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与配合

合集下载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预案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预案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预案1. 急性心力衰竭概述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心排血量急剧减少或循环充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其症状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频繁咳嗽、乏力、极度焦虑等。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包括心脏病变、心脏负荷过重、心律失常等。

2. 急救预案目标本急救预案旨在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迅速、有效的急救措施,尽快缓解症状, stabiliz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ensure patient safety.3. 急救预案步骤3.1 初步评估1.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

2. 询问患者病史、诱因,了解患者心脏病变类型、程度及治疗经过。

3. 观察患者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乏力等。

3.2 立即呼叫急救人员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患者病情及所需急救措施。

2. 通知医院急诊科,告知患者病情,请求提前做好急救准备。

3.3 现场急救措施1. 保持患者平卧,双腿下垂,以减少心脏负荷。

2. 给予高流量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

3.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吗啡、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

4.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减轻心脏负荷。

5.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3.4 转运途中护理1.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

2.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3. 保持患者舒适,减少颠簸,避免加重心脏负荷。

3.5 到达医院后的处理1. 立即将患者送入急诊科,并与医护人员沟通患者病情。

2. 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如心电图、血液检查等。

3. 按照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吗啡、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

4. 注意事项1.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2. 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3.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加强营养。

5. 预案评估与改进1. 定期对急救预案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神志、面色改变等。

2、评估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

3、辅助检査: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脑钠肽等。

4、社会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一)急救护理1、体位:取端坐卧位或半坐卧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

2、吸氧:高流量酒精去泡沫给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病情特别严重时行面罩给氧或无创机械通气,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3、行心电监护,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强心、镇静、利尿、平喘、扩血管药物等。

5、遵医嘱描记12导联心电图,抽血查血常规、电解质、脑钠肽、血气分析等。

(二)一般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双肺呼吸音、咳嗽、咳痰情况,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

3、药物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4、心理护理:倾听患者主诉,适当安慰患者,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三、健康指导要点1、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有关疾病防治和急救知识。

2、告知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在静脉输液前应主动向医护人员说明病情,便于输液时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3、指导患者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睡眠,避免各种刺激。

四、注意事项1、注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2、取端坐卧位或半坐卧位时防止坠床。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

三、用药观察、护理 1、严格控制滴速,20滴-25滴/分; 2、观察药物作用、副作用
四、心理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起病急,病情重,病人常常伴有极度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恐惧和焦虑又可导 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使呼吸困难加重。这时要求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必须保持镇静、 操作熟练、忙而不乱,使病人产生信任和安全感。避免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同时做好病人的 安抚工作,提供情感支持。
(2) 硝普钠: 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剂。一般剂量12.5~25ug/min.。硝普钠含有氰化物,连续使 用不得超过24小时。硝普钠见光易分解,应现配现用,避光。
(3)新活素和左西孟旦
5、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抗休克、抗渗出,降低机体应激性等作用。对于有活动性出血者 应慎用或禁用。如为急性心肌梗死,除非合并心脏阻滞或休克,一般不常规应用。常用地塞 米松每次5~10mg静脉注射,对于有活动性出血者应慎用或禁用
六、急救处理 急性左心衰是心脏急症,应分秒必争抢救治疗:快速强心、利尿、扩血管并去除诱因
急救措施
• ⑴立即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⑵吸氧:高流量(8-10L/min)吸氧,酒精(30%-50%)湿化;备吸痰器保持呼吸道通畅。 (3)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保证静脉给药; (4)镇静:吗啡具有镇静和扩张静脉及小动脉作用; (5)快速利尿:静脉注射呋塞米40-100mg (6)强心剂:以西地兰0.4mg缓慢静脉注射; (7)扩血管:硝酸甘油、硝普钠缓慢静脉泵入,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
护理问题
1、心排出量减少 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及 2、气体交换受损:与急性肺水肿有关; 3、恐惧:与窒息感、呼吸困难有关 ; 4、活动无耐力 排出量下降,呼吸困难有关 5、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大量泡沫样痰有关; 6、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排尿减少有关 7、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猝死、洋地黄中毒;

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

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

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左室前后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候群。

