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古罗马史学

合集下载

总结西方史学史

总结西方史学史

第一章古典史学(希腊史)1、希罗多德:古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

他的传世之作《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

因以记述希波战争为中心,故亦称《希腊波斯战争史》,这部巨著成了后世把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相结合的最早的一个范例。

2、修昔底德:古希腊史学家,被人们称作“政治史之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把编年与记事结合起来,这本书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3、色诺芬:修昔底德之后至“修辞学派”盛行前,最有成就的历史学家。

其代表作是《希腊史》、《长征记》★和《经济论》(西方世界第一部经济专著)。

第二章古典史学(古罗马史)1、恺撒: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和历史学家。

著有《高卢战记》,此书以第三人称记述。

记述了高卢地区战争事的历史回忆录。

战争实录,战争史,高史料文学价值。

2、李维:古罗马三大史学家之一(撒路斯提乌斯和塔西佗),西方第一位通史作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

他开创了西方史学中的通史体例,他的史学思想有三点:通史体例、垂训思想、文笔优美。

3、波里比阿:希腊人,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

作《通史》(《罗马史》)。

在他身上体现了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也是希腊与罗马文化最初交流的缩影。

他的史学特色是:历史眼界更为开阔,史学思想深化,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第三章中世纪史学1、圣•奥古斯丁:他是基督教早期神学、哲学和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其代表作是《上帝之城》和《忏悔录》,其中蕴含的历史哲学思想对整个中世纪史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上帝之城》还确立了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

历史哲学的发端。

2、比德:“英国历史之父”,主要著作是《英吉利教会史》,他重视史料的可靠性,发明和推广以基督出生年份为纪元的计算年代的方法“吾主纪念”。

第四章近代史学(1)1、瓦拉:意大利人,在文献校勘学方面颇有成就,瓦拉认为历史学是一切知识的根基与核心,而且他还认识到将任何事件当作一个主题的演变来看会有助于历史记载的真实。

第三章 古罗马教育

第三章 古罗马教育

罗马有一种宗教仪式,在孩子不久,把他放在父亲的脚下。 如果孩子被父亲抱起,就意味着他被这个家庭接受了,相反, 如果由于畸形、贫困或其他原因,孩子可能被遗弃在十字街头 凳子或被送去当奴隶。对罗马人来说这是通过消灭无用国民保 证国家稳定的办法。同样父亲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服役、 参加国民议会的选举等等。罗马人教育理想的特点是虔诚和敬 畏、勇敢、坚毅、服从。所以,在罗马教育思想中,更多的体 现了这些方面。
罗马共和时代有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保 民官等等,想让自己的政见得到执行,需要哪些能力?
广博的知识、 修辞、 举止风度
重点:西塞罗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全部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政治家,而只有优 秀的雄辩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家。因此,教育的直接 目的就在于培养雄辩家。 他指出,一个雄辩家必须具有良好的、多方面的素养。一 个真正的雄辩家,必须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问题,任何需要用 语言艺术回答的问题,进行得体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演说。
雄辩家的培养方法 两个方法: 一强调练习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练习是培养雄辩家必不可少 的环节,它能使有关雄辩术的各种知识转化为演说的效果。经 常进行模拟演说。 二同时要勤于写作,写作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转移到演说能力中去。
西塞罗轶事 西塞罗本人就是一位非常厉害的雄辩家,马克安东尼是 屋大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凯撒军队最重要的指挥官,在 凯撒遇刺后,要求杀死行刺者为凯撒报仇,遭到西塞罗反 对。他曾经表达过,说西塞罗德高望重,仅凭借辩论就可 以阻挡一切,所以不能通过正当的途径将他治罪,只能通 过暗杀的形式。
外国教育史
第三章 古罗马教育
教师教育学院
姚雯雯
第三章 古罗马教育 一、古罗马历史概况 二、古罗马教育 三、古罗马教育家和教育思想

