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监测控制报警电路
设计一个温度监测和显示报警电路

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温度监测和显示报警电路,电路包括:温度监测、显示报警和供电电源3个部分。
1)设计温度监测电路。
温度监测范围:0~100℃;对应输出电压0~10V(参考值)。
2)设计窗口比较器电路。
上下限可调整;为窗口比较器设计状态指示灯,超过上限红灯亮、低于下限绿灯亮、上下限之间黄灯亮;超限时有报警提示音。
3)为上述电路设计配套供电电源。
4)确定上述电路中所有元器件的型号或参数。
电阻要给出阻值和功率;电容要给出容量和耐压;变压器要给出输出电压和功率。
5)关键元器件的参数选择要说明计算公式。
如放大倍数、工作电流、设定电压等。
1、电路图电源部分温度检测和显示报警部分2、元器件选择及参数计算(1)变压器UI=(整流输出+稳压器压降)×(阻抗压降)×(电源波动)取整流输出为12V(即VCC),因此UI=(12+3)××。
取UI为18V。
变压器次级电压为U2=UI/~=15V.电源电路电流约为60mA,取100mA。
变压器功率为12×100mA=。
所以变压器可选15V/3W。
(2)整流二极管电源输出电流按计算桥式电路中每只二极管电流为Id=1/2Iomax=。
每只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压U(M)==24V。
可选用1N4001,其参数为Io=1A,Urm=100V。
(3)滤波电容一般来说,充电时间常数RC是其充电周期的(2~5)倍。
对于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容的充电周期是其交流电源周期的一半,即RC≥(2~5)T/2=(2~5)/2f。
取倍,C=830μF,取C=1000μF。
考虑电容的耐压值,电网电压最高为Ucmax=×=。
综合考虑,C1可选1000μF/50V的电解电容。
C2、C3为μF的瓷片电容,用于滤去高频纹波。
(4)NTC热敏电阻的选择测温电路输出电压Uo=R1×Vcc/(R1+RNTC),根据要测的温度范围和设定的温度电压范围,选择合适的R1的值。
温度监测报警器电路

本例介绍的温度监测报警器,具有“高”、“中”、“低”3档温度指示,能在温度偏高或偏低时发出报警信号,可用于大棚、温室等需要温度监控的场合。
该温度监测报警器电路由温度检N/指示电路和声音报警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元器件选择
R1~R4选用1/4W金属膜电阻器或碳膜电阻器。
RP选用合成膜电阻器或可变电阻器。
RT选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VD1~VD3均选用IN4148型硅开关二极管。
VL1~VL3均选用φ3mm的发光二极管。
V选用S8550或3CG8550型硅PNP晶体管。
IC1选用ZH-3型测光专用集成电路;IC2选用TWH8778型电子开关集成电路。
HA选用内置报警音源的直流电磁蜂鸣器。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温度控制报警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开发报告设计题目:温度控制报警电路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11级(1)班学生学号: 2011508182学生:唐潮设计时间: 2014年1月 7日一、计划任务与要求1. 在正常的温度围数码管显示数字1至5的循环。
2. 在温度升高时数码管显示的数字变为1至7的循环,并且此时绿色LED灯亮起。
3.当温度达到最高的时候数码管停止显示,并且红色的LED灯开始亮起。
二、方案设计与讨论图2.1方案一、利用一个热敏电阻作为感应器达到将温度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的作用,并且将整个的过程产生的电压分为三个档,通过电压比较器,从而达到常温高温和超高温的情况从而达到整个的操作,显示部分使用七段数码管来进行数字显示。
方案二、利用两个量程不同的热敏电阻达到一个电压接力的作用,从而达到把电压分为三个挡的目的从未控制LED灯组和七段数码管进行工作,因为自己的制作能力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方案。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21、温度测量电路图3.1工作原理:温度测量电路如图3.1所示,它由传感器电桥、差动放大电路和二阶低通滤波器组成。
