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技巧性计算专题训练(无答案)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计算专题(word版 含解析)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复习计算专题小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实验室中稀硫酸因标签破损,需测定其质量分数。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该稀硫酸样品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A点时溶液中阴离子的符号是_____。
(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2.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g.试回答:(1)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某兴趣小组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样品中杂质不与水反应也不与酸反应),取样品13g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4.100克4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与200克硫酸溶液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求:(1)生成硫酸钠多少克?(2)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3)生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5.向盛有28g 氯化钡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73.3g 水,固体完全溶解。
再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化学方程式为:2424=Na SO +BaCl 2NaCl+BaSO )(1)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_____。
中考化学技巧性计算专项训练

质量守怛定律应用计算(一)简单的质量加减1.设有a g氢酸钾和b g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可得到c g氯化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得到氧气的质量为……………………………………………………………………………………..()A. (b-c)gB. (a+b-c)gC. (a-c)gD. (a+b+c)g2.一定量的氯酸钾与1.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残留的固体质量为m g,收集到n g气体,则原氯酸钾的质量为…………………………………………………………………..……………...()A. (m+n+1.5)gB. (m+n-1.5)gC. (m+n)gD. (m-n-1.5)g(二)判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下列四个反应中,生成物均为C。
如果C的化学式为AB3,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 3AB2 + B2 = 2CB. 2AB2 + B2 = 2CC. AB2 +3B2 = 2CD. AB2 +2B2 = 2C(三)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三次实验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第一次B. 第二次C. 第三次D. 三次均符合1. 某化学反应A + B = C + D,若15g A和25g B完全反应可生成10g C,那么生成10g D 时,参加反应的A 的质量是…………………………………………………………………..………….………...()A. 20gB. 15gC. 10gD. 5g2.在化学反应X + Y = M + N中,5g X和3g Y恰好完全反应,其中生成1g M,要制取14g N,需要X和Y各是…………………………………………………………………………..………….………...()A. X=6g,Y=10gB. X=10g,Y=6gC. X=4g,Y=10gD. X=20g,Y=12g3.现有A、B、C三种物质各15克,充分反应后生成D物质30克,此时C 已完全反应,若再加入10克C,A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A与B的质量比………………………………………………..()A 3∶2B 2∶3C 1∶1D 3∶54.有三种物质X、Y、M各15g,将它们混合后加热反应生成新物质N为30g,若在原混合物中增加10g M,仍在原条件下加热反应,则化合后M、X无剩余而Y有剩余。
专题04 技巧性计算(课件)-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D
方法六:图像法
类型3.多种碳酸盐与酸反应比较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例.相等质量的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固体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其中正确的是( )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 ②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钾 ③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 ④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钾 ⑤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钾A.①② B.①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FeO>Fe3O4>Fe2O3
1.比较CuS、Cu2O、CuO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 。
【解析】硫元素(32)与氧元素(16)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可将以上化学式变形为:CuO2、CuO1/2、CuO,若三种物质中铜元素质量相等,氧元素质量越大,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小。故三种物质中铜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为Cu2O > CuO > CuS。
7
方法三:凑数法
例1. 工业锻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现有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其中Ca与C的质量比为10∶1,则该混合物中Ca与O的质量比为( )A.2∶3 B.3∶2 C.1∶2 D.3∶1
【解析】Ca与C的质量比为10∶1,设C的质量为12,则m钙:m碳=120∶12=(40×3)∶(12∶1),即Ca与C的原子个数比为3∶1,只有CaCO3中含有碳元素,所以CaCO3的个数为1,CaO的个数为2,Ca与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5,Ca与O的质量比为:(3×40)∶(16∶5)=120∶80=3∶2。
0.69g
方法四:差值法
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Na2CO3+H2O+CO2↑,充分加热24.8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6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技巧性计算专题训练

守恒法或关系式法守恒法:利用反应前后某种量的守恒,如元素质量守恒;物质质量守恒;原子个数守恒;正、负化合价总数守恒等进行计算。
守恒法往往穿插在其他方法中使用,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基础,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关系,达到速算效果。
一般与化学式中的元素质量分数配合使用。
例1.有一包镁粉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共25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0 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8 gB.10 gC.12 gD.13 g提示:利用镁元素守恒可以计算出溶质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使混合物种镁元素的质量,用总质量减去镁元素的质量即得氧元素的质量。
