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二中2010-2011学年高三第二次质检
安徽省蚌埠市XXXX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理综试

安徽省蚌埠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理综试题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知识,难度较小,属于考纲理解层次。
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二者都受基因控制;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是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代谢旺盛;细胞癌变,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癌细胞增殖能力强,分裂周期缩短,凋亡细胞无增殖能力,无细胞周期。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呼吸及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属于考纲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层次,难度较难。
图甲中a点后的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反应强度呈增强趋势,C3的变化趋势为下降,而b点后的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光反应强度逐渐减弱,因此C3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图乙中a、b两点的神经电位相等,因此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差相等;图丙中a点无氧呼吸占主要,有氧呼吸微弱,而b点氧气浓度增大,有氧呼吸占主导,无氧呼吸受抑制,因此两点的CO2和酒精含量不等;图丁中茎向光弯曲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小于背光侧,而a、b生长素浓度相等,不符合。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属于考纲分析判断层次,难度较难。
根据遗传系谱图Ⅱ3、Ⅱ4后代Ⅲ3不患病判断,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而男女患病都有,则不可能为伴Y遗传病,若为伴X显性遗传病,则患者Ⅱ4的女儿必定患病,而Ⅲ3不患病,综合上述判断,该遗传病的相关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3的基因型为XAXa,Ⅱ4的基因型为XaYA。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及神经调节知识,属于考纲分析判断,综合运用层次,难度一般。
图甲为细胞膜的结构,其上的蛋白质和磷脂不属于内环境,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同一细胞膜两侧不可能出现一侧为肠道,另一侧为毛细血管腔的情况;若C为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不可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C神经递质的释放是依据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1届高三模拟测试最后一卷(数学文)

蚌埠二中2011届高三年级模拟测试最后一卷数学试题(文)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注意:本试卷共分Ⅰ、Ⅱ两卷,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及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写在试卷上不予记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集合{(,)|}A x y y a ==,集合{(,)|1,0,1|}x B x y yb b b ==+>≠,若集合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 (],1-∞ B .(,1)-∞C .(1,)+∞D .R2.复数Z 在映射f 下的象为Z i )1(+,则12i -+的原象为 A . 132i +-B.132i + C . 132i -- D.132i-3.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一个两底长分别为2和4,,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 28πB. π328 C. 73π D. 7π 4.下图给出4个幂函数的图像,则图像与函数的大致对应是 A.112132y x yx y x yx -====①,②,③,④ B.13212y x y xy x y x -====①,②,③,④C.12312y x y x y x yx -====①,②,③,④ D.112132y x yx yx y x -====①,②,③,④5. 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2,0πx ,x x sin > B .0x R ∃∈,0lg 0=x C .x R ∀∈,03>xD .0x R ∃∈,2cos sin 00=+x x6.已知A 、B 、C 是圆22:1O x y +=和三点,OA OB OC +=,AB OA ⋅=A .32B .C .32-D .127.设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最小正周期3T =,若23(1)1,(2)1a f f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213a a <-≥或B .1a <-C .213a -<≤D .23a ≤ 8.已知A 、B 为抛物线x y C 4:2=上的不同两点,F 为抛物线C 的焦点,若,4FB FA -=则直线AB 的斜率为ABCDA .32±B .23±C .43±D .34±9. 要测量顶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塔AB 的高度, 在C 点测得塔顶A 的仰角是45°,在D 点测得塔顶A 的仰角是30°,并测得水平面上的∠BCD =120°, CD =40m, 则电视塔的高度为A .102mB .20mC .203mD .40m 10. 已知函数)(sin cos )(R x x x x f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2121x x x f x f -=-=则 ②)(x f 的最小正周期是π2; ③)(x f 在区间]4,4[ππ-上是增函数; ④)(x f 的图象关于直线43π=x 对称; ⑤当⎦⎤⎢⎣⎡-∈3,6ππx 时,)(x f 的值域为.43,43⎥⎦⎤⎢⎣⎡- 其中正确的命题为A .①②④B .③④⑤C .②③D .③④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若双曲线221x ky +=的离心率是2,则实数k 的值是12.若变量x 、y 满足2040x y x y y a ++≤⎧⎪-+≥⎨⎪≥⎩,若2x y -的最大值为1-,则a =13.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各顶点在同一球面上,若AB =AC =AA 1=2,∠BAC =120°则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14. 给出下面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 15. 若任意,x A ∈则1,A x∈就称A 是“和谐”集合。
蚌埠二检

蚌埠市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所有客观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所有主观题请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阅读题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冯骥才在盘点20世纪中国文学时,我们都发现了这个奇迹:鲁迅写的小说作品最少,但影响最巨。
倘若从文化角度去看,这奇迹的根由便一目了然,就是他那独特的文化视角,即国民性批判。
作家的眼睛死盯在人的身上,所以,他从这个文化视角看下去,不只看到社会文化形态,更是一直看到人的内在的文化心理。
那么接下去便是他独有的一种创造:将这种文化心理,铸造成一种文化性格、一种非常的人物来。
这种人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性人物,也不是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典型人物。
他这种人物的个性,全是中国国民共有的劣根性。
