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学案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学案 人教版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名师指路一、目标聚焦1.识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3.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理解基督教在欧洲的重大影响。

4.认识西欧城市兴起的过程,理解城市兴起的意义。

5.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认识其衰落的原因。

二、知识梳理1.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6世纪出现了强大的法兰克王国——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9世纪法兰克帝国分裂奠定了后来西欧各国的版图——10世纪出现了新兴城市——12世纪城市出现了自治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2.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教权凌驾于皇权——占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3.拜占庭帝国的灭亡:395年东罗马帝国诞生——6世纪拜占庭帝国大肆扩X——13世纪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败——15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点评:本课重点知识为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理解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三、教材详解1.查理马特改革: 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最底层。

2.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在西欧长期动乱过程中,教会巧取豪夺占有大量土地,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不见如此,教会还是西欧封建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高于一切。

3.西欧城市的兴起:10世纪初西欧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的矛盾日益尖锐。

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就是典型的代表。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形成了市民阶层,进而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等。

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中古欧洲社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灭亡等历史史实。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样的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来为什么衰亡了?”等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欧洲早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优越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了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教学重点西欧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

可以利用课本导入框中的故事,点出在中世纪贵族、神甫对知识、文化的垄断,从而引出新课。

2.讲解法。

对查理·马特的改革,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城市的兴起等知识,教师需要进行系统的讲解。

3.讨论法。

在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时,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丕平献土”的小故事,并展开讨论:罗马教廷为什么会有这样高的地位?4.图片辅助法。

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信息,以增强知识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教学挂图《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6世纪初的法兰克王国》。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示例一]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导入框。

公元8世纪,在法兰克南部的一个贸易集市上,两个苏格兰人不停地吆喝:“哎!哪一位需要知识,请到我这儿来取。

”“喂,伙计,别只盯着商品,拿些知识吧。

”逛集的人们出于好奇,纷纷聚拢过来。

一位老汉盯着他们空无一物的双手,困惑地问:“知识是什么东西?它到底在哪里?”苏格兰人X重地回答:“知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藏在我的胸中,比任何东西都值钱。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名师教案1新人教版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拜占廷帝国灭亡。

掌握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哪些特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怎样?西欧市民阶级怎样形成?拜占廷帝国为什么灭亡?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在中古欧洲社会,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海洋文明” 形成了与东方不同的封建等级制度、新生的城市与基督教等,人文素养方面: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一一拜占廷帝国的兴衰启示我们: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本课重点和难点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难点:如何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启发导学:展示:播放视频《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生活》教师:刚才视频向我们展示了中世纪欧洲的点滴风貌。

大家想不想深入了解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全貌呢?现在就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走进中世纪的欧洲。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等级森严一一西欧的封建社会展示:播放视频《世界历史》中法兰克王国的形成片段思考:结合视频和教材谈谈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史?展示: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式总结,适时出示史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教材29页思考: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欧洲的一种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教师:通过学生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突破,引导学生了解认识查理马特改革。

展示:视频《查理马特改革》,使学生对查理马特改革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说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查理马特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展示:向学生提供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的示意图思考: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与西欧的封建政治制度有何区别?总结:西欧的封建主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案4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案4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案4新人教版课程标准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上P28——33,涵盖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建立、教皇国、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拜占庭帝国灭亡四个问题。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

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

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很远,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应尽量指导学生读历史地图,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

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从中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读资料、看录像等,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 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运用综合启发式教学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独创、灵敏的思维品质;从多种角度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 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重点和难点: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具:中古欧洲社会相关图片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希腊、罗马历史的主要内容, 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的标志。

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后来,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国。

欧洲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

由此导入新课3)讲授新课:一、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教师可以先利用课本第32页的注释向学生介绍基督教的诞生以及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而且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也发生了分化。

然后请学生阅读“丕平献土”的小故事并展开讨论:结合“丕平献土”和教材导入框的小故事,谈一谈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在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发表各自见解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学案新人教版

兴起准备了条件。
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政治方面,那些
(1)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
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
廷,故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帝国。
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级
(2) 6 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
也衰落了。 10 世纪重新兴起, 著名的有意大利的
,英国 牛津

等。
6.君士坦丁堡 拜占廷
6. 东罗马帝国定都
,此地原称

7.圣索非亚
7. _____________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8.奥斯曼土耳其
君士
13 世纪末,
国家在西亚兴起, 15 世纪中期, 他们攻 坦丁堡

,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第 5 课 中古欧洲社会
预习学案
设问导读
关键信息
1.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
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 1.日耳曼人 法兰克王
其中最强大的是
。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
国 法兰西
志、
、意大利等国。
2.查里·马特 等级制
2. 8 世纪前期, 法兰克国家经过
改革后, 在封建贵族内部形 度
成严格的

