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说阅读

合集下载

适合朗诵的散文短篇小说作品50篇

适合朗诵的散文短篇小说作品50篇

适合朗诵的散文短篇小说作品50篇以下是50篇适合朗诵的散文短篇小说作品,欢迎大家阅读:1.《小桥流水人家》——丁玲2.《二月河留青》——杨矫3.《红楼梦释梦》——钱钟书4.《牵丝人》——沈从文5.《芙蓉镇》——张爱玲6.《背影》——朱自清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丰乳肥臀》——莫言9.《一个女剧院的生活》——莫言10.《后人》——沈从文11.《走路回家》——张炜12.《安妮宝贝系列》——安妮宝贝13.《放学后》——巴金14.《虎丘山》——余秋雨15.《病》——余秋雨16.《长恨歌》——白居易17.《细雨鱼儿晚来风》——杨绛18.《朵儿的故事》——张爱玲19.《闲情赋》——马伯庸20.《跨过山和大海》——宁芙21.《陌上花开》——张爱玲22.《结婚证》——张炜23.《归去来》——张炜24.《蒋勋爱小说》——蒋勋25.《繁花》——26.《琅琊榜》——海宴27.《鹿鼎记》——金庸28.《神雕侠侣》——金庸29.《雾都孤儿》——狄更斯30.《呐喊》——鲁迅31.《痴人说梦》——曹雪芹32.《日出》——巴金33.《青蛇》——张爱玲34.《故事新编》——鲁迅35.《打开心扉学写作》——海子36.《无聊日记》——郭敬明37.《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斯蒂芬·茨威格38.《流星雨》——眉黛39.《流浪记》——陈果40.《阳光灿烂的日子》——李碧华41.《春夜喜雨》——章含之42.《诗经》——诗经4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44.《中国古代文学名作选》——施耐庵等45.《黄金时代》——王小波46.《雨季不再来》——三毛47.《创业史》——马云48.《东野圭吾作品选》——东野圭吾49.《罗生门》——芥川龙之介50.《草房子》——残雪以上就是50篇适合朗诵的散文短篇小说作品,欢迎大家阅读。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散文化小说(含答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散文化小说(含答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散文化小说【考情分析】散文化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题中逐渐崭露头角。

这种文体融合了散文的抒情与小说的叙事,既有散文的优美意境,又有小说的生动情节,因此深受考生和阅卷老师的喜爱。

在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中,散文化小说无疑是一个重点复习内容。

考生需要深入理解这种文体的特点,掌握其阅读技巧和答题方法。

首先,要关注小说的情节发展,理解作者的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

其次,要注意散文的抒情色彩,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最后,要综合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对作品进行深入的鉴赏和评价。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中的散文化小说阅读题,考生可以多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同时,也可以多做一些模拟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答题要求。

相信通过认真复习和不断练习,考生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此外,教师在备考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散文化小说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散文化小说作为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考点,需要考生和教师共同努力,通过有效的复习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文体特点】散文化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鲜明的文体特点。

首先,在叙事手法上,散文化小说往往采用自由灵活的叙述方式,不受传统小说严格的结构限制。

作者可以随意切换时空背景,通过跳跃式的叙述,将不同的事件和场景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幅生动而富有张力的画面。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故事更加富有张力和吸引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其次,在人物塑造上,散文化小说注重人物内心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

作者往往通过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这种描写方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散文、小说的阅读方法及解题技巧

散文、小说的阅读方法及解题技巧

散文、小说的阅读方法及解题技巧一、散文小说的阅读方法1、散文的阅读方法:三遍读文。

一遍读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文章的线索;二遍读文画出文中的议论句和抒情句,体会文章的情感和主旨;阅读完四道题目后再读文,确定答题区并搜寻答题信息。

2、小说的阅读方法:小说的阅读要从故事情节入手、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进而揣摩小说的主旨。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①交代背景。

②推动情节。

②渲染气氛。

④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⑤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

⑥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⑦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①正面描写。

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②侧面描写。

也叫间接描写。

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③细节描写。

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读懂文章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基础和关键,因些必须读懂文章。

议论句和抒情句往往流露出作者态度和情感,对我们理解文章大有帮助。

为什么要读完题目再去思考并寻找答案呢?一方面,因为同一篇文章,可能我们的角度不同,对文章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而题目里面我们可能会揣摩出命题者对文章的理解角度,有利于我们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理解文章,从而作出符合命题者意图的回答;另一方面,四道题目可能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也可能透露出一定的解题信息。