古代西方罗马史学

古代西方罗马史学
开辟的道路而展开的 ❖ 生活在罗马的希腊史家的直接传授与影响
波利比阿、普鲁塔克、阿里安、阿庇安 ❖ 2. 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后,罗马战胜迦太基,确立了其在地中海地
区的统治地位。由此激发而起的爱国主义热情,及战争所积累的历史素材,促进了罗 马本土史学的兴起。 ❖ 费边·匹克托(公元前354年-?),最早的罗马史家:《罗马史》 ❖ 老伽图(公元前234-149年),拉丁史学的奠基者:《罗马历史渊源》
❖ 特点:
1. 史料;
2. 结构和语言;
3. 人物性格和心理;
4. 政治理想和思想情怀。
恺撒 (Julius Caesar, 101-44 BC)
❖ 《高卢战记》: ❖ 约著于公元前52年,为政治需要而作; ❖ 共8卷,记述了从公元前58年至公元前50年恺撒征服和经营高卢的全过程。前7卷(58-52 BC)出自 恺撒之手,每年1卷。第8卷出自奥鲁斯·希尔提斯(Aulus Hirtius,幕僚和密友,历史学家)之手,所 叙内容为公元前51年至公元前50年恺撒离开高卢为止的事迹,写于恺撒死后。 ❖ 征服高卢的实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凯撒个人形象是塑造。
生活在罗马,以希腊语写作罗马历史的希腊历史学家
❖ 波利比阿(Polybius, 约205-125BC) 《通史》
❖ 普鲁塔克(Plutarch, 约46-120年) 《希腊罗马名人传》开创了历史传记体的先河
❖ 阿里安(Arrian, 约96-175年) 《亚历山大远征记》
❖ 阿庇安(Appian, q约95-165年) 《罗马史》
老加图 (Cato the Elder,234-149 BC)
❖ 罗马史学的真正奠基人,是第一个用拉丁语散文撰写历史的罗马史学家,也是古罗马史学中强烈的”政治 军事史学"传统的规范者。

西方史学史第三章 古罗马史学

西方史学史第三章 古罗马史学

Polybius (约前204 – 前122)
波里比乌斯生平
• 约公元前200年出生于南希腊麦加洛波利斯 (Megalopolis)(或麦加罗城)的显贵家 庭 • 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聪颖好学,博学多 闻,打下日后治史的才学基础 • 最初从军从政 • 参与对罗马的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并担任希 腊联军的骑兵指挥官
• 4、制定出史料的不同类型和收集不同类型史料的基本方 法: • ①历史家本人的直接观察和直接经验是最可靠的史料来源 途径和获取史料的方法 • 当事人、目击者提供的一手史料是最有价值的史料 • ②实地旅行考察是获取史料的另一重要途径:波里比乌斯 因此曾长途跋涉,多次进行与所记对象相关的实地考察。 • ③档案文献(条约、碑铭、神托记录等)是非常重要的一 手史料。波里比乌斯非常看重此类史料,并在引用时特意 说明它们的确切出处。 • 为收集一手资料,波里比乌斯曾出入罗马国家档案馆,踏 查历史遗迹。
• 老加图是罗马史学的真正奠基者,因为他 开创了用拉丁文写作罗马史的先例,对罗 马后来的史学影响很大,罗马史学中强烈 的“政治史传统”由此逐渐形成。 • 老伽图虽然有意抵制希腊文化,但是却无 法摆脱修昔底德的影子。 • 自从老伽图以后,罗马的拉丁史学开始发 展,出现了不少史家和史作,其中以撒路 提乌斯和恺撒的成就最为显著。
第三章
古罗马史学
第一节 古希腊史学的模仿者— —早期罗马史学(公元前3世纪 末—2世纪上半叶)
一、罗马人史学观念的演化
• 1、早期的年代记及原始自发的历史记忆向自觉的 史学记忆的过渡 •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前5世纪初,拉丁文形成之 后 • 由罗马的民选大祭司编制 • 按照每年的执政官和其他高级官员如大法官等的 名字纪年, • 对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诸如火灾、水灾、饥荒、 战争、法律的颁行、条约的签订等涉及集体生活 的事件,进行记录

古罗马帝国古罗马历史资料简介古罗马帝国历史大事典[第3页]

古罗马帝国古罗马历史资料简介古罗马帝国历史大事典[第3页]

古罗马帝国古罗马历史资料简介古罗马帝国历史大事典[第3页]安敦尼王朝罗马帝国由全盛转向衰落时期的王朝,以其中的元首之一安敦尼(Antoninus Pius,138—161)命名。

弗拉维王朝的末代元首图密善死后,有六个元首相继执政,他们是:尼发(Nerva,96—98)、图拉真(Trajanus,98—117)、哈德良(Hadrianus,117—138)、安敦尼、马可·奥里略(Marcus A-urelius,161—180)、康茂德(Co-mmodus,180—192),史学传统将此六人的统治归并为以其中的第四人命名的王朝,即安敦尼王朝(96—192)。

