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对话时的语言描写

合集下载

对话怎么写

对话怎么写

◎叶凡对话怎么写语言是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直接表露。

语言描写,就是描写人物讲的话,这是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

因此,写人物必须重视语言描写。

写好人物语言,必须掌握人物语言描写的四种常用表达方法。

第一种:提示语在说话内容前,提示语后接冒号。

两处对话描写语句均采用“提(提示语)前引(引语)后”的形式,有强调提示语内容之意。

片段中,分别强调了话语是徐明明“边退边说”和“我”“得意”地说的。

第二种:提示语在说话内容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

“引前提后”式对话描写有强调人物语言之意,多用于人物接话很快的对话中,也可用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描写中。

例子中,母我气得哭了起来。

他们见状,愣了一下。

徐明明边退边说:“哇,她掉‘金豆豆’了。

形势不妙,我们溜吧!”于是他们一哄而散。

我却得意地抬起头来:“哼,这群胆大包天的调皮分子,其实也有胆小如鼠的时候。

”我急忙丢下书包,向内屋跑去。

“是锋儿回来了吧?我昨天晚上梦见你,你今天就回来了!”我一进内屋,母亲正艰难地从床上坐了起来。

“妈……”我不知说什么才好。

“那双棉鞋合脚吗?脚没冻着吧?”没等我坐下,母亲就急切地问。

亲的前一句话是在“我”还没有见到她本人时就开始说了,后一句话将话语前置,通过强调其话语突出表现她对“我”的关心。

第三种: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

“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

”奶奶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提示语中间话两边”的形式,常用来表明人物在说话中有了停顿后,听话者这才注意起说话人的相关情况(如说话时的动作、神态、音量等),然后又接着听其言。

第四种:在清楚地知道双方的对话人是谁的前提下,常用省略提示语的做法。

——小刚和小明的悄悄话,我听得很清楚。

“昨天你在哪儿?”“我在动物园玩。

你可别告诉别人!”以上就是对话描写的四种基本形式。

为了追求对话描写形式的灵活化,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选用(一般是综合运用)。

语言描写不是单纯的、机械的表达,写人物语言时还要写出人物说话的表情神态。

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对话

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对话

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对话
嘿,你知道吗?那天我在公园里碰到了一对老夫妻,那场景可有意思啦!
老头看着老太太说:“老伴儿呀,你看这花开得多好看呀!”老太太笑着回答:“是呀,比你年轻时候送我的那花都好看呢!”老头佯装生气:“嘿,你这老太婆,咋还打趣我呢!”
再看那边,一个小男孩正扯着妈妈的衣角,撒娇地说:“妈妈,我想吃冰淇淋嘛!”妈妈温柔地回应:“宝贝,咱刚吃完饭,等会儿再吃好不好呀?”小男孩不乐意了:“不嘛不嘛,我现在就要!”
还有啊,旁边几个年轻人在聊天,一个小伙子兴奋地说:“我跟你们讲,昨天那场球赛简直太精彩了!”其他人纷纷应和:“真的假的?快给我们讲讲!”
这些人物的语言多生动啊,每个人说的话都带着他们各自的性格和情绪呢。

语言就是这么神奇,能让我们一下子就了解一个人。

我觉得人物语言真的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人,不是吗?。

对话语言描写作文

对话语言描写作文

对话语言描写作文用典型化的人物对话,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写出新颖有趣的文章。

个性化的人物对话的语言描写,是指作文中对人物说话的内容、语气、声调等进行文字描写,人物对话是语言描写的一种方式。

古人说“言为心声”,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

因此,人物对话应该反映人物的真实感情,表现人物的特点,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人物对话的精彩描写,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语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1)对话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

各种人说话不一样呀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在《桌米》一文中,写农民大清早到河埠头后、急切询问米价,同米行先生进行了这样的对话:“糙米五块:谷三块。

”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无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他们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地一沉,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吗?” “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

”“哪里有跌得这样历害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吗?各处的米像潮水一样涌来,隔几天还要跌呢!” “还是不要粜的好。

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激愤的话。

“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吗?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

这段人物对话,十分生动、传神、精炼。

先生们冷笑着说,有气没力地回答,对农民的责问热讽,显得傲慢而有恃无恐,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人物特点形象鲜明。