急性肺水肿是最主要表现,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或心搏骤停。

需要及时抢救。

【病因】1、与冠心病有关的心肌梗死,特别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乳头肌和腱索断裂、室间隔破裂穿孔等;2、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穿孔、腱索断裂所致瓣膜性急性反流;3、其他:高血压血压急剧升高,原有心脏病基础上快速性心律失常或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输血、输液过多、过快等。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常见和最突出的症状。

患者感到憋气而需要用力和加快频率地呼吸,呼吸可达20~30次/min。

(1)端坐呼吸端坐呼吸是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竭的特有体征。

表现为平卧时呼吸急促,斜卧位时症状可明显缓解。

严重时,患者被迫采取半坐位或坐位,故称端坐呼吸。

最严重的病例,常坐在床边或靠背椅上,两腿下垂,上身向前弯曲,借以增强呼吸肌的作用。

这是一种减轻肺淤血的代偿机制。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竭肺淤血或慢性肺淤血急性加剧的临床表现。

典型者均发生在夜间平卧后或熟睡数小时后突然憋醒,被迫坐起,呼吸急促或伴有咳嗽。

轻者,坐起后数分钟可缓解;重者伴咳嗽、咳泡沫痰和哮喘。

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是肺毛细血管压急剧而且持续增高的结果,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外渗而不能被淋巴组织所吸收。

根据肺水肿的发展过程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以下5期:(1)发病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呼吸短促,有时表现为焦虑不安。

体检可见皮肤苍白湿冷、心率增快。

X线检查见肺门附近可有典型薄雾状或“蝴蝶状”阴影。

(2)间质性肺水肿期有呼吸困难,但无泡沫痰。

端坐呼吸、皮肤苍白,常有发绀。

部分患者可见颈静脉怒张,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有时伴有细湿啰音。

(3)肺泡内肺水肿期有频繁咳嗽、极度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

心力衰竭的应急预案演练

心力衰竭的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时间2022年10月15日三、演练地点我院急诊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四、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急诊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演练指挥小组:由急诊科主任担任组长,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3. 演练执行小组:由急诊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

五、演练内容1. 心力衰竭患者的接诊、评估、诊断、治疗、护理等流程。

2. 心力衰竭患者的转运、监护、治疗、护理等环节。

3. 心力衰竭患者的紧急抢救、生命支持、病情观察等。

4. 心力衰竭患者的家属沟通、心理疏导等。

六、演练流程1. 演练开始:由演练领导小组宣布演练开始。

2. 情景模拟:模拟一位患者因急性心力衰竭来院就诊。

3. 接诊: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接诊、评估、诊断。

4. 治疗与护理:对患者进行紧急治疗和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吸氧、心电监护等。

5. 转运: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转运至心血管内科或重症医学科。

6. 监护与治疗:在心血管内科或重症医学科对患者进行监护、治疗。

7. 家属沟通: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

8. 心理疏导: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情绪。

9. 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演练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七、演练要求1. 参与演练的医护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预案内容,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安全。

3. 演练过程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演练效果。

4. 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八、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演练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及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及护理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及护理急性心力衰竭 (Acute Heart Failure, AHF) 是一种心脏功能急骤下降导致体循环的耦合衰竭状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肺水肿和周围组织的缺血。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一、抢救步骤:1.确认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检查结果,尽快确认诊断。

2.改善通气:应给予氧疗,保持患者通气道通畅和氧合水平,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90%。

3.血流动力学支持: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者的血压和心输出量,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等。

4.排除导致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及时检查并纠正导致心力衰竭的诱因,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温度过高或过低等。

5.控制液体通畅:确保患者在不超负荷的情况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止血液浓缩或稀释。

6.引流淤血:对有明显淤血的患者应及时采取引流措施,如轻度的患者可以通过卧床保持躺位,使用缓解心脏负荷的体位,重度患者则应进行有创性引流。

7.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急性心力衰竭的诱因进行积极治疗,如心肌梗死、肺栓塞等。

二、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和监测结果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变化,有条件的还需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监测。

2.卧床休息:对于轻度的患者需保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减轻心脏负荷,预防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

3.严格控制液体摄入:根据患者的体重、尿量和血液检查结果,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量,防止水盐过多或过少导致心脏负荷增加或血容量不足。