采用阻值R3=100的铂金属热电阻为传感器,它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且在较大的温度围有很好的线性。
通过测温电桥把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再通过一个差动放大电路将小信号电压值放大,得到电压值。
首先调节滑动变阻器R13使温度等于0℃时输出电桥平衡,即输出为零;根据铂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计算出电压放大倍数,设定差动放大电路的参数,使温度等于100℃时,输出电压为1V,满足输出电压和温度成线性关系,这样数值关系有U0=T/100。
由该电压值可以直接推知当前温度值,从而达到温度测量的目的。
2、电桥测温电路图3.2如图2.2所示利用电桥将随温度变化的组织转化为电压,电桥输出的电压为:Ux=Ucc(R2*Rp1—R1*R3)/(R2+R3)(R1+Rp1)若取R1=R2=R0,调节电位器,使00C时的Ux=0V,此时R3的值为R30= Rp1。
水温控制报警系统

水温控制报警系统摘要:本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RMF51-583、LM324放大器和报警系统为核心进行设计,实现浴室水温控制,并当水温达到预警温度进行报警。
本系统由温度传感器RMF51-583进行水温监测,通过调节电阻可以调节水温控制范围。
并且能进行水温范围测量,显示其大致温度。
当水温不超出预警温度时加热,超出预警温度时报警,从而达到浴室水温控制要求。
具体方案设计:1 、设计任务和要求:设计任务:设计一个浴室水温控制报警系统。
该系统能够将水温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可以通过手动实现对水温范围的改变,并且超出某一温度值时自动报警。
设计要求:1)要求系统能够通过对两根电阻丝实现对水温的控制。
假设水温范围是T1~T2(T!<T2),T为实际温度,当T1<T2时,两根电阻丝都通电加热;当T1<T<T2时,仅一根电阻丝通电加热;当T>T2时,两根电阻丝都不通电,并且报警。
2)要求系统能大致显示水温温度。
3)要求电路在T1、T2温度点不能出现跳闸现象,即电阻丝不能进行短时间内反复在通电和不通电的状态之间转换。
4)要求电路能够显示出电阻丝的通电与否。
5)要求能够手动调节水温控制的范围。
6)要求画出系统框图与设计电路图,并写出详细的设计过程。
2 、系统组成框图水温控制电路的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它是由水温监测电路、水温范围测量电路、电阻丝开关电路、工作指示电路、水温显示电路、报警电路和电源电路七部分构成的。
水温监测电路水温范围测量电路电阻丝开关电路工作指示电路水温显示电路报警电路电源电路水温监测电路的功能是利用温度传感器的特性监测水温的变化,同时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水温范围测量电路的功能是利用比较器的原理实现水温范围的确定,同时利用迟滞比较器特性避免跳闸现象。
电阻丝开关电路的功能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将电阻丝通电与否显示出来。
水温显示电路是利用电流表改装的表头显示水温监测到的温度。
报警电路是当水温达到一定程度时报警。
设计一个温度监测和显示报警电路

设计一个温度监测和显示报警电路温度监测和显示报警电路是一种用于监测环境温度并在超出设定温度范围时发出声音或光提示的电路。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场合,例如工业生产、仓储管道、实验室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个基于温度传感器、控制IC和蜂鸣器的温度监测和显示报警电路的设计方案。
设计材料准备:1.温度传感器(例如DS18B20)2.控制IC(例如LM35)3.蜂鸣器4.面包板5.连接线6.电阻7.LED电路连接:1.将温度传感器的三个引脚(VCC、GND、DATA)分别连接到面包板上的电源模块(+5V、GND)和数字引脚上。
2.将控制IC的电源引脚(VCC、GND)连接到面包板的电源模块上。
3.将蜂鸣器的两个引脚连接到面包板的数字引脚上。
4.将LM35的输出引脚连接到面包板的模拟引脚上。
5.将一个电阻连接到LED的负极,再将另一端连接到面包板上的数字引脚上。
电路原理:1.温度传感器和控制IC共同组成了温度检测模块。
温度传感器负责检测环境温度,并将温度值以数字信号传递给控制IC。
2.控制IC负责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模拟引脚输出。
