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竞赛组织编排

合集下载

乒乓球竞赛组织与编排

乒乓球竞赛组织与编排

乒乓球竞赛组织与编排一、竞赛类别1、循环制单循环:参加比赛的队(或队员)之间,轮流比赛一次叫单循环。

双循环:参加比赛的队(或队员)之间,直接比赛两次叫双循环这种方法各队之间都有比赛的机会,有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产生的结果较合理,基本上能反映出参赛各队或各个选手的真实水平。

它的他特点:场次多,比赛时间长。

分组循环:这种比赛方法既能较客观地排定所有参赛队的名次,又能不过多增加比赛场次和延长比赛时间,是经常被采用的比赛方法之一。

2、淘汰制单淘汰:就是将所有的比赛队或队员编排成一定的比赛秩序,由相邻的两名选手(或队)进行比赛,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败者被淘汰的比赛,直至淘汰成最后一名选手(或队)叫单淘汰赛。

3、混合制就是在各阶段采用不同的竞赛制度,即先循环后淘汰、先淘汰后循环或循环淘汰交替。

二、循环赛的组织工作1、单循环轮数:各队普遍出场比赛一次称为“一轮”。

循环赛每轮比赛场数是相等的。

计算轮数和比赛场数的意义在于:它使比赛组织者能够在筹备比赛时,根据场地数量,再计算出比赛轮数和场数,就可以推算出比赛需要多少天,以及需要多少裁判人员。

(1)轮数和比赛场数的计算轮数的计算:队(或队员)为双数时,轮数=队数-1;队(或队员)为单数时,轮数=队数。

场数的计算:比赛场数=队数(队数-1)/2(2)比赛顺序的确定方法一般常用逆时针轮换法,先将1号固定不动,第一轮顺序是将半数参赛队的号码(由抽签决定的),由上向下依次写出,排在左侧,再将另一半号码从下向上依次写在右侧,并用横线连接起来即成。

第二轮顺序的轮转方法是:1号固定不动,其它号码按逆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即可排出。

第三轮顺序按第二轮的轮转方法,逆时针轮转一个位置……依此类推,直至排出全部轮次的比赛顺序为止。

A参赛队为双数比赛秩序排法(以6队为例);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1---61---51---41---31---22---56---45---34---23---63---42---36---25---64---5B 参赛队为单数比赛顺序排法(以5对为例):当队数或人数为单数时,用“0”补成双数。

乒乓球比赛完整编排

乒乓球比赛完整编排

乒乓球比赛完整编排乒乓球比赛完整编排1.赛前准备1.1 确定比赛日期、时间和地点1.2 确定比赛规则和裁判员1.3 确保比赛场地和设备的准备工作2.报名和确认2.1 发布比赛通知2.2 收集参赛队伍报名信息2.3 确认参赛队伍及球员名单2.4 分组并公布比赛日程表3.比赛规则3.1 竞赛体系3.2 比赛评分3.3 比赛计时3.4 发球规则3.5 犯规和处罚4.裁判和裁判员4.1 裁判和裁判员的职责和权益4.2 裁判员的培训和考核4.3 裁判员的选拔和安排4.4 裁判员的纪律和奖惩5.比赛编排5.1 抽签5.2 预赛阶段5.2.1 比赛场次表5.2.2 比赛场地安排5.2.3 比赛球员出场顺序安排5.2.4 比赛结果记录和积分表5.2.5 晋级和淘汰规则5.3 决赛阶段5.3.1 半决赛对阵表5.3.2 比赛场地安排5.3.3 比赛球员出场顺序安排5.3.4 决赛对阵表5.3.5 比赛结果记录和积分表6.奖励和福利6.1 奖项设置及奖金发放6.2 奖项评选标准6.3 参赛选手的福利待遇7.外围活动和宣传7.1 开幕式和闭幕式7.2 与赛事相关的文艺演出7.3 媒体报道和宣传推广8.安全与保障8.1 比赛场地的安全设施8.2 比赛期间的紧急处理措施8.3 参赛选手及工作人员的保险事宜9.后期整理9.1 比赛记录整理和报告9.2 财务结算和审计9.3 反馈和改进意见的收集附件:1.参赛队伍报名表2.比赛场次表3.比赛结果记录表4.奖项设置表5.参赛选手信息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竞赛体系:指比赛的组织方式和形式,如单淘汰赛、积分循环赛等。

