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报的格式和写作

合集下载

公文写作格式与

公文写作格式与

公文写作格式与
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要求文风庄重且条理清晰。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一些注意事项:
1. 信头:公文的信头通常包括发文机关、文件字号、日期等信息,格式如下:
发文机关:(字体:黑体,居中对齐)
文件字号:(字体:宋体,居左对齐)
日期:(字体:宋体,居左对齐)
2. 正文格式:公文的正文要求整齐划一,段落清晰,字体一般使用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或五号。

正文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A. 密级与紧急程度:如果有,写在正文最开始的位置。

B. 主送和抄送单位:写明主要接收方和知晓单位。

C. 主题:简明扼要地表达公文的主题或目的。

D. 正文内容:详细叙述事情的经过、要求、措施等。

E. 结尾:常见的公文结尾用语有:“敬请贵方考虑,着手处理”、“敬请贵方核实,积极答复”等形式。

F. 落款:写明发文机关的名称,可以加入单位的公章。

3. 标点符号和格式细节:
A. 公文中一般不使用标题,可以使用层次分明的段落标题来突出重点。

B. 段落之间使用空行分隔,段落第一行空两格。

C. 字句之间一般用顿号“、”分开,不使用逗号或句号。

D. 段落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E. 行文中应尽量使用规范的公文用语,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F. 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冒号、分号等。

以上是公文写作的基本格式与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15种公文格式和例文

15种公文格式和例文

15种公文格式和例文一、标题多采用“会议名称+事由+决议”的形式,也有采用“事由+决议”的形式,但很少有仅以“决议”二字作标题的。

二、通过日期凡属于法定会议正式讨论通过的决议,日期一般放在标题之下,在小括号内注明会议名称及通过时间,有时也可省略会议名称。

三、正文决议正文的行文方式,往往因决议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

1.对于事项性决议,其正文一般由“决议根据”、“决议事项”、“决议结语”三个层次构成。

(1)决议根据部分,简短概要地写明在何时,经过什么会议、什么目的、讨论通过了什么问题或事项。

(2)决议事项部分,通常行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来阐明有关事项,以于涉及范围较广的决议,多采用分条例项的方法。

(3)决议结语部分,应根据需要而定,写法上要与内容紧密衔接,一般提出要求或发出号召,切忌不着边际,泛泛而论。

2.对于纪要性决议,其正文一般由“决议缘由”、“决议内容”两个层次构成。

(1)决议缘由部分,往往以精炼简短的文字,概述出有关会议的名称、原因和议题等内容。

(2)决议内容部分,一般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分层次阐述有关内容。

有的纪要性决议也可在正文末段加“结语”,紧承上文内容,提出希望或号召。

从的角度来要求,应当注意:决议阐述的内容,必须是经过有关会议讨论通过的,切不可随意发挥;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深刻和充分的分析为前提;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凝炼、恰当、生动有力。

决定的格式及范文(一)决定的写作格式决定是党政机关及其他部门对某些重大问题或重要事项,经过一定会议讨论研究表决通过后要求贯彻执行的文体。

决定除会议作出外,也可以由领导机关制发。

决定一般由标题和日期、正文、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1)标题和日期决定的标题要完整地写出发文机关、决定事由和文种三项内容。

在决定事由前一般以"关于"连结。

决定的日期即会议通过或领导签发此项决定的日期。

它写在标题之下,外用括号。

重大法规性的决定,还需注明通过该决定的机关、日期和生效日期。

公文的格式及范文

公文的格式及范文

公文的格式及范文对公文格式的规定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条:(一)开头部分一般来说,公文都是由发文机关、事由、正文、发文机关印章和成文时间构成。

1、标题。

即单位名称和事由两部分构成。

标题要准确、简明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用两行标题,每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标题”,置于发文机关之上居中排列。

2、称呼。

即对收文机关的称谓。

如《国务院公报》,即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也可不用称呼。

3、正文。

即公文的主体,写发文目的、依据、原因、事项和结语。

其结构层次一般分为:缘由、事项、结语三部分。

(1)缘由,是对收文的根本原因进行说明。

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就属此类。

(2)事项,即发文所要解决和处理的问题。

公文中多数事项应逐条列出。

(3)结语,指发文目的、意义、希望或号召等,或用“特作如下通知”,或用“特此通知”。

(4)发文机关印章。

发文机关印章一般用红色。

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印章。

如果这个样本还不能让你产生什么兴趣,那我建议你去看一些报刊杂志中相关的专业新闻。

当然,现在网络时代了,在一些综合性网站里面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新闻稿,选取一篇优秀的并将其保存到电脑上,并打印出来。

