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现场踏勘报告

合集下载

踏勘报告

踏勘报告

神农架林区宋洛等三乡镇低丘岗地改造项目现场踏勘报告项目踏勘报告:神农架林区国土资源局二〇一二年五月神农架林区宋洛等三乡镇低丘岗地改造项目立项现场踏勘表单位:公顷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区梁子湖区东沟镇土地整理项目现场踏勘报告一、项目简介(一)项目类型项目属于省级投资重点项目。

(二)项目性质本项目的性质为土地整理。

(三)项目范围项目片涉及东沟村、余湾村、大桥村、徐山村。

项目区总面积公顷,建设规模公顷。

(四)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区土地总面积公顷,项目区中有不动工的林地、居民点用地、河流水面用地不计入建设规模面积,经分析计算不动工面积为公顷,扣除不动工面积后,建设规模为公顷。

预计竣工后可净增耕地面积公顷,新增耕地率%,项目总投资万元,单位面积投资万元/公顷(折合2750元/亩)。

二、项目区现场踏勘情况(一)项目区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中游南岸。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中游南岸。

西接九省通衢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北与黄冈隔江相望,南同咸宁濒湖毗邻,整个版图轮廓呈“三叶型”。

梁子湖区东沟镇项目片经纬度坐标范围:东经114°36′48″-114°40′47″,北纬30°15′06″-30°17′56″;四至范围:北边以月山村相邻,南边与梁子居委会相邻,西边与梁子居委会和梁子湖相邻,东边以239省道为界。

该项目区土地总面积公顷,其中建设规模公顷。

所在图幅号为H-50-62-(3)、H-50-62-(10)、H-50-62-(11)。

项目区总面积公顷,建设规模公顷。

2、地形地貌项目区属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该项目区最高地面高程,最低地面高程,整体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走向。

3、土壤状况项目区成土母质为黄土和红土,其地平展,其水回曲。

土壤质地适中,土层深厚,障碍层次较薄。

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高程米,全镇地表丘陵,有“大平小不平”的特征。

项目区以藕塘、水田为主,种植作物主要为水稻和小麦,水产品以鱼类、河蚌为主。

现场踏勘总结报告模板

现场踏勘总结报告模板

现场踏勘(交桩)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及地理自然条件1.工程概况:该线路在原66kV线路通道内,在原线路一侧与原线路平行架设,因受原线路通道宽度的限制,线路设计为同塔单双回高架方式,杆塔采用角钢塔、钢管杆塔两种。

导线采用LGL-185/3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OPGW 架空复合光纤和GJ-80镀锌钢绞线。

该工程处于呼伦贝尔市根河市得耳布尔林区范围内,沿线地势较为平坦,多为丘陵,沿线岩土工程条件较复杂,线路涉及到的地貌单元为平地、山地、沼泽等,其中平地15%,山地50%,沼泽35%。

线路双回路架设长度为15km,单回路长度 1.7km;全线杆塔数量:原设计63基;(这次交桩新方案改为82基)杆塔基础采用现浇台阶式(平地和山地)和灌注桩式(沼泽地)现浇台阶式基础全线设计为50基,灌注桩基础设计为32基,为保护环境,山坡处采用生态植被护坡,基础深埋及防冻胀措施。

线路交叉跨越公路3次,钻110kV线路1次,跨66kV线路3次,10kV及以下线路5次,通讯线3次。

该地区低温寒冷,属高寒地区。

2.计划工期:130日历天由呼伦贝尔山金矿业有限公司和根河市森鑫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山金森鑫矿业110kV输电线路新建工程,3.协调关系3.1该标的设计2.5公里新开辟线路,其中部分通过国家重点公益林,受国家林业政策的限制,有可能需要中标单位协调利用供电部门原有的 1.5公里的线路通道,发包方协助办理。

3.2发包方原有的线路通道,施工过程中中标单位需协调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林业管理部门、林业公安及电业部门的关系,发包方协助办理。

