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放任的美国
美国自由放任政策

美国自由放任政策(教学案+试题试卷)教案部分课题名称:“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本详案)教学目标:了解经济大危机首发于美国的原因,认识它对美国和世界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1929—1933美国经济大危机。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影响。
教学方法: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
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新课引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自由放任”的政策在相对稳定时期曾对经济发展起过一定作用,但这一政策恶性发展又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爆发。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不仅使美国遭受重创,还迅速蔓延到资本主义世界,动摇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专题六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一.世界经济大危机(2)直接原因:市场供需出现矛盾。
(可结合材料分析)问题1:生产和销售之间确实有尖锐矛盾。
材料一(高考题):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妈妈:“现在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炉子呢”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问题2:生产和销售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①贫富差距过大: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14%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2/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22美元左右的贫困的家庭占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②信贷消费过度:分期付款(按揭)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矛盾更尖锐。
③股票投机过度:造成了繁荣的假象,使矛盾激化。
二.杯水车薪(胡佛总统的经济调整作用很小)1.自由放任危机爆发(1)美国依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膨胀起来的实力,大规模扩大生产。
(2)1928年,美国的生产总量已超过整个欧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巨头。
六.1“自由放任”的美国[人民版]课件
![六.1“自由放任”的美国[人民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a58f29482fb4daa48d4b0c.png)
18世纪晚期,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为各国资产 1、原因①18世纪晚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 阶级所推崇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20世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倡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纪20年代的美国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却加 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束缚,提供了广阔的贸 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使美国经济跌入“谷 易市场。②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完 底”,其原因是什么?有何认识? 成,垄断产生。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刺激 了资本家进行盲目的和无限制的生产,导致无序 竞争,使得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突出。 2、认识:①垄断的出现(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经济危 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③必 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合理调整生产关系, 制定相适宜的经济战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 抛!抛!抛!
$ 10
$ 1000万 $1 $100万
纽约交易所112年历 史上“最糟糕的一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爆发 1929.10.24.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狂跌 蔓延 金融业-----工业、农业、外贸 表现 ①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
②农业遭受灭顶之灾,大量农民破产; ③世界贸易额剧减; ④各国失业人数剧增; ⑤大量产品被销毁,许多人死于饥饿。
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崩溃边缘
小结整合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出现了 20年代的“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医治 战争创伤,致力于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在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指导下美国出现了20年代经济发 展的虚假繁荣。 一场大危机突然袭击美国,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 界,面对危机胡佛政府固守“自由放任”政策,美国垄 断资产阶级“永久繁荣”的美梦破灭了,美国资本主义 制度被推到了崩溃的边缘。美国处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 口,美国人期待“救星”的出现!
“自由放任”的美国

1、大危机的原因
具 体 原 因
本 原因 1、经济自由放任主义刺激了资本家进行盲目生产、 经济自由放任主义刺激了资本家进行盲目生产、 无序竞争, 无序竞争,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2、过度的贫富悬殊使社会需求不足 狂热的股票投机破坏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3、狂热的股票投机破坏了经济的正常运行,掩盖了 供需矛盾 资本主义 生产资 股 的 度的 本矛盾 生产社会 的矛盾
(1)美国方面: 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经济对其它资本 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世界方面:最主要原因 世界方面: 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加强( 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经济联系加强 已形成, 已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3、经济危机的影响
大萧条 the Great Depression
定义: 定义: 时间:1929-1939,持续长达十年。 时间:1929-1939,持续长达十年。 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 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 供给大于需求,失业增加,库存扩大, 供给大于需求,失业增加,库存扩大, 生产萎缩,公众恐慌, 生产萎缩,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 的普遍低迷,那样一种持续时间长、 的普遍低迷,那样一种持续时间长、 萎缩幅度更大、地理波及面更广、 萎缩幅度更大、地理波及面更广、出 现频率更高的经济状况。 现频率更高的经济状况。
自由放任的美国3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贫富分化过大
股票投机过度
膨胀分期付款
大萧条来临
社会危机严重
经济萧条衰退
国际局势紧张
课堂小结
