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第二学期材料物理化学补考考试试卷 答案

合集下载

广东省揭阳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精校电子版含答案

广东省揭阳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精校电子版含答案

揭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三个部分.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选择题用答题卡作答,非选择题用答题卷作答。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考生号、科目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B.苯酚和甲苯遇FeCl3均显紫色C.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乙烯D.油脂和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8.右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A.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B.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12 ks5uC.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D.用NH4Cl和Ca(OH)2反应制取NH39.对下列常见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明矾可作净水剂B.CaCO3是陶瓷的主要成分C.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D.NaHCO3可作抗酸药,能中和胃里过多的酸10.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Fe2+、Cl-、H+、Na+B.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K+、NH4+、Cl-、S2-C.无色溶液中:K+、CH3COO-、HCO3-、MnO4-D.pH=2的溶液中:NH4+、Na+、Cl-、Cu2+1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三物理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三物理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三物理试题第Ⅰ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第Ⅰ卷共4页,为选择题;第Ⅱ卷共4页,为非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汽车车速太慢 B.汽车紧急刹车 C.汽车缓慢启动 D.汽车突然加速2.把一个重为2N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若苹果在空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为1N。

苹果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F1、F2的大小分别为()A.2N、1N B. 3N、2N C. 1N、3N D. 3N、1N3.如图1所示,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

下列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 A.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所受的重力B.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C.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所受的重力D.书所受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4. 下列民谚俗语与对应的科学知识不吻合的是()A.小小秤砣压千斤――杠杆原理B.小小竹排江中游――机械效率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运动D.磨刀不误砍柴工――增大压强5.在如图2所示的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甲图中将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 B.乙图中将切菜刀磨得更锋利些C.丙图将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D.丁图中滑雪运动员穿上滑雪板6. 图3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

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两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0mm。

下列情况中(试管口始终没离开水银面),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小的是()A.稍稍提高玻璃管B.使玻璃管倾斜C.往水银槽中添加水银D.将实验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实验A.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8.如图5所示,杯中的金鱼不断吐出气泡,对于水中正在上升的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B.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C.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D.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9.如图6所示是中国的“辽宁号”航母。

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2012-2013下-物理化学1-A卷及答案

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2012-2013下-物理化学1-A卷及答案

徐州⼯程学院化学化⼯学院2012-2013下-物理化学1-A卷及答案⼀、选择题(共15 ⼩题,每⼩题2分,计30分)1、在恒定温度下,向⼀个容积为2 L 的抽空容器中,依次充⼊初态为100kPa ,2 L 的⽓体A 和200 kPa ,1 L 的⽓体B 。

A 、B 为理想⽓体且不发⽣化学反应,容器中混合⽓体总压⼒为( B )A . 300 kPa B. 200 kPa C. 150 kPa D. 100 kPa2、在27℃时,10 g ⽔的饱和蒸⽓压为p 1,100 g ⽔的饱和蒸⽓压为p 2,则 p1和p2的关系为( B )A . p 1 > p 2 B. p 1 = p 2 C. p 1 < p 2 D. 不能确定3、某理想⽓体进⾏等温⾃由膨胀,其热⼒学能变化ΔU 为( C )A. ΔU>0B. ΔU<0C. ΔU =0D. 不确定4、元素S 的燃烧热与哪种物质的标准⽣成热相等?( B )A. SOB. SO 2C. SO 3D. H 2SO 45、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制冷的效果,则节流操作应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B )A. 0<-T J µB. 0>-T J µC. 0=-T J µD. T J -µ⽆法确定6、⾮理想⽓体经过⼀不可逆循环,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 )A. ΔS=0B. δQ/T=0C. ΔS ≠0D. δQ/T>07、27℃,100 kPa时,某氧化还原反应在⼀般容器中进⾏,放热60000J ;相同条件下,通过可逆电池完成上述反应,吸热6000J 。