二、施工现场、线路走廊、进场道路、材料运输等情况1、自得耳布尔110kV变电站2个出线间隔,三、四间隔出线。

路径情况描述,(2#桩-5#桩是沼泽地段设计为灌注桩,,杆塔设计为钢管杆,没有施工便道不能通行大型设备和材料运输车辆,需要业主协调施工道路的路径走向,6#、7#、8#、桩1跨越居民房,10#桩在居民院内,没有进现场道路,线路横跨3排居民房屋)。

土地整理施工情况汇报

土地整理施工情况汇报

土地整理施工情况汇报根据规划,我公司于今年初开始了XX地区的土地整理工作。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现将土地整理施工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土地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测量,明确了土地的地貌特征和土壤质量。

在勘察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土地整理方案,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接着,我们进行了土地平整和排水工程,确保土地的排水系统畅通无阻,为后续的种植和建设工作做好了准备。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

我们对土地周边的植被进行了保护,确保了整个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植被的恢复工作,为土地的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我们还对土地进行了肥力调查和土壤改良工作,确保土地的肥力和透气性达到了种植作物的要求。

我们采用了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避免了化学肥料对土地环境的污染,保证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在土地整理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标准进行工作,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安全。

我们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同时,我们还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监督,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目前土地整理施工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进行土地整理的后续工作,包括种植和建设工作,确保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

总的来说,土地整理施工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我们将继续努力,确保土地整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各位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土地整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土地整理项目现场踏勘报告

土地整理项目现场踏勘报告

土地整理项目现场踏勘报告保国土资勘字2006第003号
踏勘单位:保山市国土资源局
踏勘人:杨枝文、赵品银、李昱昌
踏勘时间:二00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土地整理项目现场踏勘报告
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平安土地整理
项目现场踏勘记录
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议书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国土资[2002]18号)对项目申报的相关要求,保山市国土资源局会同龙陵县国土资源局于9月28日对龙陵县平达乡平安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踏勘情况如下:
一、踏勘方法
项目区现场实地踏勘与项目申报资料室内核对相结合。

二、实地踏勘
1.深入实地核查项目区范围、现状地类、地形地物、地貌等,项目
区自然状况、基础设施状况;
2.对项目区现状进行局部拍照;
3.召开座谈会,向当地干部、群众了解对项目申报的意见和建议。

三、室内核查
1.根据踏勘要求审核项目申报内容是否与项目实际情况相一致;
2.按申报项目区范围查碎部图班面积表,核实项目区涉及地块、地
类、分类面积、总面积。

四、汇总踏勘情况,认真编写踏勘报告。

龙陵县平达乡平安土地整理项目实地踏勘人员名单
二00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地块项目现场勘察报告模板

地块项目现场勘察报告模板

地块项目现场勘察报告模板1. 项目概述该地块项目位于XX市XX区,总占地面积为XX平方米,拟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主要用途为商业综合体(或住宅小区,办公楼等)。

本次现场勘察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该地块的地质、环境和基础设施情况,为项目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本次现场勘察人员由XX公司派遣,共有XX人,分别担任勘查、测试、样品分析等工作。

2. 勘查范围本次现场勘查范围涉及该地块周边的环境、地质、水文、地下管线等方面,具体包括:•地图及现场勘察范围定界;•传统地貌调查;•土壤属性、化学性质、重金属污染及土壤防护层、基础填料层指标检测;•建筑及工程物基础勘查;•近地表地下水、浅层地温泉勘查;•强震动勘察;•地下管线勘查。

3. 勘察结果3.1. 地质调查该地块位于盆地边缘,在地形上为平坝地貌,整体地势较为平缓。

地块地质构造较为稳定,未发现明显的断裂和差异等。

采用测深仪对勘查区内部分点进行了测深,地下水位探测结果显示,该地块地下水位较浅,多数地点浅层水位小于2米,需要进行合理排水工程的施工设计。

3.2. 环境调查根据现场勘查及实验分析,该地块土壤PH、氮、磷、钾含量适宜,均达标,并未发现重金属等污染物,周边环境噪声、空气质量等达到国家现行标准。

然而,环境调查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防止因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