2.犯规和处罚:比赛中违反规则的行为和相应的处罚措施,如罚分、警告、罚球等。

乒乓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理论稿2)

乒乓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理论稿2)

乒乓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理论稿2)编排工作是按照竞赛规程的要求,把各项目的竞赛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一种方法。

一、乒乓球的竞赛项目男子团体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单项男子双打女子双打男女混合双打二、竞赛方法1.单循环赛:团体、单项均可采用。

2.单淘汰赛:主要用于单项和团体第二阶段。

3.混合制:即既有单循环,又有单淘汰的综合方法。

适用于团体单项。

三、竞赛方法分析(一)单循环赛1.单循环赛的含义把所有参加比赛的运动队(员)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使他们之间轮流比赛一次,这种赛制就叫做单循环赛。

2.单循环赛的特点(1)时间长、球台多、场次多、名次合理。

(2)无法使较多的人在短时间内打完比赛。

3.单循环赛的编排方法(1)统计报名人数;(2)若人数较多,则要考虑分组。

考虑到第二阶段的比赛容易进行,一般可分为2、4、8个组为宜。

每组人数多少要基本均衡,避免悬殊过大。

每组可设1-2名种子,同一运动员合理分开。

(3)计算轮数、场数单循环赛的轮数:参加比赛的队(人)若是双数,则轮数=队(人)数-1,若是单数,则轮数=队(人)数。

场数:场数=队(人)×(队(人)数—1)/2如:5个队参加比赛轮数=5轮场数=5×(5-1)/2=10场若6名运动员参赛,则:轮数=6-1=5(轮)场数=6×(6-1)/2=15场(4)确定比赛顺序A、设立种子种子——就是优秀运动队(员),一般根据比赛成绩确定。

单循环赛的种子一般每个小组设1—2名。

B、抽运动队(员)的顺序号如设一名种子,则种子即为1号。

若设两名种子,则一号种子为1号,二号种子为2号。

C、按照“固定轮转法”排出每轮的比赛顺序这种方法是一号位固定不动,其他号位每轮按逆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

当队数或人数是单数时,可用“0”补成双数。

凡遇到“0”者,该场球即轮空。

如5个队参赛,共打五轮,每轮顺序如下: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1—0 1—5 1—4 1—3 1—22—5 0—4 5—3 4—2 3—03—4 2—3 0—2 5—0 4—5(5)单循环赛名次计算按规则规定,单循环赛中以积分多少首先确定名次,即胜一场球,积2分;负一场积1分;弃权记0分。

乒乓球竞赛编排

乒乓球竞赛编排

乒乓球竞赛编排乒乓球竞赛编排一、比赛规则1.1 比赛时间:每轮比赛预计持续时间为30分钟,包括暂停时间和换场时间。

1.2 比赛场地:比赛场地应符合国际乒乓球比赛标准,包括地面材质、标线规格和照明条件等。

1.3 竞赛方式:采用单打、双打混合进行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个项目。

二、比赛组别2.1 男子组2.1.1 预选赛:参赛者按照抽签结果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循环赛,小组前两名晋级。

2.1.2 淘汰赛:预选赛晋级的选手进行单淘汰比赛,直至决出冠亚季军。

2.2 女子组2.2.1 预选赛:参赛者按照抽签结果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循环赛,小组前两名晋级。

2.2.2 淘汰赛:预选赛晋级的选手进行单淘汰比赛,直至决出冠亚季军。

2.3 团体组2.3.1 团体赛:每个队伍有三名选手参赛,以团体循环赛的方式进行,积分最高的两个队伍进入决赛。

2.3.2 决赛:决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比赛顺序为先双打再单打,如果两队成绩相同,则进行决胜双打。

三、比赛流程3.1 选手报名3.1.1 选手通过官方网站或线下报名点进行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比赛前一周。

