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

合集下载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应知应会一、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十二个必须”)1.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2.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4.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5.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6.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7.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8.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9.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10.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1.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12.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三、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正确树立“五观”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五、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内容解析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内容解析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内容解析民族团结进步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共同追求进步和发展的一种状态。

民族团结进步的实现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带来社会的和谐与繁荣,推动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民族团结进步的含义、重要性和建设途径展开探讨。

1. 民族团结进步的内涵民族团结进步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建立起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互利共赢的关系。

它强调了各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待遇,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

民族团结进步还包括了民族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加强交流和交往,不同民族之间能够增进了解、减少误解,从而建立起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2. 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民族团结进步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族团结进步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合作和互相支持可以减少冲突和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民族团结进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力量。

不同民族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还有助于国家的国际交往。

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充满民族团结的国家更容易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3. 民族团结进步的建设途径民族团结进步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强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应该坚持平等、公正、公平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

广大民众要增强民族意识和认同感,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共同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民族团结进步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工程。

只有在政府的引导下,各级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团结进步。

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尊重性。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应知应会知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应知应会知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应知应会知识咱中国那可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枝花,朵朵开得艳,人人乐开花。

这民族团结进步的事儿,那可是顶重要的!今天就跟您唠唠这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应知应会知识。

先说这民族政策,那可真是咱团结的法宝。

就好比一艘大船在大海里航行,好的政策就是那稳稳的舵,引领着咱们朝着共同繁荣的方向前进。

咱国家一直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这意味着啥?不管是壮族的兄弟,还是维吾尔族的姐妹,在法律面前,在机会面前,那都是平等的,谁也不能搞特殊。

再说说民族文化,这可是咱们的宝贝疙瘩。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艺术形式,那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就像不同颜色的宝石,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大家在草原上赛马、摔跤,多热闹!傣族的泼水节,人们欢欢喜喜地用水传递祝福,多欢快!要是咱们不尊重、不保护这些文化,那不就像把宝石扔在地上,暴殄天物嘛!还有民族交流与融合,这就像做菜时各种调料相互融合,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汉族的农业技术可以传授给其他民族,少数民族的特色手工艺也能让汉族朋友大开眼界。

这一来一往,感情不就越来越深,团结不就越来越牢吗?您想想,要是咱们各民族之间互相猜忌、互相排斥,那这日子能过得好吗?肯定不能啊!就像一家人闹别扭,家里能有温暖吗?所以说,民族团结进步是咱们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得用心去维护。

咱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习惯。

比如去回族朋友家做客,可别带猪肉制品,这是基本的尊重。

遇到少数民族的节日,咱们也跟着一起热闹热闹,感受那份欢乐。

而且啊,咱们还得坚决反对那些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

那些故意挑拨民族关系的人,就像老鼠屎,坏了一锅好汤。

咱们可不能让他们得逞,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坏心思扼杀在摇篮里。

总之,民族团结进步不是一句空话,是实实在在需要咱们去做的事儿。

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咱们这个大家庭才能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幸福!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1、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展。

2、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总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总任务:建设小康社会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制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

总要求:突出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

3、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日子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助尊重、互相帮助。

4、民族团结的定位: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5、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卑视;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进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6、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制造性地推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一切社会活动。

7、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族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群众性、鲜亮的时代性、形式的多样性、永恒的创新性、切实的针对性等特点。

8、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降实: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依法妥善处理妨碍民族团结的咨询题。

9、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思路:一具核心、一具突破点、三个重点、三个创新、五个转变,即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争取人心为突破点,以全社会参与社会日子各个领域和社会成员全覆盖为重点,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思路、内容与办法,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针对性、创新性、全面性的转变。

10、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坚持的原则: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

1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坚持以科学进展、改善民生为全然,以解决咨询题、共创和谐为重点。

12、十九大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展。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

了解和掌握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知识,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民族团结不仅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括同一民族内部的团结。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各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共同抵御外部势力的侵略和干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促进经济发展不同民族在经济发展中各具优势,通过民族团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3、推动社会进步各民族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

民族团结能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社会在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创新。

