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时,人物的对话怎样描写?
人物对话怎么写

人物对话怎么写要知道怎样写好人物对话,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对话。
对话,就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自白和互相间的讲话。
在有的书里,称之为“会话”,较为通用的称为“对话”。
“对话”在一篇文学作品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郭沬若同志曾讲过,“小说注重描写,我感觉它和绘画的性质相近。
它的成分是叙述和对话。
叙述是作家自己的语言,对话便应该尽量地采用客观的口语。
”在这里,郭老是把对话与小说中的描写相并列的。
在写作中,各种对话极为常见,使用得相当广泛。
可以说,它是文学作品组成的主要形式之一。
人物对话,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反映人物心理活动,描摹人物语态,间接地描写景物和人物,都具有重要作用。
怎样写好人物对话呢?首先就是要求你所写的人物对话要有个性。
写人物对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符合他的性格特点。
人物不能说着千篇一律的话。
不同身份和不同性格的人都让他说一个腔调的话,就不会塑造出活生生、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
其次。
对话要写得简练。
对话不能罗哩罗唆,人物讲话不能没完没了。
要求少而精。
鲁讯先生曾说:“对话也绝不说到一大篇。
”话说多了,往往反而没有力量,反而影响文字的表达能力。
当然,也不是对话越少越好,而是要求适当,要较为简洁。
要选择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对话语言。
再次,对于人物对话,要注意从生活中人们的口头语言中加以选择、提练。
人们口头语言中有大量健康、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当然也有不健康的糟粕,我们不能兼收并蓄,要加以必要的选择、提练和加工。
要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尤其要选择那些典型的能反映人物思想本质的话语,来表现人物,自然主义的倾向是应当反对的。
郭沬若说:“对话部分要看你写的是什么人,要适合于他的身份、阶级、年龄、籍贯、性别,而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
这事相当的难,非有充分研究和经验是不能够运用的。
”这个研究过程,也就是加工提练的过程。
经过加工提练,才能用准确、生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来。
小说中的语言描写片段

小说中的语言描写片段1.于是,他们之间发生了第一次冲突,他问他为什么要穿的那样漂亮,她委屈的说:“我从来就不喜欢和别人穿的一样,要是你不方便带我去,我就不去好了。
”那天在俱乐部里,他的漂亮衣服在那些旧制服或短上衣那里显的格格不入,他感到十分难堪。
2.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3.这时,我突然听到了一声深深的叹息,我寻声望去,原来是两个电话亭在对话。
我感到非常好奇,便悄悄地走过去看个究竟。
只听见一个电话亭在说:“今天人们又在我身上贴小广告了,他们把我贴得就像一只‘花脸猫’,要是我有一双手那多好啊!我就可以把小广告贴纸撕掉了。
”另一个电话亭说:“我也是,我除了被贴成‘花脸猫’,我还被他们用电话砸脑袋呢。
”我听了马上跑过去把电话亭的电话挂回在电话亭的脑袋上,还把电话亭身上的小广告撕掉,把电话亭打扫得干干净净。
电话亭看见了就说:“谢谢你,把我打扫得干干净净,你真是一个有道德而且非常善良的孩子。
”我听了说:“不用谢,咱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
”4.忽然,门外跑来一位中年妇女。
她焦急地说:“红红,你家有扁担吗?”“有。
”小红爽快地答应:“婶婶,您要扁担干什么?”那位中年妇女叹了一口气,说:“哎,真倒霉,才挑了几担稻谷,扁担就断了。
”话音刚落,小红像一阵风似的跑进屋里,拿了一根新扁担说:“给。
”中年妇女一看,是一条新扁担,就故意问:“断了要赔吗?”“不要赔!”小红干脆地说道。
小说写作写好人物对话的11个技巧

小说写作写好人物对话的11个技巧在一本小说中,对白不论是篇幅还是地位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一段好的对白设计,不仅会提升小说本身的吸引力,还能让读者回味去穷,津津乐道。
选取几段我印象深刻的台词(大概是因为看了影视作品格外印象深刻)一段是《权利的游戏》(原著小说《冰与火之歌》)中耶哥蕊特对琼恩斯诺那句经典台词“Jon snow,you know nothing”.另一段是《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对周芷若说“芷若,我对你一向敬重,对殷家表妹心生感激,对小昭是意存怜惜,但对赵姑娘却是……却是铭心刻骨的相爱。
