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天气复习要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复习要点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_3.1我们关心天气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如阳光明媚、万里无云、雨雪天、晴天等都是描述天气的。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大气圈中。
4.天气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变化比较缓慢3.2认识气温计5.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6.气温计,也叫寒暑表,是用来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7.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学会正确的读温度计的示数,注意零上和零下的区别。
3.3测量气温8.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9.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
每天测量气温应选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3.4测量降水量10.除了降雨,雪和冰雹也是降水的形式。
11.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雨量的多少,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
12.降雨量通常分为6个等级,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进行划分:3.5测量风13.观测风的时候,我们主要观测它的大小和方向。
14,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风向袋和风向标等知道风的大小与方向。
15.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8个方位来描述。
如东风指由东吹向西方的风。
旗帜向南方飘,说明吹的是北风。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降雨量(毫米)0.1-9.910.0-24.925.0-49.950.0-99.9100.0-249.9≥250.03.6观察云16.云是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17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将天气分为晴、多云、阴等。
天空中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记录为晴;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记录为多云;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记录为阴。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一、课文内容回顾
1.回顾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总结每篇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和教育意义。
二、生字词复习
1.复习本单元中出现的生字词,包括读音和意思。
2.总结常见生字词的使用场景和专有名词的解释。
三、语法知识梳理
1.回顾本单元所学语法知识,包括词类、句子成分、句式结构等。
2.总结常见的语法错误和注意事项,如主谓一致、时态一致等。
四、课文理解与分析
1.对课文中的难句进行分析和解释。
2.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或小测验来检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五、写作训练
1.练习书写生字词和短语,以提高字形规范性和书写速度。
2.以所学课文为素材进行作文练习,培养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诗词赏析
1.根据本单元学习的古诗词或现代诗歌,进行诗词赏析和背诵。
2.总结诗词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理解作者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七、听写与口语练习
1.定期进行听写训练,巩固课文和生字词的拼写和记忆。
2.通过口语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音准确性。
八、阅读拓展
1.阅读相关主题的扩展阅读材料,拓宽知识面和阅读广度。
2.总结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九、课外延伸活动
1.结合本单元主题,开展课外延伸活动,如剧场训练、手工制作等。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复习要点,通过系统的复习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成绩及语文水平。
第三单元 单元复习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①学而时习之
按时
②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③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
④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
⑤为人谋而不忠乎 竭尽自己的心力
⑥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诚信
⑦传不习乎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5.解释下列加红词语的意思。
⑨三十而立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⑩四十而不惑
迷惑,疑惑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
可以为师矣
不亦乐乎
(介词、替)
(动词,做、担任)
公大笑乐(《咏雪》)
(形容词,快乐)
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快乐)
一瓢饮 饮
饭疏食,饮水
[名词,喝的东西(水)] (动词,喝)
不舍昼夜 舍
太丘舍去
(动词,停止) (动词,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 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 ②吾日三省吾身 ③温故而知新
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 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习乎?
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 呢?跟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 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慨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 飘零(一语双关,蕴含了对人世沧桑、盛世不再的惋惜和深沉感 叹;流露诗人无限沧桑之感)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 时节又逢君。
六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4、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进行校对时申报者自主讲解,核心问题:你是怎样想的?
5、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1)小组讨论。
你是怎样计算的?静静地整理一下思路,说给三人小组听听。
(2)汇报、交流。
学生在介绍的同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引导大家共同来听听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你听明白了吗?(教师做适当的记录和小结)
(3)解决有关分数、比的实际问题时,应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举例说一说。
三、基本练习
1、第1题,直接写得数。
(1)各自在书上完成,完成后校对。
(2)将做错的展示பைடு நூலகம்黑板上,讨论做错的原因。
(3)让学生说一说,做分数除法要注意些什么?
2、第2题,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典型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因。分数连除和乘除 混合运算式题时各应注意些什么?