这样长期积累下去,想必你在新闻写作方面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当然,如果你想学习一下具体的新闻写作方法的话,比如采访稿、导语、排比句、细节描写等,不妨就到新华网中的人民网上面去看一看。

说到新闻写作方法的学习,我们不妨再把视线移回到身边的新闻中来,通过观察,你肯定会发现许多好的方法的。

“哦,原来这样写会更好一些!”在这段话中,如果没有这个样本给你做参照的话,估计你在写作时也就是这样无病呻吟,很难拿捏住文章的中心。

我要告诉你,新闻采访中的很多方法和技巧,就是借鉴于身边的新闻采访,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些东西一定会像冬天的阳光一样自然地流露在你的笔端。

以后,如果你要写文章的话,不妨经常查阅一些新闻资料,从中学习一些宝贵的东西,说不定你很快就会成为一名新闻记者,为人们带来一手鲜活的新闻素材呢!。

公报:最新公报的写作要求

公报:最新公报的写作要求

公报:最新公报的写作要求概述本文为最新公报的写作要求,旨在规范和提高公报的质量,确保公报能够有效传达信息、展示成果和推进工作。

格式要求纸张和字体公报应采用A4纸或其它标准纸张,统一使用常规字体(如宋体、黑体等)和字号(如小四、五号等),注重整洁美观。

版面设置公报应考虑版面美观和易读性,设置页眉、页脚、页码,并明确信息发布日期和版次信息。

文章排版应整齐、有序,注重段落结构和分行排版。

标题和副题标题应简洁明了、突出主题,副题可增加信息量和吸引力,但可略去。

前言和致辞公报中可设置前言或致辞,作为撰写者向读者表达态度、展示立场和介绍背景的手段,但具体内容应真实、实用和紧扣主题。

正文和结尾公报正文应围绕主题,要点鲜明、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简洁、准确,图文并茂、配以必要的数据和解释。

结尾可归纳、总结、评价展示的成果、提出问题和展望未来发展。

内容要求焦点和内容公报应解决实际问题、突出焦点、关注应用价值,涉及热点、前沿和实践。

内容应丰富、全面、系统,注重实证和数据分析。

精准和客观公报应精准、客观、真实、实用,避免夸大、虚假、攀比和夹带私人情感、意见和立场。

信息统计应可靠、真实、准确,数据分析应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

新颖和创新公报应有新颖和创新之处,展现市场动态和反映公司特色和竞争力。

文章中注重发掘新材料、新思路和新成果,以丰富读者的知识和理解。

编写要求语言规范公报应使用规范的汉语或英语,应遵循语汇、语法、标点符号等相关规范,不使用网络语言和口语化表达。

文章亮点公报应突出文章亮点,强调报告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和提高阅读兴趣。

信息互通公报应避免形式主义和僵化,注重信息互通,促进知识共享和业务合作。

同时鼓励读者参加讨论和提出意见,以为公司发展提供宝贵的反馈信息。

结语以上是最新公报的写作要求,希望各位能在今后的写作中遵守规范、注意细节、力求完美,为公司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优化和改进公报的质量和效果。

常用公文格式和写作

常用公文格式和写作

常用公文格式和写作-1-常用公文格式一、公文标题字体公文标题应当是二号小标宋简体,副标题用三号楷体,一般不用加粗。

许多人爱用小标宋简体、宋体、仿宋体、华文中宋、黑体,用小二号、一号,这都是不对的。

二、标题位置、格式红头文件(即党政机关使用的带发文机关名称的文件俗称,文件头一般为红色)的标题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一行或者两行位置,非红头文件的标题编排于页面第一行即可。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发文机关单独一行)标题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

多行标题排列使用正梯形、倒梯形或者菱形,不采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和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如果是呈报领导审阅批示的非正式发文纸质件,一般无报批页且领导又可能有大段批示,此类可以在标题前多空几行,多多留白,以供领导批示。