”最后一段是琼瑶阿姨的《还珠》,尔康与紫薇那段看雪看月亮。
紫薇:你和她看雪看月亮看了一整夜,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我都没有和你看雪看月亮,也没和你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尔康:好好好,我错了我错了,好不好?我不该跟她看雪看月亮,不该跟她谈了一整夜,不该跟她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以后,我只跟你看雪看月亮,谈整整一夜,跟你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好不好?闲话聊完,下面正式给大家介绍技巧。
首先说明,这11个技巧并不是我的原创,而是来自一本书,名字叫做《故事策略:电影剧本必备的23个故事段落》,作者Eric Edson.我从中摘取了对白的技巧,并为了大家阅读方便,把一些句段中涉及到的“编剧”改成了“作者”,“观众”改成了“读者”,“剧本”改成了“故事”。
————我是正文的分割线————如果一段对白缺少冲突,或无法推动情节发展,又或是对白使情节拖沓,再或是语言精彩但不合时宜,那么这些对白必须毫不留情的删除。
以下是你在故事创作中应该注意到的对白创作方法。
1.对白应该推进发生在当下的戏剧冲突某种程度上,每一个场景都必须推高冲突。
对白应该总是正在进行时的戏剧化拉锯战的表达,即使在安静的场景下。
你的场景构思应该做到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各怀目的,并且每一个人物都必须试图从和他人的对话中马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举例,一对母子,儿子斯宾塞,母亲弗兰。
人物之间对话场景的描写

人物之间对话场景的描写张伟也忍不住凑过去看,眼神中满是怀旧:“那时候我滑滑梯也是这么疯,现在想想,真是个小顽童啊。
”李娜一脸得意:“我还记得你小时候有多调皮,老师都说你是‘捣蛋鬼’!”张伟捂着心口,做出一副受伤的样子:“你这不是黑我吗?要不要给我点面子!”李娜笑着摇头:“面子?你那叫丢面子好不好!”聊着聊着,话题转到了工作。
张伟挠了挠头:“最近公司忙得不可开交,真是压力山大。
”李娜点了点头,面带同情:“我也是,天天加班,感觉快成‘加班狗’了。
”张伟捧着汉堡,嘴角一扬:“我觉得你这工作可以写成励志小说,叫《奋斗的加班狗》。
”李娜笑得前仰后合:“这书名好,我来个系列,第二本叫《追梦的咖啡杯》!”两人又聊起了各自的梦想,李娜眼神一亮:“我一直想去环游世界,听说法国的面包超好吃!”张伟点头称赞:“我也是,咱俩一起去,顺便吃个痛快。
”李娜用力拍了一下张伟的肩膀:“那得攒不少钱啊,不然就是空口白话。
”张伟无奈地撇撇嘴:“先别说了,眼前这汉堡都快吃完了,先填饱肚子再说吧!”这时,旁边的小朋友突然大叫:“看,我能转圈!”李娜和张伟回头,看到那小孩转得晕头转向,忍不住大笑:“这小子真是太可爱了!”张伟摇头感叹:“这就是童年啊,简单又快乐。
”李娜也笑着回应:“长大后都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真想回到无忧无虑的日子。
”张伟神秘兮兮地说:“等我买了彩票,就带你去度假,做个无忧无虑的神仙!”李娜一脸惊讶:“你这是在做梦吗?彩票这种东西,能指望的有几个?”张伟眨了眨眼:“我有信念,买完彩票就能发大财!”李娜忍不住笑:“你这信念听起来有点悬啊,要不还是计划一下实际的吧!”张伟夸张地点头:“好吧,先从努力工作开始,然后再慢慢攒钱。
”随着太阳慢慢西沉,公园里的灯光开始亮起,李娜看着渐渐变暗的天空,感慨道:“这种时光真好,能和朋友一起分享。
”张伟也是一脸赞同:“确实,能一起笑,一起聊,真是人生的享受。
”李娜认真地点头:“这才是生活的真谛,简单的快乐。
小说对话描写范本

小说对话描写范本小说中常常采用的有四种对话形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的方法。
我发现许多朋友没有掌握其最基本的使用常识,大家在阅读时,可能遇到过一些标点使用错误的作者。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个小错误可能会导致跳戏,对作者产生系列不良的影响。
对话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提示性语言,二是讲话内容。
讲话内容:指某人说了某话。
提示性语言:就是一个提示性句子。
提示的作用是告诉读者说话的人,在什么样情况下说以及怎么说。
根据提示性语言的位置不同,对话通常有四种分类,其各有不同的标点使用形式。
1、第一种形式:提示语在后,说话的内容采用引号,提示语后面用句号。
正确范例:唐三举着佛怒火莲连。
“受死吧。
”他大声说。
这个描述,就是告诉读者,谁在做什么,谁说了什么。
2、第二种形式:提示语在中间,前面一对双引号,提示语后面用逗号,后面一对双引号。