安敦尼王朝时代是罗马帝国中央集权最稳固的时期,也是罗马奴隶制经济由繁盛转向衰落的时期。

安敦尼王朝的六元首中,除尼发出身于元老外,其余均为行省贵族出身,因此均执行对整个地中海奴隶主有利的政策。

图拉真对行省特别关心,亲自主持对行省的管理;对意大利也特别关注,为了缓和意大利的土地危机,下令元老用三分之一的财产投入土地,用百分之五的低利贷款给中小土地所有者。

图拉真对外采取扩张政策,以保卫行省的安全,曾发动两次对达西亚的战争,又发动对帕提亚的战争,侵入阿尔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使罗马的东部边界达到幼发拉底河。

哈德良统治时期,致力于整顿内政,加强皇权,实行极权统治,由法学家组成元老顾问会议,作为执行元首指示的官僚机构。

他下令法学家将现行法庭判例汇集成法典,即《永久敕令》,作为帝国的法律基础。

安敦尼统治时代,罗马帝国达到最繁荣时期,隶农制盛行,城市发展,各省经济繁盛。

安敦尼对外采取防御政策,边境修筑许多边墙,与边界外的国家和部落基本上保持无战事状态。

到马可·奥里略统治时期,罗马帝国发生急剧变化,各省接连发生起义,北方的日耳曼人开始向帝国境内进攻,帝国危机逐渐暴露。

安敦尼王朝末代元首康茂德在位十三年,国内形势更趋紧张,康茂德本人腐朽无能,国家政务陷于混乱。

(完整版)第二章 古典史学(二)罗马史学

(完整版)第二章 古典史学(二)罗马史学

❖ C 史学方法走向成熟
波氏的史家三要素
地理知识 军事和政治经验 收集、整理、辨别史料的能力
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96,第70页
二、史家群体
❖ Plutarch's Lives
❖ Plutarch, in the Dryden translation, edited and revised by Arthur Hugh Clough
❖ Livy acknowledged a lack of contemporary written records from which to verify facts from Rome's beginnings. Sometimes he mis-translated Greek literary sources. Without a background in practical military affairs or politics, his reliability in these areas is limited. However, Livy supplies myriad mundane details that are unavailable elsewhere, and, therefore, he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for Roman general history.
衣食无忧当然是起码的条件,高尚而幸 福的晚年首先属于自给自足的人,他无 须害怕自然法则的无情规定(即衰老)。 但是,仅有物质条件还不够,保持晚节 靠的是美德。而且必须一生实践,贯彻 始终,老来才能享用美德之果,心境平 和、自爱自制;才不会变得爱虚荣、坏 脾气或吝啬孤僻;才能回顾生平,事事 光明磊落。人到了如此境界,岂能不轻 松、常乐?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云南师范大学《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第一章绪论(4课时)学习目的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西方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探讨西方史学史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西方史学史发展的阶段,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必要的准备。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2课时)1)是研究西方史学发展规律和2、西方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各国的史学,包括历史学家的历史活动;指导历史学家进行历史研究活动的史学思想;以及作为研究成果的历史著作。

(重点是史学思想)二、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1、历史2、史学3、史学史(Historiography)4、史学思想史学思想是史学家对客观历史进程和历史学本身的理论认识。

这种认识随着人类社会和历史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由粗糙逐步(及于)精致,由局部逐步及于全面,由比较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乃至到一定阶段形成各具特色的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流派,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史学思想,往往构成某一时代或某一历史时期史学发展的主流。

5、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史学理论是史学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更系统、更科学的史学思想。

与史学思想一致,史学理论大致也可以分为研究理解历史的理论和研究理解历史学的理论。

前者称历史理论,后者称史学理论。

但在很多时候人们又把两者合称为“史学理论”(广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广义的史学理论。

6、史学观念主要指历史学家对历史与历史学的基本看法,如:对现实与过去的关系的认识,对史学研究主体(历史学家)与客体(研究对象)及其关系的看法等。

也可视为史学思想,史学理论的另一种表述。

7、史学流派某种特定历史学家群体,该群体中的历史学家们一般具有共同的研究方法和表述方式,并以某种共同的思想指导他们的研究。

如:兰克学派、边疆学派、年鉴学派等。

三、学习西方史学史的价值和意义1、西方史学是打开西方文化之门的一把钥匙。

2、对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认识意义重大。

3、从学科的意义上讲,西方的史学遗产也是值得我们加以借鉴的。

古罗马史学

古罗马史学

2)《罗马历史源流》共7卷,是第一部用罗 马民族语言写成的历史著作,前3卷追述罗 马和意大利其他城邦之起源,第4、5卷专 记第一、二次布匿战争,第6、7卷则叙述 第二次布匿战争后至公元前149年间发生的 各种事件。书中资料有不少是作者亲身见 闻,详实生动,可惜原书已失散,只能从 他人的引用中略见其貌。
3)不足:



