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斜面》练习(含答案)

4.14《斜面》练习一、填空题1、像坡道那样,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平面,叫作_______。
2、斜面是一种______机械。
3、斜面坡度越小,拉力越______,越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简单机械包括杠杆,轮滑,轮轴和斜面四个部分。
()2、轮轴以轮带轴费力,以轴带轮省力。
()3、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4、螺钉应用了斜面原理制作的。
()5、上山走直道省距离,但费力。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上山的公路修成盘旋状是利用( )的原理A.斜面省力B.轮轴省力C.杠杆省力2、下面的工具和设施用到斜面的是()A.辘轳B.钓鱼竿C.滑梯3、根据斜面作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螺纹越密,螺钉越容易拧进木头里B.螺纹越疏,螺钉越容易拧进木头里C.螺钉容易拧进木头里,与螺纹疏密无关4、拉力大小跟斜面坡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斜面的坡度越小,拉力越小越省力B.斜面的坡度越大,拉力越小越省力C.拉力大小与坡度无关5、用螺丝刀把螺钉拧进木头里,运用的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有()A.斜面轮轴B.斜面杠杆C.杠杆轮轴四、连线题:工具与机械连线坡度18°的公路啤酒开瓶器汽车方向盘塔式起重机杠杆轮轴滑轮斜面五、实验题探索:不同坡度的斜面的省力情况(1)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把同一铁球沿不同斜面拉到相同高度的M点。
斜面1 斜面2 斜面3沿斜面提升铁球的力1.1N 0.75N 0.6N(2)根据实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讨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斜面2、简单3、小省力二、判断题1、√2、✘3、√4、√5、√三、选择题1、A2、C3、A4、A5、B四、连线题五、实验题(1)沿斜面1提升铁球用的力大,沿斜面3提升铁球用的力小(2)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_刺猬》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刺猬》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根据课文《刺猬》回答问题。
“我”是怎样对待小刺猬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2. 联系《刺猬》课文内容,说说句子引号中词语的特殊含义。
(1)刺猬在“树干”之间跑来跑去。
________(2)它看到了前面的“小湖”,便把嘴伸了进去。
________3.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________(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________(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________4. 填写适当的量词一________浅蓝一________红霞一________云彩一________轮船一________亮光一________太阳5. 按要求写句子。
冬天来了。
(改拟人句)________6. 辨认后再组词。
7. 写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A表示反语、讽刺 B表示特定的称谓 C表示强调(1)掩着耳朵去偷铃,这个法子太“巧妙”了。
________(2)它看到了前面的“小湖”,便把嘴伸了进去。
________(3)这位老同志还是“单干户”。
________8. 巧填关联词(1)爷爷已经快八十岁了,身体却很硬朗,________他常年坚持锻炼。
(2)我________说了,________不怕发表。
9. 修改病句(1)李老师光荣的被评为全国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
________(2)妈妈常对我说起那过去的往事,要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________10. 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刺猬》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答案】“我”为刺猬营造氛围,让它在我家自由玩耍,给它添置“小湖”,还给它喝牛奶、吃面包,像对待家人一样地对待它,表达了我对刺猬的喜爱。
【优质】最新语文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暴风雨》精编习题

2 暴风雨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ì()息 páo()哮哽yâ()xuàn()丽 huǐ()灭 jǐn()绣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2.因惊慌而心跳得厉害。
()3.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4.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三、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1.辗转(1)(身体)翻来覆去。
(2)经过许多地方。
