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知识竞赛简单题库及答案

知识竞赛简单题库及答案
第一部分:文学知识
1.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的主人公是谁?
答:哈姆雷特。
2.《红楼梦》是谁所著?
答:曹雪芹。
3.《西游记》的主要作者是谁?
答:吴承恩。
第二部分:历史知识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指南针?
答:指南针。
2.世界上最古老的七大奇迹中,现存现状较好的是哪一个?答:金字塔。
3.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发生在哪一年?
答:1839年至1842年。
第三部分:科学知识
1.水的化学式是什么?
答:H2O。
2.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动物是什么?
答:非洲象。
3.人类最大的器官是什么?
答:皮肤。
第四部分:地理知识
1.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哪条?
答:尼罗河。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
答:俄罗斯。
3.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哪个?
答:洞庭湖。
第五部分:艺术知识
1.莫奈是哪个国家的画家?
答:法国。
2.《图片》是哪位艺术家的作品?
答:达利。
3.莫扎特是哪个国家的作曲家?
答:奥地利。
第六部分:体育知识
1.足球比赛中,一个队有多少名球员?
答:11名。
2.乒乓球比赛中,每局获胜者先达到几分?
答:11分。
3.奥运会中的五环代表什么意思?
答:五大洲的团结。
以上是一些知识竞赛的简单题目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您备战竞赛,提高知识水平。
祝您成功!。
应知应会题库

应知应会题库一、选择题1、《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A.安全卫生设施B.劳动防护用品C.劳动防护工具2、我厂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综合治理,防消结合3、岗位职工应熟知本岗位的风险辨识,熟练运用岗位应急措施,熟练使用()方法。
A.应急救援B.应急措施C.危险辨识4、在进行气割、焊接作业时,氧气、乙快瓶之间应有()米以上的安全间距,与明火应保持()米以上的距离并且不能放在正在生产的设备、管道、输电线的垂直下方。
A.5、5B. 5、10C. 10、105、不与生产系统可靠(),禁止动火,属于动火作业,六大禁令”之一。
A.并联B.连接C.隔绝6发生伤亡事故要积极抢救伤员,()立即报告,并如实提供事故发生的情况A.保护现场B.带头逃离C.书写事故报告7、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在()mg/m3时,可以连续工作。
A.200B.100C.50D.308、氮气,是单纯性的窒息。
周围的氧气被惰性气体替代,如果空气中氧气降低到()以下,机体组织缺氧导致死亡。
A. 21%B. 17%C. 19%9、二级动火作业指()和一级动火作业规定外的所有临时性动火作业助三级动火作业 B.临时性动火作业 C.特殊危险动火作业10、高处坠落预防措施有:戴好安全带、脚手板固定好(翘头板固定)、穿软底防滑鞋,()禁止高处作业等A. 6级风(8米/秒)B. 4级风(6米/秒)C. 5级风(8米/秒)11.焦炉停止加热1小时以上,每()分钟应进行一次空气和废气换向A80 B30 C90 D12012.干熄后的焦碳与湿熄后的焦碳相比有()的特点。
A、块度均匀B、强度减少C、裂纹加大D块度增大13.煤气检修安全措施煤气含氧量低于(),设备内不会形成爆炸气体A 1%B 3%C 5%14.回收车间可燃液体不包括()A粗苯B硫酸铵C洗油 D焦油15.火灾扑灭最佳时机是初起阶段,火灾后()A 1分钟B 3分钟C 5分钟1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考试题库及答案

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历史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B.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
C. 明朝时期,中国的海上贸易达到了顶峰。
D.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答案:A2. 以下哪个科学家是相对论的创立者?A. 牛顿B. 爱因斯坦C. 霍金D. 达尔文答案:B3. 世界四大名著中,不属于欧洲的作品是:A. 《红楼梦》B. 《悲惨世界》C. 《战争与和平》D. 《哈姆雷特》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它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答案:北京2.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______。
答案:太平洋3. 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的是______。
答案:牛顿三、判断题1. 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答案:正确2. 太阳系中,地球是最大的行星。
()答案:错误3.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故事情节。
答:《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故事。
主要围绕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兴衰和争霸,以及众多英雄人物的智勇斗争。
其中,曹操、刘备、孙权是三国鼎立的关键人物,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人的智谋和策略斗争构成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2. 阐述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
答: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物体都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对于每一个作用力,总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3. 描述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的影响。