练习1. 将3.0 g表面有一层氧化物薄膜的镁带,放置于98 g 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 15.0 gB. 12.0 gC. 8.8 gD. 16.5 g2. 镁粉、铝粉、铁粉组成的混合物8 g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含22.2 g溶质的溶液,则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A. 1.6 gB. 0.4 gC. 0.2 gD. 0.8 g3.某同学取8 g ZnO、Al2O3和Cu的混合固体,与73 g 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的百分含量为()A. 70%B. 40%C. 30%D. 60%4. 把8.9 g Mg、Zn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 g H2,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A. 23.4 gB. 29.25 gC. 30.5 gD. 26.25 g5. 充分加热24 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g。
6. 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计算题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专题:计算题1.氢气的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
M合金是一种储存氢气的新型材料,取28.8gM在O2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24.0gCuO和16.0gMgO。
请填写下列空格(1)上述燃烧过程中消耗O2的质量为g。
(2)计算M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2.复方冬青油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的作用.其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2)该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
光照3.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C2H5OH+3X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以从空气中吸收968.0gCO2。
(1)X的化学式为。
(2)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质量是?4.丁酸乙酯(C6H12O2)是一种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于食品调香剂,回答下列问题:(1)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丁酸乙酯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100g稀盐酸恰好跟10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求:⑴生成氯化钠的质量;⑴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石灰石是常见的主要矿石之一,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同学们称取50g石灰石样品,平均分成五份,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石灰石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和稀盐酸反应):烧杯⑴烧杯⑴ 烧杯⑴烧杯⑴烧杯⑴(1)l0g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g二氧化碳。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7.2021年“五一”假期出行强劲复苏,全国客流量达到2.65亿人次。
虽然我国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在公共场所仍要注意消毒杀菌。
戊二醛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1)戊二醛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2)戊二醛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 g戊二醛和152g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计算题+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计算题1.建造船舰的特种钢材需要用铁矿石来冶炼。
某同学为测出某地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B 中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产生的气体被完全吸收,且杂质不参与反应,并假设气体通过溶液时不带出水蒸气)(1)图1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是;C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说明。
(2)由图2可知赤铁矿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3)计算该地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4)(定量分析)已知:CO与Fe2O3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铁的同时,也会生成一些FeO 或Fe O某实验室将CO与Fe2O3在密闭容器中隔绝空气加强热来测试某温度下的反应结果,34假如某次测试实验前后收集的数据如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物质CO Fe2O3Fe FeO CO2反应前的质量/g19.680000反应后的质量/g0011.2a30.8①表中a的值为;①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7CO+5Fe O 高温 Fe+ FeO+CO 2。
2.二氧化氯(ClO 2)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工业制取原理为32222NaClO +4HCl =2ClO +2NaCl+Cl +2H O ↑↑(浓),某工厂将30kgNaClO 3固体加到100kg 浓盐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13.5kgClO 2 (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其它物质全部形成溶液)。
已知:NaClO 3和ClO 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6.5和67.5。
试计算:(1)参加反应的NaClO 3的质量;(2)所得溶液中NaClO 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1%)3.铝锂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航空航天工业最具竞争力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之一,生产中利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23Al O )来冶炼其中一种金属铝(化学方程式:2322Al O 4Al 3O +↑通电催化剂),现用200t 的某铝土矿石,炼出54t 的铝。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技巧性计算专题训练(无答案)

守恒法或关系式法守恒法:利用反应前后某种量的守恒,如元素质量守恒;物质质量守恒;原子个数守恒;正、负化合价总数守恒等进行计算。
守恒法往往穿插在其他方法中使用,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基础,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关系,达到速算效果。
一般与化学式中的元素质量分数配合使用。
例1.有一包镁粉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共25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0 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8 gB.10 gC.12 gD.13 g提示:利用镁元素守恒可以计算出溶质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使混合物种镁元素的质量,用总质量减去镁元素的质量即得氧元素的质量。