2.咆哮(1)形容水流奔腾轰鸣。
(2)(猛兽)怒吼。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是按照顺序记叙的,暴风雨来临之前,写了;暴风雨来临时,写了;暴风雨来临后,写了、、、。
2.这篇课文不仅仅在描写景色,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报到)了人间的黎明。
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的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耀闪烁)着光华。
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的村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震荡激荡)。
1.将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2.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仿写一句。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4.读完这段话,让你联想了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简单写一写。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雷雨(节选)夏日的中午,连空气也发烫。
笔直的大道,无遮无盖地曝晒在阳光之下。
路旁的几株柳树,热得无精打采,低垂着枝条。
柏油路软绵绵的,一脚踩出一个浅浅的脚印。
一串汗珠摔下地,“吱”的一声,冒了一道白气,就没影了。
方才还是烈日炎炎,万里蓝天不见一丝云絮。
一转眼,狂风尖厉地呼啸着,旋转着,把路边的几株柳树吹得七颠八倒。
“沙沙沙”,一些小砂子平地飞起,撞到窗子的玻璃下,发着声响。
不知谁的草帽,被风吹得像风筝似的,一翻一翻地飞向空中。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昼夜与四季》课堂作业新设计(2023春)(附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昼夜与四季1.白天与黑夜一、填空题1、随着太阳东升西落,我们迎来一个个白天和夜晚,看到周而复始的_______现象。
2、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被太阳光照亮的地方就产生_____,背着太阳光的一面便产生了______。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_____小时。
4、白天超过24小时的现象叫做______,黑夜超过24小时的现象叫做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误的打✘。
1、极昼和极夜是地球两极地区奇特的自然现象。
()2、在地球上总有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3、一个白天和黑夜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4、白天和黑夜对动物、植物、人类的生活都有影响。
()5、由于太阳围绕地球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昼夜交替变化是( )的缘故A.地球绕太阳转B.太阳绕地球转C.地球自转2、猫头鹰在夜晚活动,郁金香在白天开放,都是受( )的影响。
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太阳热量3、地球上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地区。
A.北极B.南极C.赤道4、一天中的气温变化与( )有关。
A.地球的自转B.阳光照射角度C.昼夜交替5、言泽用电灯和地球仪做地球昼夜交替模拟实验,它们分别模拟的是()A.太阳和地球B.地球和地球上的人C.太阳和月球四、实验题为了探究地球、太阳怎样运动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某学习小组提出了几种假设,并利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把他们的假设和对应的模拟实验用线连接起来。
2、模拟实验中,手电筒模拟的是______,乒乓球模拟的是______。
4、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并用阴影画出地球的“白昼”地区。
2.谁先看到日出一、填空题1、地球绕着______自西向东转。
2、地球上西边比东边见到太阳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北京比乌鲁木齐先看到日出。
()2、地球自西向东转,西边比东边先见到日出。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长江作业答案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长江作业答案1 海上日出【新词理解】示例:瞬间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基础练习窗】一、霞范刹镶纵二、1. 果然 2. 突然 3. 居然 4. 悠然五、镶透染这些所填的词语用得好,因为作者把太阳当人来写,用人的动作连续表现太阳透过黑云,突出重围的形象,表达出作者对蓬勃向上、不畏黑暗的太阳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读写新视点】六、1. zhòng shìjìn chà2. 太阳从出现到升起的过程时间2 暴风雨【生字识记】1. 咽拭【新词理解】害怕好像温和美丽【基础练习窗】二、1.示例:抽泣哭泣号啕大哭2. 示例:犹如仿佛好像3. 示例:波涛睡眠情感三、1. ① 2. ③ 3. ②四、时间暴风雨雨过天晴的清晨人们受到种种局限,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美【读写新视点】五、1. 略。
