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东北地区, 是指中国的东北部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占地494.4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5.14%。
东北地区位于东北亚地区,北与俄罗斯接壤,南隔渤海和黄海与华北平原相连,东朝日本海,西北与蒙古相接。
东北地区地处中国东北部,占据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
二、自然环境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理条件特殊,气候及光能资源得天独厚。
东北地区土地分布呈现南高北低,中部为平原,西北部为典型的山地,天然资源资源丰富,尤以煤炭、石油、天然气、林木等资源最为突出。
1. 气候东北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年平均气温较低,尤以哈尔滨和长春两地寒冷,被称为北国冰城。
夏季气温虽然较高,但相对湿度较大,降水量充沛。
由于东北地区地势较高,气候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表现为:上空大气环流的影响低海拔地区多受季风影响,下雨多,气温较低;高海拔地区受大陆性影响,年降雪量丰富,气温低。
2. 土地东北地区地貌类型复杂,山、丘、台、盆、海、岛、湖、河等多种地貌类型在此区交汇,地形起伏较大,呈现出南部低平,北部高山的特点。
东北地区地下资源丰富,可以提供多种煤炭、天然气、石油、金、钨、铁、铜、铝、钾等矿产资源。
3. 水系东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自然形成坝陵构造,形成三大水系和三大湖泊。
其中,黑龙江、松花江、辽河三大水系是中国九大流域之首,河流汇入的鄂霍润平原和毛皮盆地,被誉为“中国最大的黑土地区”。
三大湖泊为长白山区的长白山天池、吉林北部的兴凯湖和黑龙江中游的齐齐哈尔市五大连池。
4. 森林东北地区是我国的林区,有“绿色长城”美誉。
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共有林木面积5.3亿亩,水源涵盖了三江并流的黑龙江上游。
三、总结东北地区位于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气候复杂多样,地形高低错落,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
此外,东北地区在地方建设与发展方面亟待政府部门及各方力量参与,积极引导、支持和投资。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ppt课件

二、东北地区的地形
1.读图、描图、填图:
答案:略。
2.总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区: 平原 丘陵 山地 (1)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和_____为主。 低地 山地 (2)地表结构:外围为_____;中间是_____和丘陵;内部是广阔 平原 。 的_____ (3)主要地形区: 三江 平原、_____平原、_____平原三部分组成。 ①东北平原:由_____ 松嫩 辽河 小兴安岭 。 大兴安岭 东:_______; 长白山 北:_________ ②主要山脉:西:_________;
(2)请你找出与东北三省相邻的国家。 答案:俄罗斯、朝鲜。
(3)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有何差异?
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答案: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逐渐降低。 年总热量渐多,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逐渐缩短,作物熟制由一年一 熟向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再向一年三熟变化。
3.合作探究:
(1)北极村、长春、沈阳雪期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答案:雪期逐渐变短。原因:纬度越来越低,气温越来越高。 (2)找出延吉、长春和北极村的积雪厚度,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 北极村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案:延吉比长春的积雪厚。原因:与长春相比,延吉更靠近海,
4.我是位于东北三省东部的山地,我的东南方就是鸭绿江 和图们江。我是_________。 长白山地 5.我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平原,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 东北平原 。 平原组成。我是_________
东北 平原
丘陵
温带季风 寒冷漫长 温暖短暂
半环
夏季
黑龙江
吉林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教学课件

长白山天池
新课讲解- 02 地形特征
三、地形类型
1.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2.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①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地势较低; ②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地势较高; ③内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较低。
新课讲解-活动3
1、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范围?与中国其他 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2)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什么范围?据图归纳东北地区降水 的空间分布特点。
结合上述分析,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新课讲解-01 地理位置
(1)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 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国的领土范围,但 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日本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蒙古:是内陆国,深居内陆,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国对 外贸易的发展;
新课讲解- 03 气候特征:气温
(1)解析:1月:-28℃~-8℃ 7月:18℃~24℃ 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偏低
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
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
新课讲解- 03 气候特征:降水
(2)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什么范围?据图归纳东北地区降水 的空间分布特点。
500~1000毫米
二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01 地理位置
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 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地形图、政区图、城市图等地图,来帮助 我们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运用地图是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认识中国某区域的地理位置,与我们在世界地理中所学到的方法是一致的。例如, 我们在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时,首先读“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初步认识东北地 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然后读“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确认东北地区的经纬度 位置,并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内部行政区域的划分及其相对位置; 接着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湖泊、地形区等,以及它们 的分布状况,进而整体把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 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

