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技术

合集下载

黑盒测试是功能测试,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有4种方法

黑盒测试是功能测试,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有4种方法

黑盒测试是功能测试,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有4种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地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是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而不关心内部的实现细节来进行的。

在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并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结构,只需要通过接口和功能来验证软件是否按照要求工作。

本文将介绍黑盒测试是功能测试的概念,并讨论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四种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设计方法,它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选择代表数据进行测试。

通过等价类划分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覆盖了各个等价类的情况,提高了测试效率。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针对边界条件进行测试的方法。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很多错误都是发生在边界条件上的,因此通过边界值分析法设计的测试用例可以有效地发现这些问题。

通过测试边界值,可以验证软件在边界条件下是否能正常工作。

3.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将功能需求转换为因果关系的方法。

通过绘制因果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功能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而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因果图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软件的功能,并设计出全面有效的测试用例。

4. 决策表法决策表法是一种通过决策表来描述软件功能和相应条件关系的方法。

在决策表中,列出了所有可能的输入条件和相应的处理流程,通过对决策表的分析,可以设计出全面的测试用例,覆盖了各种情况下的数据组合。

综上所述,黑盒测试是功能测试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有效地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可以结合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法和决策表法等四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进行测试,提高测试的覆盖率和效率。

黑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黑盒测试技术的优缺点

黑盒测试技术的优缺点

黑盒测试技术的优缺点黑盒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在进行测试时只关心输入和输出,而不考虑内部结构或实现细节。

通过对软件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测试可以发现软件系统是否按照预期功能工作,但却无法揭示系统内部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探讨黑盒测试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独立性:黑盒测试与内部实现无关,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或代码,可以独立进行测试。

2.用户角度:黑盒测试着眼于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更贴近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能有效验证系统是否符合用户期望。

3.全面性:通过黑盒测试可以覆盖系统所有的功能点,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

4.早期发现缺陷:黑盒测试可以在系统开发的早期阶段发现问题和缺陷,有助于提前修复,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5.安全稳定:黑盒测试可以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缺点1.覆盖范围有限:由于黑盒测试只考虑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无法全面检验系统内部的各个模块和逻辑,可能导致某些问题未被发现。

2.效率较低:黑盒测试需要编写大量的测试用例来覆盖系统的各个功能,测试人员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来设计测试用例。

3.依赖用例设计:黑盒测试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用例的设计质量,如果测试用例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测试效果不佳。

4.难以调试:当黑盒测试发现问题时,由于无法直接定位到问题所在的具体模块或代码,调试和修复问题的过程可能会比较困难。

5.不适合性能测试:黑盒测试主要关注功能性,对系统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测试效果较差,需要结合其他测试方法进行性能测试。

综上所述,黑盒测试技术具有独立性、用户角度、全面性等优点,但也存在覆盖范围有限、效率较低、难以调试等缺点。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充分发挥黑盒测试技术的优势,同时克服其缺点,以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什么是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主要的技术有哪些

什么是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主要的技术有哪些

什么是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主要的技术有哪些?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方法,重点在于测试软件的功能而不考虑内部结构或代码的细节。

黑盒测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评估软件系统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和用户需求进行正确的操作。

什么是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主要关注软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而无需了解内部设计或代码实现。

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而是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用户手册等文档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通常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用户界面测试等。

黑盒测试主要的技术有哪些?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通过将输入值划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以确保测试覆盖各种可能情况。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测试效率。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通过测试输入值的边界情况来检查程序是否正确处理边界条件。

通常会测试输入的最小值、最大值以及临界值,以确保系统在这些边界情况下正常工作。

因果图因果图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通过绘制系统操作的图形表示来识别测试用例。

通过分析因果图,测试人员可以确定系统操作之间的依赖关系,帮助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

判定表判定表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将系统的所有可能情况列成表格,确定每种情况下系统的预期结果。

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以确保系统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确运行。

状态转换图状态转换图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用于描述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

通过分析状态转换图,测试人员可以设计测试用例,确保系统在各种状态转换下都能正确操作。

以上是黑盒测试主要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设计测试用例,并覆盖系统的各种情况,保证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7章 黑盒测试技术

