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目标测试第二单元一、阅读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番号正确填在括号里。

(5分)1、下面不属于老舍先生的作品是()。

A、《草原》B、《母鸡》C、养花D、《鸟的天堂》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勾勒.勒.令勒.索勒.一勒.B、生长.长.大年长.疯长.C、到处.处.暑处.理处.处D、滴答.答.应答.案问答.3、下列关于课文《七律·长征》,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A、诗中的“喜”和“开颜”表现出红军走过了岷山,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B、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采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C、尾联诗句提到的“三军”指的是海军、陆军、空军。

D、全诗赞颂了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下面的词语中,与“斩钉截铁”构词方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排山倒海B、前俯后仰C、刀山火海D、冷嘲热讽5、对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组是()。

A、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B、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引号表示引用)C、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省略号表示言有尽而意无穷)D、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顿号表示列举)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5分)6、《灯光》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回忆往事,说明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先烈,珍惜今天的生活。

()7、“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是歌曲《春天的故事》中的歌词,这位老人指的是邓小平爷爷。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名言,成语“视死如归”就出自这句诗句。

()9、“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节奏划分正确。

()10、《七律·长征》这首诗包含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四渡赤水”等几个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沉着、宣告、始终、肃静、悬崖、奋战二、选择题。

(24分)1.下列几组词语中,字形或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A.山涧(jiàn)瞻仰(zhān)排山倒海居高临下B.屹立(yì)崎岖(qū)千钧一发昂首挺胸C.璀璨(cuǐ)憧憬(chóng)悬崖绝壁斩钉截铁D.黑魆魆(xū)逶迤(wēi yí)大气磅礴全神贯注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A.运动会前,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晚自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D.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A.《七律•长征》是由XXX创作的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豪迈诗作。

B.律诗由四联组成,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颈联和尾联要求对仗,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C.《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纪实性作品,带头跳下悬崖的是班长XXX。

D.《灯光》一文讴歌了革命战士为新中国的美好生活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A.你们是赞成明明的意见呢,还是赞成亮亮的意见?B.“这不是我们的狗,”XXX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C.XXX、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XXX曲折的沙底小河,顺着山脚涓涓地流着,一群群XXX,来来往往穿梭般地游逛,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宛如天真的孩子在欢笑。

①那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②花纹般的微波,在那澄清的河水上泛起③水面可见来往穿梭般游逛的一群群XXX④一群群XXX,来来往往穿梭般地游逛⑤嫩绿的XXX,被夕阳倒映在水里⑥被夕阳倒映在水里的嫩绿的XXX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2015年北京高中生体检合格率仅为10%,而在一所大学的军训期间,有不少学生晕倒,累计看病人次达到6000余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基础训练营(37 分)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3 分)磅.(pánɡbànɡ)礴绷.(bēnɡběnɡ)着脸擎.(qín qínɡ)着皖.(wǎn wán)南黑魆魆.(xūy uè) 逶.(wēi wěi)迤2.认真拼读写词语。

(5 分)3.辨字组词。

(5 分)))))))))))4.选出能与下列词语搭配的词语,画“——”。

(9 分) 掌声(热烈热情) 爆发(战斗战争) 气势(磅礴雄厚)掩护(群众树木) 检阅(部队战友) 失去(联系关系)牺牲(生活生命) 陷入(沉思未来) 前途(光明明亮) 5.查字典填空。

(4 分)“汇”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

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河流会合在一起。

B.由甲地把款项寄到乙地。

C.聚合。

D.会聚在一起的东西。

请为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汇.报() 词汇.() 汇.款() 汇.注() 6.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意思选词语。

(6 分)万( )千( ) ( )七( )八( )山( )海全神( )注( )天( )地( )首( )胸张( )结( ) 千( )一发居高( )下(1)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 ) (2)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

( ) (3)形容纵横杂乱。

( )7.按要求写句子。

(5 分) (1)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改为比喻句)(2)这是声音。

(扩写句子)(3)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缩句)(4)这火光微弱。

这火光照亮了部队前进的道路。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5)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和老人等。

(修改病句)二、综合展示厅(9 分)8.日积月累,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时间:40分钟一、字词句基础。

1. [字形] 在语境中, 看拼音写词语。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四周年, xióng wěi() 的天安门装扮一新。

这里曾是毛泽东主席xuān gào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地方, 那激昂的yǔ diào () 仿佛还在人们耳边回响。

仰望国旗, 唱着国歌, 内心的háo mài ( ) 之情喷涌而出, 谁不rè xuè fèi téng() 呢?2. [字音] 下列词语中, 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逶.迤(wēi) 抡.起(lún)B. 绷.着脸(běng) 擎.着(qínɡ)C. 瞻.仰(zhān) 旗杆.(gǎn)D. 双膝.(qī) 千钧.一发(jūn)3. [字形] 下列词语中, 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B.C.D.4. [成语运用] 下列句子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说话办事斩钉截铁...., 从不拖泥带水。

