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沸精馏

合集下载

共沸精馏纯化的原理

共沸精馏纯化的原理

共沸精馏纯化的原理共沸精馏纯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它基于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调节操作条件使两个或多个共沸组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同时汽化和冷凝,从而实现对混合物的纯化和分离。

本文将详细介绍共沸精馏纯化的原理,并深入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1. 共沸精馏纯化原理概述共沸精馏纯化是一种基于液相平衡的技术,它利用不同组分在液相和气相中存在平衡时的差异来实现分离。

在共沸条件下,两个或多个具有相似物理性质但存在不同成分比例的组分将同时汽化和冷凝。

通过调节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速等参数,可以使其中一个组分更易于汽化而另一个更易于冷凝,从而实现对混合物中目标成分的纯化。

2. 共沸精馏纯化原理详解2.1 沸点差异导致共沸共沸精馏纯化利用不同组分之间存在微小但关键的物理性质差异来实现分离。

这些差异通常体现在沸点上。

在共沸条件下,两个或多个组分的沸点非常接近,以至于无法通过常规蒸馏等方法实现分离。

共沸精馏通过调节操作条件,使其中一个组分的汽化温度降低或冷凝温度升高,从而实现两个或多个组分的同时汽化和冷凝。

2.2 液相平衡和气相平衡共沸精馏纯化的基础是液相平衡和气相平衡。

液相平衡是指在液体中两个或多个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溶解度,使得它们可以均匀混合。

而气相平衡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气体状态下存在一定比例。

2.3 操作条件调节共沸精馏纯化中的关键是调节操作条件以实现对混合物中目标成分的纯化。

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温度和压力。

通过调节操作压力可以改变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汽化温度,从而使其中一个成分更易于汽化而另一个更易于冷凝。

3. 共沸精馏纯化的优势3.1 高效纯化共沸精馏纯化是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它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对混合物的纯化。

相比于传统蒸馏技术,共沸精馏可以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分离效率。

3.2 适用范围广共沸精馏纯化适用于各种混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无论是液体混合物还是气体混合物,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共沸精馏都可以实现对目标成分的高效分离。

共沸精馏技术

共沸精馏技术

10
共沸精馏技术
1
一、共沸剂的特性
二、共沸剂的选择
三、共沸精馏流程 四、共沸精馏与萃取精馏比较
2
一、共沸剂的特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共沸物的形成对于采用精馏方法分离体混合物的条件 有很大的影响 • 共沸物可以使二元的,也可以是多元的;可以是易挥 发的塔顶产品,也可以是难挥发的塔底产品,最好是 前者 • 多元系较二元系情况复杂的多
5
三、共沸精馏流程
(一)二元非均相共沸物的精馏 如果二组分能够形成非均相共沸物,那么不必另加 共沸剂便可实现二组分的完全分离。
6
X1
共沸物Xa
Xb
Xw
分离非均相共沸物的流程
7
其他:
分离有共沸剂的非均相共沸物 分离均相共沸物 塔顶产品为三元共沸物的分离 。。。
8
四、共沸精馏与萃取精馏比较
共同点: 基本原理相同,都是通过加入适量的质量分离剂,改变 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大组分的挥发度差异,实现精 馏分离。 不同点: (1)共沸精馏中加入的共沸剂必须与原溶液中的一个或 几个组分形成共沸物,而萃取精馏中的溶剂无此限 制,共沸剂的选择范围相对较窄; (2)共沸精馏中共沸剂以汽态离塔,消耗的潜热较多, 萃取精馏中萃取剂基本不变化,因此共沸精馏的能 耗一般比萃取精馏大; (3)在同样压力下,共沸精馏的操作温度通常比萃取精 馏低,故共沸精馏更适用于分离热敏性物料; (4)共沸精馏可连续操作,也可间歇操作,萃取精馏一 般只能连续操作。
3
共沸精馏
共沸精馏又称恒沸精馏。 分离原理:
称为共沸物、夹带剂,携带剂
在一些难以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的体系中加入一个 新的组分,共沸剂与待分离关键组分形成共沸物,而使 体系中的组分得到分离。