该化学反应中系统的ΔS 应为( D )A. —200J ·K -1B. +200J ·K -1C. —20J ·K -1D. +20J ·K -18、下列各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D )A. S TGp -=??)( B. V p G T =??)(TU T T A V -=?? D. T HT T G p =??))(( 9、在温度T 时,A 和B 以物质的量为2:1的⽐例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已知此时*A p 和*B p 分别为91.192 kPa 和30.397 kPa ,则平衡时在⽓相中A 和B 的摩尔分数⽐B A y y :为( B )(A) A. 8:1 B. 6:1 C. 4:1 D. 2:1 10、恒温下,B溶于A 中组成溶液。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下)》期末试卷B答案 2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下)》期末试卷B答案 2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卷B 答案 共3 页 第1 页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与材料学院10级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期末试卷B 答案注意事项:考生信息必须填入信息栏内指定位置。

题号 一 二(1) 二(2) 三(1) 三(2) 三(3) 三(4) 四 总分 复核人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r ±最小的是(设浓度均为0.01mol·kg -1) (D ) A. ZnSO 4 B. CaCl 2 C. KCl D. LaCl 32. 298 K 时,电池Ag(s)|AgI(s)|KI(0.02 mol·kg -1,γ±= 0.905)||KOH(0.05mol·kg -1,γ±= 0.820)|Ag 2O(s)|Ag(s) 的电动势为0.456 V ,当电池反应进行至电子传输量为1mol 时,这时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C ) A .5.16×107B.1.9×10-8C. 1.17×108D.1.22×1093. 25℃,将含有Fe 2+和Fe 3+的水溶液与Fe 粉一起振荡,使其达平衡,求出K = [Fe 2+]3[Fe 3+]-2= 8.98×1040,其φө(Fe 2+|Fe) = -0.4402 V ,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C )A. φө (Fe 3+|Fe 2+) = 0.771 V , φө(Fe 3+|Fe) = 0.3308 V B. φө (Fe 3+|Fe 2+) = 1.6514 V , φө(Fe 3+|Fe) = 0.8439 V C. φө(Fe 3|Fe 2+) = 0.771 V , φө(Fe 3+|Fe) =-0.0365 VD. φө(Fe 3+|Fe 2+) = 1.6514 V , φө(Fe 3+|Fe) =-0.0365 V4. 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中,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不具有加和性的是 (A ) A. 电导 B. 电导率 C. 摩尔电导率 D. 极限摩尔电导率5. 丹聂耳电池(铜-锌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锌电极被称为 (C ) A. 负极和阴极 B. 正极和阳极 C. 负极和阳极 D. 正极和阴极6. 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为c o /k ,该反应级数是 (A ) A. 0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7. 某反应速率常数k =2.31×10-2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1.0mol·dm -3,则其反应半衰期是(A ) A. 43.29s B. 15s C. 30s D. 21.65s 8. 乙酸高温分解时,实验测得CH 3COOH (A )、CO (B )、CH=CO (C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断定该反应是 (C )A. 基元反应B. 对峙反应C. 平行反应D. 连串反应9. 为了测定吸附剂的比表面,要求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最好的情况是什么? (A ) A. 只有物理吸附 B. 只有化学吸附 C. 既有物理又有化学吸附 D. 没有吸附 10. 关于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11. 体温计打碎后,落在水泥地面上的水银基本呈球形,这说明 (D ) A. r 汞+ r 汞-水泥地面< r 水泥地面 B. r 汞> r 水泥地面 C. r 汞< r 水泥地面 D. r 汞+ r 汞-水泥地面> r 水泥地面12. 某温度压力下,有大小相同的水滴、水泡和气泡,其气相部分相同,见图,它们三者表面Gibbs 自由能大小是 (B ) A. G a =G c <G b B. G a =G b <G c C. G a <G b <G c D. G a =G b =G c13, 下列摩尔浓度相同的各物质的稀水溶液中,哪一种溶液的表面发生负吸附? (A ) A. 硫酸 B. 己酸 C. 硬脂酸 D. 苯甲酸 14. 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 ,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Cl 后,这时毛细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 (C )A. 等于hB. 小于hC. 大于h D. 无法确定考生信息栏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装……………………订……………………线……………………………………《物理化学(下)》期末试卷B 答案 共3 页 第2 页15. 