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试题与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3套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3套三、计算题( 共5题60分)21. 10 分(0824)计算1mol He(理想⽓体) 在下列状态变化过程中的ΔH和ΔG。
He (101.325 kPa,473 K)??→He (101.325 kPa,673 K)已知:C p, m [He(g)] = (5/2)R,473K 时S m$[He(g)] = 135.1 J·K-1·mol-1。
22. 15 分(1104)某⽓体状态⽅程为pV = n(RT + Bp),始态为p1T1,该⽓体经绝热真空膨胀后终态压⼒为p2,试求该过程的Q,W及⽓体的ΔU,ΔH,ΔF,ΔG,ΔS。
23. 10 分(1809)两液体A, B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
在320 K,溶液I含3 mol A和1 mol B,总蒸⽓压为:5.33×104 Pa。
再加⼊2 mol B 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II,总蒸⽓压为6.13×104 Pa。
(1) 计算纯液体的蒸⽓压p A*,p B*;(2) 理想液体混合物I的平衡⽓相组成y B;(3) 理想液体混合物I的混合过程⾃由能变化Δmix G m;(4) 若在理想液体混合物II中加⼊3 mol B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Ⅲ,总蒸⽓压为多少?24. 15 分(2419)固体CO2的蒸⽓压与温度间的经验式为:ln(p/Pa)=-3116 K/T + 27.537已知熔化焓?fus H m= 8326 J·mol-1,三相点的温度为217 K。
试求出液体CO2的蒸⽓压与温度的经验关系式。
25. 10 分(2965)3H2+ N2= 2NH3在350℃的K p= 6.818×10-8(kPa)-2,并设与压⼒⽆关,从3:1的H2,N2混合物出发,在350℃下要获得物质的量分数为0.08 的NH3,压⼒⾄少要多⼤?26. 13 分(0957)4 g Ar(可视为理想⽓体,其摩尔质量M(Ar)=39.95 g·mol-1)在300 K时,压⼒为506.6 kPa,今在等温下反抗202.6 kPa的恒定外压进⾏膨胀。
物理化学试题及其答案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 (例题与习题解)例题1、已知25℃时,m ∞Λ(NaAc)=×10-4S·m 2·mol –1,m ∞Λ(HCl)=×10-4S·m 2·mol –1,m ∞Λ(NaCl)=×10-4S. m2·mol –1,求25℃时∞m Λ(HAc)。
解:根据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m m m (NaAc) =(Na ) +(Ac )ΛΛΛ∞∞∞-+ m m m (HCl) =(H ) +(Cl )ΛΛΛ∞∞∞- + m m m (NaCl) =(Na ) +(Cl )ΛΛΛ∞∞∞- + m m m (HAc) =(H ) +(Ac )ΛΛΛ∞∞∞-+ + m m m m + m m =(H ) (Cl )(Na )(Ac ) (Na )(Cl )ΛΛΛΛΛΛ∞∞-∞∞-∞∞-+++--m m m =(HCl) (NaAc)(NaCl)ΛΛΛ∞∞∞+-=+=×10-4 (S·m 2·mol -1)例题2:一些常见离子在25℃时的λ∞±m,见P 22表,求∞m 24Λ(H SO )。
解:=∞)SO (H Λ42m )(SO λ)(H 2λ-24m m ∞+∞+0.015960.0349822+⨯=0.085924=(S·m 2·mol –1)例题3:的醋酸水溶液在25℃时的电导率为×10-2 ,计算醋酸溶液的pH 值和解离平衡常数。
解:-2-32-1m κ 1.6210Λ===1.6210(S.m .mol )c 0.01⨯⨯⨯1000+--4m H ,m Ac ,mΛ=λ+λ=(349.82+40.9)10∞∞∞⨯).mol (S.m 103.91-122-⨯=-3m -2m Λ 1.6210α===0.0451Λ 3.9110∞⨯⨯ pH =-lg(αc)=-lg(0.0451)=3.38⨯0.0122c c α0.010.045k ==1-α1-0.045⨯-5-3=1.0810(mol.dm )⨯例题4:电导测定得出25℃时氯化银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为10–4 S·m –1。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的溶质?A. 0.5 molB. 1 molC. 2 molD. 无法确定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能量守恒B. 能量可以无限制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C.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D. 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3.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基本定律?A. 能量守恒定律B. 熵增原理C. 热力学第三定律D. 牛顿第二定律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A. PV = nRTB. PV = P0V0C. P1V1/T1 = P2V2/T2D. P1V1 = P2V2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当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会向哪个方向移动?A. 