B. 农历八月十八这天, 钱塘江上巨浪滔天, 响声震天动地....。

C. 他居高临下....的模样, 叫人很不舒服。

D. 铁路两旁的树木像排山倒海....一样, 一眨眼就飞过去了。

5. [新题型, 词语运用] 用多种形式代替“说”, 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科学家警告: “气候变化正威胁着我们生态系统的每一部分。

”B. “何老师, 您可以给我讲解一下这道题吗? ”天天诚恳地向何老师请教。

C. “太好了! 我们现在就去郊游吧! ” 我迫不及待地回答。

D. 深秋时节, 我看着光秃秃的树枝唠唠叨叨: “霜树尽空枝, 肠断丁香结。

”6. [新情境, 口语交际] 小刚准备参加演讲比赛, 作为朋友, 你会提醒他写演讲稿时注意( )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二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清(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崎.岖(qí)逶迤.(yí)磅礴.(bó)B.爆.发(bào) 距.离(jǜ) 陆.续(liù)C.诞.生(dàn) 汇聚.(jù) 瞻.仰(zhān)D.赞.叹(zàn) 岷.山(mín) 云崖.(yá)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4分)A.憧憬崔璨胳膊眺望B.高潮铁索掩护攀登C.坠落山涧旗帜飘拂D.掌声领袖温暖宏伟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4分)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绝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两字拆开,你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4.下列情境中的语言表达是否得体?得体的,请打“√”;不得体的,请打“×”。

(4分)(1)在“五四”青年节纪念活动中,某同学正在发言,主持人需要插话,他说:“你停下来,我来说两句。

”()(2)临近期末考试,你想看会儿球赛,就对妈妈说:“妈妈,学习要劳逸结合,我看一会儿球赛就去学习,可以吗?”()5.【中考•重庆】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句话。

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4分)示例:童心是孩子发现蚂蚁洞时好奇的眼神,童心是爸爸紧握风筝线奔跑时雀跃的身影,童心是奶奶看动画片时呵呵的笑声。

备选词语:善良时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素养清(18分)6.根据理解,填写句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将下列文字抄写在横线上,要求规范、正确、整洁。

(5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答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每组都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3分)1.A.逶迤(yí) B.磅礴(páng) C.岷山(mín) D.沉着(zhě)答案:B2.A.崎岖(qū) B.擎着(jìng) C.电钮(niǔ) D.诞生(dàn)答案:B3.A.屹立(yì) B.瞻仰(zhān) C.璀璨(càn) D.围歼(wéi)答案:D三、看拼音,写词语。

(8分)2019年是中国建国70周年,据外国媒体预测,中国将用大手笔举行阅兵式。

想想那时的情景,就非常兴奋:长安街上人山人海,旗帜飘扬,各军的军长、政委领头,各兵种的士兵穿着的制服,坦克、车以相等的距离前进,飞机在隆隆声中飞过了天空。

这时人群沸腾了,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四、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日寇山涧悬崖斩钉截铁B.壮烈豪迈屹立粉身碎骨C.汇集制服雄伟排山倒海D.一致攀登五颜六色答案:B五、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奔”,和“直奔会场”的“奔”读音相同的是()。

(2分)A.东奔西走B.疲于奔命C.奔向小康D.奔走相告答案:B六、下列成语中,和“排山倒海”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惊天动地B.横七竖八C.悬崖绝壁D.五颜六色答案:A七、选词填空。

(2分)肃静安静宁静平静1.乡村的夜晚多么宁静啊!2.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大镜子。

3.“无罪”的裁决震彻了整个肃静的法庭。

4.自课上,教室里非常安静。

八、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判断其在句子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rì kòu()在侵华战争中zhì zào()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强烈的民族仇恨让国人反抗的心fèi ténɡ()起来了。

2.请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考试时要沉着镇定,不要()。

(2)终于脱险了,我们虽感到喜悦,但也为失去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伴而感到()。

(3)分散在四面八方的群众,此时()在天安门广场,焦急地等待开国大典的开始。

3.补充词语。

全神()注斩()()铁昂()()胸居高()下惊()动()排()()海4.名句默写。

(1),乌蒙磅礴走泥丸。

(2),死而后已。

(3)位卑未敢。

(4)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5),视死忽如归。

5.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开国大典》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2)演讲就是说话,只要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语调和姿态在演讲中可有可无。

()(3)《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痛歼敌人—跳下悬崖—诱敌上山—顶峰歼敌”的顺序来写的。

()6.主题讨论。

很多学生认为:现在是和平年代,不需要再去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了。

请谈谈你的看法。

(不少50字)二、阅读理解7.课内阅读。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提擎)着红旗,有的(提擎)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陈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走向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划去括号内不恰当的字词。

(2)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3)从画波浪线的部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8.课外阅读。

群众也在淋雨①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lónɡ zhònɡ xǐ yuè fèi ténɡ qí zhìyì lì zhì fú zhì zào tǎn kè二、选择题。

(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逶.迤(wēi)磅.礴(bànɡ)憧.憬(chōnɡ)B.崎.岖(qí)山坳.(yòu)擎.着(qín)C.电钮.(niǔ)瞻.仰(zhān)围歼.(jiān)D.岷.山(mín)伪.装(wěi)璀.璨(chuǐ)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眺望B. 悬涯C. 豪迈D. 攀登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律”的第七笔是“横”。