公文如果有副标题,副标题应当随破折号另起一行;另外,标题中不应出现书名号和引号(转发通知除外)。

(如下图)三、正文的有关要求正文是公文的主体。

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编排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

这里着重强调下仿宋体字尽量用“仿宋_GB2312”(即国标仿宋),不要用”仿宋”,因微软自xp系统之后开发的win7、win8、win10系统的“仿宋”字体,将此类文档拷贝到xp系统,-2-仿宋字体就变成了黑体。

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一、”“(一)”“1.”“(1)”标注,不能逆向,这里尤其要注意一后面是顿号,1后面是点(实心的圆点),(一)和(1)后面无任何标点符号。

特殊情况下可以做适当调整,一般第一层用三号黑体字,第二层用三号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三号仿宋字体标注(多指小标题的字体)。

这里,常见错误是滥用顿号,“(一)、”“1、”“(1)、”都是不对的。

正文涉及数字、年份的,一律不得拆行。

单独的小标题,末尾不标注标点符号;小标题之后接着带正文的,末尾用句号。

公文写作格式 公报

公文写作格式 公报

公文写作格式公报
公报写作是一种严肃的文体,需要遵循特定的格式。

以下是公报写作的常见格式,包括正文、附件和签名部分:
正文格式:
1. 页眉:公报的每一页都应包含页面编号和日期。

2. 主标题:正文的第一行通常是一个大字标题,用以概括公报的内容。

3. 正文内容:主标题下方就是正文内容。

正文应该简洁明了,并在适当的地方使用分段,使文章更易于阅读。

4. 段落编号:对于较长的公报,可以对每个段落进行编号,以便读者可以更快地找到所需信息。

附件格式:
1. 附件标题:在公报的主文之后,可以附加一些附件以提供进一步的信息和支持。

每个附件都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标题,以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其内容。

2. 附件内容:附件是公报中的补充材料,可以包括数据、图表、照片等。

附件应该按照标题顺序排列,并附上相应的标号,以便读者可以方便地找到所需内容。

签名格式:
1. 签名处:公报的最后应该留出一些空间,用于作者或机构负责人在文末签名。

2. 签名:签名处应包含作者或机构负责人的姓名、职位和联系信息。

总体来说,公报的格式需要简洁、清晰明了,并避免在正文中重复使用相同的标题。

附件应该按照标题顺序排列,并在签名处留出空间供签名和联系信息。

公文公报写作格式

公文公报写作格式

公文公报写作格式
公文公报写作格式:
[公文/公报内容]
附:相关文件
注:
1. 公文/公报的格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但应遵循文
件的基本要求,包括抬头、日期、正文、落款等。

2. 公文/公报中的段落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分节,但应避
免使用相同的标题或重复的文字。

3. 公文/公报的正文应简明扼要、清晰明了,避免冗长和重复。

4. 如有需要,可以在公文/公报中附上相关文件,以供参考或
补充信息。

5. 落款处应包括发文机关、作出决定的单位、日期等相关信息。

6. 公文/公报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合法性。

7. 公文/公报的写作应注意语言规范和格式要求,避免使用过
于庸俗或随意的文字。

在正式场合,应使用正式的词汇和措辞。

8. 公文/公报的写作应注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避免出现歧义和模糊的表达。

9. 公文/公报的格式应符合组织规范,包括字体、字号、行间距等方面。

10. 公文/公报的写作应注意逻辑严密、文字通顺,避免出现分句不清的情况。

11. 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具体公文/公报的属性和目的,增加对应的附件或补充材料。

2024年全新公文写作规范指南

2024年全新公文写作规范指南

2024年全新公文写作规范指南本指南旨在为公职人员提供一份全面的公文写作规范,以提高公文质量,规范公文格式,使其更具专业性和可读性。

1. 文种分类根据《全国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公文分为以下几种:- 决议- 决定- 命令- 公报- 公告- 通告- 意见- 通知- 通报- 报告- 请示- 批复- 议案- 函- 纪要2. 公文格式2.1 版头部分版头包括: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

- 份号: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 密级和保密期限: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

- 紧急程度: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三行。

-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 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

- 签发人:如有签发人,签发人姓名居中排布在发文字号下空二行位置。

2.2 主体部分主体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

- 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 主送机关: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

