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病句常见类型
高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归纳

常见病句类型归纳病句类型: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或赘余④结构混乱⑤表意不明⑥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
例如:⑴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广泛”应移至“议论”前作定语:“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⑵这次会议,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改为:“这次会议,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3)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改为:“那么即使文字很不错……”(4)他把这个问题不放在心上。
“不”应移到介词结构“把这个问题”之前。
“把”字句,“被”字句中有否定词,应将否定词分别放在“把”“被”之前。
(5)在这次会议上,大家讨论并提出了许多问题。
应先“提出”后“讨论”。
二、搭配不当。
⑴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主旨”不能与“描写”搭配,应把“描写”改为“表达”。
⑵春天到了,动植物发芽了。
“动物”不能“发芽”。
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主持”与“发现”搭配不当。
(4)今年,我校参加高考的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人数”与“一年”主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⑴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改为:“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观众)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⑵最近我们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改为:“最近我们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⑶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拼敢搏”后加“的精神”。
四、结构混乱。
例如:⑴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深受群众喜爱”与“深为群众所喜爱”两种说法就杂糅在一起了。
高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

高中语文常见病句类型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门学科,其中语法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病句这一难题。
病句是指违反语法规则,表达不准确或不通顺的句子。
本文将讨论高中语文常见的病句类型,并提供相应的纠正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之一。
例如,“他们不管是学生,都帮助老师们做了不少工作。
”这句话中,主语“他们”与谓语“是学生”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一致,应该改为:“他们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帮助了不少人。
”通过将谓语修改为“都帮助了不少人”,使主谓保持一致。
二、句子结构不完整句子结构不完整是另一种常见病句类型。
例如,“喜欢吃糖”。
“喜欢吃糖”这个短语缺少谓语,应该改为“他喜欢吃糖。
”通过添加适当的谓语,使句子结构完整。
三、主动与被动混淆主动与被动混淆也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之一。
例如,“桌子被小明打翻了。
”这句话中,主语“桌子”应该是被动的,而谓语“打翻了”则是主动的动作。
应正确表达为:“小明把桌子打翻了。
”通过将被动语态改为主动语态,使句子逻辑更加清晰。
四、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错误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之一。
例如,“他说是真的?是的真的。
”这里使用了问号和句号不当,应该改为:“他说是真的,是的,真的。
”通过合理运用逗号和句号,使句子表达更加准确。
五、形容词使用错误形容词使用错误也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之一。
例如,“她哭得看得见。
”这里使用了“看得见”的形容词,应该改为“她哭得让人看得见。
”通过更准确地选择形容词,使句子表达更加精确。
六、倒装语序错误倒装语序错误也是语文学习中常见的病句类型之一。
例如,“昨天出太阳了。
”这句话中,动词“出”应置于主语“太阳”之前,应该改为“太阳昨天出了。
”通过调整句子的语序,使其符合标准的语法规则。
七、错用词语或表达不准确错用词语或表达不准确也是高中语文常见的病句类型之一。
例如,“他的笑容很瓜果。
”这里使用了不恰当的词语“瓜果”,应该改为“他的笑容很温和。
高中语文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哪些

高中语文主要病句类型1、语序不当(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搭配不当(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
(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
(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残缺或赘余(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
(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4)其余这是过虑的想法。
(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4、结构混乱(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5、表意不明(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6、不合逻辑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高中病句常见类型

高中病句常见类型病句是指在语法、逻辑、修辞或写作风格方面存在问题的句子。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纠正病句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病句的常见类型,以便同学们更好地进行病句的改正。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时态等方面不相符合。
这种病句常见于复合句中,尤其是存在从句的情况。
举个例子:错误示范:他们中有人喜欢足球,有人喜欢篮球。
改正示范:他们中有的人喜欢足球,有的人喜欢篮球。
在这个例子中,主语"他们中"与谓语"有人"不一致,应该改为"他们中有的人"与"有的人"。
二、主谓宾不一致主谓宾不一致指主语、谓语和宾语之间在人称、数、时态等方面的不一致。
这种病句常见于复合句中的宾语从句或介词宾语从句。
举个例子:错误示范:我希望你和我能够一起参加这次比赛。
我希望你和我能够一起参加这次比赛。
在这个例子中,谓语"希望"与主语"我"一致,但是宾语"你和我"应该改为"你"和"我",使其与主谓一致。
三、缺少主谓宾结构缺少主谓宾结构指句子中缺少明确的主语、谓语或宾语,导致句子不完整或不通顺。
举个例子:错误示范:多年来,他是我们学校最好的老师。
改正示范:多年来,他一直是我们学校最好的老师。
在这个例子中,句子中缺少宾语,应该在"他是"后加上"一直",使句子完整且意思更清晰。
四、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指句子中动词的时态与上下文不一致,导致句子语义混乱。
举个例子:错误示范:昨天晚上,我告诉妈妈我明天要去参加比赛。
昨天晚上,我告诉妈妈我今天要去参加比赛。
在这个例子中,"明天"与过去时的"告诉"不一致,应该将"明天"改为"今天",与"昨天晚上"的过去时态保持一致。
高中语文常见6大病句类型及解题技巧