3.模拟信号经过一个电阻划定电流范围,并将电流传递给LED,控制LED的亮度,实现温度的可视化显示。
4.如果温度超出设定的范围,控制IC将通过数字引脚控制蜂鸣器发出声音报警。
电路设计思路:1.首先,根据具体需求确定温度报警的上限和下限。
2.将温度传感器的引脚连接到面包板上。
3.根据温度传感器的规格书和控制IC的数据手册,确定它们的使用电压范围。
4.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控制IC的电压需求,选择适当的电源模块供电。
5. 连接电路后,利用Arduino等开发板进行代码编写,实现温度的实时监测。
6.编写代码,让控制IC判断当前环境温度是否超出设定的温度范围。
7.根据超出设定温度范围与否的判断结果,控制蜂鸣器的状态。
在设计和搭建电路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确保连接的准确性,例如正确连接传感器的引脚。
水位报警器电路图

产品说明书:水位达标感应器
【使用说明】如说明书最下方的电路示意图所示,A,B为两个电极。
使用时,将B直接放入容器底部,A放在水位应该达到的位置上。
当水没过A时,扬声器将会有声音放出。
【原理说明】当水位达到A时,A,B两电极间相当于接上了一个电阻,和原来的短路相比,水充当了有电阻的“导线”的角色。
使得三极管VT1得到基极偏流而导通,电容在其中构成振荡电路。
让振荡器工作从而是的扬声器发出声音。
【操作注意事项】(1)开始是滑动变阻器Rx应该位于最大值。
将A.B直接接通后调节Rx。
使得扬声器声音合适。
特别注意不要烧坏三极管。
(2)该装置测水位达标能适合大多数的容器。
不过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对于特别大表面积(指水面面积)的容器,因其中水的电阻太大可能出现不发声的情况,所以必须注意两电极间距离不宜过远。
个人测试过,该装置能够至少承受一个人这样的外载电阻。
温度监测报警器电路图

温度监测报警器电路图发布:2011-08-19 | 作者: | 来源: caiduoshi | 查看:1809次| 用户关注:本文介绍的温度监测报警器,具有“高”、“中”、“低”3档温度指示,能在温度偏高或偏低时发出报警信号,可用于大棚、温室等需要温度监控的场合。
电路工作原理该温度监测报警器电路由温度检测/指示电路和声音报警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温度检测/指示电路由电阻器RI、R2、控制集成电路IC1、热敏电阻器(温度传感器)RT、电位器RP、二极管VDI和发光二极管VL1~VL3组成。
声音报警电路由二极管VD2、VD3、电本文介绍的温度监测报警器,具有“高”、“中”、“低”3档温度指示,能在温度偏高或偏低时发出报警信号,可用于大棚、温室等需要温度监控的场合。
电路工作原理该温度监测报警器电路由温度检测/指示电路和声音报警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温度检测/指示电路由电阻器RI、R2、控制集成电路IC1、热敏电阻器(温度传感器)RT、电位器RP、二极管VDI和发光二极管VL1~VL3组成。
声音报警电路由二极管VD2、VD3、电阻器R3、R4晶体管V、电子开关集成电路IC2和蜂鸣器HA组成。
接通电源开关S后,电池CB为整机电路提供4.5V工作电源。
RT用来检测环境温度,其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IC1的2脚电压随着RT的阻值变化而变化。
RP用来设定监控温度。
当环境温度适宜(在RP的设定温度范围内)时,ICl的2脚电位介于高电平与低电平之间,12脚输出低电平,10脚和II脚输出高电平,VL2点亮,VL1和VL3不发光,声音报警电路不工作,HA不发声。
当环境温度偏低时,RT的阻值增大,使IC1的2脚电压升高,当IC1的2脚和5脚变为高电平时,11脚和12脚将输出低电平,使VL1和VL2点亮,VD2和V导通,IC2也导通工作,HA发出报警声。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RT的阻值随之减小,使IC1的2脚电压下降。
当温度偏高使IC1的2脚和4脚变为低电平时,10脚和12脚输出低电平,使VL2和VL3点亮,VD3和V导通,IC2也导通工作,HA发出报警声。
水温控制原理图

R? P 1.4
1 00
VCC U? B UZZER
Q? P NP
图7 当温度低于或高出给定的温度值后,蜂鸣器报警。
7.键盘与显示器的借口部分
1 2 3 4 5 6 7 8 190 11 12 13 14
D00 D01 D02 D03 D04 D05 D06 D07 CS7
RD WR AP38.2
Y0 Y1 Y2 Y3 Y4 Y5 Y6 Y7
15 14 13 12 11 10 9 7
7 4LS1 38
U?