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胡佛反危机
自由放任
自愿合作
罗斯福新政
课堂检测
1、揭开1929年至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序幕的事件 ( ) A、股票市场大崩溃 B、汽车建筑钢铁业成为经济支柱 C、民族主义倾向加剧 D、20世纪初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
材料1: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材料3: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
材料2: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有的国家甚至更长一点。
思考: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为什么会迅速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美国方面:
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经济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世界方面:
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最主要原因
特点是什么?这场经济危机
于是乙和丙非常。。。。 乙和丙的情绪迅速传染给其他人,大家都非常害怕,大家就都到银行去。。。。。 大街小巷议论的新闻全是。。。。 银行的现金告空,于是银行要宣布破产了。。。。。。 随之而来的是。。。。 大家开始节省开支,减少投资,工资减少,生产的物质少了,物价上涨了。。。
产品滞销、积压
物价下跌
商业、企业利润减少,经济衰退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
1.标志: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出现了股票抛售风。股市崩溃,随即席卷整个经济部门。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到来
“自由放任”的美国ppt11 人民版

• ③贫富差距悬殊
• 兼并之风盛行,财富越来越集 中到少数人手里,1925年16家 最大财阀控制着国民生产总值 的53%。60%的美国家庭收入不 足国民收入24%,有的家庭收入 难以维持生活,国内市场狭小。
• ④过度信贷导致超前消费 • 分期付款导致美国民众超前 消费,刺激了资本家盲目扩 大生产。同时民众购买力不 足,导致信贷危机与产销矛 盾的加剧。
感谢大家的聆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历史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人

2023历史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课件人民CATALOGUE目录•引言•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比较分析•本课程的总结和反思01引言罗斯福新政历史背景及其影响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模式对比分析两者的异同及原因结论对未来发展的启示02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和影响1历史背景23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遭遇严重危机,股市崩盘,企业倒闭,失业率飙升,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大萧条胡佛政府试图通过放任经济自由发展、减少政府干预来解决问题,但未能有效缓解危机。
胡佛政府应对不力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开始实施一系列政策来应对危机。
罗斯福上台缓解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就业、加强监管等方式,成功地缓解了经济危机,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稳定通过实施新政,美国社会逐渐恢复了稳定,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提高,社会矛盾得到缓解。
为二战胜利奠定基础罗斯福新政在增强国内经济实力的同时,也为美国在二战中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使美国成为战胜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增强政府作用罗斯福新政改变了美国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作用,从放任自由转变为积极干预,为日后美国政府在国家安全、社会福利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影响03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是指在经济领域中,政府不干预或较少干预市场经济活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政策。
定义自由放任的美国经济政策强调市场竞争、自由企业和个人决策,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扮演有限的角色,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政策和监管来维持市场秩序和稳定。
特点定义和特点起源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起源于19世纪初期,当时美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经济活动日益复杂。
发展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20世纪初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咆哮的20年代”,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较少,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
挑战然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市场失灵、经济危机和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6.1放任自由的美国。

华盛顿州的“胡佛村”
1932年总统大选, 罗斯福以普选票57%、 选举人票472张∶59 张的绝对优势而获胜。
——威廉· 曼彻斯特 《光荣与梦想》
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 》
人民呼声: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
面对危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面对危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
罗斯福:我们唯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
B
C
战、倾销战和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
③ 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资本主义制度
面临严峻的考验。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根据材料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答:①②(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B资国与殖民、半殖 民地C资国与资国)③
“美国人家家锅里一只鸡, 家家有一辆车。”
二、危机的特点
特点 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概况
破坏性特别大 来势特别猛
二、危机的特点
特点 概况
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来势特别猛
A地域B领域 1929—1933
工业降1/3,贸易减少 2/3,失业3000万 “黑色星期四”
三、危机的原因
★根本原因
•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华尔街(wall street)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一个小 时内,11个投机者自杀身亡。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 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 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从 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 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 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