B.“索”是上中下结构,第五笔是“撇折”。

C.“沸”的第五笔是“横”。

D.“贯”是独体字,第三笔是“横”。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用尽全身气力把手榴弹扔向敌人。

B.五个战士虽然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但是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C.五位壮士居高临下,陆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D.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三、用表示“说”的词语填空。

(不能重复,不能含“说”字)(4分)1.冬天快要到了,小松鼠们聚在一起():“怎样贮存粮食呢?”2.“小心,你后面有一辆车!”妈妈()。

3.老师耐心地()我:“沉迷游戏不仅浪费时间,还会使你的视力受损。

”4.“我的手工作业还没有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出去玩了。

”我()了好朋友的邀请。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7分)昂首()()惊()动()()()山河排()倒()()七()八满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1.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

(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4分) r ì k òu ( )在侵华战争中zh ì z ào ( )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强烈的民族ch óu h èn ( )让国人民反抗的心f èi t én ɡ( )起来了。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解释所填的字的意思。

(8分) ( )山倒海 居高( )下 全神( )注 千( )一发
(三)给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4分) 1.考试时要沉着镇定..
,不要( )。

2.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平静..的神州大地顿时( )了起来。

3.终于脱险了,我们虽感到喜悦..,但也为失去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伴而感到( )。

4.分散..
在四面八方的群众,此时( )在天安门广场,焦急地等待开国大典的开始。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20分) 1.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
主席台。

(8分) (1)缩句: (2)“投向”能否改成“转向”?为什么?
2. 把句子改成不用“说”的句式。

(4分)
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3.用词造句。

(4分)
斩钉截铁: 4.读句子,注意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2分)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
温暖。

5.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

(2分)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分)
1.《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 )
2.演讲就是说话,只要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语气、语调、姿态在演讲中可有可无。

( )
3.《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痛歼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来写的。

( )
4.课文《灯光》中的主人公是马宝玉。

( ) 二、积累运用。

(10分)
1.课文原文填空。

(6分)
, 。

, 。

,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爱国名言警句填空。

(4分) (1) ,死而后已。

(2)位卑未敢 。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

(4) ,视死忽如归。

三、阅读感悟。

(20分)
(一)课内阅读。

(8分)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提 擎)着红旗,有的(提 擎)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陈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走向 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字词。

(2分)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2分)
4.用“△”标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分)
(二)课外阅读。

(12分)
群众也在淋雨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

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

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难以忘怀。

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

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

“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

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颤.(ch àn zh àn )。

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

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

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

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

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

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
(zhu ó zh áo )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1.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面打“√”。

(2分)
2.照样子,写词语。

(2分)
雷声隆隆: 彬彬有礼:
3. 把句子改写成带有“说”的句式。

(2分)
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5.第2自然段写雨中送行的场面,既关注了送行的群体,又关注了送行的个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6.“群众也在淋雨”是谁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2分)
四、习作平台。

(30分)
学校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一定让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请以“一次 的活动”为题,写一篇作文。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把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写清楚、写具体。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提升练习
一、(一)日寇制造仇恨沸腾
(二)排:排开、推开临:面对、挨着贯:穿,通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三)1.慌张 2.沸腾 3.哀伤 4.汇集
(四)1.(1)目光投向主席台。

(2)不能。

因为“投向”更能表现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热爱和崇敬的思想感情。

2.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同志们!用石头砸!”
3.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你们休想从我嘴里得到半点儿党的秘密!”
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是那么明媚,天空是那么晴朗。

5.意思: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跨过了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表达的感情: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1.√ 2.✕ 3.√ 4.✕
二、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1)鞠躬尽瘁(2)忘忧国(3)不可以尺寸与人(4)捐躯赴国难
三、(一)1.画去:提擎陈列走向
2.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安门广场上红旗之多,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之多的壮观场面。

3.红红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高高地挂在天上。

4.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早上六点钟起、清早、五更天、到了正午”。

表现了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兴奋、急迫的心情。

(二)1.chàn zháo
2.风尘仆仆小心翼翼彬彬有礼津津有味
3.周总理转过头,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4.强调“负过伤”,说明周总理右手不便,而他不时抬起的恰恰是他“负过伤的右臂”,表现了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礼遇与尊重。

5.第2自然段既写了送行的群众,又写了送行群众的个人,尤其写了周总理。

不仅说明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更说明了周总理以其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举动,影响着周围的群众。

6.“群众也在淋雨”是周恩来总理说的话。

用他的话作为文章题目,表现了周总理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和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

四、提示:这是一次写活动的作文。

写活动的作文,先要介绍活动开始的时间、地点、活动现场的布置、参加活动的人员等情况,然后再选取活动中几个典型的场面进行描写,写的时候,注意抓住参加活动的人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生动具体的刻画,也可以写一写你的内心感受,做到点面结合,把活动场面和气氛写得生动具体。

活动最后还可以写一写你的感想,或者这次活动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