练习1. 将3.0 g表面有一层氧化物薄膜的镁带,放置于98 g 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 15.0 gB. 12.0 gC. 8.8 gD. 16.5 g2. 镁粉、铝粉、铁粉组成的混合物8 g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含22.2 g溶质的溶液,则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A. 1.6 gB. 0.4 gC. 0.2 gD. 0.8 g3.某同学取8 g ZnO、Al2O3和Cu的混合固体,与73 g 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的百分含量为()A. 70%B. 40%C. 30%D. 60%4. 把8.9 g Mg、Zn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 g H2,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A. 23.4 gB. 29.25 gC. 30.5 gD. 26.25 g5. 充分加热24 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g。
6. 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计算题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计算题1.5G 时代的到来给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芯片制作的主要原料为晶体硅(Si ),工业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为:242H +SiCl Si+4HCl 高温。
计算2g 氢气参加反应理论上可以得到硅的质量。
2.某化工实验室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40g ,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的石油产品中含24H SO 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3.120克醋酸(CH 3COOH )与 克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相等。
(写出计算过程) 4.过氧化钙(CaO 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工原料,工农业生产中用作漂白剂、种子消毒剂及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等。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2222CaO +2H O 2Ca OH +O =↑()。
某同学把20g 不纯的过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3.2g 。
请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5.为测定某地天然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取25g 样品,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反应生成CO 2的质量为_____g 。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6.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
在碘酸钾(KlO 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精确0.1%)。
7.取Na 2CO 3和NaCl 的混合物10g 加入50g 水中形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CaCl 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 + CaCl 2 = CaCO 3↓+ 2NaCl ),反应时CaCl 2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解决以下问题:(l)计算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
(2)恰好反应完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8.尿素[化学式CO(NH2)2]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在土壤中不残留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恒法或关系式法守恒法:利用反应前后某种量的守恒,如元素质量守恒;物质质量守恒;原子个数守恒;正、负化合价总数守恒等进行计算。
守恒法往往穿插在其他方法中使用,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基础,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关系,达到速算效果。
一般与化学式中的元素质量分数配合使用。
例1.有一包镁粉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共25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0 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8 gB.10 gC.12 gD.13 g提示:利用镁元素守恒可以计算出溶质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使混合物种镁元素的质量,用总质量减去镁元素的质量即得氧元素的质量。
练习1. 将3.0 g表面有一层氧化物薄膜的镁带,放置于98 g 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 15.0 gB. 12.0 gC. 8.8 gD. 16.5 g2. 镁粉、铝粉、铁粉组成的混合物8 g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含22.2 g溶质的溶液,则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A. 1.6 gB. 0.4 gC. 0.2 gD. 0.8 g3.某同学取8 g ZnO、Al2O3和Cu的混合固体,与73 g 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混合固体中金属元素的百分含量为()A. 70%B. 40%C. 30%D. 60%4. 把8.9 g Mg、Zn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 g H2,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A. 23.4 gB. 29.25 gC. 30.5 gD. 26.25 g5. 充分加热24 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g。
6. 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
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A. 98/208×100%B. 98/233 ×100%C. 49/233×100%D. 49/73×100%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量的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固体、溶液或气体质量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最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或微观质量)列成比例式进行解答。
例1.现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共2.2 g,溶于水并加入过量AgNO3溶液后,生成AgCl和AgBr沉淀共4.75 g,则原混合物中含钠元素的质量为g。
提示:,该题目中混合物2.2克均转变为沉淀,从化学原理上来看,微观上,是钠离子被银离子取代,并且是一个银离子取代一个钠离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差值为(108-23=85),宏观上钠元素被银元素取代,质量差为4.75克-2.2克=2.55克根据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可以得出钠元素的质量。
Δm~Na85232.55 g x85∶23=2.55 g∶x,解得x=0.69 g。
练习1. 实验室有Na2CO3和K2CO3的固体混合物70 g,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76.6 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含金属元素的质量为()A. 6.6 gB. 34 gC. 36 gD. 61 g2.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0 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9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3. 现有Na2CO3和Na2SO4的混合物共12.4 g,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后,生成BaCO3和BaSO4沉淀共21.5 g,则原混合物中含钠元素的质量为()A. 2.3 gB. 4.6 gC. 6.9 gD. 9.2 g4. 取碳酸钾、碳酸镁和碳酸锌的固体混合物7.5 g,加入到100 g 7.3%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蒸干溶液得到8.27 g固体。