因此,我们要利用好相关题目这一资源。

二、相关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要点概括类题型:a.根据示例概括文章内容或情感。

答题技巧:首先要根据示例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事例,其次要分析示例的内容和结构特点,最后,再根据示例的内容、结构特点去概括。

这类题型可能是句子式的概括也可能是词或短语式的概括,注意看清要求。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散文阅读 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散文阅读 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含练习题及答案中考语文考试中,小说和散文阅读是常见的题型。

为了帮助同学们备战中考,下面介绍小说阅读和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并提供一些练习题和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小说阅读1.形象描写题型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中人物、事物、环境的形象描写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要想做好这种题型,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仔细读题,掌握关键词汇。

读完小说后,要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提示词语,来确定题目的内容和要求,避免偏离题目。

(2)注重细节把握。

在考试过程中,考生还需对文章的各个细节进行把握。

只有对文章的各个细节做到了深入阅读和理解,才能给自己留下更多的答题思路。

例题:下列句子中,对“窗玻璃上写着敝公司的名字”进行了形象描写的是:A.窗户经历了漫长岁月而显得黯淡无光。

B.窗子上不时有粘着的广告宣传单。

C.店铺墙上写满了许多荒诞的“口号”。

D.夏天显得普通而冷淡,但冬天铭刻着一些不可忘记的名字。

【答案】D2.作者观点题型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整体思想来正确判断作者的观点,掌握作者的态度和立场。

(1)认真审题,掌握关键信息阅读和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汇,比如:作者观点、文章主旨等,确定题目所要求的答题思路和重点。

(2)仔细阅读文章,掌握文章的主旨意图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的主旨表达作加强分析和思考。

挖掘文章的隐含含义,领会内容的精神内涵。

例题:由题意可知,作者所对立的社会现象是:A.历史文化丧失,道德价值缺失;B.缩短贫富差距,推进社会进步;C.社会现象复杂多样,对待应多元开放;D.社会资源分配合理,构建和谐社会。

【答案】A3.情节分析题型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情节的掌握程度。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认真扫读文章,准确把握文章中的人物、事件与情节关系,理解短文中的内容和线索等。

2020中考语文散文、小说阅读(有答案)

2020中考语文散文、小说阅读(有答案)

这时才发现,刚才看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 果已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 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的静物写生。
⑧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 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久违了,天空的美神, 在喧嚣的城市,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 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每逢雁鸣长空, 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
的风景?不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
我说:‘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
儿去。’”可以看出作者要寻野景。文中还写到作
者寻到的野景。同时从文中“毕竟期望寻找山间
的野趣呀”“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觅野
趣的‘情痴’”,可知作者也要寻到野趣。
2.在进山寻野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
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 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
喉头。(从描写方法的 使用了连续性动词“闭上”“靠”“掏”“倒进”“咽下”,可以看
角度)
出是动作描写。这里写作者喝酒的动作,可以看出作者
寻野后心情非常好,沉醉于秋景中,情不自禁地拿出酒来
喝,作者“闭上眼睛”,顺势而靠,喝酒后又感觉爽透心扉,表
(选自《河北日报》2019年5月17日,有改动)
1.“秋山寻野”中的“野”,包含了 [答案] “野”在文中,一是指山林中的“野景”,二是
哪两个方面的内容?(2分)【考 指作者体悟到的“野趣”。
点一 信息提取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一

2005-2017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真题散文小说阅读一览表

2005-2017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真题散文小说阅读一览表

2005-2017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真题散文小说阅读一览表2005年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合欢树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

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

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

"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

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

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

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

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

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

"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

"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深度解析】对于文章某个句子或某个段落的作用问题,这里先给同学们画一张表格句子位置可选作用1 可选作用2 可选作用3文章开头开篇点题(有时考)总领全文(很少考)为下文作铺垫(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具体的引起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二是与下文中某处内容形成对照等等,最常考)文章中间承接上文(仅仅是承上,很少考)引起下文(仅仅是启下,经常考)承上启下(两者兼有的情况也是经常考的)文章结尾点明中心(较常考,与作用2一起答)深化主题(较常考,与作用1照应开头(最常考,且容易被考生忽略)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