第7章 黑盒测试技术

g f e
a bcd
28
软件测试
强健壮等价类测试
所有等价类笛卡儿积的每个元素中获得测试用例
g f e
a bcd
29
软件测试
等价类划分法示意图
有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
弱一般等价类测试用例 含无效等价类
强一般等价类测试用例 含无效等价类
弱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
30
强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
使用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的要点
软件测试
等价类划分的测试运用(续)
程序输出是由这3条边构成的三角形类型:
➢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或非三角形。
如果a、b和c满足Con1、Con2和Con3,则输出下列4种情况 之一:
① 如果不满足条件Con 4、Con 5和Con 6中有一个,则程序输 出为“非三角形”。
② 如果三条边相等,则程序输出为“等边三角形”。 ③ 如果恰好有两条边相等,则程序输出为“等腰三角形”。 ④ 如果三条边都不相等,则程序输出为“一般三角形”。
输入条件
等价类表
有效等价类
无效等价类






22
软件测试
实例
需求是:对用户输入的分数进行评级,其中90到100 为A,80-89为B,70-79为C,60-69为D,60以下为E 。输入分数要求必须是正整数或0。根据分析得出以 下等价类划分?
输入条件
有效等价类
分数 0-59
60-69
70-79
10
软件测试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
➢ 等价类划分法 ➢ 边界值分析法 ➢ 因果图法 ➢ 基于决策表的测试法 ➢ 功能图法 ➢ 判定表组成法 ➢ 正交实验设计法 ➢ ......

黑盒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技术

黑盒测试技术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一种常用的测试技术,它是基于软件的输入和输出来验证软件系统的正确性。

与之对应的是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基于程序内部结构的测试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黑盒测试技术及其相关内容。

一、黑盒测试概述黑盒测试是一种功能驱动的测试方法,也被称为功能测试。

它不关注程序的内部逻辑和结构,而是重点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和用户预期输出是否一致。

黑盒测试通过输入一系列有效和无效的测试用例,观察系统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以此评估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黑盒测试的特点是独立于代码和内部结构,只根据功能需求进行测试,因此不需要关注具体实现细节。

这种独立性使得黑盒测试能够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更加客观地评估软件系统的正确性和可用性。

二、黑盒测试方法1.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它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等价类,每个等价类代表具有相同功能和行为的输入值。

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典型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等价类划分法能够大大减少测试用例的数目,提高测试效率。

例如,对一个登录功能进行测试,可以将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分为有效和无效两个等价类,进一步划分为长度合法和长度非法两个等价类,再进一步划分为包含特殊字符和不包含特殊字符的等价类。

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试输入的边界和特殊值来发现错误的黑盒测试方法。

在边界值分析法中,我们将输入的边界和特殊值作为测试用例,因为这些值往往是导致错误的源头。

例如,对于一个接受1到100之间整数输入的功能进行测试,我们可以选择1、100以及其他边界值(如0和101)作为测试用例。

这样做可以针对边界情况发现潜在的错误。

3. 决策表测试法决策表测试法是一种以决策表为基础的黑盒测试方法。

决策表是一种表格,用于表示系统的输入条件、动作和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试决策表中的各种组合情况,可以发现系统中的逻辑错误和缺陷。

黑盒测试的技术方法

黑盒测试的技术方法

黑盒测试的技术方法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在不了解内部结构的情况下输入和检查输出来评估软件系统的正确性。

黑盒测试的技术方法包括功能测试、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划分等,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技术方法。

1.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黑盒测试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关注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

功能测试通过输入不同的数据或触发不同的事件来检查系统的功能是否如预期那样工作,以此来发现潜在的缺陷。

2.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它旨在找出软件系统在边缘条件下的行为。

通过在输入变量的边界值处进行测试,可以检测系统在这些边缘条件下是否能正确地处理数据,从而提高系统的健壮性。

3.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用于黑盒测试的分析技术,它将输入数据划分成等价类,以确保每个等价类中的数据具有相同的测试结果。

通过只选择一个等价类中的一个数据进行测试,可以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测试效率。