正反应方向B. 逆反应方向C. 不变D. 无法确定6. 反应速率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遵循:A. 阿累尼乌斯方程B. 范特霍夫方程C.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D. 热力学第一定律7. 以下哪个是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A. 反应热B. 活化能C. 熵变D. 吉布斯自由能8. 电化学中,阳极发生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酸碱中和反应D. 沉淀反应9.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一个反应在恒温恒压下自发进行的条件是: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 010.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间作用力的体现,它会导致液体表面:A. 收缩B. 膨胀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物质的量浓度C= _______ 。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 。
1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变量不包括 _______ 。
14. 阿累尼乌斯方程的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 。
15. 电化学中,阴极发生的反应是 _______ 。
16.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 。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种情况下系统与外界无能量交换?A. 系统对外做功B. 系统吸收热量C. 系统与外界无功交换D. 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中,下列哪个变量与气体的体积成反比?A. 温度B. 压力C. 气体的摩尔数D. 气体的常数R3.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能级跃迁时,会伴随哪种现象?A. 电子的轨道半径变化B. 电子的自旋方向变化C. 电子的质子数变化D. 电子的轨道周期变化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A. 自然界中的热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 气体自发膨胀C. 热机的效率达到100%D. 热机的效率小于100%5. 在化学动力学中,反应速率常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反应物的浓度B. 反应的活化能C. 温度D. 催化剂6. 根据分子间作用力理论,下列哪种分子间作用力最强?A. 范德华力B. 氢键C. 离子键D. 共价键7. 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迁移率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离子的电荷数B. 离子的半径C. 离子的浓度D. 离子的摩尔质量8.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的定义,下列哪种情况下反应是自发的?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无法确定9. 在相变过程中,下列哪种相变是不可逆的?A. 固体到液体B. 液体到气体C. 气体到固体D. 固体到气体10.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下列哪种情况可以增加反应的平衡常数?A.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B. 降低反应物的浓度C. 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D. 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答案:1-5 DBBCC;6-10 DBBB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可以表示为ΔU = ____ + W。
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有关。
3.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 E_n = - ____ / n^2。
物理化学精彩试题及其问题详解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例题与习题解)例题1、已知25℃时,m ∞Λ(NaAc)=91.0×10-4S ·m 2·mol–1,m ∞Λ(HCl)=426.2×10-4S ·m 2·mol –1,m ∞Λ(NaCl)=126.5×10-4S. m 2 ·mol –1,求25℃时∞m Λ(HAc)。
解:根据离子独立运动定律=(426.3+91.0-126.5)×10-4=390.7×10-4 (S ·m 2·mol -1)例题2:一些常见离子在25℃时的λ∞±m,见P 22表8.6,求∞m 24Λ(H SO )。