他缺少实践经验的特点使他只能依靠前人的书 本经验和个人的理解去感悟他的主要记述对 象——战争和政治事件。 在史料的处理上,无论对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 料,都未能做足够的考证和辨伪就加以吸收引 用,有时甚至大段大段抄录他人的记述和解释。 这就难免以讹传讹,出现许多地理、年代、史 实等方面的硬伤。因而他的史作只能说是一部 编著,博大却不精深。 即便如此,李维的作品仍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 值,因为他保留了许多业已失传的古代史家的 作品片段,特别是公元前3世纪以前的罗马早期 史,历史上没有谁比他提供的信息更多。
3)特点:



他是罗马贵族品格经历历史性巨变的目击者和亲 身实践者,深知贵族腐败的整个情状。从政坛退 出使他有了类似修昔底德那样的冷静观察他人尽 兴表演的机会。 作为一名拉丁文写作的高手,对罗马上层社会的 揭露淋漓尽致,而文字又古朴典雅,史料筛选娴 熟,注意利用演说、信件、旁生枝节的艺术表现 手法,使艺术真实和文学描述处理得较为得当。 他的作品具有其他拉丁史家少见的深度,是希腊 史学分析传统的优秀继承者。试图找出内战频仍、 贵族腐化的根源。他的做法是从内因和外因的交 互作用、从深刻的历史大背景中寻求答案,而不 是象其他人那样把变化仅归结于社会一般道德的 改变。
3)《编年史》
①背景:后奥古斯都时代,元首绝对权力尚不完善 巩固,不同的元首依其面对的形势和个人的偏 好,实行不同的文化政策,使得这一时期的罗 马史学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安敦尼王朝(96192年),文化控制比较放松,罗马知识分子 有了短暂的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好作品和大史 家连连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Gaius Julius Caesar的 前101-44): 《高卢战记》和《内战记》. 凯撒善于揣度读者的心理,尽力掩盖他写史的 意图,仿佛只是客观地记述其亲身经历,给人 以强烈真实感 . 文字清晰简朴,不尚修饰,不拘韵律,革除了 当时修辞学的陈规陋习,其行文流畅,文句优 美,铿锵可诵.拉丁文的典范 .
三,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史学 罗马征服希腊后,希腊成为罗马的一部分,但 希腊史学的遗风还在.在塔西佗和苏托尼厄斯 之后,随着奴隶制社会危机的加深,意大利本 土的史学日渐衰落,但在罗马帝国的东部即希 腊文化的故土上,希腊史学仍有很强的生命力 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历史学家. 狄奥多洛斯(Diodoris,前一世纪 ):罗马共 和末期最著名的史学家.40卷的元96-175年) :《亚历山大远征 记》共8卷. 对亚历山大比较客观的介绍和评价,是这部著作最突 出的优点.此书是重要的世界历史名著之一. 不足:不去分析这次远征的社会原因 ,自觉地夸大了 个人的历史作用 ,文字比较死板. 其他著作:《埃皮克特图斯演讲集》(他本人无著作 流传下来,全靠阿里安的著作我们才得以知道其哲学 思想).他的作品还有《比泰尼亚史》,《帕提亚战 争史》,《战术论》,《黑海航行记》(《攸克星海 沿岸考察记》等,都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可惜这些 著作都未流传至今.
费边皮克托(Fabius Pictor约生于公元前254年)罗马 第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罗马史》 "年代记作家" "年代记作家" 罗马史学的真正奠基者是老加图(Cato the Elder, 公 元前234-149年). 《罗马历史源流》(Origines,也 译作《起源论》,《创世纪》)计有七卷.中心内容 是宣传爱国思想,对罗马后来的史学影响很大.《农 业志》,罗马第一部关于农业的著作. 老加图之后,罗马史学在写作上有两个显著的特色, 一是限制题目的范围,放弃过于广泛和一般的论述; 二是探索有效的文学表达方式.这两个目标都在共和 末期一位著名的罗马史学家萨鲁斯特的著作中达到顶 峰.他使罗马的史学向前跃进了一大步.
