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硫酸、液碱、次氯酸钠的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盐酸液碱应急预案

盐酸液碱应急预案

盐酸液碱应急预案引言概述在工业生产中,盐酸液碱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但其具有腐蚀性和危险性。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盐酸液碱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盐酸液碱应急预案。

一、事故背景1.1 盐酸液碱的性质:盐酸液碱是一种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刺激性。

1.2 事故可能性:在搬运、储存、使用盐酸液碱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可能引发泄漏或溢出事故。

1.3 事故后果:盐酸液碱泄漏或溢出后,可能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二、应急预案制定2.1 负责人确定:制定盐酸液碱应急预案时,需明确负责人,并确定其权责。

2.2 预案内容: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应急资源准备、人员疏散和救援等内容。

2.3 预案演练:定期组织盐酸液碱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

三、事故应急处置3.1 人员疏散:一旦发生盐酸液碱泄漏事故,应立即启动疏散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3.2 封锁隔离:对泄漏点进行封锁隔离,防止泄漏扩散,减少事故影响范围。

3.3 应急处置:根据泄漏情况选择适当的应急处置措施,如使用中和剂中和盐酸液碱。

四、事故后续处理4.1 清理污染:事故后需及时清理污染物,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2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根源,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3 安全检查:事故后需对设备、管道等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完好,消除安全隐患。

五、事故经验总结与改进5.1 经验总结:对事故应急处置过程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

5.2 改进措施:根据经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完善盐酸液碱应急预案。

5.3 提高应急能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措施,提高企业应对盐酸液碱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结语盐酸液碱是一种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制定盐酸液碱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企业保障人员安全和生产设施完整的重要举措。

希望企业能够重视盐酸液碱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盐酸事故应急预案范本(四篇)

盐酸事故应急预案范本(四篇)

盐酸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一、事故背景盐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实验中。

然而,由于其具有腐蚀性较强的特点,一旦发生泄漏或事故,可能会对人员、环境以及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

为了确保在盐酸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制定盐酸事故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事故预防措施1. 设备维护:定期对储存盐酸的容器和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2. 储存管理:将盐酸储存于专用的储存室内,远离可燃物和热源,严禁与容易燃烧的物质混存。

3. 库存管理:定期进行盐酸库存的盘点,确保库存量符合实际需要,避免过多的盐酸聚集在仓库中。

4. 人员培训:对从事盐酸操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盐酸危险性的认识和安全操作的能力。

三、事故应急准备1. 事故应急组织:成立盐酸事故应急小组,制定具体的分工和职责,明确事故应急人员的联系方式。

2. 应急物资准备:准备具有防护功能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以及紧急处理工具,如中和剂、排污器等。

3. 事故应急培训:定期组织盐酸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

四、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1. 事故现场隔离:首先,迅速将事故现场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泄漏物进一步扩散,如封锁相关管道、关闭相关设备等。

2. 人员疏散和警示:立即以最快的速度疏散事故现场的人员,并确保附近区域的人员得到适当的警示,避免进一步的人员伤亡。

3. 盐酸泄漏处理:对于小规模的盐酸泄漏,应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使用中和剂进行中和处理;对于大规模的泄漏,应立即通知专业的危险物质处理单位进行处置。

4. 事故报告和救援:在控制住事故现场后,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请求专业的救援力量进行处理。

五、事故后续处理1. 事故调查和分析:对盐酸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2. 现场清理和修复:对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进行清理,并修复受损的设备和设施,恢复生产和工作秩序。

盐酸应急预案

盐酸应急预案

盐酸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目的。

盐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但如果不当使用或者遭遇意外情况,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和环境污染。

为了做好盐酸的应急预案工作,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特制定此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盐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旦发生盐酸泄漏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迅速通知相关人员,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并确保周围区域的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

b. 封锁泄漏区域,避免泄漏物质扩散,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c. 穿戴好防护装备,采取控制措施,尽可能将泄漏物质收集起来,避免对环境造成更大的伤害。

d. 对泄漏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没有残留的盐酸物质。

2. 盐酸事故后的应急处理。

a. 对泄漏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b. 对受影响的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没有对环境造成永久性伤害。

c. 对事故影响范围内的人员进行健康监测,确保受影响的人员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怀。

