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身体健康成长
幼儿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幼儿园阶段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家长在孩子这个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方式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建议。
1.关注孩子的营养需求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要保证孩子摄取足够的营养。
家长可以在孩子的饮食中增加蔬菜、水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并减少高糖、高脂等不健康食品的摄入量。
此外,每日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快餐和垃圾食品尽可能减少,家长可以在家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健康食品。
2. 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爱好家长可以让孩子尝试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学习绘画、音乐、体育、烹饪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并且可以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特长。
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相反应该鼓励他们做他们热爱的事情,并在这些方面支持他们。
3. 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健康和成就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每天睡眠充足,并且保持规律。
戒掉长时间的手机游戏、电视和电脑游戏等不良习惯。
让孩子坚持每天的运动锻炼,促进孩子身体协调性和柔韧度的提高。
鼓励孩子每天进行尝试一些开心、有益的体育活动或游戏。
4.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孩子在成长中需要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这个点在幼儿园时期尤为重要。
家长可以尽量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聊天,增加和孩子的感情默契。
给孩子更多自由和独立探索成长的机会,鼓励孩子自己尝试新事物,让孩子勇于创意,兴趣自然产生。
让孩子知道家长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愿意一直支持他们的未来。
5. 和幼儿园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幼儿园是孩子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学习、交往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要及时和幼儿园保持联系和沟通,以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生活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进步和成就情况。
家长还可以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帮助孩子更好地与其他孩子交往。
总之,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家长们的付出和关注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加强家长的对孩子的关爱和支持是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发展良好的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让孩子更健康的10个生活方式

让孩子更健康的10个生活方式养育孩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为了帮助各位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我整理了以下十种生活方式,让孩子更健康。
1. 投资于健康饮食健康的饮食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
家长应该在孩子的早餐、午餐、晚餐和零食上都注重营养的均衡,提供各种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质和健康脂肪。
少食高糖、高脂、高盐和加工食品,否则就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 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运动是孩子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户外活动、运动俱乐部或体育场馆参加体育课程。
尤其对于爱玩手机、电视的孩子,应该加强户外运动,其中最好的方式是亲自参与。
3. 教孩子健康的睡眠习惯鼓励孩子每天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使其在晚上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
在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食物,使孩子具有更加健康的睡眠体验。
4. 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这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鼓励孩子参加适合自己的兴趣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技能,提高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5. 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习惯的培养对孩子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包括洗手、刷牙、清洁个人卫生等。
监督孩子的卫生习惯,确保孩子的生活环境卫生和舒适。
6. 与孩子共同制定规矩在与孩子交流的同时,家长应该起草家规,和孩子一起形成规矩,建立家风。
例如,安排规律的学习和娱乐时间,共同规定零食和快餐的次数限制,制定安全和健康事项等。
7.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引导和支持孩子。
家长可以在生活中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鼓励他们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其自立、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
8. 拓展孩子的视野拓展孩子的视野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形成全面的生活观念。
这需要家长陪伴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动物园等,并且带孩子旅行,让他们体验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身体素质的家长指南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身体素质的家长指南帮助孩子培养良好身体素质的家长指南1. 引言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
本文将为家长提供一份指南,帮助他们培养孩子良好的身体素质,让他们能够拥有强健的体格和健康的心理。
2. 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孩子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能和免疫力,减少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病率。
身体强健的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并且拥有更好的社交能力。
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每位家长的责任。