解:=∞)SO (H Λ42m )(SO λ)(H 2λ-24m m ∞+∞+0.015960.0349822+⨯=0.085924=(S·m2·mol–1)例题3:0.01mol.L-1的醋酸水溶液在25℃时的电导率为1.62×10-2 S.m-1,计算醋酸溶液的pH值和解离平衡常数。
解:-2-32-1 mκ 1.6210Λ===1.6210(S.m.mol) c0.01⨯⨯⨯1000+--4 m H,m Ac,mΛ=λ+λ=(349.82+40.9)10∞∞∞⨯).mol(S.m103.91-122-⨯=-3m-2mΛ 1.6210α===0.0451Λ 3.9110∞⨯⨯pH=-lg(αc)=-lg(0.0451)=3.38⨯0.0122ccα0.010.045k==1-α1-0.045⨯-5-3=1.0810(mol.dm)⨯例题4:电导测定得出25℃时氯化银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为3.41´10–4S·m–1。
已知同温度下配制此溶液所用水的电导率为1.60´10–4 S·m–1。
试计算25℃时氯化银的溶解度和溶度积。
物理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理想气体的体积为:A. 22.4 LB. 22.0 LC. 24.4 LD. 23.9 L答案:A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A. 系统的内能增加量B. 系统对外做功的负值C. 系统对外做功的正值加上内能增加量D. 系统的熵变答案:C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主要取决于:A. 溶液的温度B. 溶液的浓度C. 溶质的化学性质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表面张力的作用是:A. 增加液体的表面积B. 减少液体的表面积C. 使液体表面形成平面D. 使液体表面形成球面答案:B5. 阿伏伽德罗定律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A. 分子B. 原子C. 电子D. 质子答案:A二、填空题1. 在化学反应中,当一个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此时系统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变。
答案:温度;压力2. 物质的量浓度(C)定义为溶液中溶质的________与溶液的________之比。
答案:物质的量;体积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系统中的熵总是倾向于增加,这意味着能量会从________向________转移。
答案:高能级;低能级4. 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颗粒由于液体分子的________作用而表现出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碰撞5. 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基于________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答案:氧化还原三、简答题1. 请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含义及其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在物理化学中,这一定律用于描述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和守恒,例如在燃烧反应中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和光能,或在电池中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2. 解释表面张力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液体表面的影响。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以下是物理化学练题及其答案:
1. 已知氯气在0℃时密度比空气大
2.44倍,求氯气的摩尔质量。
答案:70.91 g/mol
2. 算出10mol一氧化碳和15mol氧气在完全燃烧下产生的水的
质量并写出反应式。
答案:反应式2CO + O2 → 2CO2;水的质量为180g。
3. 有一容积为1L的,温度为25℃,内装有SO2Dioxide,在标
准状况下浓度为1mol/L。
求体积为1L的内的SO2质量。
答案:64.07g
4. 已知非极性H2O2在正己烷中的溶解度为0.25 g/L,求该物
质在正己醇中的溶解度。
假设两种溶剂的体积相等。
答案:0.2 g/L
5. 已知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A和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B在相同的条件下燃烧生成的CO2的质量之比为27:22,求A 和B的分子式。
答案:A为C4H10,B为C2H6O2。
6. 在65℃时,硫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均匀自由某室温下倾斜的中慢慢流出。
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96,2.07和2.30g/cm³。
问它们按照密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先流出的是哪一个?