4.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嘱托,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等,严密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5.卧床呼吸训练:对于患有肺部淤血和肺水肿的患者,应进行活动肺底肌肉训练,如反复进行深呼吸、咳嗽等动作。

6.安慰和心理支持:及时安慰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和家属缓解焦虑和恐惧心理,提高对治疗的合作性。

7.定期复查:对于治疗后情况好转的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与配合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与配合

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
• 术前准备:环境准备、物品准备、药品准备、病人准 备
• 测录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意识状态等, 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 经肘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导管经上或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到肺动脉。 从肘静脉或股静脉置管到肺动脉的平均距离为 55~ 65 cm,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置管为35~45cm。
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
置入的心导管经上或下腔静脉首先进入右心房,在监 护仪上即出现右心房内压力波形、再经血流导向经三 尖瓣进入右心室,将导管气囊充气,使其上漂。经肺 动脉瓣至肺动脉,最后进入肺动脉远端分支嵌入。放 瘪气囊后,导管迅而退回肺动脉。
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
• 从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所获得的直接指标为 右心房压力(rap)、肺动脉压力(pap)、肺动 脉嵌入压力(pcwp)、心输出量(co)。通过公 式计算所获得的间接指标为肺循环阻力(pvr)、 体循环阻力(svr)、每搏功(sw)、左室每搏 功(lvsw)、右室每搏功(rvsw)、心脏指数 (ci)。必要时还可通过导管采取混合静脉血标 本,测定静脉氧分压(pvo。),间接了解换气 功能。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与配合
心内科CCU 魏金玲
病例
• 病人男性,69岁,大便用力后突发呼 吸困难,呼吸37次/分,鼻孔扩张, 不能平卧,端坐位,同时频频咳嗽, 咯粉红色泡沫痰。病人烦躁不安,大 汗淋漓,皮肤湿冷,面色紫绀、灰白。 来我院就诊,诊断什么病?
急性心力衰竭的概述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急性心脏病变 引起心排血量骤降,导致组织器官 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
病因诱因
•肺部感染、缓慢性或快速性心 律失常、输液过多过快、体力 及精神负荷突然增加(如大便 用力、情绪激动)等。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流程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流程