3. 培养孩子良好身体素质的方法3.1 提供均衡的饮食良好的身体素质始于健康的饮食。
家长应确保孩子每天摄取到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
合理搭配各类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谷物的摄入量,限制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消耗。
孩子饮食的多样性也至关重要,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类型的食物,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3.2 鼓励多样化的运动运动是培养良好身体素质的关键。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多种类型的运动,例如跑步、游泳、球类运动等。
这样能够全面锻炼孩子的肌肉和心血管能力。
家长还可以安排孩子参加一些兴趣班,例如瑜伽、舞蹈等,帮助他们培养灵活性和协调性。
3.3 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对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恢复至关重要。
家长应确保孩子每晚都能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根据孩子芳龄的不同,合理制定睡眠时间表。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也是必要的,例如保持安静、调整室温和适当的光线。
良好的睡眠质量能够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学习效果。
3.4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除了饮食和运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的身体素质同样重要。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定期的洗手、刷牙、洗澡等习惯,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适度戒掉一些不良习惯,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和吃零食等,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是有益的。
4. 总结和回顾本文为家长提供了培养孩子良好身体素质的指南。
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积极的身心健康

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积极的身心健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孩子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他们的身心健康成为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作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发展积极的身心健康,使他们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素质。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在身心健康方面取得积极的发展。
一、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一个稳定、和睦、温馨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包括多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合理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合理规划家庭作息时间,提供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避免过度的学业压力和束缚。
稳定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
二、鼓励积极的生活方式身体健康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石。
为了帮助孩子发展积极的生活方式,家长应该鼓励他们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各种户外活动。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还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此外,饮食也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重均衡饮食和营养摄入。
同时,合理管理孩子的学业和课余活动,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娱乐,避免长时间面对电子设备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三、关注心理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把握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情感是培养积极心理健康的关键。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教育他们正确理解和应对情绪。
此外,还需要定期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和疑惑。
如果孩子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
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此外,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均衡饮食、适量锻炼等,能够有效预防疾病。
此外,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也能帮助孩子提高效率,减轻学习压力。
如何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如何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怎么进一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教育专家的建议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人生成长的基石,对个体未来的幸福和顺利至关重要。
作为教育专家,我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如何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并提供一些科学可行的建议。
一、重视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1. 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热情鼓励孩子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营养均衡、少吃零食、多喝水等。
2. 主动积极组织体育运动:运动不仅仅能增强体质,也能促进骨骼生长、提高免疫力,并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品质。
热情鼓励孩子参加多种形式的运动,如跑步锻炼、游泳、球类运动等,找到合适自己的运动,并养成坚持不懈的运动习惯。
3. 关注心理健康: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则是极为关键。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疏导负面情绪,帮助孩子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特别注重心理成长,赋能未来发展1. 创造和谐积极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榜样。
父母应该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并做好表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2. 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价值观,鼓励孩子深入自我,发展自身的优势与潜能。