3.3. 基础设施调查该地块周边的供电、供水、燃气、通讯和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无严重影响规划建设的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周边地区交通流量较大,应增加交通安全设施及出入口预留距离。

4. 建议基于现场勘察的结果,我们认为建设该商业综合体(或住宅小区,办公楼等)的可行性非常高。

但同时建议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1.土地利用报批前,需要请有关部门回收土地所有权、房屋所有权证以及证明书;2.建设工程施工前,应出具全套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执行;3.在建筑物选址、设计、建设和中期运行等环节,应始终保持“节约资源、环保、安全、“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原则,并积极探索绿色建筑、低碳物业等新型模式和技术;4.对于未来项目运营、管理和维护,建议严格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开展管理,定期进行维护检查以保障施工质量和投资效益。

尚义县三工地镇三工地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场踏勘报告

尚义县三工地镇三工地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场踏勘报告

关于尚义县三公地镇三工地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场踏勘报告一、项目概况1、项目性质该项目为土地开发项目。

2、项目地点、规模及范围项目区位于尚义县三工地镇三工地村。

东至三工地村耕地,西至三工地村耕地,北至三工地村及耕地,南至三工地村耕地。

项目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6′16″~114°56′47″,北纬41°20′37″~ 41°20′52″之间。

项目总规模10.8428公顷(162.6419亩),新增耕地10.5799公顷(158.6985亩),投资79.52万元。

二、项目区概况1、地形地貌项目区属坝上高原区波状平原区,平均海拔1500m。

项目区内有多个沙坑,但相对高差较小,平均坡降均为5‰左右,地势平坦开阔,。

2、水文地质项目区位于尚义县北部偏西,属内陆河水系,地下水的补给、储存、径流受地形、地貌,以及含水层岩性等自然因素影响。

项目区为平原区,降雨垂直下渗至潜水面转为水平径流。

另外还要接受平原周围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

根据河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河北省尚义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项目区矿化度小于0.5g/l,PH值为7.1,适宜农田灌溉。

经对附近现有机井调查,项目区井深一般100m,单井出水量均为25m3/h。

3、土壤项目区土壤类型为栗钙土,主要以砂壤质为主,土层厚度50cm,有机质平均含量2.47%,全氮含量0.16%,全磷含量0.102%,碱解氮含量32.8mg/kg,速效钾含量68.0mg/kg,速效磷平均含量3.5mg/kg,PH值为7.1。

土壤较肥沃,无盐碱、无障碍土层,土壤水气热状况适中,便于耕作。

4、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实地调查及尚义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二调数据统计,项目区内均为荒草地。

项目区规模总面积为10.8428hm2(162.6419亩)。

5、项目区基础设施①、水利设施状况项目区内无机井及其它灌溉水利设施。

②、交通状况项目区外围交通条件较好,是河北省的西部,冀、晋、蒙三省区交界处,是内地沟通河北和内蒙古的黄金地带,是冀晋蒙经济交汇处,省道133二级公路穿行而过,交通便捷。

土地整治项目踏勘规程

土地整治项目踏勘规程

土地整治项目踏勘规程土地整治项目立项现场踏勘工作办法土地整治项目立项现场踏勘工作办法一、踏勘目的土地整治项目立项现场踏勘的主要目的是对项目规划建设区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基础设施状况进行调查,加强项目申报工作的严肃性。

二、踏勘工作方法土地整治项目立项现场踏勘工作是对申报国家、自治区土地整治项目的建设地点、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权属状况等情况,通过现场察看、查阅资料、座谈交流、走访农户等方式对项目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查。

