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分析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高中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高中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一、解题思路。
1. 浏览题目,明确目的:首先快速浏览工艺流程题,了解题目要求和目的,是制备某种物质、提纯某种物质还是分析某个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等。
2. 分析流程,理解原理:仔细分析工艺流程的各个步骤,理解每个操作的目的和原理,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反应的条件控制、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等。
3. 关注信息,提取关键: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文字信息、图表数据等,提取关键的化学知识和信息,如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溶解度等。
4. 联系知识,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等,解决工艺流程中提出的问题,如判断反应类型、计算物质的产量或纯度等。
二、解题方法。
1. 箭头分析法:顺着工艺流程的箭头方向,逐步分析每个步骤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理解物质的转化和流向。
2. 元素守恒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守恒,计算物质的含量、转化率等。
3. 对比分析法:对比不同工艺路线或操作条件,分析其优缺点,选择最优方案。
4. 数据分析法:利用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如溶解度、浓度、产量等,进行计算和推理。
三、例题解析。
例题 1:(人教版)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海水ce{->[加入石灰乳]}氢氧化镁ce{->[加盐酸]}氯化镁溶液ce{->[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氯化镁晶体ce{->[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水]}无水氯化镁ce{->[电解]}镁。
步骤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______。
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步骤④中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水的目的是______。
解析: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能与海水中的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从而将镁离子从海水中分离出来。
步骤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e{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氯化镁在加热脱水过程中会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如果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可以抑制氯化镁的水解,得到无水氯化镁。
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GD Z景W007一、解题思路与方法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流程图和问题三部分。
题头一般是简单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和工艺生产的目的(包括副产品);流程图部分主要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问题部分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制成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化学试题。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不妨按这三部分进行分析:1、明确目的,提取有用信息通过阅读题头,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进而明确生产目的——制备什么物质,找到制备物质时所需的原料及所含杂质,提取出所给的相关信息——物质反应方程式、物质稳定性、物质溶解性等。
2、分析流程,弄清各步作用首先对比分析生产流程示意图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流程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的过程中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是否要除去,采用什么操作方法除去?3、看清问题,准确规范作答这一步很关键,历年高考评卷分析都指出学生的简述能力比较差,特别是化学用语的表述存在很大的偏差。
所以答题时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如不能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方程式要配平、分清实验操作名称还是具体操作步骤。
二、例题分析例: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
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棕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2)写出浸出过程中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3)操作I的操作温度应该控制在℃左右;(4)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II应为、洗涤、干燥;(5)反应产物中的NO可以循环使用,试仅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NO转化为HNO3。
答案:(1)Fe(OH)3(2)3Cu + 2HNO3 + 3H2SO4=3CuSO4 + 2NO↑+ 4H2O(3)100℃ (4)冷却结晶、过滤(5)①方案二 ②Cu 2+的蓝色对检验有干扰 (6)4NO + 3O 2 +H 2O = 4HNO 3。
2025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的知识总结归纳

2025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的知识总结归纳工业流程图解题框架•原料预处理'除杂、净化产&的分离提纯原料无机矿物核心化学反所需产品反应条件的控制排放物的无吝化姓理原料的循环利用解题步骤首尾呼应找出主线解题策略1.对照原料和产品,确定核心反应和核心辅料2.依核心反应,明确流程主线、支线和除杂任务3.以核心辅助原料为准,把流程划分为原料预处理、核心反应和产品分离提纯三个阶段分段剖析 4.依箭头指向,分析每一环节中物质流入和流出的意义、控制反应条件的作明析细节用,融通对流程的整体分析一一研究各步骤对应的物质成份和化学反应5.某些暂时琢磨不透的环节,可先“淡化处理”,如有必要,可“顺藤摸瓜”或带着问题回头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6.先易后难:先回答与工艺流程非密切相关的问题,确保易拿的分数先拿,规范答题7.变换角度:从基本原理、绿色化学、经济角度、安全生产等多角度思考答8.充分利用题给信息合理答题二.常考的化工术语关键词释义将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磨成粉末或将液体雾化,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以加快反研磨、雾化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或改变结构、使杂质高温氧化、分解等。