4. 场景测试场景测试是一种以用户场景为基础的黑盒测试方法,它模拟真实的使用情况来测试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通过构建不同的使用场景,可以检验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从而发现潜在的问题。

5. 错误推测法错误推测法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它通过错误的假设来设计测试用例,从而检测系统对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错误来测试系统的鲁棒性,可以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黑盒测试的技术方法包括功能测试、边界值分析、等价类划分、场景测试和错误推测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发现软件系统中潜在的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可以结合这些技术方法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测试,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具有较高的品质。

什么是黑盒测试,有哪些主要方法

什么是黑盒测试,有哪些主要方法

什么是黑盒测试,有哪些主要方法
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关注于测试软件的功能而不考虑内部
结构或代码实现细节。

通过黑盒测试,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工作原理,而是根据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或者用户界面来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

黑盒测试的主要方法
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黑盒测试设计技术,将输入数据分成几个等价类,测试用例
只需要覆盖每个等价类一次。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保证测试的充分性。

边界值分析
边界值分析是通过测试软件的输入和输出的边界情况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通过在边界值附近进行测试,可以发现一些边界条件下的错误。

因果图
因果图是一种用于描述系统功能、输入和输出之间关系的图形化技术。

在黑盒
测试中,通过因果图可以帮助测试人员理清软件系统内部的功能关系,从而设计出更充分的测试用例。

决策表
决策表是一种用于描述软件规则和条件的技术,可以帮助测试人员设计出符合
软件逻辑规则的测试用例。

通过决策表可以覆盖系统的不同逻辑路径,增加测试的全面性。

状态转换测试
状态转换测试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测试具有状态转换的软件系统。

通过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系统各个状态之间的转换,从而验证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

综上所述,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软件功能的方法,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结构。

在黑盒测试中,主要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决策表和状态转换测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设计充分有效的测试用例,确保软件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黑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是什么

黑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是什么

黑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黑盒测试,作为软件测试领域中的重要一环,主要是通过对软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进行测试,以评估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和预期。

在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并不了解软件系统的内部逻辑或代码结构,而是将软件视为一个黑盒,在不了解内部细节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主要技术1.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黑盒测试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将输入数据划分为有效的等价类和无效的等价类来设计测试用例。

有效的等价类包含一组具有相同行为和输出的输入值,而无效的等价类则包含一组不具有相同行为和输出的输入值。

通过针对不同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有效地覆盖软件系统的各种情况,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黑盒测试中另一个重要的技术,通过关注输入值的边界条件来设计测试用例。

在边界值分析中,测试人员会选择靠近边界的数值作为测试用例的输入,以验证系统在边界情况下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

通过边界值分析,可以发现系统在边界条件下的潜在问题,提高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因果图因果图是一种图形化的测试设计技术,通过绘制因果关系图来表示软件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帮助测试人员理清软件系统的逻辑结构和功能交互。

在因果图中,会标识出系统的输入、中间变量和输出,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从而指导测试人员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覆盖系统的各种功能和交互情况。

4. 决策表决策表是一种表格化的测试设计技术,通过列出系统的各种条件和动作组合,帮助测试人员设计全面的测试用例。

在决策表中,会列出不同条件的组合和相应的动作,以及这些组合下系统的预期行为,通过对决策表进行覆盖性分析和组合爆炸分析,可以设计出高效的测试用例,覆盖系统的各种条件和场景。