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 型还是O/W 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HLB 值有关,一般是 (C ) A. HLB 值大,易形成W/O 型 B. HLB 值小,易形成O/W 型 C. HLB 值大,易形成O/W 型 D. HLB 值小,不易形成W/O 型 16. 将不同蛋白质分子分离,工业上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溶胶性质中的 (A ) A. 电泳 B.电渗 C. 沉降 D. 扩散 17. 对于AgI 水溶胶,当以KI 为稳定剂时,其结构式可以表示为:[(AgI)m · nI -·(n-x )K +]x-·x K +,则被称为胶核的是指 (C ) A. (AgI)m · nI - B. [(AgI)m · nI -·(n-x )K +]x- C. (AgI)m D. [(AgI)m · nI -·(n-x )K +]x-·x K + 18. 对于Donnan 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膜两边同一电解质化学势相同 B. 膜两边带电粒子的总数相同 C. 膜两边同一电解质浓度相同 D. 膜两边的离子强度相同19. 胶体粒子的Zeta 电势是指 (D ) A. 固体表面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B. 扩散层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C. 紧密层、扩散层分界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D. 固液之间可以相对移动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20. 使用瑞利(Reyleigh)散射光强度公式,下列问题中可以解决的是 (A ) A. 溶胶粒子的大小 B. 溶胶粒子的形状 C. 散射光的振幅 D.散射光的波长二、简答题(共两题,每题5分,共10分)1. 等体积的0.10mol.dm -3KCl 和0.08mol.dm -3的AgNO 3溶液混合以制成AgCl 溶胶。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 (含答案)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说明:试卷范围为八年级上下册内容,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题号 1 2 3 4 5 67答案1.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质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深度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 2.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A .教室里的黑板 B .教室地面上滚动的篮球 C .教室外走过的同学 D .教室外飞过的小鸟 3.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4.右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 A .铁在1800℃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白炽灯的灯丝用金属钨,是由于钨的熔点高 C .在炎热的海南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D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这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5.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C .正在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6.如右图所示是学校田径运动会时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则运动员A .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B .起跳时机械能为零C .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D .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7.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3实验,获得下表数据: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A .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 .液体压强与液体体积的关系C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 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的特点.除夕之 夜,燃放烟花爆竹时, 关闭门窗可减弱声音传入,从声学上讲,是在 减弱噪声的.不少 汽车由于受到振动使它的报警声响起,此时汽车的报警声和鞭炮声对于已经入睡 的人来说是 .9.在炎热的夏季很多女士都愿意撑一把防晒伞,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对 人体皮肤造成伤害;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伞下的人身上,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 匀介质中 ,家中经常用吸盘式挂钩来挂一些小物物质 熔点/℃ 沸点/℃ 铁 1535 2750 水银 -38.8 357 酒精 -117 78 钨34105927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朝向 压强计液面 高度差/cm1 水 5 朝上21世纪教育网4.8 2 酒精5朝上3.8图3品,这种挂钩是利用 工作的.10.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