3.1.2 报名时需提供选手的个人信息和参赛项目。

3.2 抽签3.2.1 选手分别进行男子组和女子组的抽签,以确定小组分组。

3.2.2 抽签结果通过官方网站公布。

3.3 循环赛3.3.1 小组循环赛分别进行男子组和女子组的比赛,每组晋级前两名。

3.3.2 每场比赛前选手需进行身份确认和热身。

3.4 淘汰赛3.4.1 淘汰赛采用单淘汰制,每轮淘汰后晋级者晋级下一轮。

3.4.2 决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比赛结果由裁判员记录并公布。

四、奖项设置4.1 男子组奖项4.1.1 单打冠军、亚军、季军4.1.2 双打冠军、亚军、季军4.1.3 团体赛冠军、亚军、季军4.2 女子组奖项4.2.1 单打冠军、亚军、季军4.2.2 双打冠军、亚军、季军4.2.3 团体赛冠军、亚军、季军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比赛场地示意图、比赛规则说明和参赛报名表格等。

乒乓球竞赛组织与编排

乒乓球竞赛组织与编排

乒乓球竞赛组织与编排1、简介
1.1 背景介绍
1.2 目的与范围
1.3 术语定义
2、组织与筹备
2.1 组织架构
2.2 组织委员会的角色和责任
2.3 竞赛日程安排
2.4 赛事场地选择与布置
2.5 赞助商寻找与合作
3、参赛资格与选拔
3.1 参赛资格要求
3.2 选拔赛与资格赛安排
3.3 报名与注册流程
3.4 参赛选手名单确认与公布
4、规则与裁判
4.1 比赛规则与制度说明
4.2 裁判选拔与培训计划
4.3 裁判员工作职责
4.4 抗议与申诉处理流程
5、比赛编排与赛制
5.1 单打比赛编排
5.2 双打比赛编排
5.3 团体比赛编排
5.4 淘汰赛与晋级规则
5.5 不同级别比赛的编排差异
6、奖励与颁奖
6.1 奖项设置与分配
6.2 颁奖典礼筹备与执行
6.3 奖品购买与定制
7、宣传与报道
7.1 赛事宣传计划
7.2 宣传渠道选择与整合
7.3 媒体合作与报道安排
7.4 社交媒体运营与推广
附件:
1、组织架构图
2、赛事场地平面图
3、参赛选手报名表
4、裁判员申请表
5、比赛编排表格
6、颁奖典礼节目表
7、媒体合作协议范本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参赛资格:指符合赛事组织方制定的参赛条件的要求。

2、选拔赛与资格赛:指在正式比赛前进行的选拔和资格核实的比赛阶段。

3、抗议与申诉:指参赛方对裁判判决或赛事组织方决策提出异议或申请重新审议的行为。

4、淘汰赛与晋级规则:指在多轮比赛中,淘汰部分选手并晋级下一轮的规则。

乒乓球组织和编排

乒乓球组织和编排
2--6 4--5 6--3 5--2 3--4
3--5 2--3 4--2 6--4 5--6
乒乓球组织和编排
3.大轮转、小调动
乒乓球组织和编排
乒乓球组织和编排
乒乓球竞赛规则对单循环赛的名次计算 作了下列规定:
A B C D积 比 名 分率次
A
5:4 5:3 5:2
B
5:3 1:5
C
5:3
D
乒乓球组织和编排
四、赛后阶段的主要工作
(一)编印成绩册 (二)竞赛资料归档
乒乓球组织和编排
第二讲、竞赛方法
乒乓球组织和编排
循环赛 淘汰赛 混合制
单循环赛 双循环赛 分组循环赛 积分循环赛 单淘汰赛 双淘汰赛 补救淘汰赛
先循环后淘汰
先淘汰后循环 乒循乓球组环织和结编排 合佩寄制
一、单循环赛
乒乓球组织和编排
1.确定种子和种子序号的原则
乒乓球组织和编排
2.种子数目
乒乓球组织和编排
3.种子位置
乒乓球组织和编排
种子位置表
1
25 6
12 12 98
65
19 2
19 3
64
33
22 4
16 1
96
97
16 0
22 5
32
17
24 0
14 5
11 2
81
17 6
20 9
48
49
20 8
17 7
乒乓球组织和编排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l——0
1—— 5
1—— 4
1—— 3
1—— 2
2—— 0—— 5—— 4—— 3——