答案:轻硫S8。
以上是物理化学练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和答案

物理化学模拟题一、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 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示为┈┈┈┈┈┈┈┈┈┈┈┈┈( ) (A).在0K 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B).在0K 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C).在0℃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D).在0℃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2. 理想气体从状态p 1,V 1,T 等温膨胀到p 2,V 2,T ,此过程的ΔA 与ΔG 的关系为┈┈┈┈┈┈┈┈┈┈┈┈┈┈┈┈┈┈┈┈┈┈┈( ) (A). ΔA >ΔG (B). ΔA <ΔG (C ). ΔA =ΔG (D).无法确定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历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终态体积分别为V 1、V 2。
┈┈┈( ) (A). V 1 < V 2(B). V 1 = V 2(C ). V 1 > V 2 (D). 无法确定4.方程 mmV T H T P βαβα∆∆=d d 适用于以下哪个过程┈┈┈┈┈┈┈┈┈┈┈┈┈( )(A).NH 4Cl(s)= NH 3(g)+ HCl(g) (B).NH 4Cl(s)溶于水形成溶液 (C).H 2O (s)= H 2O (l) (D).H 2和O 2化合为水 5. 两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 *A ,p *B ,它们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液相组成为x ,气相组成为y ,若 p*A > p *B ,则:┈┈┈┈┈┈┈┈┈┈┈┈┈┈┈┈┈( )(A) y A > x A (B) y A > y B (C) x A > y A (D) y B > y A 6.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A) 1 (B) 2 (C) 3 (D) 47. 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68kPa, 此时液态水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Δf G m 为-237.19kJ ·mol -1,则水蒸气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为:┈┈┈( ) (A) -245.76kJ ·mol -1 (B) -229.34kJ ·mol -1 (C) -245.04kJ ·mol -1 (D) -228.60kJ ·mol -18. 已知反应 3O 2(g) = 2O 3(g) 在25℃时θm r H ∆ =-280J ·mol -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 (A) 升温升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 9. 298K 0.01mol•kg -1的CaCl 2水溶液中,CaCl 2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为( )(A )0.847 (B )0.791 (C )0.889 (D )0.66610. 某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 与基元步骤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21412)(k kk k =,则表观活化能与各基元步骤活化能的关系为┈┈┈┈┈┈┈┈┈┈┈┈┈┈┈( )(A )E=E 2+21(E 1-E 4) (B )E=E 2+21(E 1+E 4) (C )E=E 2+E 1-E 4 (D )E=E 2(41E E)2111. 由MgCO 3(s)、BaCO 3(s)、BaO(s)、MgO(s)及CO 2(g)构成的一个平衡系统,其独立组分数和自由度分别为┈┈┈┈┈┈┈┈┈┈┈┈┈┈┈┈┈┈┈( ) (A) 5,3 (B) 4,2 (C) 3,1 (D) 3,0 12. 同一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某物质的熵值存在┈┈┈┈( ) (A).s l g S S S 〈〈 (B). s l g S S S 〉〉 (C). s l g S S S == (D). s l g S S S =〉13.某反应物的速率常数为0.099min -1,反应物初始浓度为0.2mol·dm -3,则反应的半衰期为┈┈┈┈┈┈┈┈┈┈┈┈┈┈┈┈┈( )(A). 7 min (B). 1.01 min (C). 4.04 min (D).50.5 min14.在α、β这两相中均含有A 、B 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下列化学势关系中正确的是┈┈┈┈┈┈┈┈┈┈┈┈┈┈┈┈( )(A). ααμμB A = (B). βαμμA A = (C). αβμμB A = (D). ββμμB A =15.已知电极反应(1) Cu e Cu →++22 ,E 1 =0.34V (2) ++→+Cu e Cu 2,E2=0.167V则Cu e Cu →++的标准电极电势E 3为┈┈┈┈┈┈┈┈┈( ) (A).0.507V (B). 0.513V (C). 0.173V (D). 