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度二调高二物理试题+答案

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度二调高二物理试题+答案

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度小学期二调考试高二年级物理试卷命题人:李红芬审核人:李红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4页,第Ⅱ卷共4页。

共11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1.为测某电阻R的阻值,分别接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电路,在甲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4V和3.9mA,乙电路中两表示数分别为3V和4mA,则待测电阻的值应为()A.比1000Ω略大一些 B.比1000Ω略小一些C.比750Ω略大一些 D.比750Ω略小一些2. 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

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3.图中B为电源,R1、R2为电阻,S为电键.现用多用电表测量流过电阻R2的电流.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直流电流挡(内阻很小)以后,正确的接法是( )A.保持S闭合,将红表笔接在a处,黑表笔接在b处B.保持S闭合,将红表笔接在b处,黑表笔接在a处C.将S断开,红表笔接在a处,黑表笔接在b处D.将S断开,红表笔接在b处,黑表笔接在a处4.某同学按如图电路进行实验,电压表内阻看作无限大,电流表内阻看作零。

实验中由于电路发生故障,发现两电压表示数相同了(但不为零),若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用电器引起的,则可能的故障原因是()A.3R短路B.PR短路C.3R断开D.2R断开5.如图(a)所示为一逻辑电路。

中山市高二年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理科化学试卷(附答案)

中山市高二年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理科化学试卷(附答案)

中山市高二年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理科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Fe:56 Cl:35.5 Na:23 I:127 Ag:108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统考考号、座位号、考试科目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第Ⅱ卷则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15×2分=30分。

每题有1个正确选项,选对得2分,不选、错选得0分)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2.下列能表示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A.C(s)+1/2 O2(g)=CO(g)△H= -110.5 kJ/molB.2H2(g)+O2(g)=2H2O(l)△H= -571.6 kJ/molC.H2(g)+1/2 O2(g)=H2O(l)△H= -285.8 kJ/molD.2CO(g)+O2(g)=2CO2(g)△H= -566 kJ/mol3.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 I2(g)+ H2(g) 2HI(g) △H= -9.48 kJ/mol(ii) I2(s)+ H2(g)2HI(g) △H=+26.48 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B.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C.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D.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4.已知H2 (g) + Br2 (l) =2HBr(g); △H= -72kJ/mol,蒸发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a 为 A .200B . 404C .260D .2305.某溶液中只含有Na +、H +、OH -、A -四种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溶液中c (A -)=c (Na +),则溶液一定呈中性B .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 (Na +)> c (A -)> c (OH -)> c (H +)C .若c (OH -)> c (H +),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 (Na +)> c (OH -)> c (A -)> c (H +) D .若溶质为NaA 、HA ,则一定存在:c (A -)> c (Na +)> c (H +)> c (OH -)6.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给定物质A 、B 、C 的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的化学平衡: aA(g)+bB(g)xC(g),符合下图甲所示的关系(C%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产物C 的百分含量,T 表示温度,P 表示压强)。

8年级物理2012-2013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8年级物理2012-2013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图1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阶段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 2013.7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考生注意:全卷共4大题,共22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选项前的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脚踢足球时,脚先对足球施力使足球飞出,然后足球会对脚施力使脚疼痛B. 当小车向左水平运动时,不一定会受到了水平向左的力C. 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一个向上的作用力D. 子弹从枪膛射出后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的惯性大于阻力 2.如图1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钩鱼者手中的鱼杆B.用铁锹铲土C.用筷子夹取食物D.用羊角锤起钉子3.图2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用力推木箱,没有推动,此过程中人对木箱没有做功B.手托盘子水平向右移动,托力对盘子没有做功C.小明打排球,排球离开手后向上运动过程中,小明对排球做了功D.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静止不动,举力对杠铃没有做功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ABCD图2八年级物理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图3图44.如图3所示,小球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小球上下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B. 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对小球做功C. 小球对弹簧施加拉力,弹簧对小球也施加拉力D. 小球上下运动过程中,动能与势能不断相互转化5. 动物的生理结构是它适应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为它的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实例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不正确的是A.深海鱼到浅海后由于水压的减小所以不能成活B.壁虎脚掌上的吸盘,能利用大气压强把自己牢牢地粘在墙壁上C.骆驼脚掌宽大可以减小它对地面的压强,方便在沙漠中行走D.啄木鸟嘴的尖喙能够让它在啄木时对树木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啄穿树木 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投出去的篮球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在空中飞行一段后,由于受重力而落地B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越来越小最后静止下来C .汽车司机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伤害D .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7.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4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 ③砝码 ④木板 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 ⑥装有沙的容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理工大学考试试卷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材料物理化学》期末补考试卷答案课程代码: 0303010 试卷编号: 1-A 命题日期: 2012 年 12 月 20日答题时限: 120 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笔试得分统计表: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一、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中填“√”,错的填“X”)得分1.偏摩尔量就是化学势。

(X)2.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 √ )3.绝热过程Q=0,由于Q=ΔH,所以ΔH=0。