答: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火山活动等,但近年来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尤其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知识答题题库(600道题)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财富》杂志发布2013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集团公司位列多少位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规定:未依法取得营 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 ),矿长未依法取得矿长资 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的煤矿不得从事生产。 《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 、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 ) 《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五十九条规定,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 ) 《煤矿安全规程》第七十一条规定,掘进机必须装有( )灯和尾灯 《煤矿安全规程》第七十一条规定,掘进机作业时,应使用( )喷雾装 置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六条规定,开凿或延伸斜井、下山时,必须在 掘进工作面的上方设置坚固的( )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四条规定,打锚杆眼前,必须首先( )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四条规定,软岩使用锚杆支护时,必须( )锚 固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凡井下盲巷或通风不良的地区,都必须及时封 闭、设置栅栏或悬挂( )警标,严禁人员入内。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巷道不得采用( )通风。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粉尘监测的项目是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呼吸 性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 )。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工作面安设的甲烷传感器的断电浓度为 。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中的煤及半煤岩巷最低允许风速为( )m/ s。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中的岩巷最低允许风速为( )m/s。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巷道相向贯通前,当两个工作面瓦斯浓度都在 以下时,方可放炮。 《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不得超过( ) 《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掘进机不带有内喷雾装置时,必须使用外喷 雾装置和( )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矿井( )进行一次防治水隐患排 查,并有书面排查分析记录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规定,对哺乳( )婴儿的女职工, 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 GPS测量时,接收机至少要接收( )颗卫星。 H2S气体的气味有( )。 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 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等,均属于事故发生原因中的( )。 安全生产“三并重”原则是管理、装备和()。 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决策、计划、( ) 等活动。 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包括定期安全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 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不定期安全检查和( )。
中国大学生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大学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以下哪四项?A.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B.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丝绸C.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瓷器D. 丝绸、瓷器、印刷术、指南针答案:A2. 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了相对论?A. 牛顿B. 爱因斯坦C. 霍金D. 达尔文答案:B3. 中国的首都是:A. 上海B. 广州C. 北京D. 深圳答案:C二、填空题4.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_。
答案:长江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______年。
答案:19496. 中国的官方语言是_________。
答案:普通话三、简答题7.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
答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允许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士通过考试获得政府职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人才的选拔。
科举制度也有助于统一文化和思想,因为它要求考生掌握儒家经典。
8. 描述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时间和意义。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1953年。
这次人口普查的意义在于,它为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提供了关于国家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等基本情况的准确数据,为制定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论述题9. 论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数亿人口摆脱了贫困。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网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此外,中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对世界而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为其自身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参与者。
五、案例分析题10. 某大学生在准备期末考试时,发现自己的笔记丢失了,他决定向同学借笔记来复印。
