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我国桥梁的认识
中国桥梁的发展感受

中国桥梁的发展感受
中国桥梁的发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中国桥梁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
从大型跨海大桥到高速公路上的小型桥梁,中国的桥梁项目遍布全国各地。
许多桥梁还打破了世界纪录,如港珠澳大桥和长江大桥,这些桥梁不仅连接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也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
其次,中国桥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工程师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采用了创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桥梁更加坚固耐用,并且能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
此外,中国桥梁的建设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桥梁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吸引了许多建筑公司和工人参与其中。
桥梁建设还促进了当地的旅游和贸易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
总的来说,中国桥梁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相信中国桥梁的建设会继续取得新的成就。
中国的桥梁的原理及特点

中国的桥梁的原理及特点桥梁是一种连接两个地点的结构,旨在承载交通负荷并提供通行的通道。
它是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城市的发展和交通网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中国桥梁的原理及特点。
一、桥梁的原理1. 承载原理:桥梁的主要目的是承载交通荷载和自重,并将其传递到桥墩和地基上。
桥梁的承载原理基于杨氏弹性模量的力学原理,即通过桥墩将交通荷载和自重转移到地基上,从而达到稳定和安全。
2. 结构原理:桥梁的结构原理是指桥梁的布局和组成。
常见的桥梁结构包括梁桥、桁架桥、拱桥和斜拉桥等。
这些结构原理基于力学原理,将桥梁的荷载分散到不同的部分,并通过增加承载面积和优化材料使用来获得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施工原理:桥梁的施工原理包括基础土建、上部结构的搭设和装载等。
为了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桥梁施工通常采取分段施工或模块化施工,并配备相应的施工设备和安全措施,如施工脚手架、塔吊等。
二、桥梁的特点1. 多样性:中国的桥梁形式丰富多样,有传统的石拱桥、千年古桥,也有现代的拓宽桥、高速公路桥梁等。
这些不同形式的桥梁反映了中国古代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 历史底蕴:中国桥梁的特点之一是历史底蕴。
中国有着悠久的桥梁历史,诸如赵州桥、虹桥等历史悠久且工艺精湛的桥梁成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3. 技术创新:中国桥梁的另一个特点是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桥梁在设计、建造和维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中国在斜拉桥和钢结构桥梁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 兼顾实用和美观:中国桥梁注重兼顾实用和美观。
无论是传统的拱桥还是现代的斜拉桥,中国桥梁都倾向于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
桥梁设计通常考虑到当地气候、地质条件和文化传统等因素,以确保桥梁不仅实用,而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总之,中国桥梁的原理是基于力学原理和建筑原理的,通过承载和分散荷载来保证稳定和安全。
其特点包括多样性、历史底蕴、技术创新和对实用和美观的关注。
桥的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一、桥梁的历史传承我国桥梁建设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木桥、石桥等基本形式。
如赵州桥,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它不仅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也成为了世界桥梁建筑的瑰宝。
随着历史的发展,桥梁技术不断进步,桥梁种类也日益丰富。
从古代的木桥、石桥,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钢桥、悬索桥、斜拉桥等,桥梁在结构、材料、造型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这些桥梁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也成为了我国建筑艺术的代表。
二、桥梁的科技创新桥梁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
在我国,桥梁建设者们勇于创新,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为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 材料创新:从古代的木材、石材,到现代的钢材、混凝土、复合材料等,桥梁材料的创新为桥梁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超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钢材等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得桥梁的承载能力、耐久性、抗震性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
2. 结构创新:桥梁结构创新是提高桥梁性能的关键。
我国桥梁建设者们不断探索新型结构,如悬索桥、斜拉桥、混合结构桥等,这些创新结构在保证桥梁安全、美观的同时,也提高了桥梁的通行能力和抗灾能力。
3. 施工技术创新:桥梁施工技术的创新是提高桥梁建设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如装配式桥梁、绿色施工技术等,这些创新技术为我国桥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桥梁的社会价值桥梁作为连接两岸的纽带,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
1. 经济价值:桥梁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了交通通行能力,降低了物流成本,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 社会价值:桥梁连接了城乡,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3. 文化价值:桥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桥梁建筑艺术、桥梁文化传承等,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对桥梁有着深刻的感悟。
1. 感恩:桥梁建设者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引言概述:道路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1.1 建设规模扩大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政府投入的资金不断增加,大量的道路桥梁项目相继启动,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各地也纷纷加大力度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道路桥梁的建设水平。