2. 第一束光线清晨碧空3. 清晨,雨过天晴的美丽景色六、3.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暴雨。
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新词理解】形容非常畅快。
粗鲁强横,粗率豪放。
形容被风吹起的水面波纹。
常用作比喻心里细微的活动。
【基础练习窗】一、恬眸峦伫犷嬉衍妩四、蓝锦缎蓝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晶莹、透亮妩媚清丽辽阔帆影桨声笑语更加突出表现青海湖的朴素和自然反问谁都不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
【读写新视点】五、1. 绿莹莹蓝色2. 两个“扑”字很形象地表现了“我”对青海湖的久久期待和向往,更表现了“我”来到青海湖的激动和兴奋,眼前的美景已经令作者惊讶得不敢相信。
3. 比喻对比蓝色湖水纯正且深沉六、1. 青海湖的传说和形成。
2. 这样写可以更加突出青海湖的梦幻特点,强调自己对青海湖的久久向往与热爱之情。
自我检测一一、zòng chàyètián zhùmián三、1.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仿写略。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课_丰碑》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课丰碑》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 根据课文《丰碑》回答问题。
什么是“丰碑”?文中“丰碑”是指什么?________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________2. 给画线的字画出正确读音。
3. 选词填空。
严峻严厉(1)这次考试给了他一个________的打击。
(2)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________的考验呢?4. 将下面的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________(2)“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________(3)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________5.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当时()A.他为多次发生的冻死人事件感到忧虑B.他为军需处的失职而造成人有人冻死而气愤C.看到战友牺牲,他化悲痛为愤怒,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6.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他的眼睛湿润了。
此时()A.他为牺牲了一个军需处长而伤心,更为缺少装备而造成的牺牲痛心B.军需处长牺牲的悲壮感染了他C.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品质令他崇敬7.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
此时()A.受到军需处长崇高品格的鼓舞,战士们一定会坚强地克服各种困难,将军坚信队伍一定会走出雪山B.将军内心的痛苦无以言表。
失去了军需处长,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C.将军相信队伍中的所有人员都会尽职尽责,绝不会出现无谓牺牲的事件了8.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将军边走边喊________不要停下来________快速前进________前面有人冻死了________ 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________9. 按原文《丰碑》填空一个________的老战士,________的树干坐着。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作业答案

1 形形色色的动物一、1. 孔雀:亚热带、热带、温带北极熊:严寒地带、北极梅花鹿:气候微寒、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东北虎:气候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针阔叶混交林2. DABEC二、(略)三、(略)四、(略)2 动物吃什么一、(略)二、(略)三、(略)3 动物怎样运动一、金鱼(鱼鳍游动)丹顶鹤(翅膀飞行)扬子鳄(四肢爬行)蝗虫(后肢跳跃)青蛙(四肢弹跳)白鳍豚(鱼鳍游动)蚯蚓(身体蠕动)蝴蝶(翅膀飞行)二、1. B 2. B 3. C 4. C三、(略)4 动物的防御一、乌龟(龟壳)羚羊(跑;头上的角)竹节虫(伪装)海马(发声求救)野兔(快速逃跑)变色龙(伪装)比目鱼(伪装)黄鼠狼(放臭屁)二、保护作用三、红嘴鸥的防御行为:用喙防御;用爪子防御,用抓和挠狠狠给予对方反击;用叫声防御,高声尖叫,让对方望而却步;用翅膀防御。
麝牛的防御行为:遇到攻击时,一群麝牛立即构成防御阵形,组成群体来防卫。
四、(略)5 动物的繁殖一、1. 胎生动物:猴、马、虎、猪、鲸卵生动物:蛇、蚕、鱼、龟2. 利用风力传播,利用水流传播,利用动物传播,利用自身弹力传播。
3. 相似,都是有性繁殖,有精卵结合的过程。
二、1. √ 2. × 3. × 4. × 5. ×三、皱唇鲨、蝮蛇。
6 多彩的生命一、1. 蚕的一生:卵、幼虫、蛹、成虫啄木鸟的一生:卵、幼鸟、成鸟绿豆的一生:种子、萌发、幼苗、成长、开花、结果2. (略)二、(略)三、(略)7 植物的繁殖一、1. 柳树(种子)、马铃薯(块茎)、红薯(根块)、油菜(种子)、松树(种子)、含羞草(种子)2. 进行繁殖,使物种保留下来。