高中语文常见6大病句类型及解题技巧常见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1.多重定语语序不当多重定语的正确顺序一般可这样依次安排:①表领属的或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②表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如:国家队的(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教练。
例:辨析下面句子是否有语病,并加以修改。
中国首个正在开发的深海空间站将让工作人员在近1000米以下深海中工作生活两个月。
该项目将加强中国在此前未能抵达的海床上勘探开采矿藏的实力,可能在2020年前完成。
答案:语序不当,将“首个”调到“深海空间站”前面。
2.多重状语语序不当如果一个句子有多个状语,它们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它常在句首,用逗号和主语隔开;②表时间或处所的词语或短语;③表范围程度的词或短语;④表情态的词或短语。
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如:许多教师今天早上(时间)在会议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定语和状语次序错位①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如“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改为“抬着一筐一筐的鲜鱼”;②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如“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改为“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4.并列词语或并列短语语序不当并列成分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缓急、先后、大小的关系,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如“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全厂职工认真讨论、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应改为“全厂职工认真听取、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5.虚词位置不当①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在主语前边。
如“小李因为睡眠不好,所以父母很为他担心”,前后主语不同,“因为”应放在“小李”之前;②副词的位置不当。
如“美国把世界不放在眼里”,应改为“美国不把世界放在眼里”。
高中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

高中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高中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1.成分残缺1)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将主语补充完整)2)十月十四日,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抱着向航空系研究的想法。
(将主语补充完整)3)通过这次研究,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将主语补充完整)4)虽然思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时间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补充“时间”)5)我们要尽一切力量走上机械化、集体化的道路,使我国农业得到发展。
(将“走上”的宾语补充完整)2.语序不当1)为了表彰先进,我们了解了XXX许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
(调整语序)2)今年5月底,XXX和XXX联合举办了这期研究班。
(调整语序)3)在昨天的半决赛中,XXX和XXX分别以3:1和2:1战胜了XXX和XXX。
(调整语序)4)新建的班委会建立并健全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调整语序)5)我们必须随时发现日常生活的缺点并认真克服。
(调整语序)3.搭配不当1)他在劳动时不仅没有感到疲倦,反而越干越有劲。
(更改搭配)2)我们必须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更改搭配)3)在会上,他虚心听取人家对他的批评。
(更改搭配)4)四年来,他刻苦钻研,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术。
(更改词语)5)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
(去掉多余的词语)4.表意不明1)上课了,XXX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更改表达方式,避免歧义)2)主谓宾语颠倒主语、谓语和宾语的位置应该是固定的,如果颠倒了位置,就会导致语序不当,表达的意思也会不清楚。
3)分句位置不当分句的位置要根据语义和句子结构来安排,如果位置不当,会使句子表达不清楚,影响阅读理解。
改写:1.XXX告诉我,等她把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她”可指代XXX,也可指另外一人)2.早餐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总量三分之二的营养,因此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高中语文病句类型归纳