三、应急预案执行。

1. 应急预案的执行由事故发生地点的责任人负责组织,确保预案的及时执行。

2. 在事故发生时,所有相关人员应按照预案的要求,迅速行动,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3. 对于预案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和调整,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四、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

1. 对于所有可能接触盐酸的人员,应进行相关的安全宣传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盐酸的危害和应急处置方法。

2. 对于可能参与应急预案执行的人员,应进行定期的演练和培训,确保他们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以上即为盐酸应急预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在事故发生时,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保障。

盐酸液碱应急预案

盐酸液碱应急预案

盐酸液碱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盐酸液碱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

然而,盐酸液碱具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一旦泄漏或者不当使用可能对人员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应对潜在的事故风险,制定盐酸液碱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目标1. 确保人员安全:在盐酸液碱泄漏或者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措施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2. 最小化环境影响:通过合理应对事故,减少盐酸液碱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 快速恢复生产: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减少经济损失。

三、应急预案内容1. 应急组织与职责1.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1.2 应急小组:包括应急救援小组、应急通信小组、应急物资保障小组等,各小组分工明确,协同作战。

1.3 职责明确: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 盐酸液碱泄漏应急处置流程2.1 报警与通知:一旦发现盐酸液碱泄漏,即将向应急指挥部报警,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2 人员疏散: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启动疏散预案,确保人员安全撤离事故现场。

2.3 封锁隔离:封锁泄漏源,隔离事故区域,防止泄漏扩散。

2.4 现场控制:配备专业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采取控制措施,如喷淋水冷却、中和剂喷洒等,控制泄漏物的扩散。

2.5 废液处理:将泄漏液体采集、中和处理,并按照像关法规进行安全处置。

2.6 事故调查与分析:事故处理完毕后,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3. 应急装备和物资3.1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酸碱手套、防护面罩等,确保人员安全作业。

3.2 应急设备:如泄漏源封堵器、中和剂喷洒器等,用于控制和处理泄漏事故。

3.3 应急物资:包括中和剂、废液采集桶、应急灯具等,用于应急处理和处置。

4. 应急培训和演练4.1 培训计划:制定盐酸液碱应急培训计划,包括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提高员工应急意识和技能。

4.2 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摹拟盐酸液碱泄漏事故,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盐酸液碱应急预案

盐酸液碱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安全事故能力, 及时、有序、科学、有效的组织应急救援, 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保证企业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本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 制定本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适用范围:此预案适用于仓库罐区、车间发生盐酸泄漏而引起的工作人员及周围人员的身体伤害及因此可能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应急指挥组织机构:1.盐酸液碱泄漏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单位统一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单位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①组长:②副组长:二、③成员:应急救援机构职责:1、应急救援指挥小组:2、在发生盐酸泄漏事故时, 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3、根据事态发展, 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如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并协助组织行动。

4、组织此类事故应急演练。

应急救援队伍及职责:1.抢险抢修组:组长: 维修班班长成员: 维修班成员职责:负责现场抢险、抢修或消除事故隐患, 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抢险救护组:组长: 办公主任成员: 各科室成员及厂内驾驶员职责:及时运送及抢救受害人员, 伤员的现场医疗, 负责内部人员疏散隔离。

3.抢险清理组:组长: 车间主任成员: 车间员工职责: 负责现场泄露酸的清理和处理工作。

应急预案的启动:1.盐酸发生泄漏后, 被喷洒或者是溅到身上的人员应立即用紧急冲洗装置冲洗并尽快撤离现场, 并向值班室及指挥小组报告事故基本情况。

2.指挥小组成员接到报告后, 迅速做出判断, 是否启动本预案, 如需要, 立即启动。

3、应急救援原则:坚持统一指挥、协同作战、以人为本的原则, 及时有效的实施救援和安全转移, 减少事故损失。

4.必要时要停产及时疏散其他相关人员, 避免给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5.各应急救援小组要各负其责进行抢险救援行动。