护理
做好基础护理与日常生活护理 健康指导 :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急性心力衰竭的病 因,指导其继续针对基本病因和诱因进行 治疗,在静脉输液前应主动向医护人员说 明病情,便于在输液时控制输液量及速度。
抢救与护理
立即通知医生. 紧急处理 1体位:取端坐 位 ,双脚下垂 2给氧:高流量 给氧或面罩给 氧,酒精湿化 3迅速建立静脉 通道 4 备好抢救器 械及物品 5 心电监护 6 安抚患者
打五针
(5)氨茶碱:对解除支气管痉挛有效,并有 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缓 慢静脉注射给药。
(6)激素类 :地塞米松5~10mg静注,可增强 心肌收缩、扩张周围血管、解除支气管痉挛、利 尿,并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7)肺水肿出现严重发绀者,或微循环明显障碍 者,可酌情选用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 (654-2)等静脉缓注,以改善微循环灌注。 (8)治疗病因,除去诱因,以防复发。
护理
病情监测 : 严密监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心 率、心电图,检查血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对安置漂浮导管者应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 的变化,记出入量。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 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肺部 啰音的变化。
护理
心理护理 恐惧和焦虑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 奋性增高,使呼吸困难加重。医护人员在 抢救时必须保持镇静、操作熟练、忙而不 乱,使病人产生信任与安全感。避免在病 人面前讨论病情,以减少误解。必要时可 留一亲属陪伴病人,护士应与病人及家属 保持密切接触,提供情感支持。
急性左心衰
概念★
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在 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了心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灌 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经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或升压药物治 疗及常规鼻导管吸氧或高浓度面罩吸氧后症状仍不能 缓解,手指血氧饱和度(SaO2)仍<90%。
③动脉血气分析出现明显酸碱失衡,达到呼吸衰竭的标 准(Ⅰ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Ⅱ型呼吸衰 竭:PaO2<60mmHg合并PaCO2> 50mmHg)。
h
39
主动脉球囊反博
• 是对左心功能衰竭的保守治疗方法 • 心源性休克 •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手段 • 高危因素病人的预防性应用等
h
40
• AVSEQ01.DAT
h
41
护理
• 固定电极片IABP依据ECG的QRS波中的R波触发 • R波<0.5mv不能正常有效触发
严重的心动过速HR>150次/min,心动过缓QRS 波幅多变及室颤均可影响反搏效果甚至停搏。
h
3
急性心力衰竭的概述
• 急性左心衰竭和急性右心衰竭,而
急性左心衰竭最常见,主要表现为
急性肺水肿(acute pulmonary
edema),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
(cardiogenic shock)或心原性晕
厥.而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主要见于急性右心
室梗死或大块肺栓塞。
h
4
急性左心衰竭(acute left
ventricular heart failure)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护理新技术
h
5
病因
•急性原发性心肌损害 •急性左心室负荷过重 •诱因
h
6
病因
•急性原发性心肌损害
见于急性广泛性心肌梗死、 急性弥漫性心肌炎等。
h
7
病因
•急性左心室后负荷过重:多见于 高血压危象、恶性高血压等。
• 毛花甙丙 心率快者用。 • 毒毛花甙K 心率不快者用。
h
21
抢救措施:
•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特别有
效,另外它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有正性肌力、扩张血管和利尿作用。 用于急性肺水肿早期伴有支气管痉 挛者。
h
22
抢救措施:
•有条件时可应用漂浮导管指 导治疗。
h
23
右心漂浮导管监测适应症
• 严重的或渐进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或 肺水肿
h
49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护理
• 利尿剂的应用:用药剂量要准确,用药后注意观 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准确记录尿量,同时监测血 清钾浓度,为医生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 血管扩张剂的使用:护士均应监测血压,并作好 记录,防止血压过低而发生意外。
• 强心药的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量与中毒量 接近,因此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前应反复核对剂量,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减少静脉回流。
•高流量吸氧:6-8升/min,可采用
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并通过30%酒精使 泡沫表面张力降低而破裂,有利于肺泡 通气的改善。
h
16
抢救措施:
•吗啡:是治疗急性肺水肿的有效药物。
它减弱中枢交感冲动,扩张外周静脉和小 动脉,其镇静作又可减轻病人的烦躁不安。
• 用药注意事项:严密观察疗效(肺水肿是 否缓解)和不良反应(有否呼吸抑制), 有颅内出血、神志障碍、慢性肺部疾病时 禁用.老年体弱者减量。
• 肝素液:肝素6250iu稀释到0.9%的生理盐水 500ml中,使每毫升液体中含肝素12.5iu。
• 每次测量全套血液动力学指标前,为保证数值 的准确性,应冲洗各管腔1次。常规维护导管 肝素液冲洗为每小时1次。
h
31
去除诱因
• 有感染者强有力抗生素控制感染;
• 心律失常----及时纠正 ,除原发 病的治疗外,必要时可用抗心律失 常药或电复律。
h
34
机械通气
正压机械通气(包括BiPAP,PEEP)能够迅速改善 急性肺水肿患者的症状和心肺功能
h
35
机械通气的方法
• 无创通气 • 气管插管
h
36
机械通气
• BiPAP是一种无创通气模式,无需建立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等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费用低,操作简便, 易观察。应用于大多数神志清楚、自主呼吸能 力较强、易配合的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