一,共和时期罗史的史学 古代罗马最早的历史作品是年代记,大约产生 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 大祭司的编年记载 "大年代记" 私人历史记录 仿效希腊的罗马史学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 (218-201)期间才发展起来的. 最初写罗马史的是希腊人,菲力那斯. 最早的罗马史家是以希腊史家为导师的,所以 罗马史学出现时已处于成熟的状态了.
普鲁塔克政治态度比较开明,比较同情贫民,主要是 一位道德家 . 在体例上,他把不同时代的人物并列一组,加以评论, 类比和合论.这种简单的历史类比,破坏了历史发展 的连续性,因此他的合论也往往是非历史主义的. 用希腊文来写作的,其文瑰丽多姿. 普鲁塔克的《传记集》是古代历史传记发展的顶峰. 其作品表现了古代传记的两大特点:一是传记具有道 德教育的内容;二是其中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他们活动 的历史环境相脱节. 在西方史学史上,普鲁塔克是传记体历史著作的奠基 者.他的《传记集》为西方传记体的史著树立了一个 榜样.后世的传记作家,多仿效他的笔法.
斯特拉波(strabo,约公元前63—公元24年):主要 著作是17卷的《地理志》(地理学)认为地球是球形 的,人类的居住地区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3,并推测在 大西洋附近的地方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人居住 的地方. 普鲁塔克(Plutarch, 约公元46—120年) :熟悉希腊文 化,崇拜罗马文化,在他身上体现着希腊文化与罗马 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古代罕见的多产作家之一 . 主要著作:《传记集》(Parallel lives),收传记50篇, 又称作《平行传》,《希腊罗马名人合传》.一为 《道德论集》(Ethica, 亦作Moralia),包括六,七十 篇论文和语录.其中《传记集》流传较广.
著作:《喀提林阴谋》(Bellum Catilinae直译是《喀 提林战争》), 《朱古达战争》,《历史》 (Historiae,亦称《罗马史》 . 萨鲁斯特以罗马的修昔底德自诩,很重视历史事实的 客观性,立论精辟,语言精练.对政治人物性格的描 写和政治集团的分析真实准确.但他的政治意图也是 明显的.当时罗马党争激烈,他在政治上追随凯撒, 这一点清醒地反映到他的著作中. 用拉丁散文写作,文字质朴高雅,"精雕细琢" .拉 丁文献中的瑰宝和典范. 后世把他与李维,塔西陀并列为罗马三大史家 .
安米阿努斯马西利纳斯(Ammianus Marcellinus, 约公 元330——401年) : 对罗马帝国边疆的民族有特殊研究的历史家. "历史三十一卷"(亦称《罗马史》,意在续写塔西 佗的《历史》仅存后18卷,包括公元352年至378年这 26年间的史事.仅存后18卷,包括公元352年至378年 这26年间的史事. 安米阿努斯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善于描写他所经历的 生活和风尚;善于利用史料;落笔严谨,所记之事都 有确凿可靠的证据.他的著作反映了公元4世纪罗马帝 国开始衰落和日耳曼诸部落开始大举涌入罗马的经过. 此外,他还接触到了匈奴人西迁中的一些材料.
恺撒
二,帝国时期罗马的史学 帝国代替共和国是历史的进步,政治的统一促 进了经济繁荣和文化的发展.由老伽图,萨鲁 斯特和凯撒奠基的用拉丁文写作的史学传统更 加丰富多彩了.出现了罗马最著名的历史学家 李维,塔西陀以及苏托尼厄斯等. 提图斯李维(Titus Livius,公元前59-公元 17) :《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自建 城以来》) ,共142卷 .综合性的罗马通史 .
第三章 古代罗马的史学
罗马帝国
罗马大竞技场
罗马史学是在希腊史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但由于罗马人与希腊人(以雅典人为代表)在 经济生活,政治制度上的差异,以及罗马人长 期的征服扩张,使罗马史学与希腊史学有很大 的不同.罗马统治者最关心的是加强军队和国 家管理制度,所以与希腊史学那种热情歌颂希 腊城邦民主政治,强调历史的政治借鉴作用不 同,罗马史学更侧重于颂扬罗马对外扩张的威 力,颂扬罗马帝国的永恒性,着重伦理方面的 教育.