请问,这种行为是否合适?为什么?答案:这种行为在道德和法律层面上都是不合适的。
全科题库及答案

全科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一般情况好,最可能的诊断是A、新生儿败血症B、新生儿溶血症C、胆道闭锁D、生理性黄疸E、新生儿肝炎正确答案:D2、可疑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活检阴性,下一步应采取的方法是A、宫腔碘油造影B、阴道镜检C、宫腔镜检D、脱落细胞学检查E、全面刮宫正确答案:E3、确定病原体的最佳方法是A、取病变深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B、检测分泌物白细胞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宫颈分泌物涂片染色E、分泌物培养正确答案:A4、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经常走错房间,外出不认得回家的路,主要是因为A、意识清晰度下降B、错觉C、意志减退D、行为紊乱E、记忆障碍正确答案:E5、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是A、感染性贫血B、地中海贫血C、铅中毒D、巨幼细胞贫血E、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E6、芳香性药物入汤剂的煎服方法是A、另煎B、布包煎C、烊化兑服D、先煎E、后下正确答案:E7、空腹血糖浓度在6~7mmol/L又有糖尿病症状时,宜做A、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进行血浆葡萄糖浓度测定B、OGTTC、C肽D、GHbE、尿糖正确答案:B8、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是A、放射治疗B、手术治疗C、介入治疗D、全身化疗E、肝移植正确答案:B9、老年男性患者,高热后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记忆、理解都有困难,有环境定向障碍,能简单回答问题,但对复杂问题则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吞咽、角膜、对光反射尚存在。
这种症状属于A、昏睡B、意识混浊C、朦胧状态D、嗜睡E、昏迷正确答案:B10、痛以巅顶、颜面疼痛为多见,或全头痛,此症状属于A、阳明头痛B、少阳头痛C、太阴头痛D、厥阴头痛E、太阳头痛正确答案:D11、面神经受损A、脑炎链球菌性脑膜炎B、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C、1岁之内患儿患化脑D、脑膜炎双球菌脑炎E、结核性脑膜炎正确答案:E12、为明确跌倒造成的损伤,首选的检查是A、头颅CTB、X线C、血糖D、血常规E、B超正确答案:B13、下列康复预防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有A、供应纯净水和完善卫生设施B、预防接种C、卫生宣教D、早期治疗沙眼E、训练伤残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正确答案:D14、1患者男,22岁。
常考必备常识题库及答案

常考必备常识题库及答案常识题库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普遍适用的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考的常识题目及其答案:1. 题目: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小时?答案: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
2. 题目: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什么?答案: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3. 题目:中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答案: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4. 题目: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答案: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
5. 题目: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答案: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
6. 题目:光年是什么单位?答案: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距离的单位,它等于光在一年时间里通过的距离。
7. 题目:联合国的总部设在哪个国家?答案:联合国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8. 题目: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什么?答案: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 题目:人体有多少对肋骨?答案:人体有12对肋骨。
10. 题目: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是什么?答案: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是大堡礁。
11. 题目:国际标准时间的起点线是什么?答案:国际标准时间的起点线是格林尼治子午线。
12. 题目:人体最长的神经是哪一条?答案:人体最长的神经是坐骨神经。
13. 题目: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答案: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14. 题目: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什么?答案: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是北美五大湖。
15. 题目: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是什么?答案: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是脾脏。
这些题目涵盖了地理、历史、生物、天文等多个领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通过不断练习和复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常识的掌握程度。