(X)4.朗缪尔吸附等温式只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

( √ )5.单组分系统的相数最多为3。

(√ )6.恒温下,稀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摩尔电导率增大。

(X)7.理想气体绝热过程功的计算式为W=nC v,m(T2-T1),此式无论绝热过程是否可逆均适用。

( √ )8.反应C(s)+H2O(g)=CO(g)+H2(g),恒温下若增大体系的总压,反应正向进行。

(X)9.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过程。

( √ )10.稀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X)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得分1. 在U、H、S、G四个热力学量中,系统发生恒温恒压可逆相变,不变的量是 G ,而绝热可逆过程中不变的量是 S 。

2. 理想气体经历一个循环过程,对环境作功100 J,则循环过程的热Q等于 100 J 。

3. 某反应在20o C时的速率常数为0.01s-1,该反应的级数为一级,20o C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69.31S 。

4.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ΔV = 0,ΔH = 0,ΔS > 0,ΔG < 0 (选填“>, <, =” )5.已知EΘCu2+/Cu = 0.337V,EΘCu+/Cu = 0.521V,由此可求出EΘCu2+/Cu+ = 0.153 V。

6.在一抽空的容器中放有过量的NH4HS(s)发生分解反应,NH4HS(s)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成平衡,此平衡系统的相数P、组分数C、自由度数F分别为: 2,1,1 。

7.在一定的T、下,若物质A在相和相中的化学势满足,则A在两相中的迁移方向是α→β ;若A在两相中达到平衡,则 = (选填“>”,“<”,“=”)。

8. 1mol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若其体积增加到原来的10倍,则熵变为: 19.14 J·K-1。

9. 在300K时,48.98dm3的理想气体从100kPa变到500kPa,△G为 7.88 kJ。

10. 理想气体反抗恒外压绝热膨胀时, U < 0 ,T < 0(选填“>”,“<”,“=”)三、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得分1. 对理想气体,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 )。

A. B. C. D.2. 高分散度固体表面吸附气体后,可使固体表面的吉布斯函数( A )。

A.减小B.增大C. 不改变D. 无法确定3.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适用于( B )。

A.强电解质溶液 B. 无限稀释电解质溶液C. 弱电解质溶液D. 物质的量浓度为1的溶液4.化学反应的级数是个宏观的概念,是实验的结果,其值( D )。

A. 只能是正整数B. 只能是整数C. 只能是正数D. 以上都不对5. 0.1mol·kg-1的LaCl3溶液的离子强度I为( B )。

A. 1.2 mol·kg-1B. 0.6mol·kg-1C. 0.3mol·kg-1D. 0.2mol·kg-1 6.对反应式(1) A + B = 2C 和 (2) (1/2)A + (1/2)B = C, 在相同条件下存在关系( B )。

A.,B.C.,D.7.不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极化的结果都将使( C )。

A.阴、阳极电势同时增加 B. 阴、阳极电势同时减小C.阳极电势变大,阴极电势变小 D. 阳极电势变小,阴极电势变大8. 在298.15K和100kPa下水汽化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则系统与环境的熵变( C )A. ΔS(系)< 0,ΔS(环)<0B. ΔS(系)< 0,ΔS(环)>0C. ΔS(系)>0,ΔS(环)<0D. ΔS(系)>0,ΔS(环)>0 9.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自由膨胀过程中( D )A.W = 0,Q > 0,ΔU > 0,ΔH = 0 B. W = 0,Q=0,ΔU = 0,ΔH > 0C.W< 0,Q > 0,ΔU = 0,ΔH = 0 D. W=0,Q = 0,ΔU = 0,ΔH = 010.在某一温度T下,由纯液态的A与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已知,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气相组成总是( B )液相组成。

A.小于 B. 大于 C.等于 D. 不能确定11. 某体系经不可逆循环后,下列答案中不正确的是( A )A Q=0B △U=0C △H=0D △C P=012. 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过恒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至同一体积,若环境所作的功的绝对值分别为W T和W A,问W T和W A 的大小关系如何?( B )A.W T>W A B. W T<W A C.W T=W A D. 不能确定四、简答题(共10分,每小题5分)得分1. 写出应用S、A、G三个状态函数作为过程方向的判据及其应用条件?答:(1)绝热条件下,ΔS≥0 (1分)或(2)ΔG≤0 (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0)(2分)(3)ΔA≤0 (恒温,恒容,非体积功为0)(2分)说明:用微分式表示也正确。