单元章节
第三单元
课题名称
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围绕教材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理清本单元所学数学知识的脉络,体会学习的收获,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练习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及分数连除和乘除运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化简比和求比值的熟练程度。
6、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进行校对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1、补充习题相应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讨论,
(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
(2)举例说明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复习第三单元一、填空题(1)长方形有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形相对的面面积大小。
(2)长方形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形的、、,它有个顶点。
(3)长方形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可以分为“长、宽、高” 这样的三组,每组有条。
(4)长、宽、高都相等的体叫做。
(5)正方形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每个面的面积都。
(6)正方体有条棱,每条陵的长度都,有个顶点。
(7)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因此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都相等的长方体。
(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每的棱长总和是。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24厘米,每个棱长是厘米,它的每一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长方体或正方体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她的表面积。
(11)长方体的表面= 。
正方体的表面积= 。
如果分别用a、b、h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s表示长方体的表面,s表= 。
如果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s表示正方体的表面积,那么s表= 。
(1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和。
用字母表示:、、和。
(13)棱长是的正方体,体积是1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棱长是1cm的,体积是1cm3。
(14)把1立方米、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5)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积大约是1cm3, 的体积大约是6dm3。
(16)棱长10cm的正方体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棱长1d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cm3,所以1dm3= cm3。
(17)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每相邻的两个单位的进率是。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进率是。
(18)3.6L= ml 550ml= L 1.5L= mL 200Ml= L2.25L= ml 1200mL= L0.6L= dm3= mL5400mL= cm3= L(19)一瓶墨水有60()一桶食用油有10()一台冰箱的容积是251()1堆木料的体积是1.2( )一个火柴盒的体积约为6( ) 一个水箱的容积是80 ( )(20)0.345L= mL= cm3 1500am3=mL= L3dm3= L= mL 2.4L= dm3= cm3726mL= cm3 dm3 1.07m3=dm3= L选择:1、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最多有()个面是正方形。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有目的地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的拼音与书写,会写28个字,会写39个词语。
2.弄清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梳理行文思路。
4.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5.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朗读、背诵古诗《春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一)回顾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地阅读方法。
(二)学习活动
1.思考:回忆本单元学习过的课文,想一想这些课文是如何选择恰当阅读方法读书的?
2.汇报:《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
(三)梳理总结
引导学生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地阅读方法读书的效果。
二、闯关复习
1.字词关
(1)易错字音
(2)易写错字
(3)形近字、同音字
(4)多音字
(5)近义词
(6)反义词
(7)词语搭配
(8)句子积累
2.句子关:赏析修辞好处
3.课文梳理:
4.习作训练
三、结束语
人生由一个个小关卡组成,一次次冲破难关,会让我们更加优秀,在今后学习中保持这种向上的动力,加油孩子们!。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生字组词复习

hǔ
虎 (老虎)(猛虎)(爬山虎)(狐假虎威)
cāo
操 (操场)(操作)(操纵)(情操)(操之过急)
zhàn
占 (占据)(占线)(占用)(占有)(独占鳌头)
nèn
嫩 (嫩红)(娇嫩)(嫩叶)(嫩芽)(稚嫩)
shùn
顺 (顺风)(顺利)(顺畅)(顺手)(一帆风顺)
jūn
均 (均匀)(平均)(均等)(均衡)
ɡù
固 (牢固)(固执)(固定)(稳固)(固若金汤)
zhái
宅 (住宅)(宅第)(宅院)(宅子)(宅心仁厚)
lín
临 (临时)(临别)(降临)(居高临下)(双喜临门)
shèn
慎 (慎重)(谨慎)(失慎)(审慎)(谨言慎行)
