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武消化内科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合集下载

枳实、白芍及药对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枳实、白芍及药对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枳实、白芍及药对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胃肠运动功能是维持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基本生理功能之一,其障碍会引起胃肠道疾病,如胃肠道功能紊乱、胃动力不良等。

因此,寻找能够调节胃肠道运动功
能的中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枳实是常用的中药,具有调节胃肠道运动功能的作用。

白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同时也能够改善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异常。

因此,将枳实
和白芍制成药物形式,可能会发挥更好的胃肠道运动调节作用,有助于治疗胃肠道疾病。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枳实、白芍及药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为开发新型中药治疗胃肠道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三、研究内容
1. 实验组设计: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枳实组、白芍组和枳实白芍组,每组5只。

2. 操作方法:将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后,在记录小鼠排便次数的同时,通过测量小鼠胃肠道平滑肌电活动和血清素浓度等指标,评价药物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

3. 结果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不同药物组间的差异,并探讨不同药物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方式。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探明不同中药对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为开发新型中药治疗胃肠道疾病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认识,推动
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

肠内营养联合奥曲肽及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肠内营养联合奥曲肽及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enteral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octreotide and gabexate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 SAP ).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election was performed on 80 patients with SAP who were treated 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of Kaife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20. According to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46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4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ctreotide and gabexate,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treated with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Both groups were continuously treated for 3 week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n both groups was observed. The changes in levels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nutritional indexes, and scores of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 (APACHE-II )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both groups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 3 0 %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3. 5 3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 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vels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 R P ) , interleukin-6 ( IL-6 )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a ( ( TNF-a )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外科简介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外科简介

解剖图像采集存档 , 为多媒体教学提供 了丰富的教学资料。临床教学中 , 针对不 同期间实习同学的特点采取

对一传、 带的教学模式 , 帮、 在老师的严格监督下给予 同学更多 的实践机会, 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临床
医学毕业生 , 多次被院内评为最佳教学科室。护理队伍 已形成老 、 青三代结合 , 中、 以年轻敬业护士为主体的 流护理队伍 , 年接受各种护理培训 , 常 在校 、 院各种护理知识和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在历次省 、 市卫
杂志、 内分泌外科杂志等二十余家杂志编委 , 主编《 十二指肠外科》 甲状腺甲状旁腺外科学》 儿童家庭医护 《 《 大全》 等专著三部 , 参加编写各种外科学专著四十余部 , 为吉林生外科 , 尤其是 内镜、 腔镜外科的发展奠定 了 坚 实 的基 础 ,06年 被 中国 医师 学会 授予 “ 20 恩德 思 ” 。博 士 研究 生导 师 王巍 教授 , 国著名 大肠外 科 专 家 , 奖 全
和专著上发表论文 1 余篇 , 5 0 获科研、 医疗成果奖 1 项。承担七 年制硕士班 、 5 医疗本科生、 成人教育、 高等护
理教学任务, 并负责全省 胃肠外科医生的研修和培训。 博士研究生导师赵吉生教授 , 全国优秀医院院长 , 现任吉林大学医学 院院长,中华外科学会委员 , 吉林
省高级省管专家。负责部、 省级研究课题 5 , 项 获部省级科研奖 5 , 项 指导博士研究生 1 余名。对 胃癌 的基 0 础和临床方面做了深入研究 , 发表学术论文 4 余篇 , 0 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四项 , 吉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
科室成立近两年来 , 以科研促进临床 的发展 , 多次请 国内外著名专家 、 学者来院、 来科讲学 , 日 与 本东北

医院消化内科学科简介

医院消化内科学科简介
供更精准、高效的治疗服务。
学科重要性
消化内科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涉 及人群广泛,因此消化内科医生在维 护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直接影响到 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期,因此医生 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 的变化,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不断 上升,对医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肠道微生物群落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关联,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
供新途径。
03
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
探索免疫疗法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消化内科学术会议
积极参与国际消化内科学术会议,分享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
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与国际知名专家和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消化内科领域的研究项目。
医院消化内科学科简介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contents
目录
• 学科概述 • 消化内科诊疗范围 • 消化内科研究进展 • 消化内科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 消化内科未来展望
01
学科概述
学科定义
01
消化内科是一门专门研究消化系 统疾病的学科,涉及食管、胃、 小肠、大肠、肝、胆、胰腺等器 官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02
消化内科诊疗范围
常见疾病类型
胃食管反流病
是指胃酸或胃内容物反 流至食管引起的一系列
症状。
消化性溃疡
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 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蛋
白酶的消化所致。
炎症性肠病
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 肠炎,是一类慢性肠道
炎症性疾病。
肝硬化
由于慢性肝病导致肝脏 结构改变,出现门脉高

2023年消化内科医生培养计划

2023年消化内科医生培养计划

2023年消化内科医生培养计划
背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消化内科医生的需求,我院决定推出2023年消化内科医生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
该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消化内科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从事消化内科医疗服务的医生。

招生要求
1. 具有医学本科以上学历,本科毕业生需具备医师助理执业资格证书。

2. 对消化内科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和充分的自主研究能力。

3.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培养内容
1. 理论研究:通过系统的消化内科理论教学,培养学员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2. 临床实践:学员将在我院消化内科临床部门进行实,参与真实病例的诊治。

