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阶段必须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培养语文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在考虑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将知识点进行重新加工、归纳、形成“爆炸点”。

通过课堂讨论等有效方式,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新旧知识的连接,重新组合并做出判断,这样使小学生在语文活动中逐渐形成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果不注意讨论内容的选择或对实施过程操作、把握不当,则容易造成讨论松散、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课堂讨论必须最大程度地拓展它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充分发挥它既体现了教师对知识的优化组合,又承载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精神的优势。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效果呢?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精心设计,重视问题的发散性.

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避免过多的破坏文章整体的支离的讲解,重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领悟,发展语感,注重学习的过程,鼓励他们充分调动各种信息,加强课内外的联系,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点的“播种机”、“轰炸机”转为知识点的“浓缩专家”,“诊断专家”、“设计专家”、“评论专家”,进一步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讨论中,问题的解决不再是简单的认为学生掌握了某知识点,它的解决过程是一个思维方法的训练过程。因此,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课堂讨论既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又是课外学习的集中反映。因此,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发散性,它要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并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使学生的情感在问题的引导下,在老师的点拨下,向更深,更广的层次拓展。

二、加强引导,增强讨论的实效。

面对小学生,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如果组织不力,则容易导致讨论不深入问题实质,或为了急于求成,组内个别优生包办等等情况,发生纪律涣散,学生无所适从的现象。这样,作为总导演的老师,必须深入小组,端正学生的心态,调整他们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确立各小组的“原子核”,及早缩短适应期,把他们的焦点调节至如何才能更科学、更正确、更完整地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互补。

根据座位安排,可采取同桌讨论、四人小组讨论或自由组合参与讨论,也可以师生共同讨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人”意识,多渠道、多层次主动去收集、获取信息,让不同答案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碰撞、组合,形成冲击力,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合作中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

为了提高讨论效果,锻炼学生组织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形式,促使各小组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正确把握角色,不断修正、补充答案,提升讨论的深度,避免出现“一言堂”的情况。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激发学生的集体感和合作意识、目标意识,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智慧,让先进带动后进,使他们全面参与、相互补充,教师要注重正面引导,关注后进生,鼓励树立“新星”意识。注重对小组整体水平的评价,促使小组整体发展,实现真正的“齐步走”。同时,为避免出现“各自为政”,教师应加强疏导,让学生树立角色感,虚心听取并认真思考别人的意见,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信息,正确对待不一致的意见,既不盲从,也不刚愎自用,围绕话题展开讨论,和谐共处,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三、激情导入、加强氛围创设。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氛围,有助于学生突破思维的禁锢,全身心地投入合作讨论中,增强讨论的效果,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只有营造宽松、和谐的语文情境,才会激发学生兴趣的因子,使课堂讨论这种载体,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四、及时总结、注重观点提升。

对学生讨论结果的及时总结实质上是又一次的反馈性讨论,学生在评价中总结经验,衡量正误,寻找差距。总结可以是全班性总评,也可以是自评、他

评,既可以是面评,也可以是书面评价。它是对学生个人智慧,集体力量,合作能力的一次检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过程。这时,教师应充当好知识的“评价专家”,不要拘泥于答案的统一,对学生创造性的,富有创意的观点要积极评价,热情鼓励,以激励性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自主讨论、自主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同时,在对学生合作意识的考查上,教师不应简单笼统地看待某一个小组的意见是否正确,而应更全面,更深入的考查整体,可以采用代表发言、抽查发言或请其他同学对别人的看法进行评价、再评价,从而检查学生的思路、检验他们的认知程度,进一步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只要我们精心设计,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实效,采用课堂讨论这种形式,在讨论中不断强化、巩固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就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各项素质。同时,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行为,着力于提高学生对真理和谬误的判断能力,追求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和学习深度,真正促使他们形成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