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常用数据结构?A. 链表B. 树C. 图D. 所有选项答案:D2.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什么物理现象?A.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B. 力与速度的关系C. 力与位移的关系D. 力与时间的关系答案:A3. 在经济学中,GDP代表什么?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总值C. 国内生产总值D. 国内生产总值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5. 以下哪个国家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A. 德国B. 巴西C. 法国D. 日本答案:C6.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7. 以下哪个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钙C. 钾D. 钠答案:A8.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哪个?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塔克拉玛干沙漠答案:A9. 以下哪个是著名的量子力学理论?B. 牛顿力学C. 薛定谔方程D. 麦克斯韦方程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著名的生物学家?A. 达尔文B. 牛顿C. 爱因斯坦D. 霍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被称为________。
答案:散逸层2.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的元素是________。
答案:氢3. 光年是用于测量__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4. 牛顿的第三定律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________。
答案:同时产生5. 人体中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答案:小肠6. 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________。
答案:蓝鲸7. 计算机科学中的TCP/IP协议是用于________的。
答案:网络通信8. 人体中负责调节体温的腺体是________。
答案:甲状腺9. 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代表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10分)1、钟嵘《诗品》认为继承了小雅诗风的五言诗人是:A 曹操B 嵇康C 阮籍D 蔡文姬2、提出“虚静”、“物化”的艺术创作论的先秦文论家是()。
A 孟子B 老子C 孔子D 庄子3、“温柔敦厚,《》教也。
”A 《易》B 《书》C 《礼》D 《诗》4、“传神写照”是下列哪个人的观点:A 刘勰B 刘义庆C 顾恺之D 苏轼5、反对“永明声病说”的是:A 沈约B 刘勰C 陆机D 钟嵘6、“不平则鸣”说出自于韩愈的:A 《送高闲上人序》B 《送孟东野序》C 《进学解》D 《荆潭裴均杨凭唱和诗序》7、“思与境谐”说出自于司空图的:A 《二十四诗品》B 《与王驾论诗书》C 《与李生论诗书》D 《与极浦书》8、苏轼以“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来评价:A 王维B 孟浩然C 陶渊明D 谢灵运9、严羽认为“诗之极致”是:A 雄浑B 飘逸C 气象D 入神10、提出“古文运动”概念的是:A 鲁迅B 刘大杰C 胡适D 陈寅恪二、多项选择。
(每题2分,共20分)1、《庄子》“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表现了庄子的哪些观点:A 心斋B 天乐C 物化D 得意忘言2、以“物感说”为文学产生原因的文论有:A 《礼记·乐记》B 《荀子·乐论》C 《文赋》D 《诗品序》3、“诗言志”说出现在:A 《尚书》B 《左传》C 《礼记·乐记》D 《孟子》4、提出“明道、征圣、宗经”思想的文论家是:A 荀子B 扬雄C 韩愈D 刘勰5、《文心雕龙》“八体”中含有贬意的是:A 显附B 繁缛C 新奇D 轻靡6、属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的篇章有:A 《神思》B 《变骚》C 《酌纬》D 《风骨》7、严羽指出宋诗的缺点是:A “以文字为诗”B “以禅理为诗”C “以议论为诗”D “以才学为诗”8、表现了“阳刚”审美观的有:A 沉著痛快B 优游不迫C 行气如虹D 鯨魚碧海9、王昌龄“诗有三境”说是指:A 物境B 情境C 思境D 意境10、表现了意境特征的有:A 羚羊掛角B 空中之音C 水中之月D 相中之色三、判断正误。
(每题1分,共10分)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是中国艺术意境论的哲学基础。
()2、“知言养气”之“气”和“文以气为主”之“气”的意思是一样的。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是中国艺术意境论的哲学基础。
()2、“知言养气”之“气”和“文以气为主”之“气”的意思是一样的。
()3、元和体是指元白所创作的新乐府诗歌,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实录”是司马迁《史记》中提出的史学理论。
()5、曹丕“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源于《左传》的“三不朽”说。
()6、两汉文学理论的立论原则是依经立论。
()7、文以明道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基本观念,道是指儒家的道统。
()8、“诗穷而后工”之“穷”主要是指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痛苦。
()9、《二十四诗品》基本可以断定非司空图所作。
()10、苏洵的风水相激说中,水比喻创作的源泉和艺术修养,风比喻创作冲动不能已于言的一种状态。
()四、解释。
(每题6分,共30分)1、(孟子)以意逆志说2、(老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3、(司马迁)发愤著书说4、(钟嵘)滋味说5、(司空图)思与境谐说五、论述题。
(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刘勰关于心物关系(神与物游)理论的具体内容。
2、试述严羽妙悟说的内涵。
附:章节练习题答案第一章练习题答案1、解释n 诗言志中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诗言志。
《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的概念。
志字从心,之声。
志即是心,心借助语言来体现,即为志。
志也有情的因素,因为情也是蕴藏于心的。
所以诗言志应当是指诗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但是在先秦时期,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n 兴观群怨“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n 文质彬彬孔子的文质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即认为文与质要兼美。
孔子的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即是要求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文采与质朴的相得益彰。
n 以意逆志孟子的“以意逆志”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提出了“以意逆志”说。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接近于还其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