农民呢,听到米价大跌,“几乎不调信他们的耳朵”,“都呆了”,只好喷出愤激的话。

“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

他们询问米价、急不可耐;听到“大跌”消息,吃惊发呆;争议米价,显得焦急迫切而无可奈何。

(2)对话可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身份。

在《田忌赛马》一文中,作者在第一次赛过和第二次赛前,生动地描写了孙膑、田忌、齐威王三人的对话,十分精彩而又耐人寻味,作者这样写道: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对话还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呢孙膑还没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人物语言对话描写片段

人物语言对话描写片段

人物语言对话描写片段《有趣的人物语言对话描写片段》在生活当中,我发现人物之间的语言对话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每每听到那些或幽默风趣、或粗俗直白、或饱含智慧的话语,都让我有种想记录下来的冲动。

就比如说有一次,我在菜市场看到两个大妈在为了一把青菜讨价还价。

大妈甲:“哎呀,你这青菜咋卖这么贵呀,便宜点呗!”大妈乙:“不贵啦,我进价都老贵了,看你这么想买,就给你少五毛吧。

”大妈甲:“五毛?你打发要饭的呢!至少得便宜一块钱!”大妈乙:“那可不行,我这都没赚啥钱了。

”大妈甲:“哎哟哟,你少赚点会死呀,就便宜一块,不然我可走了啊。

”这时候,大妈乙拉着大妈甲:“好好好,一块就一块,真是服了你了,这么会砍价。

”听听,这普普通通的对话,却饱含着生活的气息,让人听着就觉得特别真实,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

还有一次,在公园里,我看到一对年轻情侣在斗嘴。

男生说:“亲爱的,你看你又胖了一圈。

”女生瞪着他:“你说啥?我胖?那还不是你天天带我吃好吃的!”男生笑着说:“哈哈,我这不是疼你嘛。

”女生:“哼,少来,你就是嫌弃我了。

”男生赶紧搂住女生:“哪有哪有,我最喜欢你胖胖的样子,多可爱呀。

”女生这才笑了出来:“这还差不多。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让人忍俊不禁呢?看似平常的情侣之间的小打小闹,却充满了甜蜜和温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这样充满趣味的人物语言对话描写片段。

它们反映了人们的性格、情绪和生活状态。

有的幽默,有的温情,有的让人啼笑皆非。

无论是在家庭中、朋友间,还是在陌生人之间,这些对话都像是一个个小窗口,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百态。

它们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生动的表达。

每一段对话都是生活的一个缩影,都是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感受的。

所以呀,大家都应该多留意身边那些有趣的对话,它们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思。

人物对话描写作文怎么写

人物对话描写作文怎么写

人物对话描写作文怎么写对话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

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已,他好象什么也没听见。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赞叹地说道:“这个小伙子画得真好啊!这样的画技没有三年五年是练不出来的!”“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活泼的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听到这话,在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公园里的清洁工、在旁边茶室里喝茶的人,活泼可爱的孩子都聚集到这里来了。

他周围顿时围满了人,这里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

“孩子,你瞧,那个叔叔画得多好呀!”“妈妈,如果我也能橡叔叔这样专心,就可以画好画了。

”“这样的画技,真的很少见。

”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认真的说道:“小伙子,你画得太好了,把它卖给我行吗?”有一位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友人羡慕地说:“你画得真好,画得好像和活的一样。

”一个挎着书包的学生称赞道:“叔叔,你画得真好,能不能教我呢?”青年人没有任何反应。

天渐渐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渐渐散去,只有那个青年还在画画。

篇二:人物对话在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在喝茶,就在这放松之际,我也不会放过学习的机会。

