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下》复习题及参考 答案2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二答案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二答案《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二答案练习题第三套答案一、分析论述题1.分析浮士德形象。
首先,浮士德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
他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道路。
这个过程实际包括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年间欧洲和德国进步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
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乐和迷离的情欲,否定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妥协道路,也否定了向古代艺术美去寻求出路的幻想,然后追求更高的理想——以自由劳动开拓人人幸福的乐园。
浮士德的形象成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艺术概括。
其次,在浮士德探求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
从他在书斋中领悟到“泰初有为”,到他终生探索的最后结论“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天上序幕》中,天帝曾指出,“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到全诗的结尾部分,一位天使把他接上天堂是又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来我辈均能救“,前后呼应,有意突出浮士德积极行动的精神。
第三,浮士德的性格充满矛盾,他的前进道路上贯穿着辨证的精神。
浮士德自身与客观现实产生矛盾,精神上也具有两重性。
他不断克服掉自身的弱点,不断探索。
在他探索的道路上,魔鬼靡非斯特总是企图把他引向堕落,但靡非斯特恰好帮助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不断地前进。
第四,浮士德一生的探索以找到理想为终结,然而这个理想实质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
浮士德没有真正实现他的理想,他的一生仍然是一个理想探索者的悲剧。
2.比较分析19世纪英国、法国、俄国三个国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是在复辟王朝时期酝酿、在七月王朝时期产生的。
因此,早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如斯丹达尔、巴尔扎克、梅里美等,几乎都把批判的锋芒同时指向封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
《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1.奥林帕斯神系──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因其住在奥林帕斯山止而得名。
•奥林帕斯神系是按原始社会后期父权制氏族的方式、以宙斯为首的12个主神组成的神系,•乃古希腊神话中内容最丰富、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神话。
2.潘多拉的匣子──灾难和后患无穷的代名词。
在希腊神话中,•宙斯恼恨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给人类,在惩罚普罗米修斯的同时,迁怒于人类。
他让火神赫淮斯托斯造了一个名叫潘多拉的漂亮少女,•命神使赫耳墨斯将其送给普罗米修斯在人间的傻弟厄庇墨透斯为妻。
时潘多拉打开了随身带着的金匣子,于是,灾难、祸患、瘟疫疾病、死亡等变成虫子飞向人间,而希望却被关在匣底。
从此,人类开始了苦难而悲惨的生活。
3.摹仿说──古希腊传统的文艺学说。
•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当时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诗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仿,强调了文艺与现实不可分离的关系,在西方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现实主义创作奠定了基础。
4.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在“神人同形同性”的基础上,•塑造了高大完美的.充满着理性光辉的众神形象,并曲曲折折地折射出古代社会进化的遗迹和古代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这种正常的思维有别于早熟的儿童和粗野的儿童,因而得名。
5.第十位文艺女神──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萨福曾开办学校,•教少女学习音乐和诗歌。
她写诗9卷,其独唱琴歌歌唱爱情和美德,•感情真挚,意境清新,有很强的感染力。
柏拉图因之将她称之为神话中九位缪斯女神之外的“第十位文艺女神”。
6.木马计──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
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
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
当夜,希腊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城。
7.伊甸园──神话传说中至善至美至福之地。
据《旧约.创世纪》,上帝在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用泥土造出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并把他们放在东方的乐园─伊甸园中。
外国文学史复习试题和参考答案

外国文学史复习试题和参考答案题目:外国文学史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中古欧洲文学? A. 《哈克贝利·费恩的历险》 B. 《神曲》 C. 《老人与海》 D. 《悲惨世界》答案:B. 《神曲》2、下列哪位作家被认为是英国文学中的“人文主义”代表? A. 莎士比亚 B. 乔叟 C. 拜伦 D. 奥斯汀答案:B. 乔叟3、下列哪一部作品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 A. 《唐璜》 B. 《一千零一夜》 C. 《霍乱时期的爱情》 D. 《罪与罚》答案:B. 《一千零一夜》二、简答题4、请简述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答案: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和索福克勒斯。
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品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品是《美狄亚》,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是《俄狄浦斯王》。
41、请阐述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
代表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以及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411、请阐述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