他是把一个个国民的共性特征,作为个性细节来写的。
这就使他笔下的人物具有巨大的覆盖性。
比如阿Q,在现实中绝对没有这种人物存在,但在他身上却能找到我们每个人的某一部分的影子。
进一步说,这种共性,不是通常那种人所共有的人性,而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文化的特性。
这个“文化人”是指特有的文化铸成的特有的文化性格。
这种性格放在小说人物身上是一种个性,放在小说之外是一种集体性格。
当一种文化进入某地域的集体的性格心理中,就具有顽固和不可逆的性质。
当然,任何民族的文化性格都是两面的,一面是优根性,一面是劣根性。
但作家的思维天生是逆向的,文学的本质是批判。
当他面对文化性格时,肯定要先批判国民劣根性的一面。
鲁迅是第一位创造性地使用这个文化视角,来观察、感受、认识、分析和批判生活,然后升华出这种独特的“文化人”来的作家。
他的小说中的人物不完全是这种“文化人”,比如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虽然具有世纪初中国人的某些集体性格特征,但还不是纯粹的“文化人”。
安徽省蚌埠三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英语)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蚌埠三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英语试题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第一部分: 听力题(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as the woman doing at five yesterday afternoon?A. Making a call.B. Buying a cell phone.C. Sending text messages.2.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see Sean?A. To cut his hairB. To have her hair cutC. To have coffee with him.3.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The man’s grandfather.B. The woman’s fatherC. The man’s father.4. How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travel?A. By bus.B. By subway.C. By taxi.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At a supermarket.B. At a grocery store.C. At a fast-food restaurant.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蚌埠二中2011届高三化学第二次质检(十月)试题及答案2

蚌埠二中2011届高三化学第二次质检(十月)试题及答案2蚌埠二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检(十月)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注意:本试卷共分Ⅰ、Ⅱ两卷,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及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写在试卷高考资源网上不予记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Ag-108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20小题) 1、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A.摩尔质量g/mol B.气体摩尔体积L/mol C.物质的量浓度L/mol D.密度g/cm3 2、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A.HClO B.Al2O3 C.N2O5 D.SiO2 3、下列各项中在容量瓶上必须标明的是①容量②刻度线③温度④压强⑤物质的量浓度⑥用于配制酸溶液或碱溶液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4、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依据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B.依据分子组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C.依据能量的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D.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5、用右图表示的一些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X Y ZA 非金属单质纯净物B 胶体分散系混合物C 共价化合物电解质化合物 D 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B.用渗析的方法除去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 D.用滤纸过滤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8、在标准状况下,如果2.8 L氧气含有n个氧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A.8n B.16n C.n/8 D.n/16 9、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78 g 过氧化钠晶体中,含2NA个阴离子 B.常温常压下,22.4 L氦气含有NA个氦原子 C.在O2参与的反应中,1 mol 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4NA D.在18 g 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10、右图是某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可得出a值等于 A.2 B.3 C.4 D.5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5 L 2 mol/L BaCl2溶液中,Ba2+和Cl -共3 mol B.制成0.5 L 10 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 C.从1 L 1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 D.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 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12、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 mL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 mL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 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 B.1∶3 C.1∶2 D.1∶1 13、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Mg2+、Ca2+、ClO-、NO3-B.Al3+、NH4+、Br-、Cl- C.K+ 、H+、Br-、MnO4- D.Na+、K+、SiO32-、Cl- 1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w_w w. k#s5_u.c o*m A.金属铝溶于稀硫酸中:Al + 2H+ = A13+ + H2↑ B.碳酸钙溶于稀硝酸中:CO32-+ 2H+ = H2O + CO2↑ C.少量Cl2通入KI溶液中:Cl2 + 2I-= 2C1-+ I2 D.醋酸钠水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CH3COO-+ CO2 + H2O = 2CH3COOH + CO32-15、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CH3COO-等四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SO32- B.CH3COO- C.CO32-D.HCO3-16、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 H¬¬2O表示的是A.NH4Cl + NaOH NaCl + NH3↑+ H2O B.