1.2 技术水平提高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在技术水平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桥梁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技术不断创新,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不断推进,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同时,相关技术标准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高。
1.3 桥梁管理与维护加强随着桥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桥梁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相关部门加强了桥梁的巡查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存在的问题。
此外,桥梁维护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创新,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道路桥梁的发展趋势2.1 绿色环保未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在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上,将更多地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将加强桥梁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实现道路桥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2 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道路桥梁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桥梁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桥梁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智能化的桥梁也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交通便利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2.3 结构优化在桥梁设计方面,未来将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
通过采用新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减少桥梁的自重,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同时,也将注重桥梁的美观性和艺术性,使桥梁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文化的象征。
三、未来发展方向展望3.1 高速公路建设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
高速公路作为城市间交通的主要通道,将进一步完善和扩大。
对桥梁的认识

对桥梁的认识桥梁是人类在古代就开始建造的建筑物之一,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通工程设施之一。
桥梁的建造有助于连通两岸,缩短交通距离,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桥梁的建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桥梁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
本文将从桥梁的定义、历史、类型、建造、维护等方面对桥梁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桥梁的定义桥梁是指为了连接两个物体,跨越障碍物而建设的结构。
桥梁的主要功能是连接两个物体,其中一般是道路、铁路、河流或其他障碍物。
桥梁的建造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例如地形、流量、风力、耐久性等等。
二、桥梁的历史桥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桥梁是木制的,例如中国的古代木桥、罗马古桥等。
中世纪时期,桥梁的建造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使用的材料也开始多样化,例如石头、砖块、混凝土等。
现代桥梁建造技术的发展则始于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桥梁的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三、桥梁的类型桥梁的类型可以按照材料、结构和用途等方面进行分类。
按照材料分类,桥梁可以分为木桥、石桥、钢桥、混凝土桥等。
按照结构分类,桥梁可以分为悬索桥、斜拉桥、拱桥、梁桥等。
按照用途分类,桥梁可以分为公路桥、铁路桥、人行桥等。
不同类型的桥梁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四、桥梁的建造桥梁的建造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等。
在规划阶段,需要考虑到桥梁的用途、地形、流量等因素,确定桥梁的位置和类型。
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规划确定的要求和条件,综合考虑桥梁的结构、材料、荷载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设计。
在施工阶段,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具体的施工,包括基础施工、桥墩建造、桥面铺设等。
桥梁的建造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严格的施工管理,确保桥梁的质量和安全。
五、桥梁的维护桥梁的维护是保证桥梁长期使用的重要措施。
桥梁的使用过程中,受到的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桥梁的结构和材料都会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中国桥梁分析报告

中国桥梁分析报告1. 介绍在中国丰富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下,桥梁建设一直是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
桥梁不仅是交通运输的关键环节,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桥梁的分析,探讨了中国桥梁的现状、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2. 桥梁概况中国是世界上桥梁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桥梁项目。
这些桥梁覆盖了各个领域,包括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等。
其中,公路桥梁是数量最大的一类,占据了桥梁总数的大部分。
在中国的桥梁中,有一些规模庞大、技术难度高的代表性工程,如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以及世界上最高的钢铁桁架桥——嘉陵江大桥等。