K11 2 K12 3
4 5 6 7 8 9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AVc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Vcc P6.3 /A3 P6.4 /A4 P6.5 /A5 P6.6 /A6/DAC0 P6.7 /A7/DAC1 /SVSIN VREF+ XIN XOUT/ TCLK VeR EF + VREF- /Ve REF P1.0 /TACLK P1.1 /TA0 P1.2 /TA1 P1.3 /TA2 P1.4 /SMCLK
1 2K
+12 V
7
U3
3
LM3 105
6
2
VOUT
8
1
4
-1 2V
R w3 +12 V
2 0k
图1
➢ 传感器部分
传感器 LM35 的使用电路非常简单,只需将其电源、地端与供电源相连, 将触点置于被测点处,而将输出端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就可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1 设计目的 (1)1.2 设计任务 (1)1.3 设计要求 (2)二设计的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2)2.1 设计原理 (2)2.2 方案设计 (3)2.2.1 可行方案 (3)2.2.2 方案的讨论与选择 (5)2.3 选定方案的论证 (5)2.3.1 选定温度传感器的论证 (5)2.3.2 选定运算放大器的论证 (6)2.3.3 选定继电器的论证 (6)三电路设计计算及分析 (7)3.1 温度检测元件电路 (7)3.1.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7)3.1.2 元器件的选择和计算 (8)3.2 比较显示电路 (10)3.2.1 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10)3.2.2 元器件的选择和计算 (11)3.3 温度控制电路 (12)3.3.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2)3.3.2 元器件的选择和计算 (13)3.4 电源单元电路 (14)3.4.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4)3.4.2 元器件的选择和计算 (15)3.5 整体电路图 (16)3.6 PCB平面图 (16)四电子电路的焊接 (17)4.1 焊接的基本条件 (17)4.2 焊接的步骤 (18)4.3 焊接的要点 (19)五总结及心得 (19)附录 (20)参考文献 (22)摘要水温监测控制报警电路是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由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电压的变化,再利用比较运算放大器与设置的温度值对应的电压进行比较,输出高或低电平从而对控制对象即加热器和报警电路进行控制。
其电路可分为三大部分:测温电路,比较/显示电路,控制电路。
关键词:测温显示窗口比较器一设计任务和要求1.1 设计目的(1)掌握温度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学校温度信号采集方法。
(2)熟悉集成运放的使用方法和模拟信号的一般处理方法。
熟悉比较器的使用方法。
(3)熟悉继电器和发光二极管的使用。
(4)熟悉Protel软件的使用。
1.2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水温监测控制报警电路,以铂电阻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监测容器内水的温度,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器的开关,将水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要求如下:(1)当水温小于50。
C时,H1、H2两个加热器打开,将容器内的水加热。
(2)当水温大于50。
C时,但小于60。
C时,H1加热器打开,H2加热器关闭。
(3)当水温大于60。
C时,H1、H2两个加热器同时关闭。
(4)当水温小于40。
C时,或水温大于70。
C时,用红色发光二极管发出报警信号。
(5)当水温在40。
C~70。
C之间时,用绿色发光二极管指示水温正常。
