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知识点汇总(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完结篇)

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⑦贮蓄:存放,储藏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人教版七年级全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全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将对人教版七年级全册语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以下是各个单元的重点内容:
第一单元:写字与说话
- 研究基本的汉字书写方法和规范;
- 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口语表达。
第二单元:课文阅读与欣赏
- 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和细节;
- 欣赏诗歌和散文,体味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第三单元:记叙文阅读与欣赏
- 研究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
- 阅读各类记叙文,包括故事、传记等。
第四单元:议论文阅读与欣赏
- 研究议论文的特点和结构;
- 阅读各类议论文,理解作者观点和论证方法。
第五单元:话题作文写作
- 研究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 练以不同的话题写作短文。
第六单元:诗歌的形式与韵律
- 研究诗歌的基本形式和韵律结构;
- 欣赏各种类型的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第七单元:节日的俗与传说
-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俗和文化内涵;
- 阅读相关传说故事,了解传统节日的背景和起源。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全册语文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课文内容分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主要涵盖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现代实用知识三个方面。
1.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
在七年级教材中,词汇主要包括常用词和生词,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词汇。
语法方面,教材侧重于基础的语法概念和句子结构的学习,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等的基本用法以及句子的成分分析、主谓一致、时态、语态等方面的知识。
修辞手法方面,主要涵盖比喻、夸张、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手法。
2. 古代文化知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中,包括古代诗词、古文阅读、古代寓言故事、古诗赏析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古代作品,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之一。
3. 现代实用知识现代实用知识主要包括信息阅读、写作技巧、口头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在信息阅读方面,学生需要学会正确理解和提取信息;在写作技巧方面,教材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的写作技巧;在口头表达方面,教材通过辩论、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材重点难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语理解和运用课文中会出现一些生词和词组,学生需要通过课文的语境理解其词义,并能运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
2. 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学生需要了解、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思想和道德理念,理解柳宗元、杜牧等古代文学家的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 语法知识的运用学生需要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等的基本用法,并能正确运用在句子中。
4. 修辞手法的理解学生需要能正确理解并辨析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
三、学习方法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时,学生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高效阅读在阅读课文时,要注意提问并思考课文中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与中心思想相关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知识点汇总一、语文基本概念1.1 语文的定义语文是人类通过语言交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工具性的符号系统。
1.2 语文的特点语文是符号系统,具有表达能力、信息传递能力等特点。
1.3 语文的作用语文是交流、表达和理解思想和感情的工具。
它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获取知识、传承文化的必要工具。
二、语文知识点2.1 词语1.词的基本概念2.词的分类3.词性4.词义5.词语运用2.2 语法1.句子的基本概念2.句子的分类3.句子成分4.句子的特点5.句子的语法关系2.3 阅读1.阅读目的和方法2.阅读理解3.阅读技巧4.阅读素材2.4 写作1.写作基本方法2.文章类型和结构3.写作技巧4.作文评分标准三、语文学习策略3.1 学习方法1.认识自我2.积极思考3.有针对性地学习4.注意词汇积累5.善于阅读3.2 学习技巧1.检索技巧2.审读技巧3.听力技巧4.记忆技巧5.思维技巧四、典型文章分析4.1 古文1.古文的特点和体裁2.古诗词的鉴赏3.古文阅读与分析4.2 现代文1.现代文的特点和体裁2.现代文阅读与分析3.文章的主题、结构、用词和表达技巧五、拓展知识5.1 修辞1.修辞的基本概念2.修辞手法3.修辞在文章中的应用5.2 传统文化1.中国古代文化概览2.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3.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5.3 文学1.文学的基本概念2.文学成就与发展3.文学对人的生活和思想的影响以上是七年级语文人教版知识点汇总,掌握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 6单元知识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1- 6单元学问点归纳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1-6单元学问点归纳第一单元:阅读与表达1. 文言文基础学问- 文言文的特点和用途:古代汉民族的语言文字。
-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注释、疑问、解义。
2. 表达:- 字音和字义的关系:字音是字的读音,字义是字的意思。
- 文言修辞手法:夸张、对比、比方、借代、排比、反复、省略、插入等。
- 阅读文言文时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提高自己的人生修养。
3. 读书与观赏- 通过阅读名著,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培育审美和艺术修养。
其次单元:我的学校1. 篆、隶、楷三种字体的生疏:篆书是古代书法中较早的一种字体,楷书是现代书法中常用的字体,隶书是从篆书演化而来的一种字体。
2. 书法基本笔画分类:长、短、点、捺、提、勾、弯、折、挑、撇、捺、抹、提、点等。
3. 了解自己学校的历史和特点,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学校的宠爱和骄傲。
第三单元:父亲1. 了解父亲的成长经受和奋斗历程,生疏到父亲的辛勤努力和付出。
2. 学习父亲的为人和做事的态度,从父亲身上吸取正能量。
3. 学会感恩,体验父爱的宏大和无私。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四单元:我的幻想1. 了解什么是幻想,生疏到幻想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制订目标和方案,努力追求幻想。
