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图文讲解(附试卷含答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图文讲解(附试卷含答案)
01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 数一数
点数法: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是几,即最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数图中物体的数量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比如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来数数。
各种事物的数量都可以用一个数表示。
比如1面红旗,2本书,3块面包等。
但有时数字也可以表示多个数量的同一种事物分成的几类或几个整体。
比如1群大雁,4个小组的学生,3袋糖果等。
2. 比多少
同样多: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就少。
描述物体多或少时,不能只说谁多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
02
同步练习
一.数一数,写一写。
(12分)
二.看图圈出正确的数。
(9分)
三.补全下列图形。
(10分)
四.下面哪种图形的数量与其他圈里的不同,请用“√”勾出啦. (8分)
五.数一数,填一填。
(24分)
六.填一填。
(填“多”或“少”)(10分)
七.按要求画一画。
(27分)
参考答案
一.6,3,8,2
二.(1)4 (2)7 (3)1 三.
四.
五.(1)1,5
六.(1)多(2)少七.
03
易错点分析
04
单元测试
参考答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目录【1】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1、比多少
2、比长短
3、比高矮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 1-5的认识
2、比大小
3、几和第几
4、 2-5的分与合
5、加法
6、减法
7、 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
第五单元分类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 6和7的认识
2、 6、7的分与合
3、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
4、解决问题
5、 8、9的知识
6、 8、9的分与合
7、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
8、解决问题
9、 10的认识
10、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11、填()
12、连加连减
13、加减混合
14、整理和复习(一)
15、整理和复习(二)
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
2、写数
3、 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第九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 9加几
2、解决问题
3、 8、7、6加几
4、解决问题
5、 5、4、3、2加几
6、整理和复习
第十单元总复习:
1、 20以内的数
2、 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图形
4、认识钟表。
(说课稿)第一单元 数一数-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说课稿)第一单元数一数-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数的读写及数的比大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数的认识:认识1~5的数字;2.数字的顺序:掌握数字1~5的顺序;3.数的读写:学会阿拉伯数字的读写;4.数的比大小:认识数的大小关系。
二. 教学重点1.数字的认识和读写;2.数字的大小比较。
三. 教学难点学生初次接触数字的概念,掌握数字的读写及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技巧。
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等;2.课堂上需要准备实物或图片等物品辅助教学。
五.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画等激发学生学习数的兴趣;•带领学生玩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个子”、“数花瓣”等;•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数字,把他们列在黑板上。
2. 知识讲解(1)认识数字•通过展示卡片,并朗读数字(1~5)来帮助学生认识数字,并帮助他们学会写数字;•掌握数字的顺序:数字1 ~ 5的顺序是1、2、3、4、5。
(2)数字的读写•数字的读法:1读作“一”,2读作“二”,3读作“三”,4读作“四”,5读作“五”;•数字的写法:阿拉伯数字的书写。
(3)数字的比大小•比大小: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判断大小的关系;•大小的表示方法:用“>”、“<”、“=”等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3. 课堂练习•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围着卡片旋转,模仿扔硬币的方式随机选择一个数字,帮助学生练习数字的写法;•通过接力游戏等帮助学生掌握数字读写和顺序;•通过比大小卡片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字比大小的方法。
4. 巩固与评估•让学生试着读一些数字进行测试,并做出正常的大小比较。
以此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字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六.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数字一的认知和学习乐趣,并通过游戏等形式深化了学生对数字的印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掌握数字的速度和方法都会有所不同。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一、数一数,连一连。
(10分)二、看谁涂得准。
(在正确的数上涂上你喜欢的颜色)(8分)12三、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9分)四、比一比。
(27分)1.哪个多?在多的后面画“√”。
(9分)2.哪把枪长,在长的下面画“√”。
(6分)□ □3.在高的同学下面画“√”。
(6分)4.在长的那条线后面画“√”。
(6分)□ □( ) ( ) ( )( )( )( )□ □五、比一比,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多”“少”或“同样多”。
(10分)1.比(),比()。
2.和(),比()。
3.比(),比()。
六、动手做一做。
(18分)1.画一画。
(9分)(1)画“○”,个数要与“△”同样多。
△△△△△△△(2)画“△”,个数要比“”多。
(3)画“□”,个数要比“◎”少。
2024◎◎◎◎◎◎2.按规律给△涂上颜色。
(9分)七、火眼金睛数一数。
(18分)有()朵有()棵有()条有()棵有()个有()条有()座有()只有()只2024答案;一二、分别涂:1.⑦2.⑤三四五、1.多少 2.同样多 3.少多六、1 (1)○○○○○○○(2)△△△△△△(答案不唯一)(3)□□□(答案不唯一)2.略七、2 5 8 5 1 10 4 1 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学习数学不光动脑,还要勤动手,多做一些练习题会有所提升。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一)一、填空。
1、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10前面第2个数是,6后面第3个数是。
3、7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4、10和8中间的一个数是。
5、比6大比10小的数有、、。
二、写数。
1、按规律填数。
、、2、、、5、9、8、、、5、2、把4,10,3,0,6,2,8,5中小于6的数写在下面。
、、、、三、画一画。
① 画△,△比□少□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画☆,☆和○一样多○ ○ ○ ○ ○③把与左边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二)一、填空1、6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在数123中,个位是,十位是,百位是。
3、比最小的两位数大3的数是,比最大的两位数小6的数是4、与8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5、我是由2个十我加上30就是90。
和7个一组成的。