正确范例:“你再说一遍?”主公愤怒的说道,以为自己在做梦,“牧野之战失败了?”错误范例:“你再说一遍?”主公愤怒的说道,以为自己在做梦。
“牧野之战失败了?”“以为自己在做梦”后面的句号使用错误,给读者传递的信息是:上句已经讲完,下句由其他人开始讲,面对上述对话,读者就会蒙圈,迷糊。
3、第三种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说话的内容采用双引号。
正确范例:苏文谦看着小雪,笑着抱起她道:“怎么了?弹弓不漂亮吗?”错误范例:苏文谦看着小雪,笑着抱起她道,“怎么了,弹弓不漂亮吗。
”“抱起她道”后面的用逗号,传递的信息就变为了,抱起后说,说什么呢?然后就没了下文。
“怎么了,弹弓不漂亮吗。
”传递的信息就变为了:“怎么?弹弓不漂亮?”。
原文希望传递的内容是:“怎么了?不高兴!是弹弓不漂亮吗?”4、第四种形式:没有提示语,说话的内容用引号。
正确范例:“不是,是我弹弓打得不好。
”第二和第三种表述,是小说新人很容易犯的错,哪怕是一些大神也容易犯,请务必重视。
第四种形式很多作者,在不注意推敲情节时,也用不好,因为这需要根据前情后文来推断说话人,通常采用就近原则,很多作者没有引起重视,让读者产生一种蒙圈的感觉,分不清到底是谁在说话。
小说人物对话的表现艺术

小说人物对话的表现艺术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讲述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小说中的人物是故事的主体,他们的行为和性格都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展现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心态、想法等等。
今天,我们来谈一下小说人物对话的表现艺术。
一、对话应该符合人物的个性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必须符合人物的个性。
比如,小说中的恶人,应该说出一些恶毒、刻薄的话语,而不是温和友好的话语。
反之亦然,善良的人应该有温和、友好的话语。
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必须真实可信,不能说出与人物性格不符合的话语,这样会让读者对小说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二、对话应该有足够的信息量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应该具有足够的信息量,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对话。
文学作品中的对话,往往能够让读者看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想法,了解人物的性格与思想,同时也能在情节发展中给予提示。
一个良好的小说人物对话需要有深度,有足够的阐述,来突出故事的重点,同时也能提供对故事结局的启示。
三、对话应该与情节衔接紧密小说人物的对话是情节发展的重要部分,不能独立存在。
小说中的每一个对话都应该是情节紧密相连的一部分,不能离开故事情节而单独存在。
对话要和情节相结合,切合情节发展,把故事推向高潮,同时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
四、对话应该注意语言的美感小说人物对话的表现艺术不仅限于内容,语言的美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桩故事可能会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但如果没有好的语言处理,那么这个故事就会变得平淡无味。
因此,在小说中,对话中的语言要具有美感,能够引人入胜,同时还要好听。
读者会被好的语言和故事的情节所吸引,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美感和情感的共鸣。
五、对话应该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小说人物对话的表现艺术还在于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
人物的性格如何,想法和行为等等,都可以通过对话来展现出来。
一个好的对话能够更加直接、深入地刻画人物形象,让人物变得更加鲜明,更加立体化。
小说中的对话写作技巧

小说中的对话写作技巧对话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动机,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然而,要想写出精彩的对话并非易事,下面将介绍一些小说中的对话写作技巧,帮助您提高对话的质量和效果。
一、根据人物塑造合理化对话在写对话时,需要根据每个人物的性格、年龄、社会地位以及背景等因素来塑造其独特的对话风格。