3. 促进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孩子了解情绪,学会控制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同时,安慰和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学习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不断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5. 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并从挫折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三、拓展眼界格局1. 热情鼓励孩子阅读:泛读能扩大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知识,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鼓励孩子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如童话故事、科普读物、历史书籍等,并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和讨论。
2. 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帮助孩子了解社会,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并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十大秘诀

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十大秘诀1. 提供均衡的营养饮食营养饮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
父母应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多样化的食物选择能够确保孩子获得全面的营养。
2.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
确保孩子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 鼓励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处。
父母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例如跑步、游泳、球类运动等,同时培养孩子团队协作的意识和纪律观念。
4.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习惯对孩子的健康至关重要。
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咳嗽时遮住口鼻、保持环境卫生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5. 注重心理健康的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并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
6.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拓展孩子视野、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书籍,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7. 促进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孩子的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类社交活动,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父母应帮助孩子养成定期复习、预习,做好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的良好习惯。
9.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学习需要多种资源的支持和丰富。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包括图书、电子资料、课外辅导等,鼓励孩子广泛涉猎各类知识领域。
10.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长应成为孩子的榜样,用积极向上的言行引导和影响孩子,培养他们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人生观。
这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十大秘诀,通过均衡营养、良好作息、体育运动、卫生习惯、心理健康、阅读习惯、社交能力、学习习惯、学习资源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和关爱,可以帮助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迈向美好的未来。
如何正确进行儿童保健促进其健康成长

如何正确进行儿童保健促进其健康成长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儿童保健可以帮助孩子在身体和心理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进行儿童保健,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儿童保健的基础,它可以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相应的额外体检。
体检内容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听力和视力等。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孩子身体或发育上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二、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均衡、多样化的饮食,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每天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水分、蔬菜和水果,并适当限制垃圾食品和高糖高脂食品的摄入。
此外,孩子的餐饮环境应该干净整洁,食物的加工和烹饪要做到卫生安全。
三、适宜的运动和休息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
家长应鼓励孩子进行适合他们年龄和兴趣的体育活动,例如游泳、跑步、球类运动等。
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体育锻炼,并确保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
此外,孩子的睡眠也很重要,确保他们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
四、预防疾病儿童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例如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等。
家长应注意预防措施,包括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多通风,避免与病患接触等。
此外,及时进行疫苗接种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家长应按照预防接种计划提前预约和完成孩子的疫苗接种。
五、心理健康关怀除了身体健康,儿童的心理健康也需要重视。
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关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尽量与孩子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和压力。
如果需要,可以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
六、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现代儿童往往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如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
