燃烧室扁平,结构不紧凑,容易 爆震,压缩比低. 爆震,压缩比低....
通过发动机运转振动力作用, 通过发动机运转振动力作用,使气门在气门座上自由的 做不规则的旋转的装置,其作用是: 做不规则的旋转的装置,其作用是:减小气门头部受热 变形,防止沉积物形成. 变形,防止沉积物形成. 弹簧座
锥形套筒
气门弹簧 支承板
锁片 锁 片
壳体 碟形弹簧
强制旋转机构
a a菌形
b b筒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配气机构的主要另部件
1.气门组(图 3-7) 包括: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锁片、卡簧。
( 1)气门(图 3-8) 功用:控制进、排气管的开闭 工作条件:
承受高温、高压、冲击、润滑困难。 要求: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耐高温、耐腐蚀、耐冲击。 材料:进气门采用合金钢 (铬钢或镍铬等),排气门采用耐热合金钢 (硅铬钢等)。 构造:气门由头部、杆身和尾部组成。
链条与链轮的传动适用于凸轮轴上置的配气机构, 但其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 不如齿轮传动。 近年来高速汽车发动机上广泛采用齿形皮带来代替传动链, 齿形 带传动,噪声小、工作可靠、成本低。
二气门式 ④ 按每缸气门数目分
四气门式
(图 3-5)
一般发动机都采用每缸两个气门, 即一个进气门和一个排气门的结构。 为了 改善换气,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加大气门的直径,特别是进气门的直径。但 是由于燃烧室尺寸的限制, 气门直径最大一般不能超过气缸直径的一半。 当气缸 直径较大, 活塞平均速度较高时, 每缸一进一排的气门结构就不能保证良好的换 气质量。 因此, 在很多新型汽车发动机上多采用每缸四个气门结构。 即两个进气 门和两个排气门。 4.组成:包括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图 3-6)
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用充气效率 v 表示。
m
v
mo
进气过程中 , 实际充入气缸的新气质 量 进气系统进口状态下 , 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 气质量
v 越高,表明进入气缸的新气越多,可燃混合气燃烧时可能放出的热量也
就越大,发动机的功率越大。 3.型式
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
① 根据气门安装位置不同 , 分
②起导热作用,将气门头部传给杆身的热量,通过气缸盖传出去。 为了保证导向, 导管应有一定的长度, 气门导管的工作温度也较高, 约 500k。 气门导管和气门的润滑是靠配气机构飞溅出来的机油进行润滑的,因此易磨损。 为了改善润滑性能, 气门导管常用灰铸铁或球墨铸铁或铁基粉未治金制造。 导管 内、外圆面加工后压入气缸盖的气门导管孔内, 然后再精铰内孔。 为了防止气门 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松脱,有的发动机对气门导管用卡环定位。 ( 3)气门座 气门座与气门头部密封锥面配合密封气缸, 气门头部的热量亦经过气门座外 传。气门座可以在缸盖或缸体上直接镗出, 也可以采用镶嵌式结构。 镶嵌式结构 气门座都采用较好的材料(合金铸铁、奥氏体钢等)单独制作。 ( 4)气门弹簧(图 3-12) 功用:保证气门回位 气门弹簧的作用在于保证气门回位, 在气门关闭时, 保证气门与气门座之间 的密封,在气门开启时,保证气门不因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而脱离凸轮。 气门弹簧多为圆柱形螺旋弹簧, 它的一端支承在气缸盖上, 另一端压靠在气门杆 尾端的弹簧座上,弹簧座用锁片固定在气门杆的尾端。 ( 5)气门旋转机构(图 3-13) 为了使气门头部温度均匀, 防止局部过热引起的变形和清除气门座积炭, 可 设法使气门在工作中相对气门座缓慢旋转。 