兵乓球比赛编排

兵乓球比赛编排

乒乓球赛制编排一比赛规则一、本次比赛采用组内单循环比拼,采取单循环积分赛,项目为:女单。

二、裁判长有权根据特殊原因更换比赛顺序。

三、比赛用球拍和其他比赛用品由队员自备,比赛用球由组委会统一提供。

四、赛制:1、比赛采用组内单循环比拼,采取单循环积分赛其中积分的计算方法根据:胜一局:得2分负一局:得1分弃权:得0分2、比赛共7人参加,进行7轮比赛3、第一轮直接抽签确定比赛顺序,其他轮比赛顺序采用“1号位固定不动的逆时针轮转法”,即1号位置固定不动.其他位置按逆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排出各轮的比赛顺序。

4、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一局11分制,如赛至10平时,领先2分者获胜5、在小组循环赛中,如有积分相同的情况,则以获胜的局数计算;如仍相同,则进行再次对决五、弃权与罢赛:1、所有参赛队伍应执行赛事规程及组委会其他补充规定的相关条例,服从裁判判决。

凡违反者,将受到警告、判罚违例、直至取消比赛资格。

2、弃权:在一场比赛进行中凡因伤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在5 分钟内继续比赛者按本场比赛弃权论。

3、罢赛:运动员不论什么原因造成比赛不能进行或中断比赛,或临赛前拒绝出场等,超过5 分钟者(经劝解说服工作后计算时间)为罢赛。

六、以上规则中未明确的条款,参照中国乒协审定的最新《乒乓球竞赛规则》和国际乒联公布的最新规则进行补充执行。

七、仲裁委员会与裁判员:仲裁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国家体育总局仲裁委员会条例》规定执行。

二抽签方案在七张一样大小的纸条上面标上1-7的序号,让七名选手依次抽签。

抽中1号的选手为种子选手,其他六位选手以逆时针的顺序与种子选手打比赛,每一轮中剩余选手两两打比赛。

轮转表轮完后确保每个人都与组里所有人打过比赛。

三积分表五裁判表轮次:第 1 轮第 1 局时间:11月日裁判签名:。

乒乓球竞赛编排与裁判

乒乓球竞赛编排与裁判

乒乓球竞赛编排与裁判乒乓球竞赛编排与裁判⼀、⽐赛基本⽅法乒乓球⽐赛的项⽬可分为团体⽐赛和单项⽐赛两⼤类。

团体⽐赛有男⼦团体、⼥⼦团体;单项⽐赛有男⼦单打、⼥⼦单打、男⼦双打、⼥⼦双打和混合双打。

团体赛和单项赛的办法,主要有循环制和淘汰制两种。

有时把两种⽅法结合起来使⽤,⽐如:单打第⼀阶段采⽤分组单循环赛,第⼆阶段由⼩组的第⼀名进⾏单淘汰赛。

1、单循环循环制是乒乓球竞赛的⼀种基本⽐赛⽅法。

所谓的单循环,就是使参加⽐赛的各⽅相互之间都要直接⽐赛⼀次。

场数及轮数的计算:在循环赛中,各队(或运动员)普遍出场⼀次,称为“⼀轮”。

每两个队员之间⽐赛⼀次,称为“⼀场”。

⽐赛场数:N(N-1)2即当队数为偶数时,轮数=队数-1,队数为奇数时,⼀轮中必定有⼀个队轮空。

单循环⽐赛顺序的⽅法经常采⽤“逆时针轮转法”,这种⽅法是⼀号位固定不动,其它号位每轮按逆时针⽅向轮转⼀个位置,即可排出全部轮次的⽐赛顺序。

如六个队参加⽐赛:第⼀轮第⼆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1——6 1——5 1——4 1——3 1——22——5 6——4 5——3 4——2 3——63——4 2——3 6——2 5——6 4——5当队数或⼈数为奇数时⽤“0”补成偶数,然后⽤逆时针轮转排出各轮⽐赛的顺序。