长时间使用这些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健康有负面影响,包括眼睛疲劳、肥胖、注意力不集中等。
小孩的健康成长教育内容

小孩的健康成长教育内容
《培养健康小孩的5个习惯》
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都希望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拥有良好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而培养小孩健康的习惯则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培养小孩健康成长的5个习惯:
1. 健康饮食
小孩的成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支持,因此健康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给小孩提供多样化、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和零食。
培养小孩爱吃健康食物的习惯,可以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身体健康。
2. 合理运动
小孩的生长发育需要运动来促进,因此合理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带小孩去户外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各种体育运动。
通过运动,小孩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 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小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规律的作息可以帮助小孩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避免因为不规律的作息而导致身体不适。
家长可以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培养小孩按时起床、作息,保证他们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4. 保持良好的情绪
小孩的情绪对于身心健康同样至关重要,因此家长需要帮助小
孩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给小孩提供温暖和关怀,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5.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帮助小孩远离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家长可以教导小孩正确的洗手、洗澡、刷牙等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和习惯。
通过培养健康小孩的这五个习惯,可以帮助小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帮助孩子身体健康成长——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雷雨温馨说明:由于本资料归属雷雨医生所提供,他本人要求不要把资料放置网上,大家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一:帮助孩子身体健康成长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营养、体育运动、预防疾病和伤害、日常生活照顾(一)儿童健康成长与营养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特点体重、身高稳步增加;智力发育迅速;动作、语言、记忆、思维能力明显增强。
3岁的孩子脑的发育已接近成人了,而脑的发育跟营养的供给关系很大。
(二)生长发育所需要营养学龄前儿童营养需要有两大方面:能量、营养素能量:基础代谢所需、生长发育所需、食物的特殊动力所需、活动所需、排泄所需,其中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占总能量30%。
营养素:共7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水,其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称为三大营养素。
蛋白质是生命运动的物质基础,构成各种酶、抗体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
可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性,并供给热能。
由于完全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在膳食中必须要保证供应。
学龄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需要量较成人多,3—7岁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蛋白质2.5—3克,其中由肉、蛋、乳、鱼、豆类提供的优质蛋白质必需占50%。
脂肪:是人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皮下脂肪可防止体温过多向外散失,减少身体热量散失, 维持体温恒定。
3—7岁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脂肪3克。
主要来源肉类、蛋类、植物油等食物。
碳水化物(糖类、淀粉):供给机体热能,保证正常的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维持的大脑活动、肝脏的解毒、肌肉的活动。
3—7岁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碳水化合物15克,来源于谷类、乳类、水果、豆类、蔬菜等食物,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长及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它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的量不够,主要通过饮食摄入,人体内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缺乏维生素也会引起疾病,但如果过量食入维生素则会引起中毒。
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各种元素,人体需无机盐有20多种,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含量较多需要也较大的常量元素有钙、磷、钠、氢、镁等,其它如锌、铜、铁、碘等地微量元素。
纤维素植物物质膳食纤维具有润肠通便、调节控制血糖浓度、降血脂等,主要是由蔬菜、水果提供。
水人类主要靠食物和饮水获得水分,小部分由机体代谢产生内生水。
小儿时期体内水分相对较成人多,3—7岁的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90—110毫升。
需水量还与气温、个体运动量有关,在夏季或剧烈运动后,需水量增多,这时应注意让孩子及时饮水,以免造成体内缺水,但过多饮水对身体也有害,一般易不渴为度。
(三)为孩子提供营养平衡的膳食营养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营养素比例合适。
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素不同:动物性食物、豆类含优质蛋白质;蔬菜、水果含维生素、矿物盐及微量元素;谷类、薯类和糖类含碳水化合物;食用油含脂肪;肝、奶、蛋含维生素A;肝、瘦肉和动物血含铁。
这些食物的营养素之间能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如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脂肪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微量元素铜能促进铁在体内的运输和储存;每天的食物要保持在15-20种,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要求。
早餐占25%~30%、午餐占35%~45%、晚餐占30%~35%;根据自己的生活和作息时间而作适当的修改。
学龄前儿童一般每日约食入:米面4—5两,肉、鱼、家禽2两,豆类25-50克,蔬果300-450克,蛋1只,牛奶或奶制品200-300克,油6—7克,糖5克,盐3-4克(四)营造和谐的进餐氛围吃—是生命的基本需要,因此我们要给孩子科学、合理的均衡的营养物质;吃—是人类的本能,我们要做的是启动和尊重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吃—是一个快乐、主动、享受的过程,它应该是放松的、自主的、可选择;吃—也是一种学习,它需要成人的榜样和示范,需要好的家庭饮食氛围。