2.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为什么物理吸附是放热反应?答:由热力学看,吸附过程为一自发进行的过程,因此在一定温度、压力下,随着吸附的进行,系统△G < 0。

( 2分)另一方面,气体分子吸附在固体表面上是气体分子由在三维空间运动转为二维空间上运动,分子的平动受到制约,从宏观上表现为熵减的过程,即△S < 0 。

( 1分)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存在△G = △H + T△S ,因△G < 0,△S < 0 ,所以吸附焓(在恒压下为吸附热)必然是小于零,就是说物理吸附都是放热过程。

( 2分)五、计算题(共34分)得分1.已知下列电池Pt|H2(100kPa)|HBr(α±=1)|AgBr(s)| Ag(s)在25o C时的电动势E=0.0713V,电动势的温度系数=-5.0×10-4V·K-1。

(12分)求(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分)(2)计算该电池反应在25o C 时的、、(6分)(3)若上述电池的HBr溶液的浓度b=2.0mol·kg-1,在25o C测得电池的电动势E=0.0815V,求溶液中HBr的活度。

(4分)解:(1)电极反应:阳极: 1/2H2 (g,100kPa)= H+ + e -阴极: AgBr + e-= Ag (s)+Br- (1分)电池反应: 1/2 H2(g,100kPa)+ AgBr= Ag (s)+HBr(α±=1) (1分)(2)转移电荷数 z = 1△r G m = -zFE = -1×96500C·mol-1×10.0713V = -6880J·mol-1 (2分)△r S m = zF(эE/эT)p = 1×96500C·mol-1 ×(-5.0×10-4V·K-1 )= -48.25J·K-1·mol-1 (2分)△r H m =△r G m + T△r S m =-6880J·mol-1 +298.15K×(-48.25J·K-1·mol-1 )= -21266J·mol-1 (2分)(3)当α(HBr)=1时,E=EФ根据能斯特方程(2分)即得出α(HBr)=0.672 (2分)2.甲醇在337.65K的饱和蒸气压p*=101.325kPa,在此温度压力下,甲醇的摩尔蒸发焓△vap H m=35.32kJmol-1。

求在337.65K、101.325kPa下,2mol气态甲醇全部凝结成液态甲醇时的Q、W、△U、△H、△S、△A和△G。

(12分)解:甲醇在337.65K的饱和蒸气压p*=101.325kPa,在此温度压力下,气态甲醇凝结成液态甲醇为可逆相变。

n=2mol ,摩尔凝结焓为△H m =-△vap H m=-35.32kJmol-1。

△H=n*△H m=-2*35.32kJ=-70.64kJ (2分)可逆相变热为恒压热,即Q=△H=-2*35.32kJ=-70.64 kJ(1分)W = -P*(V l-Vg)≈-P*(-Vg)=P*(nRT/p)=nRT=2*8.315*337.65J =5.618kJ (2分)△U = Q + W = (-70.64+5.618) kJ = -65.02 kJ (2分)可逆相变△S = △H/T = {-70.64/337.65} kJ·K-1 = -0.2091 kJ·K-1 (2分)△A = △U- T*△S = △U - △H = -65.02 kJ-(-70.64kJ) = 5.62KJ (2分)可逆相变,由吉布斯判据△G = 0 (1分)说明:若z=2,则四个函数的变化值为z=1时的2倍。

3. 已知液体甲苯(A)和液体苯(B)在900C时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54.22kPa和=136.12kPa。

两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今有系统组成为=0.3的甲苯-苯混合物5mol,在900C下成气-液两相平衡,若气相组成为y B=0.4556,求(12分)(1)平衡时液相组成x B及系统的压力p。

(2)平衡时气、液两相的物质的量n(g),n(l)。

解:(1) ① (2分)② (3分)将①式和②式联立,解得x B=0.25, p=74.7kPa (2分)(2) 根据杠杆规则有 (3分)解得n(g)=1.216mol, n(l)=3.784mol (2分)说明:用杠杆规则的其他形式计算也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