答案:法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理性、规范和高雅。
代表作品包括高乃依的《熙德》,以及拉辛的《安德洛玛刻》和《贝蕾妮丝》。
三、论述题7、请论述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家和作品。
答案: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反传统、追求新颖形式,以及注重个人内心感受。
代表作家包括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和托马斯·曼。
卡夫卡的代表作品是《变形记》,乔伊斯的代表作品是《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普鲁斯特的代表作品是《追忆似水年华》,托马斯·曼的代表作品是《魔山》。
71、请论述比较古代东方文学和欧洲文学的特点和差异。
答案:古代东方文学,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等,多以神话、传说和寓言为题材,强调道德教诲和政治寓意,风格和谐、含蓄。
《外国文学史》习题与答案

《外国文学史》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个人情感、自然美、想象力和民族特色,反对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和古典主义。
2.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主张真实描绘社会生活和人性的复杂性,揭示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反对理想化和虚构。
3. 启蒙文学:启蒙文学是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理性、自由、平等和人权,批判封建专制和社会不公,倡导科学知识和人道主义。
4. 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象征和暗示的艺术手法,追求神秘和超验的精神体验,反对现实主义的直接性和客观性。
5.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中叶至后期在欧美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统一性和确定性,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挑战传统的叙事和意义结构。
二、填空题1. ______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唐璜》被誉为“讽刺史诗”。
答案:拜伦2. ______是法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悲惨世界》描绘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苦难和矛盾。
答案:雨果3. ______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反映了年轻人对爱情和自由的追求。
答案:歌德4. ______是俄国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诗人,他的《金色的尘埃》展现了人类灵魂的痛苦和超越。
答案:勃洛克5. ______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在路上》描绘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的反叛和迷茫。
答案:杰克·凯鲁亚克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位作家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拜伦B. 雪莱C. 巴尔扎克D. 海涅答案:C2.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战争与和平》B. 《红与黑》C. 《巴黎圣母院》D. 《安娜·卡列尼娜》答案:C3. 下列哪一位作家不属于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A. 笛福B. 卢梭C. 歌德D. 莎士比亚答案:D4. 下列哪一部作品不属于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恶之花》B. 《荒原》C. 《百年孤独》D. 《夜莺》答案:C5. 下列哪一位作家不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约瑟夫·海勒B.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C. 伊塔洛·卡尔维诺D. 威廉·莎士比亚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唐璜》B. 《哈姆雷特》C. 《人间喜剧》D. 《基督山伯爵》答案:AD2.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悲惨世界》B. 《红楼梦》C. 《罪与罚》D. 《傲慢与偏见》答案:AC3.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启蒙文学的代表作?()A. 《格列佛游记》B. 《浮士德》C. 《雾都孤儿》D. 《神曲》答案:AB4.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B. 《尤利西斯》C. 《黄金时代》D. 《恶之花》答案:AD5.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百年孤独》B. 《尤利西斯》C. 《追忆似水年华》D. 《在路上》答案:ABD五、判断题1.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理性和客观性,反对主观情感和想象力的表现。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附答案)名词解释1、自然派(1)自然派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一个派别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2)该派的领袖是果戈理。
这一派的作家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
在题材上多以“小人物”为主人公。
题材以小说为主。
2、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2)代表人物有瓦莱里、里尔克、庞德、叶芝、艾略特等(3)该派的鲜明特征是:创造病态的“美”。
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再换绝种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3、《吉尔伽美什》(1)代表了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2)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完整史诗(3)在表现吉尔伽美什为明建立功勋的英勇行为时也描绘了他敢于违抗神意的探索精神4、“布莱希特体系”(1)布莱希特革新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喜剧模式,创立了“布莱希特体系”(2)受中国戏剧影响,他追求一种“陌生化效果”,摆脱情景交融状态,时刻保持清醒理智的意识,领悟剧中的哲理5、黑色幽默(1)20世纪60年代风行美国的用戏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2)“黑色”指可怕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对这种现实的嘲讽(3)“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方法6、《旧约》全书共39卷,可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试问杂著4部分是古代希伯来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总集,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文学影响广泛而深远。