共沸精馏

共沸精馏


2)共沸剂与原溶剂中二个组分分别形成两个二元正偏差共沸物;
3)共沸剂与原溶剂中二个组分形成一个三元正偏差共沸物,其沸 点比任何二元共沸物沸点都低,一般要求低10℃以上,且组分不 同,若非均相更好。

二、共沸剂的选择

1.共沸剂选择原则
(2)分离共沸物 1)生成一个二组分正偏差共沸物,其沸点比原共沸物低; 且组成不同于原共沸物。 2)生成一个三组分正偏差共沸物,其沸点比原共沸物低,
共沸进料 丁 醇 塔
直接蒸汽
水 塔
正丁醇

图3-33 分离非均相共沸物的流程
20
四、共沸精馏的计算
共沸物精馏体系非理想性强、组分多、变
量多,不宜使用简捷法,而严格计算也变得 非常复杂。
21
五、共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比较
共同点: 基本原理相同,都是通过加入适量的质量分离剂,改变组分之
间的相互作用,增大组分的挥发度差异,实现精馏分离。

3.2.2 共沸精馏
一、共沸物的特性与其组成的计算 二、共沸剂的选择 三、共沸精馏流程 四、共沸精馏的计算 五、共沸精馏与萃取精馏比较
一、共沸物的特性与其组成的计算
1、名词解释
1)共沸物:指在一定压力下,沸腾温度、生成的汽相 组成和液相组成不变的的一类溶液。 2)正偏差共沸物:如溶液的蒸汽压相比理想溶液发生正 偏差,即形成正偏差共沸物(最低共沸物)。 3)负偏差共沸物:如溶液的蒸汽压相比理想溶液发生负 偏差,即形成负偏差共沸物(最高共沸物)。
2)平衡计算 除考虑汽液平衡外,还要考虑液液平衡。 计算方程:
1I x1I 1II x1II
校核方程:
s I 1 1 I 1
I II 2 (1 x1 ) I 2 (1 x1 ) II

共沸精馏

共沸精馏

3.2.2 共沸精馏
当 x1 1时,
互溶度很小 x2 1
P1s P1

1
1
2
1
E

P1s P2s

x2 x2
1
定性估算能否形成非均相共沸物

1
x1

x 11

2
(1

x1
)


2

(1

x1 )
计算恒沸 T , xi
P
③共沸剂用过量(T//点):
A H T H AT
塔顶产物(恒沸物D)量:
D T T B ( A H ) T B
DB
DB
塔底产物量(B//点) :
( A和B的混合物)
B T T D ( A H ) T D
BD
BD
反应; ⑤ 无腐蚀,无污染; ⑥ 价廉,易得。
NO.17 2020/3/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3)连续共沸精馏塔两端产品的确定 3.2.2 共沸精馏
具有共沸物系统的精馏过程与普通精馏不同, 表现在精馏产物不仅与塔的分离能力有关, 与全部进料总组成落在哪个浓度区域, 还与共沸剂加入量有关。
3.2.2 共沸精馏
共沸精馏的基本原理与萃取精馏相同,不同点仅在于共 沸剂在影响原溶液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的同时,还与原溶 液的一个组分或数个组分形成共沸物。
共沸物是二元或三元恒沸物。 并且此恒沸物的沸点比原料中任一组分的沸点和原料 中原恒沸物的沸点都低得多, 此恒沸物成为恒沸精馏塔的塔顶产品而排出,使原料 液得以分离。
NO.12 2020/3/7

什么是恒沸精馏(共沸精馏)

什么是恒沸精馏(共沸精馏)

一、什么是恒沸精馏(共沸精馏)在被分离的物系中加入共沸剂(或者称共沸组分),该共沸剂必须能和物系中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具有最低沸点的恒沸物,以至于使需要分离的集中物质间的沸点差(或相对挥发度)增大。