3. 学术研究: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消化内科领域的学术研究,提升专业水平。

学制与证书
该培养计划为期2年。

学员须完成培养计划研究内容并通过评估考核后,将获得由我院颁发的消化内科医生培养计划结业证书。

招生计划与申请方式
奖学金与费用
优秀学员将有机会获得培养计划奖学金,其它费用由学员自行承担。

联系方式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院人才招聘办公室:
- 联系人:XXX
- 联系XXX
我们期待着你的加入,一起为消化内科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王德云【摘要】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在许多文献中也被称为后鼻孔滴漏综合征,其发生与多种常见鼻和鼻窦疾病有关.在临床实践中,及时正确地诊断和治疗鼻及鼻窦相关疾病对缓解咳嗽症状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39)005【总页数】4页(P354-357)【关键词】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炎;鼻窦炎【作者】王德云【作者单位】119228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霖医学院耳鼻咽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1.5;R765.22;R765.41王德云,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高级研究员、副教授,耳鼻喉科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院科研和生物安全事务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国家生物医学研究基金会评审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过敏性鼻炎及哮喘专家委员会成员,临床治疗纲要(ARIA 2001,2008)编委,欧盟过敏和哮喘联合研究项目(GA2LEN)亚洲-大洋洲总协调员,欧洲鼻窦炎及鼻息肉研究和临床治疗指南(EP3OS 2007,2012)编委,世界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会(IFOS)鼻科及过敏专业学术委员会常委,世界华人耳鼻喉科、头颈部外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员。

1995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医学、哲学博士。

参加和主持编写多部耳鼻喉科、过敏及临床免疫国际专业指南和专著,如欧洲议会文献-欧洲过敏性疾病白皮书,欧洲过敏性鼻炎临床治疗指南,世界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指南等。

担任20多家国际及国内专业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

受聘于首都医科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客座教授及北京耳鼻喉科学院副院长等。

在鼻科学、过敏及临床免疫学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

自1991年起,在国际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8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30余部。

于2003年获美国耳鼻喉、头颈部外科学会-过敏与免疫学分会最佳年度基础研究奖,2007年获第12届新加坡外科学会最佳科研奖,2012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最佳基础科研奖。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 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2008:内科类) • 中文核心期刊(2004)
• 获奖信息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08) • 2000年、2002年二次被评为省科技厅省 新闻出版局一级科技期刊
晋升网简介
• 晋升网( 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 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 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 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 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 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晋升网() 标准 最便捷的晋升通道 最丰富的医学文献 最专业的医学服务 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最权威的医学期刊
主要栏目
• 论著、短篇论著、基础研究、临床 报道、病例报道、病例讨论、技术 交流、内镜清洗与消毒、内镜并发 症、综述与讲座、国内外学术动态
基本信息
• • • • • • 刊名: 中国内镜杂志 创刊时间:1995 周期:月刊 级别:统计源期刊、 级别: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 刊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中华人民 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 心 主编:张阳德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1989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256/R 邮发代号:42-142


• 《中国内镜杂志》由卫生部肝胆肠外科 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国家“十五”863计划专家委员会主题管 理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外科主任、 博士生导师张阳德教授担任社长、主编。 •
• 《中国内镜杂志》主要刊登国内外与医 用内镜相关的基础、临床内镜新技术和 新理论、高新技术开发成果,以及国内 外医用内镜的质量、性能评价和购置参 考等方面的文章。文稿须具科学性、首 创性、新颖性、实用性。 •

三甲中医医院评审-消化科建设情况汇报

三甲中医医院评审-消化科建设情况汇报

三甲中医医院评审-消化科建设情况汇报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我院消化科的建设情况进行评审,以便提供医院评审委员会了解消化科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绩。

建设背景消化科作为我院的重点科室之一,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研究工作。

该科室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包括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以及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

近年来,消化科得到了医院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并获得了一系列的发展机遇。

建设成果临床服务我院消化科在临床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引进最新的诊疗设备和技术,我们能够提供准确、快捷和个性化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消化科还积极参与相关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并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加强专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以不断提高临床服务质量。

科研与学术消化科的医生和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上发表并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此外,消化科还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促进内外部医学交流与合作,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声誉。

面临的挑战消化科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设备和技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患者需求。

其次,我们还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以提高科室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此外,科研项目的资金和资源也需要进一步增加和优化,以支持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

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消化科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设备和技术水平:积极引进最新的医疗设备,并持续培训医护人员,以确保设备的有效使用和技术的运用。

2.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招聘优秀人才和提供培训机会,不断提高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水平,提高科室整体素质。

3. 加强科研工作:增加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结语消化科作为我院的重点科室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科室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内科学
研究方向:消化肿瘤的基因诊断和治疗、
炎症性肠病实验研
1991年大学本科毕业,2002年中山大学消化病学博士。

曾在日
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消化器内科留学,从事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的早
期诊治和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

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大学
附属医院从事消化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20年,在消化系疾病诊
断和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各种消化系疾病如消化性溃
疡、慢性肝病、功能性胃肠疾病、炎症性肠病、胰腺疾病及消化道肿
瘤等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在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炎症性肠病和
胰腺疾病诊治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现为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分
会胰腺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超声学组委员、珠海
市医学会消化及消化内镜分会委员、珠海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兼
秘书,先后承担和参与省厅级课题3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
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5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