3. 了解成功的条件和原则,学习从失败中吸取阅历。
第五单元:学校生活1. 适应学校生活的转变:从学校到学校的过渡期,学会与同学相互支持和挂念。
2. 把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与人沟通和协商、查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等。
3.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育自主学习的力量。
第六单元:母爱1. 了解母亲的辛勤付出和爱的宏大,感恩母亲的哺育之恩。
2. 借助母爱的榜样,培育自己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3. 学会与母亲沟通和沟通,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以上是人教版语文七班级上册1-6单元的主要学问点归纳,期望对你有挂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学常识总结一、文学常识概述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文学常识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文学常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在学习文学常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还可以认识到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点,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二、古代文学常识1. 文学体裁:古代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曲、赋、小说等多种体裁,其中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有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学习古代文学常识时,要重点了解古代文学的各种体裁及其特点,比如古诗的韵律、词的抒情和曲的音乐性,以及不同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主要包括唐诗、宋词、元曲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常识,可以了解各个文学流派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领略不同流派的魅力和价值。
三、现代文学常识1. 文学思潮:近现代文学在思想、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的文学思潮。
通过学习现代文学常识,可以了解不同文学思潮的兴起和影响,以及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对比不同文学思潮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有助于全面理解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2. 文学知识:现代文学注重原创性和创新性,作家们在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上追求独特性和个性化。
学习现代文学常识,要重点关注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了解他们的写作背景和生活境遇,分析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培养批评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个人观点和感悟通过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中的文学常识,我深刻感受到文学对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的重要影响,文学作品是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传承,是艺术的享受。
对于我来说,学习文学常识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提升。
尤其是在学习古代文学常识时,我深深被唐诗宋词的韵律魅力和意境美感所打动,体会到古人的情感交融和生命力量,对现代生活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启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一、字音字形。
1. 易错字音。
- 贮蓄(zhù xù):“贮”容易误读为“chǔ”。
- 粗犷(guǎng):不能读成“kuàng”。
- 莅临(lì lín):“莅”字较难读准确。
- 确凿(záo):注意与“zuò”区分。
2. 易错字形。
- “诀别”的“诀”,不要写成“决”。
诀别是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有永别之意,“诀”有诀窍、口诀等与话语相关的含义,在这里表示分别时的话语等内涵。
- “云霄”的“霄”,与“宵”区分。
“霄”指天空,如九霄云外;“宵”指夜晚,如元宵。
- “分歧”的“歧”,不要写成“岐”。
“歧”有岔道、不一致的意思。
二、词语理解与运用。
1. 重点词语解释。
- 朗润:明朗润泽。
例如:山朗润起来了。
- 静谧:安静。
如“静谧的夜晚”。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2. 词语辨析。
- “安静”“宁静”“寂静”- “安静”侧重于没有吵闹和喧哗,常形容环境或人的状态,如“教室里很安静”。
- “宁静”更强调平静、安静,常用来形容环境,有平和、静谧的感觉,如“宁静的夜晚”。
- “寂静”表示没有声音,程度比“安静”和“宁静”更深,如“寂静的山谷”。
三、古诗词背诵与理解。
- 主题:这首诗通过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 重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 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 重点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将自己的愁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陪伴友人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明月人格化,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四、文言文知识。
- 通假字。
- 古今异义。
人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全)

人教版初中语文知识点(全)
知识点一:古代文学
- 《诗经》:介绍《诗经》的内容、作者和意义等。
- 《楚辞》:介绍《楚辞》的特点、作者和代表作等。
- 《古文观止》:介绍《古文观止》的作用、内容和影响等。
- 古代文言文阅读:介绍阅读古代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等。
知识点二:现代文学
- 鲁迅的代表作:介绍鲁迅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 郭沫若的代表作:介绍郭沫若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如《智取
威虎山》、《新长征路上的摇篮曲》等。
- 当代作家:介绍一些当代作家,如余华、莫言等,以及他们
的代表作品。
知识点三:古代诗词鉴赏
- 古代诗词的分类和特点:介绍古代诗词的分类,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 古代诗人的代表作:介绍一些古代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知识点四:现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的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介绍现代诗词的特点,如
抒情、写景等,以及一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 现代诗人的代表作:介绍一些现代诗人,如北岛、顾城等,
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知识点五:文学常识
- 文学流派:介绍一些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
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 构成元素:介绍构成文学作品的要素,如主题、情节、人物等。
- 修辞手法:介绍一些文学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以及
它们的作用和效果。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