n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希形”原本并非属于美学的范畴,而是指“道”的特点,但是这也符合文艺和美学的要求。
他认为最美的声音就是无声,最美的形象就是无象。
无声为有声之母,无形为有形之母。
“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达到了这个境界实际上已经进入道的境界。
这里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完全符合于自然。
老子把这种理想的“大音”、“大象”看作是体现了绝弃人工、委任自然的审美特征,是一个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完美境界,它含有无穷妙趣,使人体会不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这实际上正是中国艺术意境的特征。
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希形”说,为中国艺术意境论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
n 物化说[参见论述题]2、论述n 孔子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参见教材第11页]n 庄子关于文艺创作的主要观点。
(1)虚静说。
虚静是庄子所强调的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能否创造合于天然的艺术的关键。
其具体方法是“心斋”和“坐忘”。
虚静说一方面排斥人的一切具体认识与实践活动;但另一方面,庄子认为虚静可以使人进入到一个“大明”的境界,能从内心深入把握整个宇宙,洞察其发展变化规律。
上述“虚静”思想,作为哲学的认识论是很玄虚神秘的,未必科学;但具体运用到审美和文艺创作领域,则有其相当多的合理成分,因为它揭示出了审美和文艺创作中主题心灵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往往是超功利的。
假如在文艺创作或艺术鉴赏中,审美主体不能摆脱功名利禄等世俗观念的侵扰,则很可能流于失败,甚至必然会失败。
美学和文学理论上的这一极其重要的现象和规律,在西方美学史上是到近代由康德明确提出的;在中国,则是远在先秦的老庄道家就已经有所触及。
(2)、物化说。
庄子的“物化”说是与“虚静”说联系的。
庄子认为“虚静”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
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
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
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
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
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
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
庄子的“虚静”|“物化”艺术创作论对古代文艺创作理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从魏晋以后,它就被广泛地运用到诗、书、画、乐等方面,不仅从道家派生出来的玄学家讲“虚静”,而且佛家、儒家也讲“虚静”。
不过从文学艺术理论批评的发展看,主要还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的影响最深,尤其是庄子那些技艺神化故事更是直接把哲学上的“虚静”和艺术创作联结起来的桥梁。
(3)、得意忘言。
“言”和“意”的关系,即人的语言和心意之间的关系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的热门话题。
庄子主张得意忘言。
从言论的接受者即听者或读者的视角来立论的,主张接受者大可不必太看重“言”,应该只将其当作获得“意”的工具即可,这和上述“言不尽意”之论相统一。
这一“得意忘言”论启迪了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的理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批评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魏晋以后,逐渐形成中国古代文学“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以后的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1、解释n 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
这里的“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更显示了穷且益坚的意志,表现了极大的批判精神与战斗精神,强调作家在逆境中奋起而不消沉的品格,是中国古代具有民主精神的进步文学传统的突出表现。
n 文以气为主说《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文以气为主”就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
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这就说明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
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
n 诗缘情说“诗缘情而绮靡”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这比先秦和汉代的“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加强调了情的成分。
这是魏晋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
陆机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使诗从“止乎礼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又讲“赋体物而浏亮”,“体物”就是要描绘事物的形象。
“缘情”、“体物”就是要诗赋的文学作品注重感情与形象,说明陆机对文学的艺术特征的了解又在前人基础上大大深入了步。
n 风骨说刘勰在《风骨》篇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
“风骨”的内涵,说法纷纭,现代著名学者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风骨》篇中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教材认为: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而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
“风”和“骨”是相辅相成的,无“风”则无“骨”,“风”和“骨”不可能单独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但不同于体现作家个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如典雅、远奥等,它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