在精馏时,共沸组分能以恒沸物的形式从精馏塔顶蒸出,工业上把这种操作称为恒沸精馏。

下面以制取无水酒精为例,说明恒沸精馏的过程,水和酒精能形成具有恒沸点的混合物,所以用普通的精馏方法不能获得纯度超过96%(体积)的乙醇,若在酒精和水的溶液中加入共沸组分-苯,则可构成各种恒沸混合物,但以酒精、苯和水所组成的三组分恒沸混合物的沸点为最低(64.84℃)。

当精馏温度在64.85℃时,酒精、苯和水的三元混合物首先被蒸出;温度升至68.25℃时,蒸出的是酒精与苯的二元恒沸混合物;随着温度继续上升,苯与水的二元恒沸混合物和酒精与水的二元恒沸混合物也先后蒸出,这些恒沸物把水从塔顶带出,在塔釜可以获得无水酒精。

工业上广泛地用于生产无水酒精的方法,就是根据此原理。

恒沸精馏的过程中,所加入的共沸组分必须从塔顶蒸出,而后冷凝分离,循环使用。

因而恒沸精馏消耗的能量(包括汽化共沸剂的热量和输送物料的电能)较多。

二、什么是萃取精馏?在被分离的混合物中加入萃取剂,萃取剂的存在能使被分离混合物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增大。

精馏时,其在各板上基本保持恒定的浓度,而且从精馏塔的塔釜排出,这样的操作称为萃取精馏。

例如,从烃类裂解气的碳四馏分费力丁二烯时,由于碳四馏分的各组分间沸点相近及相对挥发度相近的特点,而且丁二烯与正丁烷还能形成共沸物,采用普通的精馏方法是难以将丁二烯与其它组分加以分离的。

如果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在碳四馏分中加入乙腈做萃取剂,则可增大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使得用精馏的方法能将沸点相近的丁二烯、丁烷和丁烯分离。

碳四馏分经过脱碳三、和碳五馏分后,进入丁二烯萃取剂精馏塔,在萃取剂乙腈的存在下,使丁二烯(包括少量的炔烯)、乙腈与其它组分分开,从塔釜采出并进入解析塔,在此塔中,丁二烯、炔烯从乙腈中解析出来,萃取剂循环使用。

化工厂共沸精馏实例

化工厂共沸精馏实例

化工厂共沸精馏实例化工厂共沸精馏实例:混合二甲苯的分离共沸精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的分离技术,尤其在化工厂中。

其原理是利用两种或多种物质间的共沸特性,将混合物分离成各自纯组分。

下面是一个化工厂共沸精馏的实例,即混合二甲苯的分离。

一、背景介绍二甲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溶剂、树脂、燃料等领域。

在化工厂中,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甲苯组分不同,往往得到的是多种不同比例的混合二甲苯。

为了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需要将这些混合二甲苯进行分离。

二、共沸精馏分离原理共沸精馏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差异,通过加入一种或多种共沸剂,与原料混合物形成共沸物,从而改变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通过精馏操作,使得各组分在塔板上实现分离。

三、混合二甲苯的共沸精馏分离过程1. 原料准备:将化工厂产生的混合二甲苯作为原料,准备好共沸剂。

2. 混合物加热:将原料加热至沸腾,同时加入共沸剂。

3. 精馏操作:控制加热温度和压力,使得各组分在塔板上实现分离。

塔板温度的控制需根据组分的沸点进行调节。

4. 产品收集:根据需要,收集不同塔板上的产品,得到各种纯度的二甲苯组分。

5. 共沸剂回收:对共沸剂进行回收再利用。

四、实例分析假设化工厂产生的混合二甲苯中含有三种二甲苯组分: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其含量分别为30%、40%和30%。

目标是将这三种二甲苯组分分离成各自纯产品。

通过加入适量的共沸剂,与混合二甲苯形成共沸物,改变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经过共沸精馏操作,可以得到以下纯度的各组分:* 邻二甲苯:95%* 间二甲苯:98%* 对二甲苯:97%五、结论通过共沸精馏技术,化工厂成功地将混合二甲苯分离成各自纯产品。