这些桥梁的建设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技术实力,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技术特点中国桥梁建设在技术上有着显著的特点。
3.1. 大跨度桥梁设计与建设中国的桥梁建设注重大跨度的设计和建设。
大跨度桥梁具有减少桥墩数量、提高通行能力和景观效果等优点。
中国在大跨度桥梁方面具备了丰富的经验,正逐步突破世界上的建设极限。
3.2. 钢结构桥梁建设由于钢结构桥梁具有轻质、高强度和施工速度快等特点,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钢结构桥梁的建设不仅可以减少工期,还能降低成本。
在大型工程中,钢结构桥梁已成为主要的选项。
3.3. 智能化桥梁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桥梁建设成为了中国桥梁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采用传感器、监控系统等智能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结构状况,及时预警并进行维修,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发展趋势中国桥梁建设在未来还会继续发展,以下是一些发展趋势:4.1. 目标:大胆设计、高品质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经验的积累,中国桥梁建设将继续追求大胆设计和高品质建设。
中国的桥梁将不仅仅是功能性的交通工程,还将成为一种城市的标志和景观。
4.2. 工艺:先进技术、绿色环保未来桥梁建设将更加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利用先进的建造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同时,绿色环保理念也将贯穿整个桥梁建设过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桥梁的观后感

中国桥梁的观后感当谈到中国,人们常常会想到长城、故宫等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
然而,在现代化建设中,中国的桥梁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桥梁不仅是交通便捷的重要枢纽,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在我看来,中国桥梁的设计与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工程建设,更是一种艺术创造。
中国拥有众多的著名桥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苏州园林中的拱桥。
拱桥的设计采用了中国古代的工艺与文化元素,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精湛的木工技艺使得这些桥梁在经历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遗产。
除了传统桥梁,中国也在现代桥梁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曾有幸亲眼目睹中国最长的海大桥——青岛海大桥的壮丽景象。
这座横跨海峡的大桥之所以如此令人惊叹,不仅仅在于其巨大的规模,更在于其高度和创新的设计。
青岛海大桥以其优美的造型和雄伟的气势,成为中国海洋工程建设的重要代表。
中国桥梁的设计之美也体现在富有创意的公路桥梁上。
例如,位于湖南省的张家界玻璃桥,以其透明的材料和壮观的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
这座桥承载了人们跨越山谷的愿望,同时也让人们领略到中国大自然的壮美。
除了美丽的设计,中国的桥梁建设也展现出了中国工程师的智慧与技术实力。
例如,在长江上修建的长江大桥,不仅仅是一座跨江桥梁,更是中国工程界的骄傲。
大桥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地理条件,还要克服河流的洪水和大型船只的通过等问题。
中国工程师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努力,成功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在我看来,中国桥梁的建设与设计是一种融合了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综合体。
在每一座桥梁的背后,都有无数工程师和建筑师的辛勤付出。
他们挑战重重困难,为这些桥梁赋予了生命和灵魂。
无论是传统的拱桥还是现代的高速公路桥,每座桥梁都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中国桥梁的建设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为人们提供了欣赏美的机会。
当我站在一座桥梁上,眺望远方的风景,我感受到了中国工程师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奋斗。
我相信,未来中国桥梁的建设会更加壮丽,让世界惊叹。
浅析对我国桥梁的认识

浅析对我国桥梁的认识
我国桥梁是中国古代智慧和现代技术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重视桥梁建设,认为桥梁是连接天下的重要枢纽,是国之重器。
在中国古代,大量的桥梁建设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例如,千年古桥——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也堪称世界一流,其中的石拱桥、石牌楼等建筑形式深受世界各地的赞誉。
随着我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桥梁建设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进展。
我国的现代桥梁建设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例如,国内第一座高速铁路桥——青山江大桥,就是中国桥梁技术的代表之一,这表明中国桥梁建设技术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总之,中国的桥梁建设不仅是我国工程技术的代表,更是造就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它将代代相传,永远铭刻于史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对我国桥梁的认识
姓名:王涛
班级:土木
通过土木工程概论课,我对道桥工程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对那宏伟壮观的桥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那些伟大的桥梁,既坚固实用又美观经济,堪称完美啊。
在老师教予我的关于桥梁知识的基础上,我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在此浅谈一下我对桥梁的认识。
桥梁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
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
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
它们高悬低卧,形态万千,有的雄距山岙野岭,古朴雅致;有的跨越岩壑溪间,山川增辉;有的坐落闹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桥多用,巧夺天工。
不管风吹雨淋,无论酷暑严冬,它们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广大的行人、车马跨江过河,飞津济渡。
建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
若从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来说,桥应该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