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C.NaOH + NaHCO3 = Na2CO3 + H2O D.NaOH + HNO3 = NaNO3 + H2O 17、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 + H2 LiNH2 + 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价 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Li+ 和H+ 离子半径相等 D.此储氢与钢瓶储氢原理相同 18、在反应Cu2S+4H2SO4(浓)= 2CuSO4+2SO2↑+S↓+4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 B.2∶1 C.2∶3 D.3∶2 19、右图是三种稀酸对Fe �C C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硝酸对Fe �C 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 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 + 6HNO3(稀) = Fe(NO3)3 + 3NO2↑+ 3H2O C.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 �C 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D.随着Cr含量的增加,稀硝酸对Fe �C 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20、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

4安徽省蚌埠二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word 版(卷面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请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做在答题卡和答题卷的相应的位置上,否则不予计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Cu: 64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35.5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的相应的位置,否则,该大题不予计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将成为我国政府目前工作的重点,因此节约能源与建设新能源是摆在当前的一个课题。
针对这一现象,某化学学习研究性小组提出如下方案,你认为不够科学合理的是: ( )A .采用电解水法制取氢气作为新能源B .加大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力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 .研制推广以乙醇为燃料的汽车D .生产、生活中,努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2.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A .在炭粉中加入KClO 3 ,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B .H 2O 2中加入少量FeCl 3,即可迅速放出气体C .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D .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硫酸铜,产生氢气速率加快3.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 .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C .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D .电解稀硫酸溶液制H 2、O 2时铜做阳极4.用CH 4催化还原NO x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①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g) ΔH =-574 kJ·mol -1②CH 4(g)+4NO(g)===2N 2(g)+CO 2(g)+2H 2O(g) ΔH =-1160 kJ·mol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反应①、②可推知:CH 4(g)+2NO 2(g)=N 2(g)+CO 2(g)+2H 2O(g) ΔH =-867 kJ·mol -1B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与反应①、②,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C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 4还原NO 2至N 2,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D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 4还原NO 2至N 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2N A 5.有关如右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KCl 饱和溶液)A .铜片上有气泡逸出B .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C .反应中,盐桥中的K +会移向CuSO 4溶液D .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6.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 、Y 、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1、c 2、c 3(均不为零),到达平衡时,X 、Y 、Z 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 、0.3 mol/L 、0.08 mol/L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 1:c 2=1:2B .平衡时,Y 和Z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 .X 、Y 的转化率相等D .c 1的取值范围为0.04 mol/L <c 1<0.14 mol/L7.在298K 时,2SO 2(g)+O 2(g) 2SO 3(g) ΔH =-197 kJ·mol -1 ,在相同的温度下,向4 5 3 2 v6 密闭真空容器中通入2molSO 2和1molO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1; 向另一个同体积的密闭真空容器中通入1molSO 2和0.5molO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122Q Q <B.Q Q 212= C.122Q Q > D.Q Q K J 12197== 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气体R 和5升气体Q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
安徽省蚌埠三中10-1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会员独享】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蚌埠三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高二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一小题4分〕1、对位移和路程的正确说法是 〔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质点的位移大小不会比路程大2、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 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2,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离为d 。