如锻烧石灰石、高灼烧(燃烧)岭土、硫铁矿向固体中加入适当溶剂或溶液,使其中可溶性的物质溶解,包括水浸取、酸溶、浸取碱溶、醇溶等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酸浸在酸性溶液中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过程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过滤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滴定定量测定,可用于某种未知浓度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测定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蒸发浓缩蒸发除去部分溶剂,提高溶液的浓度水洗用水洗去可溶性杂质,类似的还有酸洗、醇洗等酸作用溶解、去氧化物(膜)、抑制某些金属离子的水解、除去杂质离子等碱作用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三.常见的操作与答题常见的操作加过量试剂加氧化剂判断能否加其他物质答题要考虑的角度使反应完全进行(或增大转化率、产率)等氧化某物质,生成目标产物或除去某些离子要考虑是否引入杂质(或影响产物的纯度)等分离、提纯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馅等常规操作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一冷却结晶一过滤一(洗涤、干燥)提高原子利用率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552X2^要考虑。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方法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一、探究解题思路呈现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 设问方式:措施、成分、物质、缘由实力考查:获得信息的实力、分解问题的实力、表达实力 学问落点: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试验无机工业流程图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实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各方面的基础学问及将已有学问敏捷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实力。
【例题】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 3、MgSiO 3、CaMg(CO 3)2、Al 2O 3和Fe 2O 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原 料:矿石(固体) 预处理:酸溶解(表述:“浸出”)除 杂:限制溶液酸碱性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核心化学反应是:限制条件,调整PH ,使Mg 2+全部沉淀 1. 解题思路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 → 细致分析每步发生的反应及得到的产物 → 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索 → 留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在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粗读试题,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
其次,再精读试题,依据问题去细心探讨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第三,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留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在答题时应留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肯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分析流程图须要驾驭的技巧是:① 阅读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② 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③ 解析流程图并思索: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
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无机化工题:要学会看生产流程图,对于比较生疏且困难的流程图,宏观把握整个流程,不必要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晰,针对问题分析细微环节。
考察内容主要有: 1)、原料预处理2)、反应条件的限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 调整、溶剂选择)3)、反应原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原理、物质的分别与提纯) 4)、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 5)、化工平安(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
重难点11 化学工艺流程(解析版)

重难点11 化学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工艺流程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此类题目的基本思路:(1)先粗读,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理清思路。
先不必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楚。
(2)针对问题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3)要看清所问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方法(1)明确目的,提取有用信息。
通过阅读题头,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进而明确生产目的——制备什么物质,找到制备物质时所需的原料及所含杂质,提取出所给的相关信息——化学反应方程式、物质的稳定性、物质的溶解性等。
(2)分析流程,弄清各步作用。
对比分析流程图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联系问题有针对性地思考:原料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是否要除去,采用什么操作方法除去?(3)看清问题,准确规范作答。
这一步很关键,历年的高考评卷分析都指出考生的简述能力比较差,特别是化学用语的表述与实际要求存在很大偏差。
所以答题时要看清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分清是要求回答实验操作名称还是具体操作步骤。
二、以物质制备为目的的化学工艺流程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查点(1)加快反应速率(2)溶解:通常用酸溶。
如用稀硫酸、盐酸、浓硫酸等。
(3)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2.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查点(1)调pH除杂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如若要除去Al3+、Mg2+溶液中含有的Fe2+,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