举例:全球市场只需要一张桌子,那么每个资产阶级都 有木头,钱、机器等生产所需要的资料(生产资料私人 占有),假设这张桌子利润很大,那每个资产阶级都会 利用手中的生产资料生产一张桌子,结果全球市场商品 过剩,经济危机出现(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要符合社会 也就是市场的需要)。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 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

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例1] (2011·福建高考)图1、2、3是有关美国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
状况的是
(
)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解析] 本题中图3反映的信息充分体现了当时生产出 现了严重的相对过剩,排除A项;通货膨胀严重,必然出现
物价上涨,题目图片并没有包含这方面的内容,B项符合题
意;图2反映了当时美国失业加剧贫困,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排除C项;图1说明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排除D项。 [答案] B
图片材料型选择题的一般解法
解题必须立足于图片材料,分析图片应先分析表层信 息,再分析深层信息,主要有两个步骤:第一步,观察图片, 概括出图片外在的、表面的形象特征;第二步,进一步理解 图片的深层信息,这一步关键要结合图片信息所反映的教材 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历史阶段特征,与图片内容相对应,挖 掘其深层含义。
胡佛在位期面干预是凯
恩斯主义理论。
[答案]
B
2.在危机面前,美国胡佛政府采取了一些应对危机的措施,
但对缓解危机无济于事,甚至起到相反作用,这是因为 ( )
A.胡佛的措施未改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本质
B.罗斯福率领的反对党进行抵制 C.美国人民受危机打击严重,已完全失去信心 D.美国人民不适应胡佛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解析: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已不能适应当时 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不但没有克服危机,反而使危机更加 严重。 答案:A
2.在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是由盲目生产、自由放任
主义盛行、财富分配严重不均以及胡佛政府的不干预等因素 共同导致的,它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推入了深渊,迫使政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盛顿州的“胡佛村”
幽默与讽刺
人们曾经把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的棚户 叫“胡佛屋”。
失业者手里提着装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
乡下贫民把破汽车的前半部锯掉,套上骨瘦如柴的 骡子,叫做“胡佛车” 。 在公园的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用旧报纸裹着取暖叫 做“胡佛毯子”。还有人把衣袋翻过来,一分钱也找 不到,叫做“胡佛旗”。农民捉住野兔吃了,叫它 “胡佛猪”。 胡佛总统本人被称为“饥饿总统”。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
胡佛政府 自由放任 —————— 加深危机
世界经济大危机
国家干预经济 罗斯福政府 —————— 摆脱危机 美国 影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战后经济持续增长 ———————— 历届政府改革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二战后经济复兴 西欧和日本———————— 和持续增长 推行新的经济模式
2.政治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31
“梅隆拉起警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 美国朝地狱里冲。”
——20世纪30年代美国民谣
这场大危机使胡佛总统的竞选诺言失信 了,也使垄断资产阶级“永久繁荣”的美梦破 灭了,同时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了崩溃的 边缘。美国站到了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何去 何从?美国人期待“救星”的出现。
B
45
典型例题
因果类型选择题
• (07珠海)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 B 济危机范围广、危害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盲目扩大生产供需矛盾激化 • B、自由放任政策影响政府调控 • C、金融市场混乱导致经济崩溃 • D、法西斯势力兴起并推波助澜
46
典型例题
材料类型选择题
• (07广州)有人在日记中把30年代的大危 机比喻为“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个比 喻主要说明这场危机( ) • A.可能导致世界大战 • B.给法西斯上台提供了机遇 • C.将改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D.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极大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 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 ①财富过于集中——广大人民购买力低, 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
②分期付款、信贷消费,股票投机,造成市场虚假繁 荣,掩盖了矛盾 ③股市崩溃——导火线
劳动人民
贫
富
悬
殊
D
3、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 世界引起连锁反映,迅速波及其他资 本主义国家,形成世界范围的经济危 机。这是因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 B、美国向其他国家倾销商品转嫁危机 C、一战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被削弱, 严重依赖美国扶持 D、美国为应付危机撤回大量对外投资, 影响了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
2018/7/2 17
社会矛盾激化
工 人 砸 碎 工 厂 玻 璃 示 威 者 与 警 察 冲 突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有人描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危 机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成万的人的确 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 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B
44
典型例题
史论类型选择题
• (2007年广东历史21)1929—1933年发生了 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 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背景资料
1918年,历时四年的一战结束。
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 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远东 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 时期;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医治战争创伤,致 力于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出现了 20年代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三、病入膏肓的经济
(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经济的全面危机 表现: (1)社会动荡不稳:全 ▲银行倒闭; (金融危机) 国范围内的罢工、抗议 ▲工商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示威、骚乱暴动此起彼 ▲农民收入减少,农业衰退;(农业危机) 伏。 ▲工人失业,农民破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生活危机) (2)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被推到崩溃的边缘。