现代文之一小说散文阅读

现代文之一小说散文阅读



⑤再转乘5路车,前门又开不了,我只好再次从后门挤上 车。和10路车一样,车内不是鼻子顶鼻子,就是脸靠脸的, 甚至连身体和湿雨伞挤在一起,也得忍着。“阿姨,请帮传 一下车钱吧。”正当我心里想着又要享受一次免费的“午餐 ”时,突然身后一个浑身湿透、年龄约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碰
了一下我肩膀,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女孩左手两指夹着一 元硬币伸了过来。“好的。”我伸手接过一元硬币,似乎感
两个孩子各抱一个纸袋,奔到男子身旁站住。
早上好!男孩女孩异口同声说。
早上好!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他 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 这是 你的早餐!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这是你的苹果!女 孩把手里的纸包也递了过去。
女孩双手撑在膝益上,你吃吧,这是我妈妈做的三 明治。
男子疲惫地说,对不起,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 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 女孩说,哦,我发烧的时挨,也不想吃饭。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 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 。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 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 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 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 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 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 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 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



谢谢你们,我也非常快乐。坐在地上的男子扒着 栏杆摇晃着站起来,他伛偻着身子,不停地挥手,谢 谢,谢谢,告诉你妈妈,这是我來到这个城市最快乐 的一天! 桥上这感人的一幕,让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良 久。我缓过神来,走过去,给了男子一些钱。男子正 在流泪,他说他的孩子们寄养在亲戚家,等他真赚钱 寄回去。可是他病了,没钱医治,又不能打工。只能 暂时在桥上乞讨度日,这儿天发烧了,头痛欲裂。他 曾想从桥上一跃而下,可是今天,上帝派这两个孩子 带信来,让他一定要活下去! (作者:王周生。有删改)

2020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散文、小说阅读(附答案详解)

2020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散文、小说阅读(附答案详解)

2020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散文、小说阅读(附答案详解)【四川遂宁】(二)阅读《眷恋那棵老柿树》,完成16~20题。

(15分)眷恋那棵老柿树赵宏欣①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

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

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②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

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③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你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④我一听,忙说:“行。

”⑤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⑥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⑦“看样子,你很久没回过家乡了吧?”我又问。

⑧他点点头,说:“三年了。

”言语中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

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世界。

窗外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

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⑨不一会儿,他扭过头来满脸兴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⑩我点点头。

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而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⑾“那就是我的家乡。

”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道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

”他的表情欣喜、自豪极了。

⑿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⒀“很近了,很近了。

”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

”他兴致勃勃。

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

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17.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眷恋那棵老柿树”中“那棵老柿树”的含义。

(3分)①是家乡的象征②是母亲的象征③是对家乡的眷念④是对童年美好的回忆⑤是对母亲无尽的牵挂和思念18.文中多次出现了“山峦”,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小说阅读
一、标题
1、标题的含义(表面意+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双关意义)
2、标题的作用
(1)方法——比喻、象征、悬念、线索、双关、引用诗句等
(2)内容——写了什么/交代了什么/围绕……展开
突出了……中心/告诉我们……道理
(3)表达效果——含蓄不直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诗意、
令人深思、恍然大悟、句式整齐
二、信息概括题
1、部分信息概括填空,在文中找到词语(有的需要用自己的话概
括)
2、概括文章内容——谁+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某物+在什么情况下+怎样
3、概括情节——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三、赏析题目
1、方法(修辞/写法/关键词)关键词的方法有:叠词、仿词、拟
声词、贬词褒用、反复
2、内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人某心情/某物某特点
表达了……中心
四、句子/段落/词语的作用
1、方法——修辞/写法(细节描写、侧面烘托、对比反衬、插叙、
补叙等)
2、内容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人某心情/某物某特点/交代
了……的原因
表达了……中心
3、结构作用——点题、照应、首尾呼应、过度、铺垫、推动故事
情节发展/总结全文/情节曲折
4、表达效果(尾)——……言有余而意无穷/?发人深思/情理之
中、意料之外/文学内涵/想象空间
五、环境描写作用
1、自身作用——交代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氛围/突出环境特点
2、对人物作用——烘托人物性格、心情
3、对中心作用——突出中心
4、对情节作用——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六、句子含义
七、人物形象
1、说说人物是怎样一个人——从……可以看出……性格
2、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侧面衬托、环境烘托、对
比反衬、先抑后扬
八、写作手法
对比、拟人、照应、悬念、铺垫、先抑后扬、插叙、倒叙、象征(托物寓意)
九、主题概括——看文章最后2、3段
十、人称
我:给人一种真实感
你:直接亲切、便于抒发感情
他: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用他、他们、这个人,有时也是泛指一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