其中遇到“0”者即为该场轮空。

例如有五个队参加⽐赛:第⼀轮第⼆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1——0 1——5 1——4 1——3 1——22——5 0——4 5——3 4——2 3——03——4 2——3 0——2 5——0 4——5⽐赛名次的确定:乒乓球规则规定:单循环⽐赛中以获胜次数多者名次在前。

在任何分组或阶段内,如有两个队获胜次数相等,则谁胜就谁名次列前。

在团体赛中,如有两个以上的队获胜次数相等,则根据他们相互之间⽐赛的胜负⽐率来决定名次:⾸先计算次率,其次计算场率,再次计算局率,最后计算分率,直⾄算出全部名次为⽌。

乒乓球单循环⽐赛成绩表2、单淘汰所谓单淘汰赛,就是将所有参加⽐赛的选⼿(或队)编成⼀定的⽐赛秩序,由相邻的两名选⼿(或队)进⾏⽐赛,败者淘汰,胜者进⼊⼀轮⽐赛,直到淘汰成最后⼀名选⼿(或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次课日期周次 2 星期学时 2教学目标:了解健康的概念及健康的标准,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亚健康的概念、表现、分类及发生亚健康的原因,掌握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和种类,了解心理健康的评价方法及如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掌握各种营养素的营养功用,了解合理营养的方法。

教学内容:1.1.7营养与营养素1.1.8合理营养教学重点:心理健康概述、健康人应具备的标准和条件、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教学难点:心理健康评价、生活方式与健康教学设计:四、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这类物质在人体内虽然不能供给能量,也不是机体的结构材料,但它却是人体进行物质代谢、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

维生素概述1、维生素的生理功能:概括起来有两点:●构成酶和辅酶的成分,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正常进行。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2、维生素的分类维生素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水溶性维生素----VC、VB族(VB1【硫胺素】、VB2【核黄素】、VB6【吡哆醇】、VB12【钴胺素】)、PP(尼克酸)、叶酸、胆碱、生物素泛酸等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特性比较(一)脂溶性维生素的营养功用1、维生素A(视黄醇)(1)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维生素A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及骨骼发育,●其机制可能是促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骨细胞的分化。

(2)维持正常视力●维生素A是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主要成分,有维持弱光下视力的作用。

缺乏维生素A,夜间视力减退,暗适应能力降低,导致夜盲症。

(3)维护上皮组织的健康●维生素A可能影响粘膜细胞中糖蛋白的生物合成,从而影响粘膜的正常结构。

对细胞起粘合和保护作用。

●机体的上皮组织广泛分布在各处,其中包括表皮及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及腺体等组织。

●在维生素A缺乏时,可以引起上皮组织的改变。

如腺体分泌减少,上皮干燥,角化以及增生,最终导致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干眼病)(4)维生素A对生殖功能的影响●维生素A缺乏引起多种酶活性下降,其中有些是合成类固醇所必需的。

●另外,也有人认为维生素A与生殖的关系是与其对生殖器官上皮组织的影响有关。

缺乏时可以影响雄性动物的精索上皮产生精母细胞和雌性动物的胎盘上皮以至于影响胎儿的形成。

供给量与来源(1)供给量●天然的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所含的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可在肝脏中转变为维生素A,所以胡萝卜素又叫维生素A原,其吸收率和生理效能低于维生素A。

●6mg胡萝卜素可转变为1mg维生素A。

(2)来源●维生素A过去以国际单位IU表示,现在以视黄醇当量(RE)表示:1μg 视黄醇当量(RE)=1μg维生素A,1000IU的维生素A相当于300μg的视黄醇当量。

●中国营养学会在1988年提出的每天视黄醇当量推荐供给量:婴儿为200μgRE,儿童1~3岁分别为300、400及500μgRE,5~10岁为1000μgRE,成人(不分性别)为1000μgRE,乳母为1200μgRE。

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机体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增加。

●维生素A最好的来源是: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制品和禽蛋等;●胡萝卜素的来源是:有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豌豆苗、辣椒等,以及水果中的柿子、芒果等。