轻松尝试应用 1.读东北地区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植被垂直变化明 显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示意我国某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完成第2~3题。
2.推断该平原位于( A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3.该平原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但属于湿润区,其主要原因是 ( C )。 A.三面环山,地形闭塞 B.地势低洼,常年积水 C.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D.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例2造成长白山脉植被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 D.洋流
答案:B 解析:长白山脉植被的分布与气温、降水的垂直变化有直接 关系,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因地形因素,迎风坡与背风 坡的降水也不同,由于不同植被对水热的需求不同,所以植被 从山麓到山顶发生垂直变化。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运用地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 理位置
1.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主 要地形区和河流
位置 2.东北地区的地形和气候
3.了解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特征
一、位置与组成 把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填在上图中正确的位置。 1.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边缘海:渤海、黄海。
答案:填图略。
二、地形 1.地形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辽东丘陵。(把 名称填在上图中相应位置) 2.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把名称填在上图 中相应位置)
答案:填图略。
3.地形特征:地形以 平原 、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 致呈 半环 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 乌苏里 江、 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 山地 和 丘陵 ,内 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2 ppt课件

冬季寒冷干燥
吉林雾凇
林海雪原
雪雕
冰雕
矿产资源(与工业关系密切)
1、重要煤田:
阜新、鸡西、鹤岗、抚顺、 霍林河
2、重要油田:大庆
辽河
3、铁矿资源:本溪
鞍山
三、社会经济条件
(一)农业
• • • • • • 农业地位: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人少地多)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粮食作物:春小麦、玉米 经济作物:大豆、甜菜 主要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 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吉林雾凇
林海雪原
鹿茸
人参
貂皮
一、东北地区位置、范围
390N—530N
经纬度位置
1150E—1350E
海陆位置
我国东北部,南邻渤海、黄海
海陆位置 :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优越性:
1.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 产 2.沿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及海外各国的交往
3.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 欧洲陆上直接往来
对比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纬度差异,了解中国
纬度位置对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东北平原 中温带 一年一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热带 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
海南岛 热带 一年三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海南岛
一、东北的 自然环境 1.东北的 位置范围 黑、吉、辽 三省 2.地形特点
(二)东北的工业
• 现状(结合资源)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 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后特 别是“一五”、“二五”时期 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 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 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 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 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 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 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 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 的发展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然 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东北 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遇到了 前所未有的困难。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设计 (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教案设计一、地理位置(板书)1、出示图片: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指定学生回答:(1)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东北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及邻国、临海、邻省(区);(2)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2、引导学生总结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的特征。
3、阅读:运用地区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
掌握地理位置所包括的具体内容。
4、教师简单介绍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的判断方法,同时完成课本25页活动1:判断下面两幅图哪一幅图表示的相对位置,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绝对位置。
指定学生回答。
5、完成课本活动内容。
26页活动2:(1)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总结汇总学生讨论结果。
6、结合上述分析,读图6-2,说一说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从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引导学生分析重要性。
二、地形特征7、出示图片:东北地区的地形分布图,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指定学生回答。
地势特征。
9、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
结合东北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说一说判断依据。
10、总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11、阅读:“白山黑水”,指定学生回答白山和黑水分别是指什么?三、气候特征12、出示组图:东北地区四季景观图。
13、出示图片:东北地区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指定学生回答问题: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范围?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15、出示图片:东北地区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别指定学生回答(1)(2)小题。
给出提示:三地的纬度不同,最低气温有区别,由此完成(3)小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5张PPT)

思考: 东北地区年降 水量和年平均 气温分布呈现 什么规律?
降水量 由东南向西 北递减
气温由南 向北递减
东北1月气温分布
东北7月气温分布
冬冷夏热
20
-24
-20
冬季南北温差大 越往北气温越低
-16 -12
20 24
1月:-28℃—-8℃;7月:18℃—24℃
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二:
东北林区
地位:我国最大天然林区,木材外调最多
西南林区: 横断山区、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 喜马拉雅山南坡
东南林区: 台湾、 福建、 江西等地
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四:
主要河流
黑龙江、鸭绿江、 松花江、乌苏里江、 嫩江、 辽河 1、冬季结冰期长 主要水上运输线?
松花江 2、多湿地和沼泽
位置,东与( 朝鲜 )为邻,北与(俄罗斯 )
为邻,西接(内蒙古 )自治区,南连(山东)
130°
省,与(河北 )半岛隔海相望,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50°
120°
40°
东北的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 兴安岭、长白山 平原:三江平原、松 嫩平原、辽河平原 丘陵:辽东丘陵
:
东北平原包括辽 河平原、松嫩平 原和三江平原, 是我国面积最大 的平原。
东北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
冷
冻土
蒸 发 少
多湿地
湿
多针叶林
沼泽
稻田
最大林区 东北林区
下节我们不见不散
新课导入
老师:今天天气真好,同学们喜 欢旅游吗?
学生:非常喜欢,,,,, 老师:那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 去我们美丽的东北“游山玩水”,请 看下面的美景。猜猜这是这些美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湘教版