六、应急救援注意事项:1.救援人员一定要做到自我防护, 应穿好防护服, 戴好防护用具、防毒面具等。

盐酸液碱应急救援预案

盐酸液碱应急救援预案

盐酸液碱应急救援预案一、编制目的为确保企业在发生盐酸或液碱泄漏等突发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盐酸或液碱泄漏事故,导致工作人员及周围人员身体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盐酸液碱泄漏应急指挥组织机构1.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组长:企业负责人副组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环境保护部门负责人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周边单位代表2. 应急救援队伍及职责:(1)抢险抢修组:组长: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成员: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安保人员职责:负责现场抢险、抢修或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抢险救护组:组长: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成员:医护人员、安保人员职责:及时抢救受害人员,负责联系伤员的现场医疗及运送,负责内部人员疏散、隔离。

(3)环境保护组:组长:环境保护部门负责人成员:环保工作人员、安保人员职责:负责现场环境监测,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物质扩散,协调政府部门处理环境污染事故。

四、应急救援机构职责1.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1)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协助组织行动。

(3)组织此类事故应急演练。

2. 应急救援队伍及职责:(1)抢险抢修组:负责现场抢险、抢修或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抢险救护组:及时抢救受害人员,负责联系伤员的现场医疗及运送,负责内部人员疏散、隔离。

(3)环境保护组:负责现场环境监测,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物质扩散,协调政府部门处理环境污染事故。

五、事故预警及信息报告1. 预警信号:根据事故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紧急程度,预警信号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

盐酸液碱应急预案

盐酸液碱应急预案

盐酸液碱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盐酸液碱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广泛使用。

然而,盐酸液碱的泄漏或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和环境污染。

为了有效应对盐酸液碱事故,制定一份完善的盐酸液碱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盐酸液碱应急预案的制定内容和应急措施。

二、应急预案的制定内容1. 目标和原则- 目标:确保人员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快速有效地应对盐酸液碱事故。

- 原则:安全第一,科学应对,迅速反应,合理调度。

2. 盐酸液碱事故分类与级别- 盐酸液碱事故可分为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不同类型。

-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3. 盐酸液碱事故应急响应流程- 停止泄漏源:立即关闭泄漏的容器或阀门,切断泄漏源。

- 隔离危险区域:迅速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设置警示标志,限制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 报警与通知:及时报警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消防、环保、急救等。

- 应急处置:根据事故类型和级别,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紧急清除泄漏物、灭火、急救等。

- 事故调查与处理: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制定事故处理方案,并进行事故记录和报告。

4. 盐酸液碱事故应急设施与装备- 盐酸液碱事故应急设施包括泄漏应急喷淋装置、泄漏应急池、事故处理设备等。

- 盐酸液碱事故应急装备包括呼吸器、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5. 应急救援组织与职责- 应急救援组织包括事故指挥部、救援队伍、应急专家组等。

- 各救援组织的职责包括事故现场指挥、事故调查、伤员救治、环境监测等。

6. 盐酸液碱事故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盐酸液碱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 演练内容包括应急响应流程、装备使用、救援技能等。

三、应急措施的详细描述1. 泄漏事故应急措施- 迅速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一步扩散。

- 建立泄漏应急池,将泄漏物收集起来,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 使用适当的吸附剂将泄漏物吸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盐酸应急预案

盐酸应急预案

盐酸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目的。

为了防范和应对盐酸泄漏、事故等突发事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盐酸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盐酸泄漏事故的预防措施:
对盐酸储存和使用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施完好无损;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盐酸的安全使用意识;
定期检查盐酸容器的密封性,确保没有泄漏的风险。

2. 盐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一旦发现盐酸泄漏,立即通知相关人员撤离现场,并向应急救援部门报告;
在泄漏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他人靠近;
使用防护装备,尽快清理泄漏的盐酸,防止泄漏扩散。

3. 盐酸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确保事故现场周围的人员全部撤离到安全地点;
向应急救援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请求救援;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伤者的生命安全。

4. 盐酸泄漏事故的善后处理措施: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修复,确保环境不受到污染;
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调查,找出事故的根源,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三、应急预案的执行。