32
1932年总统大选,罗 斯福以普选票57%、选举 人票472张∶59张的绝对 优势而获胜。
——威廉· 曼彻斯特《光荣 与梦想》
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 》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P104)
• 1776年,亚当· 斯密发表《国富论》,提出劳动价 值论,创立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 核心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 预,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和 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企业破产、失业剧增
农业萧条、农民破产
影响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国际关系:
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特点
范围广 时间长 破坏性大
5、危机的影响
(1)经济:极大的破坏了生产、浪费社会资源
---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政治: 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阶级、与殖民地半殖民 地、资本主义国家间) ---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亚当 · 斯密:只有管得少的政府, • 大卫· 李嘉图提出:积累资本、更新技术和机器是 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才能是管得好的政府。 政府是守夜人。
课堂小结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贫富分化过大 股票投机过度 膨胀分期付款
经济萧条衰退 社会危机严重 国际局势紧张
大 萧 条 来 临
席 卷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19
探究:关于世界经济大危机原因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生产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机器化大生产 资本家私有制 矛盾
自由放任
密切协同 分工更细, 步调一致 效率更高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日益扩大 矛盾 产品相对过剩
加剧
目的为何?
股票投机 银行信贷
榨取最大利润
工人待遇?
购买能力有限 经济危机
探究:关于世界经济大危机原因
( 3 ) 世界 局势:
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 的矛盾 ( 倾销、增税) 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 (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货币战)
使世界局 势紧张
(二)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
4、影响:
1.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工业、农业、 世界贸易)
2.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 摇欲坠。 3.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4.面对经济和政治危机,各国采取不同对策,走上不同 道路。(美:新政;德日:法西斯主义)
胡 佛 反 危 机
自由放任
自愿合作
罗 斯 福 新 政
小结
(原因、特点和影响)
世界大危机
病入膏肓的经济
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36
1、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 发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市暴跌 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世界市场的形成
2、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 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 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 表明30年代大危机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课堂训练]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根 源是( ) A、20世纪20年代各国的稳定发展 B、生产相对过剩 C、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 D、资产阶级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
C
2、下列能够反映1929――1933年经济 危机影响的是: ①美国政府坚持自由放任主义 ②大量 工农业产品被资本家销毁 ③“胡佛 村”“胡佛屋”的大量出现 ④各国之 间的关税战 ⑤罢工运动不断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但是这样的稳定和繁荣很快被打断了!!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 时期
经济危机
柯立芝繁荣
罗斯福新政
H· C· 胡佛 F· D· 罗斯福 J· C· 柯立芝 (在任1923~1929) (在任:1929~1933) (在任:1933~1945)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含义
在1930年美国的大街小巷人民都在相 互传唱着一首歌谣:
27
胡佛政府的政策 1、前期:1932年前
(1)特点:继续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国家 干预 (2)内容:自由放任;自愿合作;大幅度提高 关税
2、后期:1932年
(1)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2)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3.结果: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人民生活水平 下降,胡佛最终被人民抛弃
“胡佛村” 经济危机后,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 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 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 村”。除此之外,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 佛袋”; 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 汽车被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 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
A
4、危机打击下,各国垄断资产阶 级纷纷销毁产品。这是因为 A、大量富余的产品会被国家强制 征收作为社会救济物品 B、为了维持产品价格和利润 C、对保证产品信誉而销毁大量质 量不过关的产品 D、产品落后需要更新换代
B
5、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 机产生的影响表述,不正确是 A、打破了战后相对稳定局面 B、只有美国实行了对经济的干预 C、各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D、许多国家卷入到关税大战中
B
典型例题
史论类型选择题
•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 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 方面的原因? •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 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 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 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 A.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 B.许多部门的生产严重过剩 • C.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 D.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