0.267V二、填空题(10分,每题2分)1、25℃时,0.5molA 与0.5mol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则混合过程的 ΔS=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试卷1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 共16题 30分 )1. 2 分 (4932)用铜电极电解·kg-1的 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 B )(A) 2Cl- ─→ Cl2+ 2e-(B) Cu ─→ Cu2++ 2e-(C) Cu ─→ Cu++ e-(D) 2OH-─→ H2O + 12O2+ 2e-2. 2 分 (4948)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D )(A) (Na+/ Na) < (H+/ H2)(B) (Na) < (H2)(C) (Na+/ Na) < (H+/ H2)(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Na+/ Na) > (H+/ H2)3. 2 分 (4869)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 C )(A) 增加溶液电导(B) 固定离子强度(C) 消除迁移电流(D) 上述几种都是4. 2 分 (4889)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B )(A) 曲线1 (B) 曲线2(C) 曲线3 (D) 曲线4以石墨为阳极,电解 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 A )(A) Cl2(B) O2(C) Cl2与 O2混合气体(D) 无气体析出已知: (Cl2/Cl-)= V , (Cl2)= 0 V ,(O2/OH-)= , (O2) = V 。
6. 2 分 (5154)将铅蓄电池在 A 电流下充电 h,则 PbSO4分解的量为:(M r(PbSO4)= 303 ) ( B )(A) kg(B) kg(C) kg(D) kg7. 2 分 (5102)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 D )(A) 铜片(B) 铁片(C) 镀锡铁片(D) 锌片8. 2 分 (4940)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 V, (Zn2+/Zn) = V,电解一含有Zn2+(a= 的溶液,为了不使 H2析出,溶液的 pH值至少应控制在 ( A )(A) pH >(B) pH >(C) pH >(D) pH >9. 2 分 (4857)298 K、 mol·dm-3的 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 V,电解此溶液为: ( C ) 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H2(A) 大于 V(B) 等于 V(C) 小于 V(D) 不能判定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D )(A) 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B) 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11. 2 分 (4924)298K, kPa 下,以 1 A 的电流电解 CuSO4溶液,析出 mol 铜,需时间大约是:( B )(A) h(B) h(C) h(D) h12. 2 分 (4947)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2+, Ca2+, Zn2+, Cu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Fe2+/ Fe) = V , (Ca2+/ Ca) = V(Zn2+/ Zn) = V , (Cu2+/ Cu) = V 当不考虑超电势时, 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 A )(A) Cu → Fe → Zn → Ca(B) Ca → Zn → Fe → Cu(C) Ca → Fe → Zn → Cu(D) Ca → Cu → Zn → Fe13. 2 分 (5105)在还原性酸性溶液中, Zn的腐蚀速度较Fe为小, 其原因是:( D )(A) (Zn2+/ Zn)(平) < (Fe2+/ Fe)(平)(B) (Zn2+/ Zn) < (Fe2+/ Fe)(C) (H+/ H2)(平, Zn) < (H+/ H2)(平, Fe)(D) (H+/ H2)(Zn) < (H+/ H2)(Fe)14. 2 分 (4921)电解金属盐的水溶液时, 在阴极上: ( B )(A) 还原电势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B)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代数和愈正的粒子愈容易析出(C) 还原电势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D) 还原电势与其超电势之和愈负的粒子愈容易析出恒温、恒压下,可逆电池放电过程的: ( B ) (A) H = Q (B) H < Q (C) H > Q (D) H 与Q 的 关系不定16. 1 分 (3864)下面哪一个公式表示了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 C ) (A) =m / m ∞ (B) m,+∞= t +∞ m ∞ (C) m,+∞,+= m ∞-m,-∞ (D) m = k / c二、填空题 ( 共10题 20分 )17. 2 分 (4949)电解工业中, 为了衡量一个产品的经济指标,需要计算电能效率, 它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能效率 =理论上所需的电能实际消耗的电能_____________。