例如,对于一个沉稳严肃的人物,他的对话可能更注重逻辑和理性的表达;而一个年轻活泼的人物,则可能运用俚语和口头禅来让对话更加生动活泼。
因此,在对话中,要通过人物的语气、措辞以及用词习惯等来体现其特点,使其对话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二、短句和省略的运用在写对话时,短句和省略的运用可以让对话更加简洁流畅,增强对话的紧凑感。
短句能够突出对话的重要内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省略则可以将冗长的内容省去,使对话更加简洁明了。
同时,短句和省略的运用也能够让对话更贴近日常交流,使其更加贴切自然。
三、插入细节和动作的运用为了使对话更加生动有趣,可以适当地插入人物的细节和动作来丰富对话。
例如,在对话过程中,可以描写人物的表情、眼神、手势等,这些细节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增加对话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四、交替对话和直接对话的运用交替对话是指在对话中交替使用人物的台词和解释性文字,能够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对话的过程和人物之间的互动。
同时,对于某些关键对话,可以使用直接对话来增强对话的紧张感和冲突性。
交替对话和直接对话的运用可以使对话场景更加生动,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人物之间的紧张关系。
五、语气和情绪的塑造语气和情绪是对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通过对话中的语气和情绪的塑造,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动机和冲突,并帮助推动情节的发展。
因此,在写对话时,要注重通过语气和情绪的细腻描写来营造对话的氛围和气氛。
六、适当的节奏和节奏感的创造对话的节奏感能够引导读者的阅读节奏,并使对话更加引人入胜。
小说中的对话技巧让人物对话更生动有趣

小说中的对话技巧让人物对话更生动有趣在小说中,对话是塑造人物形象、传递情感和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个生动有趣的对话可以让读者更加投入故事,与人物产生共鸣。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作家们需要掌握一些对话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能让人物对话更加生动有趣的技巧。
1. 独特的语言风格每个人物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这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区分不同角色,还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一个文雅优雅的女主角可能会使用文言文结构或高雅的词汇,而一个粗犷豪放的男配角则会用粗俗的口语表达。
通过为每个角色塑造独特的语言风格,对话更有代表性和个性化,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2. 隐含信息的对话有时候,隐含在对话中的信息比明确表达更加引人入胜。
通过暗示、影射和隐晦的对话,读者可以自己去揣摩人物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这种技巧可以让读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故事中来,增强阅读的乐趣。
例如,两个人物在对话时可以充满暧昧和双关意味,从而创造出悬念和期待。
3. 快节奏的对话在小说中,对话场景往往是推动故事进展的关键时刻。
为了增加紧张感和戏剧性,作家们通常会采用快节奏的对话形式。
通过人物之间迅速的问答、短句和省略,可以加快情节的发展,增加紧张氛围。
这种技巧使对话更加紧凑,读者往往会一口气读完,产生一种被吸引的感觉。
4. 适当的幽默元素对话中的幽默元素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可亲,并且能够缓解紧张的情节氛围。
适当地添加幽默对白可以给读者带来快乐和轻松感,增加阅读的乐趣。
幽默元素可以体现在人物的语言表达、双关语、小搞笑等方面,但需要避免过度使用以免影响故事的严肃性。
5. 对话与非对话的结合运用为了使对话场景更加有层次和变化,作家们可以通过在对话中穿插非对话的描述来丰富故事情节。
这种结合使用可以为人物对话提供背景细节、环境描写,或者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增强对话的真实感和情感表达。
通过对话与非对话的结合运用,整个文本更加丰富,读者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小说时,人物的对话怎样描写?