二、在里填上“>”、“<”或“=”号33-5 22+6 59-6 59-14 27+5 27+872-8 66+3 35+7 61-19 37-21 8+916角 2元 6元8角 68分 23角 2元3角三、先写出下列各数,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七十二二十三六十八一百五八十九四十三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三)一、填空。
1、 1的前面是( ),8的后面是( ),19的后面是( ),10的前面是( )。
2、 1个十和5个一组成( )。
2个十是( )。
3个1和1个十是( )。
19里面有( )个十和( )个1。
20里面有( )个十。
3、个位是5,十位是1的数是( )。
十位是2,个位是0的数是( )。
个位是1,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1的数是(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全册)

RJ版一年级:第一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1.数数。
数出10以内物体的数量,根据物体的个数,用1~10这十个数来表示。
2.数数的方法。
数一种物体的数量时,从1开始,按照一定的顺序点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多种物体混放时,边数边做标记不容易出错。
3.比多少的意义。
有两种物体,当把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时,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少。
4.比多少的方法。
一一对应的方法。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数数要有方法,用手或笔尖点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几,就用数(shù)几来表示。
2.多种物体放在一起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边数边做标记,避免重数或漏(lòu)数。
3.比较物体的多少时,要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不能只看物体的首尾是否对齐。
本单元重难点内容:1.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重点)。
2.能有序地进行数数(难点)。
3.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重点)。
4.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难点)。
本单元知识重要考点:1.数数。
2.比多少。
第二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1.确定上、下的标准。
位置在高处的就是“上”,与“下”相对;位置在低处的就是“下”,与“上”相对。
2.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
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3.确定前、后的标准。
一般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前”和“后”是相对的。
4.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
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5.确定左、右的标淮。
以自己的左、右手为标准,与左手对应的一边是左边,与右手对应的一边是右边。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而言的,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孤立存在。
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谁在谁的上(或下)面”或者“谁的上(或下)面是谁”。
2024秋季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1~5的认识 教学设计

2024秋季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1~5的认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
2.借助计数器、点子图、小棒等学习用具,表示出1~5各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1~5的基数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学情分析】《1~5的认识》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虽然学生对1~5各数在学前就有所了解,但上课时发现,他们很难做到有序观察和整体全面地观察,以及完整地表达,因此这节课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在教学中,可以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
【核心素养】初步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意识及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新课导入【设计意图:通过农家小院的情境图,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人和物与同伴说一说,既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看到的东西,也能使学生从交流中获得新的信息,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
】一、引入课题:出示教科书P12~13情境图。
1.师:你们看!李叔叔家的院子里热闹极了!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图中有房子、小狗、鹅、小鸭、向日葵、南瓜、小鸟等;有的学生会说出物体具体的数量。
2.师:同学们一会儿说小狗,一会儿说小鸟,一会儿又说南瓜,这样说你有什么感受呢?仔细想一想,如果你和全班同学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说,能让人听清楚,看明白呢?预设:我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看到了2只大鹅,4只小鸡……小结:对,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就可以做到不重不漏了。
3.想一想,怎样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呢?预设:学生会想到画下来、用点子图表示出来、直接写数等方法。
4.引入新课:这么多方法,哪种方法最简单呢?(直接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5各数。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10里面有( )个1。
2.10里面有( )个2。
3.9里面有( )个3。
4.10里面有( )个5。
二、选择题1.10可以分成( )和( )。
A. 1和9B. 2和8C. 3和7D. 4和62.9可以分成( )和( )。
A. 1和8B. 2和7C. 3和6D. 4和53.10可以分成( )和( )。
A. 1和9B. 2和8C. 3和7D. 4和64.10可以分成( )和( )。
A. 1和9B. 2和8C. 3和7D. 4和6三、计算题1.5 + 5 =2.9- 6 =3.8 + 2 =4.10 - 4 =5.7- 3 =6.9 + 1 =7.8- 5 =8.6 + 4 =9.5 + 3 =10.10 - 6 =四、应用题1.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了5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小华有9个玩具,他给了弟弟3个,他还剩下多少个玩具?3.小李有8支铅笔,他送了妹妹2支,他还剩下多少支铅笔?4.小王有10本书,他看了5本,还剩下多少本书?以下是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更多测试题:一、填空题1.10里面有( )个2。
2.10里面有( )个3。
3.10里面有( )个4。
4.10里面有( )个6。
二、选择题1.10可以分成( )和( )。
A. 2和8B. 3和7C. 4和6D. 5和52.9可以分成( )和( )。
A. 1和8B. 2和7C. 3和6D. 4和53.8可以分成( )和( )。
A. 1和7B. 2和6C. 3和5D. 4和44.7可以分成( )和( )。
A. 1和6B. 2和5C. 3和4D. 4和3三、计算题1.7 + 3 =2.9- 5 =3.8 + 4 =4.10 - 2 =5.6 + 2 =6.9- 3 =7.7 + 2 =8.8- 4 =9.5 + 5 =10.10 - 7 =四、应用题1.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小华有9个玩具,他给了妹妹3个,他还剩下多少个玩具?3.小李有8支铅笔,他送了同学2支,他还剩下多少支铅笔?4.小王有10本书,他看了3本,还剩下多少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