这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还为化工厂创造了更多的商业价值。

同时,共沸剂的回收再利用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实例表明,共沸精馏在化工厂的分离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共沸精馏分离正丁醇—水体系的方法

共沸精馏分离正丁醇—水体系的方法

共沸精馏分离正丁醇—水体系的方法
共沸精馏是一种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实现液体分离的方法。

在正丁醇—水体系中,正丁醇和水有相似的沸点,因此通过常规的精馏方法很难将它们完全分离。

为了实现共沸精馏分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添加助剂:可以添加一些物质作为助剂,帮助正丁醇和水更好地分离。

常用的助剂有苯、二甲苯等。

助剂的添加可以改变体系的相互作用力,使得两种液体的沸点差距增大,从而更容易进行分离。

2. 真空蒸馏:通过降低系统的压力,可以降低正丁醇和水的沸点,从而利用沸点差来进行分离。

真空蒸馏需要使用专门的真空设备,将体系中的压力降低到较低的水平,使得沸点降低,从而能够快速分离出正丁醇和水。

3. 添加分离剂:可以先添加一种具有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溶剂,将正丁醇或水溶解在其中,然后通过改变溶剂的性质来实现分离。

例如,在正丁醇—水体系中,可以先添加一些醋酸乙酯或乙醇作为分离剂,然后改变溶剂的挥发性,从而将正丁醇和水分离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共沸精馏只能实现两种液体之间的部分分离,不能完全分离。

如果需要更高纯度的正丁醇或水,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的分离方法,如萃取、结晶等。

共沸精馏——精选推荐

共沸精馏——精选推荐

共沸精馏化⼯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共沸精馏实验⼈员:xxx 同组⼈:xxx实验地点:天⼤化⼯技术实验中⼼ 624 室实验时间:2013年5⽉4⽇班级/学号: 11级求是化⼯2 班14组学号xxx实验成绩:实验⼆共沸精馏⼀、实验⽬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共沸精馏过程的理解。

2.熟悉精馏设备的构造,掌握精馏操作⽅法。

3.能够对精馏过程做全塔物料衡算。

4.学会使⽤⽓相⾊谱分析⽓、液两相组成。

⼆、实验原理1.实验仪器和药品:电⼦天平,分液漏⽃,玻璃塔,烧瓶等。

2号⽓相⾊谱仪及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载⽓1柱前压:0.075MPa 讯号衰减:6载⽓2柱前压:0.075MPa 进样量:0.4µl桥电流: 100mA柱箱温度: 145℃⽓化室温度:150℃检测器温度:110℃实验试剂:⼄醇(化学纯),含量95%;苯(分析纯),含量:99.5%。

2.共沸精馏原理:当待分离的两个组分为共沸溶液体系或它们的挥发度⾮常接近时,采⽤普通精馏⽅法难以达到分离⽬的或所需要的理论板数⾮常多,且回流⽐亦较⼤,使设备费⽤和操作费⽤过⼤⽽不经济,此时可采⽤共沸精馏。

共沸精馏是向共沸溶液中加⼊第三组分,使该组分能与原有溶液中的⼀个或多个组分形成共沸物,且这种新共沸物的挥发度显著地⾼于或低于原有各组分的挥发度,则新共沸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与原料液组成不同,可采⽤普通精馏⽅法予以分离。

共沸精馏有以下特点:(1)共沸精馏所⽤的共沸剂必须与待分离组分的⼀个或两个形成共沸物,因此可供选择的共沸剂有限。

(2)共沸精馏的共沸剂⼤都从塔顶蒸出,消耗热能较⼤,只有当共沸物中共沸剂的含量甚少,与共沸剂形成共沸物的组分在原料中含量也少时,共沸精馏的操作才⽐较经济。

(3)共沸精馏即可⽤于连续操作也可⽤于间歇操作。

(4) 在同样压⼒下操作,共沸精馏的操作温度较低,⽐其它精馏更适于分离热敏性物料。

3.共沸剂的选择:共沸剂的选择对共沸精馏分离过程的效果影响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相—理想气体 液相—非理想溶液
i i ( x1, x2 ,)
NO.4 2015/10/7 Cui Qun
Hale Waihona Puke 化工分离工程(1)共沸物的特点
1) 二元系