xuǎn
选 (选择)(挑选)(选举)(选手)(选贤任能)
zé
择 (选择)(抉择)(择业)(择期)(物竞天择)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生字复习
mù
暮 (暮色)(暮春)(暮年)(暮气)(迟暮)
yín
吟 (吟诵)(吟诗)(吟唱)(呻吟)(吟风咏月)
tí
题 (题词)(话题)(问题)(解题)(金榜题名)
cè
侧 (侧面)(侧目)(侧门)(侧身)(旁敲侧击)
fēnɡ
峰 (山峰)(顶峰)(险峰)(峰峦)(登峰造极)
lú
庐 (庐山)(三顾茅庐)(初出茅庐)
yuán
缘 (缘故)(机缘)(血缘)(边缘)(无缘无故)
xiánɡ
降 (投降)(降服)(招降)(降龙伏虎)
fèi
费 (费劲)(花费)(费用)(浪费)(煞费苦心)
xū
须 (必须)(胡须)(须发)(务须)(触须)
xùn
4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知识技巧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材28~54页)归纳知识一.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运算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二.解决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题规律:1.设单位“1”的量为x,列方程解答。
2.已知量÷已知量所对应总量的几分之几=单位“l”的量。
三.比和比的应用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后项不能为零。
比值可以用分数、小数或整数表示。
3.比同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同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5.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区别:(1)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2)读法不同:比只能先读前项;分数只能先读分母;除法则可以先读被除数,也可以先读除数。
(3)表示方法不同:除法算式不能用分数表示,比可以用分数表示,但分数不一定表示两个量的比。
(4)结果表达不同:除法一般要求出商;比只有要求计算比值时才通过计算求出商;而分数本身就是一个数值,无需计算。
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7.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
8.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使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9.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规律:(1)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总数和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2)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用每份数乘各部分量所占的份数,求出各部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知识
一、词语
10.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抖动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
11.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
二、多音字
扇shàn(扇子)shān(扇动)没méi (没有)mò(淹没)挑tiāo (挑担)tiǎo(挑战)
奔bēn(奔跑)bèn(直奔)乐kuài (快乐)yuè(音乐)
三、近义词
凉爽一凉快美丽一漂亮依然一依旧、仍然憧憬一向往寻找一寻觅温柔一温和温暖一暖和留意一留心凉爽一清凉道别一告别叮咛一叮嘱辽阔一广阔匆匆一匆忙绽开一绽放
四、反义词
炎热一寒冷快乐、欢乐一悲伤希望一失望飞快一缓慢香甜一苦涩温柔一粗暴凉爽一闷热匆匆一迟缓辽阔一狭窄绽开一合拢幸福一痛苦道别一重逢
五、量词
一阵风一张纸一把钥匙一个木轮一枚邮票一首歌曲一滴汗水一颗谷粒一辆电车
一块石头一阵叮咛一棵树一只灰雀一个纸团一位朋友一家杂志社一架照相机
一条小路一间教室一只猴子一所小学一片草地一种花一张相片一条辫子一缕炊烟六、词语搭配
缤纷的色彩远远的水面巨大的木轮五彩缤纷的颜料黄黄的叶子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海洋紫红的、淡黄的菊花雪白的棉花、云朵美丽的菊花好闻的气味香甜的气味金色的小喇叭舒舒服服地睡大觉厚厚的棉被、衣服油亮亮的衣裳丰收的歌绽开的谷粒
丰富的色彩道别的话音告别的歌韵暖暖的叮咛丰收的歌吟辽阔的音乐厅、草原欢乐的歌飞快地跑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匆匆地离开(来、去)快活地歌唱悄悄地说话(说)拼命地工作(做)轻轻地抚摸(放)好奇地盯着(看)不停地转着甜甜地微笑(入睡)
认真地思考
七、句子:
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写儿童、有趣的诗句-----------------叶绍翁《夜书所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写思念亲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做风筝时,我们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放风筝时,我们快活地叫喊着,线断风筝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不到风筝,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比喻句: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圆圆的月亮像一面大镜子,照啊照啊,赶走了深夜的黑暗
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高大的树木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深秋,柿子熟了,挂在树上,像一个个火红的小灯笼。
4.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5.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把树、花装扮得非常美丽;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常把小朋友的脚勾住。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小动物们听了纷纷行动起来;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加紧挖洞准备睡大觉。
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