- 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

- 附件说明: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 发文机关署名:一般居中编排于成文日期上一行。

- 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 印章: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报(一)含义、功用和性质“公报”,是“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的公文文体。

公报是周知性公文,往往在报刊、广播、电视上发布,被看作是党或政府正式发布的“官方”的报道。

它的作用是能将党或政府以及人民团体的重大事件或决定事项,迅速广泛地传递到国内外。

(二)种类公报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会议公报,报道会议或会谈情况,有单发的,也有会谈联发的。

一种是事项公报,报道重大事件、事项。

(三)格式和写法1.标题。

会议公报往往以会名加文种构成标题;事项公报则与一般公文相同,以发文单位、内容、文种组成。

有时可省略为《公报》或《新闻公报》,即只留文种。

2.正文。

会议公报要写会议全称、时间、地点、出席者列席者主持者参加者、主要议题、方针政策人事事务方面的决定、会议的号召要求等。

事项公报,基本是个只写工作、进度、事实、数据的总结,如人口普查结果、国民经济阶段情况或专题情况等。

3.其他。

日期,放在标题下、正文前,加括弧。

落款,因标题包含了会名或发文单位、可以省略。

重要的较长的会议公报可在标题下、正文前加提要。

4.注意事项。

日期、地点、人数、事实、数据必须绝对确切可靠,中心议题要突出,语言要简明、概括、朴实、庄重、得体。

(四)例文简析例文l: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1997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1997年9月6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82人,候补中央委员123人。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和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由中央政治局主持。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9月12在北京召开。

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一致决定将这两个文件提请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候补委员克尤木·巴吾东同志为中央委员。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陈希同问题的审查报告。

全会在民主、团结的气氛中,就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十五大的胜利召开作了充分的准备。

简析:这是典型的会议公报,但不是一语括尽那种简单的告白。

标题写明公报全称,括号注明何时、何会通过。

正文开头三段,一是何会何时在何地举行了;二是什么人出席及数额、列席为何等人;三是主持者和总书记江泽民作了重要讲话。

对会议概况交代清楚。

主体宣布会议的四项决定:一是十五大何时何地召开,二是通过十五大报告及党章修正案,决定提交代表大会讨论,三是递补中委,四是通过了中纪委关于陈希同问题审查报告。

结尾一行,介绍了会议气氛,讨论的重大问题及其意义——为十五大召开充分准备。

规范、简当、得体。

例文2: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五曰)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七日至二十五日,在北京举行。

到会委员一百二十三人。

省、市、自治区纪委书记和中央有关部门纪检工作负责人五十二人列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中央纪委第一书记~,-z-、第二-t~记黄克诚的指导下进行的。

会议一致拥护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一致同意邓小平同志、陈云同志在中央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会议集中讨论了从纪律检查工作方面保证中央整党决定的贯彻执行问题。

会议认为,在整党中,各级纪律检查机关首先要把自身的思想、作风、组织整顿好。

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把整党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积极做好有关的各项工作。

在整党的过程中要抓紧做好经常性的端正党风、严肃党纪的工作。

为了贯彻执行中央的整党决定,加强党的纪律,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央纪委《加强党的纪律的若干规定》(草稿),委托常委修改后报请中央审批。

会议认真讨论了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的问题。

各级纪委要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保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的贯彻执行。

会议还讨论了加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组织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问题,以适应整党的要求。

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增选了中央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

中央纪委常务书记王鹤寿主持了会议,并作了总结讲话。

全会要求,各级纪委和全体纪检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整党文件,积极参加整党工作,与全党同志一起,为完成整党任务,尽快实现党风根本好转而努力奋斗!简析:例文2也是一则会议公报。

标题为会名加文种,日期在标题下。

正文共11个自然段,是三部分。

第一部分3段,是会议召开的基本情况,第一段是何会何时何地召开,会议用全称;第二段是与会人;第三段特别说明会议是在何职务的何人指导下进行的。

第二部分共6段,报会议活动内容,按方面分段。

第三部分是附加的说明和要求号召,共2段,其中1段是补充说明会议举行情况的,本来也可以写在第一部分合在第三段之后,但为了突出指导的领导同志,会议主持者放在后边;最后一段发出号召结束。