3. 西 欧 封 建 社 会 时 期 ,
形成“封建金字塔” ,压在广大农奴身上。
(1)时间: 10 世纪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
注意结合课本 29 页《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业中心的城市。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
来理解。
的牛津、曼彻斯特等。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本课主要在介绍亚洲封建制的基础上围绕西欧封建社会,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同时本课也为以后资本主义的兴起,为文艺复兴运动等内容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历史知识的线索和体系。

二、课程标准1、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2、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4、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唐·吉可德》骑士教师: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世界名著——《唐·吉可德》,书中描述了主人公唐·吉可德,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他骑着瘦马、穿着盔甲,手持一根长矛,前后三次外出历险,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羊群当做军队,到处“行侠仗义”,做了许多可笑之事,吃尽了苦头。

在骑士文学中,骑士往往是勇敢、忠诚的象征,每一位骑士都以骑士精神作为守则,是英雄的化身。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导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5世纪,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国家。

2 •查理•马特改革一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1) 时间:匕世纪前期。

(2) 内容: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_9世纪后期,这种封地逐渐变成世袭领地。

(3) 影响: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底层。

3•罗马教廷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 时间:10世纪。

2 •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最典型 的是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3•意义:市民阶级形成了,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1 •拜占廷帝国:因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廷而得名。

2.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1) 衰落:6世纪,东罗马帝国四处征讨,造成财尽民穷,并遭到外族蚕食。

曾被西方军队征服。

(2) 灭亡:15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灭亡。

【问题1】与中国相比,西欧的封建社会具有哪些不同的特征?探究:(1)开始时间晚,且持续时间短。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时间比西欧早约续2 000多年。

(2) 神权凌驾一切,教会高高在上。

(3) 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而 中国封建社会则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13世纪上半期 1 000年,并持屮古欧册社会廷的占圉1\ 拜帝兴(4)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在与封建主的斗争中,中世纪的西欧逐步形成了资产阶级的前身 ——市民阶级,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未得到发展。

【问题2】基督教会是中世纪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培养学生有较高的概括理解能力,让学生大量地利用教材中的文字资料带着问题阅读,并且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学会合作,树立合作意识。
教师巡视督促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2、老师点评。更正和补充。
教师精讲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的形成
借助《地图册》的西罗马帝国图和法兰克王国形成与发展图,比较西欧国家有何变化?
教法设计使用图片和图表法、分组探究合作法、主动探究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借助导入框及展示图片配合以柔美的音乐,神秘的欧洲古城堡、教皇为国王加冕、壮美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问题:这些画面反映了欧洲哪一时时期的历史状况?
引导学生阅读学习目标。
学习新课
自学指导:
1.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帝国余辉
引导学生直观地形成拜占廷帝国疆域的空间概念。
让学生欣赏图片和课件中的索菲亚大教堂,感受拜占廷文化的辉煌。
2.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帝星陨落
问题:后来,拜占廷帝国怎样由盛转衰?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提示:西罗马灭亡以后,北部的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王国,影响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统治了欧洲中部和西部土地,后来成为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欧洲主要国家的雏形。
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条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检测:
学生举手回答。认真听讲、及时纠正。
设计对学生所学的产生极大兴趣的知识,便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中来。
出示学生所熟知的图片或动画,同时配合以柔美的音乐、有趣的画,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创了最佳历史情境的基础上,开始本课学习。
使学生在欣赏之余感受拜占廷兴衰,在对问题讨论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通过问题设置对拜占庭帝国衰落原因有一个明确规定的认识,并且学以致用。
3.拜占廷帝国的灭亡――帝国挽歌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迁都于此,拜占廷帝国宣告灭亡。
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教学目标
基础
知识
了解
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拜占廷帝国灭亡
掌握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过程与
方法
思考探究观察分析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哪些特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怎样?西欧市民阶级怎样形成?拜占廷帝国为什么灭亡?
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后果。演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试着总结一下,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清线索:
1 .西欧城市在什么时候重新兴起?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为什么?
2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有什么意义?三、来自占廷帝国的灭亡课堂总结
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与基督教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而拜占廷帝国的衰弱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当堂训练
1、必做题:
《历史填充图册》中P8第1题。
《中考复习指导》选择题。
2、选做题:
《历史填充图册》、《中考复习指导》材料题。
3、预习第6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问题的内容、答案。
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如: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1、要求学生阅读P28—P33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名词(名称)、时间、重点内容及影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要求人人过关。小组探究思考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15分钟后检测。
结合图片、欣赏音乐先熟悉本课内容。
阅读学习目标。
阅读课文,自己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关的内容。
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独立完成考点梳理。
学生通过看书找出答案。
可以适当穿插故事表演。
学生感受:拜占廷帝国则融合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文化,绚丽多彩,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说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还未能建立一种与古典文明媲美的新文化。
进一步明确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为以后学习的世界近代史中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大的历史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

人文素养
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兴衰启示我们: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教学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及其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