7、古典主义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为古典主义。
主要特征是政治上拥护王权,主张国家统一;思想上崇尚理性;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8、《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创作的总称,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部分,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资产者的发家、贵族的没落、金钱的万能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金钱社会9、新感觉派20世纪上半叶在日本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
外国文学史(下)课程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题:1、俄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是______,他的代表作中出现了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______”形象。
2、普希金在《驿站长》中塑造了______这个俄罗斯文学中的第一个______形象,首创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同情关怀小人物的传统。
3、“达吉亚娜”是《______》中的女主人公。
4、莱蒙托夫的代表作长篇小说《________》中的男主人公______是俄国文学史上的第______个“________”形象。
5、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的女主人公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____”。
长诗《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的作者是__________。
6、《罪与罚》的作者的另一作品《________》是世界文学中揭露暗无天日的监狱生活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这位作者的成名作是《________》。
7、十九世纪俄罗斯三大文艺批评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
8、《彼得堡故事集》的作者创作的著名喜剧是________。
这位作家代表作中的著名吝啬鬼形象是__________,主人公______是________形象。
9、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10、列夫·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
二、选择题(不定项):1、标志着普希金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作品是()。
A、《驿站长》B、《叶甫盖尼.奥涅金》C、《茨冈》D、《上尉的女儿》2、以下属于俄国“自然派”创始人的作品的有()。
A、《外套》B、《钦差大臣》C、《死魂灵》D、《前夜》3、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中著名的有()。
A、《前夜》B、《罗亭》C、《贵族之家》D、《父与子》4、“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彼得堡”出现在()中。
A、《白痴》B、《群魔》C、《罪与罚》D、《卡拉马佐夫兄弟》5、《战争与和平》中的人物形象有()。
A、安德烈B、彼埃尔C、娜塔莎D、库图佐夫6、托尔斯泰笔下具有自传性的形象是()。
《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荷马史诗)。
2、希腊神话的内容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3、马克思曾经评价“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4、现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是(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
5、赫西奥德的叙事长诗(《神谱》)是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最早的系统的描述。
6、萨福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7、被称作“基督教之父”的是(斐洛)。
8、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或译《伊利昂记》))和(《奥德塞》(或译《奥德修记》))。
9、《伊利亚特》一开篇就提出它的主题是(阿喀琉斯的愤怒)。
10、《奥德塞》的主题是(还乡)。
11、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古希腊悲剧起源于(),喜剧的前身是()和()。
12、埃斯库罗斯被人们誉为(),他的代表作《俄瑞斯忒亚》三部曲包括()、()和()。
他的()是现存希腊悲剧中唯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部作品。
13、索福克勒斯被文学史家誉为(),他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弗洛伊德曾根据这部悲剧提出了著名的()理论。
14、欧里庇得斯被称为(),又由于他善于刻画人的心理而被誉为()。
15、阿里斯托芬的()是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林间飞鸟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这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表现。
16、奥古斯都时期三大诗人及代表作是维吉尔的()、贺垃斯的()和奥维徳的()。
17、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
18、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和()。
中世纪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是()。
19、日尔曼人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史诗()是流传至今的早期英雄史诗中最完整的一部。
20、中世纪后期英雄史诗中最著名的有法国的()、西班牙的()、德国的()和俄罗斯的()。
答案11-20酒神祭祀,酒神颂歌,祭神歌舞,滑稽戏;悲剧之父,《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波斯人》;戏剧艺术的荷马,十全十美的悲剧,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舞台上的哲学家,心理戏剧鼻祖;《鸟》,云中鹁鸪国;《埃涅阿斯纪》,《诗艺》,《变形记》;《新约全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城市文学,普及宗教教义;《贝欧沃尔夫》;《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尼伯龙根之歌》,www、sundxs、com,《伊戈尔远征记》21、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有()和()。
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2

添加 标题