3.2.2 共沸精馏
① 二元系均相共沸物 特征:
s s 12 P 1 1 / P 2 2 1
气相—理想气体 液相—非理想溶液

NO.1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3.2.2 共沸精馏
形成一个二元共沸物(馏出液为均相共沸物) 用丙酮作为共
沸剂分离环己烷苯混合物的共沸 精馏流程。(P142)
NO.2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3.2.2 共沸精馏

(1) 共沸物的特点 (2) 共沸剂的选择 (3) 连续恒沸精馏塔两端产品的确定
K=y/x ,
xw-1 ——塔釜上第一级
x1 = y/K , 塔顶进料级,y ——塔顶蒸汽组成
yA F yA q 1 q x D x A R A R Rm yA x 1 A R
恒浓区
A
F R0 B
AS=1
C
NO.27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共沸剂
丙酮-环己烷-苯系统纯组分及共沸物 沸点 Cui Qun
塔底产物(B)量:
TD TD B T (A H) BD BD
NO.20 2015/10/7
化工分离工程
(3)连续共沸精馏塔两端产品的确定
2) 进料、塔顶及塔底产物量(举例说明) ②共沸剂用量不足(T/点):
T H A H AT
D,xi,D 物料衡算
3.2.2 共沸精馏
W, xi,W
F, xi,Z
S(共沸剂)
② 杠杆原理——求? 在三元相图上,利用杠杆原理适宜共沸剂量与原料量
之比。
NO.26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4)共沸精馏过程的计算
3)回流比 ① Rm —— 试差法
3.2.2 共沸精馏
设R→塔径→塔釜逐级计算,计算出进料级, 若在进料级出现恒浓区,则Rm = R,否则重新假设R→…… ② 用三角形相图→求Rm
低沸点组分
化工分离工程
(1) 共沸物的特点 1) 二元系
② 二元非均相共沸物 特征:两个液相,二元三相共存。
3.2.2 共沸精馏
◊在恒温下,两液相蒸汽压大于纯组分的蒸汽压,且蒸汽组 成介于两个液相组成之间——非均相共沸物——实用。
s s PP P P P 1 2 1 2
s P 1 P 1 P 2

(4) 共沸精馏过程计算
NO.3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1) 共沸物的特点

3.2.2 共沸精馏
在恒沸点处:
yi xi (i 1,2,3)

多组分: 12 13 23 1
s s s 1P P P 1 2 2 3 3
E
塔底产物量(B//点)

T// B//
丙酮-环己烷-苯系统纯组分及共沸物的沸点
( A和B的混合物)
B T T D T D (A H) BD BD
NO.22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3)连续共沸精馏塔两端产品的确定
2)进料、塔顶及塔底产物量(举例说明)
(4) 共沸精馏过程的计算
4) 平衡级数
① 二组分非均相共沸精馏
3.2.2 共沸精馏
N
log
K L / V x1 L / V 1 xw K L / V xw1 L / V 1 xw
VK log L
K L / V 1 xw1 xw L /V
化工分离工程
(3)连续共沸精馏塔两端产品的确定