现在的物质条件,购买食物是很方便和容易的,但让家长们感到很困难的是如何让孩子能将这些食物吃进肚子让它们发挥作用。
几点建议:1、在孩子爱吃的基础上保证营养2、吃饭时不训斥教育孩子3、把吃饭当成一种享受4、让孩子一辈子记住妈妈饭菜的味道二、配合幼儿园开展幼儿体育运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小班幼儿:1、能走跑交替150米。
2、能步行1公里距离。
3、能快速往返跑10米的距离。
4、能双脚并拢轻松、自然地向前、向上跳。
5、能自然、协调地从25厘米高度跳下。
6、能连续纵跳用手触摸离幼儿高举的手尖高10厘米的物体。
7、单脚站立持续10秒以上,单脚跳5米,能完成一半距离。
8、能双手用力将球抛向前、上、后方。
9、会拍、滚、接、传递球。
10、能在一分钟内连续拍球30个以上。
11、能合着音乐的节奏(或儿歌的节拍)做模仿操。
12、能平稳地走过宽25厘米、高20厘米的平稳板。
13、能较自如地推、拉、搬运一定重量的物体、工具车。
14、能俯卧式支撑身体2分钟以上。
中班幼儿1、能走跑交替200米不觉疲乏。
2、能步行1.5公里。
3、能快速往返跑20米的距离。
4、能连续地向前、向上、向左右连续地跳跃。
5、能连续纵跳用手触摸离幼儿高举的手尖高20厘米的物体。
6、单脚站立持续15秒以上,单脚连续跳5米。
7、能轻松、自然地从30厘米高处跳下。
8、会双脚连续跳过一定高度、一定距离的多个物体;会立定跳远(距离在40厘米以上)。
9、能闭眼自转(三圈)、闭眼向前方行走(10米)而不摔倒。
10、能自然、协调地在宽20厘米、高25厘米的平衡板上走。
11、能在一分钟内连续拍球50个以上。
12、能用单手肩上挥臂动作将一定重量的物体投向前方(右手距离2米以上)。
13、能跟随音乐的节奏正确、合拍、有力地做徒手操、轻器械操。
14、能根据信号的要求迅速地站成各种队形(圆、方、四队、两队等)。
15、能在单杠上握杠悬垂1分钟以上。
大班幼儿1、能走跑交替300米不觉疲乏。
2、能背负一定重量的物体步行2公里。
3、能快速往返跑30米的距离。
4、会助跑跨跳高(40厘米以上高度)、助跑跨跳远(1米以上距离)。
5、单脚站立持续20秒以上,单脚连续跳5米,单脚回跳一半距离。
6、能连续纵跳用手触摸离幼儿高举的手尖高30厘米的物体。
7、一分钟能连续跳绳30次以上。
8、能熟练地连续在垫子上前滚翻、侧滚翻、侧手翻。
9、能两臂平举闭眼自转(5圈以上)不摔倒。
10、能在宽15厘米高40厘米的平衡板上自如地行走。
11、能用单手肩上挥臂动作将一定重量的物体投向前方(右手距离3米以上)。
12、能随音乐的节奏合拍、到位、有力地做体操。
13、能听信号迅速地做出有关动作,和大家一起排出各种队形。
14、能在一分钟内连续地拍球70个以上。
15、在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中能服从需要求、遵守规则。
16、能在单杠上握杠悬垂4分钟以上。
三、儿童健康成长与预防疾病和伤害(一)儿童常见疾病预防1、孩子发热的日常护理正常体温:36.2℃~37℃;低烧:指体温在37℃~38℃;中等度发烧:体温在38.1℃~39℃;高烧:指体温在39.1℃~40.4℃;超高烧:体温在40.5℃以上。
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1)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孩子的前额,2~3分钟换1次。
(2)冰枕:把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出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发热宝宝的枕颈部。
(3)温水浴:让发热孩子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4)擦浴:冷水浸湿纱布,洗擦发热宝宝的上肢、下肢、额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
发热时给孩子吃什么?少食多餐,每天进食以6~7次为宜。
如米汤、绿豆汤、鸡蛋羹、鲜梨汁、鲜苹果汁、银花茶等。
不要特别强求多少。
高热惊厥典型的高热惊厥具有以下特点:先发热,随后发生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小时内,在体温骤升之时(38.5℃以上),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障碍,抽搐的程度并不与体温成正比。
发作时,眼球固定、上翻、斜视,头向后仰,牙关紧闭,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制性和阵挛性抽搐,意识丧失,严重者颈项强直,角弓反张,面色紫绀,惊厥发作可由数秒钟至10多分钟或更长,可自行停止,反复发作可至脑损伤,进而导致智力低下,个别患儿可发展为癫痫。
处理:立即送医院,在送医院的途中实施抗惊厥、降温2、预防龋病龋病俗称“虫牙”,是儿童常见病,患病率高达50-75%。
发病的原因是由于口腔有大量细菌存在,牙齿表面积存有食物残渣而造成。
龋病可以产生剧烈疼痛与牙周肿胀,危害儿童健康。
预防方法:* 注意口腔卫生,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进食以后要漱口,从3岁开始每餐饭后要刷牙,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 注意饮食卫生,多食含纤维的食物及含钙、磷、维生素D 和氟的食物,少吃甜食,特别是睡觉前不吃糖果、糕点。
* 定期口腔检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 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采取防龋措施。
3、视力保健儿童近视眼的发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视眼发生的原因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但主要是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和近距离用眼的结果。
预防方法:* 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保持1尺距离。
连续读写20分钟,应该休息10分钟,让眼睛得到休息。
* 不躺着看书,不在走路时看书,不在阳光直接照射下看书,不在光线暗淡处看书。
* 改善室内采光照明条件,为儿童学习配备局部照明,如安置台灯。
* 让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球类运动,球类远近的跳动能帮助幼儿调节眼肌收缩保护幼儿视力。
* 定期检查视力,最好每半年1次,及时发现和矫正视力异常。
合理的生活作息:良好习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都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当机体内、外环境的条件刺激按一定的顺序反复多次作用于人体后,大脑就把这些刺激所形成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联系固定下来,形成一个链锁式的自动连接过程,这就是所谓“习惯形成”。
动静交替学龄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小班幼儿的注意持续时间为10分钟左右;中班幼儿注意力持续时间为15分钟左右;大班幼儿为20分钟左右。
二)睡眠与健康:孩子睡觉:3-6岁的幼儿每天睡眠时间:10-12小时。
晚上9点前睡觉最为适宜。
睡眠障碍:会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 影响生长激素在睡眠期间的正常分泌;对孩子的智力、学习的注意力、情绪等等的影响。
入睡困难原因:家长没有给他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没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精力旺盛充沛无处发泄;与睡前看电视或听故事有关;害怕恐惧心理;气质类型。
给你。
给我。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幸福的过程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过程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体验生命美好的过程养育孩子的过程是我们不断去倾听、阅读、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养育孩子的过程是我们紧跟着孩子的节奏,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的过程没有完美的父母,重要的是能够朝着好父母的方向努力父母有多爱孩子,孩子就有多爱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