高中语文病句类型归纳高中语文病句类型的归纳主要包括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逻辑错误等。
以下是对高中语文病句类型重点的归纳和详细介绍:一、成分残缺1. 缺主语:句子中缺少执行句子的主体。
2. 缺谓语:句子中缺少表明主语动作或状态的动词或动词短语。
3. 缺宾语:句子中缺少接受动作或状态的宾语。
4. 缺定语或状语:句子中缺少修饰名词或动词的定语或状语。
二、成分赘余1. 过剩的主语:句子中出现多余的主语,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
2. 过剩的谓语:句子中出现多余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导致句子意思重复。
3. 过剩的宾语:句子中出现多余的宾语,导致句子意思重复。
4. 过剩的定语或状语:句子中出现多余的定语或状语,导致句子意思重复。
三、搭配不当1. 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动词与宾语之间搭配不合适,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
2. 形容词与名词搭配不当:形容词与名词之间搭配不合适,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
3. 副词与动词、形容词搭配不当:副词与动词、形容词之间搭配不合适,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
四、语序不当1. 词序不当:句子中词语的排列顺序不合理,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
2. 短语顺序不当:句子中短语的排列顺序不合理,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
3. 从句顺序不当:句子中从句的排列顺序不合理,导致句子意思不明确。
五、结构混乱1. 句子成分杂糅:一个句子中包含多个主语、谓语或宾语,导致句子结构混乱。
2. 句式杂糅:一个句子中包含多个句式,如主动句、被动句、疑问句等,导致句子结构混乱。
六、语意不明1. 表意含糊:句子意思表达不明确,让人产生歧义。
2. 指代不清:句子中代词指代不明,让人产生歧义。
七、逻辑错误1. 自相矛盾:句子中出现相互矛盾的成分,导致句子逻辑错误。
2. 肯否不当:句子中出现肯否不当的逻辑错误,如“他不是个学生”与“他是个学生”同时出现。
3. 因果不当:句子中出现因果关系不当的逻辑错误,如“因为天气晴朗,所以下雨了”。
高中语文应该学会的的七种病句类型