3.2.2 共沸精馏
具有共沸物系统的精馏过程与普通精馏不同, 表现在精馏产物不仅与塔的分离能力有关,


与全部进料总组成落在哪个浓度区域,
还与共沸剂加入量有关。

下面讨论塔顶、底产品组成随着进料组成和共沸剂 用量的变化。
NO.18
2015/10/7
对应于 P~x图上的最大极值点(最高点),对应于 T~x图上
的最小极值点(最低点)。
◊ P1S ,P2S 相差越小 → 较小正(负)偏
差时 →形成共沸物。
◊ x1 y1 0.5, x2 y2 0.5
NO.6 2015/10/7 Cui Qun
图3-17 具有较小正偏差的共沸物系
化工分离工程
气相—理想气体
液相—非理想溶液
P1 P1s 1 x1
P2 P2s 2 x2
液相Ⅰ——组分1为主,液相Ⅱ——组分2 为主
NO.8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1) 共沸物的特点 1)二元系
② 二元非均相共沸物
1 当 x1 时,
3.2.2 共沸精馏
s s s PP x P x P 1 1 1 2 2 2 3 3 x3
计算恒沸 T , x
i
NO.10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1) 共沸物的特点 2)三元系
3.2.2 共沸精馏
相图 ① 三个性质相同的二组分共沸物→形成一个三元共沸物。
正三角形组 成,三个顶 点表示三个 纯组分。
3.2.2 共沸精馏

共沸精馏的基本原理与萃取精馏相同,不同点仅在于共 沸剂在影响原溶液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的同时,还与原溶 液的一个组分或数个组分形成共沸物。

共沸物是二元或三元恒沸物。

并且此恒沸物的沸点比原料中任一组分的沸点和原料 中原恒沸物的沸点都低得多,
此恒沸物成为恒沸精馏塔的塔顶产品而排出,使原料 液得以分离。
2)共沸剂用量
3.2.2 共沸精馏
共沸剂用量对共沸精馏的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 ①当被处理原料组成一定时,改变共沸剂用量,可得到
不同釜底产物。
②当进料量一定,进料组成改变,显著影响共沸剂用量 和产品量。
NO.25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4)共沸精馏过程的计算
2)共沸剂用量
① 物料衡算——求?
图3-20 具有两个二元正偏差共沸物的三元系相图
NO.12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1) 共沸物的特点
2)三元系
相图
3.2.2 共沸精馏
④ 三元系的压力面既有脊又有谷→鞍形共沸物 。
图3-21 形成鞍形共沸物的三元系相图
NO.13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丙酮-环己烷-苯系统纯组分及共沸物沸点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3)连续共沸精馏塔两端产品的确定
2) 进料、塔顶及塔底产物量(举例说明)
③共沸剂用过量(T//点):
A H T H AT
3.2.2 共沸精馏
C
塔顶产物(恒沸物D)量:
D T T B T B (A H) DB DB
NO.15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2)共沸剂的选择
1)共沸剂选择原则 ② 分离共沸物
3.2.2 共沸精馏
生成一个二组分正偏差共沸物,其沸点比原共沸物低;
且组成不同于原共沸物。
生成一个三组分正偏差共沸物,其沸点比原共沸物低, 且组成不同于原共沸物。
NO.16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3)连续共沸精馏塔两端产品的确定
1)精馏塔顶、底产品组成

3.2.2 共沸精馏
当进料组成位于0~a之间:

组分1和2的共沸物
精馏塔顶产品为组分1和组分2 的共沸物,塔底产品为组分2。

当进料组成位于a~1之间:

精馏塔顶产品为组分1和组分2 的共沸物,塔为组分1。
(2)
3.2.2 共沸精馏
④进料组成改变(从H→F)
共沸剂量增加 塔顶产物—恒沸物D增加 塔底产物—B减少
F
E
丙酮-环己烷-苯系统纯组分及共沸物沸点
NO.23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4)共沸精馏过程的计算
1)共沸组成 ① T、P下,xi一定——实测 ② 用热力学关系计算 汽相——符合理想气体行为
t-x
底 顶 底
NO.19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3)连续共沸精馏塔两端产品的确定
2)进料、塔顶及塔底产物量(举例说明)
3.2.2 共沸精馏
总进料量:T=H+A
①适宜的共沸剂用量(T点):
AH TH AT
丙酮——共沸剂, 分离环己烷-苯混合物。
塔顶产物(恒沸物D)量:
D T TB TB (A H) DB DB
s s PP x P ( 1 x 1 1 1 2 2 1)
NO.9
2015/10/7
Cui Qun
化工分离工程
(1) 共沸物的特点
2)三元系
特征
3.2.2 共沸精馏
12 13 23 1
s s 3 / 1 P / P 1 3
3 / 2 P2s / P3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