总结在黑盒测试中,采用合适的技术设计测试用例,能够帮助测试人员全面、有效地评估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和决策表等技术应用广泛,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发现系统潜在的问题,保证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黑盒测试概述
在黑盒测试时,测试者将整个被测试的程序看成 一个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或者系统的内部结构 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按照需求 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运行,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 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结果。 在这里,测试者运行一个程序时并不需要理解其 内部结构,只是根据产品应该实现的实际功能和已经 定义好的产品规格,来验证产品所应该具有的功能是 否实现,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是否满足用户 的要求。因此,如果软件外部特性本身有问题或规格 说明书的规定有误,用黑盒测试方法是发现不了的。
5.2.3 等价类划分法案例
[例5.1]某网站用户申请注册时,要求用户必须输入用户名、 密码及确认密码,对每一项输入条件的要求如下: 用户名要求为4~12位,使用英文字母、数字、“-”、“_”, 并且首字符必须为字母或数字;密码要求为6~12位,只能使 用英文字母、数字以及“-”、“_”,并且区分大小写。 试用等价类划分法为其设计测试用例。 分析如下: (1)分析程序的规格说明,列出等价类表(包括有效等价类 和无效等价类),参考书上的表5-5。 (2)根据上述等价类表,设计测试用例,参考书上的表5-6。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对于上述三角形问题,取a,b,c的无效值产生了7个 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如下表所示。
测试用例 TR1 TR2 TR3 TR4 TR5 TR6 TR7 a 30 -1 50 50 101 50 50 b 40 50 -1 50 50 101 50 c 50 50 50 -1 50 50 101 预期输出 一般三角形 a值超出定义域范围 b值超出定义域范围 c值超出定义域范围 a值超出定义域范围 b值超出定义域范围 c值超出定义域范围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举例说明: 平方根函数要求当输入值为等于或大于0时,返回输入数的 平方根;当输入值小于0时,显示错误信息“输入值小于0,错 误!”,并返回0。考虑平方根函数的测试用例区间,可以划分出 两个输入区间和两个输出区间,如下表所示。
输入区间 Ⅰ >=0 A 输出区间 >=0