二、1. (略)2. (略)8 茎繁殖一、用茎繁殖:草莓、月季、吊兰、甘蔗、红薯、荸荠用种子繁殖:苹果树、爬山虎二、1. 茎的下端剪的角度;柳条的长度、生长状况、插入的土壤条件2. (略)3. (略)4. 扦插三、能保持花卉、果树的优良品种,让花提早开花,让果树提前结果,能增进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9 移栽植物苗一、1. 3月12号2.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生命在于绿色,盼望在于绿色二、1. × 2. × 3.√ 4. ×三、1. 尽量别拿掉本身的泥;要减少叶子的数量;将植物放在阴凉处;浇水不宜过多。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4-13《轮轴》练习(含答案)

4.13《轮轴》练习一、填空题1、由一个______和一个同心______组成的简单机械,叫作轮轴。
2、使用轮轴时,在_______上用力更省力。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螺丝刀、水龙头和方向盘都利用轮轴原理。
()2、大圆叫轮,小圆叫轴,轮和轴固定在一起。
()3、轮能带动轴,轴带动不了轮。
()4、在轮上用力和在轴上用力的效果一样。
()5、门把手是轮轴,力用在轮上。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下列工具利用轮轴原理的是()A.扫帚B.启瓶器C.门把手2、关于螺丝刀的说法错误的是( )A.螺丝刀拧螺丝钉时利用了轮轴原理B.用螺丝刀拧螺丝钉能省力C.刀杆不变,刀柄越细越省力3、下列轮轴类工具使用时力用在轴上的是()4、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A.温度计B.测力计C.弹簧秤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轮轴装置都是在轮上用力的B.轮轴装置的轮都是圆形的C.普通钥匙开锁利用了轮轴的原理1、轮轴的作用的实验:用一根绳子把几个钩码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转动刀柄,将钩码吊起;再把几个钩码系在刀柄上,转动刀柄,将钩码吊起。
(1)在这个实验中用到了哪些实验器材?答:在这个实验中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这个实验中,螺丝刀刀柄相当于轮轴中的_______,螺丝刀刀杆相当于轮轴中的_______。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轮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下图是螺丝刀的两种不同用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螺丝刀应用了_______原理;图二中螺丝刀应用了_______原理。
(填“杠杆”或“轮轴”)(2)请在图中标出杠杆的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标出轮轴的轮和轴。
(3)如图,选择三把不同螺丝刀对两种使用方法省力情况有影响的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课后习题答案P4(2)答:文章描写了:晴朗时,有云时的海上日出。
文章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的。
(3)答:“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我对它的理解是: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喜爱,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
改为感叹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呀!(4)答:①这个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有云时日出的样子。
②这些词写出了太阳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也洋溢着作者热爱阳光的喜悦之情。
③这些字把太阳的威力表现的淋漓尽到,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加宽广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P7(2)答:课文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描述的,暴风雨来临之前,写了电闪雷鸣;暴风雨来临时,写了狂风暴雨;暴风雨之后,写了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朝阳水珠、远山林舍。
(3)答:他写出了大自然的雄壮之美、柔和之美,我们应该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
(4)答:如同……小雨滴打在窗上,如同鼓点一般,滴滴沥沥,真好听!这样写可以让雨滴更活一些。
宛如……枯萎的菊花宛如一个低垂的老人头。
这样写可以把菊花写得更枯萎一些。
犹如……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这样写可以把环境写得更加恶劣。
P11(1) 答:写了:①青海湖②美丽的湖边风光③鸟的世界,鱼的乐园。
(2)答:因为结合第一题的答案①湛蓝的湖水②美丽的湖边风光③鸟的世界,鱼的乐园,分析出青海湖的蓝与美和鸟鱼的家园,所以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3)答:因为作者列举了其他湖泊的特点,使他们与青海湖的质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青海湖的粗犷、自然的美,所以要写到这些著名的湖。