高考生必须掌握的七种病句类型高考语文说明要求掌握的病句类型有七类,现归纳如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1) 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蕴藏着的”移到“无穷的”前面。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⑤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⑥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
(“几个”应放在“负责干部”前)下面句子里数量的表示法不妥。
⑦工作者的多数是农村来打工的。
(“多数”移到“工作者”之前,去掉“的”)⑧解放前,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农业人口是贫雇农。
(“中国农业人口”移到“约有”之前,去掉“的”。
)2)动词的附加语。
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d.表情态或程序的。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定语、状语、补语多余 例:①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真正具备了一
个共产主义战士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 ②这些学校的贫困生总数约为全国高校贫 困生总数的三分之二还多,高校贫困生问题 短时期内不可能很快解决。
语病辨析及修改
语序不当:
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定语误作状语
状语误作定语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
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如: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盛夏大地的热闹纷繁突
然沉寂下来。 分析:“热闹纷繁”与“大地”的位置颠倒,“热闹 纷繁”是修饰“大地”的定语,应改为“热闹纷繁的 大地”。
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分析:“日前”即“前几天”,表示时间已经过去,“正” 表示正在进行之中,在时间上自相矛盾。
概念不清
因对词语所表达概念内涵及概念间关系的误解而造成的误
用
例如: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学科专家和各种人才。 分析:“各类人才”包括“学科专家”,不宜并列。可改
例如: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有些陌生,可
对40岁以上的人却是十分熟悉的。 分析:介词“对”造成主宾颠倒。
否定不当
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否定词的重复出现或多次出现造成否定失误。 例如: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
累了大量的资料。 分析:“无时无刻”与“不忘”双重否定,与句子所 要表达的意思相反。 第二种,“防止”、“杜绝”、“忌”等否定词的误 用造成否定失误。 例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 安全教育和管理。 分析:“防止”和“不再”双重否定不当,从而将语 义弄反了。
为“学科专家与其他人才”。
强加因果
这种语病常常出现复句中,分句之间本没有因果关系,
却强加因果关系。
例如: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还是旧的一套。 分析:“北方”和思想陈旧没因果关系。
主客颠倒
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认知与被认知、主动
与被动等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可能造成关系的错 位,表达的混乱。
定语误作状语
例如:丰富的社会实践,使他广阔的开辟了生活空间。 分析:形容词“广阔”应修饰“生活空间”,应改为
“开辟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阔的生活空间”。
状语误作定语
例如: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我们向厂方提出了关于工
资制度改革的明确意见。 分析:形容词“明确”应该修饰“提出”,应把“明 确”放在“提出”之前。
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从远到近的顺序一般是: 表领属关系(谁的);表时间、处所(什么时候、什么地 方);表指代或数量(多少);表动词性词语、主谓短语 (怎样的);表形容词性短语(什么样的);表性质、类 别或范围(什么) 例如:这个盛产哈密瓜的地处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小镇,还 以其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闻名。 分析:表性质特点的定语应当放在处所定语之后。因此, 本句应改为“这个地处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盛产哈密瓜的小 镇……”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多层状语的一般排列次序应当是: [表时间][表处所][表范围][表情态方式][表对象]中心语 例如:国有商业银行要抓紧工作布置,把做好国家助学贷 款作为大事来抓,[使这项工作][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取得 突破性进展。 分析:表示对象的状语“使这项工作”应放在表示范围的 的状语“在全国范围内”之后。
许在别人眼里未必就好。
分析:动词“代表”之前状语残缺,与后一分句的表
意不协调,可加上“只能”作状语。
2、成分赘余
⑴主语、谓语、宾语多余 例:①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
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流了多少鲜血, 献出了多少宝贵生命啊! ②这份期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面向中文专业的 研究生、本科生、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 作者。 ③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测量的是我国唐代天文 学家一行和尚的倡议和领导下进行的。
例如:文件对经济领域中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
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分析: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政策上和理论上
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复句关系不当
例如:对于这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没见过他。 分析: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但层次关系颠倒了。 应改为:对于这个人,我既没见过他,更不了解他。
对应不当
主要指两种情况:
一是句中使用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两面词,却没
有与之呼应的词语。 例如: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分析:“是否”是两面性词,而“做好”是一面性词。可
改为: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 群众。 二是句中使用两组并列的短语而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错位。
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主语残缺 谓语残缺 宾语残缺
定语残缺
状语残缺 2、成分赘余
⑴主语、谓语、宾语多余
⑵定语、状语、补语多余
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主语残缺 例如: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救助和积
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分析:介词“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 中”改为“这部作品”。 谓语残缺 例如:他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 社会生活的责任。 分析:在“参与”前加上动词“承担”,作句子谓语成分, 支配宾语“责任”。 宾语残缺 例如:根瘤菌具有从空气中吸取固定氦,并将其作为养料 提供给作物。 分析:宾语残缺,“具有”应带名词性短语。可在短语 “从空气中吸取固定氦”之后加上“的功能”
定语残缺
例如:发达国家校园内无障碍通道很普通,乘坐轮椅
的残疾人在其中活动没有什么不便,但是学校就做不 到这一点,因此需要坐轮椅的考生就被认为是生活不 能自理了。
分析:“学校”之前缺定语,表意不准确,与前半句
产生矛盾。可在“学校”之前用“我们的”或“中国 的”等加以限定。
状语残缺
例如:一个人的见解代表他自己,你认为好的材料或
分析:①定语中“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与“优秀共产
大党员”重复,可将前者去掉。 ②“短时期”与“很快”意思重复,可将“很快” 去掉。
搭配不当
主位搭配不当
例如:江西贵西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
而被广为流传。 分析:此类病句可用缩句法来检测。如此句紧缩后的句子主干为: “母牛被广为流传”。被广为流传的应是“母牛勇斗野猪救主人”的 故事。
动宾搭配不当
例如: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 分析:动词“举行”与宾语“艺术节”不搭配,应把“举行”改为
“举办”。
定中搭配不当
例如:他本来有充沛的理由把事情推卸得一干二净。 分析:形容词“充沛”修饰中心语“理由”不恰当,应改为“充足”。
状中搭配不当
例如:人们众口一词地认为这件事与他无关。 分析:“众口一词”与谓语中心词“认为”搭配不当。可将全句改为:
来。 或 :多年来曾在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 来。
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了
解或具有不止一种解释,即句意令人费解或句子有歧 义。
句子内部构成不同造成语义不明确
例如:讨厌歌功颂德的周小军。
施事受事不同造成语义的不明确 例如:小杨新来乍到,连部门经理都不认识。 词类或词义不同造成句子歧义 例如:饭不热了。(“热”作形容词或动词,产生两
人们众口一词地说这件事与他无关。
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主要指几种句子的杂糅和前后牵连。句式杂
糅是把两句话挤到一句话里,该结束的地方不结束, 前后交叉错叠,句子结构混乱,形成病句。
例如: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
起来。
分析:“被束缚”与“束缚下的”两种句式杂糅,结
构混乱。
改为: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的人们也觉悟起
种语意)
不合逻辑
自相矛盾 概念不清 强加因果
主客颠倒
否定不当 复句关系不当
对应不当
不合逻辑
在语法上看不出有什么毛病,需从逻辑上加以考虑。逻辑
分析,就是要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 时间、数量、范围、动作、位置、状态等多方面的矛盾。
自相矛盾
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自相矛盾,彼此冲突,它包括 例如: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