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50%B. 44%C. 35%D. 12.9%5. 向20 g碳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滤液蒸干,得固体23.6 g,则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6. 现有MgCO3和Ba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6 g,放入到100 g某浓度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3.8 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Mg、Ba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总和为______。
8. 向盛有一定质量MgO和MgCO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不饱和溶液。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极值法:将混合物看作只含其中一种组分A,即所占份数达到100%(极大值)时,则另一组分B所占份数即为0(极小值),可求出此组分A的某个物理量的值N1;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出混合物只含B时的同一物理量的值N2,设N是混合物中这个物理量的平均值,则N介于N1、N2之间。
该方法常用于求解质量或质量分数的可能值。
例1.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 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A.0.2 gB.0.6 gC.0.8 gD.0.9 g提示:利用金属和酸反应的规律,可以计算出氢气的质量=2*m/M(m表示金属的质量,M表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需要记住金属铝转化为正二价,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8),分别计算出该混合物假如是纯镁、纯铝、纯锌时氢气的质量,取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数据即可。
练习1. 现有一包由6.5 g锌、5.6 g铁、6.4 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A. 49.6 gB. 34.8 gC. 32.7 gD. 18.5 g2. 将一定量的镁粉、铝粉、锌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4 g氢气,则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A. 4.8 gB. 5.4 gC. 9.2 gD. 13.0 g3.1.2g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7.3%B.8.2%C. 6.5%D. 9.8%4. 80 g Fe2O3和CuO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可能是()A. 50 gB. 60 gC. 70 gD. 80 g平均值法:这种方法适合推算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成分或不可能含有的组分。
通过混合物中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可推测组成混合物的两种成分中的此物理量的值,一个比平均值大,另一个比平均值小,从而快捷地推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或不可能含有的组分。
例1.10g碳酸钙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35 g,则样品中可能混入的杂质为( ) A. 碳酸镁 B. 碳酸氢钠 C. 碳酸钠 D. 碳酸镁和碳酸氢钠提示,可以假设样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按照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规律,可以求出M的值,约为101.1,已知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则另一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应大于100,则符合条件的答案只有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06)练习1. 在某铁的样品中,含有Zn、Mg、Al、Cu等金属杂质中的两种,取56 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2 g 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金属杂质是()A. Cu和MgB. Mg和AlC. Zn和AlD. Al和Cu2. 2.2 g可能含有Mg、Al、Cu的金属样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总质量为0.2 g,以下对该样品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一定有铝B. 一定有镁C. 一定有铜D. 一定有镁和铜3. 现有7.45 g KCl样品(其中混有少量下列某种盐类),加水溶解,当它跟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AgCl沉淀14 g,则可能混入的盐是()A. NaClB. CaCl2C. BaCl2D. MgCl22.一块质量为6 g的合金,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0.2 g氢气。
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为()A.Fe和Mg B.Fe和Al C.Fe和Zn D.Mg和Al3.两种氧化物的混合物共5.6 g与足量的7.3%的盐酸100 g完全反应,则混合物可能是()A.MgO和ZnO B.CaO和CuO C.MgO和Al2O3 D.CaO和MgO4.将10 g CaCO3(含杂质)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得到4.6 g 气体,则杂质可能是()A.Na2CO3B.K2CO3C.MgCO3D.BaCO35.有5.85 g NaCl样品(其中有少量下列某盐),当它跟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得到14.4 g氯化银沉淀,则可能混有的盐()A.ZnCl2 B.KCl C.BaCl2D.MgCl27.使含有16 g CuSO4的样品溶液与足量的BaCl2溶液反应,得到22 g BaSO4,则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盐是() A.ZnSO4B.MgSO4C.Na2SO4D.FeSO4用令值、拆分、替代、归一、变形、变换等题意转换法速解物质组成的计算化学变化题意转换方法的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的原则可归纳为“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含蓄关系明朗化”,目的是便于速解。
例1现有Na2S、Na2SO3、Na2SO4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16%B. 22%C. 32%D. 46%提示:观察题给的三种化学式,可将它们的共同部分“Na2S”拆分出来,其中Na与S原子的个数比始终是2:1,Na2S与S的质量比为78:32,由此特殊的定量关系,可将S元素的质量分数换算为“Na2S”的质量分数:32%×78/32=78%,则O的质量分数为1—78%=22%。
上述解析可用组成关系式表示如下:混合物-- S 转化为Na2S ---O32% 32%×78/46 1- 32%×78/46=22%——这种“化学式拆分法”也是一种题意转换法练习1. 有C5H10、C3H6O、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60%B. 45%C. 30%D. 22.5%2. 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1-9aB. 1-8aC. 12aD. 8a3.MgSO3和Mg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24%B. 44%C. 40%D. 28%4.在K2SO4和K2HPO4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该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100一X)%B.(100—1.5x)%C.(100—3x)%D.无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