18. 2 分 (4110)常用的铅蓄电池,工作时发生的电池反应为:___Pb(s)+PbO 2(s)+2H 2SO 4(aq)=2PbSO 4(s)+2H 2O(l)______。
19. 2 分 (3900)][Fe(CN)K 64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___)]Fe(CN)([)K (4)][Fe(CN)K (46m m 64m -∞+∞∞+=λλΛ________________。
20. 2 分 (4950)电解工业中, 为了衡量一个产品的经济指标,需要计算电流效率, 它指的是____电流效率 =实际产量理论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2 分 (4285)已知可逆电池 Tl(Hg)│TlCl(s)│KCl(aq,c)│Hg 2Cl 2(s)│Hg(l) 在 25℃时,电池反应的 r S m 为 J ·K -1,H 为 –48780 J ,则电池可逆工作时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Q r = T S = kJ ·mol -1 _______ 。
CaCl 2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_____)Cl (2)Ca ()CaCl (-m 2m 2m ∞+∞∞+=λλ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2 分 (5113)铜板上有一些铁的铆钉, 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在_______铆钉______________部位特别容易生锈。
24. 2 分 (4934)已知 (Fe 2+/Fe)= V, (Cu 2+/Cu) = V ,在 25℃, p 时,以 Pt 为阴极,石墨为阳极,电解含有 FeCl 2 mol ·kg -1)和 CuCl 2mol ·kg -1)的水溶液,若电解过程不断搅拌溶液,且超电势可忽略不计,则最先析出的金属是 ____ (Fe 2+/Fe) = + RT /2F × ln = V (Cu 2+/Cu) = + RT /2F × ln = V最先析出的是 Cu __。
25. 2 分 (4909)以 Cu 为电极,电解 1 mol ·dm -3 CuSO 4溶液 (pH = 3), 则在阴极上的电极反应________阴极:Cu 2+ + 2e - → Cu ↓_________________,阳极上的电极反应 _____阳极:Cu - 2e - →Cu 2+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 H 2在 Cu 电极上, = V, (Cu 2+/Cu)= V ,O 2在 Cu 电极上, = 0 V, (O 2/H +,H 2O)= V 。
26. 2 分 (4816)从理论上分析电解时的分解电压,E 分解=_E 分解=E 可逆+阴+阳+I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且随电流强度I 的增加而__增加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 共 3题 20分 )27. 10 分 (3692)用两个银电极电解AgNO 3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库仑计中有×10-5 kg Ag 沉积下来。
经分析测定得知,电解后阴极区共有溶液×10-2 kg ,其中含有AgNO 3 ×10-4 kg ,另由中部取出×10-2 kg 溶液,经分析其中含有×10-4 kg,,计算迁移数t (Ag +)和t (NO 3-)。
[答] n (电) =×10-4 moln (后) =×10-3 moln (前)=×10-3 moln (迁)=×10-4 molt (Ag +)=n (迁)/n (电)=t (NO 3-)=Cd 2+│Cd 电极的标准电势为 V ,而 Pt,H 2│H + 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为j 0= mA ·cm -2,问 298 K 时, 在含有Cd 2+(a =1) 和 H +(a =1) 的溶液中,需要多大电流密度,才能使Cd 2+离子在 Pt 电极上沉积出来 ?(H + 离子的传递系数 = )[答]使氢电极极化至 Vj = j 0 exp(n F /RT ) = exp(1××= A/cm 2∴当电流密度达到 A/cm 2 以上时,Cd 2+ 才开始沉积在阴极上。
29. 5 分 (4560)两个氢电极插在某一盐酸溶液中, 电动势为 V, 设某一氢电极的氢气压力为kPa, 则在 298 K 时, 另一氢电极的氢气压力为多少?(写出所有可能的答案)[答] Pt │H 2(p 1)│H +│H 2(p 2)│Pt E =(RT )/(2F ) ln(p 1/p 2)= V若 p 1= kPa, 则 p 2= kPa若 p 2= kPa, 则 p 1= kPa四、问答题 ( 共 4题 30分 )30. 10 分 (3875)有三种配合物 A 、B 、C ,它们是硝基氨合钴 (Ⅲ)八面体配体的氯化物,可写为[ Co(Ⅲ) (NH 3)x (NO 2)y ] Cl z ,但其中有一个配合物 y = 0 ,三种配合物分别是1-1 价、1-2 价、1-3 价电解质。
请根据摩尔电导的测定值,并根据盎萨格理论m = m-K c 确定 A 、B 、C 三种配合物的型式,并写出分子式。
c / mol ·dm -3 m / ( S ·m 2·mol -1) A B C[答] 值是电解质不同类型随浓度改变对电导的影响或者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库仑引力强弱的反映。