运动员维生素A推荐量•运动员维生素A 需要量,一般训练期2000μgRE,比赛期2000~3000μgRE。

要求视力集中的运动项目,可达5000μg RE。

维生素A过量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每日摄入6500~12000RE达一个月以上时,有可能引起维生素A中毒症状的出现。

●急性表现为恶心、呕吐、嗜睡;●慢性表现为食欲不振、毛发脱落、头痛、耳鸣、复视等。

2、维生素D●维生素D是环戊烷多羟菲类化合物,它是钙磷代谢的最重要调节因子之一。

●维生素D的性质及特点●维生素D溶于脂肪与脂溶剂,不溶于水,对酸碱及氧的作用较稳定,对热也稳定,但在酸性环境中加热,则逐渐分解。

●故通常的烹调加工不会引起维生素D的损失,但脂肪酸则可引起维生素D的破坏。

营养功用●维生素D对骨骼形成极为重要:它促使骨和软骨骨化和正常生长,与甲状旁腺激素一起防止低钙性手足抽搐症和骨质疏松症,保证维持血钙的正常水平。

●维生素D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增加钙、磷在肠内的吸收和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增加骨中钙和磷向血液的释放,从而维持血钙正常水平。

●维生素D还可防止氨基酸在通过肾脏时的丢失,缺少维生素D时,尿中的氨基酸排泄量就增加。

供给量与来源(1)供给量●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为不论成人或儿童每日摄入维生素D为10μg(400国际单位)。

若摄入20μg没有更明显的预防佝偻病的作用,当>45μg时对人体可能有毒性危害。

●人体皮肤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VD,一般不需格外补充(除孕妇丶儿童外)。

(2)来源●维生素D在食物中分布不广,含量较多的食物有鱼肝油、肝、蛋黄、乳制品、沙丁鱼等。

●维生素D缺乏时,可患佝偻病或骨质软化症。

维生素D过量的表现●长期服用VD过多(每日超过40000国际单位)可致中毒。

●表现为厌食丶便秘丶呕吐丶头痛丶多尿丶心率失常等。

●甚至可引起软组织钙化。

3、维生素E(生育酚)●维生素E(vitamin E)是所有具有α-生育酚活性和生育三烯酚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又名生育酚(tocopherol)。

●维生素E的性质及特点●各种生育酚易受氧的破坏,对酸和热稳定。

油脂酸则易使其受破坏。

●维生素E及其酯在体内吸收率仅占摄入量的20%~40%。

●在各种组织中,以肾上腺、脑下垂体、睾丸及血小板等的浓度最高。

●脂肪组织、肝脏,以及肌肉为维生素E最大储存场所。

营养功用(1)抗氧化作用•实验显示,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能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受到过氧化作用的损伤,维护了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细胞膜的完整和正常功能,从而与发育、防衰老有密切关系。

(2)改善微循环可促进毛细血管增生,改善微循环,使氧的利用率增加,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及冠心病。

(3)抗巨细胞性溶血•维生素E能保护细胞的完整性。

•低维生素E膳食可引起细胞数量减少以及缩短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可发生大细胞性溶血性贫血,病人血液的维生素E含量很低。

•临床上维生素E可用于治疗溶血性贫血。

此外,维生素E是辅酶Q合成的辅助因子,也与血红蛋白的合成有关。

(4)预防衰老减少脂褐质的形成,改善皮肤的弹性,使性腺萎缩减轻,提高免疫力。

(5)维护肌肉的正常功能•维生素E是维持骨骼肌、心肌及外周血管系统的构造和功能所必需的,缺乏维生素E将引起肌肉营养不良,肌肉的耗氧量增高和化学成分及功能的改变。

•国外学者报道每公斤体重供给维生素E1毫克,对降低氧债和提高恢复系数都有效。

(6)与生殖功能有关•维生素E与精子生成和繁殖能力有关,但与性激素分泌无关。

•根据对大鼠的试验,当维生素E缺乏时雄鼠睾丸不能生成精子,雌鼠卵不能植入子宫内,胎儿被吸收。

•人的生殖功能是否也需要维生素E,目前尚无可信的证据,但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不育症、习惯性流产及早产婴儿的异常情况。