三、踏勘内容(一)项目地点、范围、建设规模、性质。

项目地点指项目所在的县(市)乡(镇)村。

项目范围指项目规划建设区的经纬度坐标范围和四至,要在确定主要参照物(定点)的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实地确认。

项目建设规模包括项目建设总规模和单片规模。

项目性质指土地开发、土地整理或土地复垦。

土地整治项目立项现场踏勘工作办法(二)项目规划建设区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及土地整治规划,是否在城镇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空间规划范围内,是否与其它涉农投资项目重叠。

(三)项目规划建设区自然条件:包括项目规划建设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光热资源等。

项目规划建设区坡度的判定应依据地形图和实地简易测角结合进行。

地貌分为平原、丘陵。

水文地质踏勘应主要了解项目规划建设区水源保障情况,并对主要水源进行实地察看。

土壤调查应结合“测土配方”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明确土壤类型、土层厚度等。

(四)土地利用现状: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新增耕地来源等。

土地利用数据、图件以最新变更的台帐数字为依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与实地不符的,应先变更,后规划。

向当地农户了解耕地种植结构、成本投入和单产情况,分析耕地产能提高的程度。

(五)项目规划建设区基础设施:包括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已有或在建或拟建的水利、交通、电力、林网等基础设施情况。

水利骨干设施状况:主要了解排灌工程系统的分布、排灌水方式、机电井布局、排灌站分布等情况。

土地整理整理报告范文

土地整理整理报告范文

土地整理整理报告范文1. 项目背景土地整理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进行规划、开发和整理,以达到优化土地利用、提高土地价值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本报告针对某地区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旨在为土地整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 土地整理目标本次土地整理项目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实现土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确保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 提高农田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满足粮食安全需求。

3. 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提高城市住宅和商业设施的供给能力。

4.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景观质量。

3. 土地调查与评估结果根据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地调查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 该区域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具备进行土地整理的基础条件。

2. 农田利用率偏低,有大量农田利用不充分或闲置。

3. 城市用地紧缺,需通过土地整理提供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

4. 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需要通过土地整理加以修复和保护。

4. 土地整理方案在制定土地整理方案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土地资源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4.1 农田整理方案在农田整理方面,我们拟定了如下措施:1. 耕地整理:对农田进行平整、排灌、培土等措施,提高农田利用效率。

2. 闲置土地利用:对闲置农田进行开垦和复垦,使其重新利用起来,并提供有效的承包和种植政策支持。

3. 科技支撑: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推广力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品质水平。

4.2 城市用地整理方案在城市用地整理方面,我们拟定了如下措施:1. 划定用地范围:根据城市规划和发展需求,明确不同区域用地的功能和用途,如住宅、商业、工业等。

2. 优化用地布局:通过调整和优化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用地的利用效率。

3. 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管:加强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4. 支持城市更新:鼓励老旧城区的更新改造,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整理项目现场踏勘报告保国土资勘字2006第003号
踏勘单位:保山市国土资源局
踏勘人:杨枝文、赵品银、李昱昌
踏勘时间:二00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土地整理项目现场踏勘报告
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平安土地整理
项目现场踏勘记录
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议书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国土资[2002]18号)对项目申报的相关要求,保山市国土资源局会同龙陵县国土资源局于9月28日对龙陵县平达乡平安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踏勘情况如下:
一、踏勘方法
项目区现场实地踏勘与项目申报资料室内核对相结合。

二、实地踏勘
1.深入实地核查项目区范围、现状地类、地形地物、地貌等,项目
区自然状况、基础设施状况;
2.对项目区现状进行局部拍照;
3.召开座谈会,向当地干部、群众了解对项目申报的意见和建议。

三、室内核查
1.根据踏勘要求审核项目申报内容是否与项目实际情况相一致;
2.按申报项目区范围查碎部图班面积表,核实项目区涉及地块、地
类、分类面积、总面积。

四、汇总踏勘情况,认真编写踏勘报告。

龙陵县平达乡平安土地整理项目实地踏勘人员名单
二00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