1.3 设计要求(1)合理的设计硬件电路,说明工作原理及设计过程,画出相关的电路原理图(运用PROTEL电路设计软件);(2 选择常用的电器元件(说明电器元件选择的过程和依据);(3) 进行PCB(印制电路板)设计(用PROTEL等电路设计软件);(4)按照规范要求,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打印或手写),并完成相应答辩。
二设计的方案的选择与论证2.1 设计原理通过测温部分对水温进行测量,将所测量的温度值与给定值在比较部分进行比较,将比较后的输出信号传递至加热部分,使加热电路调控水温,实现对水温的控制。
另外通过另一个电路将输出信号传递到报警部分,对应的红、绿发光二极管工作。
最后运用交直流变换电路实现对其供电。
原理方框图如下图2.1.1 总原理图2.2 方案设计2.2.1 可行方案方案一:想要让电路正常稳定的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关于温度的准确信号值,为了使信号输出误差很小,可以选用桥式测压电路,这样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与温度相对应的电压值,关于比较部分可以选用比较器LM339构成窗口比较器,再利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上下限电压,将输出电压值与设定的电压值进行比较来控制三极管,以达到使绿色和红色二极管根据不同温度亮灭的目的。
同时也将第一部分输出的电压值在比较部分进行比较来控制继电器以达到控制外电路的目的。
通过对电路设计要求的全面考虑,使用LM324比较容易实现第一部分的功能,同时为了方便电路的调试,热敏电阻可以使用铂电阻Pt100。
加热器可选用加热电阻丝。
方案二:555时基电路图2.2.1 555时基电路图IC1555集成电路接成自激多谐振荡器,Rt为热敏电阻,当水温温度发生变化时,由电阻器R1、热敏电阻器Rt、电容器C1组成的振荡频率发生变化,频率的变化通过集成电路IC1555的3脚送入频率解码器集成电路IC2 LM567的3脚,当输入的频率正好落在IC2集成电路的中心频率时,8脚输出一个低电平,使得继电器K导通,触电吸合,从而控制设备的通断,形成温度控制电路的作用。
方案三:单片机对于单片机而言,由于现阶段专业知识有限,单片机还不能完全掌握,并且其成本较组合电路更高。
方案四:组合电路对组合电路而言,一个组合只能完成一个温度控制点的控制,成本较高并且非常不实用。
2.2.2 方案的讨论与选择方案一符合现在所学内容,运用集成器等原件易获得。
而方案二较方案一更复杂,原理更难理解,实现起来更不容易。
方案三运用单片机知识,难度更大,并且现阶段还没有涉及到相关知识。
方案四虽然技术上易于实现,但实用性不强,且成本较高。
综上考虑选择方案一。
2.3 选定方案的论证2.3.1 选定温度传感器的论证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出的仪器主要用在对室内水温的控制上,水温范围应该在0℃-100℃之间,温度传感器应该可以测这之间的任一温度,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再结合性能以及价格方面的原因,选择了集成温度传感器铂电阻Pt100。
(1+At+Bt×铂电阻Pt100的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为R=Rt),当PT100在0℃的时候他的阻值为100欧姆,它的的阻值会随着温度上升而匀速增涨的,它的线性度也可以在高温的时候保持得非常好。
因此铂电阻Pt100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2.3.2 选定运算放大器的论证本设计对放大器的要求只是有较好的虚短和虚断特性,稳定性较好,因此通用型的运算放大器便可满足要求。
因此选用LM324可以实现相应功能。
LM324系列是低成本,四通道运算放大器是真正的差分输入。
他们有几个明显的优势。
该四通道放大器可以工作在电源电压低至3.0 V或高达32 V的电源之下,静态电流为MC1741的五分之一,共模输入范围包括负电源,从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中的外部偏置元件的必要性。
该输出电压范围也包括负电源电压。
LM339集成块内部装有四个独立的电压比较器,该电压比较器的特点是:1)失调电压小,典型值为2mV;2)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为2-36V,双电源电压为±1V-±18V;3)对比较信号源的内阻限制较宽;4)共模范围很大,为0-(Ucc -1.5V)Vo;5)差动输入电压范围较大,大到可以等于电源电压;6)输出端电位可灵活方便地选用。