假设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如此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 ) A.21222v v dv - B.0 C.21v dv D.12v dv3、如如下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木块a 与b 叠放在水平面上,a 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作用,b如此〔 〕A .a 、b 之间可能没有静摩擦力B .b 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C .b 对a 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D .地面对b 的支持力一定大于2mg4、某人站在电动扶梯上,经过t 1时间由一楼升到二楼.如果电动扶梯不动,人从一楼沿扶梯走到二楼的时间为t 2,现在扶梯正常运转,人也保持原来的速度沿扶梯向上走,如此人从一楼到二楼的时间是 ( )A.t 2-t 1B.1212t t t t -C.1212t t t t + D.22221t t +5、如下列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初速度为t 1时间内平均速度为 〔 〕 A.20t v v v +=B.v >20tv v + C.v <20tv v + D.无法判断 6、在轻绳的两端各系着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放手后两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如果人站在四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如此Δt 与Δt ,相比拟有〔 〕A.Δt ,<Δt B.Δt ,=Δt C.Δt ,>Δt D.无法判断7、如下列图,物体放在倾斜木板上,当木板倾角θ为30°和45°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恰好一样,如此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最接近 ( )A .0.5B .0.6C .0.7D .0.88、两辆完全一样的汽车,沿水平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 0,假设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前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 ,假设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如此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 〕 A.4s B.3s C.2s D.1s9、对于如下图所示的两种情况,假设都在A 处剪断细绳,在剪断瞬间,关于甲、乙两球的受AA力情况,下面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 .甲、乙两球所受合力都为零B .甲、乙两球都只受重力作用C .只有甲球只受重力的作用D .只有乙球只受重力的作用10、如图3所示,3根轻绳的一端分别系住质量为m1、m2、m3的物体,它们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光滑定滑轮系于O 点,装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时,Oa 与竖直方向成30°角,Ob 处于水平状态,如此〔 〕 A .m1∶m 2∶m 3=1∶2∶3 B .m1∶m 2∶m 3=3∶4∶5C m m m =21123.∶∶∶∶3D m m m =21123.∶∶∶∶311、一个外表光滑的半球物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球心O 的正上方一定高度处固定一个小滑轮,一根细绳的一端拴一小球,置于球面上A 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如下列图.现缓慢地拉动细绳的另一端,使小球沿球面从A 点拉到B 点前,在此过程中,小球所受球面的支持力N 与细绳对小球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 〕 A .N 变大、T 变大 B .N 变小、T 变小C .N 不变、T 变小D .N 变大、T 变小12、如下列图,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受到外力F 1和F 2的作用,F 1方向水平向右,F 2方向竖直向上。
安徽省蚌埠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word版)1

安徽省蚌埠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7.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LED等迅速普及到很多新领域。
如LED灯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包括含铜、铅和砷等元素的物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LED很小,不需要回收处理B.使用LED可以节省大量能源C.铜是一种过渡元素D.开发核电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重要方式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精炼铝B.测定化学反应速率C.吸收HCl或NH3气体D.盐酸滴定氢氧化钠9.下列相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NH4++H2O NH3H2O+H+B.NaClO溶液与FeCl2溶液混合:Fe2++2ClO一+2H2O F e(O H)2↓+2HClOC.用醋酸溶解碳酸钙:2CH3COOH+CaCO32CH3COO-+Ca2++CO2↑+H2OD.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3-+Ba2++OH―BaCO3↓+H2O10.某温度下做汽车气缸试验,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M和xmolN气体,发生如下反应:M(g)+N(g)2Q(g)。
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n(M)为0.4mol。
在反应过程中体系的温度持续升高,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Q的含量与温度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5min,Q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 min)-1B.温度T2时的平衡常数大于温度T3的平衡常数C.图中T1时正反应速率等于温度T3时正反应速率D.图中T2时,若只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不改变11.某充电电池的原理如右图所示,溶液中c(H+)=2.0mol L-1,阴离子为SO42-,a、b均为惰性电极,电器使用过程中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
下列对此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充电时,当右槽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时,说明充电已经完成B.放电过程中,a极的反应式为:VO2+-e-+H2O VO2++2H+C.充电时,b极接直流电源正极,a极接直流电源负极D.放电时,当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时,共有1.0molH+从左槽迁移进入右槽12.右图是一水溶液在pH从0至14的范围内H2CO3、HCO3-、CO32-三种成分平衡时组成分数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表明pH=0时,c(H2CO3)=1.0mol/LB.在pH为6.37及10.25时,溶液中c(H2CO3)=c(HCO3-)=c(CO32-)C.人体血液的pH约为7.4,则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形式存在D.若用CO2和NaOH反应制取Na2CO3,溶液的pH必须控制在8.4以上13.常温时,下列三种溶液:①0.001 mol L-1氨水与等浓度等体积的H2SO4溶液混合②pH=3的H2SO4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③pH=11的氨水与pH=3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蚌埠二中2010-2011学年高三第二次质检英语试题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梁艳秋注意:所有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Ⅰ卷(三部分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id so many old people die last month?A. They were badly ill.B. They were lack of food.C. The weather was too cold.2.