论述题二:分析某位外国文学家的创作特点。答案:以莎士比亚为例,他的创作特点包括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塑造复 杂多面的人物形象、运用丰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等。解析:此题要求考生对外国文学家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需要考 生对外国文学作品有较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添加 标题
论述题三:比较中外文学的异同点。答案:中外文学在很多方面存在异同点,例如在作品主题、叙事方式、语 言运用等方面。以《红楼梦》和《百年孤独》为例,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但在叙事方式和 语言运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解析:此题要求考生对比中外文学的异同点,需要考生对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 学作品都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1答案:C 解析:该选项正 确描述了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解析:该选项正确描述了小说中主人公 的性格特点。
选择题3答案:A 解析:该选项正 确分析了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解析:该选项正确分析了小说中的主题 和思想内涵。
选择题2答案:B 解析:该选项正确解 释了小说中某一情节的意义和作用。
添加 标题
论述题四:阐述文学的社会功能。答案:文学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包括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文化价值观、启迪思想、 审美愉悦等。解析:此题要求考生阐述文学的社会功能,需要考生对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了解和 分析能力。
XX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现代主义文学:代 表作品为美国作家 奥尼尔的《毛猿》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莎士比亚:英国 文艺复兴时期最 杰出的戏剧家和 诗人,代表作品 有《哈姆雷特》、 《奥赛罗》、 《罗密欧与朱丽 叶》等。
巴尔扎克:法国 批判现实主义文 学的奠基人,代 表作品有《高老 头》、《欧也 妮·葛朗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四、名词解释:1、“梅塘集团”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由六位作家组成的文学创作团体。
1870年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使得法国的一些爱国主义作家大为震惊和感慨。
当时,一群作家聚集在巴黎郊外左拉的梅塘别墅,结成了“梅塘集团”。
这些作家是保尔·阿莱克西(1847-1901)、昂利·塞阿(1851-1924)、莱昂·埃尼克(1851-1935)、于斯曼(1848-1907)和莫泊桑(1850-1893)。
他们气质相近,情趣相投,既有共同的爱国之心,又有相同的哲学倾向。
1879年,在一次聚会时,左拉提议各人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
不久,左拉写了《磨坊之围》,于斯曼写了《背上背包》,莫泊桑写了《羊脂球》,其余三人也各交一篇。
这六篇小说于一八八O年交给沙邦节书店出版,题为《梅塘之夜》。
莫泊桑的《羊脂球》立即受到文学批评家和读者的赞赏,被推为六篇之中最好的一篇,从此莫泊桑蜚声文坛,阔步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梅塘集团”的成员以标榜自然主义自居,他们汇集而成的《梅塘之夜》,被看作是这个集团发起的自然主义运动的宣言。
尽管他们之中有的人开始不赞成自然主义,或者后来否定了自然主义的理论,但他们的一些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打着自然主义的烙印。
2、“长河小说”river novel:“长河小说”即多卷集长篇小说,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七卷的序言中写道:“在我看来,《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终就像是一条长河。
”长河小说的称谓得之于此。
这种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长河小说并非可以无限地写下去,它们一般都在100万字至150万字之间,因此,有别于那种滥写的通俗小说。
长篇小说的功能由此得到了充分而又有节制的利用。
长河小说是在《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悲惨世界》人物众多,头绪纷繁,不是以一条主线(统一的情节)贯穿始终。
《战争与和平》更加发展了轮流穿插描写的方法。
《安娜?卡列尼娜》则以主人公的命运为主线去展开情节。
长河小说有所不同,它以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为线索,可以说,《卢贡.马卡尔家族》变成用一部作品来描写。
这种写法较为集中精炼,内涵丰富,小说的容量更大。
长河小说深得现实主义作家的喜爱,20世纪上半叶频频出现,长篇小说的繁荣与此密切相关。
3、愤怒的青年:指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文学运动。
二战前后,英国政府推行“福利国家”政策,人民的生活虽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几次政党轮换执政,都没能实现人民希望社会制度能得到改革的愿望,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人)极为不满,这种情绪首先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
有些小说和剧本愤怒地攻击了英国社会的阶级壁垒、统治集团和教会,对因推行“福利国家”政策而造成的单调的生活表示不满,对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表示厌恶。
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出身于工人阶级或社会的中下层,以本阶级的举止行动为荣。
这些作家彼此之间并不相识,但是他们的观点与感情是一致的。
1956年青年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上演,剧中主角对社会作了全面攻击,因此,这一剧本成为这个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奥斯本被人称作“愤怒的青年”,这个称号也被用来指这一新兴的文学运动。
“愤怒的青年”成为50年代英国文学中占优势的力量。
怀有这种“愤怒”的作家还有: 约翰·韦恩的小说《每况愈下》(1954)、金斯利·艾米斯的小说《幸运儿吉姆》(1954)、小说家约翰·布莱恩的成名作是《向上爬》(1957);工人小说家艾伦·西利托的长篇小说《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1958)、剧作家伯纳德·科普斯的《斯特普尼·格林的村庄》(1956)、工人剧作家阿诺德·威斯克的剧本《鸡汤加大麦》(1958)等。
4、“运动派”诗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诗坛涌现出的一个有特色的青年群体,其中的成员多是一些“愤怒的青年”,如艾米斯(Kinsley Amis)、韦恩(F. Wa-in)、拉金(Philip Larkin)等,他们抱着拥护福利社会的态度,带有怀疑主义的作风,反对文化及其形式的发展,敌视外来的影响;他们悲观失望,认为只有死亡才能实现世界大同。
他们以燕卜逊为榜样但去其晦涩,讲究写的平淡,合理,却又语含机智,常有讥讽。
他们既反对奥登和艾略特式的现代主义,也反对以威尔士诗人迪伦·托马斯(Dylan Thomas)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