在案例分析环节,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东北地区自然环境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对这个环节比较感兴趣,他们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我觉得这个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例如,在案例分析环节,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将引导学生更多的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位于我国东北部,属于中温带地区
-海陆位置:东临黄海、渤海,西接内蒙古高原
-工业发展: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环境保护: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2.东北地区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基本概念、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过程:
讲解东北地区的定义,包括其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基本信息。
详细介绍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东北地区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性和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将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与其其他地区的相对位置。他们将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并能够描述其形成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形
读图,找
特
出东北地区主
征
要的山脉和平
原,说出东北
地区的主要地
形类型。
山地、平 原、丘陵为主
地
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形
特
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南北两侧高,中间低
玲玲说,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 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她说得对 吗?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
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为春小麦、 玉米、大豆、甜菜等;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作物熟制为一年 两熟到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油菜、茶叶等;海南岛的 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热带作物等。
活动
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
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结合上述分析,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
重要性。
从相对位置来看,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 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东北地区陆上与俄 罗斯、朝鲜接壤,有利于开展对外莫伊;通过南面渤海、 黄海海域可与韩国、日本等众多海外国际进行经济交流,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从绝对位置特别是纬度位置来看,东北地区自南向北 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温度条件可满足许多作物正 常生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征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
地区降水较多,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
表积雪时间长。
三、气候差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降水量自西向东有减少的
趋势。
阅读
东北地区的森林
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光照充足,有利 于植物的生长,典型植被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 阔叶林以及草甸草原等。
1月平均气温分布
7月平均气温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气
(2)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什么范围?据图
候 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特 征
东北地区的年 降水量大体介于
500~1000毫米之间,
东北地区降水的空
间分布特点大体是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年降水量分布
下面三图表示的是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气
三江平原
白头山天池
大兴安岭
地 理 位 置 (1)说出东北地区在
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东北 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及邻国、 临海、邻省(区)。
(2)东北地区南北大 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 哪一个温度带?
南北跨越14 °, 主要位于中温带
地理位置
一、地理范围
1、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黑、吉、辽。 2、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的8.2%。
东北针叶林的树种以落叶松居多,红松次之;阔叶林 树种以杨、桦、栎为主。长期以来,东北林区一直是中国 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活动
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 响。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其 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植物 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内陆国
限制了该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活动
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
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
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
产的重要影响。
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所处的纬度依次 由高到低,东北平原主要位于中温带,长江中下游平原位 于亚热带,海南岛位于热带。
江等流域的低地。
(2)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阅读
“白山黑水”
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鸭绿江等河 流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系由火山口积水成湖。天池湖水 碧蓝,水平如境,群峰倒映,风景秀丽。
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 的界河,流域内森林茂盛,径流丰富。松花江是黑龙江最 大的支流,也是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松花江连接了 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吉林等城市,是东北地区重 要的水上运输线。
气 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候
特 哈尔滨 征
A
长春
B
大连
C
(1)将上述三个城市按1月平均气温从高到低排列。 C、B、A
(2)年降水量最大的城市是哪一个? C城市 (3)判断A、B、C所代表的城市,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气 一、气候类型
候
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
特 二、气候特征
蒙古深居内陆,是一个内陆国,不临海,在一定程度 上限制了该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日本 中国
蒙古
海陆位置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岛国,四面临海 沿海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 利,为日本的对外开放提供了 有利的条件。
一面临海,三面
靠陆,是一个海 陆兼备的国家
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有利 于海洋事业的发展及同海外各 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 大陆内部,陆上交通便利,通 过中亚可到达西亚、南亚及欧 洲,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
她的说法正确。三江平原位于东北平原东北部, 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条河流想下游的
汇合处,三条河流进入下游后,因三地江势平低原平,流速
减缓,导致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三江平原。
地 形 一、地形类型 特 东北地区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征 二、地表结构
东北地区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1)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
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日本四面环海,是一个岛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 国的领土范围,但沿海灯火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日本 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中国一面临海,三面靠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及同海外 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交通便利, 通过中亚可到达西亚、南亚及欧洲,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
黑龙江
长白山
大兴安岭
东北地区乡村冬季景观
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气 候
(1)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 范围?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 有什么特点?
特
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大体介于-28 ℃~-8 ℃之间,
征 7月平均气温大体介于18 ℃~24 ℃之间。
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明显偏低。
二、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南部临渤海和黄海。 2、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3、相对位置: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 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 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活动
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
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