P12(2)答:这首诗分别写了欢快的黄莺,丛丛绿树映着的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还有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的南朝数不清的寺庙等景色。
P22(1)答:课文写了“我”这些背课文的经历:“我”第一次背课文时的“轻松、流畅”;背《匆匆》一文时,“我”只顾欣赏课文而疏于用心背诵课文,受到妈妈谆谆教导和激励后攻克难背课文的体会;讲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桃花源记》并从中体会到诵读的方法和益处。
(2)答:我原来对“背课文”持不认真,不脚踏实地的态度;学习课文后我的新看法是:对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
(3)答:我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是:①书要多读,读得多了,书里面的意思和内容就会自然明白。
②说明要多记多背的好处:从背书中能获得很多知识和乐趣。
强调这种好处的获得是渐进和持续的。
P27(1)答:作者在钟楼读书,享受到的乐趣有:读到了精彩的故事,欣赏来美丽的风景,拓宽了视野,发展了想象,丰富了阅历。
(2)答:出现了4次,作用是:他运用了反复的写法。
表达了作者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通过不断反复,强化了这种感情。
P31(2)答:第一个意外是:邻座是个十分热心、古怪的人;第二个意外是:生日当天收的这位邻座寄来的礼物;第三个意外是:这位邻座是《童年》的作者高尔基。
这些表现了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品质。
(3)答:这叫藏露法,先把“底”藏起来,最后出其不意的抖露出来把文章推向高潮,形成文章的波澜。
(4)答:因为“我”的哭是被书中人物的悲惨生活打动,着众人生体验,丰富了个人阅历,所以有乐趣。
P32(2)答:诗歌通过描写春天江边盛开的一簇深浅不一的桃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P40②答:第一个句子:这是别人劝他留在美国时,他说的话,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渴望回国,无限热爱祖国。
第二个句子:这是他登船回国时,面对美国记者采访时说的话,表明他在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报效祖国而准备。
第三个句子:这是他回到祖国后说的话,可以感受到他回国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支持他等到了这一天。
P44②答:“丰碑”,丰指高大;碑,比喻不朽的功绩。
这句话含义深刻,从形象上看,大雪覆盖着军需处长的身体,确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更重要的是,军需处长那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对革命事业一片赤诚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中的一座丰碑。
P44③答:将军“愣了一下”说明有点失神的样子,可能感觉到自己担心的事(能不能经受严峻的考验)果然发生了,心里很急,所以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看到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脸色严峻,“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些神态描写表现了将军两种不同的情感。
有对军需处长的不满和责备,有对红军战士深深的爱。
当得知这位冻僵的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时,对将军的这些神态、动作的描写体现了将军内心的巨大震动。
“愣住了”是因为将军怎么也没想到眼前的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并误认为这是军需处长的失职造成的后果。
将军对这位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充满了敬佩之情,表现了对这位老红军战士的崇敬与哀悼,所以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P44④答:突出了自然条件的恶劣,环境描写起到的衬托作用。
P48③答:“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总领全诗,是全诗的主旋律,表达了诗人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同时祝福祖国的思想感情。
P57①答:课文是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写盘古开天辟地:先写盘古分开了天地,再写盘古顶天立地,是天地形成的过程,最后写盘古的整个身体化为宇宙万物。
全文赞颂了盘古与自然斗争的献身精神。
P61①答:嫦娥——美丽、善良、机智。
后羿——力大神勇,对妻子情深意重。
逢蒙——奸诈贪婪P65②答:“一小步”是指阿姆斯特朗和他的同伴踏上月球后走出的一步,“一大步”指的是随着阿姆斯特朗等踏上月球,人类几千年的梦想变为现实,是人类进步史上伟大的创举。
P65③答:“心驰神往”表现出人类对月球奥秘的追求与探索是孜孜不倦的。
“广袤无垠”写月球上与美丽的传说中想象的不一样,没有草木,没有生物,很是荒凉。
P78 2:答:课文围绕“回忆—依恋—思念”蔡老师为线索,写了7件小事:一.假装发怒,二.交跳舞,三.观察蜜蜂,四.教读诗,五.模仿,六.排除纠纷,七.梦中寻师,详写了后两件事。
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