(7)增强免疫功能•动物给予高浓度的维生素E后,可使多种免疫功能增强,包括抗体反应,对传染性细菌的抵抗力,吞噬细胞活性,T细胞的促细胞分裂反应等。

供给量与来源(1)供给量●维生素E的适宜供给量为10~30毫克/日,用于特殊用途不应超过300毫克/日。

●国外学者报道了每公斤体重供给1毫克维生素E对减低氧债和提高恢复系数都有效,并强调进行以耐久力运动为主的训练时,应当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量。

(2)来源●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食品中,含量最丰富的为小麦胚芽油100~300毫克/100克;棉仔油60~90毫克/100克;花生油26~36毫克/100克;大豆油10~40毫克/100克。

(二)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功用1、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thiamine)、抗神经炎因子或抗脚气病因子。

●缺乏时,可患脚气病。

维生素B1的性质和特点∙硫胺素溶于水,不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在酸性溶液中很稳定,加热至120℃仍不分解,在碱性或中性环境中易被氧化而失去活性。

但在碱性条件下不耐高热。

∙硫胺素在小肠上部可被迅速吸收。

吸收后的硫胺素经血液运送至肝脏及其他细胞,经焦磷酸激酶催化成为焦磷酸酯硫胺素(thiamine pyrophosphate, TPP),这是它行使生理功能的活性形式。

A、营养功用(1)维护神经系统的机能●正常情况下,神经系统主要从葡萄糖获得能量。

缺乏维生素B1,糖代谢会发生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最大:●初期:健忘,易怒,食欲不振,肢体末端麻木,肌肉萎缩,肌力下降,酸痛等多发性周围神经了炎。

●严重:全身功能均受影响,心肌营养代谢失调,机能下降,出现心悸,胸闷和下肢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症状。

称为“脚气病” 。

(2)辅助体内糖代谢∙焦磷酸酯硫胺素(TPP)是脱羧酶和转酮醇酶的辅酶,参与糖代谢。

丙酮酸是糖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经脱羧酶的作用,可转变成乙酰辅酶A,然后再进一步氧化,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若缺乏,糖代谢至丙酮酸阶段就不能进一步氧化,从而使代谢发生障碍,造成丙酮酸在体内堆积,降低能量供应,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3)促进能量代谢维生素B1一方面促进糖原在肝脏和肌肉中蓄积,另一方面在需要时又能加速糖原和磷酸肌酸的分解,释放能量,有利于肌肉活动。

(4)加强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分泌硫胺素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保护乙酰胆碱免受破坏,并促进其合成。

因此对于促进食欲、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等有重要作用。

B、供给量与来源(1)供给量●我国生理学会规定,儿童每日供给量0.4~0.12毫克。

成人每日供给量1.5~1.8毫克。

按热量计算为0.5毫克/1000千卡。

(2)来源•粗粮、豆类、花生、瘦猪肉、肝、肾等均是维生素B1的良好来源(见表)。

但在碱性环境中易受破坏。

运动员维生素B1的需要量体力运动使体内维生素B1的消耗增加。

运动员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与运动强度、食物中的含量及气温条件有关。

在温度高的条件下运动,缺氧及膳食糖中的摄取量增加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相应提高。

一般认为,在进行极限运动和亚极限运动时,每消耗1000千卡热能,需补充维生素B1约1.2毫克。

2、维生素B2(核黄素)A、营养功用(1)构成辅酶(2)参与体内蛋白质合成代谢(3)维持眼睛、皮肤、口舌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维生素B2是机体中许多重要辅酶的组成成分,它们与特定蛋白质结合,形成黄素蛋白。

黄素蛋白是组织呼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维生素B2还与体内铁的吸收、贮存和动员有关,若机体中维生素B2不足,则物质代谢紊乱,将表现出多种病症,如唇炎、舌炎、阴囊炎、脂溢性皮炎、缺铁性贫血。

B、供给量与来源(1)供给量●维生素B2需要量与蛋白质摄入量有关,生长发育、创伤恢复、妊娠与哺乳期蛋白质需要量增加,维生素B2需要量也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