价值: 1 阿庇安的著作为后世保留了不少已失传的作品. 2 可以与同一事件的其他史家的记载相互比较,以校 正史实上的谬误. 3 ,语言朴素,文笔清新自然,被视为古代优秀的散 文. 不足:不注意史料的批判;年代编排也粗心大意;没 有指明他的史料来源;在人名,地名等方面也有不少 错误;没有完全摆脱宗教迷信思想.有种族偏见和阶 级偏见.他歌颂罗马帝国的强大,而藐视其他民族, 特别是亚细亚民族.
阿庇安(Appian, 约公元95—165年) :崇拜罗马,用 希腊文写成24卷的《罗马史》."纪事本末体"的创 始者. 著作的特点(优点):主要表现在历史观上. 首先他十分注意考察历史事件发生社会经济背景. 其次,作者很重视罗马奴隶制社会中各阶级,各阶层 以及罗马人与被征服的国家和各族人民之间的尖锐矛 盾和斗争. 第三,著作中反映了罗马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和血 腥的侵略战争,以及各族人民及罗马侵略的英勇斗争.
罗马史的结构特色: 首先,全书基本上按五卷一组或十卷一组排列,各有 一主题,第90卷以后可能因史料复杂,显得不太整齐. 其次,李维的《罗马史》是西方第一部通史著作. 最后,这部书在古今比例上,贯彻了"略古详今"的 原则. 评价:写史目的是宣扬爱国主义和进行伦理道德的教 育;过分地注重历史著作中的文学成份;著作中缺乏 准确性和批判精神;在史学方法上很少利用档案文献 等原始材料;在历史解释上,李维重新引进了迷信和 天命的因素;民族沙文主义 . 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著作保存了丰富而宝贵的 历史资料,特别是对罗马早期的资料,保留得比较完 整 .卓越的拉丁文作家
四,古典罗马史学的衰落 早期基督教史学 (一)古典罗马史学的衰落与早期基督教史学 从公元3世纪起,随着罗马奴隶制的衰落,罗马史学也 开始衰落,可以说,从3—5世纪,罗马没有出现过有 名的史学家,这一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主要产生于其东 部的希腊语地区,到5世纪,在罗马,这种世俗的古典 史学就完全消失了. 基督教史学的基本特征是使神走进了史学之中. 阿非利加那(settus Julius Africanus, 约180—250年, 阿弗里加那斯,阿非加纳斯):《编年史》 (chronographia)五卷.他认为《圣经》中所描绘的 "创世纪"是耶稣基督诞生前5499年的事,并以此为 历史的开端,一直写到耶稣诞生后的221年.提供了统 一纪年方法的最早形式.
苏托尼厄斯(suetonius,约公元75-160,斯韦托尼 阿):主要著作是《十二凯撒传》,记述从凯撒到图 密善的各位罗马皇帝的传记. 其价值在于保留了一些已经失传的皇家文书,和皇帝 宫廷历史的材料. 在写作风格上,他的最大特点是善于细节描写.其传 记体裁,对中世纪影响很大,成了传记体的楷模.他 的著作和普鲁塔克的著作一样,开西方史学中传记体 的先河. 苏托尼厄斯在写作中,不注意历史考证,对史料的批 判鉴别能力也不是很好,在写作技巧上也不如李维和 塔西佗.这些都反映了罗马史学的衰落.
Hale Waihona Puke 他以年代为经,左边记载"神圣的"历史,右 边记载"世俗的 "历史;左边用基督纪年,右 边以亚述国王,埃及法老,希腊和罗马的执政 官纪年,二者互相对照.这样,就为各国的历 史记载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纪年方法,即基督教 纪年. 攸西比阿斯的另一部主要历史著作是《教会 史》,此书于公元323年出版,是最早的一部 基督教会兴起和发展的史书.
政治态度 : 倾向于贵族共和制 ;爱国主义者,但对帝国时期其他 民族的态度比较公正 . 史学观点 : 循环论的观点引进了历史学 ;强调历史道德教化作用 . 写作风格 : 文风简练有力,典雅别致 .《历史》和《编年史》都 是采用编年体裁. 不足:偏见太深,军事知识较差,对行省情况不太了 解,史料琐碎,不连贯,爱用生僻古字.不能深刻揭 示历史发展的基本原因.他以高傲的贵族态度对待人 民群众,对待行省.在历史写作方法上,他也只是追 随前人.但这一切不妨碍他成为古代罗马杰出的史学 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