一、小说中常用的四种对话形式及其标点符号的使用
之所以要写章内容,是因为发现很多朋友连这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大家看书的时候肯定遇到过有人错用标点的情形。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这个小小的错误,就会让他跳戏,并且对作者作出负面的评价。
对话由两个部分组成:说话的内容和提示语。
说话的内容:就是指某人说的某话。
提示语:就是起提示作用的句子,起提示的作用,就是告诉读者,这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怎样说的等内容。
根据提示语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对话的形式也相应的分为四种。
对话的四种形式,各自使用的标点符号也不一样。
第一种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说话的内容双引号。
错误示范:
陈二狗看到了他,笑着挥手招呼道,“大明星,你怎么这么闲,电视剧不用拍了吗。
“招呼道”后面的逗号错误,应改为冒号。
“后面怎么这么闲”“电视剧不用拍了吗”后面的标点也应改为问号。
正确示范:
陈二狗看到了他,笑着挥手招呼道:“大明星,你怎么这么闲,电视剧不用拍了吗?
第二种形式:提示语在中间,前面一对双引号,提示语后面用逗号,后面一对双引号。
错误示范:
“啊?”江寒吃惊出声,以为自己听错了。
“老先生,您,您说什么?”
“以为自己听错了”后面的句号使用错误,应改为逗号。
正确示范:
“啊?”江寒吃惊出声,以为自己听错了,“老先生,您,您说什么?”
第三种形式:提示语在后,说话的内容用引号,提示语后面用句号。
正确示范:
王母的脸上开始抽搐。
“搬给他。
”她说。
第四种形式:没有提示语,说话的内容用引号。
正确示范:
“不是。
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
第一和第二种形式,很多朋友都经常会用错标点,请务必注意。
第四种形式很多朋友也用不好,因为这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说话人,一般是就近原则,很多朋友没注意,让读者产生一种混乱的感觉,搞不清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
例如:
张三和李四正在码字。
“取名经常会卡住怎么办?”
李四抬起了头。
四种表达形式,其实都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的,作用各不相同,大家在看书的时候,要多多揣摩一下:为什么会用这种,而不用另外一种?
例如第二种形式,可以将一句话拆开,中间可以插入说话人的动作和神态,然后再继续说话。
当然,现在很多写得比较白的文章,很多直接就只用第一种形式,并且没有任何的说明描述词语。
例如:
金葵花:“我家条件很差,所以我想赚点钱减轻家里负担,哪怕一个月只能赚一千块也好,可是我写出来的东西好像没人爱看,我妈又怕我耽误学业,我现在也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王日天:“那简单啊,刚好我这里还真有个挺好的创意,但是我
自己没时间写,我给你出钱你给我写得了,咋样?”
金葵花:“啊?真的吗?那你打算出多少钱呀?一千个字有五块钱吗?”
这其实是一种偷懒的做法,或者说比较偏小白文的做法。
也不能说这是错的,因为实际上基本的要素都已经出现了,并且读者也能顺利阅读下去,只是说过于单调而已。
如果在更新快的前提下,读者其实也是能包容这些瑕疵的,具体如何把握,就看作者自己。
我个人是倾向于四种形式穿插使用,这样读者看着不会单调,就如同书法一样,要给读者产生一种“大小相应、长短相间、虚实相生、摇曳动荡、变化多姿”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