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There isn’t enough time left.B. Mother will arrive here earlier.C. The man shouldn’t play basketball.3. What is the man doing?A. Buying books.B . Reading books.C. Making a bookcase.4.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helicopter ride?A. Scary.B. Fantastic.C. Dangerous.5.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A boy.B. A movie.C. An earthquake.第二节(共l5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o are fit for this course?A. People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of photography.B. People without related knowledge of photography.C. People with good working knowledge of photography.7. How long is the course?A. Over 2 weeks.B. Over 5 weeks.C. Over 10 weeks.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the girl’s family?A. 3B. 4C. 59. What does the girl think of being the middle child?A. Terrible.B. Wonderful.C. Ordinary.10. What is Paula doing?A. Working in advertising.B. Studying in a college.C. Looking for a job.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Classmates.B. Mother and son.C. Teacher and student.12. Where will the boy put the magazine?A. On the desk.B. On the shelf.C. Near the computer.1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longs to the boy?A. The CD player.B. The necklace.C. The scissors.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l4至17题。
14. Where does the woman come from?A. Canada.B. America.C. Australia.15. Which place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visit?A. Bondi Beach.B. Opera House.C. Blue Mountains.1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mall hotels in Sydney?A. They are expensive.B. Some of them can be found on the Internet.C. Most travelers like to stay in them.17. What probably is the best way to travel around?A. By bus.B. By car.C. By air.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y did the saleswoman warmly greet John?A. He was the last customer.B. They were familiar with each other.C. He can help her reach her sales target.19. What did John see on TV?A. An advertisement.B. A movie.C. A TV series.20.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A. John saved money to buy a black and white TV set.B. John decided to buy the camera instead of the TV at last.C. John was shown various models of TV and cameras.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The company wanted a manager with ______ knowledge of English and ______ work experience.A. /;/B. a;/C. the; aD. the; the22. Two candidates are _______ the president of General Motors.A. running forB. running aroundC. running afterD. running into23. ________ men are greedy, _____ is never peace.A. There; thereB. There; whereC. Where; thereD. Where; where24. ________ baseball, I am just a green hand.A. Spoken ofB. Speaking ofC. To speak ofD. Being spoken of25. ______ in the centre of the city, the school is _______ quiet.A. Locating; somewhere nearB. Locating; nowhere nearC. Located; nowhere nearD. Located; somewhere near26. ----Can you wait a while?---- Of course, _______, sir.A. make yourself at homeB. enjoy yourselfC. it doesn’t matterD. take your time27.She _________ it, but that she saw it with her own eyes.A. couldn’t have believedB. couldn’t believeC. can’t believeD. didn’t believe28. Then _______ we had been looking forward to.A. the hour cameB. came the hourC. did the hour comeD. the hour did come29. The western restaurant is superior ________ the one we went to last week.A. thanB. asC. butD. to30. _______ to win the World Cup by all the people of the country is heavy pressure to the team.A. ExpectingB. Being expectedC. ExpectedD. To expect31. ---Who _______ the beautiful villa now?---Mr Turnner.A.OwnsB. is owningC. has been owningD. owned32.I will have to call my friend Peter ________ coat I walked off by mistake yesterday.A. in whoseB. in whichC. on whichD. with whom33. The doctor cured a lot of patients free of charge, so he had a good ________.A. evolutionB. occupationC. reputationD. revolution3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A. It was me who to be blamed?B. Was it I who to blame?C. Was it I who to be blamed?D. It was me who to blame?35. You _____ constantly ______ this or that, to be frank,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A. are; askingB. /; askC. have; askedD. were; asking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