“妈妈!”我问,“喝茶对人有什么好处呀?”“喝茶可以提神醒脑,在茶香中还可以平静心情呢!”妈妈慢慢地说道。

“对了,是不是可以放一点儿像古筝之类的音乐呢?” 作文爸爸回答我:“可以呀!再看些古诗古文,细细品味,那很是享受了。

”“这茶里含有什么成分呢?”我好奇地问。

作文“茶里的主要成份是茶 ..写人,一般都要写人物的对话;而人物对话在人物描写中占有非常的地位。

但是,在当前小学生作文中,这是比较薄弱的一环。

大家仅仅满足于人物对话书面表达的四种形式:1、提示语在前面。

---他说:“今天的天气真好!”2、提示语在后面。

---“你功课完成了吗?”李刚问。

3、提示语插在一段话的中间。

---“小明,你要认真想想!”王老师严肃地说,“你这样做,应该吗?”4、在清楚地知道双方的对话人是谁的前提下,省略提示语,连续地写双方对话。

---小刚和小明的悄悄话,我听得很清楚。

人物的语言描写

人物的语言描写

唐僧说:“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猪八戒说:“呵呵,太好了!俺老猪早就渴了。 孙悟空说:“别急!这荒郊野地的,哪来的西瓜?待俺老孙看看再说。 沙和尚说:“还是听大师兄的吧。”
词语接力赛
她( )地说:“我有一个漂亮的布娃娃。” 她( )地说:“我心爱的布娃娃不见了。” 她( )地说:“是谁拿走了我的布娃娃。” 她( )地说:“你怎么可以弄坏我的布娃娃。” 她( )地说:“你能帮我找找布娃娃吗?” 她( )地说:“我的布娃娃终于找到啦!
把上面那段不同性格人物对话的练习再配以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比较其效果。
A眯着眼睛笑嘻嘻地说:“你闯祸了,等着挨罚吧!”
我呆呆地站在教室门口,同学们围了上来。
“你闯祸了,等着挨罚吧!” “不怕,只要你自己不承认,谁知道是你泼的水呢?”
“不怕,只要你自己不承认,谁知道是你泼的水呢?”B瞪大眼睛说。
2)“这苹果多少钱一斤?”一个苍老嘶哑的声音。 “两块。”脆生生的回答,像带着露水的黄瓜。 “甜吗?”声音细弱的像从地层深处冒出来的一缕青烟。 “不甜不要钱。”字字铿锵,能叫全世界人放心。 “好,” 老人要了一只编织袋道:“那就来十斤不甜的吧。” “啊?”卖苹果的双眼瞪得老大,那神态令人想起一只刚被宰割的母羊。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上面这段描写中,作者写了制台的语言和行动以及他对不同人不同的态度:对下属又打又骂,不管对方是否有错 ,总是把他当作出气筒;对洋人则是有求必应,一副奴颜婢膝的奴才相。两种态度相比较,表现出封建官吏专横跋扈、欺弱怕强的性格。在描写语言时,作者还穿插了神态描写:气焰矮了大半截,怔在那里半天。进一步揭示制台的奴才心理。
设置情境:某一同学乱泼污水,玷污了墙壁。大家纷纷议论,是否该主动告诉老师。针对这一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话描写。 用A、B、 C、 D、E代替人物姓名,写一群不同性格的人对话内容。

细节描写__语言

细节描写__语言

细节描写——语言语言描写难在个性,贵在传神,精在简洁,活在句法、修饰与环境的综合。

也千万别忘了,言为心声,语言服务于心理、思想与品质。

(一)活用对话形式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

人物语言描写的对话形式一般有五种:1、提示语在前面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

以后要注意了!”2、提示语在后面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

以后要注意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3、提示语在中间如:“瞧你,人都瘦了。

”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要注意了!4、提示语在两边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瞧你,都瘦了。

以后要注意了!”她心疼地说。

5、没有提示语,直接引用人物说话的内容,这种形式必须在一定的环境里使用。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

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二)、写说不用“说”字提示语的使用中,有时不用“说”字,会使语言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富。

不用说,那用什么来代替这个说的意思呢?第一种办法,是用一些有“说”意思的词语。

如讲、问、答、喊、叫、吼、分辩、商量、讨论、嘀咕、斥责、批评、念叨、嘟哝、嘟嚷、抱怨、咒骂、自言自语、议论纷纷、念念有词、支支吾吾、随声附和等等。

如: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第二种办法是省掉这个说字,直接使用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来提示,如:(1)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2)“不行,太少啦。

”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

为了弄一点儿鱼饵(ěr),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三)写活说话人的几个方法:那怎样让语言描写活起来呢?“说”字前面的如何修饰?可加进语气、语调、动作、表情、神态、独特用词、习惯用语。

语言对话描写

语言对话描写

语言对话描写标题:一场意外的邂逅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沿着小径漫步在花园中。

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令人陶醉。

突然,一个陌生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你好!你是这里的常客吗?”我转过身,看到一位年轻女士微笑着朝我走来。

我礼貌地回答:“是的,我常来这里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她的微笑让我感到温暖,仿佛阳光洒在我的心灵上。