4、保障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民族团结为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得以丰富和繁荣。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1、民族平等政策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民族团结政策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4、扶持少数民族发展政策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如何促进民族团结1、增强民族意识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尊重差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3、反对民族歧视和偏见坚决抵制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偏见,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100问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100问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100问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1、现阶段我国经过识别确认的共有个少数民族()A.54B.55C.56D.572、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A.共同团结进步B.共同发展提高C.共同繁荣进步D.共同团结奋斗3、我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保持祖国的统一D.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4、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A.统一国家B.多民族国家C.共和国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联邦制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A.自治县B.自治旗C.民族乡D.自治州7、《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是规范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行政法规,于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A.1990B.1992C.1993D.19948、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儿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9、《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其的民族成份确认、登记()A.父亲B.母亲丁父亲和母亲D.父亲或母亲10、我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活动主题是()A.和睦相处聚合力、和衷共济绘蓝图、和谐发展奔小康B.融主流、促团结、谋发展、创和谐、保稳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D.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1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宪法》()A. 1954 年9 月20 日B. 1955 年9 月20 日C. 1956 年9 月20日D. 1958年9月20日12、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A.撤销B.合并C.成立D.撤销或者合并1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A.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B.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C.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D.自治县、自治乡、自治村14、我国有少数民族自治区()A.2个B.3个C.4个D.5个15、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成立于()A.北京B.上海C.浙江D.湖南16、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民族是()A.壮族B.满族C.回族D.蒙古族17、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已经有民族实行了区域自治()A.44 个B.45 个C.46 个D.47 个18、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识别确定最晚的是()A.基诺族B.蒙古族C.朝鲜族D.满族19、我国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比例是()A.占71%B.占83%C.占62%D.占50%20、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会议上()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C.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A.1949年9月29日B.1949年10月1日C.1978年9月29日D.1956年7月26日2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A.保护合法、制止非法B.遏制极端、抵御渗透C.保护合法、打击犯罪D.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23、国务院先后召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A.4次B.5次C.6次D.7次24、我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区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25、目前我国人民币(纸币)上共有―种少数民族文字()A.2B.3C.4D.526、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A.国家统一B.繁荣发展C.民族复兴D.团结稳定27、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是()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C.和平稳定D.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28、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A.平等B.团结C.发展D.稳定29、我们经常看到的旗袍来源于族的服饰()A.满B.朝鲜C.蒙古D.回30、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是族()A.满B.回C.壮D.蒙古31、同志提出了“三个离不开”思想()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32、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A.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并享有自治权B.都实行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享有特殊的政策C.都是根据民族分布的复杂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设置的D.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33、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A.民族团结进步事业B.和谐文化C.和谐社会D.社会事业34、民族精神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A.时代精神B.奉献精神C.友爱精神D.进步精神35、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A.聚居B.散居C.杂居D.群居36、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我国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A.50%B.70%C.63.8%D.81.3%37、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A.继承和发扬B.发展和创新C.保持或者改革D.维护或者改变38、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知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知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础知识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确保国家繁荣稳定、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重要任务。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友善互助,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共享发展成果,既保障了国家的团结稳定,也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1. 民族团结的重要价值民族团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石。

一个国家的团结与发展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相互促进。

民族团结不仅有助于凝聚国家力量,提高国家竞争力,也能够传承和发展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家文化的多元共融。

民族团结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目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各民族间的合作、共同进步和共同繁荣。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权利。

- 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各民族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

- 普及教育,提升各民族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 加强宣传教育,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

- 建立健全的民族团结机制,加强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内容1. 法律法规建设在民族关系的管理中,法律法规的存在至关重要。

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能够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民族团结。

在法律法规建设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宪法保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应明确规定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权利。

- 成立民族自治机构:设立和完善各级民族自治机构,赋予其实际权力,保障各民族的自治权利。

- 依法保障言论自由:通过法律手段保障言论自由,打击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仇恨言论。

-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通过法律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鼓励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支撑。

只有通过经济发展,才能提高各民族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减少民族间的差距,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1、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总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总任务、建设小康社会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制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

总要求、突出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

3、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助尊重、互相帮助。

4、民族团结的定位、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5、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6、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创造性地推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一切社会活动。

7、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族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时代性、形式的多样性、永恒的创新性、切实的针对性等特点。

8、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

9、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思路、一个核心、一个突破点、三个重点、三个创新、五个转变,即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争取人心为突破点,以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社会成员全覆盖为重点,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思路、内容与方法,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针对性、创新性、全面性的转变。

10、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坚持的原则、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

1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为根本,以解决问题、共创和谐为重点。

12、十九大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克萨来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一)
1.巩固民族团结要做到“三个像指的是什么?
.答:像爱护自己的眼晴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3.什么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答:民族团结。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什么时间正式实施的?
答:2016年1月1日。

5.自治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动员大会于何时召开的?
答:2016年4月8日。

6.轮台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动员大会于何时召开的?
答:2016年4月22日
7.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何时召开的? 答:2016年10月16日。

8.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目标是什么?
答: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二)
1、“四有”:有连心卡、有合影照、有走访活动记录和图片、有结对认亲活动体会。

2、“四定”:定来往计划、定思想沟通计划、定帮扶计划、定“双语”和“新疆三史”学习计划。

3、“四做到”:一是做到“两帮两贺一慰问”。

二是做到与结亲户“四见面”。

三是做到“七掌握”。

四是做到“八个讲清楚”。

4、“两帮两贺一慰问”:遇难事必帮、遇大病必帮、遇喜事必贺、遇节庆必贺、遇丧事必慰问。

5、“四见面”:有条件的干部职工在结亲户家庭小孩起名、割礼、婚礼、直系亲属葬礼上都要见面。

6、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7、三个讲明白:讲明白亲人收押收教原因、讲明白党的政策、讲明白收押收教是挽救和关爱。

8、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9
10、五个一样: 政策上一样享受,经济上一样支持,就业上样安置,生活上一样关心,人格上一样对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