1. 盐酸泄漏事故发生时,相关人员应立即按照预案进行应急处置,并配合应急救援部门的工作。

2. 盐酸泄漏事故后,应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
及时改进,并进行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以上为盐酸应急预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在发生盐酸泄漏事故时,能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人员受伤的处理方法
1、硫酸受伤处理
(1)、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氢氧化钠为强碱性物质,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氢氧化钠使体内脂肪皂化,使组织胶凝化变为可溶性化合物,破坏细胞结构,使病变向纵深发展。
皮肤接触高浓度氢氧化钠,特别是湿皮肤,能引起比酸更深而广泛的灼伤。经常接触的工人,可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皮肤病。在前臂和手部患有深浅不一的“鸟眼状”溃疡,常易感染。即使和稀的氢氧化钠溶液接触也能使指甲变薄、变脆,甚至毁损。
毒性:属中等毒性。
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分子量36.46,相对密度1.19(37~38%)、1.15(30%)、1.13(25%),氯化氢的水溶液,纯品无色,因含杂质而呈黄色。商品浓盐酸含氯化氢37~38%,是一种强酸。除金、银、铂、铌和某些金属外,盐酸能溶解大多数金属。强氧化剂能氧化盐酸生成氯。工业盐酸中含有砷杂质。在空气中白色的雾,产生许多液体水合物。与氯化物接触立即产生剧毒气体氰化氢。空气最高容许浓度15mg/m3
中毒表现:患者可感到头痛、头昏、恶心、眼部刺痛、羞明流泪、咽喉灼痛、声音嘶哑、咳嗽(有时痰中带血)、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检查可见眼结膜、鼻、咽部粘膜红肿,角膜混浊,两肺可有散在干罗音,严重者可有肺水肿表现。
慢性影晌:长期接触高浓度盐酸蒸气和雾,可有胃肠功能紊乱、厌食、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齿龈出血及牙齿酸蚀症等。
要特别警惕氢氧化钠对眼的损害,即使很少量进入眼中也很危险,会破坏角膜、结膜、甚至虹膜,造成灼伤。若不及时彻底处理,往往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因此应特别重视。角膜上皮受损可出现白斑,边缘有广泛的出血和水肿。如碱液很稀,初诊时眼损害轻微,数天后可出现迟发性损害,不可疏忽。浓度较高(5%NaOH)时,使角膜上皮大片脱落,广泛坏死,白斑形成,溃疡穿孔,角膜及眶内组织损坏,很快导致视力丧失。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盐酸、硫酸、液碱、次氯酸钠)
一、目的
为了更加有效地处置工作过程中酸碱泄漏事件。防止由此引发的爆炸、中毒、烫伤、化学品灼伤、环境污染等种类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和员工人身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部门内工作环节中一旦发生泄漏,即可能对生产、员工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威胁的酸、碱。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4)、灭火方法:砂土。禁止用水。
2、盐酸受伤处理
急性吸入中毒者应立即脱离现场,给予镇静止痛药物。呼吸道脑筋刺激症状严重时,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和吸氧。注意防治肺水肿,并给予祛痰、解痉、消炎等对症处理。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4、次氯酸钠,化学式NaOCl,是钠的次氯酸盐.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次氯酸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
次氯酸钠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
次氯酸钠泄漏的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四、化学品泄露漏的处置。
皮肤损害:可见皮肤搔痒、潮红,裸露部位及多汗处可见红斑、丘疹、水泡。经常接触盐酸液可致皮肤粗糙、增厚。浓盐酸灼伤可引起红班、水泡、溃疡。
3.、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NaOH,分子量40.00,相对密度2.13,纯品为无色透明的晶体,工业品含有少量氯化钠和碳酸钠,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易容于水,同时强烈放热。溶于乙醇和甘油。露放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水溶液显强碱性,对皮肤、织物、纸张有强腐蚀性。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钠。
三、事故处置程序
1、
四、化学品种类及特性
1、硫酸
硫酸分子量98.08,相对密度1.83(95.0~98.0%),纯品无色。是一种强酸。在空气中白色的雾,产生许多液体水合物。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局部灼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脱下污染衣服,然后以2~5%碳酸氢钠溶液中和冲洗后再以清水冲洗。眼部灼伤应先于其他部位处理,可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再以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而后进行止痛、抗感染和其他眼科处理。
3、碱受伤处理
对皮肤及眼灼伤的急救,强调现场自救、互救,及时用流水充分冲洗。皮肤洗涤至皂样物质消失为止,再按烧伤处理。眼灼伤先用流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硼酸水大量冲洗,特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早期应用抗菌素防止感染。眼剧痛选用20%潘妥卡因或5%狄卡因粘膜麻醉剂滴眼。主张在4~8小时内及早手术。轻微的病例,在初步处理后,用荧光素检查确定角膜损伤程度,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