我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聊了起来。

她告诉我她是一名作家,喜欢寻找灵感。

我对她的职业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的对话更加深入。

她讲述了她的创作过程,以及她对文字的热爱。

她说:“文字是我表达内心深处情感的方式,它们可以穿越时空,让读者感同身受。

”我被她的言辞所打动,仿佛看到了她文字中流淌的情感。

我也向她分享了我的兴趣爱好和职业,我们发现彼此有着许多共同点。

我们都喜欢阅读和写作,都喜欢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我们的对话越来越深入,仿佛我们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默契。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渐渐暗了下来。

我们不舍地告别,约定下次再相见。

离别的时刻,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仿佛与她的邂逅是命中注定的。

从那天起,我和她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我们经常一起在花园中散步,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和创作。

她的文字让我感到无限温暖,仿佛她的灵魂与我的灵魂紧密相连。

我们一起参加文学活动,一起探讨文学作品。

我渐渐发现,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更是一位内心深处藏着丰富情感的女性。

她的文字流畅而丰富,仿佛她的灵魂化作了文字的力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对她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每次见到她,我的心跳加速,仿佛有一只小鹿在我胸腔里蹦跳。

我想告诉她我的感受,但又害怕失去这段美好的友谊。

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向她表达了我的爱意。

她听后,微笑着说:“我也一直对你有着特殊的感情,但我一直在等待你先开口。

”我们的眼神交汇,仿佛有一道电流在两颗心之间流动。

从那天起,我们的关系发生了美妙的转变。

我们成为了彼此的伴侣,从此走进了彼此的生活。

我们一起创作,一起旅行,一起分享快乐与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对话描写的的几种基本形式
成功的对话,对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在不少学生的作文里,要么无对话,文章显得单调,树不起鲜明的人物形象;要么人物对话无特点,只会运用“某某说:‘……’”这种常见格式。

为此,我们以语文课本中人物对话描写中的四种形式为例,分析其特点和作用,以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人物对话描写的能力。

(一)、牵羊式。

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引语之前用冒号。

即先交代谁说(说明性部分),后写说了些什么(引文部分)。

例(1)、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的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选自《羚羊木雕》)
例(2)、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选自《羚羊木雕》)
先写某某说,然后写他所讲得话,这种对话描写,能够使读者先知道是谁的话,人物关系明白清楚。

(二)、推车式。

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

先写所说地话(引文部分在前),下面写某某说(说明性文字在后)。

把引话放在某某说地前面(某某说地后面用句号),其作用是为了强调所说的话。

例(1)、“那只羚羊木雕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爸爸不是说给了我么?”我小声地说。

(选自《羚羊木雕》)
第一句,引文在前,是作者为了强调她母亲质问地话。

说明性文字用“突然”,既说明事情发生得料想不到,又展示了她母亲发怒得神态。

“我”以反问口气作答,突出了“我”的委屈与不满,说明性文字中的“小声”一词,既突出了“我”的害怕心理,又渲染了对话时的紧张气氛。

(三)、挑担式。

提示语在两个引语的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

即将某某说插入引话的中间(说后边用逗号)。

这种对话描写,有三种情况:一是需要插入说话人的动作神情;二是某某说的话比较长,前面的又必须将引话与别人的对话紧密相接,把某某说(说明性文字)放在最后又相隔太远;三是一个人所说的话,在意思上前后有转折。

例(1)、“妈妈!”孩子委屈地摇着我的手臂,喃喃地说,“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选自《这不是一颗流星》)
这部分说明性文字,“委屈”、“摇着”表神情动作,属于第一种情况。

例(2)、“你这个人真是自不量力!”姑娘好象生了很大地气,瞪了老头一眼说,“你干一天活,挣几个钱,充什么大肚子汉呢?十五不要,十四不要,十二也不要,看在你来得早,凭着你那票子新鲜,依你,十块钱搬走吧!记住,原产墨西哥,免得叫人再拿扇子拍你!”(选自《花市》)
这句人物对话比较长,先承接他人的话,说明性部分承前启后,使后面的引文朗利明白。

如果将说明性文字放在后面,那就显得拖拉不明快。

再特定环境中,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第三种类型人物对话描写,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例(3)、“啊!你也天天上班!”我把他搂在怀里说,“妈妈干啥去了?”
(选自《夜走灵官峡》)
这个例句中,后边的话不是顺着前面的话的意思说的,在意义上有转折,所以在引话中插入说明性部分。