到1957年后,多数成员对所谓的“运动”已不感兴趣,这个流派也就消失了。
虽然未成气候,但还是在英国诗坛上留下了一段历史和形象。
5、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当时,有一批青年作家陆续登上文坛,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故通过创作小说描述战争对他们的残害,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逐渐形成一新的文学流派。
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
所谓“迷惘”,就是指他们共有的彷徨和失望情绪。
“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有海明威(1899—1961)、福克纳(1897—1962)、约·多斯·帕索斯(1896—1970)、菲兹杰拉德(1896—1940),和诗人肯明斯(1894—1962)等。
尽管是一个短暂的潮流,但它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确定了的。
6、解冻文学:西方斯拉夫学者对本世纪中期苏联文艺思潮的概括,因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得名。
1954年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的发表,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评论界和广大读者对小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为作品的积极意义在于触及了不少尖锐的问题,诸如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更“关心人”、“爱护人”;更注意发扬民主,重视法制,克服官僚主义;更尊重文艺创作的自由,不要片面地追求文艺紧跟政治的需要;以及文艺也要反对个人崇拜,反对粉饰现实,敢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等。
由于这部作品的问世,苏联文坛一段时间以来逐渐形成一股文学思潮,西方对此大加赞扬,称之为“解冻文学”。
在《解冻》前后出现过一批引人注目的作品,如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所维奇的一天》、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焦尔金游地府》、肖洛霍夫的《人的命运》等,这些作品都具有暴露倾向,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一些社会问题。
“解冻文学”开启了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另一途径。
“解冻文学”从50年代兴起,至60年代逐渐平息。
7、“帕斯捷尔纳克事件”:1956年2月苏共20大在文艺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主张,于是苏联文坛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一股“解冻文学”思潮。
在这种思潮的推动下,帕斯捷尔纳克把自己长期构思,1948年动笔,直到1956年冬才完成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拿了出来,先投给《新世界》杂志未得发表,次年11月在意大利出版。
不久,东欧、西北喔偶、北美诸国接连出版了15种外语版,作家因此获得了195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值此苏联政府对小说在国外出版并获奖一事尚未做出明确决定时,西方政界、文化界以及各新闻媒体已蜂拥而起,进行大量政治性宣传,把小说问世称作是“自由俄国之声的重新回荡”。
这才引起苏联当局的强烈翻印能够,除禁止出版该书、组织一连串对作家和小说的严厉批评外,并将作家开除出苏联作协,还以驱逐出境相威胁,只是在作家写信给最高当局作了检讨并拒领诺贝尔奖后,作协才恢复其会籍。
这就是所谓的“帕斯捷尔纳克事件”。
它实际上是当时两大敌对阵营之间的冷战反映,远远超出了文学界的范围,无论在苏联或西方均阻碍了对作品进行文学的分析和实事求是的研究。
8、“冰山原则”: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作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与感情基础,•创作中力求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倔作品的思想意义。
作品应该像在大海中庄严宏伟地移动的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象征着他在创作实践上对形式美的追求,体现了他强烈的创作个性,在美国文坛上开创了一代新风,引起了文学批评界的广泛兴趣。
9、陌生化方法:“陌生化方法”又称“间离方法”,是德国着名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创建的戏剧理论,是一个新的美学概念,是一种新的表演理论和方法。
它的基本含义是让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到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陌生化方法”要求导演和演员要有意识的在舞台和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演员与角色间也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既是扮演者也是评判者,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进而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更理性地、冷静地分析判断剧情和人物,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享受。
10、“艺术家小说”:托马斯·曼于1903年出版小说集《特里斯坦》,在这部小说集里,有两部中篇小说即《特里斯坦》和《托尼奥·克勒格尔》以及后来发表的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是所谓的“艺术家小说”。
这些小说旨在于表现自视清高的艺术家与庸俗的市民社会之间的矛盾,而托马斯·曼对这一矛盾的态度也是矛盾的。
在表现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艺术生产者和艺术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的同时,他既认为艺术家脱离现实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但又强烈地表示,艺术家若与庸俗社会“同流合污”,也就无任何艺术可言了,而艺术恰恰是他本人所钟爱的。
实际上,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这种冲突,从一开始就是托马斯·曼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不仅仅是“艺术家小说”才有的,譬如在《布登勃洛克一家》里,这一主题同样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
五、简答题:1、自然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1)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从而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
(2)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逐渐忽略典型的创造,或者说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精神变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