全会主旨是如何配合整党,公报突出了这一主题,写得集中凝炼、严谨周详。

例文3(见下页):XX市统计局关于1990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1990年11月6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以1990年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在全市进行了第四次人口普查。

这次人口普查工作时问紧、情况复杂、工作量大,工作难度超过历次人口普查。

从1989年8月开始准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依靠全体普查工作人员深入、细致的努力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人口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普查登记工作和主要数据的手工汇总工作。

经过层层的质量监督、检查和验收,普查质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证明登记工作的质量是好的。

目前,全部普查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现将人口普查手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全市总人口为108194cr7人(不包括现役军人和来京人员中离开户口地不满一年的人口及户口在北京而离京一年以上的人),比1982年入口普查的9230663人,增加了1588744人,增长17.2%。

八年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0%,高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至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十八年间年平均增长1.1%的速度。

全市人口中,按户口登记状况分:常住本县、市,并已在本县、市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口为10168427人,占总人口94.0%;已在本县、市常住一年以上,常住户口在外县、市的人口为487491人,占总人口的4.5%;在本县、市居住不满一年,但已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的人口为31541人,占总人口的0.3%;普查时住在本县、市,常住户口待定的人口为83099人,占总人口的0.8%;原住本县、市,普查时在国外工作或学习,暂无常住户口的人口为488419人,占总人口的0.4%。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总户数为3132379户,其中家庭户为3101850户,集体户为30529户。

与1982年人口普查相比,八年来总户数增加780353户,增长33.2%。

其中家庭户增加了764589户,增长32.7%。

在总人口中,家庭户人口为9919978人,占91.7%。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20人。

比1982年人口普查时平均家庭户规模3.69人,减少了0.49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5593669人,占51.7%,女性为5225738人,占48.3%。

总人口的性别比(以女性为1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04,与1982年人口普查时男性人口占50.6%的比重相比,男性人口比重明显上升。

性别比也由1982年的102.43提高到:107.04。

四、民族构成全国共有56个民族,本市人口中拥有全部民族。

在全市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为10405591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6.2%;少数民族人口为413818人,占3.8%。

汉族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分别比1982年人口普查时增长了16.8%和28.3%。

我市少数民族人口中,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9个,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3个,这三个民族的人数为:回族207006人、满族164690入、蒙古族16920人。

五、各种文化程度人口在全市总人口中,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3952人,占5.6%;大学专科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2343人,占3.7%;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4349人,占4.5%;高中文化程度的人15为1568493人,占14.5%;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05458人,占30.6%;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442702人,占22.6%。

与1982年人口普查相比,初中以上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增长了1.2倍,高中文化程度人数增长26.0%,初中文化程度人数增长23.1%。

.15岁及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为941397人,比1982年普查时的1147106人,减少了205709人。

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普查时的12.4%下降为1990年普查的8.7%。

六、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普查时点前一年,即1989年7月1日至1990年6月30日全市出生人口为143906人,人口出生率为13.35%0;死亡人口为58544人,人口死亡率为5.43%。

;自然增加人口为8536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2%。

七、市镇人口本市共设10个区、8个县,10个区的人口为市人口,8县中所辖镇的居委会人口为镇人口。

全市市镇人口为790666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3.1%。

其中市人口为736242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8.0%;镇人口为54423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1%。

八、人口的地区分布全市十八个区县人口的分布情况是:XX区XX区’755813人XX区417651人XX区556877人XX区1448441人XX区789150人XX区308811人XX区1442776人XX区270343人XX区766360人昌平县433901人顺XX县通县602597人大XX县523597人平谷县386234.人怀柔县261448人XX县426454.人XX县274406人简析:例文3是一则事项公报。

标题由发文机关、内容和文种构成,日期在标题下,略去括号。

正文开头一大段总括工作进行情况,即依据什么在什么时间进行了这第四次人口普查,工作是怎么做的,现进行的程度,最后以一句过渡到公报主体。

正文主体分八个问题加二级标题把这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分别公布,至此没有再要附带说明的事项了,不再写结尾。

有些公报需要写个结尾,像XX市统计局关于年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公报,开头写经怎样努力完成了怎样的任务,然后分项公布各行业完成的指标数据,但还有不足之处或存在一些次要问题,写在开头连下来不顺,就写个结尾亦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