气门缓慢旋转时在密封锥面上产生轻 微的摩擦力,有阻止沉积物形成的自洁作用。 ( 6)锁片、卡簧 锁片、卡簧的功用是在气门弹簧力的作用下把弹簧座和气门杆锁住, 使弹簧 力作用到气门杆上。 2.气门传动组 功用:传递凸轮轴→气门之间的运动 气门传动组包括,凸轮轴、挺柱、推杆、摇臂气门间隙调整螺钉等。 ( 1)凸轮轴(图 3-14) 功用: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每一个进、 排气门分别有相应的进气凸轮和 排气凸轮。 凸轮的形状影响气门的开闭时刻及高度, 凸轮的排列影响气门的开闭时刻和 工作顺序。(根据凸轮轴可以判断工作顺序)工作中,凸轮轴受到气门间歇性开
种配气机构的往复运动质量更小,特别适应于高速发动机,
齿轮传动
③ 按曲轴和凸轮轴的传动 方式分 链条传动
(图 3-3)(图 3-4)
齿带传动
凸轮轴下置, 中置的配气机构大多采用圆柱形正时齿轮传动, 一般从曲轴到 凸轮轴只需一对正时齿轮传动, 若齿轮直径过大, 可增加一个中间齿轮。 为了啮 合平稳,减小噪声,正时齿轮多用斜齿。
第三章 配气机构
一、概述
1.功用: 配气机构是进、排气管道的控制机构,它按照气缸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
的要求,准时地开闭进、排气门、向气缸供给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新鲜空气 (柴油机)并及时排出废气。另外,当进、排气门关闭时,保证气缸密封。进饱 排净,四行程发动机都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 2.充气效率
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愈多, 则发动机可能发出的功率愈大。 新
喇叭形顶:适用于进气门,进气阻力小,但受热面积大。 有的发动机进气门头部直径比排气门大,两气门一样大时,排气门有记号。
杆身→杆身与头部制成一体, 装在气门导管内起导向作用, 杆身与头部采用 圆滑过渡连接。
尾部→制有凹槽(锥形槽或环形槽)用来安装锁紧件。 ( 2)气门导管(图 3-11) 功用:①起导向作用,保证气门作直线往复运动。
气门头部是一个具有圆锥斜面的圆盘,气门锥角一般为 45 ,也有 30 (图
3-9),气门头边缘应保持一定厚度,一般为 1-3 mm,以防工作中冲击损坏和被 高温烧蚀。气门密封锥面与气门座配对研磨。
气门头顶部形状有平顶,球面顶和喇叭形顶等(图 3-10)。 平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吸热面积小,质量小、进、排气门均可采用。 球面顶:适用于排气门,强度高,排气阻力小,废气的清除效果好,但受热 面积大,质量和惯性力大,加工较复杂。
凸轮轴下置式 ② 按凸轮轴布置位置 凸轮轴中置式 (图 3-2)
凸轮轴上置式
凸轮轴下置式,主要缺点是气门和凸轮轴相距较远, 因而气门传动另件较多, 结构较复杂,发动机高度也有所增加。
凸轮轴中置 , 凸轮轴位于气缸体的中部由凸轮轴经过挺柱直接驱动摇臂,省 去推杆,这种结构称为凸轮轴中置配气机构。
凸轮轴上置 , 凸轮轴布置在气缸盖上。凸轮轴上置有两种结构,一是凸轮轴 直接通过摇臂来驱动气门,这样既无挺柱,又无推杆,往复运动质量大大减小, 此结构适于高速发动机。 另一种是凸轮轴直接驱动气门或带液力挺柱的气门, 此
(图于气缸盖上称为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由凸轮、挺柱、推杆、摇臂、 气门和气门弹簧等组成。其特点,进气阻力小,燃烧室结构紧凑,气流搅动大, 能达到较高的压缩比,目前国产的汽车发动机都采用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
气门位于气缸体侧面称为气门侧置式配气机构, 由凸轮、 挺柱、 气门和气门 弹簧等组成。省去了推杆、摇臂等另件,简化了结构。因为它的进、排气门在气 缸的一侧, 压缩比受到限制, 进排气门阻力较大, 发动机的动力性和高速性均较 差。逐渐被淘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