故《说问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
”说明桥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以后方有引伸为架于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架于楼阁宫殿间的“飞阁”等天桥形式。
我国山川众多、江河纵横,是个桥梁大国,在古代无论是建桥技术,还是桥梁数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千百年来,桥梁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各自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条件和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时间,遂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桥梁形式,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着明显的地域性,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功能更是复杂多变,同时还有其美观性和群众公益性。
我国的桥梁,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创始时期。
此时的桥梁除原始的独木桥和汀步桥外,主要有梁桥和浮桥两种形式。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是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
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灿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的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
第三阶段是以唐
宋为主的,包括两晋、南北朝和隋、五代时期,这是古代桥梁发展的鼎盛时期。
隋唐国力较之秦汉更为强盛,唐宋两代又取得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统一,工商业、运输交通业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十分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桥的类型,若以建桥的主要材料分,便有木、石、砖、竹、藤、铁、盐、冰桥等之别。
按照体系划分又可分为梁式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类型。
在此主要介绍一下这四种桥。
梁式桥是指以受弯为主的主梁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主梁可以是实腹梁或者是桁架梁(空腹梁)。
实腹梁外形简单,制作、安装、维修都较方便,因此广泛用于中、小跨径桥梁。
但实腹梁在材料利用上不够经济。
桁架梁中组成桁架的各杆件基本只承受轴向力,可以较好地利用杆件材料强度,但桁架梁的构造复杂、制造费工,多用于较大跨径桥梁。
桁架梁一般用钢材制作,也可用预应力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作,但用的较少。
过去也曾用木材制作桁架梁,因耐久性差,现很少使用。
实腹梁主要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制作,也可以用钢材做成钢钣梁或钢箱梁。
实腹梁桥的最早形式是用原木做成的木梁桥和用石材做成的石板桥。
由于天然材料本身的尺寸、性能、资源等原因,木桥现在已基本上不采用,石板桥也只用作小跨人行桥。
拱桥是以承受轴向压力为主的拱(称为主拱圈)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根据其构造情况以及拱券的圆弧和排列形式可分为:陡徒和坦拱式拱桥、尖拱和圆拱式拱桥、连拱和固端式拱桥,单孔和多孔式拱桥、实腹和空腹式拱桥,以及虹桥等等。
其拱券的圆弧则有半圆、马蹄、全圆、锅底、蛋圆、椭圆、抛物线圆及折边等形式,排列形式则有并列和横联两种,其中横联式应用最多,并派生出镶边横联券和框式横联券两种。
斜拉桥是由主梁、斜向拉紧主梁的钢缆索以及支承缆索的索塔等部分组成。
斜拉桥的缆索张拉成直线形,整个结构为几何不变体,其刚度比悬索桥大。
主梁同弹性支承上的连续梁的性能相似。
斜拉桥的跨径一般在梁桥和悬索桥之间。
斜拉桥在构造上有单塔或双塔、单面布索或两面布索、密索或少索等形式,索的布置也有不同的放射形式,塔、梁、墩之间铰接或固接等也有多种类型。
将梁用若干根斜拉索拉在塔在上,便形成斜拉桥。
与多孔梁桥对照起来看,一根斜拉索就是代替一个桥墩的(弹性)支点,从而增大了桥梁的跨度。
斜拉桥这种结构型式古已有之。
但是由于斜拉索中所受的力很难计算和很难控制,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发展和广泛应用。
直到本世纪中,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解决了索力计算难的问题,以及调
整装置的完善,解决了索力的控制问题,使得斜拉桥成为近50年内发展最快,应用日广的一种桥型。
悬索桥又名吊桥,是以承受拉力的缆索或链索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悬索桥由悬索、索塔、锚碇、吊杆、桥面系等部分组成。
悬索桥的主要承重构件是悬索,它主要承受拉力,一般用抗拉强度高的钢材(钢丝、钢绞线、钢缆等)制作。
由于悬索桥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并具有用料省、自重轻的特点,因此悬索桥在各种体系桥梁中的跨越能力最大,跨径可以达到1000米以上。
悬索桥的主要缺点是刚度小,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挠度和振动,需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
按照桥面系的刚度大小,悬索桥可分为柔性悬索桥和刚性悬索桥。
柔性悬索桥的桥面系一般不设加劲梁,因而刚度较小,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桥面将随悬索形状的改变而产生S形的变形,对行车不利,但它的构造简单,一般用作临时性桥梁。
刚性悬索桥的桥面用加劲梁加强,刚度较大。
加劲梁能同桥梁整体结构承受竖向荷载。
除以上形式外,为增强悬索桥刚度,还可采用双链式悬索桥和斜吊杆式悬索桥等形式,但构造较复杂。
这就是四种桥的大体介绍。
在我国,桥梁还有着其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桥,是架设于山水之间的建筑物,它长期屹立于大自然之中,也就成为点缀和美化大自然的一员。
有山有水自然也就会有桥,桥梁本身也是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如桥梁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涵影等,原来就摇曳着艺术的风采。
故英国李约瑟先生说,没有中国桥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
我国桥梁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造型风格和装饰工艺。
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曲线柔和、韵律协调和雄伟壮观上。
而江南水乡的一些小梁细桥,则更使人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
此外,我国许多桥梁,往往在桥上或桥头上构建有许多附属建筑物。
桥上构筑建筑物,起自木桥的防腐和压基作用,后成为桥与建筑的结合物。
桥头构筑建筑物,是作为桥梁出入口的标志,并兼有衬托、拱卫和装饰桥梁的作用。
我为我国所拥有的如此多样性、艺术性、实用性的桥梁而感到无比的骄傲。
真的真的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桥梁设计师,设计出一个最完美的桥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