5.2.1 等价类划分法的概念
以下是划分等价类的几个原则: 如果规定了输入条件的取值范围或者个数,则可以确定一个 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如果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 个无效等价类。 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 分别进行处理,则可为每一个值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此外根 据这组值确定一个无效等价类,即所有不允许的输入值的集合。 如果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则可以确定一个有效 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如果已知的等价类中各个元素在程序中的处理方式不同,则 应将该等价类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等价类。
5.2.1 等价类划分法的概念
等价类划分法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 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 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所谓等 价类是指输入域的某个子集合,所有等价类的并集就 是整个输入域。在等价类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 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它们具有等价特性。因此, 测试某个等价类的代表值就是等价于对这一类中其他 值的测试。
5.2.1 等价类划分法的概念
划分等价类的标准: 完备性。所有等价类的并集就是整个输入域,提供 一种形式的完备性。 无冗余性。等价类是输入域的某个子集合,子集互 不相交,保证一种形式的无冗余性。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针对是否对无效数据进行测试,可以将等价类测 试分为标准等价类测试、健壮等价类测试及对等区间 划分。 1. 标准等价类测试 标准等价类测试不考虑无效数据值,测试用例使 用每个等价类中的一个值。通常,标准等价类测试用 例的数量和最大等价类中元素的数目相等。
5.1 黑盒测试概述
黑盒测试有两种基本方法,即通过测试和失败测 试。在进行通过测试时,实际上是确认软件能做什么, 而不会去考验其能力如何,软件测试人员只是运用最 简单、最直观的测试案例。在设计和执行测试案例时, 总是先要进行通过测试,验证软件的基本功能是否都 已实现。在确信软件正确运行之后,就可以采取各种 手段通过搞垮软件来找出缺陷。这种纯粹为了破坏软 件而设计和执行的测试案例,称为失败测试或迫使出 错测试。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三角形问题的4个标准等价类测试用例如下表所示。
测试用例 A b c 预期输出
T1 T2 T3 T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0 50 30 20
50 50 40 20
50 30 50 50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不构成三角 形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2. 健壮等价类测试 区别于标准等价类测试,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则 考虑了无效等价类。 在设计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时,对有效输入,测 试用例从每个有效等价类中取一个值;对无效输入, 一个测试用例有一个无效值,其他值均取有效值。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以三角形问题为例,要求输入3个整数a、b、c, 分别作为三角形的3条边,取值范围为1~100,判断 由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类型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 形、一般三角形及不构成三角形。在多数情况下,是 从输入域划分等价类,但对于三角形问题,从输出域 来定义等价类是最简单的划分方法。 利用这些信息可以确定下列输出(值域)等价类: R1={<a,b,c>:边为a,b,c的等边三角形} R2={<a,b,c>:边为a,b,c的等腰三角形} R3={<a,b,c>:边为a,b,c的一般三角形} R4={<a,b,c>:边为a,b,c不能构成三角形}
5.4 决策表法
5.4.1 决策表法的概念 5.4.2 决策表法案例
5.2.1 等价类划分法的概念
软件不能只接收合理有效的数据,也要具有处理 异常数据的功能,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 的可靠性。因此,在划分等价类的过程中,不但要考 虑有效等价类划分,同时也要考虑无效等价类划分。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软件规格说明来说,合理、有 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以 检验程序是否满足规格说明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则和有效等价类相反,即不满足程序 输入要求或者无效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利用无 效等价类可以检验程序异常情况的处理。
5.2 等价类划分法
5.2.1 等价类划分法的概念 5.2.2 常见等价类划分形式 5.2.3 等价类划分法案例
5.2.1 等价类划分法的概念
黑盒测试属于穷举输入测试方法,就要求每一种 可能的输入或者输入的组合都要被测试到,才能查出 程序中所有的错误,但这通常是不可能的。假设有一 个程序要求有两个输入数据x和y及一个输出数据z,在 字长为32位的计算机上运行。若x、y取整数,按黑盒 测试方法进行穷举测试,则测试数据的最大可能数目 为:232× 232=264。如果测试一组数据需要1毫秒, 一天工作24小时,一年工作365天,那么完成所有测 试需5亿年。可见,要进行穷举输入是不可能的。为了 解决这个难题,可以引入等价类划分法。
5.3.1 边界值分析法的概念
在实际的软件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边界值 条件和过程,这里有一个简单的Java程序的例子: double[] test = new double[4]; for ( int i=1 ; i<=4; i++ ) test[i]=i; 在这个程序中,目标是为了创建一个拥有4个元素 的一维数组,看似合理,但是,在Java语言中,当一 个数组被定义时,其第一个元素所对应的数组下标是0 而不是1。所以,上述数组定义后,数组中成员的下标 最大值为3,上述程序运行后,会造成数组下界越界错 误的产生。
第5章 黑盒测试技术
5.1 5.2 5.3 5.4 5.5 5.6 5.7 黑盒测试概述 等价类划分法 边界值分析法 决策表法 因果图法 测试方法的选择 案例设计
5.1 黑盒测试概述
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的测试,主要 从用户的观点出发,以软件规格说明书为依据,着重 测试软件的功能需求,对程序功能和程序接口进行测 试,可以发现以下错误: 是否有不正确的功能,是否有遗漏的功能。 在接口上,是否能够正确地接收输入数据并产生正 确的输出结果。 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访问错误。 性能上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是否有程序初始化和终止方面的错误。
5.2.1 等价类划分法的概念
在确立了等价类之后,建立等价类表,列出所有 划分出的等价类,再根据已列出的等价类表,按以下 步骤确定测试用例: (1)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 (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 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个过程,直至所有的 有效等价类均被测试用例所覆盖。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无效等 价类,重复这个过程,直至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测 试用例所覆盖。
5.3.2 边界值分析法案例
[例 5.5 ]某一个计算长方体体积的程序要求输入长 方体的长、宽、高,分别由3个整数x、y、z来表示。x、 y、z的上界为100,下界为1。健壮性边界值分析测试 用例可参考书上的表5-7。 [例 5.6 ]一个计算第二天日期的 NextDate 程序,规 定输入的年、月、日的变量分别为month、day、year, 相 应 的 取 值 范 围 为 year∈[1950,2050] , month∈[1,12] , day∈[1,31] ,健壮性边界值分析测 试用例可参考书上的表5-8 。
5.3 边界值分析法
5.3.1 边界值分析法的概念 5.3.2 边界值分析法案例
5.3.1 边界值分析法的概念
边界值分析法(Boundary Value Analysis,BVA) 的测试用例来自于等价类的边界,是一种补充等价类 划分法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在软件设计中大量的错 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 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 用例,可以达到更好的测试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