(四)、省略式。

即把说话人是谁省略掉。

使用这种格式时应注意,必须使读者能够根据说话的语言环境清楚话是谁说的。

例:年轻干部手里摇着黑色纸扇,上下看了老头一眼,似笑非笑地说:
“老头,你晓得这是什么花?”
“令箭荷花!”
“原产哪里?”
“原产……原产姑娘家里!”
年轻干部哈哈大笑。

(选自《花市》)
以上所说地人物语言地四种表现形式,人物对话的位置为什么要变化呢?这主要是为了表现说话人的神态、情绪、心理及时间先后等,是为了让人物语言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致、更流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人物对话的另一类转述,即间接转述讲话的内容。

它是由作者或文章的叙述人转述讲话的大意。

它不用冒号和引号,提到说话人的地方,用第三人称。

例: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到这里,他就翻书讲语法。

(选自《最后一课》)
人物对话描写有几种形式
【举例】我推着撒了气的自行车来到一个个体修车摊前。

“小朋友,你要修车吗?”那位正在修车的叔叔停下手里的活主动打招呼说。

我说:“车带没气了,我还要赶快去上学。


“你不用着急,我马上给你查一下。

”说着他站了起来,接过车开始检查,“小毛病,只不过气门芯坏了。


“要多少钱呀?”
他似乎明白我怕挨坑,伸手指指贴在一旁的服务公约说。

“有价格,只收两角钱。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谢谢叔叔。


【解答】
1.人物的对话描写从格式上来讲,有四种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和无提示语。

2.提示语在什么位置要决定于表达思想的需要。

比如“小朋友,你要修车吗?”把提示语放在后面,可以表现出修车叔叔主动打招呼的热情态度。

“说着他站了起来,接过车开始检查”把这句提示语放在中间,是因为提示语前后都有要说的话,表明他边说边做事的主动态度。

总之,提示语在什么位置,不只是格式问题,主要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

“说之妙”
——人物对话描写形式的多样化训练
在初中的起始阶段,要承续小学打下的记叙文的坚实基础,进一步巩固丰富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以提高记叙文的质量和水平,这在初一阶段是记叙文写作的关键。

而在记叙文写作中,人物描写是一个重要部分,人物语言描写则关系着人物形象成败,以下几种语言描写形式的训练,能够加强人物性格塑造,丰富语言表现的形式。

一、变换说话人的位置
在人物语言描写中,恰当地变换说话人的位置,能够避免单调乏味的陈述,使语言形式更加丰富、活泼。

1.提示语在前:我说:“我还有事呢,你先走吧!”
2.提示语在后:“还是老大孝顺。

”姥姥说,我听了心里感到真不是滋味。

3.提示语在中间:“原来就为这点事呀,”老师听了忍不住说,“我还有以为你受了多大的委屈呢!”
4.没有提示语:
“姐姐,你怎么知道雨来啦?”
“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姐姐,你怎么知道风来啦?”
“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


二、在“说”之前增加人物的动作描写
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人物在说话时的动作状态,可以在语言表述之前增加人物的动作描写。

如:我高高地举起拳头,一锤砸在桌子上,大声说:“他凭什么这么污蔑我……”
三、在“说”之前增加人物的神态描写
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人物在说话时的神态表情,可以在语言表述之前增加人物的神态描写,也可以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结合在一起使用。

如:
1.她抬起头,双眼满含着晶莹的泪珠,嘴唇颤抖着说:“我不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2.吃过晚饭奶奶咧着掉了牙的嘴,笑呵呵地说:“一定要在12点放,你们去睡吧,到时候我叫你们。

”那张刻满皱纹的脸像朵大菊花,昏黄的眼睛变得亮多了。

3.“哼,看你美的,你肯定不行。

”哥哥不耐烦地把书扔给我,斜着眼望着我说。

四、替换“说”
在人物语言描写时,也可以用跟“说”类似意思的同义词来替换“说”,使语言表达的形式更为多样化一些。

如:
1.他一声大吼:“这事是谁干的?”
2.全班齐声高喊:“我们愿意……”
3.她轻声吟唱着:“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
五、隐藏“说”
在人物语言描写时,不必每句话都用“说”来引出对话的内容,可以结合动作和神态描写,直接表述对话的内容。

如:
1.他头也不回,却字字掷地有声:“我决不会干这种事!”
2.她转过身,抬起一双泪眼:“对不起,我错了……”
六、写作练习:
期中考试结束后,你的学习成绩下降,爸爸妈妈开完家长会回来,与你谈话,请采用以上的方法,写一段对话描写,2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