2.3.3 选定继电器的论证继电器是低压控制高压的部分,它的开启电压以及稳定性相当重要。
因为选用的电源电压是5V的,所以继电器的开启电压应当适当低于5V当接近它,因此选用开启电压为4V的比较适合。
另外,由于加热部分的电流比较大,所以继电器的承受电流要大,一般1000W的加热装置电流为4.5A,选择4.5A×2=9A以上的比较适合。
此电路选择的是JZC22F83,为电磁继电器。
三电路设计计算及分析3.1 温度检测元件电路3.1.1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如下图温度检测元件电路,测温电路选用桥式温度检测电路检测元件选用铂电阻Pt100,铂电阻Pt100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引起集成运算器A 2输入端电压增大,而A1的端电压不会发生改变。
A1、A2为电压跟随器,即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和输出端的电压相等。
输出值作为与后面电路的比较值。
A3为加减运算电路,可通过调整电路中的相应参数实现对输出电压放大倍数的控制的控制,调整好电路中的参数之后,将受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化的电压信号传递、放大,并将其作为与后面的报警和控温电路的比较较值。
实现对温度监测的功能。
图3.1.1 温度检测单元电路图3.1.2 元器件的选择和计算为了获得比较高的测量精度,电阻可以选用1%的五环金属膜电阻,尽可能实现匹配,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比。
由于铂电阻Pt100的性质为0℃时电阻为100Ω,100℃时电阻为130Ω左右,得A2端的电压要大于A1端电压,但不能相差太大,考虑到现实条件水温不会低于零度,因此电路中R3选择100Ω。
Pt100的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为R=R0(1+At+Bt×t) 式中,t为摄氏温度;R为t=0时的阻值;A、B为常数。
由于此电路控制精度并不是很高,因此可以将二次项忽略,这样,铂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变为R=100Ω+0.386Ω/℃。
为使运放在静态时两输入端平衡,令R 5=R6,R7=R8。
则有U2=5×[(100Ω+0.386Ω/℃t)∕(2100Ω+0.386Ω/℃t)]VU1=5×(100Ω/2100Ω)VU3=(U2-U1)R8/R5=k(U2-U1) (其中K=R8/R5)=5K×[(100OΩ+0.386Ω/℃t)/(2100Ω+0.386Ω/℃t )-100Ω/2100Ω]V=5K×0.386Ω/℃t /(2100Ω+0.386Ω/℃t) =5K×0.386t/2100令t=100℃时,U3=5V,则K=54.4,故有R8/R5=54.4,取R5=5kΩ,则有R2=272kΩ,故有R5=R6=5kΩ,取R7=R8=270kΩ。
A1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值为5×(100/2100)=0.24V。
A2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值为5×(100+0.386t)/(2100+0.386t)V。
由上式U3=(U2-U1)R8/R5,(R8/R5=54.4)得,输出电压U3=[272×(100+0.386t)/(2100+0.386t)-13.1]V。
因此可以通过温度的改变实现电压的改变,即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
方便与后面的电路的比较。
A1、A2要选择输入电阻较大的运算放大器,如TL082。
A3要选择精度较高的,输入电阻较大,共模抑制比较高的运算放大器,。
本电路采用的LM324也具有相同的功能。
3.2 比较显示电路3.2.1 电路图及工作原理工作原理:该部分主要运用了窗口比较器。
通过调整滑动变阻器R9、R10的阻值使之分别对应40℃、70℃时的电压。
当U3<U4时则一定小于U5,所以A5输出反向电压,A4输出正向电压,使得二极管D2截止,D1导通。
当U3>U5时,则一定大于U4,所以A5输出正向电压,A4输出反向电压,使得二极管D2导通,D1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