h
13
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所致的急性肺水肿是 危重急症,我们应该争分夺秒,积 极迅速抢救,以减少心原性休克的 发生,减少死亡率。抢救及时可以 挽救病人的生命,否则就可导致病 人死亡。其治疗对策包括三个方面:
h
14
治疗
•抢救措施:急性肺水肿的抢救 •去除诱因 •基本病因的治疗
h
15
抢救措施:
•体位:半卧位或坐位,双腿下垂,以
h
50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护理
• 心理护理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尤其是反 复多次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往往出现悲观、恐惧 心理,因此加强心理护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向患 者介绍该病的治疗效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以最佳 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 饮食护理:宜低热量、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尤其注 意晚餐不宜过饱,饭后不再进食,避免夜间发生左心功 能不全。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根据病情轻重控制在 0.5~1g/d以下,适当限制水分,减轻心脏负担。
h
27
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
• 术前准备:环境准备、物品准备、药品准备、病人准 备
• 测录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意识状态等, 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 经肘静脉、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导管经上或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到肺动脉。 从肘静脉或股静脉置管到肺动脉的平均距离为 55~ 65 cm,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置管为35~45cm。
•急性左心室前负荷过重:多见 于急性二尖瓣或主动脉瓣返流,如急 性心肌梗死引起的乳头肌坏死、腱索 断裂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穿 孔等。
h
8
病因诱因
•肺部感染、缓慢性或快速性心 律失常、输液过多过快、体力 及精神负荷突然增加(如大便 用力、情绪激动)等。
h
9
发病机制
急性原发性心肌损害 急性左心室前负荷过重 急性左心室后负荷过重
h
48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护理
• 吸氧,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积极纠正缺氧是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的首要环节给氧前应先调好流量,避免氧 流量剧增,压力过大而损伤鼻、呼吸道粘膜和肺泡。开 始时先调氧流量为2~3L/min,待患者适应后可增加至 5~6L/min。由于酒精对肺泡及支气管粘膜有一定的 刺激作用,而且持续高浓度吸氧后患者可出现氧中毒。 因此间断给氧(即吸氧30min,停30min)可以避免氧中 毒的发生。同时监测血气,根据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来调 节氧流量,在给氧过程中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 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的供给。
h
19
抢救措施:
•硝酸甘油:
• 用于各种原因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所致的急性 左心衰竭和肺水肿。
• 注意事项: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h
20
抢救措施:
• 强心甙: 适用于快速心房颤动或已有心脏增 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原已用洋地 黄如无中毒可能者仍可应用。禁用于严重单 纯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率者。急性心肌梗死 头24小时最好不用。
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与配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内科CCU
魏金玲
h
1
病例
• 病人男性,69岁,大便用力后突发呼 吸困难,呼吸37次/分,鼻孔扩张, 不能平卧,端坐位,同时频频咳嗽, 咯粉红色泡沫痰。病人烦躁不安,大 汗淋漓,皮肤湿冷,面色紫绀、灰白。 来我院就诊,诊断什么病?
h
2
急性心力衰竭的概述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急性心脏病变 引起心排血量骤降,导致组织器官 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
h
42
护理
• 严格掌握避免引起心率和心律及QRS 波 群变化的因素
• 动态检测动、静脉血气,血生化改变,及时 发现问题,报告医生纠正。
h
43
护理
• 熟知各种检测指标及预警意义 IABP3种触发方式心电触发、压力触发、内脏 触发 心律、心率、血压、反搏压、触发方式、反搏 时相、气囊充气大小反搏比例 预警系统包括:触发、漏气、导管位置、驱动 装置、低反搏压、氦气不足
h
17
抢救措施:
•快速利尿:
• 是抢救急性肺水肿的主要治疗方法。 用速尿20-40mg静推,速尿尚有扩张 静脉作用,而且此作用对肺水肿的 缓解早于利尿作用。
h
18
抢救措施:
• 硝普钠: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左心衰、 肺水肿,尤其是伴高血压者应首选。伴心原 性休克者应与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合用。
• 注意事项:从小剂量开始,直至达到所需效 果。避光;每6小时更换一次新配液体,减少 氰化物产生,严密监测血压,根据血压调整 滴速,停药时宜逐渐减量。
h
28
插人漂浮导管的并发症
• 1、心律失常:为多发生在插管术中的常见并 发症,由于导管尖端接触心肌壁或心瓣膜所致。
• 2.导管气囊破裂:常见于反复使用的导管, 气囊弹性丧失所致。
• 3.感染及血栓性静脉炎:由于置管术中无菌 操作不严格,导管维护中的污染而致直接的血 行污染 。
h
29
• 4·肺栓塞:由于导管头端充胀的气囊长时间嵌 入肺动脉或插管时导管在肺动脉中多次移动所 致。
• 5.导管堵塞或肺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有栓塞 史及血液高凝状态的病人。
• 6.肺动脉破裂:见于肺动脉高压、血管壁变性 的病人,由于导管在肺动脉内反复移动、气囊 过度充气所致。
• 7.导管在心腔内扭曲、打结:因导管质软、易 弯曲、插入血管长度过长时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