①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一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二不引入新杂质。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指导

Na2SO4
。
(三)核心反应——陌生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 熟练应用氧化还原规律①判断产物形式②配平 非氧化还原反应: 结合物质性质和反应酸碱环境判断产物形式
(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I )27.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 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有 (3)从滤液Ⅱ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 。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时溶液的pH由见上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写两条)
3,题尾:设问
。
二、设问特点
1,以点的形式设问。 即不需要理清工业生成流程图的主线即可以答题。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练一练: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 MgSiO3,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 如下:
沉淀物 pH
Fe(OH)3 3.4
Al(OH)3 5.2
Mg(OH)2 12.4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时溶液的pH由见上表。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两条) 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增加硫酸的浓度 Fe(OH) 、 Al(OH) 3 3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有 。 (3)从滤液Ⅱ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指导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 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 是无机框图的创新。 它以现代工业生产为依托,与化工生产成本、产品提 纯、环境保护等相融合,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提 纯等基本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要求考生依 据流程图分析原理,紧扣信息,抓住关键、准确答题。
化学工艺流程题中常考考点及解题策略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题型,常以现代工业生产为信息背景,命题角度涉及元素化合物性质及转化、化学实验中的分离和提纯、化学反应原理、化学计算等重要知识,该类题考查知识面广、考查能力多、实用性和综合性强。
所以对这类题型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应对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和复习策略非常必要。
一、解题方法及常考考点(1)熟悉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结构,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
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结构主要包含四个过程:对原料的预处理、发生核心化学反应、粗产品的分离和提纯、最后得到目标产物。
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原料易得、利用率高;所得产品更纯、产率更高;更经济、更环保。
解题时首先要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解答时先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原料及需要生产的产品。
其次最关键的步骤是分析流程图,基本方法如下:①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及操作目的,根据箭头的指入和条件确定发生的核心化学反应。
分析该反应对最终的目标产品的作用和影响。
以及在后续的操作中应该如何处理前面步骤产生的影响?同时注意分析外界条件的影响,主要从以个几个方面考虑: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③了解流程中各步骤的目的和反应后着手答题。
要善于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解答时紧紧围绕总的指导思想去分析和突破。
对于比较陌生且复杂的流程图,需要宏观把握整个流程,可针对每一小问的问题,只分析涉及的步骤或联系该步骤前后操作作出分析即可,不必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弄清楚。
流程题中的设问一般相对独立,无连带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不了不会影响下一个问题的解决。
题中基本上都有与流程无关的问题,可直接作答;与流程有关的问题,回到流程图中找答案;对于超纲知识,题目中要么有信息提示,要么与解答题目无关。
掌握流程题的解题方法及设问中的答题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得分率。
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

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很多人觉得化学考试中的工艺流程题难度大,因为涉及到具体的工艺,但如果掌握了一些解题的技巧,就会发现这种题目其实是不难的。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欢迎参考借鉴!一、方法指引:1、明确工艺流程题的工业目的,浏览生产流程图,分析流程图每个步骤可能要达到什么目的,而后在解题时要带着问题再看流程。
2、熟练掌握课本上有关物质的工业制备(包括反应原理、反应条件的选择、经济效益、环境问题、绿色工艺、工业流程等)如:海水的综合利用(氯碱工业、制溴、制碘、制镁)、获取纯净水、纯碱工业、合成氨工业、硫酸和硝酸工业、硅酸盐工业、精练铜、铝的冶炼、炼钢等。
3、了解一些必备的化工术语和常识;4、注意提取有效信息及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5、注重培养学科语言表达的能力;规律:“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二、涉及到的实验考点1、预处理:研磨粉碎、灼烧、水溶、酸浸、碱浸。
(1)矿石粉碎(研钵)的.目的:增大某某与某某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增大浸取(酸浸、碱浸、水浸)率的措施:升温、搅拌、粉碎、增大气体通入速度(看情况)。
(3)碱洗的目的:除去原料表面的油污;(4)灼烧(坩埚、坩埚钳)的目的:除去原料中的有机物(有个别例外)。
2、中后期处理:调PH值、过滤、结晶、萃取(1)pH值范围的确定:依据所给信息“保证杂质离子完全除去,被提纯的离子不沉淀”。
用什么试剂调pH值?看pH变化趋势,根据变化趋势选择试剂,一般不引入新杂质:pH值由大调小:用能和OH—反应的物质(酸)pH值由小调大:用能和H+反应的物质(碱、碱性氧化物、碱式盐、盐)特殊情况:考虑抑制水解的问题:溶液————晶体————无水产物盐酸的作用:抑制MgCl2水解。
干燥HCl的作用:①抑制了MgCl2水解,②带走MgCl26H2O 受热产生的水蒸气。
(2)过滤:①包括普通过滤及趁热过滤(防止杂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一方)析出,获得较纯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磨 粉碎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水浸 与水反应或溶解 ,使原料变成可溶性离子。