P78 3:答:①说明这是偶然唯一的一次。
②写出了老师形是真实是假的情态。
③说明老是并未存心“打我”,可见慈母般的情怀。
④轻轻虚打的动作让大家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会意的,温柔的笑声。
“小事”对老师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一颗幼小的心灵来说,分量是在太重了。
老师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的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其终身难忘。
P82 2:答:文章从五方面描写傻二哥:①傻二哥吆喝的内容,②傻二哥的特点—助人为乐,③傻二哥的衣着工具,④傻二哥吆喝前的准备,⑤傻二哥的性格—有耐心,不怕麻烦,“傻”是因为他助人为乐,有一股热心的傻劲儿,“傻”在文中是贬义褒用,是对他性格的高度概括。
P86 2:答:王大爷是一个勤劳善良,慈祥,心灵手巧,有爱心的老人P86 3:答:作者喜欢的不仅仅是小花狗,更是对王大爷的一种怀念,小花狗是一个爱心的传承,是“我”对后来人生的警醒,督促我不犯错,少犯错,并在生活中处处播撒爱心。
P86 4:答:省略号的用法:语意未尽,引人思索。
P961:答:文章写了长颈鹿,基马猴,河马,大象,犀牛,鬣狗,野牛,狮子,着重描写了长颈鹿,基马猴,河马,大象,狮子。
P99 2:答:这种不羞愧,不自卑是一种面对忙碌而平庸的积极态度,是一种对生活始终如一的热爱。
P104 4:答:①指的是“我”的两条腿。
②指的是装了水的盘子。
③指的是我对待刺猬想对待家人一般。
引号中的内容都是无形的比喻。
P1162、答:因为他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
从中我们感受到他们的虚伪和愚蠢。
3、答:这句话是剧情的焦点,是剧情得以展开的立足点,也是课文的文演。
这句话是盘在行骗的幌子,他切中了皇帝、老大臣、官员爱慕虚荣的要害,是骗子行骗成功。
它增强了剧本的戏剧效果和讽刺效果。
P124 3、答:(1)这句话是阿庆嫂与刁德一交锋时说的,这是一句俗语,意思是:你刁德一话中有话。
怀疑我将新四军伤病员藏了起来。
(2)、这句话是阿庆嫂都胡传魁说的,但是所给刁德一听的,解释了刁德一多疑,不怀好意的心理,又带有几分愠怒和讥讽。
(3)、“滴水不漏”本来纸容器密性好,一滴水也洒不出来,这里只阿庆嫂说话很圆熟,让刁德一找不出一点漏洞,得不到一点想得到的消息。
P132答:小嘎子机智聪明、胆识过人、尽忠职守、非常顽皮。
P143-P1442、答:“我”指每个人自己,“你”指他人,“我们”指的是世界上所有的人。
表达了期盼世界和平,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
3答: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同情与温暖。
P148 2答:“我”和维克多弟弟共同的梦想是做一名邮政工人,做传递和平的绿色使者。
为此,“我”做了不少事情:“我”给小难民写信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同饥饿疾病作斗争;“我”给难民小朋友们寄去衣物、药物、文具。
提供生活物资帮助;“我”还向全世界小皮、小朋友们提出倡议,一起声援难民,给他们道义上的支持。
P1521、雷棣的愿望是像爸爸那样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2、父亲牺牲后,雷棣有了这些变化:他不再淘气,变得懂事多了,常常关心妈妈;他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国际政治;他发奋学习,博览群书,刻苦学习英语,在数学和作文竞赛中均获得良好成绩等。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爸爸的牺牲给了他很大的触动,他化悲痛的力量,下定决心要继承爸爸的事业,像爸爸一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生命去捍卫和平。
3、教授说他是个优秀的孩子是因为他很勤奋努力,自立自强,不依附于他人,靠自己的努力去赢得成功。
七、中心思想1.《海山日出》:本文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写了晴朗的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2.《暴风雨》: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主要写了暴风雨之夜和雨后清晨的情景以及作者的感受。
通过电闪雷鸣、狂风骤雨的暴风雨之夜和鸟语花香、绚丽明媚的雨后清晨的景色对比,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表达了作者对暴风雨的喜爱之情。
3.《青海湖,梦幻般的胡》:课文以游踪为叙述线索,通过写游前、游中、游后的所见所想,描写了青海湖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以及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背课文》:本课讲述了“我”小时候背课文的三段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喜爱之情。
5.《钟楼读书》:课文以读书感受为线索,通过在介绍在钟楼读书的经历,与读者分享读书的乐趣,表达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6.《意外》文章记叙了“我”在十三岁生日那天,独自一人到剧院看戏遇到文豪高尔基,并在第二年的生日那天收到高尔基送的礼物这件事,表达了“我”对高尔基的敬爱之情,赞扬了高尔基平易近人、关心青少年的平质。
7、《“我终于回来了”》:课文记叙了钱学森千方百计克服了美国政府设下的重重阻挠,最后在中国政府地帮助下,终于回到祖国的故事,赞扬了这位海外赤子日夜思念祖国、无限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