酸浸 与酸(碱)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 碱浸 子进入溶液,不溶性物质过滤分离。
灼烧 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
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 煅烧 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
(2019石家庄二模)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被广泛 应用于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一种从废弃阴极射线管 (CRT)荧光粉中提取稀土元素钇(Y)的工艺流程如下:
三、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
1、读题头,得目的,划有用信息—文本阅读 2、读题干、析过程;看措施、推用意 3、规范作答
一、工艺流程题的结构特征
1、工业流程图主线与核心
成本 产率
原料预处理
环保
安全
产品分离提纯
反应条件控制
2,无机工业流程图的构成特点
例题: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 MgSiO3,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 如下: 1,题头:介绍原材料。
。
3,题尾:设。问
3、设问特点
1,以点的形式设问。 即不需要理清工业生成流程图的主线即可以答题。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两条)
2,以线的形式设问。 即必须先理解工业生产流程图主线与核心部分才能答题。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有
。
二、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设问角度
(一)原料预处理的解题思路
CO2(g)
FeCO3(s) 空气中煅烧 Fe2O3(s)
(3)反应Ⅰ需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 ℃,其目的是_______பைடு நூலகம்。
防止NH4HCO3分解 (或减少Fe2+的水解)
反应速率 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的热分解与挥发 弱离子的水解(平衡)
例题3: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 MgSiO3,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 如下: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分析
进贤二中 化学组 肖学晖
2019年11月19日
近几年全国卷化学工艺流程题统计
年份
全国卷 Ⅰ
2016 T28
2017 T27
全国卷 Ⅱ ---
T26
全国卷 Ⅲ T26 T28
T27
考查 次数
2
3
2018 T27 T26 T27 3
2019
T26 T27
T26 T28
T26
3
目标:
1、基础扎实的学生拿高分,争满分。 2、基础薄弱的学生保基本分,争高分。
一、工艺流程题的结构特征
1、工艺流程题的主线与核心 2、工艺流程题的构成特点 3、工艺流程题的设问特点
二、工艺流程题的设问角度
1、原料预处理的解题思路 2、常用的控制中心反应的条件 3、核心反应——陌生方程式的书写 4、产品的分离提纯 5、基本化工理念——生产实际
(2)酸溶时通常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70 ℃,且不使用浓硝酸, 原因是_防__止__反___应、速__率__过__快。;HNO3易分解
(三)核心反应——陌生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 熟练应用氧化还原规律①判断产物形式②配平
非氧化还原反应: 结合物质性质和反应酸碱环境判断产物形式
沉淀物 pH
Fe(OH)3 3.4
Al(OH)3 5.2
Mg(OH)2 12.4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时溶液的pH由见上表。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有 Fe(OH)3、Al(OH)3 。
金属离子的沉淀或溶解
工艺流程常用的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总结
(1)调节溶液的pH。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变大,便于沉淀某些 金属离子。(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Cu2+中混有的Fe3+,最好加入CuO、Cu(OH)2或 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
(2)控制温度。考虑因素:反应速率;物质溶解度,热稳定性和挥 发性;平衡移动方向
(3)控制压强。改变速率,影响平衡移动方向。
(4)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2010江苏卷• 16) 钡盐行业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 BaCO3、BaSiO3、BaSO3、Ba(FeO2)2等]。某主要生产BaCl2、 BaCO3、BaSO4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Ba(NO3)2,其部分工艺流 程如下: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 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 是无机框图的创新。
它以现代工业生产为依托,与化工生产成本、产品提 纯、环境保护等相融合,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提 纯等基本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要求考生依 据流程图分析原理,紧扣信息,抓住关键、准确答题。
降低后续除杂困难
(二)常用的控制中心反应的条件
(2009江苏卷•16)以氯化钾和钛白厂的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
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铵和氧化铁红颜料,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
高。其主要流程如下:
KCl
NH4HCO3溶液 FeSO4溶液 反应I 过滤
稀硫酸 反应II CO2(g)
过滤 反应III 反应IV
K2SO4(s) NH4Cl溶液 H2(g) (NH4)2S2O8溶液
沉淀物
Fe(OH)3
Al(OH)3
Mg(OH)2
pH
3.4
5.2
12.4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时溶液的pH由见上表。
2,题干:用框图形式将主要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两条)
(2)滤渣I的主要成分有 (3)从滤液Ⅱ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
已知:①废弃CRT荧光粉的化学组成(某些不参与反应的杂质未列出):
成分 含量/%
Y2O3
ZnO
Al2O3 PbO2 MgO
预处理前 24.28 41.82 7.81 1.67 0.19
预处理后 68.51 5.42 4.33 5.43 0.50
(1)步骤I中进行原料预处理的目的为_除__去___Z_n_O__和__A_。l2O3
例题: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3, MgSiO3,CaMg(CO3)2,Al2O3和Fe2O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 如下: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思考方向:让更多的镁的化合物能与硫酸反应。即反 应时间、反应速率
(两条
原料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